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哥哥)

  • 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哥哥)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生活
摘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以及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哥哥对应的八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白马探花陈庆之(被誉为古代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以及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哥哥对应的八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白马探花陈庆之(被誉为古代五大名将之一的陈庆之)

2、白马探花陈庆之是谁?

3、王玄策,王虎剩和陈庆之为什么分别叫状元,榜眼和探花

4、〖天下英雄皆枉然〗——堪比神话的白马探花

5、二狗探花又叫什么

6、白马探花陈庆之简介 陈庆之怎么死的

白马探花陈庆之(被誉为古代五大名将之一的陈庆之)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直到今天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不过影响战争走向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指挥者的军事素质,每一个指挥官都具备过人的谋略,比起一般人来说要强上不少。

不过也有例外,古代就有这样一位将军,不会骑马射箭,甚至就连弓弩的拿不起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人,却在40岁时第一次领兵出战,主导过多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他就是声名赫赫的陈庆之。

陈庆之是南梁大将,梁国是南朝第三个政权,开国皇帝为萧衍,据传其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萧何,萧衍势力极大,期初是齐国大臣,等到自己有了颠覆政权的能力之后,萧衍显示出了野心,武力逼迫齐国皇帝退位,从此建立梁朝。

梁武帝在历史的评价极高,自幼饱读诗书,无论是政治、文学还是军事领域都有涉猎,同时梁武帝十分向往佛教,平日里烧香念佛,而且梁武帝爱好交友,是著名的竟陵八友之一,与沈约,谢朓等文人交往密切。

梁武帝登上皇位之后,勤于政事,要求臣子直言进谏,晚年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从佛教生活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正是他,陈庆之就是在梁武帝身边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陈庆之家境贫困,机缘巧合之下投入到梁武帝门下,如果不是这次机会,陈庆之很可能还会在家里种地为生,不过陈庆之身材并不高大,注定不是一个干体力活的好手,在很多人眼里,陈庆之根本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然而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多方打听,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一个萧衍,由于萧衍广交好友,门客众多,不起眼的陈庆之又如何让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呢?陈庆之仔细思考,逐渐摸索到了萧衍的脾气秉性,发现这个人对文学与书法十分向往,尤其佛教文化。

虽然说陈庆之对佛教不太了解,不过对于下棋却十分精通,得知萧衍对下棋十分喜欢以后,陈庆之日复一日的练习棋艺,找到机会就有萧衍切磋棋艺,萧衍的棋瘾很大,有时候一天都能不吃不喝通宵下棋,除了陈庆之陪同以外,没有人可以坚持下去。

靠着下棋这门手艺,陈庆之逐渐成了梁武帝身边的得力助手,梁武帝登上皇位之后,广封群臣,陈庆之作为心腹,18岁时受封为主书,帮助朝廷处理文书公文,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官,然而上战场杀敌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男儿就要建功立业,为此陈庆之买通许多大臣替他说好话,终于让他等来了一个机会,不过这个机会足足等了二十多年,

南北朝时期政权对立,与梁朝对立的正是北魏,两国相处还算和谐,有一天道武帝的玄孙联合徐州刺史元法僧几个人觉得朝廷十分苦闷,就想着自立为帝,享受一下做皇帝是什么样的感觉,几个人说干就干,随后起兵谋反建立的“宋”朝。

道武帝听闻之后,十分恼火,简直就是胡闹,一个完整的国家怎么可以有两个皇帝,于是拍案而起,命令大军讨伐。

元法僧等人当即慌了神,虽说干出了称帝的事情,不过这几个人的实力根本不足以与道武帝抗衡,硬拼无疑是自寻死路,于是几个人决定投靠南面的梁武帝,梁武帝听到有人投诚,十分高兴,命陈庆之前去接应。

这是陈庆之第一次走向战场,这个文官的命运就此改变,虽然只是名义上的统帅,然而陈庆之不在乎,只要能有上战场机会就足够了。

陈庆之的武将生涯就此开始,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最瞩目的就是率领7000余人浩浩荡荡进行北伐的传奇了。

陈庆之北伐时,首先进攻睢阳,睢阳守将多达7万多,是陈庆之的十倍以上,双方兵力十分悬殊,没有人认为陈庆之可以取胜,令人没想到的是陈庆之并没有一丝迟疑,率领士兵不足半日就攻破了城池。

首战告捷的陈庆之继续进攻,面对元晖业的2万多兵马,陈庆之因势利导,轻松攻下城池,生擒敌方守将,打出气势的陈庆之再次攻击荣阳,北魏急忙排尔朱荣等人率领大军救援。

20万大军将陈庆之重重围困,很多人都认为陈庆之会选择坚守不出,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率领4000精兵,出城迎敌,一战打得北魏被迫迁都,陈庆之的威名成了北魏皇族的梦魇,每当提起这个名字,都会心惊胆颤。

