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毕业设计(精选5篇)

  • 农产品毕业设计(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2调研对象 (1)铜仁市农业行业、企业专家及法人代表、校外兼职教师等;(2)果树、蔬菜企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农业观光园区、种子公司、花卉设施农业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3)思南县农牧科技局、相关乡镇领导、蔬菜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农产品毕业设计(精选5篇)

农产品毕业设计范文第1篇

1.1调研目的

了解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否能适应区域设施农业行业发展,特开展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设施农业技术人才需求规模、层次、就业岗位及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为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和完善提供有效数据支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1.2调研对象

(1)铜仁市农业行业、企业专家及法人代表、校外兼职教师等;(2)果树、蔬菜企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农业观光园区、种子公司、花卉设施农业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3)思南县农牧科技局、相关乡镇领导、蔬菜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4)07-12届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5)120农技服务中咨询问题的农民朋友。

1.3调研项目

(1)设施农业行业企业对设施农业专业人才需求总量调研;(2)设施农业行业企业对设施农业专业人才需求结构调研;(3)设施农业行业企业对设施农业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情况调研。

1.4调研时间

2010年10月-2012年12月

1.5调研方法

1.5.1召开座谈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精心组织安排铜仁市农业行业、9家企业专家及法人代表、课程开发的校外兼职教师等23人进行座谈。座谈会上,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定位、核心课程确定、职业能力开发、顶岗实习和定单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具有实用性、指导性的合理化建议。1.5.2典型企业走访和问卷调查调研期间,对区域果树、蔬菜企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农业观光园区、种子公司、花卉园艺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走访调查,专业教师分别走访了种苗快繁企业上海大地园艺有限公司和铜仁市金农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卉企业广州番禺区绿之恋园艺有限公司、铜仁市金福园艺有限公司和贵阳市中天花园管理中心。广泛展开了企业工作岗位种类、岗位标准、岗位人才缺口、顶岗实习岗位及其所需要知识、能力、素质调查,并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同时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05份。1.5.3铜仁市设施农业产业调研结合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各课程组分头调研了铜仁市各区县的蔬菜、果树、花卉等产业发展、产业岗位类型及岗位对毕业生素质、技能、知识的要求。1.5.4毕业生问卷调查7月7日,我们对在农业行业或企业工作的部分07-12届毕业生从事的就业岗位类型、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胜任力及综合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访问,共发出145份调查问卷,回收了98份有效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归纳。1.5.5120农技服务解决问题分类分析我们对120农技服务过程中,农民朋友咨询的所有问题按病虫害防治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技术、营销技术、新产品开发等进行分类、分析。1.5.6调研组织各种形式的调研由专业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专业教研室组织实施,拟定调研计划。人才需求调研组成员由专兼职教师构成。

2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数据分析

2.1专业人才需求总量数据分析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很快,设施栽培面积约占世界的70%,设施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打造“贵州蔬菜,特色生态”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品牌形象,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蔬菜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果树、蔬菜现代农业产业的规模壮大,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设施农业技术的专门技能型高级人才。铜仁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农业产业化一个新的增长点,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及园林苗木的生产。2012年,铜仁市蔬菜总播种面积158.7万亩,与2011年相比增长25.2%,果园面积达到了45.89万亩,较2011年相比增长11.3%。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带动和支撑,蔬菜水果生产主要还是以大户或散户种植为主,各地农户重栽轻管;农村劳动力老化,知识技术匮乏,菜园、果园管理较差,效益越差越不管,形成恶性循环。这更需要各相关专业院校培养一大批掌握设施农业技术的专门技能型高级人才。目前,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7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地市级龙头企业38家;企业员工学历层次较低,大专以上的学历不足5%。通过与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典型企业走访等调研方法,了解到各企业用人单位对大专层次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急需一批懂知识、会操作,能吃苦的专门人才。据相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仅铜仁市急需约4000名设施农业高技能人才。

2.2专业人才需求结构数据分析

2.2.1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根据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07-12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类型分布比例如下(见表1)2.2.2未来三年用人单位最缺的人才学历比例目前,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和设施栽培的推广,铜仁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铜仁市周边设施农业相关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相比之下,规模仍然尚小,难以与其它行业企业相比,所以在人才学历需求上,更侧重于中职、高职高专和本科毕业生。2.2.3参与调研单位未来三年所需的人才类型填选人次比例所有参与调研单位均填选了通用性和技能型,同时部分单位填选其它选项。表明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人才类型为通用性和技能型。2.2.4用人单位未来三年录用设施农业毕业生的优先应聘条件调查可知,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更注重社会实践经历和职业能力,对于学生干部和参与社团活动用人单位同样重视(图3),而对于学生是否是党员并不关注。通过图4可知,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居首位,这表明铜仁市周边农村缺少具有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的一线技术型人才。另外,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疑难问题数量有所增加,表明农民朋友有开发新产品致富的意愿,同时也表明今后广大农村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会呈增长趋势。而农产品营销技术类的问题却未曾涉及,这与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状况相吻合。

2.3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情况分析

2.3.1毕业生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综合应用情况通过对07-12届毕业生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综合应用情况回收的98份调查问卷整理与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中结果,在各类知识中,社会能力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创业、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环境适应等能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帮助最大,方法能力(办公软件、文献检索、数据统计、调研方法、专业技能方法的能力)、生产技术知识、社会实践性知识、安全知识对我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3.2用人单位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综合上述问卷结果和与用人单位专家座谈,了解到用人单位要求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综合能力有:①知识和技能要扎实全面,动手操作能力强;②了解设施农业行业的发展,要了解设施农业行业产、贮、供、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情况;③能独立从事设施农业植物生产管理,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的生产与管理工作;④能发现设施农业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⑤具有从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能力;⑥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和营销技巧;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文明礼貌,诚实守信;⑧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3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收获及体会

设施农业产业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现代设施农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备受社会青睐,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具有知识面宽,技能点多,就业灵活,就业渠道宽泛的特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目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从就业岗位来看,学生的初次就业岗位接近于设施农业产业的终端,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设施农产品设计、生产、加工、贮藏和营销等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设施农业各生产环节的就业比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就业的最多,两项合计达60.3%;其次是设施农业种苗生产企业,为16.3%;在农产品采后处理企业就业的学生达到6.1%。目前,设施农业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三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但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新产品开发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营销技巧。

4对专业建设及其改革发展的建议

4.1紧贴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经调研,随着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备受社会青睐。因此,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就要与产业、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模就要围绕区域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2紧贴毕业生就业岗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

根据调研结果,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主要在农产品生产企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企业、设施农业种苗生产企业、农产品采后处理企业等四类企业。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生产组织能力和推广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具有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来确定。

4.3紧贴毕业生素养培育,加大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毕业生很少反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而是反映自己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方面不够突出。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加素质课程的比例,并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应把学生在校的学历教育与学生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生涯设计能力、诚信敬业、立志创业等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4紧贴毕业生能力培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农产品毕业设计范文第2篇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中国

谁说农民只有起早摸黑、乡间劳作的命?现代农业也要求新农民坐在办公室里搞研究,做实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较完善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设施农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产业开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有较宽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校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设施设计、制造和安装、设施环境调控、传感与测试技术和工程、种苗工厂化生产、设施作物栽培和育种、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农业设施设计、管理和设施作物栽培、管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苗繁育、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举例来说,设施农业如温室大棚,除了如何选择农作物的育种品种外,对大棚的设计、制作以及棚内的管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所要面临的挑战。

目前,全国有多所高校开设有此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不如想象一下,四年后从象牙塔里出来的你,看到自己设计的大棚里长出丰硕的果实,一定是另一番滋味吧。

