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作文(精选5篇)

  • 人生如戏作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看着这一幕,我的心忽然被阿姨的情打动了,我深信,就凭着阿姨这一分善良,关爱的情,饭店一定会办得火红火红的。 楼上阿婆的“情” 每天上学,总会在小区的花园里看见我楼上的那位婆婆在忙乎着打理花草。一个下着淅沥小雨的早上,我还看见她在那里,吃力地…

人生如戏作文(精选5篇)

人生如戏作文范文第1篇

店老板娘的“情”

中午,同学三五成群到校外的小饭店吃?。我吃过饭,向平时那样拿来一碗糖水边喝边做作业。随后,同我一齐的同学在打闹,其中一人一扫手臂,当即劈中我的手臂,手中的糖水顿时如滔滔江水,在桌上泛滥着,老板娘见状,忙拿来抹布抢救桌上的作业本,万幸,作业本在阿姨的力挽狂澜下得救了。我忽扬起袖子,只见袖子沾满了粘乎乎的糖水,阿姨着急地叫我把外套脱下来,她便拿起衣服十万火急朝洗手间跑去……

看着这一幕,我的心忽然被阿姨的情打动了,我深信,就凭着阿姨这一分善良,关爱的情,饭店一定会办得火红火红的。

楼上阿婆的“情”

每天上学,总会在小区的花园里看见我楼上的那位婆婆在忙乎着打理花草。一个下着淅沥小雨的早上,我还看见她在那里,吃力地搬着一盆葱,她转过身时看见我,我说:“婆婆,种那么多葱,你喜欢吃葱啊?”她用布满皱纹,夹杂着泥巴的手心疼地摸着葱苗,说:“不是,见平时有空便种些葱,大家在缺的时候也不用去菜市场买那么麻烦——看这些葱长得多好!”

雨仍在淅沥淅沥地下着,婆婆的“情”——无私奉献的情感溶在雨中,滋润着我(也许还有其他人)的心灵。

门卫老伯的“情”

小区的门卫是一个年迈的老伯。这位老伯,都快七十岁了,可是身体还很健壮。他上班很准时,当值时从不打盹,而且很健谈。有天,我跟他拉家常:“伯伯啊,你年纪那么大了,为什么不在家里享福,等你的儿女养你啊?”老伯边关上小区的大门边回答说:“人嘛,不工作呢,不但人老,心也老。现在还有力气,心还没有老,就出?砉ぷ鳎?梢栽诜缰虿心攴⒒右坏阌喙猓?参?缁峁毕滓环萘α俊!

伯伯的一番话,让我情不自禁为他竖起大拇指。他的这份“情”,正是一种奉献的,乐观的情。

人生如戏作文范文第2篇

人生真的很怪,当你认为这很简单时,可能下一秒你又会为这人生很复杂。

别人说: 人生如戏。 而我说不管人生如不如戏都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不管怎么样,人生都是很多挫折的,我很想战胜,可每一次当我有勇气战胜,我便会又一次泄气,我真的没有勇气,别人说嫉妒之心能成为自己的动力,我很难过,因为每次的嫉妒之心却成不了我的动力,而是一种不良心理。

唉!我老是叹气,可我不知叹了,我会开心?还是怎样。真的很难过有一种因不如别人而内心不开心的感觉。有个人曾经教过我说: 只要你端正心态,你再次看看这个世界,一切是多么美好! 不要老想着这个世界是怎么怎么的不好,这样只会让自己更加的不开心,不舒服,想逃离这世界 其实,他们说的一点也没错,我一直觉得这世界很恶心,让我有种想逃的冲动,我认为人类是讨厌的,人类是一种可怕动物,或许他们说得很对,我是该放下自己,让自己也试着去看看这世界的美好。

人人都说: 只要有信心,肯努力学习,什么不如别人都会成为一切超越别人的。 我听了开心,自认为自己早已成功,可惜不是,因为我并没有努力学习,并没有用心,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现在做人没有自信,对自己都不敢有什么希望可抱。我连做人的自信都没有,如何谈什么信心,谈什么成功。

人生如戏作文范文第3篇

一场戏,演绎悲欢离合。

潮起潮落,令人心旷神怡。心潮澎湃,

在这莽荡荡的人世,哪里才是我的归处?

