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育(精选5篇)

  • 阳光教育(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母亲倪进娟说,女儿学习比较专心,现在养成了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功课不放松,对舞蹈和话剧也下功夫,经常一个人默默背台词,在家里悄悄模仿剧中人物,每次排练都很投入。郭雅馨在课外还报了绘画班、英语班,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革新里小学提出“播撒阳…

阳光教育(精选5篇)

阳光教育范文第1篇

去年9月,郭雅馨进入革新里小学就读。郭雅馨的老家在安徽农村,父母在北京经营文具生意十多年,她在北京出生,在北京上幼儿园,两三岁时便喜欢跳舞。上小学后,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革新里小学很快发现了郭雅馨,她被招进一年级的“花之梦”剧组,开始接受话剧艺术熏陶。

在革新里小学,班班有剧组,年级有剧社,学校有剧团,全校学生每周都上一节话剧校本课,每位语文老师兼任话剧课教师。从此,6岁的郭雅馨和同学们每周都在班主任杨秀灵和话剧团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台词朗诵、舞台表演。郭雅馨认真听,反复记,用心体会,慢慢理解和把握角色。

母亲倪进娟说,女儿学习比较专心,现在养成了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功课不放松,对舞蹈和话剧也下功夫,经常一个人默默背台词,在家里悄悄模仿剧中人物,每次排练都很投入。郭雅馨在课外还报了绘画班、英语班,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革新里小学提出“播撒阳光办教育”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修艺润德 阳光成长”的办学特色,以戏剧启迪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涵养人的品格,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戏剧融入学校管理

学校秉承“办阳光教育 创优质精品特色校”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多维度的管理模式。

在推行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借助戏剧教育,使管理更具人性化、更富有阳光的温度,努力做到精神文化有方向、校园文化有品质,制度文化有生机。学校提出了精神文化的四观即教育价值观――尊重,理解,赏识,激励;育人价值观――帮助学生走进阳光是教师的最大职责;管理价值观――帮助教师走进阳光是干部的最大职责,情感价值观――在艺术阳光中体验自豪感、在艺术阳光中获得尊严感、在艺术阳光中享受幸福感。

学校制定出台了阳光教育发展策略,实施“一体两翼”“12345工程”,把阳光管理、阳光课堂、阳光文化、阳光社团、阳光评价作为阳光教育的发展途径。这其中,一体则是指发展途径五维一体,两翼则是指阳光教师和阳光少年。

“12345”工程中的“1”是指打造感染学生的校园文化,这是阳光教育的前提;“2”是指给予理解和尊重两种关爱,这是阳光教育的动力;“3”是指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这是阳光教育的内容;“4”是指做到学会尊重、学会赏识、学会做事、学会发展,这是阳光教育的目标;“5”是指实施德、智、体、美、合五种教育,这是阳光教育的载体。

学校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融入有色彩的戏剧中,将学校特色发展规划融于每学期艺术教育工作的计划中,生成人的主动精神,敲开了师生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之窗。

戏剧完善课程建设

学校在校本课程发展纲要的框架下,全员参与撰写了全国首套以校园话剧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材――《童艺情韵》,目前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这套教材的研发与课程的设置,正是要实现以艺术语言为载体促进学生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以综合表现为手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体验性、反思性学习;以艺术展现为载体增强记忆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主体调动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实施兴趣培养、专业培训与成功教育。

通过语言及表演的基础练习,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语言艺术与表演的基本知识,提高舞台表现力;通过戏剧教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提升语言交流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自我表现能力,并启发思考,促进才艺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戏剧表演的学习,有效促进孩子的个性气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美人生的育人目的。

同时,我们也将戏剧教育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部级课程中找结合点、在专项训练中找研发点、在真实任务下找联动点、在教学实践中找落脚点,教师每一个精心设计都是为孩子找到了一个学习的兴趣点,拓展了参与的角度,搭建了一个展现的平台。我们还非常注重科研引领,通过科研进一步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戏剧提升学生素养