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

绿色食品——这个词想必大家近几年听得够多了吧,这年头流行的不是吃好吃贵,而是吃健康,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尤为关注。这里提到的专业——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就是跟这种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

从专业性上讲,此专业是为适应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与农业国际贸易的新动向而设立的,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分析、农产品安全与评价、农业贸易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准则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安全可靠的产品是很受市场青睐的,而且这个专业的名字中,“安全”与“贸易”的结合很有意思:通过了安全检查的农产品通过贸易、市场,从而能迅速转化成经济利益。该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除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生态学、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管理、生物安全及转基因产品检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等农产品安全类课程,还有诸如市场营销学、wto农业规则与国际农机农产品法规、国际贸易等有关贸易类课程。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能在政府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评价、农产品国际贸易、教学及科研等工作。

林产化工

林产化工也属于农学的范畴,但林产化工专业颁发的是工学学士的学位。本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备树木及林特产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化学转化和化学工程的知识,能在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制浆造纸、化学工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林产化工的生产、设计、产品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近年来,我国林产化学工业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林产化学工业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发展林产化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林产化工产业的发展,将林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品和生物质材料等,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依靠高新技术实现林产资源的精、深加工与利用,提高森林资源特别是非木质林产资源的附加值,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

因为涉及到化工,所以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林特产品化学组成性质及转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产化工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和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主要林产品化学加工与生物化学加工工艺流程、设备设计、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过程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目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此专业。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中播出的《22岁大学毕业生一年收入百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主人公展肖华(女)经营着一个面积达一千多亩的葡萄种植园,每年收入达百万。她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但是为了做一件爷爷、父亲都没能做成的事情——种植酿酒葡萄,她在大学期间以及毕业后,苦苦钻研农业知识,特别是关于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方面的书籍。如今,她成功了,现在的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是新农民的杰出代表。据说她现在有个更大的目标:酿造自己的葡萄酒。

看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也会想到一个问题:学习什么专业可以像展肖华一样从事这一行业?下面,让我们一起把目光瞄向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物学、化学、现代酿酒葡萄学和葡萄酒酿造学、食品工程学、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葡萄酒酿造学、酿酒葡萄学、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设计与管理、贸易营销、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的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要求除了熟悉原材料葡萄的选择外,更要熟悉葡萄酒的原料生产、酿造工艺、分析检测、设备维护,具备市场开发的基本技能。

农产品毕业设计范文第3篇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农产品毕业设计范文第4篇

编者按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正在深度融合于各行各业,提升实体经济活力。特色资源丰富的云南正积极推进“互联网+”战略在云南的全面落地,借“互联网+”的东风,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互联网+”在云南,旅游、农业、翡翠玉石已成热点,而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昆明学院淘宝人才店”的成立也备受瞩目。

“互联网+旅游”

4月25日,首届“互联网+”云南论坛在昆明举办,这是迄今在云南省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互联网主题峰会。互联网+”理念自今年“两会”提出之后,日益成为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西部欠发达省区,云南也加快了发展信息经济的步伐。当天,云南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在昆明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互联网+”战略在云南的落地,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互联网旅游、城市服务、电子商务、智能物流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促进云南的“智慧旅游”发展、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开创“互联网+云南”的新局面。

云南成“互联网+旅游”标杆

结合云南的当地特色,“互联网+旅游”成为此次双方合作的重点。2014年,云南目的地旅游商品在“阿里旅行-去啊”平台上的销售额达到23亿元,居国内度假目的地之首。在所有目的地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马尔代夫和泰国。云南度假、景区门票类商品2014年在阿里巴巴平台上销售超过6万件。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表示,希望通过阿里巴巴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力量,帮助云南把游客变成用户,让游客们在云南的吃住游购娱都能通过在线化的数据沉淀和计算,帮助云南政府做前瞻的决策与分析,也为云南的旅客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服务。为此,双方将探讨开展基于旅游资源的大数据竞赛。由相关政府部门开放旅游数据,阿里云组织数据科学家,开展基于云平台的数据挖掘,最终将成果分享给当地旅游企业。同时,阿里云还计划与云南一起构建包括云闸机系统、自动售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停车场,以及手机APP在内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可以实时计算游客的数量,同时结合运营商基站数据获取游客地域信息,实现服务个性化,真正的将游客变用户。

4月28日,阿里旅行将首推“去啊专线”云南团,与当地旅行社合作,双方共同将云南旅游O2O化,提升云南旅游品质和溢价能力。接下来,双方还会协同打造云南旅游主题馆,通过精准营销等方式对主题馆进行系列的推广,逐步实现云南景区门票电子化、酒店客栈管理智能化、旅行社等服务的互联网化。

41个A级景区上线智慧旅游全攻略

去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智慧旅游年”,为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进一步提升产业素质,加强行业管理,引导旅游消费,助推云南旅游强省建设,省旅游发展委按照“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支持省内外优势企业参与云南智慧旅游建设,有效推动了云南省智慧旅游的发展。

据云南省旅发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云南41个A级景区的智慧旅游全攻略的信息采编和深度加工工作并已上线运行,云南旅游微信服务号粉丝已突破十万,在全国各省区市的微信服务号中名列前茅,云南智慧旅游云端查询触摸屏在全省各机场、火车站的布放工作正有序开展。

在丽江,通过开展智慧旅游地点工作,以“微丽江”为品牌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丽江智慧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目前正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云南智慧旅游云端查询触摸屏在丽江机场、火车站等游客集散中心的布放工作已经完成,全方位为游客提供云南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为下一步在全省各机场的智慧旅游查询平台的布放工作提供了经验。2013年8月1日,“云南旅游电子护照”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正式上市,“云南旅游护照”作为云南旅游营销创新的成果实现了由纸质版向电子版的华丽蜕变。为适应自驾旅游的需要,还开发建设了全省16个州市和旅游资源丰富区县的“自驾旅游攻略APP”,目前已有72个区县、6个旅游专题、2条跨境旅游线路的自驾旅游攻略APP上线供游客免费下载,其中还包含IOS版和安卓在线阅读版,下载情况较好,推动了旅游电子商务和支持在线旅游发展。

为提高云南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广大国内外游客提供公益性的旅游咨询服务,省旅发委还与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昆明长水机场国际到达和国内到达处设立云南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抵滇的国内外游客提供公益性旅游咨询服务,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并在阿里集团旗下的天猫商城设立“云南旅游天猫官方旗舰店”,为全省旅游企业打造了集中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同时,鼓励旅游企业参与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对部分旅游企业给予扶持和奖励。

“互联网+珠宝玉石”

珠宝玉石是云南经济发展中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在迅速增加商品零售总额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今,全球进入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大整合的时代,国内外珠宝玉石市场在新经济环境中迸发出了极其诱人的前景,云南珠宝产业势必要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去占领更为广阔的市场。

传统珠宝零售业的特点是重销售轻体验、重渠道轻用户、重广告轻数据,70%以上的营收寄托在实体商场的平台上。然而实体商场却面临高额扣点、昂贵租金、经营氛围以及复杂人事关系的困扰,最后到手的利润微乎其微。同时也容易陷入到价格被挑战、模式无创新、机构臃肿、反应慢等制约发展的困境中。这些问题都是传统珠宝零售的“阿喀琉斯之踵”。不改变,将在固步自封中消亡;改变,将在锐意进取中蜕变升华。

“互联网+”塑造全新商业模式

“互联网+”是一种高效率整合低效率的运营模式,是科技跟观念的全方位创新,过去互联网对珠宝玉石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下游销售领域,以“低价”、“便利”为主要利器打开消费市场,而对珠宝玉石的上游供应链、交易渠道少以及资金流动不畅等难题显得无计可施。在这样的情况下,珠宝玉石行业增速放缓,整个产业链方寸大乱,大量滞销库存导致新项目研发资金短缺,银行贷款难、利率高,经销商退店等问题一涌而来。

