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歌(精选5篇)

  • 什么是诗歌(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当你在等下读着爸爸妈妈的来信,心存感激,那就是幸福。 当你吃着妈妈煮的饭菜,心存愉快,那就是幸福。 当你站在窗边,望着太阳,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什么是诗歌(精选5篇)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1篇

当你睡在床上,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

当你和朋友嬉戏玩耍,心存愉悦,你就是幸福。

当你在等下读着爸爸妈妈的来信,心存感激,那就是幸福。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2篇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来源:文章屋网 )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意象;语义结构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察应紧紧围绕让学生“自己读懂诗”这样一个基本主题,而不应当让他们去生搬硬套某种既定的所谓诗歌阅读技巧抑或以某种先入为主的技巧预设或信息介入来限制学生思维,致使诗歌鉴赏最终变成了对诗歌的某种人为切割。其结果纵使学生答对了某道题,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谓读懂诗,大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读懂诗歌“说了什么”,包含字面意思与言外之意,广义上还应包含“为什么这样说”的追问;二是读懂诗歌是“怎样说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的表达技巧。二者之间似乎没什么直接的关联,其实不然,读懂了诗歌“说了什么”恰恰是为进一步读懂诗歌是“怎么说的”确立了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与定位方向。就像搞清楚了一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基本理解了他的行为方式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读懂诗歌的两层意思中,读懂诗歌“说了什么”这一层意思是居于首要地位的。而我们解读诗歌也理应从这个最基本的层面入手。

而所谓学生“自己读懂诗歌”,站在高考命题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认识,就是指不要在题干中涉入太多的先入为主(特别是手法题的先入为主现象)的条件限制,或者让其去生搬硬套某种已知的技巧背景知识。而应当从最基本的意思的探讨入手出题,引导其逐步走进诗歌的深层意境。

要让学生自己读懂诗歌,最基本的也是最精妙的做法就是从解读诗歌的意象入手。中国传统诗歌特别注重诗歌意象的运用,用意象说话是中国传统诗歌一直以来的文学习惯。如果说语素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意象就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它就像是生物体内的基因,解读诗歌意象的过程就是破解诗歌的基因密码的过程。2010年的诗歌鉴赏第一题“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就是一道典型的让学生通过解读意象去领会诗歌深层意蕴的题。这道题的妙处在我看来主要是两点:一是让学生摆脱了先入为主的限制因素的困绕,而直接可以进入与诗歌文本的零距离接触,直接触摸诗歌的语意神经。二是要考察学生如何在特定诗歌语意背景下解读常见意象含义的能力,学生生搬硬套意象储备知识在这道题目面前是无济于事的。在高中课文中,“子规”的意象是被经常提及的。但每一次的运用都有着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学生真正置身具体的诗境才能领会它的意思。也就是要将“子规”这一意象的普遍意义(哀伤、悲戚)与这首诗的独特诗境结合来明确其真正的含义。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4篇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滋养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也占据了很大比重,不但有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也有外国诗歌经典,所以,不论是从传承中国的民族文化的角度,还是从吸纳国外优秀文化的角度,提高诗歌教学质量,都是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诗歌是一门典雅的的艺术,它能唤起人们的想象,通过语言,让人在阅读中获得审美的愉悦的同时,还能获得对真理的理解与领会。诗歌在文学这一艺术门类中,其语言是最具特色的,可以说,语言构成了诗歌的第一个层次,然后就是诗歌的内容,在有限的语言表达中,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内容再现,还彰显了独特的含义,所以,内容和意义构成了诗歌的另外两个层次,本文就从诗歌教学的层次性上谈谈如何做好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由于古代韵律诗和现代诗歌在语言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文就以现代诗为对象来谈谈诗歌教学。

一、领略诗歌语言,进入诗歌独特的意境

诗歌的语言特色在于简练中铸造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以一种非传统的语言创作诗歌,在字、词组合和句子的搭配中,建筑了新的表达方式,正是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给诗歌语言本身赋予了丰富的魅力,甚至诗歌语言内部的结构性变化也构成了诗歌语言丰富性和建构性的潜质。比如,闻一多《死水》一诗,其语言营造了丰富的意象,甚至这些意象让你意外,给你别样的阅读。“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这些意境独特的意义暗示是由语言传达的,所以解读诗歌最重要的就是对诗歌语言的解读。

所以,诗歌在语言结构上往往做出调整,为了某种艺术的形式或者表达的需要,诗歌语言在结构上变得“似乎不符合语言规范”,但是正是这样的特色,使得诗歌成为文学艺术的王冠。比如在语言解读上,就需要想象力,才能从语言中领略到诗歌艺术的魅力。比如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如果没有想象力,则很难领会诗人为什么要用残损的手掌,为什么说广袤的大地有一角已变成灰烬,有一角只是血和泥――通过想象力等解读方式,对诗歌的语言所营造的意象有了基本的认识,于是,可以通过意象去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了。所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领略诗歌的语言,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是教学的第一步。

