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有什么特色(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

  •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有什么特色(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生活
摘要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有什么特色是很多朋友很关心的内容,这里一并给大家介绍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相关的讯息。本文目录一览:1、一部暖心的家庭电影,小津安二郎之遗作,不是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有什么特色是很多朋友很关心的内容,这里一并给大家介绍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相关的讯息。

本文目录一览:

1、一部暖心的家庭电影,小津安二郎之遗作,不是悲剧为何透着悲凉?

2、如何评价小津安二郎的电影

3、20世纪中期日本著名的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电影有哪些个人特点?

4、如何评价小津安二郎的电影?

5、没人能读懂的“豆腐匠”——小津安二郎

一部暖心的家庭电影,小津安二郎之遗作,不是悲剧为何透着悲凉?

很多人不喜欢小津安二郎就是因为题材实在是太单调了。其实,小津安二郎用平实的镜头把生活拍出了节奏。《秋刀鱼之味》中没有出现秋刀鱼,而是展现了一种秋刀鱼之味般的心境,一种不胜秋风之感。这样一部明明没有悲剧情节却处处透着悲凉之意的电影,到头来让人想到的就是这一层。小津安二郎在他生平最后一部作品中,用一贯至极的细腻优雅,传达了他对人生的大彻大悟,这是一部可以沉下心慢慢品味的一部电影,家长里短下的日本家庭,透着温馨和趣味,一种平淡而而深刻的羁绊。

这是小津安二郎的最后一部作品,融集了他一生的智慧和功力。整部作品端然大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秋风明月,自成风味。静中有动,平淡却隽永。他就像一个生活记录者,不以自己的意愿强加,却将老年人的寂寞展现的细腻淋漓。虽是点到即止,可渗进观者心里的却不止眼前所见!片中秋刀鱼的滋味,大抵就如同中秋时候,远离家乡的我尝到正肥的蟹子味道吧!

小津安二郎是从默片时代走过来的导演,所以对于音乐的运用特别的娴熟。虽然全片没有一个运动镜头但是因为音乐的妙用,使得影片静而不僵,生活气息自然流动。从对人生的理解来看,是小津安二郎把自身的体会全部融汇其中的一部作品,把苍凉的微笑永远留给了观众。昨晚失眠,拿来小津的《秋刀鱼之味》来增添睡意,没想到越看越精神,之后想起来,恐怕是因为我至今都没尝过真正的秋刀鱼吧。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总是严整中处处有伤感,家就是那个因爱而悲伤的地方,他特别喜欢通过狭长的空间以固定镜头来拍摄自己的故事,外面的胡同、家里的走廊,好像那是一条条天然的管道,被神灵像放大镜一般利用,站立在一旁来窥探和记录世间百态,《秋刀鱼之味》更是这样。它讲述最普通的家长里短,这部阐释人间孤独的电影充满善良伤怀的自嘲。

看的电影越多,就越能体会到小津电影中的那些看似平淡乏味的家常琐事之中所蕴含的东方哲理,年龄越大,越能触摸到小津电影中些许脉络。于是,每每看他的电影,总有返璞归真的感觉。在人物内心的表现上,小津实在是做到了极致,女儿未能和心上人在一起一段太到位了,父亲哥哥作为男性视角的后知后觉和女儿隐藏的内心,这么多内敛的情绪都被细致的展现。

小津的家常菜,入口平淡,咀嚼消化过后才惊觉五味杂成。与其说电影讲得是琐碎中被错过的机会,不如说是暮年的小津开始慨叹去日苦多,如故事中平山一样,他并非没有肆意挥洒的峥嵘岁月,奈何一切俱往矣。以这个角度看,小津终归还是没能走向艺术家的绝对超越,好在水准一贯精准,蓦然想起黑泽明被求索之心架空的技艺,或许都是是艺术衰老的体现吧。

一部市井图画,朴实生动的反映了日本战后的普通人生活,通过酒饭的闲谈炖出了不同人生活的滋味。也正是这时候,欧美文化开始在日本盛行。音乐轻松诙谐,灵活的地游刃于整部电影,看到最后总是伤感和悲凉。传统的日本文化将女性置于服从与服务的地位,而女儿终究是要嫁给另外一户人家为别人服务的,这也就成了小津电影里最大的矛盾。小津的审美真的高到一定境界,平和端正的摄影,优美的空镜头太有意境了。

