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精选5篇)

  • 语言文化(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语言文化(精选5篇)

语言文化范文第1篇

文学语言是指文本中所使用的体现文学性与审美性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学语言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艺术语言,但它不是另外构造一套完全独立的语言体系,文学语言的功能原本是潜在地存在于普通语言系统中的,文学语言是对普通语言的语音、语义等的审美特性的运用加工与升华。[1] 我们认为文学语言是文学中或生活中所使用的艺术性的、审美性的语言,是充满隐喻特质的语言。文学语言既是文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文学语言既存在于印刷媒介中,也存在于电子媒介中。 文学语言是在日常自然形态的语言的基础上发展产生的,已经成为不同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的另一种语言。 文学语言是超越性符号,是意象性符号,它克服了日常语言的抽象性和有限性,成为自由的符号。[2]因此,文学语言具有意象性、超越性、创造性、诗性和韵味等特征。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审美化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经典的文学审美必然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一种审美方式,文学随着大众传媒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了生活的艺术化、文学化。文学语言随着文学的传播表现出新的文化特征: 一、文学语言的边缘性 文学语言的边缘性是指文学语言不是自主的、独立的,边界限定的,而是开放的,边界不确定的。 文学语言已向其他人文学科全面渗透。 文学语言的特性(文学性)即文学文本中的遣词造句和谋篇的审美艺术向社会全面渗透。自20世纪以来,在语言学转向的影响下,人们认识到语言不但是传播思想情感的媒介,而且语言本身也是思想观念,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学、人类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学科都力图借助语言学模式来研究各自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认为文学是语言特性充分显现的领地,可以通过理解文学而把握语言,由此理论家们发现了无所不在的文学性。 换言之,文学性不再被看作 文学 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文学性对理论的渗透显得特别突出。众多社会科学理论本身因其理论与文学性表达的完美结合而倍增魅力,而且这种文学性表达不仅成为一种吸引人的兴趣的方法,尤其是深入到理论与思想之中,成为显示理论水准、理论生命力的重要标志。现论的生命力在于简练、准确、直陈,即高度的概括性,但是,枯燥和抽象的理论给现代社会高节奏生活的现代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文学性就成为理论的调味品和滋补品,成为抽象的理论的调节性因素。 文学化、艺术化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尺度与杠杆。从家居、购物环境、饮食、服饰到家电、汽车乃至大型社会活动都处在文学化的运作方式中,如, 广告 将虚构、隐喻、戏剧表演、浪漫抒情等文学语言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把珍奇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等各种文学语言意象附着于肥皂、洗衣机、家用电器、摩托车及酒精饮品等日常的消费品之上;日常的 新闻报道 也是文学语言编码的结果,其中有作者意图、材料剪裁、叙事技巧、修辞虚构等主要文学性要素,这些都说明了文学语言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无处不在。 社会生活领域的文学化成为当今人们一种自觉的生活追求,这说明诗意的、温馨的生活就蕴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再到虚幻飘渺的乌托邦中去寻找精神的家园与心灵的居所;这说明当下的生活已变得更富有诗意、更加人性化。因此,人们不仅用诗人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诗人的心灵去感知世界,而且用诗人的双手装点世界、建设世界,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文学性弥漫的生活:人在更加诗意地栖居! 二、文学语言的生活化 文学语言的生活化包含二层意思: 一是指文学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二是指文学语言的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语言文学化,打破了精英关于审美的界限。大众传播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深层次地介入与渗透,带来了文学性的泛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使文学语言成为一种社会话语,一种大众日常交往的普通语言。文学语言的日常生活化的原因:一是观念的变化,二是媒介的变化。大众文化将消遣性娱乐性置于首位,在快餐式的文化读物中,在轻松惬意的影视片中,在具有刺激性的电子游戏中,消解现代社会工作中的紧张心理与情绪,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大众文化回避抽象的崇高、使命等深刻高尚的职责,也不崇尚天人合一式的隐士风范,而转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体现出对于当下生活的关心,对于物质生活、世俗人生的追求,甚至表现出一种 去理存欲 及时享乐的生活态度,虽然其中透露出浓重的拜物情绪,但大众文化的现实性、当下性使它洋溢着一种生存的愉悦与审美的追求。