“赤橙黄绿青蓝紫,赏艺修德润品行,阳光瞳瞳映笑脸,革新园中花满蹊”是学校学生目前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建设阳光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话剧教育发展点与生长点,进一步拓宽育人功能,让学生因融入艺术,因阳光而快乐。

1.建设个性多彩的阳光社团――教给每个孩子有用的知识,六年润泽一生

学校已形成以金帆话剧团为核心,以七色梦舞蹈团、花儿朵朵管乐团、爱乐少年合唱团、阳光体育团为外延,茶艺团、书画团为补充的校本社团的多元发展模式,始终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为孩子创造真正的教育生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在原有“班级有剧组――年级有剧社――学校有剧团”的梯队建制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道德润泽、传承礼仪文化的理念引领下,我们将戏剧培养同校本教材相结合,分年级制定了德育培养目标,即孝、理、信、仁、智、义,同时将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安全习惯,将戏剧艺术的修为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功能最大化发挥。

2.搭建立体多彩的阳光舞台――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绽放,人人都很重要

孩子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瞬间以戏剧的方式搬上荧屏,登上舞台,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是学校一项特色活动,多年来均开展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校园艺术节活动,逐步从学校操场走向评剧院、天桥剧场、中国儿艺等最高艺术殿堂,将经典剧目搬上舞台,将师生原创剧本、改编故事进行艺术加工,生动演绎,使每个孩子都能精彩绽放;升旗时刻的风采展示作为一项常规活动,也是孩子寻找自信、体味成功的舞台;富有创意的激励性活动最能激发孩子潜能并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原创剧本大赛、优秀班级剧组、优秀年级剧社PK、革小金狮奖章评选等活动都深受孩子们喜爱。

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练中的交流、台词的对白促进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之间的融合;通过生动的表演、揣摩内心的感受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通过相互的包容、心与心的碰撞模糊了孩子间文化背景的界限。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还注重与国际文化之间的接轨,带领剧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剧院等地交流演出,使孩子们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感受到艺术是无国界、无地域之分的。

阳光教育范文第2篇

首先,我们需要对目前的基础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学校在树立教育理念之前,首先应该对教育规律进行深刻的挖掘,对教育理念进行理性的哲学思考,教育具有传承历史、发扬文明、开拓未来的重要使命,它是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所以,教育不应该脱离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尊重成长的原则。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追求其最高境界,无私无欲、润物无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发人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愿。

中国古代的匠人能够将石头雕刻成栩栩如生的狮子、老虎、兔子等动物,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是怎样将石头雕刻成各式各样的动物的呢?其实对于这些匠人来说,栩栩如生的动物本来就在石头之中,他们的任务就是将之唤醒,将指活灵活现。同理而言,教育也应该是一个点燃的过程,教育需要激励和唤醒学生心中的潜能和热情,做到从有痕到了无痕迹,传统的教育中教学呈现出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状态,教师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满足学生的升学愿望和学校的教学任务,在教育过程中掺杂了过多的功利主义因素,教学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到拔苗助长的误区,但是教育本身应该是阳光的、自然的、有迹可循的。

其次,学校应该分析自身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变革教育理念,打造阳光教育。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寄宿制的小学,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学生生源广泛,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养成习惯较差,通过阳光教育的实施后,学生的各种习惯都有所好转,因为阳光教育从实际出发,解决了学生的心理上的缺失,弥补了学生心里面的爱,就是说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校以阳光文化作为内涵,引导学生和教师之间共同构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诚实善良、教师注重师道的而教学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发挥好学进取的拼搏精神。

二、阳光教育定义阐述

阳光教育的含义来自于自然的力量,因为太阳是地球上的万物之源,它将能量以光的形式传递给地球,这才有了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和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阳光具有健康乐观的含义,它引导着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让人们能够抒发出最本质的激情,使得人们的个性得到最为广阔的舒展。阳光教育表现为教师的一言一行,表现为教师传递的一种价值观和心态理念,是让学生接受正确的生活方式的一种教育形式。在这里我希望通过借用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界定来界定阳光教育的含义,阳光教育就是阳光的教育,用阳光实施的教育,是让人在接受教育变得像阳光一样灿烂的教育。

