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精选5篇)

  •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以观察自然、研究自然为主的自然学科,不仅是高中阶段学科教学的重点学科,而且还是高中生学习内容的难点。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物理教学方式也逐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以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现在的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物理现象…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精选5篇)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实生活 物理现象 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28-01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以观察自然、研究自然为主的自然学科,不仅是高中阶段学科教学的重点学科,而且还是高中生学习内容的难点。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物理教学方式也逐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以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现在的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物理现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实现现实生活与高中物理教学的互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过程的清楚性和直观性,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一 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讲解物理理论知识,那么将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物理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注重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用到物理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高中物理的实用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高中物理教学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观察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进而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加强现实生活与物理学习之间的交流沟通,最终提高高中物理学习水平。

3.有利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以应对考试为目的,进而造成学生拥有丰富的物理理论知识,却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应用到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将课本中的物理知识熟练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发挥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二 如何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强化高中物理教学

1.实现现实生活与课堂的联系

第一,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其中的大多数物理现象主要来自现实生活。因此,为了让学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然后将高中物理教材中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变为现实生活中容易理解的物理现象。另外,要鼓励学生自己感受“弹力”。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让学生找与弹力有关的物理现象,下次物理课时与大家分享经验,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第二,解释物理现象。教师在讲解物理现象成因时,要将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课堂联系起来,在对物理现象进行演示的过程中,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解释。因此,在上课前,教师要提前告知学生需要的物理材料,让学生也参与到物理现象的演示中。例如教师在演示“形变”物理现象时,首先让学生手里拿一个装满水的瓶子,然后让学生对装满水的瓶子进行挤压,这时瓶子中连接细管的液面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进而让学生对“形变”概念有清楚直观的理解。

2.实现社会现象与课堂的联系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要求教学要与时俱进,教学内容要和时展相联系。另外,物理课堂具有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部分社会事件均与物理知识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事件、社会热点。这样不仅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而且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物理知识。此外,物理知识包含科学技术、自然现象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其主要对这部分事物之间存在的规律进行研究。例如教师对学生讲解我国发射神舟飞船、卫星的社会事件,给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是什么物理原理;宇航员为什么要平躺在宇宙飞船中;在发射火箭时,为什么运用竖直发射方式;在太空中宇宙飞船的轨道是如何变化等一系列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 结束语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运用生活现象和物理课堂教学互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转变、改进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现代教学的改革。因此,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运用实现现实生活与课堂的联系以及实现社会现象与课堂的联系等方式,最终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对象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6-0031-0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而言具有奠基性的意义。笔者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探索了人的现实的社会存在尤其是以人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论课题,《手稿》中的美学问题就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笔者从《手稿》的基本精神和核心思想入手,希求回到《手稿》原初的对象性理论语境中,重识马克思把美学问题根植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重大意义,以便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的开启:感性、对象性的劳动观与人的对象化存在

《手稿》的核心内容是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为核心的哲学批判以及以异化的扬弃为目的的共产主义学说三个核心主题构成的。基于这三个主题,马克思通过对以异化劳动为特征的私有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旧哲学的哲学批判,开启了以人的感性的对象化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处于基础性的第一位的关键词是同一意义上使用的“劳动”“生产”以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满足于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劳动,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把握为有意识的自为的生命活动,人的有意识的自为的生命活动首先展开为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把人首要地理解为一个富有社会性的物质生产者,而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就是人现实生存的感性世界。从而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生产活动就成为人类最原初最本源的生存活动,成为精神和物质相统一、主体和对象相统一、个性和社会性相统一、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现实活动。正是这一现实活动,不仅改造了客体的自然界,创造了人的现实的对象世界,而且改造了主体的人的自身世界,创造了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因此,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就成为劳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劳动中,人不仅是感性的活动的存在,而且是对象性的关系的存在,正是这种对象性的感性活动,使自在之物变成了为我之物,同时也使精神、意识、人性也消除了自身抽象空疏的主观性,而转化为客观的感性的对象性存在。基于此,人及其人的主客观世界、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历史获得了现实性的生成和发展。对象性、对象性关系所构成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对象性活动及其对象性存在成为马克思实践观的最初内容,成为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前提。