“互联网+”能从供应链源头和效率低的环节入手,助力珠宝玉石行业接轨互联网,实现平稳转型,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互联网+” 购物新体验

珠宝玉石行业是一个非常分散的行业,在科技方面已经落后了其他行业几十年。以往是制造商销售给零售商,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但如今,这一传统模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云南多家珠宝商借势而为,将销售平台搬到网上。他们一开始只做网上客户,凭网上订单生产珠宝,尽管售价偏高,但没想到这一营销模式居然大获成功。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这些珠宝商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赢得青睐,例如:凡是注册成为珠宝特卖网的会员,均可获得优惠券,任何品类通用;特定节日(七夕、元旦、春节等)举行特卖活动,并有礼物赠送;与快递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用最快速度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等。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商家在甄选供应商时应该严格流程,对假货、仿冒货零容忍,保证网上交易平台的稳定性,最大程度消除消费者网购时的顾虑。

“互联网+”开辟全新业务

据了解,云南目前专门针对珠宝玉石供应链的批发平台基本没有,批发商对现有的平台不信任,一直还沿用着传统上门销售或者熟人介绍的形式来推广,这种传统模式明显已跟不上新经济的步伐了。

由于珠宝玉石的半垄断性,在行业地区聚拢的情况下难免造成外人进不去、而里面的人恶意竞争的格局,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销售乏力。其实纵观全行业,珠宝玉石可发展的趋势非常强大,前景也相当好,但需要商家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此来实现公司业务规模的稳步增长。这就可以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整合供应链环节,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将批发商与采购商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更高效的交易。

“互联网+”让资金匹配更有效率

珠宝玉石产业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为该行业持续良性的发展做大力的尝试。在这个需要大量资金运转的行业,珠宝玉石本是高价值产品,但现阶段在抵押变现上却难以作为,一方面源于珠宝玉石的市场价值难以评估;另一方面,珠宝的评估需要更强的专业性。而“互联网+”却能提供高效资金流转和更专业的评估体系,开辟全新的利润来源。

“互联网+”打造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中的珠宝文化产业园正需要大量高端职业技术人才。相关专业人士表示,珠宝创意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云南乃至中国珠宝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建设大型珠宝文化产业园区,推动珠宝玉石创意、设计、镶嵌、加工等人才的培养,使云南珠宝产业由卖玉石变为卖文化、卖艺术,促进云南珠宝玉石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以翡翠为特色的珠宝玉石业是云南一个重要的特色经济文化产业,全省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昆明为中心,普洱、西双版纳为南线,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为西北线的旅游终端零售市场。再加上芒市、瑞丽、保山、腾冲等珠宝玉石传统口岸批发、加工、零售和产业基地的形成,云南珠宝玉石已具备打造一个大产业的基础。但与发展目标不相称的是,尽管从业人员众多,但真正的高端人才却很少,这成为制约云南珠宝玉石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缺乏培养这些人才的基础和氛围。相关专家表示将采取引导社会资源,规划设计建造一个大型珠宝文化产业园区、组建云南珠宝学院等措施,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来推动珠宝玉石创意、设计、镶嵌、加工等人才的培养。

(顾阳)

“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

互联网+农业:已在云南试点农村淘宝计划

云南具有非常丰富的农业资源,在4月25日的首届“互联网+”云南论坛上,农业成为云南电子商务经济最大的亮点之一。据阿里研究院统计,2014年云南省农产品卖家总数近2万家,在全国排名第10位,普洱茶、三七、鲜花等产品的卖家在全国排名都比较靠前。

松茸,菌中之王,在云南主要产于香格里拉一带,之前一直以出口为主。然而2012年出口量出现直线下降。2013年,云南香格里拉圣宝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久恩投入100万余元,尝试在电商平台售卖松茸,但收入远没有投入多。2014年,香格里拉相关部门联合5家当地企业进行地理标识认证,同时强化对外宣传。这一年,赵久恩的收入一改之前的颓势。据其透露,2014年,光是支付给快递企业的物流费用就达到30余万元。

和松茸一样,普洱茶、三七等声名远扬的云南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均有好行情,但这样的农产品少之又少,更多的农产品根本就上不了电商平台。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极明指出,在电商平台,云南尚处于逆差阶段,大量农产品无法通过电商走出去。

据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介绍,2014年在阿里平台上云南产生的消费额是372亿元,而销售额仅为86亿元,其中普洱茶的销售额就达到10亿元,两者的比例为5:1。为此,阿里在云南设立了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馆,之后又开启了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香格里拉、丽江和楚雄三个馆。这样一来,一些知名特色农产品有了出省之道,但那些名声不太响亮的就被冷落了。

对此,阿里农村淘宝事业部南大区总经理樊伟俊表示,伴随国内电商渠道开始向农村下沉,阿里巴巴也开启了“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在云南已经率先在大理宾川县试点。其介绍,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卖出的始终没有买进的多。“在像宾川及以下的农村市场,电商要想渠道下沉,首先得下行,而后才是上行。”樊伟俊解释说,也就是先让人们对电商平台有一个认知,并从上面购买到生活生产所需,然后再将本地的东西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

这样的销售模式和京东商城在云南的布局不谋而合,今年京东商城将加大力度进入云南县城及以下市场,首先以大家电、普通商品销售为主,之后会和当地企业合作,将农产品销往省外。目前,阿里正在谋划继续在大理州再开两三个试点县,同时也将启动在玉溪市的通海等县的试点。

云南迪庆松茸上淘宝全球开售

7月18日,2015“香格里拉松茸季”开季暨淘宝特色中国迪庆(香格里拉)馆正式开馆,具有东部藏区特色的各类优质农产品将通过互联网平台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中,成为广大群众的美食。

即日起,消费者可以在淘宝网、京东、亚马逊中国、1号店、沱沱工社、屯亲(赶街网)、快乐购、嗨购社区、多利农庄、卡奔公司、顺丰优选等国内、国际各大电商平台上的迪庆(香格里拉)馆随时买到最正宗、最新鲜的香格里拉松茸及其他来自迪庆藏区的香格里拉高原农特产品。

作为阿里巴巴“满天星计划”中农产品溯源在云南的第一家试点市州,迪庆州资源丰富,盛产松茸、玛咖、牦牛肉、青稞、畜禽、百花蜜等优质农特产品,是举世闻名的“香格里拉”所在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物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据了解,迪庆州在淘宝网“特色中国”频道已搭建起“迪庆馆”。加入“满天星计划”后,迪庆馆所售的每件农特产品都将持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可溯源二维码,香格里拉传统有特色的优质农特产品将通过以淘宝网为代表的各大电商平台,展现在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面前。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不仅能看到每件农产品的出身和各项检测指标,诸如产品名、产品特征、产地、种植人、生长周期、生长期施肥量、农药用量、采摘上市日期等详尽内容,还能有效结合网络订单和物流,实现供应链溯源,真正做到手机扫一扫,给农特产品“验明正身”。

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农特产品触网,大都以搬到网上销售为最主要的实现方式,而对农特产品原产地品牌的打造不甚重视。阿里巴巴推出的农业“满天星计划”,实现原产地溯源和供应链溯源的全过程透明化,让每一颗高品质香格里拉松茸拥有原产地身份证,保障最正宗、最新鲜。同时“香格里拉松茸”地理标记产品维权保护公告,与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清理平台上非法使用香格里拉松茸名称及专用标志的企业和商,维护消费者权益。