三、打造阳光教育理念下的阳光课堂

(一)明确阳光课堂教学目标

阳光课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宰;阳光课堂应该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作为落脚点,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学会主动思考和分析;教师在阳光课堂中应该将高效课堂作为教学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减少自己讲授的比例,更多地鼓励学生去说和做,实现师生共同评价、共同进步,将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最大化,将互动范围最优化,实现针对学生的全方位思维训练;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最主要的是要彰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只有挖掘出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才能在课堂上和学生心心相印,也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释放,使得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在温暖和高效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使得学习变为学生喜爱和乐于参与的事情,改变传统教师压抑、沉闷的刻板印象,使得教室变成学生成长的天堂和乐园。

(二)构筑阳光课堂的基本教学环节

我在实际教学中将阳光课堂的教学划分为导学、交流、汇报、答疑和检测等几个步骤。在导学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并将预习的结果以笔记的形式展示出来;在交流环节,教师应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简单地交流和沟通;在汇报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将预习的内容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并通过小组的形式来讲解和汇报自身的学习成果;在答疑环节,教师和学生要共同针对汇报的内容进行追问、解疑、补充和纠正,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检测环节,教师则要通过题签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课堂跟踪,做到当堂学习的内容当堂结清。

(三)教师应该把握阳光课堂对自身备课环节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应该是阳光课堂开展的主导者,是确保阳光课堂顺利推行的主要引导者,教师除了要进行大量的校本备课之外,还要适时地引入多种备课形式。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抓住以下要点:

第一,教师应该抓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中心;第二,阳光课堂不能摒弃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这两种传统的教学原则;第三,在备课环节要不停地去追问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这样学几个重点问题,力求抓住教学重点、锤炼教学方法、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状况;第四,教师应该抓住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点、扩展点和点拨点;第五,阳光课堂下,教师备课应该创设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案风格,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阳光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阳光教育;效率教育;活力教育

一、阳光教育

我们的教育应在温馨的、快乐的、健康的、和谐的环境气氛中进行。我们的校园氛围应如这首诗所说:

就是与学生相遇的一刹那,我们的笑脸;就是与困难相遇时的那种积极的潜意识;

就是与痛苦牵手时内心的平和感受;就是与平凡相伴时的宁静与远博;

就是与进步同行时的新目标;就是与冲突相撞时的宽容大度;

就是与快乐融合时的品位与享受;就是与不如意拥抱时的宽慰与包容;

就是与郁闷见面时的快乐;就是与悲观握手时的积极化解;

就是与消极结伴时的放声欢唱;就是给受难的生灵以帮助时的心灵释然。

其实,阳光就是——

转过头,阳光照上你的脸;

换个位,阳光洒满心里头。

在这样一种氛围里教学,对于学生、老师都是一种享受,享受其中的和谐、宽容。实施阳光教育的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舞台,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遵循学习—实践—反思—提高的原则,采用自培和外培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的生命课堂意识和专业素养。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和谐良好的生态课堂环境

二、活力教育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才是孩子成功最好的导师,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你身边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些同学:他们很积极、很努力的学习,但是成绩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而一些同学不怎么花时间去学习,成绩却一直是面列前茅。这种情况,除去一些天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是带着兴趣去学习的。只有把这种积极、努力转化或培养成一种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好多同学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是爱学习才去学习的。这些情况,学习效果往往都是事倍功半,效率不高。

所以,千万不要只知道去学,光傻学是不行的,而是要知道培养学习的兴趣,只有将学习的积极性转换成了学习的兴趣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学习效率的飞跃。因为有兴趣才能轻松的学习,才能不怕疲倦的进入乐不知疲的境界,学的高兴,学的舒坦,就不容易疲劳,越学越有劲头。应该来说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会觉得比较轻松愉快,不会很累很痛苦,会焕发精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带着兴趣去学习,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就会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同时也加快了学生吸收知识的速度。