二、把握诗歌内容,从整体上抓住诗歌的核心

诗歌的内容是解读诗歌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只有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才知道作者在言说什么。诗歌语言和一般的语言相比,更加具有不明确性和模糊性,每个字可能都有着超越一般意义上使用的内涵和外延,词义的多样性让诗歌所阐述的思想变得更加丰盈而广阔。或许词义本身并非难以琢磨,但正是如此,读者对诗歌的理解才具有了多重可能性。有理论家甚至说,诗歌一旦进入读者的视野,那就和作者没太多关系了,因为它所言说的东西并不都是原作者的,已经进入到读者自己阐释的层次了。所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某种意义上说是诗歌语言的差异性所带来的。诗歌的内容需要读者自己的阐释,阐释的前提是需要理解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进入到诗歌的内核中,学生才能和诗歌语言及其言说达成某种默契,一种心灵的赴约。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内容是很丰富的,那么,学生该如何去理解呢?诗人在那些意象构成的内容中,是要阐发什么样的情绪呢?人说“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为什么海子要为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为什么要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呢?在阅读和理解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是否能与语言构筑的艺术话语达成共鸣,是否能获得阅读的享受,就在于是否能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将这些内容与自己的情感、经历、知识、思想等有机融合起来。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情感倾向,诗歌文本潜在的多重意义只有借助个性化的理解和阐释才能将诗歌语言和艺术内在的丰富性展现出来。所以,不同的学生可能对同一个文本有不同的阐释,老师应该鼓励这种个性化的阅读,这是对文本的再创造。比如海子这首诗,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就会读出不一样的诗意来。所以,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是诗歌教学中必须秉持的教学态度,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第二个层次。

第三,诗歌教学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世界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5篇

古诗阅读鉴赏可分为两个层次。

1、阅读理解层―― 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1.1 要解决作品的“定性”,包括:①题材是什么,如:送别诗,自然风光诗,历史咏怀诗,边塞诗,田园诗和爱国诗等。② 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内容讲诗歌无非是言志、言情、言理,我们要弄明白的是何“志”何“情”何“理”的问题。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抒写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抒写友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写的是李白入仕的自信豪情等,言志言理的诗歌在道理上与抒情的诗歌大体相同,但我们无法想象用一顶帽子套在每个人头上,同样,面对浩如烟海的优秀古诗作品也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情感、志向、道理模式,所以阅读时还应解决作者的写作目的。③写作目的是什么,每位诗人都有自己个性经历情感体验,诗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并不完全相同,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弄清诗歌创作的目的。

对这些“是什么”的解答是进行古诗鉴赏的前提,任何高深的问题都是建筑在对“是什么”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1.2 弄明白诗歌写的“是什么”的方法。虽然诗歌很难翻译,但为了理解诗意,有时不得不译解,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方法一,从意象特征入手分析诗歌内容,如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中前两句便交代了风平浪静的洞庭湖水这一描写意象的特征,末一句更是巧妙的运用比喻写出山水相映和谐的自然风光。方法二,认真体会诗中关键词语的作用,如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笆日照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诗中关键词是“遍绕”,反复诵吟这句便读出诗人的一种留恋忘返之情。

1.3 弄清诗歌中“情”“志”“理”的载体是什么。无论言情、言志、言理,诗人表现立意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无外乎以下四种:①写人,如《迢迢牵牛星》中女子形象,诗人借女子对恋人的思念来抒写情感,揭露社会现实。②叙事,如《卫风・氓》《孔雀东南飞》通过叙事表达当时人们对封建婚姻对青年男女的摧残怨恨之情及对美满婚姻向往渴望之情。③绘景,如《山居秋暝》对环境的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抒写诗人王维向往闲适歌颂自然的情怀,再如范仲淹《碧云天》“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诗句中的空旷苍远情怀完全流露了出来。④咏物,如《邶风・静女》对“彤管”“荑”的描写,抒发男青年对恋人的爱恋期待之情,又如王冕《墨梅》诗句“朵朵花开淡墨痕”“只流清气满乾坤”,诗人对墨梅的淡雅气质作了描绘,使读者品味到诗人的人品和志向。

2、鉴赏评价层―― 解决“怎么样”的问题这个层次集中在对作品的品味和评价上,主要解决作品的评价问题,对作品的种种妙处作出认识和分析。

评价作品怎么样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掌握审美理念的概念用语,但不能有悖于作品的基本内容、主要意义和总体情调。

2.1 品味语言。这是对作品语言运用的综合评价,语言风格有典雅华丽、含蓄隽永、平易写实、自然清新之别。李商隐有名的诗歌《锦瑟》语言风格便是典雅华丽,大量用典,像一个大家闺秀盛装展示自己的魅力。赵师秀的《约客》“闲敲棋子落灯花”便含蓄隽永地表达等待客人的心情,但是语言本身看不出焦急看不出不耐烦,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味出诗句语言背后的情感。平易写实的诗歌语言诗人心情必是坦诚闲适的,清新自然的诗歌语言定是空灵的心性与自然万物碰撞交流整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