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陈亮表示,随着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和农特产品网购走向普及,原产地农特产品直销模式正成为我国电子商务一个新的增长点,以“淘宝网特色中国地方馆”为代表的平台直销探索,在帮助各地优质农特产品加速走向全国市场、打造区域农特产品品牌、提升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溯源体系的应用,则进一步加强了在线农特产品的质量监管水平,有利于优质农特产品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香格里拉松茸季”和特色中国“迪庆(香格里拉)馆”的上线,给云南乃至全国的“互联网+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

“互联网+农业”核心基建全面提速

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内容之一,农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大政策利好。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称,以中西部为主的重点农产品产区的冷链物流工程建设将获国家资金支持,相关建设项目已进入国家重大工程包。专家分析称,此举有望激活相关产业数万亿的市场,对稳增长将有明显效果。

有数据显示,现代化农业对大宗农产品的物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非常大,而且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通道。以2014年为例,仅一年时间全国冷链物流涉及金额就达到3.74万亿元,对冷链物流的需求达到10488万吨,增长率为18%。然而,我国农产品物流仍处于发展初期,不仅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也高,这也是目前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

据农业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一些农村地处偏远,物流的触角延伸不到。如河南辉县太行山区、陕西白河县秦巴山区等地方的群众反映,电商拿到了订单,备齐了土特产品,当地找不到物流公司,只有组织车辆运到乡镇或县城所在地,这样就增加了电商成本,不利于电商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偏远地区的土特产品与大市场对接。生鲜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明显欠缺,如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尤其是冷链物流覆盖缺口较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表示,中国物流业仍然是经济的一个短版,一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二是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现在一些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物流业刚刚开始运用,这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作为重要农产品产区,中西部地区很多特色农产品,现在由于受到物流的制约,流通很不畅,“卖难”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冷链物流发展滞后,企业规模比较小,各个环节又没有有效衔接,流通环节商品腐烂变质非常容易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损失浪费,还影响到农民增收,以及城市居民消费安全。

“相比欧美国家的冷链流通率能够达到90%以上,在中国目前阶段只能达到20%到30%,而且有很多所谓的冷链物流也不是全程冷链。”顺丰优选执行总裁崔晓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程冷链的操作流程很复杂,而且费用非常高,所以很多生鲜食品电商企业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投入。目前看来只能期待中国整体的冷链物流在技术方面能不断提升,包括仓储设施升级等,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在现代物流重大工程包的实施中有两个重要工程,一是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工程,二是发展城乡配送工程。这两个工程对提高整个物流水平是很有效的,特别是针对中西部地区,能解决‘卖难’和‘买贵’两方面问题。”刘小南说,不仅如此,鉴于现在整个经济运行压力仍然较大、多数产业产能过剩、物流业潜在市场需求逐渐增多等,加大物流业投入对于稳增长也具有明显效果。

据了解,针对发展农村电商及其物流产业,近期政府频频出手,了多个重磅文件。近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互联网+”现代农业,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培育多样化网络化服务模式。而在不久前,财政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仓储及冷链物流设施,向乡镇和农村延伸生产营销网络。

对于该采取什么具体措施加强冷链物流工程建设,农业部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建议重点解决好生鲜农产品物流条件,对从事冷藏、冷链农产品运输的企业给以政策优惠。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建设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共平台,有效整合并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对大宗农产品物流,政府运输部门予以优先调运,物流费用予以适量补贴。对城市配送农产品物流车辆优先办理相关通行证,方便临时停靠。出台支持冷库信息化发展的资金扶持政策。扩大《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范围,将冻肉、水产品列入其中,免收路桥费。

“互联网+在校毕业生”

相信当下很多人都在淘宝上拍过“宝贝”,但是把要毕业的大学生作为“宝贝”上架“出售”可以说是前所未有。7月2日,昆明学院校长何华在毕业典礼上向4500名师生宣布:淘宝“昆明学院人才店”成立,首批65名优秀毕业生上架成为“宝贝”,等待用人单位“下单”。据悉,这也是国内淘宝首家人才店,也意味着首批高校毕业生以“商品化”形式亮相。业内人士表示,高校开设淘宝店“出售”毕业生,为解决高校就业难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值得关注。

优秀毕业生每个标价千元

打开淘宝“昆明学院人才店”,在简洁的页面上首批上线淘宝的65名毕业生统一身穿印着昆明学院Logo的T恤。 点击“人才宝库”,四种人才类型一目了然,分别是“一带一路型”、“制造2025型”、“互联网+型”、“集合精英型”,而每位毕业生“标价”1000元,宝贝数量自动默认为5件。

据校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1000元并不是学生售价,如果企业对淘宝店上的毕业生有招聘意向,可以支付1000元招聘意向金即可“拍下”学生,学校招生就业处老师先会核实企业资质和招聘意向,然后向被拍学生提供审核通过的企业信息。而这1000元的招聘意向金用途仅仅是一个“诚意门槛”,不管甲方企业最终是否有意向聘用所拍学生,都会在15个工作日之内通过支付宝退还给企业,而所有环节不收取学生及企业任何费用。关于设置最高宝贝数量5件的考虑,也是防止“宝贝”被拍一次后即被下架,同一学生可同时被5家企业进行洽谈、面试和选择,这个比例设置比较适中。

在“昆明学院人才店”的页面上,不仅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个性视频介绍、就职意向岗位、目标薪酬等展示“真我”的内容,还上传了学生获奖证书等个人信息。当日上线的65个学生中,多位同学都有一个展示自己个性和特长的视频。一位旅游管理系应届毕业生,她的视频上了“昆明学院人才店”的首页。视频中,她熟练地调制鸡尾酒和制作咖啡拉花。 另一位应届毕业生还在他的个人页面视频中大秀口技。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用商品化的展现形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直观展现学生的能力和特色,帮助学生淘工作,帮助企业淘人才。

“同时我们也不担心个人信息公开放在网上导致学生隐私的泄露。”该负责人表示。据悉,学校专门做了了安全设置,比如学生的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等这些重要个人隐私信息是不会出现在宝贝描述当中的。且缴纳1000元的诚意金就是为了设置一个门槛,收到意向金后,校方会有专门的人士联系企业,并要求企业提供一定的材料如组织机构代码、工商营业执照等,并到相关网站进行企业信息核实。在学生和企业双方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会以电话、视频面试等方式进行双向选择,其中面试环节将有老师陪同,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学生在一些面试过程中遭遇骚扰、诈骗等情况。只有在核实后,校方才会提供学生的具体资料,如成绩单、在校获得的奖励等。据了解,目前,店铺的客服由该校招生与就业处的老师和同学等15人担任。

“昆明学院人才店”还分为人才宝库、众筹创业、创意集市等3大板块,分别代表了优秀毕业生推荐、学生创业项目展示以及学生作品出售等三大基本服务。这也正是未来昆明学院推进人才店应用和人才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转型的重要尝试。比如“创意集市”板块预计9月上线,主要内容是“作品秀”,展示各类学生设计作品及成果。该板块提供学生作品预订及销售模块,上线淘宝店铺的毕业生会把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各种作品成果展示出来,接受“买家们”评定。“众筹创业”板块主要内容是“项目秀”,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社会资源和经费支持,实现创业梦想。

借助电商平台应对最难就业季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再创历史新高。让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成为昆明学院领导们近期操心的头等大事。昆明学院院长何华在毕业典礼上表示,昆明学院人才店或许是淘宝上最为特别的一家店:“我要感谢万能的淘宝给予的大力支持。这个时代最好的‘宝贝’是什么?是人才。希望社会各界在淘宝上淘到人才这个宝贝。”他表示,希望借助淘宝巨大的人流和信息流,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和众多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一座信息通畅的桥梁,达到“为人求位,位得其人,人岗相适,各得其所”的目的。