(二)要以人本,健康的、人性化的教育。

不是简单的课堂活跃,它是以人为本的、健康的、人性化的教育为基础的递进。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客体,一方面,我们的教学要服务于学生,教知识给他们,不是教完了,就算了,教则教会。另一方面,还要看我们教的对象是否需要,是否能接受。如,一个基础很差的学生,你给他讲难度很大的题,即使你费了再大的劲,也是属于白费力气。一个对音乐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学生,你能把他培养成音乐家吗?答案肯定是不能。

(三)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种活力教育,一种成功的教育。现在大多数学校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我们的教育只是一味的满堂灌,打题海战术,让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这样做可能会获得短期内的成功,但他们的未来可能是悲哀的,这样不但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夺取了学生阳光灿烂的青春。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曾经是爸妈、教师眼里的乖乖女,突然变得那么的叛离——逃学、打架、上网,变得让人都不认识;也有上了大学,因虚荣心的原因,自己经济不宽裕去偷盗,被开除的;也有自己都是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了,却不如大学毕业就去参加工作的境况好,最终走上了轻生的念头。如此的故事,我们听完除了为他们惋惜以外,也应该引起一些深刻的反思。所以,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教书的同时,也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尽量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还要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科技活动,还给学生一个充满阳光灿烂的青春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交流。让各种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树立生活的信心。因为我们的社会由于分工不同,不只需要科学家、文艺家、音乐家,也需要农民,清洁工、维修工、粉刷匠。。。。。。。因此,我们的学生今天只要在老师那儿获得了对生活的信心、对生活的爱,他们将来就可能在各行各业中是出色的人才。这样的教育才是长远的、健康的、有活力的、成功的。

三、效率教育

我们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了健康的、有活力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制定计划,建立规矩来管理我们的学校,提高教育效率,这就是所谓的效率教育。

(一)打造一支阳光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采取一个教研组集体备课,以及个人课前认真专研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估计在课堂上哪类学生会存在困难,如何帮他们解决困难。如果我们每个教师课前准备非常充分,教学效率一定会提高。

(二)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管理教师的,也有管理学生的制度,虽然我们提倡阳光教育、活力教育,但我们不能没有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阳光教育、活力教育与效率教育并不矛盾,阳光教育、活力教育是效率教育的基础、前提。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扬主人翁精神。

(三)学校应有圣明的抉择者。

我们的管理者、抉择者也就是校长对我们的学校有全面的了解,根据本校情况,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不要盲目仿效其他学校。第一,教师、中层干部分工既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也要团结协作。第二,建立客观公正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优、晋升职称、财务、收费、考核、评议“六公开”,在奖惩性制度中,强调合情、合理、公开、公平。在评价性制度中,强调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我们阳光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在校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尽职尽责,通力合作,相信一定会打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校园。会使学生喜欢课堂,享受新的教学理念,成长为新时期的健康的、乐观的、向上的新一代。坚持改革,破除积弊、推陈出新,确立新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充满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

参考文献:

【1】刘尧 中国教育报 1997年,中国教育出版社

阳光教育范文第4篇

2015年6月26日,广东省旅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毕业典礼这天如期举行。120家企业带着1400多个岗位前来“抢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业内知名企业,比如长隆、花园酒店、南湖国旅等,但应聘者却不多――约一半毕业生已经在实习中被旅游企业定下。

