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年轻时候的照片曝光(潘迎紫素颜近照70岁)

  • 潘素年轻时候的照片曝光(潘迎紫素颜近照70岁)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生活
摘要

今天给各位分享潘素年轻时候的照片曝光相关的消息,其中也会对潘迎紫素颜近照70岁相关内容一起介绍。本文目录一览:1、上世纪中国十大美女[有图最好]?上世纪中国十大

今天给各位分享潘素年轻时候的照片曝光相关的消息,其中也会对潘迎紫素颜近照70岁相关内容一起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1、上世纪中国十大美女[有图最好]?

2、张伯驹与潘素: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3、13岁被卖进青楼,20岁惊艳了张伯驹,最终幸福美满,她是谁呢?

4、老照片带你看看民国人有多时尚:图一穿着帆布鞋,图六是林徽因

5、仙女潘素

上世纪中国十大美女[有图最好]?

上世纪十大非明星美女

潘素:字画美女,(1915--1992),字慧素,著名山水画家。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绿山水及雪景山水。新中国建立前,曾任北平美术分会理事。建国后曾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顾问,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顾问,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有《张伯驹、潘素书画集》行世。

罗仪凤:贵族美女(1914-1977)康有为外孙女,祖籍广东宝安。幼年随父罗昌、母康同璧出使英国、新加坡等国,16岁入燕京大学家政系就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拘捕,经多方营救,约一年后获释。通晓英、法等多国文字,曾任教于北京贝满女中。1949年后长期随侍母亲。1974年病逝。

林徽因:博士美女(1904--1955)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 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陆小曼:多才美女(1903年 --1965年)陆小曼是个才女。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个画家,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1920年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曾出演《春香闹学》、《思凡》、《玉堂春》等剧,在北京和上海名动一时。她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建国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65年病逝。

萧红:激情美女(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袁震:病态美女(1907--1966)

安娥:忧郁美女(1905-1976) 田汉妻,后离异。原名张式沅,河北获鹿人。早年肄业于北平美术专门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担任北平团的工作。后赴大连从事革命宣传和女工运动。1927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76年逝世。

杨静:丁香美女(1926--)她的父亲是宁波人,她的母亲是广东人,她身上兼有两地人的特点与美丽:精致的五官,鲜明的轮廓,一双广东人的大眼睛被长长的睫毛覆盖着。小巧玲珑的身材,闪着光泽的浅棕色的皮肤,是个美人。她活泼好动的性格使她十分容易与人相熟。朋友见到她无不称赞,戴望舒也颇为得意。戴望舒和杨静只维持了8年多,当初杨静不顾家里的反对死也要嫁与戴望舒,后来出走还是她。有人说戴望舒爱上杨静,就是把她当成了《雨巷》中那个丁香般的姑娘。

关露:悲情美女(1907年7月14日—1982年12月5日)原名胡寿楣,又名胡楣,原籍河北延庆。生于山西太原。幼年家贫自学完中学课程,1927年至1928年,先后在上海法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学习。1930年初,第一篇短篇小说《她的故乡》发表于南京《幼稚周刊》。 1980年后.因患脑血栓症,全身瘫痪。

张志新:倔强美女(1930--1975)生于天津一个大学音乐教师家庭;1950年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1962年,张志新被调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当干事。1969年9月24日,张志新被捕入狱,先判处无期徒刑,后改判死刑。

潘素年轻时候的照片曝光(潘迎紫素颜近照70岁)

张伯驹与潘素: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01

唐朝我最喜欢的诗人是白居易。我非常喜欢他的《长恨歌》和《琵琶行》一个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一个是作者与一个青楼卖唱女的故事。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总是喜欢《琵琶行》,因为那个意境太美了。我常常背着笑着,笑着背着。不知不觉就背完了全诗。

我不知不觉的脑海里还出现这么一幅画面: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在一个长满芦苇的码头,清风轻轻吹动,芦苇随风飘荡。

一艘陈旧的客船之上,一盏煤油灯,一个绣着牡丹图案的坐垫之上一个三十多岁的风尘女子,面色苍白,双腿微屈。双手抱一琵琶轻轻弹起。琵琶声时而低沉时高昂。

一个头戴长冠的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码头,人正闭眼倾听,时而皱眉,时而哀叹。仿佛,这琵琶声诉说的是自己的悲惨的遭遇。