陈庆之作战的时候,喜欢穿着白色长袍,因此被人称作“白马探花”,当时有歌谣称赞:“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虽然只有几千士兵,却在他的手下势不可挡,接连攻陷北魏32座城池。

与著名的军事天才相比,40岁才上战场的陈庆之无疑是“老迈之躯”了,然而他却以惊人的天分,在战场足足打了15年之久。

《梁书》中说道:“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可见古人对陈庆之评价极高。

南梁皇帝称赞陈庆之“本非将种,又非豪家”,15年军旅生涯中,陈庆之先后参与大小战役47次,多数都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斗,陈庆之虽然不是项羽那样的盖世英雄,甚至一些史书中记载陈庆之体力极差,没有丝毫武力。

就是这样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又是怎样应对北魏数十万兵马的呢?总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陈庆之虽然体力弱,却善于带兵,同时十分关怀属下,久而久之使得陈庆之的部队上下一心,作战的时候可以凝聚成一股力量,因此陈庆之取胜的首要原因就是能笼络士气,获得士兵们的信任与支持,经常与士兵同吃同住,将士们都愿意追随在他身边。

虽然只有不到一万人,但是陈庆之军队的士气无人能敌,这样一支不可阻挡的虎狼之师,在南北朝打出了威名。

在就是陈庆之富有谋略,军事才能出众,许多时候可以依据战场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这也是让士兵们信服的重要原因,史书虽然没说过陈庆之有过高人指点,只知道他十分爱下棋。

年轻时经常与梁武帝切磋棋艺,20多年的时间里进步颇大,仔细想想,棋盘上的争斗不就是另一个战场吗,通过围棋的厮杀,陈庆之找到了攻防道理,并且运用到实战中去,在那个分裂争斗的年代,陈庆之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实在是不容易。

很多人看来,陈庆之接连击败北魏数十万兵马,靠的不仅仅是强攻,更多的是谋略,不足4个月的时间内,拿下北魏32座城池,这种战绩试问还有谁能做到。

因为出色战功,陈庆之被后世称为“古代五大名将”,陈庆之与其他人不同,有自己独特的作战理念,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选择正面交锋,仍然能势如破竹,反杀敌军。

陈庆之作战几乎都是正面交锋,再加上陈庆之身形瘦小,作战风格却大不相同,战场上攻势迅猛,这种反差更加体现出陈庆之的传奇经历。

历史上的陈庆之更像一个“军师”,指挥过的战斗,或多或少影响了历史走向,直到今天,他所留下来的的军事思想仍然值得参考。

陈庆之的故事还曾流传到日本,日本小说《奔流》中,陈庆之被描述成天兵天将,率领三百铁骑,大杀四方,作为历史有名的儒将,陈庆之的故事会一直流传下去。

参考资料:

【《梁史》、《南史》、《南北史演义》】

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哥哥)

白马探花陈庆之是谁?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中国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

但是没听说他叫白马探花

王玄策,王虎剩和陈庆之为什么分别叫状元,榜眼和探花

此说法出自作者名为烽火戏诸侯的小说(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一书中的三个盗墓贼。分别为状元王玄策,榜眼王虎剩,探花陈庆之。你的最佳答案连王虎剩这么个精髓人物都没说出来是不是该我的了

〖天下英雄皆枉然〗——堪比神话的白马探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沙场作战从不是一帆风顺,有胜有负也皆属正常,但在华夏五千年的千古文明渊远留长的历史长河中,还真存在几位堪称无敌的存在;战必胜,攻必克,所到之处,无所不胜,所向披靡;战绩可谓是逆天。

  陈庆之,南北朝时期著名名将,字子云,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不善骑马,善抚军士,富有胆略,善于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时年五十六岁,谥号为“武”。

        陈庆之自幼便跟随着后来的“梁武帝”——萧衍,萧衍登基后,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大通二年(528年),北魏发生内乱,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魏北海王元颢因本朝大乱而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帮助他称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护送元颢北归。梁武帝命陈庆之带着他的7000白袍军护送元颢北伐洛阳。梁武帝的心也确实挺大,7000兵马就想北伐,也是给元颢耍了点"小幽默",殊不知,就是这7000白袍军,创造了一个……一串的神话。历经大小四十七战,战无不胜,连下城池三十二座,最终攻入了洛阳。这波,梁武帝在第几层?