马克思认为任何现实的存在物都处于一种对象性的感性活动与感性关系之中,必定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1 〕106。感性、现实性、社会性、对象性等词语是《手稿》中的关键词,它们几乎具有同一意义,马克思用这些词来强调:只要丧失感性、现实性和对象性,任何存在物便只是纯抽象或纯无,即“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 〔1 〕107。而人的对象世界是人自身的对象化,是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展开,是实现了人自身的目的、个性、创造的对象世界,人的主体性和现实性就根植于他所从事的生产劳动中。因此马克思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1 〕105作为人类生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感性的对象化的生产劳动中得以展开和获得发展的。正如马尔库塞所说,马克思哲学基础的中心正是基于“感性”这一特质:“正是感性(作为对象化)这一概念,导致了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革命理论的决定性的转折,因为他把实践的和社会的存在这一根本的特征引入关于人的本质的存在定义之中。作为对象,人的感性实质上是实践的对象化,并且正因为他是实践的,所以他实质上又是社会的对象化。” 〔2 〕113

基于对象性、感性、社会性,一种崭新的关系确立了:人和对象互相处于基础性的存在关系中,人自身的主体世界和其对象世界的历史性生成互为根据。正是这种对象性关系的生产劳动本身,从其根源上产生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生成和相互统一,真正沟通了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个体和社会、自然与人性、规律与目的、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内在关联。围绕对象性存在、对象化活动、感性的对象关系,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异化劳动的本质、私有制的本质、共产主义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开始批判、清理以费尔巴哈、黑格尔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传统的旧哲学,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

异化问题是《手稿》中的主要论题。在以异化劳动为特征的私有制中,被异化了的不是劳动的一般性质,而是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生产对象、产品之关系的异化。异化劳动呈现着人的存在的非人性质。因为异化劳动拆解了对象性活动和关系中的所有统一性,因而马克思设想了扬弃异化劳动、扬弃私有制的共产主义,并立足于共产主义重新实现所有的基于对象性的统一性:感性和理性、目的和规律、自然和社会、个人和集体、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生产和享受、必然和自由等等。并且这些统一性存在中,人则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用全面的方式来认识和把握他的全面的本质。

二、美学问题内蕴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之中

立足于感性、现实性、社会性、对象性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美学问题的解答是全新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的审美感觉在“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的历史中生成。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人性问题是《手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认为人和对象世界的关系即是一种真实的感觉关系,感觉关系是对象性活动和对象性关系的根本特征,就人的本质的全面性而言,感觉关系就是其全面性的基本内容之一。对马克思而言,感觉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异化劳动和私有制导致人的感觉的异化,马克思在人性的感觉和被异化的非人性的感觉之间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正是要揭示出异化劳动中人自身异化的境遇。马克思认为人的感官及其感觉的特性是超越其动物性的肉体需要而具有社会性、丰富性、享受性和全面性,而人的审美感觉和感受与其相对应的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即是超越了粗陋的片面的生理需要的审美关系。而私有制却使“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 〔1 〕85,使人的感觉沦为、退化为动物的囿于粗陋的生理需要的感觉,忧心忡忡的穷人对于眼前的美丽风景是不会产生美感的;矿物的美对于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的矿物商人而言是不存在的,感觉的异化必然导致审美对象和美感的丧失。如果感觉以及感觉对象皆双重异化,那么审美感觉以及审美对象也便被双重剥夺了。只有通过对私有制的扬弃,克服被异化了的非人的感觉,才能使人的一切感觉特性获得彻底解放,使其成为全面的超越其动物性需要的人的感觉。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感觉的异化分析,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的审美感官、审美感觉在异化的生存境遇中的沦落和丧失问题。一旦人陷入单纯的动物性需要的存在境遇,其审美活动和审美世界便是不可能存在的。这说明,马克思肯认了人的审美感觉是“人性”的感觉及其需要。