那站在码头的人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那弹琵琶的人是长安一风尘女子。

02

其实,我还知道民国一个青楼的女子喜欢弹琵琶弹的极好。她就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潘素。

我非常喜欢这个女子,照片中的她,一袭黑色无袖旗袍,衬托出她挺拔的躯体,静静而立宛若一朵黑色的莲花,静静的绽放。她面容沉静从容,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身后一树梅花却傲然盛开。

潘素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她自幼喜欢弹琵琶,这让她有一种古代女子的气质。

可是,注定传奇女子都要用经历填充传奇,十三岁那年,潘素被卖入青楼。民国女子中,被卖入青楼的还有一个叫小凤仙。

同样出生在一个时代,同样流落风尘,同样遇到了喜欢的男人。可是,结局却一点都不相同。小凤仙一个人孤独终老,潘素和爱人相伴而终。

这就是命呀!又能怨谁呢?自己的选择,结局就要自己承受,不管是否随人意。

那一日,潘素在弹琵琶。时而低沉婉转,时而铿锵有力。让人的心不知不觉的随着声音的高低而波动。

我突然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

一曲琵琶弹完,余音绕梁。让客人如痴如醉,真想说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更是大加赞美。张伯驹没有想到在风尘之地会有如此清新脱俗的女子,当真是一见钟情。

随即写下一对联: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张伯驹,风流倜傥,非常有才华。潘素也是芳心暗许。虽然,郎有情,妾有意。可是,却不能在一起!

因为,一国民党将领与潘素已经有了婚约,那将领知道后,大发雷霆,随即软禁了潘素。张伯驹心急如焚,可恨自己不能救美人。

四处奔波,找朋友终于救出了潘素。从此,她不再流落风尘,孤苦伶仃。有了一个爱她的人。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那一年他们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他们结婚以后的一个甲子,夫妻二人风雨相随,不离不弃。生不能在一起,死一定要同穴。

03

结婚以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潘素小的时候有一定的绘画天赋,可是苦于没有良师,所以迟迟没有得到好的指导。

嫁给张伯驹以后,张伯驹带着潘素遍访绘画界的名流,接触的很多都是绘画的大师,潘素也拜绘画界的前辈为师,画技逐渐精湛。

潘素需要学习的是山水画,画画需要很先接触外形,然后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然后在画其神。(个人浅薄见解)。

此后的时间,为了让潘素接触更多的资源,夫妻二人游历中国的名山大川,历史古迹。

他们曾看过高大雄伟的泰山,体验过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曾去过风景如画的丽江。看过满天飘飞的雪花,淋过淅淅沥沥的春雨。

就这样夫妻二人,形影不离。他们的感情在旅行中逐渐深厚,潘素的绘画技巧也更加的具有形神。

几年以后,潘素已经是圈内有名的山水画家。办画展,跟画家交流,和名家合作,这其中就包括张大千。

你害怕孤单,我害怕将就。

04

两个人能长久的维持一段婚姻或者感情,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张伯驹的书法,写诗也很厉害。旗鼓相当嘛。

张伯驹非常喜欢收集文物,特别是古代的名人字画,书法名帖。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不管多贵,多么的艰难,他都会买下来。

我突然想起了,宋代的女性大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妻二人一个是词人,一个是金石收藏家。他们二人特别喜欢古文物。唯一遗憾的是生在两宋交替的时代,战争四起,民不聊生。

丈夫先死,李清照一个人流浪,途中丢失很多文物。这一点很是很遗憾的。

一次,张伯驹看上一件文物,想要买下来珍藏。可是,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闲钱了。能维系家庭开支就不错了。张伯驹给潘素要钱,潘素不给,他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在地上撒泼,跟个孩子一样,最终还是潘素卖了自己心爱的饰品,张伯驹才如愿以偿。

民国著名的伉俪很多,可是从一而终的,没有出轨的很少很少。我写了三十六篇,我都能数的清楚。

可是,张伯驹自从有了潘素,就再也没有风流过,也没有四处惹尘埃。这么一个才子能从一而终的爱一个人真是太难得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张伯驹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六日,潘素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现在看看这一对已经消失在人世的情侣,仍然会觉得温暖,会感觉到爱情婚姻的美好。他们仿佛从时光深处,互相搀扶,缓缓而来。

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13岁被卖进青楼,20岁惊艳了张伯驹,最终幸福美满,她是谁呢?