当下文学突出了对于普通百姓的庸常生态的关注,对于日常琐碎生活的关注,使文学充满了独特的生活情趣,展示出现代人新的生活观念。在电子传播媒介下,文学阅读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通过电子媒介的视听传播优势,各种文学媒介传播在寻找最佳结合点,实行所谓的 强强联合 ,像《围城》、《水浒》等电视连续剧的播出,由电视剧的影响带动了读书市场,人们回过头来再购买和阅读小说,从文字语言独特的审美角度重新欣赏小说艺术。这样,一方面,文化普及成本的降低使更多的人可以掌握书面语,打破了精英对书面语的垄断;另一方面,商业化的力量是书面语逐渐迎合民间口语,形成了书面文学语言的俗化现象。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新型艺术,除了拥有现当代文化工业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手段外,还能充分吸收、利用各种文艺种类之所长,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它们的局限,使视、听艺术融入了诗的想象、戏剧性的冲突和小说的故事情节,达到文学性和观赏性的结合。 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 纯审美 或 唯审美 ,而是渴望美在生活、实用、通俗和商业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美成为日常生活本身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以往的纯审美被泛化到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日常生活体验成为审美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日常文化生活也趋向于审美化,有意无意地将审美作为自己的标准。因此,文学语言的生活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审美追求。#p#分页标题#e# 三、文学语言与图像的互文性 文学语言与图像的互文性是指文学语言与图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文学语言的图像化和图像的文学语言化。这是指文学语言文本转化为视觉图像,视觉图像又用文学语言来理解和阐释,文学与图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文学目前所走的正是这样一个路子:它正在将自己全面 图说 化。已经图说的文学名著可说不胜枚举,如书海出版社出版有《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图说》,新华出版社有《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有的出版社更是准备将世界文学名著全部 图说 一遍 与之相关的图说化现象则有所谓诗配画(或配摄影作品)、摄影小说、电视散文等。 文学图像化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自觉成为电影、电视摄制的前脚本。文学的这种服务自有影视以来就有了:所有的叙事文学经典几乎都已有过影视改编作品。 如果说文学在图像社会的边缘化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溃退的话,那么文学本身的图像化自然只能看作是文学向新的文化掌门的归顺与投诚,二者构成的正是当今图像社会中文学的真实景观。 文学语言赶不上由电子媒介制作出来的音响、图像、色彩、造型、动感、质感那样赏心悦目,但文学语词概念的超越性、自由性打破时间和空间、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界限,更加自如更加便利地去开掘人的内心感受、刻划人的情感生活。因此惟有文学语言可作连篇累牍的心理描写和复杂微妙的内心独白,充分展示人的心灵世界,这在其他媒介是难以胜任的。古往今来人们所共有的情感如爱情、亲情、友情、乡情等,一旦被作家用一定的文学语言形式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时,便打通了一条让人们更好了解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心情感的途径,进而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相对稳定的因素。 电子媒介突出地表现为视觉化、图像化、平面化,呈现出能指无限膨胀、所指悄然退席的症象。对于文学语言来说,以语词概念为核心就有可能赋予其理性的重力,语词概念的明确性和清晰性使之不至于完全丢失所指而完全 浮出海面 ,从心眼之 读 变成肉眼之 看 。正是这一点使得文学的能指与所指的配置仍有可能保持一种相对匀称的比例,这就是说,电子媒介时代的流行文化过多对于图像、画面的赏玩,面临能指膨胀、所指缺失的情况;而文学语言则能够以对于意义、意思、意味的追索,拨开能指的遮蔽而把握所指。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营构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文学话语的深刻转型正在凸显,主要表现为:一是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融合有了新的内涵;二是随着大众媒体的日益视觉化,文学从外部媒介形式到内在叙事方式都由图像的符号体系中吸纳了富有表现力的因素,具有了视觉文化的某些特征。 因此,文学语言活动中的内视审美却使我们在精神上拥有整个影像。阅读会逼迫人们自己去创造出、去建构起内视的对象,使心灵 观看 到的一切充分内化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从而使人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同时也更为深入地领悟文学语言的内涵和意义。 文学语言总是能使我们达到更为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在图像文化成为历史新宠的后现代社会,文学语言仍将持之以恒地将我们带往时间的深处,在尽显语言内视世界的能指之美的同时,通过深刻的内心体验开掘存在的诗意,共享人类灵魂探险的无穷可能性,并以此构成人性的全面而立体的交流,使失去家园的人类精神在新的信念的询唤下,在灵与肉的主体性升华中,重获拯救,直达幸福彼岸。