昆明学院经济学院教师、淘宝人才店店主梁国华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介绍,目前最常见就业平台就是招聘会,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在一个统一的时间段来参加招聘,企业到会布展也需要精力和费用。参会企业经常会抱怨,收到很多简历,却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因为学生都有一个普遍的想法,就是海投简历,但这事实上只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同时让学生做无用功。”此外,很多大四学生同时也在实习或者准备参加一些考试,不得不放弃很多招聘会。而淘宝店则不同,它24小时可供浏览,用人企业上网轻点鼠标,可以精准选择。

梁国华认为,淘宝人才店也有别于普通的招聘网站。一般的招聘网站上有两个主体,一是企业把用工需求挂到网上,其次是求职者把简历和希望应聘的方向挂上去。但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常有报道说,学生在网上联系企业应聘,结果被骗了。淘宝人才店则不同,学院在求职者和招聘者之间充当了一个“防火墙”的作用。一家企业在网店拍下一名学生后,如果想要获得学生的个人信息,唯一的渠道是和学校的招生就业处联系,学校会先审核企业资质,通过后才会具体去联系企业负责人,了解对方的用工需求。如果双方达成了就业意向,学校会安排电话和视频面试。

在梁国华看来,网店虽然只上架了65名毕业生,但背后是该校的6500名毕业生,网点会把这6500名学生都作为推荐对象。这样就业基数就可以做大,65名学生只是一个平台和窗口。此外,淘宝的流量巨大,流量可以带来关注度。学校不仅是想让招聘企业关注网店,同时也能让所有网友都看到,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平台。

“出售人才”只是一个开始

何华表示,学校有责任帮助毕业生向社会全方位“秀”出自己,最大程度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挑选。这改变了传统人才招聘和网络求职的模式,对昆明学院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另外,“卖”学生其实也是为了“买”学生,希望此举能够为学院吸引更多生源。

这只是一个开始。借着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东风,昆明学院将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淘宝平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人才店的功能和作用。淘宝店铺是学校走出象牙塔、主动与市场连接的一个窗口,可以直接感触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推动校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据该校老师介绍,每年毕业季,在毕业生提交的论文和毕业设计里,都会有大量的创意作品,这些作品很多都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可惜的是每次展出之后就石沉大海了。学生的创意产品,连自己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更不要说社会大众,非常可惜。据悉,下一步即将推出的创意集市,就是想为学生在淘宝网上搭建一个展示自己创意创新的平台,既为学生寻找机会,也能够展示学校的特色。

梁国华介绍,对于鼓励创业,现有的模式是推出各种创业创意大赛,但观察下来发现,这些项目最终能落实的比例很低。“很多项目在参赛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了,创业比赛是为比赛而提项目,也许看上去很美,但落实难。”他举了个例子,在2015级的毕业生中,就有学生以生态农业作为创业项目,如今已有自己的公司,项目做得很不错。梁国华说,以往学生创业往往是单打独斗,学校和社会对这些项目都知之甚少,缺乏专业人士的创业指导。梁国华判断,通过在人才店的众筹和展示,相信会对这些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针对目前店铺视频还比较少,模板也比较单一化,不能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现状。据了解,目前该校正在和淘宝方面积极沟通,进一步完善店面属性和功能,2016届毕业生会是下一步推介的重点,网店可能推出‘预售’功能,让学生提前去企业实习。

“互联网+毕业生”前景可期

淘宝生活服务业务部负责人满堂在接受《昆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淘宝在2013年提出“万能的淘宝”的概念,2014年又提出一个新的口号“生活在淘宝”,这又比“万能的淘宝”更进了一步。正是基于这些理念,淘宝人才店就有了存在的理由。满堂举例,此前就已经有保洁阿姨、搬家师傅入驻淘宝,既然保洁阿姨和搬家师傅都能在淘宝找到活干,那大学生在淘宝找工作,也肯定不是难事。

淘宝平台每天有上千万人浏览,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渠道,加上淘宝上也不乏需要招聘人才的企业,淘宝和昆明学院的合作可谓水到渠成,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非常有帮助。满堂认为,目前传统的招聘路径狭窄,存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虚假信息都比较多,缺乏一个平台进行监控,而淘宝人才店有学校和淘宝的双重保障,可信度较高,由此可见,淘宝人才店必然会受到追捧。

在满堂看来,淘宝上有成千上万家企业,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他举了个例子,现在有很多做得比较大的淘品牌,每年有数百乃至上千人的用工需求。但他们的招聘非常困难,通过传统渠道,很难招到理想人才。如果淘品牌把人才需求反馈给淘宝,淘宝再把这些需求反馈给学校,可以挖掘出巨大的就业路径。

据悉,“昆明学院人才店”上线后日均浏览量有10万的点击量。淘宝工作人员表示,10万的点击量如果是换算成数10万份简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推介任务。央视最近做过一个调查,95%的网友认为人才店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从人才店上线后的表现看,淘宝上“卖人才”确实值得期待。在该工作人员看来,这是一个可复制的就业路径,如果未来不断有高校在网上开人才店的话,不排除淘宝会推出专门的求职平台,而这样的一个平台会形成聚集效应,让更多的学生在淘宝上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总把关:苏丽霞

栏目主持:黎 风

执行编辑:薛盘栋

农产品毕业设计范文第5篇

本次全区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地区工作会部署,全国及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分析200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研究部署200年发展改革及招商引资的主要任务,讨论修改“十一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0年的经济运行情况

去年以来,各县、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地委、行署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粮食喜获丰收,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财政增幅较大,城乡市场活跃,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全面实现,部分目标可超额完成。

(一)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20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31.08亿元,增长1.%,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13%的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31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99亿元,增长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78亿元,增长13.1%,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第一产业方面:预计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13.78亿元,同比增长9.8%。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27.22万吨,为计划的100.91%,比上年增长3.78%,在继续保持200年增长态势的同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夏粮产量为1.9万吨,比上年增长.%,秋粮达到了18.32万吨,比上年增长3.2%,油菜籽产量10.1万吨,比上年增长2.3%;肉类总产量3.08万吨,同比增长8.3%;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亿元,同比增长9.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3%;烤烟收购完成193万担,同比增长17.7%。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187元,比上年增加211元,同比增长9.33%。去年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地委、行署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促农增收的文件精神,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项政策措施抓得早,抓得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烤烟提价、免征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和加强对化肥等农资市场的整顿和价格的监管,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以抓好各项粮食增产工程的实施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全区组织实施“四个一百万亩”高产示范工程,同时组织实施省农业厅安排的“粮食增产工程”。三是全区科技兴农力度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积极走“以项目为依托、以示范为榜样、以效益为动力”之路,继续实施优质稻、优质玉米、夏秋反季节蔬菜和特色种植等一批结构调整重点示范项目,加强制定毕节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大力发展我区优势特色支柱产业,推进结构调整步伐。四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全面推进品种改良、大力抓好人工种草、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步伐、积极开发鱼类资源,逐步提高规模养殖水平。全年农业生产呈现良好局面。