故事的女主角叫潘素,1915年出生在苏州,祖上是名门望族,但是到了她这一代家道中落,因为他的父亲游手好闲,是一个败家子,但是她的母亲非常有远见,即使再缺钱,也还是坚持给自己的女儿请师傅,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一个才女。

可惜好景不长,潘素13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又娶了个继母,继母看潘素多才多艺,就把潘素买到了青楼,就这样年仅13的潘素就沦落红尘,因为潘素长的漂亮又多才多艺,很快就成为了名妓,但是身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让潘素很压抑,曾经想过自杀,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只希望有一个良人能够带自己脱离苦海。

这时候,故事的男主角出现了,他就是张伯驹,1935年张伯驹来到上海游玩,听说到潘妃的名声,想去开开眼界,张伯驹当时是一个富家公子哥,性子非常洒脱,也非常有才华,见到潘素第一眼就爱上了潘素,并且还为潘素写了一首歌,潘素也十分喜欢张伯驹,再加上张伯驹又有才华。潘素也不想失去这个机会,于是便展开了热恋。

当时张伯驹已经38了,潘素也就20左右,并且当时潘素被一个叫臧卓的将军看上了,想要把潘素占为己有,臧卓知道他们俩的感情感觉非常记恨,就把潘素软禁了起来,一般的人可能就知难而退了,但是张伯驹不会,张伯驹甚至还有了自己的计划,花重金买通看守潘素的士兵,偷偷的将爱人救了出来,经过这场劫难,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并且更加坚固,约定此生再也不会分离。

张伯驹回到家后,把自己之前娶的三个太太全部休掉,把潘素带回了自己的家乡,远离世间的纷纷扰扰,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张素也是这时候找到了自己的灵魂知己,张伯驹愿意帮助潘素寻回自己的爱好,花重金请名师来教导潘素,而潘素本人也非常有绘画天赋,很快就崭露头角,其中一幅画被当成国礼送给了英国首相。而张伯驹也一改之前的防浪性格,从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了著名的山水画家。

老照片带你看看民国人有多时尚:图一穿着帆布鞋,图六是林徽因

穿着帆布鞋的民国女子,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还露着脚踝。在现代人眼里,帆布鞋是什么潮男潮女的必备单品,没想到在近一个世纪前的民国竟也有人穿着帆布鞋。

1930年,民国内务总长朱桂莘之女洪筠,穿着西式泳装在北戴河游泳,这让当时保守的中国人接受不了,一时舆论哗然。这样的穿着即使放在80年代,也是很前卫吧

潘素,民国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一代名媛,同时还是“民国四公子”张伯驹的夫人。她和张伯驹的婚姻美满幸福,在抗战时期为了抢救国宝、珍贵艺术品,不惜毁家纾难。 这身衣服在现在看来应该也不算过时吧

牵着猎狼犬的民国上流社会女子

身着旗袍的民国美女,照片中可以看出她不仅烫了头发还染了指甲,性感成熟又时尚

泰戈尔访华时的林徽因,穿着 *** 小皮鞋,现在看起来也不过时。照片中依次是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

云裳门前的唐瑛、陆小曼女士

身着泳装的男女,这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思想还较为浓郁的民国,这张照片绝对算得上是大胆了吧

仙女潘素

这幅潘素年轻时的照片,一袭黑色旗袍,长身玉立,冰光雪艳,像是从白先勇笔下走出的人物。

时隔半个多世纪后,香港的董桥见了这张照片还是大为惊艳,直呼为“永远的潘慧素”,在他的眼里,照片中人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耳坠子衬出温柔的民国风韵,几乎听得到她细声说着带点吴音的北京话。

其实就这张照片来看,潘素一张俏脸上并无半分笑意,与其说温柔,倒不如说是冷艳,犹如她身旁的那株寒梅,悄然盛放于冰天雪地之中,有暗香浮动。潘素的气质本就不同于一般的民国女子,张伯驹的老友说她“身上存在着一大堆不可理解的矛盾性,也是位大怪之人”。

她幼时家道中落,受过贫寒,日后却能散尽千金,并不以金钱为念,她身上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也有杀伐决断的一面。就像她擅长使用的琵琶,婉转时如间关莺语花底滑,铿锵时若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从来都是一件有杀气的乐器,只是多数时候敛于玲珑温柔的外表之下而已。