基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要求,马克思回答了“人”的感觉的历史性生成:“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属于人自身,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须的。” 〔1 〕88正是在人的本质展开的对象化的活动中,人的感觉以及包含的审美感觉获得了发展。当动物性的耳朵发展出富有音乐感的耳朵、动物性的眼睛发展出能够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的社会性的、享受的、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的生成,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的审美感觉及其能力的生成,马克思认为人的耳朵与野性的非人的耳朵不同、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不同,是基于“人”的感觉活动具有主体性、社会性和对象性的内涵。当感觉成为真正独立的“人”的审美感觉,美感必定成为“人”的真正的享受。当审美感觉成为人的一种独特的本质力量展开之时,对象便会作为审美的对象而存在,人便会作为审美的人而存在,它们之间相互给予、相互肯定而处于共存关系中。在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人的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的产生根源置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第二,美的规律是“人”的“真正的生产”规律。人的生产活动是人按照“尺度”“美的规律”展开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创造活动,马克思全面辨析了人的生产活动和动物的生存活动之不同,其根本标志在于: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受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只是按照它所属的种属的尺度和需要而活动;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完全地超越于其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1 〕58。马克思肯认,人是一个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的人。“内在的尺度”标识着人的主体尺度,即体现着人的个性和才能、意愿和需要、价值和目的;“种的尺度”标识着自然对象的属性、特性及其规律。“尺度”和“美的规律”既标识了人对自然对象的属性、本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又标识了人的主体力量的能动的创造,人的生产活动因而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自由活动。从而,这种基于人的主客体相统一的对象性活动所形成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就是一种自由度,所形成的尺度感、美的规律感就是一种自由感,而“尺度”和“规律”本身就是“自由”,尤其是在精湛的生产技艺、工艺中,自由度、自由感会得到高超的体现,高超的生产技艺、工艺所创造的对象就是美的对象。马克思赋予劳动以人的自由的生命表现和生活的乐趣之特质,“劳动是人的自由创造”正是“劳动创造了美”的真正含义,以此把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人的异化劳动相区别。

只有人能够把“尺度”、“规律”自觉地运用于生产对象领域,赋予对象以美的因素,给予对象以美的价值。因而,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是人的生产活动的根本特征和标识,生产活动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因而美的生产和美的创造便内在于人的存在之中,成为人的本质和人的现实的一个内在的维度。正如研究者指出,马克思“在与‘动物式生产’相区别的‘人的生产’特质辨析中,前者揭示了以雇佣生产为原型的斯密的人-生产观念的动物学性质,而后者则在‘任何’、‘处处’等全称副词提升下,成为摆脱了谋生必然限定性的无限自由创造。这种作为人的本质纯粹形态的无限自由创造的生产即‘美的规律’的生产” 〔3 〕189。在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美的创造问题切入到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且认为人的生产内在地蕴含着“美的规律”创造的自由特质。

第三,审美活动渗透于直观产品对象的直观中。如上所述,以“美的规律”为原则,基于人的主体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的生产,所创造的人的现实世界即是人自身的对象化存在,集中地实现着、凝聚着人的自由本质。马克思认为,人在具体的生产劳动中赋予自己一种直观意识,即人在他所创造的客体对象中能够直观、观照他的主体世界,从中全面确证、肯定、享受自我生命的本质力量。由于劳动是人的生活的对象化,人必然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中复现自身:“我在我的生产中使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对象化,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对象性的、直观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在我个人的生命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我们的产品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 〔1 〕184由于生产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质,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具体的劳动对象中得到聚集,劳动对象正是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展示且对象化了的对象,进而人在对对象的直观意识中,获得合规律性的自由创造感和合目的性的价值满足感,从中具体而微地经验到人对自身的确证感、肯定感、享受感。黑格尔也说, “凡是人在物质生活方面所需要的东西,……没有哪一件对人只是一种死板的手段,而是每一件都使人感觉到其中有他的全部的聪明才智,有他自己” 〔4 〕118,劳作者从其产品中直观到“他自己的筋力,他的双手的灵巧,他的心灵的智慧或勇敢的结果” 〔4 〕332。马克思又一次厘定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不仅可以自由地改造、创造对象世界,而且可以自由地直观自身的这一活动,而且是感性地、现实地复现自己和直观自己,因为人的自我确证感、肯定感、享受感在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中直接给予。此处,复现、直观、确证是同一意义。重要的是,人的主体力量实现后的愉悦感在直观中会升华为纯粹的精神体验,人的直观意识及其展开的直观活动必然孕育着、包含着人的审美直观;自我确证感、肯定感、享受感、占有感中必然孕育着、包含着自由的美感,这也就意味着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身具有艺术活动的性质。诚如朱光潜所说:“劳动创造正是一种艺术创造。……认识到对象是自己的‘作品’,体现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本质,体现出了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感到喜悦和快慰。……劳动创造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肯定,美感是认识到这一事实所感到的喜悦。” 〔5 〕291当人以其全部的直观能力在其劳动对象中肯定自己、直观自身、确认自我之时,人便同其创造的劳动对象之间存在着丰富的精神交往,其中必然蕴含着审美的交往,直观中也就内在地渗透美感,直观活动也就包含着审美活动。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孕育了自然美的生成。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精神活动讲,自然对象“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1 〕56;从生产活动讲,自然对象是人的生产和人的生活的物质对象,这种人化的感性的现实的对象性的自然界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他显出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独立的力量。只有通过这种实现了的活动,人在他的环境中才成为对自己是现实的,才觉得那环境才是他可以安居的家。” 〔4 〕326这种被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改造过的、凝聚着人的目的和需要的、体现着人的自由创造的自然界以及自然对象,正是马克思反复论及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和确证。这也就意味着,自然对象、自然界由劳动资料和生产对象进入人的艺术活动领域而成为艺术对象、审美对象,是与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成为能够自由地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的人相一致。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当人依靠自身的物质实践力量具有了独立于自然力和掌握了自然力的主体力量,才有可能同自然界产生自由性的生产关系,同时也才有可能产生超越生产关系的审美关系,自然对象以及自然界才有可能成为人所创造的美的对象和美的现实。伊格尔顿说:“马克思的工作是彻头彻尾‘美学的’,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抱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然界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使用对象,人们不再认为它是一种‘自有的力量’。……自然、劳动力、苦难、富于生产性的身体及其需求,就构成了马克思眼中人类历史的永久的基础。” 〔6 〕227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美决不是现成自在的,自然美的生成基础和根源最终扎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人化和自然化双向互动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之中。