留任实习企业已经成为了省旅学子就业的新常态,这得益于他们在广东省旅三年所受到的培养和熏陶。学生在这里得到的,不仅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有充满阳光、美丽、朝气和活力的精神面貌,点滴细节都可让人感受到――招聘会这天,天气十分炎热,但学校“礼仪小姐”的微笑却让人感觉到清爽、舒适,从校门口到招聘会现场,一路都能看到她们为企业指路、维持秩序的身影。这些礼仪小姐都是一年级的学生,两年后,她们也将带着微笑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学校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进学生的灵魂。对于走进广东省旅的任何一个学生来说,无需害怕有短板,因为学校的理念是――最长的那根木板决定了他们的特色与优势。这是在广东省旅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董家彪校长和他的同事们,亮出的非常关键的一张牌――反木桶理论。董家彪说,在普通高中,“木桶原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有“短板”的学生不是“优等生”。而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要打破一直以来固有的思维定式。在这里,他们可以充分地扬长避短,让“长板”强势生长,并成长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制高点。

阳光教育范文第5篇

“这件作品,你最满意的是哪个部分?”

“我最满意的是这块――社会实践基地,也就是学生农场。现在很多学生缺乏运动,有了这个实践基地,同学们不仅可以加强锻炼,还能吃到绿色健康的食物。”

来自城阳七中的蔺聪聪,从容地回答着评委的提问。她和另外3名同学一起,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出了心中的未来节能学校。学校里不仅有太阳能大厦,还有可以发电的风车。她们参加的“我的美丽城阳”创意设计比赛,是首届城阳区中小学生科技节12个比赛项目中的一个。除了“我的美丽城阳”设计比赛,还有纸飞机、纸桥承重、科技环保小发明、环保现场绘画、“鸡蛋撞地球”、航模等项目的比赛。

来自城阳二十中的李显进同学,利用―上午的时间制作好了航模,下午参加航海模型比赛。为了这次航模比赛,他利用半个月课余时间进行了积极备战。李显进所在的学校一共46名学生参赛,除了16名参加航模比赛外,剩下的同学参加了其他项目的比赛。

“科技节覆盖了城阳区的几乎所有学校”

5月30日,城阳区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在城阳实验二中举办。局属各中小学和各街道教委办共16支代表队1700余名中小学生和200余名学生家长参加了比赛,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放飞科技中国梦”,共设立了12项比赛和互动项目,以开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科学探索、科学体验、科学亲子活动为重点,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己科技创新能力的舞台,为大家奉上了一道内容丰富的科技大餐。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参与科技实践,体验创新成果,逐步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和理念。

而在此之前,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序幕已经拉开。

5月份为城阳区普通中小学科技活动月,学校和各街道举办了各自的科技节及科普教育活动。5月27日-5月30日,在青岛市科技馆的大力支持下,城阳区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周家汉教授等5位科普专家,分别深入城阳区23所中小学做了精彩的报告,参与学生人数达1.1万余人,科普报告主要涉及爆破力学、科技创新、数学魅力、健康饮食、天文奥秘等多个方面,内容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科技节比赛现场,同学们个个神采奕奕,激情满满。13米长卷上小选手们尽情挥毫,画出了他们对环保城市的期望;转动把手就能发光的手电筒、废弃物品做成的节能台灯、自动发出声音的婴儿尿片、矿泉水瓶制作的提拉笔筒、多个吸盘组合可以挂重物的套组……一系列关于环保主题的小发明、小制作,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们身上蕴藏的无限潜能。

在“我的美丽城阳”创意设计比赛现场,比赛特邀评委刘宗福主任提到,“孩子们都很用心,设计的作品是他们动手、动脑、创新能力的很好体现,对学生在创新、艺术审美等方面素养的提高很有帮助。”

据城阳区教体局普教科负责人万德靖介绍,整个科技节从选拔、预赛到决赛经历了3个星期,几乎全区所有中小学均参与到了本次比赛中。鉴于首届科技节所收到的良好效果,下一步区教体局计划把科技节比赛活动常态化,每年一届,并且不断丰富比赛形式,把不同的比赛放在不同学校进行,从而让更多学校感受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增强学生们的科学意识。在科技节比赛之后,还将有为期3个月的科普大篷车活动,大篷车上将装载科学小实验的器材,分头到各个学校,现场指导学生做好科学实验。