潘素的琵琶是母亲找人教她的。她祖上虽是前清状元,至父亲时已经没落,母亲还是聘请名师教她音乐绘画。潘素13岁时,珍爱她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娶了个继母,两年后,继母将她卖入青楼,理由居然是她弹得一手好琵琶。在上海天香阁迎帜接客的时候,她叫潘妃。那时的上等妓女走的都是风雅路线,潘妃虽擅琵琶,也能画几笔,可文化水平不高,当时在上海滩跑红走的是另类路线。她谈吐不俗,善于周旋,来往的大多是上海的白相流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黑社会。黑社会们喜欢文身,受此影响,潘妃的手臂上也刺有一朵花。这样的女子,搁在万紫千红中,完全就是一朵野玫瑰。

张伯驹到上海“走花界”时,一眼就相中了这朵野玫瑰,提笔写了副对联送给她:“潘步掌中轻,十里香尘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那时候的文人墨客好像都爱卖弄藏头的技巧,这副对联就把潘妃的名字嵌了进去,还一口气用了好几个典故,把潘妃比作绝代佳人王昭君。

李碧华写《胭脂扣》时也如法炮制,让十二少送了副对联给如花,上书“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这一招看来很有效,自古佳人爱才子,潘妃当时原已和一个叫臧卓的国民党中将谈婚论嫁,却对张伯驹一见倾心。用孙东的话来说,是“英雄识英雄,怪人爱怪人”。臧卓一气之下,把她软禁在一品香酒店里。张伯驹急切下向老友孙东求助,在孙的帮助下,他们坐车来到一品香,买通了守在外面的卫兵,接出了潘妃。这个时候的潘妃,眼睛已经哭得像桃子一样了。

“救风尘”的这一年,张伯驹37岁,潘妃20岁,从那以后,不管命运如何变幻,她都陪在他身边,不离不弃。张伯驹在潘素的家乡迎娶了这位苏州美女,两人一同皈依在印光法师门下,法师为他们起了慧起、慧素的法号。

此后,那个臂上刺着一朵花的潘妃已成历史,她改名潘素,洗尽铅华,将往日的万种风情,只说与他一人听。

张伯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公子哥儿,和袁克文、溥侗、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公子。公子们大多滥情,“平生无所好,所好是美人”,只有张伯驹对潘素称得上一往情深。他遇到潘素时,家中已有三房妻妾,后来却再也没有过风流韵事。之后两个妾都离异了,陪在他身边的,只剩下潘素一人。

从遇见潘素为她写下一首《浣溪纱》后,张伯驹词中的写情之作几乎只为她所作。每逢佳节良辰,张伯驹总有词作赠与潘素。尤其是每年元宵潘素的生日,张伯驹总会特别动情,我们来看他笔下那些深情的词句:主客我与汝,歌啸坐花间。当时事,浮云去,尚依然。年少一双璧玉,人望若神仙。经惯桑田沧海,踏遍千山万水,壮采入毫端。白眼看人世,梁孟日随肩。白首齐眉几上元,金吾不禁有晴天。年年长愿如今夜,明月随人一样圆。白头犹觉似青春,共进交杯酒一巡。喜是团圆今夜月,年年偏照有情人。

这些词写于不同的年代,一以贯之的是张伯驹对潘素的一往情深。

纳兰容若的悼妻词,姜夔的怀旧词已经广为人知,若能将张伯驹的元宵词收为一集,亦足以在词史中别具一格。

张伯驹对潘素的意义,当然并不只是简单的救风尘,而是发掘了她的“慧根”。他发现了她的绘画天分,从而请来名师大力栽培她。

潘素21岁正式拜师朱德甫习花鸟画,后又随汪孟舒、陶心如、祁景西、张孟嘉等习画,同时还跟夏仁虎学古文。在他的栽培下,昔日的野玫瑰蜕尽野性,成了一朵素心兰。潘素画艺日益精进,之后选择专攻青绿山水画。想来青绿山水这类画和她端凝的气质甚为相宜,她的山水画作曾作为礼品赠送给英国首相、日本天皇等外国领袖。她曾经和张大千三次合作,张大千这样评价潘素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关于潘素年轻时候的照片曝光和潘迎紫素颜近照70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