语言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本;思想、语言、文化

一、丹纳治学思想之科学清晰严谨性

1、清晰的整体框架。《艺术哲学》是一本欧洲艺术发展史,总体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规律,然后谈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拉丁民族)、尼德兰的绘画(日耳曼族)、以及古希腊的雕塑,并以此来证明首篇中提出的观点:艺术品的目的是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特征。最后丹纳提出艺术品的价值并不是不可评估、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主观看法,艺术品的价值是可以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即特征重要、有益及效果集中的原则等。整本《艺术哲学》,不论是首篇到末篇的整体框架,还是独立篇章内部结构,都是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2、科学唯物的研究态度。虽然这是一本研究艺术的人文书籍,但是丹纳却采用了很多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他坦言“我们的美学是现代的,和旧的美学不同的地方是从历史出发而不是从主义出发,不提出一套法则叫人接受,只是证明一些规律”,可见丹纳的艺术史研究采用了唯物的观点,把艺术当做事实,探索它们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文章中无处不充满着达尔文的生物学进化论观点,他把艺术的发展类比成植物的生长。另外还采用了“特征从属原理”“异体同功能说原理”等理论,并且引用地质学的术语“层”――即用自然界岩层的层层分级来类比特征重要的程度以说明自身观点,可见丹纳治学的研究方法体现了鲜明的自然科学色彩。

3、严谨的逻辑思路。在论证艺术品定义时,丹纳也是有步骤、有方法的,从否定中得出答案、由部分论证整体等方法都体现了丹纳在写这本著作时所具备的严谨逻辑思路。同样,当他分析尼德兰绘画时,丹纳采用一棵植物的生长周期来类比,以种子-植物-花的阶段性来类比分析造成尼德兰绘画特点与成就的原因就在于日耳曼种族(种子)、尼德兰民族性(植物)、尼德兰绘画(花),以这样一种贴切易懂的生物逻辑顺序来推理:种族(种子隐喻为始终存在的特性),民族性(植物隐喻为可以随历史和环境而改变的特性),以及有前面的特性而产生的结果(花隐喻为尼德兰绘画)。由以上分析可知丹纳所有举例对比始终为着证明他最终学术观点而服务,紧扣主题却又能做到层层剖析、抽丝剥茧。看过丹纳对拉丁民族意大利人与日耳曼族尼德兰人的种族性比较,作为读者的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尼德兰会产生这样一种绘画艺术,在日耳曼又会孕育另一种绘画艺术风格,从而丹纳水到渠成的归纳出预设结论――环境影响艺术,而在阅读时读者则会不自觉的追寻丹纳的思路。

4、多样的论证方法。《艺术哲学》一书,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对比、反证、举例、归纳、类比等方法的运用,在文中多处可见。就反证而言,丹纳在论证艺术效果集中问题时,从反面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作品不精彩的原因:指出中世纪初期法国文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当时作家有观念却不知道表达集中的方法,无法把艺术效果集中渲染凸出,并且同时说明希腊后期戏剧创作衰微的原因却恰好相反:创作者技法太多而缺少浓厚的思想感情,从而才得出元素不能集中则不能表达确定的作品性格的结论,而一旦作品的性格不能表达确定,这一类艺术则可能会走向没落。