看遍繁华,尝尽其苦,双手筑起通天桥,

风潇云涌,渐行渐重,追逝渺茫余希望。

水涨船高,异梦异世,寒风刺骨又一冬,

树青花艳,时移世易,萦绕心头不可绝。

骨瘦如柴,残梦忧忧,愁云惨雾独自息,

烟花如梦,流水凄凄,流星闪过复其黑。

月圆月缺,山豆戚戚,爱神情浓怎奈何!

似水流年,情爱依依,心焦梦碎亦无期。

情深入骨,爱期无期,悲伤凄凉欲无泪,

红光浮现,相距遥遥,期待彩虹心凉透。

奇缘足惜,长路漫漫,付之青春不觉悔,

人生如戏作文范文第4篇

一、民俗文化是黄梅戏发展的根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安徽人爱唱黄梅戏,由来已久,属于人文情怀,地域文化。以这种民俗思维来看黄梅戏的作用,我们会从中得到更有益的认识。

看黄梅戏、唱黄梅调是一种民俗生活方式,是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人释放感情的载体。黄梅戏起始的作用很朴实,时至今日,黄梅戏活动方式之一仍为“红白喜事”演唱,“过年过会”喜庆。黄梅戏中历来贯穿着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的价值尺度和人文情怀,承担着对芸芸众生启蒙的任务和道德教化的作用,从而形成雄厚的社会文化沉淀和不灭的生命力。从古至今不论黄梅戏以何种生态出现,都有巨大的影响和广泛的市场。

如今,黄梅戏要发展,仅靠采取行政措施是不行的,关键要创新思维,需用“以人为本”的民俗思维来统领黄梅戏,而不是用官本位的“权力思维”来振兴黄梅戏。

从历史上看,据《通鉴・唐纪二十七》记载,从唐代李隆基开始,就把当时民间流行的“俗乐”同专门为皇家服务的“雅乐”区别开来,设专门艺术机构,并由地位高的将军来领导。唐玄宗李隆基6岁就登台演戏。开元二年(714年)他创建了唐“梨园”,一时,“州有伶,府有戏”波及四方。“安史之乱”后。唐梨园不少艺人流落各地,自发实现了宫廷梨园艺术与民间艺术的交流结合。包括黄梅戏在内的中国戏曲在发展中有两方面价值取向:一方面是生长在民间,主要为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即趋“俗”的民间艺人化戏曲生态;另一方面是取之民间、活跃在城市,主要为官方(文人)和市民休闲服务,即趋“雅”的官方文人化戏曲生态。黄梅戏艺术分别在上述两方面价值取向上发挥作用,并在两者逐渐融合中成就自身。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居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虽然有关黄梅戏艺术生产的资源配置多集中在城市,但城市居民“小家庭”人际环境带来的“封闭性”,以及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使城市黄梅戏处在“边缘化”的状况。相反,黄梅戏适应于农村的“大家庭”人际环境和农村文化生态。因此,要发展黄梅戏,就要把黄梅戏的“话语权”交给民众,做到“三贴近”,充分发挥黄梅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如2008年举行的“安徽省首届农民戏剧节”极大地调动起农民朋友的戏剧热情,在那人山人海的演出现场:一双双渴望看戏的眼,一张张神情专注的脸,一阵阵开怀大笑的掌声格外动人!这说明黄梅戏民间活动(大众自娱自乐)与非民间活动(主要是官办)都需要,而且可以互补双赢,两者之和兼顾了黄梅戏艺术的普及提高,促进了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同步发展,十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

二、黄梅戏发展须不断培植新生态

中国戏曲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因此,相对于其他艺术种类来说,中国戏曲是真正的原生态艺术。黄梅戏发展要与民俗生活同步,这是戏曲大众化的内在要求。黄梅戏原生态是黄梅戏存在的“根”,培育黄梅戏新生态是为了发展“根”。不丢“根”是保黄梅戏,发展“根”是“救”黄梅戏。