据说这部电影在拍摄电影的期间,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了,正如酒馆的老板在询问笠智众所扮演的父亲是否参加了葬礼的时候,他回答道“也差不多吧”,可以想象对于当时的小津而言,嫁女后的孤独失落感,正如母亲的去世一样。尽管如此,这部电影,也不是完全陷入悲伤抑郁的情绪之中,长子夫妻间的争吵,酒馆中的畅聊,这些片段,也总能带来一些取自于生活之中的简单的乐趣。

作为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对保持东方人的内敛及传统方面比我们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看此片,对我及我们来说颇为感同身受。孤独本就是一个人的人生主题,对老人来说更是难以逾越的困难!然而对于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又有谁真的关心他们呢!想起秋刀鱼之味,残落的樱花有如布碎,清酒带着黄莲的苦味-导演自己的这首诗或许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人老去时的心境。只是小津早已看透人生!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有什么特色(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

如何评价小津安二郎的电影

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的影迷心中,小津及其同时代的沟口健二、黑泽明三位导演的作品,几乎代表着日本电影的最高艺术成就。如果说,黑泽明主要以武士及历史题材的电影著称,沟口健二侧重于表现含辛茹苦的小人物,尤其社会下层妇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则专注于反映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致力刻划微观细腻的情感世界。

20世纪中期日本著名的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电影有哪些个人特点?

小津安二郎。

小津1903年出生于东京,肄业于早稻田大学。自从他二十岁时进入松竹公司担任摄影助理起,他所营造的就是一个完整的黑白默片电影时代。一切悲喜情怀都在静默的黑白光影里缓缓呈现。到他转入拍第一部有声片《待到重逢时》为止,他已经拍摄了二十五部默片。

在他早期的默片中,基本上体现了一种克制而平易的喜剧风格。他把美国同时期的家庭题材的影片改编成日本电影,比如《忏悔之刃》《日本产吵架朋友》《户田家的兄妹》《风范长存的父亲》等影片,这些影片都是关于父子关系,兄弟情谊等男人集团式的感情故事。在小津的电影中,家庭亲情作为一种近似宗教式的伦理而再三讨论。

人物介绍:

小津电影中没有女人的视角,女性角色仅仅作为临嫁或离去的女儿而成为父亲视野里的感叹一种。研究者把这种女性视角缺失的现象解释为小津一辈子未婚,与母亲一起生活而造成的视野缺失。小津的前期电影达到了日本默片时期的最高成就。

后期电影仍然以其一贯的风格坚持了日本电影的传统风貌。对于传统家庭结构的挽留,以及对于寂寥失意的生命晚年的感叹成为小津作品的恋恋风尘。

如何评价小津安二郎的电影?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现代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世态人情。他表现的现代日本风俗,不是杂乱无章的随意描写,而是通过电影的技巧把它统一在一种出色的形式之中加以表现。

小津安二郎一生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所以他经常在电影中讨论家庭亲情,而且总能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我觉得他的作品中有明显特色的就是《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和《彼岸花》他的作品很吸引人,但小津安二郎随日本军队进攻中国上海南京等的经历实在是让我对他喜欢不起来。

《东京物语》

讲述的是一对老夫妻在受到子女的冷漠招待之后,在回家路上生病去世的故事。这部影片取材于日本寻常家庭,人物的日常起居、言行举止皆充满了日式风味,甚至是夫妻去看望孩子的顺序都是按照长幼来的。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贴近生活,每个画面每句台词都可咀嚼,但又让人回味无穷,引人思考。

《秋刀鱼之味》

《秋刀鱼之味》展现的是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整个内容在悲剧中又透着幽默。大家关于这部影片最大的讨论是名字,一部分人说秋刀鱼是日本人最爱的食物之一,代表了最原汁原味的日本风;也有人说秋刀鱼是在冬天还未结束的时候捕获食用的,因此吃秋刀鱼是总带有点寂寥空虚。不管是哪个寓意都很能贴近电影所表达的感情。

《彼岸花》

该片讲述的父女之间因为婚姻和爱情所产生的矛盾,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平常不过的争吵在小津安二郎的镜头下竟有了一丝美感,让人感到亲切。影片多以室内场景为主,从老人的视角出发,也让年轻人感受到了父母不善表达的感情。