第二产业方面:总的来看,去年我区工业生产整体发展较好,效益进一步提高,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累计增幅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区规模工业全年预计完成总产值100.8亿元,同比增长3.3%。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为98.81%。列入考核的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发电量、锌、水泥、复烤烟叶、卷烟等产品增幅较大,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利税完成较好。从纳入考核的地方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来看,预计全年盈利企业可完成2300万元,同比增长9.%,亏损企业亏损额可控制在0万元内,比200年略有下降,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可达1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二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受投资、消费需求强劲增长的拉动,促进我区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快速增长;二是由于近年来我区结构调整成效开始显现,烟草、电力、化工、建材、食品等一批重点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切实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重视技术创新、抓好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等工作,加强用能监督,鼓励企业进行节电、节水、节材技术改造,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三产业方面:由于受煤炭生产和投资的拉动,运输业发展较快,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预计全年共生产商品原煤273.7万吨,同比增长20.2%;全区实现煤炭销售产值37.88亿元,同比增长9.7%;征收煤炭税费7.亿元,同比增长1.%;由于煤炭产量增加,使运输量大大增加,电信移动通讯业务量增长也较快,预计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增长约17.3%,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为.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38.93亿元,增长17%,其中全区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他社会服务业增加值可达29.2亿元,增长13.7%,拉动gdp增长1.82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我区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电力投资比上年有所下降,但城镇、农村其它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拉动我区投资继续高位运行。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煤炭、电力、公路建设和国债项目建设等项目的带动下,预计完成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78亿元,下降2.2%,房地产投资2.亿元,增长.0%,更新改造3.8亿元,增长1.2%,其它固定资产37.37亿元,增长8.2%。

去年以来,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进展顺利。纳雍二厂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3号机组开始发电;黔西火电厂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首台机组发电;大方火电厂完成投资1.1亿元;加快了毕节火电厂、织金火电厂等前期工作;毕节市煤电化一体化新能源项目正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可望今年动工建设;煤炭勘查和规划工作进展较快,金沙、纳雍、黔西、大方、毕节继续加大地质勘查工作。大方和黔西两县的煤炭开发总体规划已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预审查,并上报国家发改委评审。全区各县市已编制并上报煤炭开发利用规划,其中毕节、黔西、金沙、赫章县煤炭开发利用规划已经省煤炭局审查通过,威宁县煤炭开发利用规划初稿已完成。纳雍中岭、金沙林华煤矿国家发改委已批复项目建议书,首采区已开始出煤;黔西青龙、纳雍比德煤矿已分别出建成投产;另外纳雍五轮山煤矿、金沙龙凤、石场煤矿、大方对江、五凤煤矿等都已完成地质精查勘探,正在抓紧前期工作,为实现“大煤保大电”打下夯实基础。新开工的项目还有黄织铁路、大方小屯煤矿、黔西谷里煤矿、毕节至赤水河公路、毕节城区道路改造工程和部分县城供水工程等一批项目。

200年全区共争取上级投入381.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2333万元,中央专项资金20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2万元,省级资金18.7万元,共争取项目97个,其中国债项目个,中央项目19个,省级项目3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县际公路除毕节至赤水河、织金至纳雍、黔西至织金洞等公路在建外,其它公路均已建成通车;毕节市污水处理厂、毕节市城市供水老管网改造和各县城自来水工程实施进展顺利,其中:大方县城东郊水厂、纳雍县城水厂、黔西县城一期供水工程已建成供水。毕节市10万吨/年自来水厂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营;全区公检法司项目正抓紧实施,进展顺利。去年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好,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全区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万亩,宜林荒山造林3万亩,全面完成年度计划;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天保工程营造林1.2万亩;开工建设大方、纳雍、织金、赫章和威宁五县雨水集蓄工程,毕节、大方、黔西、纳雍、威宁五县水土保持工程,基本建成解决全区.2万人饮工程,新建农村沼气池2.万口和威宁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全区200年共争取以工代赈资金7万元,其中国家资金328万元,省级配套28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区高中扩招、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传染病区(院)和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事业国债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全区小城镇规划工作和新增、扩建道路、农贸市场工程实施顺利。通过这些项目的投入和实施,有力地拉动了全区经济的发展。

(三)财政收入增加,金融平稳运行。预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地方收入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了全区财政收入稳步快速增长。财政增长的主要因素仍是煤炭税费、电力增值税和卷烟税拉动。消费需求平稳增长,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预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10元,比上年增长21.28%。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9%,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主要是受衣着、住房等价格上涨的带动,其中衣着增长3.%,居住增长9.1%。

200年,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0.3亿元,比年初增加了3.22亿元,增幅为2.0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17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1亿元,增幅为13.99%;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7亿元,现金支出30.8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3亿元;累计投放1.1亿元,金融运行状况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17亿元。

(四)经济结构调整效果进一步显现。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实施“四个百万亩”工程和以金沙、黔西、织金为主要基地的优质油菜生产区域,以大方、黔西、金沙为主要基地的优质辣椒生产区域,以威宁为主的苹果生产区域和以毕节、大方、威宁为主的夏秋冷凉蔬菜生产区域,以此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区养畜资源的分布状况,分别在大方、威宁、毕节、黔西、金沙等部分乡镇,重点培养了一批农村养畜专业户,加大了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比重,并注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初步迈开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子。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特别是我区能源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为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产业在一、二产业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在不断地调整。由此,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调整的步子进一步加快,三次产业结构为32.2:38.1:29.8,经济结构的调整渐趋合理。

(五)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加大。200年,为了切实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着力整治投资软环境,引进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煤炭开采、炼铁、炼焦、化工、小水电、农产品加工、社会力量办学等规模大、产业链长、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项目。组织县市、部门、企业参加了重庆、四川自贡、夏门、成都泛珠三角区域经贸会和安顺8·18黄果树节等各种招商引资的洽谈会,纳雍、威宁两县组团赴深圳、香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区外来投资势头继续趋好。同时,还根据省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了全区招商引资投资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去年除煤电之外共引进区外项目82个,其中省外项目2个,省内项目0个,合同引资金额达18.3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2.8亿元。其中省外项目近13.87亿元,省内项目19.98亿元。

(六)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加大,基层计生网络建设不断加强,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预计我区200年人口出生率1.‰,比目标值低个百分点,政策生育符合率%,高于年初计划个百分点,人口自增率9.‰,同比下降个千分点。教育“普九”顺利推进,织金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的复查验收,赫章、威宁两县的“普九”强力推进;全区“普九”人口覆盖率上升到7%,预计200年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初中入学率为91%。毕节学院已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并开始招生。抓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事业发展,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200年全区新增就业人数13127人,占省下达计划的10%,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人,占省下达计划的10.7%,“00”人员实现再就业70人,占省下达任务的1%,全区城市低保累计为2817户1.2万人次发放生活保障费8.万元,“两个确保”共为192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908万元,共发放救济金13000万元,救助3万人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全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去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十五”计划的主要发展目标可以较好完成。初步预测,“十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31.08亿元,年均增长12.%,比“九五”期间高出1.3%;人均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23%,比“九五”期间高出1.77%。三次产业排序实现了从“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跨越;物价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财政总收入由“九五”期末的13.8亿元增加到3.81亿元,年均增长20.2%,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11%上升为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10元,增加313元,年均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7元、增加元,年均增长.89%;“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是“九五”的倍多,增长19.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粮食总产量增长.7%;煤炭年产量达到273.7万吨,比“九五”期末增加倍多;与“九五”期末比,电网发电装机由3.万千瓦增加到80万千瓦,比“九五”增加13.8倍;全区贫困人口从100余万减少到0万左右,并对不具备生存条件的3万多贫困人口实行了异地搬迁扶贫;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绩突出,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万亩,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123.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18平方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好转;全区“普九”覆盖率达到7%,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2%。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相对全省水平来说较快,但总量仍偏低,特别是人均生产总值较低。二是生产力水平不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比较突出。三是电煤供应紧张,民用煤量少价高的矛盾仍突出。四是少数县对项目管理重视不够,未能严格执行项目“四制”,影响了一些项目的及时开工。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不稳定性,移民及失地农民后期生产生活扶持的工作量大。六是基础设施仍较脆弱。农村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七是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难度较大。八是我区虽然人口多,但消费水平一直较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不强,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八是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虽然保持超额完成,但是没有大项目的支撑,要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还有一定的难度。九是投资环境亟待改善,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扯皮掣肘甚至吃拿卡要的事仍有发生。