1、班社发展开启黄梅戏新生大局面。

职业性的表演团体的出现开启了黄梅戏新生态局面,表现在:大约在清咸丰年问就已出现。如在咸丰七年(1857年),清军多隆阿、鲍超曾在冬至这天,在宿松“缄为剧楼,演花鼓戏,邀各营队长洎众文吏聚观”(宿松县志),这里说的花鼓戏就是黄梅戏。光绪之后,黄梅戏的职业班杜,在岳西、宿松、潜山、太湖、怀宁的皖西一带就相继大量出现。20年代到30年代,是黄梅戏职业班社发展比较多的时期,除长江以北皖西、长江以南的至德(今东至县)、青阳、贵池、铜陵乃至徽州地区均有黄梅戏班社的组建。抗战时期,一些戏班到抗战后方演出,宣传抗日救亡。抗战胜利后,大江南北,此散彼聚,聚而又散,散而又聚,比较活跃。1932年,丁永泉与艺友们一起,带班子进入安庆市,结束了黄梅戏只在农村演出的历史。

美术设计,使舞台呈现有质的变化。黄梅戏倡导“民主革新”的时代精神,践行文化戏曲的建设理念,实行全新的黄梅戏艺术生产体制、机制,创作大量的具有进步思想的黄梅戏剧目。培养新型的黄梅戏艺术人才,提高黄梅戏观众的文化品位和欣赏水平,为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戏曲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2、新中国成立开创黄梅戏生态历程。

黄梅戏的更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黄梅戏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加强艺术力量,安徽省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参加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黄梅戏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黄梅戏从安庆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剧种。至今,黄梅戏与黄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成为安徽省的骄傲。

由于戏曲工作者无私奉献及辛勤工作,这一时期演出的剧目很多,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党的女儿》、《江姐》等不胜枚举。其中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拍成了电影,为黄梅戏的广泛流传,为保留黄梅戏艺术家的卓越风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黄梅戏的舞台不再局限于安庆一隅,从此以后,黄梅戏可以放眼世界任我行。

3、戏曲进校园拓展黄梅戏生态范围。

国家教育部已推行“戏曲进校园”工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定期举办“校园戏剧节”是个好做法、好抓手,真正实现了“戏剧与美育为伴,戏剧与德育同行”。安徽省高校林立,戏曲进校园活动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大学、安徽黄梅戏学校等院校经常举办戏曲演唱比赛,召开戏曲研讨会,有的还办了戏曲刊物。因此校园师生是安徽戏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4、黄梅戏休闲娱乐与黄梅戏“精品”生产并进,优化黄梅戏生态。

黄梅戏休闲娱乐与黄梅戏“精品”生产只有两者并进,才能起到平衡、完善、优化黄梅戏生态的作用。

(1)黄梅戏生产体制创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从人学的角度看黄梅戏:黄梅戏也是生活“必需品”。黄梅戏占据生活的空间大小,涉及到政府如何引导的问题。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传统戏曲“慢动作”传递的有限信息量,消解了观众当年观赏戏曲时的冲动和愉悦感。要澈活现代观众看黄梅戏的兴趣,就得在剧目建设和优化黄梅戏表现方式上做文章。这些问题仅靠政府是解决不了的,“民间”问题得用“民间方式”来解决。群众是黄梅戏活动的“运 动员”,政府只做“裁判”。因此,要创新黄梅戏艺术生产体制,改变有“米”的不“开锅”、“开锅”的没(等待)“米”的生产状况。

(2)黄梅戏生产机制创新,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从戏曲经济学角度看黄梅戏:黄梅戏是文化资本,需要经营。2006年,由北京人艺排演的话剧《白鹿原》的生产营销,就完全按市场经济操作。名人、名著、名角是一个个看点、卖点(剧中《老腔》就是看点和卖点),一票难求是成功佐证。由此来看黄梅戏生产的市场动作:首先要了解社会需求,特别关注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这是剧本创作的使用创作的依据。