“学校没有好坏之分”

该届科技节,得到了城阳区几乎所有学校的热情参与,而这,得益于各个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一直以来所推行的均衡教育打下的深厚基础。

采访中,记者问到城阳区的哪所学校最好时,万德靖和实验二中校长黄祖顺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城阳区,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学校没有好坏之分,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各方面都很均衡。

“城阳区的12所初中学校都是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其中10所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都达到了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所以,他们在我们眼中,都是好学校。我们不按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

目前,城阳区各个学校围绕“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发展理念,基本形成了学校自己的特色,如北师附校的“和文化”、天泰城学校的“生活教育”、实验二小及实验二中的“艺术体育”、实验小学的“科技教育”等特色在社会上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上马街道整体形成了“养成教育”特色,在全省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一个街道5所中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真正实现了无缝衔接。这些特色学校的形成,都是从特色项目开始的。学校特色项目一一学校特色一一特色学校,最终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如何防止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一直是教育管理者头疼的难题,城阳区的教改措施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案。

今年城阳区把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80%(去年是65%,前年是60%),按毕业生人数和办学水平绿色指标评价等级合理分配到各初中学校。以今年为例,普高招生2320人,区里把1776个名额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另外还有80个美术生、40个音乐生、50个体育生名额,而剩下的名额则由各个学校按照文化课成绩录取。这种做法有效减少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盲目攀比,让学校有更多的精力抓素质教育、研究课程改革。

学校内部不鼓励不提倡以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方式去提高教学质量,他们更注重课堂效率的提升,将减负和增效结合起来。3年来,各个学校都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主抓的工作来推进。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识,进而在课堂内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样的成功经验不胜枚举,如城阳二中的443教学模式等。实验二中和实验二小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社团模式,让学生利用每周三下午两节课之后的时间,融入到社团活动中,覆盖了全校95%以上的学生。

为了提高偏远学校的教学质量,城阳区建立了完善的教师支教和交流制度。每年根据当地对教师职称、年龄、学科、学段的具体要求,选送一批名师前去支教。对于支教的教师,除了每月500元补贴之外,在评优、职称、干部选拔等方面都享有优先政策。教师每次支教两年,可以把当地的学科带动起来。为了方便支教,城阳区还专门安排了班车,让城区与偏远学校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顺畅。

“实验二中现在有12名教师在外支教,还有一名教师在山东巨野支教,而全区共有10多名教师在巨野支教。”黄校长说。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样的政策”

据去年均衡教育差异系数统计显示,城阳区的中小学均衡教育排在全青岛市第一位。成绩背后,均衡教育不仅体现在城区与偏远地区、学校与学校、班级与班级之间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均衡,更体现在入学机会的均等上,尤其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言。

城阳区现有5万多名中小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占到了21000多人。据万德靖透露,原本城阳区起始年级学生人数基本在6000人左右,最高的时候也不过6500多人,但是从2012年开始,学生人数突然增加到了7200多人,2013年达到9001人,中小学生人数进入井喷状态。

“目前,城阳区有小学47所,初中12所,普高3所,职高2所,虽然每个街道都有新学校开工建设,但都是建好一所学校就满一所。”万德靖说,“城阳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比例已经达到T42%,并且年级越低,比例越高,小学一年级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这么庞大的外来人口面前,建学校的速度与入学需求成了一对矛盾体。”

为促进入学机会的均等化,城阳区招生依照“按条件、分批次、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如果就近的学校满足不了入学需求,就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合理分流。并且针对不同情况,按照条件分批次逐步满足学生的入学需求。

家庭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和城阳区居民子女一样的补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每年补助比例不低于5%),享受补助的学生,不仅教材费全免,而且每年的校服费、班车费也全部免除。

区里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补贴。2011年是800多万元,2012年900多万元,2013年达到上千万元。同时,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学补贴奖励办法,学校每接收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区里给初中学校每人每年拨1000元,小学每人每年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