5、丰富的例证。丹纳有言“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这些事实如何产生”,就他的研究倾向性而言,他对例子的倚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艺术哲学》一书所用例子之丰富程度是可堪一叹的。丰富艺术史实的掌握对作者丹纳的写作是非常关键的,这种灵活掌握例子的能力亦是常人所未能拥有的。六大艺术种类、欧洲主要代表国家的艺术作品,丹纳都是娓娓道来。作者只有熟知各类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和作品以及这些艺术作品的特点,才有可能在例证思想时信手拈来,珠圆玉润的切合思想证明思想。

二、傅雷《艺术哲学》的成功翻译体现了文学类翻译译者所必备的素质

1、译者的文化修养――“同情”的力量。好的文学作品译者须有艺术家的气质。“艺术家在事物前面必须有独特的感觉: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特殊的印象”而当艺术家(或原作作家)表达了这样一个印象时,译者必须要有能够“同情”的能力,能够敏感的意识到这一个印象,与原作作者产生共鸣。怎样具有这样一种能产生共鸣同情的能力呢,“一个人所能理解的感情,只限于和他自己感到的相仿的感情”,因此,要想理解艺术家,就需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有艺术修养的人。傅雷翻译《艺术哲学》,前提是他理解了丹纳的《艺术哲学》。在翻译这本著作之前,他曾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文化修养。傅雷对希腊、意大利、尼德兰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而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文化储备,才能在翻译时与原作者感情共鸣。另外,傅雷同丹纳一样热爱他们笔下的艺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逸出的绘画音乐建筑,无不让人心生向往,对于一类艺术文化有如此的感情,怎会理解不到它的精髓并且表达不好呢。踏实的文化修养与对研究对象的热爱,能够使译者与原作作者产生“同情”,从而成就好的译文。

2、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扎实的语言功底是译者必备的能力,语言是通往其他世界的桥梁。掌握一门语言就能了解一个世界及其文化,同时再用语言来进行表达也就不再是难事。对比其它版本的《艺术哲学》译文,可以发现傅雷的译文表达流畅,用字灵活丰富,并且能用精准而易于理解的句子进行表达,可谓传神。在他的描述下,尼德兰丰富而有细腻层次并且时时刻刻变化的自然色彩也得到形象的表述,傅雷《艺术哲学》中译本说尼德兰的水是“煤灰色”,这就是一种中国风味的表达,他的语言考虑到中国读者的接受力,既保留原作意蕴,又让中国的受众觉得形象。文本在不同语言中转换,特定词汇难以对译,这样的处理足以显出傅雷的语言能力。《艺术哲学》虽是艺术批评论,但与一般的评论生硬板直不同。丹纳的语言充满了各种生动的形象及隽永的语言,傅雷译文的语言可以说是做到了为原作语言锦上添花,充分的发挥了汉语优势。对偶句、散长句交错、排比在他的译作中亦是随处可见。

三、结论

总之,做学问要求能以一种理性的思想做指导,丹纳科学唯物的研究态度、清晰的框架都是值得借鉴的。他懂得多种语言,还游历过希腊、尼德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中国有句古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是丹纳的真实写照,同时又是获取丰富材料的媒介和途径。科学的思想、生动而不刻板的语言、游历体验后对欧洲文化的深刻理解是丹纳著就《艺术哲学》的重要因素。傅雷对这本著作的翻译,既保留了丹纳这三个优点,同时又以译者自身对欧洲文化艺术的理解以及深厚的汉语语言功底成功的把《艺术哲学》引入国门,既给国人带来了新鲜的艺术哲学体验,同时也证明翻译作品能打开文化传递的窗口。可以说,以思想、语言、文化为支点,丹纳与傅雷共同成就了中文译本《艺术哲学》在国内相应研究领域的经典地位。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语言文化范文第3篇

我国教育体系就十分重视英语学科的教育,“外语”成为英语教育的别称就很能说明这个现象。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也设置大量课时来教授英语课程,基本上使得英语成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高职院校形成了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英语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具备固有的特点。只是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不免掺杂了我们高职院校的特征,使得我国高职英语语言文化呈现出自身特有的特点。本文在分析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现状的基础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式、使用氛围和缺乏国际化几个方面阐述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旨在将现在情况阐释清楚,以便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提高高职英语语言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