创新黄梅戏生产机制,关键有两条:一是建立健全与黄梅戏生产机制相配套的政策和法规。如政府支持的面向社会的“黄梅戏发展基金”和针对黄梅戏生产行业设立的融资机构和黄梅戏行业自律机构(行业资质认定,产品市场评估)等。二是大力培育以资本动作为“权威”、以资产增值为“动力”的黄梅戏市场,如黄梅戏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黄梅戏生产资源配置市场(公办和民办平等竞争资源共享)等。

5、黄梅戏事业与黄梅戏产业并举,转变黄梅戏发展方式。

黄梅戏不断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黄梅戏发展方式的转变,即黄梅戏文化产业的出现。如以市场化方式动作的黄梅戏会馆及安庆电视台“黄梅阁”栏目,白开办以来很受群众欢迎,是因为“黄梅阁”、“会馆”本身就是黄梅戏新生态文化产品。力求市场化动作,把黄梅戏融入时代文化消费的潮流,如将黄梅戏表演打造成为安徽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文化产品和品牌,说明黄梅戏具有不小的市场空间,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加以打造和推广。事实上,在黄梅戏的创作演出、中介服务、舞美设计、服装制作等生产环节,已经兴办了不少产业实体。黄梅戏事业与黄梅戏产业并举,就是实现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相统一,是实现投入性、公益性和黄梅戏事业与回报性、赢利性的黄梅戏产业双赢的重要措施。

三、黄梅戏发展得合理配置资源

1、黄梅戏资源浓厚、丰富。

黄梅戏原本是露天旷野土台上、农贸集市上的环境产物。当时人们看戏多为购物交易、会朋结友。而现在黄梅戏进了豪华剧场,反倒没有城墙下、乡村集市自乐班那么红火,原因何在?黄梅戏观众对此深有感触:黄梅戏只能亲近大众,而不是远离大众。所以,广大观众提出的“写农村、演农民、在农村演、农民演、农民喜欢”的观点非常正确。

2、黄梅戏名家与黄梅戏“大家”并重,配置好黄梅戏生产资源。

什么是原生态黄梅戏,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他们喜欢听“原汁原味”的黄梅戏,业余演员如此受大家喜欢,表面上是专业与业余之争,实际上反映出黄梅戏艺术生产资源“分配不公”引起的深层次问题!

黄梅戏生产资源不合理地集中在城市、聚拢在“小众”身上,喜爱黄梅戏的大众只好清唱自乐、吼几声黄梅戏过过允瘾。

3、黄梅戏活动方式创新,发挥群众能动性。

“关心黄梅戏,就是关心平民文化生活”。农村是黄梅戏活动的主阵地。我们应该多举办农民戏剧节,把戏台搭到农民家门口。农民戏剧节突出了新农村建设主题,力求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的“互动”。并在活动方法上有所创新:一是采取点面结合、城乡互动的方法,使城镇舞台演出与农村田间地头演出同时进行。二是政府搭平台,农民唱主角。以奖代补,经费支持。不讲排场、讲实实效。

发展黄梅戏,重在黄梅戏自身建设,重在平衡、完善、优化黄梅戏生态。黄梅戏剧目建设和队伍建设,这是黄梅戏事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也是黄梅戏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黄梅戏生产建设和黄梅戏市场建设是黄梅戏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黄梅戏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只有把黄梅戏事业建设和黄梅戏产业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好黄梅戏的作用,也才能使黄梅戏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

人生如戏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游戏;儿童生命;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74-05