      这7000人主要采取的战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游击战",而效果也是相得益彰,十分出彩;在睢阳之战中,北魏大将手下的7万人马仅与陈庆之军队的一个交锋就全部溃败;而在随后的第二次交锋中,将前来支援的元晖生擒活捉;之后面对北魏来攻的30万大军,更是选择在荥阳正面攻城,将近7万的守城部队竟也挡不住7000的白袍军猛烈攻势;攻城之后,白袍军又在陈庆之的率领下抵御了近10万大军的猛烈进攻,一举攻下了当时盛名在外的古都洛阳。从而导致当时整个洛阳城的儿童都在传唱"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自此陈庆之与他的白袍军一战成名,书生将军名号也就此名扬天下。

        在北伐的过程中,陈庆之所率七千白袍军,一路势如破竹,数月之间,连克北魏数十座城池,大败魏军十数万军队,并一举攻陷北魏之首都洛阳,而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选择南下,依然还是不到数千的白袍军,然在面对北魏一代名将尔朱荣率领的数十万军队的追击下,陈庆之依然横刀立马打的北魏数十万大军不敢继续攻击,让其只敢在陈庆之白袍军后跟随。奈何上天不佑陈庆之,在过一条大河之时,因为河水突然暴涨,才导致白袍军就此覆灭。

        陈庆之一生征战,徐州之战,2000对上20000北魏大军,守住了城池;雎阳一战以7千人大败北魏大将丘大千的7万人;荥阳之战,白袍军7千之众与北魏40万大军相抗衡。陈庆之每每都能创造出以少胜多的奇迹,作为梁武帝身边一个身体羸弱的文弱书生,在41岁才独立带兵打仗,缺能够这样非常骇人的恐怖战绩,在当时的南北朝时期确实是称的上是"独一份"。

        这战绩让梁武帝不禁称赞;"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触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因自己和手下皆穿白袍作战,故而被称白袍军,而威震一时;而陈庆之本人也被称为白马探花、白袍大将军,是南北朝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军事统帅之一,也是历史上少有的身体羸弱的书生将军。

二狗探花又叫什么

探花陈庆之。

陈庆之是南北朝的战将,外号白袍战神,历史书上有写千军万马避白袍,白马探花陈庆之。

状元王玄策,榜眼王虎剩,探花陈庆之,这是他们那一行无聊排出来地名单,三人都是不入上九流法眼却颇能点石成金的能人。

白马探花陈庆之简介 陈庆之怎么死的

白马探花陈庆之是南北朝中的梁国的大将领,此人喜欢兵法,又善于带兵打仗,军事策略很强,为梁国立下汗马功劳,打了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陈庆之是怎么死的这个谜团也一直困惑着大家。

白马探花陈庆之简介

白袍将军陈庆之

陈庆之生于公元484年,死于公元539年,又名陈子云,是江苏宜兴人士,陈庆之是南北朝中的南朝梁国的将领,后成为了梁国的威武大将军,此人有胆有谋,擅长军事策略,为人和善,善于带兵。

陈庆之怎么死的

具体陈庆之怎么死的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但是据推测来说陈庆之是抑郁而死,他的部属在一次洪水中都被冲走了,最后就剩下他一个人,即使活下来了,他也不再拥有兵权,因为手上无一兵一卒,梁国也不可能再分配他士兵,所以陈庆之就这样一病不起,抑郁而终,先来了解一下陈庆之的生平经历,就能预测出他的结局。

白袍将军陈庆之怎么死的

陈庆之生平

陈庆之出生在贫苦家庭,早年因为打通不了关系,所以业绩平平,直到41岁的时候才独立的领兵打仗,他体质比较弱,连普通的弓弩都拉不开,也不善于骑马射箭,但是陈庆之是一个军事文将,此人在军事策略上有很高的见识,善于带兵,生活上很俭朴,为人和善,就是因为陈庆之身上有这么多优点,手下的部下都愿意为其效死。

通过一些战役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公元527年,陈庆之当时42岁,梁国攻打北魏,魏国出兵数万骑兵,陈庆之打头阵,只率领200骑兵攻破魏国前锋。

公元528年,魏国投降梁国,梁国国君封陈庆之为假节,称号为飙勇将军,带领7000兵卒护送魏国北海王元颢回魏国,并使其上位。

公元529年,梁国又攻打魏国,魏国出兵7万,修筑九城防御梁国,陈庆之率领自己军队直接进攻,一天之内就破了三城,战绩显赫。

但是如此厉害的一个人物,陈庆之是怎么死的,又是败在了谁的手里。

关于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和陈庆之为什么叫探花哥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