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特点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文化氛围影响着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一般一种语言文化的形成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语言的传承、语言接受者固有的文化基因和使用语言的周围环境。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系就十分重视英语学科的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也设置大量课时来教授英语课程,基本上使得英语成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高职院校形成了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一种语言文化必然影响该语言的学习和教育,在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特点是很有意义的课题,只有了解当前高职语言文化的特点,才能分析利弊,总结得失,查找原因,提出对策。

一、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的现状

(一)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对高中阶段的日常交际用语、基本语法知识以及词汇量掌握得不是很好,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根据调查分析,一部分同学根本没有英语学习的明确目的,尤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自身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渐减弱;一部分学生课后学习英语的时间很短并且不能持之以恒。而自主进行听力训练和翻译练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而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经常会出现老师卖力讲课、学生不配合,以致于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互动,经常会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没人回答,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

2.教学模式简单。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英语教学还是沿袭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重应试教学轻素质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训练及职业需求,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渐渐觉得基础英语课程是可有可无的,缺乏学习主动性,对英语学习也渐渐失去兴趣。上课时,也多半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讲授教学内容,学生麻木地记笔记,甚至有的同学在课桌上睡觉,最终出现教师卖力讲课,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所以课堂氛围也就显得枯燥乏味,教师的讲授并不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3.考核形式以应试为主。

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试题上下的功夫比较多,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即使在英语笔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他的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还是很差。根据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高职英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那么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目前针对高职基础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形式过于单一,期末考试主要以笔试进行,平时考核也仅仅看重学生的出勤状况及作业完成情况,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此势必导致学生不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忽略了英语技能的掌握,仅仅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忽略了英语对其今后职业发展的意义。

(二)高职英语语言的使用的现状

可以说,高职学生运用英语沟通的能力很差,而在这个基础上就很容易产生很多冷幽默性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式英语在校园间的调侃式的兴起,由于我们的文化还是中国文化,所以即使我们学习英语的语法,但是在严重缺少练习环境的情况下,我们说的仍旧是中国式的英语。目前在高校最典型的一种表达方式是“longtimenosee”,实际上这是我们打招呼时候说的“好久不见了”,但却被用英语表达出来了,实际上这种语法在英语中是不正确的,但是这种用法却也被承认了下来,中国式的英语也被收录进了英语的语法表达中。还有一种有点尴尬的情况就是,英语中的极简短的词汇的盛行,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hello、thankyou、thanks、goodbye、ye、wc等这些比较简单的词语在校园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广的,而这也许还会让我们看到了英语语言文化在中国的改造过程,中国人更乐于说汉语,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是其最熟悉的语言,自己说错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如果说英语没有相应的水平支撑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尴尬。在大学生的聊天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化的变式,hello被说成了哈喽、嗨喽,thankyou被说成了3Q,bye被说成了88。

二、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

(一)高职英语受应试教育影响巨大,高职英语语言不具备沟通能力

历史原因和选拔人才的机制两方面原因造成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是应试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当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亟需一大批人才,所以这种应试教育便在中国开花结果,影响了中国三十余年,这么多年来,在教育兴国的政策方针下,我国的高校向社会上输送了大批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亟需的人才,但是也正是这种应试教育也对我们的一些学科产生了影响,拿英语学科来说,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好。应试教育下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英语学习只是一种考试工具下的产物,根本没有考虑语言本身的功效。

(二)教学形式单一,高职英语语言成为哑巴和聋子语言

现在的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仍是以课本为主,靠着课本,靠着老师的输出来教学生学习,很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感到很枯燥,就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并且也会觉得即使学习了也会忘记,这在很大一方面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一种任务,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教授的内容也大都是为考试准备的,为了笔试做准备。这样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氛围中,高职英语语言的沟通功能基本不存在,高职英语语言成为笔杆子下的一种语言,听不懂,说不出。