在希腊语中,“游戏”和“教育”的词根是相同的,都是指称儿童的活动,这意味着从源起之时,教育与游戏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东方的孔子,还是西方的苏格拉底,在他们的教学中,都充盈着游戏精神。在国外,不少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亚里士多德认为,“游戏是七岁以前儿童教育的一种方法”[1]。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活动,是表现和发展儿童的自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2]。皮亚杰也说:“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3]杜威更是认为“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4],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游戏和工作的进行,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5]。在当下中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的教育价值日益凸显,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愈来愈丰富,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正江博士就提出了“教育即游戏”的观点,他说:“游戏是教育的本质之一,本真的教育也是游戏。”[6]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中这样表述:“既然人人都是游戏者,人人都生活在游戏当中,那么,教育本身就其实质只不过是人类多种多样游戏活动的一种。”[7]北京师范大学李敏博士提出了“游戏式教育”的构想,她认为:游戏式教育是游戏精神与游戏形式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它不是指一种具体教育方法的运用,而是在方法论意义上追求成为一种教育“范式”。[8]因而,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试图作出这样大胆的设想――“教学如游戏”,或是“游戏就是教学”,并就从教的语文学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当前语文教学缺乏“游戏”

(一)无游戏

当你踏进语文课堂,就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教学是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情,一点也“游戏”不得!许多教师把语文课堂打扮成一张紧绷拉长的面孔,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学生正襟危坐,表情木讷。这样的语文课堂机械僵化,呆板生硬,索然无味,了无生趣。笔者在随机抽听的一百节中小学常态语文课中发现,有近八十节几乎没有“游戏”的踪影,而且随着年段的升高,游戏离语文课堂愈来愈远,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李庆明所言:“在完成了‘学前’令孩子终生难忘的快乐学习之后,艰苦代替了欢乐,认真挤兑了游戏,严肃唾弃了活泼,随着游戏之死,儿童之死的黑暗岁月也就来临。”[9]

(二)假游戏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所谓的“游戏”只是偶尔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调节剂”,一种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的步骤或环节,表面上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一些“游戏”成了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幌子”,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虚晃一枪,草草收场。这样的“游戏”成为教师教学的忠实“奴仆”,异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开心果”“表演秀”,处处出现成人造作的痕迹。儿童的游戏成为教师导演的一台戏,本该是儿童在游戏却变成了教师在游戏儿童。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儿童的自愿自觉、自主控制,游戏的本体功能――愉悦功能及游戏的灵魂――儿童游戏性的体验都在这样的“假游戏”中消失殆尽。就像米舌莱所言:“游戏显然是一种无偿的活动,除了它本身带来的娱乐外,没有其他目的。从它成为教育游戏的时候起,它事实上就不成为游戏了。”[10]

(三)滥游戏

在一些语文教学中,“游戏”达到一种夸张的程度,仿佛没有一些“游戏”活动的参与,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一位二年级的教师执教公开课《春笋》,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做了一次之后,又应学生要求继续做第二次,学生还不过瘾,于是接着进行第三次……这样的语文教学,起于表征化的游戏,止于浅层次的快乐,表演过度,游戏泛滥,导致语文教学舍本求末,背离主旨,使语文课堂陷入“非语文”“伪语文”的尴尬境地。

语文教学之所以缺乏“游戏”,或者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文化背景下教育对游戏的误读,认为“游戏”是低级的活动,“学习”是严肃的、神圣的、高级的,“游戏”的专利只属于学前的儿童,再加上功利主义、分数至上的思想,缺乏对游戏精神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认同,丢失了游戏精神,于是就不愿“游戏”,不敢“游戏”,当然也就不会“游戏”。

二、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

(一)顺应儿童的天性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精灵,游戏的天才。游戏是儿童自由生命之依靠,儿童本真存在的确证。游戏中的儿童是最真的,最美的,最快乐的,最享受着的,游戏让儿童心灵自由舒展,生命自然绽放。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让儿童真正成为儿童,就是要守护他们的游戏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呼唤“游戏”就是让儿童“回家”,回到儿童最初最原始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让儿童楚楚动人地站立并优游于人的生命的本源地带,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之中。

(二)呼应课标的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11],而“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12]。所以,“游戏”最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3]而“游戏”中的主动“投入”、忘我“卷入”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还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14]当然,新课标中一些重复出现的词语,如“喜欢”“乐趣”“兴趣”“乐于”等等无一不与“游戏”紧密相连。