二、200年发展改革的主要工作

20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对实现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刚刚结束的全区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继续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合理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2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以上,第二产业增长20%以上,第三产业增长1%以上;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以上;粮食总产量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降低%。要实现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展和改革系统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我区农村实际出发,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继续巩固和实施好优质玉米、脱毒马铃薯、夏秋反季节蔬菜、“双低”油菜“四个百万亩”高产示范工程和粮食增产工程、沼气工程、集雨工程等项目建设的同时,以粮食安全为中心,结构调整为主线,农民增收为目标,稳定粮食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覆盖率、进村入户率、技术到位率,力争在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高产、绿肥良种选育及综合利用技术、吨粮土开发、脱毒马铃薯种薯高产超高产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第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一是巩固烤烟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兴烟,增加烟叶的单产和担均价,提高烤烟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壮大生态畜牧业。以品改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猪、牛、羊、特种禽及水产品,狠抓饲料工业、牧草工业、兽药工业和乳品工业的发展,抓好基地县乡和规范化小区建设,积极构建市场体系和营销体系,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努力实现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培育毕节特有或已有一定特色的生物品种,重点培育中药材、油菜、荞麦、核桃、马铃薯、反季节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四是抓好劳务产业。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有序输出的力度,着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努力减少农民的数量。五是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六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第三,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认真落实国家、省扶持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惠农政策,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办法;要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等建设,不断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设力度,严格控制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

第四,努力做好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扶贫工作会议的安排和部署,紧紧围绕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结合采取开发式扶贫、易地搬迁、长期救助和我区实际,扶贫工作要着眼于措施的落实,抓项目实施,抓资金到位,抓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并相对集中资金,实行整村推进。要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把中央、省关于全部免除农业税、取消牧业税等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落到实处。要加大对打工扶贫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第五,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要继续实施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和农村渡口的建设,今年全区实施通乡油路00公里,开工建设通村公路1000公里以上。二是要努力争取资金,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集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在今年内要解决农村万人的饮水问题,建成小水窖(小水池)个,新增灌溉面积亩。三是加大力度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建成农村沼气池2.万口以上。

第六,全面推进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在今年内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9所,建成2所职业教育学校,完成威宁、赫章两县“普九”验收工作。二是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建成3个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工建设2个县医院。三是继续完善农村计生服务设施,在年内建成中心乡镇计生服务站1个,8个规范化计生服务站。四是继续加强农村卫星广播电视收转站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地面卫星接收工程1000座。

(二)抓好建设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促进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

2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初步安排128亿元,比今年净增17亿元左右,投资重点是紧紧围绕我区“十一五”规划和地委、行署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和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教育、科技、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身利益、需要解决的建设项目等。

第一,切实加快以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切实抓好交通建设。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促成成都至厦门高速公路毕节地区段、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毕节地区段早日开工建设,逐步形成更高一个层次的高等级公路网架;加快隆黄铁路织金经大方到毕节段的项目前期工作;运煤公路已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和规划,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快纳雍运煤公路东南环线、威宁鸭子塘至小湾公路、金沙至化觉公路和织金、大方县城过境运煤公路等的建设和矿山公路的升级改造,建成合理的矿山公路运输网络,实现煤炭产、加、销、运的相互协调。加大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速度。重视旅游专线公路建设,争取在年内改建成黔西至织金洞的旅游公路。抓住洪家渡库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机遇,及时开展库区码头的建设工作。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在实施好“渴望工程”和农村人饮“解困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乡镇所在地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村人饮效益和改善供水状况;在继续实施好“长治”七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快贵毕公路沿线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和全区生态自然修复项目的实施,力争世行水土保持项目在年内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毕节、黔西、金沙、织金、赫章五县市防洪工程续建工作;多方筹集资金抓好金沙胜天、织金大新桥等骨干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工作,加快毕节市龙官桥、纳雍县大坪箐等一批中型、小(一)型骨干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继续做好金黔灌区节水灌溉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威西灌区工程动工建设;推进烟水配套工程,发展农村小水电站。三是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要加强农村电网、道路、饮水、通信、广播电视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改造低产田土,实施“沃土工程”;着力实施通乡油路改造和村村通公路工程,提高农村公路质量和通达深度;认真抓好“以工代赈”、农村电网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沼气池建设等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居住环境。

第二,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切实加强以国债项目为重点的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城乡基础设施、生态、教育、卫生等国债项目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今年,我区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3个,地区所列重点建设项目个,各县(市)要加强管理和协调服务,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按要求完成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一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和《贵州省招标投标条例》,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二要加大协调力度,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征地拆迁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强化重点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三要加强重点项目的稽查,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合法有效使用,严格控制项目超概算。四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高度,建立健全建设项目信息管理制度,并做好建设信息的搜集、汇总、分析工作。

同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抓好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以及社会发展项目的争取立项工作,一方面要抓好项目的规划和前期工作,按照“投产一批、续建一批、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搞好项目库建设。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债投向,结合自身实际和资源特点,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资金投入,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把项目的前期工作做深做细,便于积极向上争取投资、向外招商洽谈。

第三,认真落实“十件实事”,确保如期完成。经地委、行署研究确定,我区200年“十件实事”为:

(1)继续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电源点再建成投产装机180万千瓦;续建和新开工大型煤矿1个。

(2)全面建设隆黄铁路黄桶至织金段;全区实施通乡油路00公里,开工建设通村公路1000公里以上。

(3)实施易地扶贫搬迁000人;净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10万人;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10万人。

()解决农村万人的饮水问题;建成农村沼气池2.万口以上;建成小水窖(小水池)个,新增灌溉面积亩。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9所,建成2所职业教育学校,完成毕节地区远程教育工程;完成威宁、赫章两县“普九”验收工作;建成2个县级图书馆。

()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建成3个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工建设2个县医院;建成中心乡镇计生服务站1个,8个规范化计生服务站;新建和改造农村地面卫星接收工程1000座。

(7)建成毕节污水处理厂,完成毕节城区供水老管网改造工程。

(8)解决农村1000户无房户的困难,改造茅草房2000户。

(9)建成80个基层公安派出所办公用房,0个司法所办公用房。

(10)煤炭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布点更加合理,多渠道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用煤困难的问题。

各县(市)要按照地委、行署要求,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明确到人,保证全区“十件实事”顺利完成。

(三)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是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环节,要把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特别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要以生态畜牧业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快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以旅游、交通运输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工作力度,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今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将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

第一,大力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培育支柱产业。围绕以煤炭、电力为主体的两大支柱能源产业,大力推进毕化集团煤化工、织金煤制油项目、织金矿区100万吨/年煤液化、毕节市煤气化代燃料项目和织金磷化工项目的开工,加快以煤、磷化工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培养成重大支柱产业的步伐,合理布局冶炼业,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和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二,统筹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坚持把投入拉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推进工业化上,做大做强煤炭、电力、化工产业,同时,大力引导、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有效利用区内资源的新工业项目,以工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在加快城镇化步伐方面,建立以市区、县城为龙头、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依托县城和中心集镇,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生活型服务业,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第三产业,靠产业聚集支撑城镇发展,依托城镇吸纳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第三,加快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用好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要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服务业领域的投入。二是要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龙头,巩固壮大原有的旅游景点的同时,抓好洪家渡库区旅游景点和“九洞天”部级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切实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红色和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力度。三是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制定鼓励营运客货运输车辆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继续加快客货运场站建设。积极吸引区外投资者到我区兴办货运企业。四是不断改造和提高以商贸餐饮服务、交通通信、金融保险为中心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房地产、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产业,依托科技进步,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五是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认真执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鼓励发展经济适用住房,适度发展中高档商品房,有计划地建设廉租房,加快实现住房商品化。