(三)缺乏使用语言的氛围

高职英语语言的简单化说明学生掌握该语言的能力不够,高职语言语言的中国化却说明我们的文化语境还是相对封闭和固执的。就对英语被中国化的过程可以看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的作用之大,同时看出高职英语语言学习方面的困境。传统的中国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方面存在天然困惑。一些表达方式,表达习惯都和中国传统的汉语表达方式不同,而我们习惯用我们自己的思维来完成英语的学习,用自己汉语言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英语语言。我们中国文化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内敛的,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在接受别人赞美,比如说被人夸奖“你真漂亮”,我们一定会回答“哪里哪里、你才漂亮”。只有说这类这样的具有谦虚一类的词语才是中国传统表达方式,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而英语语言的文化氛围就开放很多,英国人喜欢直接的表达,不晦涩,实事求是,我们并不习惯那样的表达习惯,也许就看不见英语语言文化的特殊的美。高职英语语言缺乏使用氛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根本没有机会使用这门语言。日常的交际过程,甚至课堂的学习过程,我们都较少的使用英语语言。英语语言还仅仅存在学习过程,没有相对应的使用圈子和场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原因、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得学生将大量时间放到学习专业课程上,学校一般也不组织英语交流的活动或者空间。学生自身更不太可能主动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高职英语语言缺乏国际性

语言只有经过固化、整理才能成为书籍语言,或者说书籍语言正式的语言形式,不客气的说是过时的语言方式。高职英语语言学习是通过书本学习,这样的英语语言根本不具备国际性。就拿我们常说的厕所一词来说,我们不会知道西方英语国家一般不使用这个词了,但是我们还在一直用着,在高校的学习中,基本上我们学习英语的方式还是双语学习,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还是通过边英语边汉语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听说能力的不足,大大降低了英语语言信息量的采集以及吸收。高职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压力较大,高职学生的学习时间较短,没有时间去接触当前的英语语言。这种种原因就导致了我们学习都是中国的英语,没有和国际的新的英语语言文化接轨。这样,我国的高职英语语言不具备国际化,不能和其母语国家实现接轨。

三、结束语

英语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具备固有的特点。只是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不免掺杂了我们高职院校的特征,使得我国高职英语语言文化呈现出自身特有的特点。本文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式、使用氛围和缺乏国际化几个方面阐述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旨在将现在情况阐释清楚,以便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提高高职英语语言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廖红艺.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J].中国科技投资,2013,(02):204.

[2]邵红万.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英语职业化教育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110-111.

语言文化范文第4篇

我们听到别人的赞扬、恭敬话以后,往往表现出谦虚的态度,用“不值一提”、“没有什么”等回敬对方;而西方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总表现出高兴、自豪的样子,并立即向对方表示感谢。例如对方说:You are so pretty!你就应愉快地作出反应说: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客人赞扬你做的菜好吃时常会说:The dish you cooked tastes very nice.你就应该回答:Thank you. Please have more.

我们习惯用职务或官衔作称呼语,如李老师、王工程师、张经理、刘局长等,但英语若用Teacher Li, Engineer Wang, Manager Zhang, Director Liu称呼对方就不符合其表达习惯了。英语中的称呼语除大家熟悉的Mr, Mrs, Miss, Ms外,还可以用Dr.(博士),Prof.(教授),Chairman(主席、董事长等),President(主席、总统、大学校长等),Premier(经理、首相),Majoy(少校),Captain(上尉)等。我们作介绍时可以提及官衔或职务,让对方知道其身份。例如:This is Mr Wang, an Enginner.又如:May I introduce(介绍)Mr Yang to you,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系主任)?

我们同外国朋友初次见面时或关系不密切的情况下,切忌问个人私事。例如: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doing?What’s your name?Are you married?这样的问话看似关心对方,却会使对方反感,误认为你居心不良。同外国朋友见面打招呼时通常只说Hi!Hello!How are you doing?How are things with you?等。还可以谈天气,如:It’s a lovely day,isn’t it?