(三)回应编者的意图

纵观当前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无论是哪一种版本,都能看到编者对教科书中游戏精神的张扬。教科书的形式方面体现了游戏化的编排:第一,丰富多彩的教材板块。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我会写”“我会连”“我会找”“读读想想”“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展示台”“宽带网”等等;第二,妙趣横生的文字游戏。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拼音游戏。在中高年级的练习“语文与生活”板块中,安排了“猜字词”“听相声”“读歇后语”“走近开心辞典”等内容。第三,寓教于乐的游戏设置。不少课文都安排了“游戏式”的练习,如对课文的分角色演绎。习作中渗透游戏意味,如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看图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图写一件自己经历的事,给自己画张像,再配上自我介绍,写一次有趣的实验等内容。第四,形象生动的图片展示。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教材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创设虚拟化的环境,营造游戏化的艺术空间。在教科书的文本世界,即课文中,我们更能体会到编者的游戏编排:教材中大量选用了诗歌(包括儿童诗),而诗是语言的游戏。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可以说,故事本身就是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还有一些散文(如《鸟语》)、小说(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说明文(如《白公鹅》)都具有游戏的色彩,都包含着“文字游戏”。

基于课标,基于儿童,基于教材,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需要游戏,不是指单纯的需要一种实体的游戏活动,而是呼唤正确的游戏教学思想,自由的游戏精神,生动的游戏姿态,鲜活的游戏方式,甚至是一种“语文教学即游戏”的教学“范式”。

三、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游戏”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单纯的功利性,指向“人”的生命幸福成长,以“为儿童更好的生活”为目标,主动与游戏牵手,消除二者的隔阂和鸿沟,实现“语文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达到“目的”和“手段”统一,“形式”与“精神”相容,“发展”和“享乐”并重。

(一)培育游戏精神

1.让学生“自由”游戏。在游戏中,游戏者摆脱一切外在的目的和压力,自愿自觉徜徉并专注沉迷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达到一种精神自由、心灵纯净的真我状态。如《鹬蚌相争》一文的公开教学,在准备活动时,教师和孩子们根据课堂中的人、事、物做简单的“量词填空游戏”,如:一( )老师,一( )学生,一( )黑板,一( )楼房,一( )语文书,一( )课文,一( )古诗,一( )寓言。这样,教师、学生、教室便构成了一个生动完整的游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消除了紧张,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出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和学生都能沉浸在课堂中,享受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乐趣。正像古德尔和戈比所言:“人们在游戏中趋向一种最悠闲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甚至连身体都摆脱了世俗的负担,而和着天堂之舞的节拍轻松摇动。”[15]

2.让学生“规则”游戏。一切游戏皆有其规则,游戏的“自由”丝毫不排斥游戏过程中的“规则”。赫伊津哈说:“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16]“自由”不够,则造成“隔”的状态。突破“规则”,则陷入“乱”的境地。对自由和限制的把握是让学生进入“畅”――介于焦虑感与厌烦感之间的最佳状态。因此,每一游戏在教学中的展开,师生都要明确规则,教师要提醒或暗示学生:大家平等参与游戏活动,但要遵守游戏规则。我们期待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或坐或卧或躺,他们的身体是自由的,心灵是舒展的,思维是开放的,但他们的神情又是那样的专注,体验又是那样的严肃,这也就是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张力,这也就是自由与规则的制衡,这也就是一种真正游戏的状态。

(二)塑造游戏伙伴

1.塑造自己成为游戏伙伴。一个人的游戏是没有的,即便是单独一个人,如果他在游戏,也总有一个假想的伙伴。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加上动作讲故事的起因,有不少学生模仿鹬蚌之间的“武斗”:把一只手假象为“鹬”,把另一只手假想为“蚌”,自己的“左手”狠狠地啄“右手”,反过来,自己的“右手”牢牢地夹“左手”不放。这其实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游戏”。

2.塑造同伴成为游戏伙伴。语文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游戏”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尽情交流、角色扮演都是在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无论是让同座的两个学生分别用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还是把学生分两大组进行站着、坐着、趴着的三次针锋相对的语言争斗,都构建了学生之间那种亲密而又带着些许火药味的游戏伙伴关系。