没人能读懂的“豆腐匠”——小津安二郎

在日本电影导演中,小津安二郎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始终不变的固定镜头,不喜欢拍外景,影片几乎都在搭建好的室内场景拍摄,孜孜不倦地拍摄家庭片,连他的电影名字《秋刀鱼之味》、《晚春》、《茶泡饭之味》也都带着鲜明特色,都是“小津式的”。这本《豆腐匠的哲学》是小津的自传性随笔,记录了小津对电影和人生的一些感悟,有人曾建议他拍一些不一样的作品,但小津把自己比作“豆腐匠”,说“让一个做豆腐的去做咖喱猪排,怎么做得可口呢?”

他只想用一种“食材”,用心做好一件事。

拍电影是托了咖喱饭的福

通常,新人刚进入社会,都会对威武高的人毕恭毕敬,受了委屈也会忍下去,觉得这是“应该的”,但小津就不会,有一次,拍摄工作拖到了半夜,小津才收工去吃饭,可是咖喱饭上桌的时候,却被端到了在他后面才来的导演面前,那时小津是一名打杂的助理,其他同事让他往后面再等等,但小津看不惯,立刻跳出来说:“按顺序排队!”,根本没把导演放在眼里。

最终这件事让厂长知道,不仅没有觉得小津“没眼力”,反而觉得“这个家伙挺有意思”,于是给了小津第一次拍摄电影的机会。小津的电影特立独行于其他导演的作品,大概和他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被别人误会才好呢

小津一生未婚,一个连婚姻都没有过的人,却拍了很多家庭戏,很多人好奇,为何小津一直痴迷拍中年人的婚姻,关于他单身也有各种猜测,但是小津在书里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因为哥哥有两个孩子,身为次子的他,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又看到母亲一个人生活得很好,于是不知不觉就一直独身下去了。他对那些猜测并不在乎,反而更希望别人“尽管误会才好呢”。

可能就像小津说的,虽然他没有经历婚姻,但是对婚姻的理解和感动,让他用自己的镜头构建出眼中婚姻的样子,哪怕被人说他表现的并不是日本家庭真实的样貌,也依旧坚持。

“分裂”的小津

知乎上有个问题,讨论对小津参与日军侵华的看法,有些人说,小津是“分裂”的,一面拍了许多描绘家庭温情的电影,一面又参与了残酷的杀戮,我也试着从书里小津回忆战争的片段来理解,但小津仍然是难以描述的。

“不论馒头还是蒸笼、面条、马粪,都埋没在苍蝇里......对子弹的恐惧已经完全没有了,只想伸直了脚睡觉。”

小津用冰冷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并把在战争中的噩梦构想成电影里的画面,也许这就是战争最疯狂的地方,让人分不清现实还是噩梦,把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模糊。

有人说小津在《秋刀鱼之味》中多次响起的《军舰进行曲》一段,是他对那段历史的暧昧怀念,但是当音乐停止时,小津却借着剧中父亲说了一句:“这样战败也很好。”

可能这是多年后小津的另一层感受,时间让一个人慢慢从噩梦中醒来,慢慢清醒,他在书中也说过类似的话:“日本人必定有着战败的传统”,承认这种打败仗的经验,一直流淌在日本人的血液里。

小津的《东京物语》

书的最后附上了小津的完整剧本《东京物语》,也是小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剧本读的时候,脑子里很有画面感,山田洋次的《东京家族》就是从它改编而来。小津电影里传递的情感之细腻,之美好,令人玩味,不是每个电影导演都能把握的,以至于有人说,《东京物语》不论过了多少年,再回过头来看,里面关于人性的描写都是准确的,人心没变。

文德斯曾拍过一部纪录片《寻找小津》,采访了与小津一起共事的人,也去到了小津电影中的一些场景,试图找回小津电影里的那种风貌,但是即使是寻着小津的影子,也很难完全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完整的小津,连与他有过多年合作的笠智众,也在采访时停顿许久才说了一些对小津的印象,拍电影时是“霸道的”,电影外,却总是沉默。小津形容自己有喜剧般开朗的一面,尽管如此,但他的电影始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情绪让人觉得他的性格更多的是深沉内敛。无疑,小津对电影的理解和把握,是后辈电影人一直在讨论的,但他的个人世界,恐怕没有人能完全读懂。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有什么特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有什么特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