(四)坚持生态环保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一,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抓紧启动实施各项重点节能工程,严格实行新上项目尤其是高耗能项目的高起点准入,抓好冶炼、化工、建材、煤炭、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确保现有能耗水平不再上升并逐步下降,从整体上实现今年单位能耗下降%的目标。同时,把结构调整与节能降耗结合起来,积极合理发展低能耗产业。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不断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再生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先进设备;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并在征地、审批和投资环境方面予以倾斜。积极配合做好省在织金开展重化工循环经济试点的工作。积极抓好毕节市煤电化一体化全省的循环经济试点项目,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加快沼气池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今年增加建设2.万口沼气池,要不断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推动养殖业发展,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净化农家卫生环境。

第三,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要继续实施好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等为重点的林业建设工程,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发展等配套措施结合起来,切实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长远生计问题。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继续推进以发展沼气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条件。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生态处理,严格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努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围绕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的目标,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节能降耗改造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并建立节能降耗监测指标体系。在节能方面,启动实施热电联产、余热利用、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深入开展节能降耗“21”工程,积极推进建材、煤炭、电力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的节能。积极推进薪炭林、风能、抽水蓄能、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瓦斯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和省柴节煤灶。在抓好节能同时,要健全节水管理体制,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和重点企业废水循环利用。

(五)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全面落实企业投资自,防止备案成为变相审批,尽快适应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二是完善投资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按公益性、基础性、竞争性三大类项目的划分原则,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健全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和招投标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从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到设计、施工、监理,逐步实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三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电力、煤炭、公路、市政公用事业、水利、旅游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第二,继续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一是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要坚持“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制保障、放手发动”的方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引导非公有资本参与竞争政府投资项目。三是要积极组建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解决贷款难问题。四是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两烟”、煤炭、电力等重点税源的征收管理,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五是要积极运用经济手段,重点建立政府贴息引导机制、项目贷款担保机制和有效的贷款偿还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推进“政银合作”、“校银合作”、“企银合作”。六是要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后的管理,充分发挥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融资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处理好供销、粮食体制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加快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七是按照省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开展全员聘用试点,积极推行绩效挂钩制度。

第三,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地区拟通过调整职能,整合编制人员,成立招商引资局,列入行署工作机构,专门从事招商引资的日常工作。全区各级尤其是地、县市工作部门都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的作用,提高办事效率;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建立客商评定投资环境机制,及时受理客商投诉,认真解决投资者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全面实行政府部门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权限、办事时限、办事结果以及收费依据和标准“六公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积极配合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公安、消防、国土、城管等执法执纪部门,规范行政行为,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公正的法制环境、诚信的社会环境,热心为外来客商服好务并解决实际困难,对侵害外来投资商财产人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影响毕节投资形象的人员,要坚决予以查处,努力把试验区真正建成投资创业的热土。要充分利用各派、工商联搭建的平台,加强与深圳的联系,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同时,要加大外来投资煤电企业的后续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其积累的资金的再投资、再创业。

第四,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一是根据省的安排部署,不断完善对各县(市)的投资环境综合考核办法,深入宣传《贵州省外来投资者保障条例》,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要建立统一对外、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协调的管理机制,努力改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增强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严格执行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切实防止引进不符合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三是积极参加与东部发达地区区域的经济合作,争取在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开发,发展药业、特色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劳务输出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新的进展。搞好与兖矿、国电、华电、金元电力、新澳集团、香港瑞安集团、美国汉氏公司等优势企业集团的合作。继续深化与深圳对口帮扶城市的经济合作。坚持利用外资与扩大出口相结合,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扩大利用外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区内优势企业加强与区外、省外、国外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

(六)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矛盾,鼓励自谋职业,实行多种形式再就业,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工作取得的成果,切实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各级财政也要进一步加大对“低保”的投入,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低保”的标准和补助水平,要规范“低保”的申请、审批、发放和监督工作,切实防止不正之风。继续实施扶贫工程项目,引导贫困户发展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林、药、果、蔬菜、畜牧业和家庭副业,建立农村咨询信息服务网络,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投入,改善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继续推进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继续推进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巩固“两基”攻坚成果,确保威宁、赫章两县“两基”通过省政府验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实施范围,建成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所,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要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建立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进程。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农村农教科相结合的路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集中力量加强毕节学院的建设,改善毕节学院的办学条件,设置适合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专业,更好地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注重推广和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三,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实施国家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3个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工建设2个县医院,继续抓好纳雍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启动毕节、金沙、大方三县市试点,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合作医疗保险覆盖全区农村。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对农村部分计生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全面推进“少生快富”工程,高度重视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上升问题。围绕完成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主要指标,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经济性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为重点的利益导向机制,有效推进工作重点转移、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加快“村为主”管理进程,确保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到88%以上,推行村(居)民自治的村达9%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8‰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9.2‰以内。大力繁荣文化广播事业。逐步把文化事业的发展引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轨道;推进经营性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体制创新;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和投入,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培育和发展有毕节特色的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建设,争取立项建设1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个乡级精神文明活动中心,20个村级精神文明活动室;创造条件,努力实施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发展体育产业和竞技体育事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全区农村卫星电视“模改数”工程,确保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82.21%和8.7%以上。

第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是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做好移民安置的各项工作,重点落实移民后期扶持的有关政策措施,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二是要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以食品、药品和农资为重点,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是建立社会预警和应急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继续开展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工地、旅游地等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事故查处力度,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双降”目标。四是以创建“平安毕节”活动为载体,强化城乡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在社区建立以专职治安员、在农村以义务联防为主体的群防群治体系;坚决打击犯罪活动,采取物防、技防等多种措施及时侦破大案要案,从重从快惩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街痞村霸,确保一方平安。

三、更新观念、理清思路,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就毕节地区而言,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编制好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十一五”规划,对于抓好并且用好我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0年底开始,我区“十一五”计划编制工作经过前期工作调研,200年初开始进行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目前已拿出征求意见稿,并向有关领导和各部门征求意见,地区工作会上黄家培专员已作了相关指示和说明,这次会上再印发给大家,请各县市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会后我们将根据各县市、各部门和地区领导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各县市的“十一五”规划也要抓紧编制,尽快完成。

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做好工作的能力

要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做好全区发展改革工作,促进实验区的发展,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为重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一)加强学习,当好参谋助手。每一个发展和改革系统的干部职工,都必须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地区工作会议及国家、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发展改革系统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要把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对重大事项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对提出的对策建议,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运用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来分析解决我区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提高正确判断形势、科学提出政策措施建议的参谋能力。

(二)加强培训,提高综合能力。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区发展改革系统的工作要上新水平、新台阶,需要有一批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高素质干部,我们要根据工作实际和地区实情,不断加大发展改革系统的培训力度。要继续鼓励在职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着眼全局、谋划长远的战略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防患未然、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廉洁自律,提高服务水平。发展改革系统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省委《实施意见》,始终把加强廉政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寓于各项工作之中,统一部署、统一考核、统一检查落实。同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都要突出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认真开展政务公开,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任务到人,责任明确。要严肃工作纪律,狠抓机关作风教育和整顿,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牢固树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塑造发展和改革部门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