3.塑造文本人物成为游戏伙伴。充盈着游戏精神的语文课本中,其主人公或活泼淘气、幼稚莽撞,或狂放不羁,野性十足,或愚蠢笨拙,面目可憎,或滑稽幽默,让人发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文本人物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把他们塑造成为学生游戏的伙伴,构建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关系。《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小“萧红”,《鸟语》中的“燕子”“布谷”“喜鹊”,《鹬蚌相争》中的“鹬”“蚌”“渔夫”等等都应该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对象,学生或者和他们一起进行游戏对话,或者移情体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享受游戏乐趣。

4.塑造教师成为游戏伙伴。课堂中的师生都应该把对方塑造成为游戏伙伴,这也意味着新的师生关系的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游戏教学观的重要规则。没有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关系,师生是不可能彼此对话,共同作为游戏者参与到教学中去的。因为对话不是狭义的言语往来,而是彼此的精神敞开与接纳。因此,教师应该以一个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课堂中去,作为一个完整真实的自我显现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分享知识、经验、快乐和智慧,和孩子们在游戏中彰显自己生命的价值。

(三)优化游戏设计

1.优化整体设计

在“教学即游戏”思想的指导下,把整个教学活动当成师生生命的游戏,把整个教学过程当成师生游戏的过程,通盘考虑,整体优化,把“教学”设计成“游戏”。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整个设计分为“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 三个板块,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故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自由自在地编故事。三个“游戏式”教学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又如《鸟语》一文的教学,从“诵读鸟语,感受乐趣”、“研读鸟语,领悟启示”、“创编鸟语,升华情趣”三个部分展开教学,让学生“模仿”、“翻译”燕子、布谷、喜鹊三种鸟儿的语言,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内容美;让学生“研究”小鹰、乌鸦、啄木鸟等鸟儿无声的语言,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聆听鸟语,发挥想象,猜想鸟语,创编故事,感受鸟语的有情有趣。整个教学都是在“游戏”中进行,鸟语声声情趣浓郁,欢声笑语言意兼得。再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整个设计就是让孩子们去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文中的主人公是个“小孩子”?二是给直接描写园子的两个自然段取名字并说说理由。简单地说,一是聚焦大园子里的“小孩子”,二是看看小孩子眼中的“大园子”。这两个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涵盖了全文,极具思维张力和活动空间。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在“游戏”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从课堂实施来看,学生的言语生长也是在“游戏”中提高和完成的。

2.优化活动设计

①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师生“平等对话”完全可以设计成“语言游戏”活动。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祖父怎么样,我就(也)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采用了游戏式对话。首先,教师读祖父做什么,学生紧跟着读“我”就做什么。接着,教师采用和学生说“对口词”的游戏方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祖父伸出手指刮了我个小鼻子”“我也伸出手指刮了祖父个大鼻子”;“祖父摸了摸胡须”“我也摸了摸胡须,其实哪里有胡须,也不过用手摸了几下下巴”;“祖父掏出烟袋抽了一袋烟”“我也捡起一根枯枝装模作样地抽了一袋烟”。再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鹬用怎样的语言来威胁蚌,蚌就用怎样的语言来还击鹬。在师生分角色朗读“鹬”“蚌”对话之后,便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松开,否则我就把你啄成肉泥!”“张开,否则我就把你夹成秃嘴!”“今天治不了你,我把我的鹬倒过来写!”“今天治不了你,我把我的蚌字反过来念!”。在这样的游戏式对话活动中,孩子们的言语能力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悄然提升。