语言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当代文学语言;语言规范化;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代文学语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包括文艺作品语言,另一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语言。对于文学语言来说,其形成不仅依赖于书面语,同时也具有科学报告、答记者问等口头形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凡是符合文学语言规范的,通常情况下,都是口头形式的文学语言。无论是书面上,还是口头上,文学语言主要是服务于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语言的发展。可以说,语言规范化与当代文学语言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语言规范化对当代文学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限制了欧化倾向

在上个世纪,文学语言欧化与反欧化是我国作家曾经遭遇的一个困境,同时也是一个难以面对的选择,这是因为,一方面汉语为了提高自身的严密性、逻辑性,以及复杂性,需要学习西文,这就决定了汉语欧化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汉语与西文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引入西文,汉语的原有结构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进而在模仿西文的过程中,将会改变国人的沟通交流的习惯。语言规范化在限制当代文学语言欧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的作家准确把握一个度,一方面在词汇、语法等方面,适当接受西文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等,这是我国融入全球竞争体系的基础和保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汉语,已经或多或少地融合了一些西文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们国人难以接受的,而又必须面临的现实;另一方面当代文学语言欧化并不是全部的欧化,而是在不违反汉语习惯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地欧化,这是因为,如果当代文学语言过度欧化,那么双方之间的信息通道将会遭到破坏,甚至对彼此之间的交际产生阻碍作用。

二、侧重普通话的权威性,制约了方言的使用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方言种类更是数不胜数,为了便于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国家积极推广普通话。但是,在上个世纪的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次倡导方言与反对方言的纠纷,对于这个问题,双方之间进行辩论都有各自的依据,并且双方的依据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对于倡导方言的一方来说,其提出的依据,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所有作家的第一语言都是方言,方言一方面是他们的口语,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的母语,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人们都在积极倡导“言文一致”的理念,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言文一致”,通常情况下,需要参考方言进一步发展方言文学。但是对于反对方言的一方来说,其反对的理由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由于文化传统不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方言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方言之间的差异性,美国汉学家罗杰瑞在自己的《汉语概说》中曾经说过:“对历史语言学家来说,汉语确切地说更像是一个语系,而不是某一具体的语言,在复杂程度方面,汉语方言与欧洲的罗马语系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赵元任在自己的《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中指出:“无论是从哈尔滨到昆明,还是从重庆到南京,在官话区言语的一致性比较强,可是东部、南部之间的方言就千差万别了。”面对这种情况,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果坚持用方言进行创作,那么其他方言区的读者就被拒绝了,对此,他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

三、对待文言要有合理性

中国地大物博,在对语言进行规范化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梳理文言、普通话、欧化语体之间的关系,其中,文言产生的影响最小,同时也是最容易处置。如果说欧化语体、方言能够对抗普通话,那么文言在挑战普通话的能力方面显得极为弱小,这是因为文言与现代生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阻碍了当代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在“五四”时期从主流地位上被驱逐下去,因此也就无法与普通话进行抗衡,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言只能作为普通话的一个补充,根本不能对普通话的主体地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在现代文学史上,普遍存在着文白混杂的现象,越接近“五四”时期,这种现象越明显,越严重。但是,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后,新式教育、新文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纯洁普通话的进程,同时缓解了文白混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文言文产生的负面影响被新式教育给予了有利的抵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其语言风格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天赋、气质,同时作家早年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作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下笔疾书。另一方面从“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就与文言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并且新文学也参与了30年代的复兴文言的斗争。进入1949年之后,新一代的作家认为自己是新文学的继承者,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对文言产生了抵触情绪。从1949年之后,在共同语中,文言成分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其存在的成分只占一小部分,例如孙犁、汪曾祺等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其笔墨头足间依然有着追求文言文表达效果的迹象。在文学作品中,文言文的存在只是局部的,甚至可以说是可控的,其存在只能对共同语进行补充,并且这种补充是有益的,而不是站普通话的对立面上。

作者:姜艳菊 单位: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海英.中国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研究——从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角度[D].南京大学,2015-11-23.

[2]周建民.网络语言对语言系统和语言生活的影响——从社会方言的角度[J].江汉学术,2015(03).


语言与翻译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语言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