②扮演。游戏与日常生活的“不同”,游戏的诡秘性质,最为生动地体现在“乔装打扮”中。在这里,游戏的“超日常”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是的,孩子们喜欢“乔装打扮”,“扮演”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游戏活动。如《鸟语》一文中,“我”和布谷鸟有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教学时,教师就和孩子们进行了有趣的扮演游戏:教师发问之后,先是女生有节奏地模仿布谷鸟的鸟声,而后男生回答提问。在这样的扮演中,孩子们仿佛就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布谷鸟,在自由的模仿和愉悦的问答中感受到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再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出示“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喜笑颜开、筋疲力尽”这三组有些对立意味的词语,然后教师读词,要求学生用动作或表情、神态来表现这些词语的意思,孩子们很快就在扮演活动中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鹬蚌之间激烈的语言争斗,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扮演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鹬”,一组为“蚌”,自由加上动作,展开三次语言争斗。在鹬蚌每次争斗之前,教师都设计了具有游戏意味的引语。学生站着斗,教师这样说:“鹬瞪大眼睛,威胁蚌说――”“蚌毫不示弱,这样反击鹬――”;学生坐着斗,教师这样引:“哟,这河蚌胆大包天,竟敢跟我顶嘴。于是,鹬又恶狠狠地说――”“好啊,被我夹住了嘴,还跟我耍威风!于是,蚌又毫不示弱地说――”;学生趴在桌上斗,教师这样导:“鹬和蚌都筋疲力尽了,不过,鹬还不罢休,继续威胁蚌――”“都这个时候了,你都累趴下了,还敢威胁我,没门!蚌也毫不示弱地说――”。这样的扮演就是“游戏”,即“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17]。

③想象。儿童凭借超越日常经验的想象游戏或游戏想象彰显了自由的天性,游戏使人获得自由的秘密在于超越经验,而超越经验依靠的是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比如《鸟语》一文的教学,最后的环节就是“聆听鸟语,创编故事”,播放鸟鸣声让学生闭着眼睛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以“一棵大树上飞来几只鸟”为开头写几句话。孩子们想象极其丰富,有的写争虫大战,有的写歌咏大赛,有的写话题讨论,还有的写迎娶新娘。又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了让学生学习运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设计了“如果你是倭瓜你愿意爬到哪里去?”“如果你是黄瓜,你愿意长成什么样?”“如果你是玉米,你愿意长多高”这样的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想象和尽情表达中习得语言。再如教学《鹬蚌相争》一文,教师采用“新编故事”的游戏方式。课文结尾改成“蚌松开了壳儿,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让学生想象鹬蚌的对话。其实,“编”本身就是一种想象性、创造性的语言和思维的游戏。更何况这样的“编”是玩了一把穿越,把结尾置换,让学生想象,在语言游戏的同时发展了形象思维,在“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席勒把这种基于想象的自由游戏称之为“审美的游戏”:“等到想象力使用一种自由形式的时候,物质性的游戏就最终飞跃到审美游戏了。在这里一种全新的力在活动,它使想象力的任意活动服从于它永恒不变的一体性,把它的自主性加进可变的事物之中,把它的无限性加进感性事物之中。”[18]

笔者试图在语文教学中作出这样的努力:在游戏教学思想的关照下,唤醒并激发自我以及儿童的游戏精神,营造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张力的游戏氛围,引发并长久保持儿童的游戏冲动,在游戏性的设计,游戏式的对话以及游戏化的活动中,使得儿童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得以自由丰盈地生长。我们期盼并确信终将在未来有那么一天:游戏成为儿童本真的存在方式,主要的生活方式,校园成为儿童游戏的天堂,教师成为儿童游戏的伙伴,课堂成为儿童游戏的乐园,教学真正演变为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意义上的“游戏”,奏响儿童自由成长,自然生长的生命欢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豪地得出这样一个美妙而又振奋人心的判断:这是教育的节日,教学的节日,游戏的节日,更是儿童的节日!

参考文献:

[1][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73.85.

[3][瑞士]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傅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92.

[4][5][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12.213.

[6]张正江.教育即游戏[J].教育导刊,2011(6).

[7]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7.

[8]李敏.灌输式教育:一种“社会”隐喻――兼谈游戏式教育的构想[J].教育学报,2007(4).

[9]李庆明.“风乎舞雩,咏而归”――游戏哲学畅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9).

[10][法]米舌莱.教师与游戏[C]//瞿葆奎,等.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82.

[11][13][1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3.21.

[12][荷]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9.

[15][美]古德尔,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79.

[16][荷]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M].何道宽,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