在《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对象化存在得以展开和实现的生产活动为红线进行分析,认为美学问题不再是认识论问题,也不再是心理学问题,也不再是艺术问题,而是人的总体性生命表现和需要的问题,是人的现实存在问题,美学问题根植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美和审美是一切异化的对立物。这一新视界不同于康德把美学置于审美判断力分析之上,在马克思看来,审美判断力得以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更为重要,审美判断力在异化中沦丧和重建的问题更为重要;这一新视界不同于黑格尔把美学置于艺术的特质和规律之上,在马克思看来,人最本源最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中“美的规律”的生产更为重要;这一新视界也不同于尼采把美学问题置于以人的感性生命力为核心的权力意志之上,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以及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之克服和扬弃、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的发展更为重要。在《手稿》中,美学问题第一次内在于人的现实活动和现实生活,第一次与人的异化的现实和异化的人性相联系,也是第一次指向对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批判,第一次触及美感与自然美发生的历史前提和社会基础。在《手稿》中,对象性、感性、现实性、社会性是美学问题获得全新解答的理论基点。

三、美学意义的重新审视

马克思把美学问题置于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这一新哲学根基上,在对象性、社会性与现实性之人的总体生命活动中,重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创造、美感和自然美的生成问题。虽然上述美学观点零散地镶嵌于《手稿》中,但是这些美学观点是从人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生产劳动本身内在地生发的,并且内在地构成了劳动的本质、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和共产主义的最基础的规定,从而有力地批判了私有制所导致的种种异化问题。美学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内在地连接着、贯通着,《手稿》的美学思想为马克思美学走向人类现实生存活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美学史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美学为世界美学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和主题,使美学问题明确地切入人类的劳动、人类的生活以及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斗争和解放之历史进程中。以《手稿》为起点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超越了他之前的美学传统,具有美学革命的性质。

《手稿》的美学观点,在苏联、一些西方国家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中,得到了规模性的阐释,使得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与《手稿》的理论阐释紧密联系起来。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手稿热”中,研究者们第一次规模性地展开了对《手稿》的美学讨论。以蔡仪为代表的学者阐发了“美的规律”思想,申辩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客观论的唯物主义立场;以朱光潜、刘纲纪为代表的学者阐发了“劳动创造美”的思想,试图把美的本质的解答置于生产劳动之自由自觉性质上;以李泽厚、蒋孔阳为代表的学者发展了“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思想,提出美的本质基于人的主体性实践力量的观点。经过种种解读和争论,最终使得《手稿》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自由观中、从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中回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根基上。“《手稿》讨论的直接结果,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美学’的诞生。……由于‘实践观点美学’的兴起,美学研究的重心由作为‘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客体的美,转到了作为将主体与客体联结成一体的‘实践’;由人对客体的美的‘认识’和‘把握’,转到人对客体与主体的创造,转到了人的审美经验。美学因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7 〕106实践论美学及其派别就此得以发展,这是《手稿》进入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视域后取得的最大理论成果。

就以往对《手稿》的美学阐释可以进行一些反思:(1)由于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在苏联式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视域中,《手稿》的美学思想阐释被过度地政治化和教条化。这一阐释方式已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的学术检讨中得到清理,被“回到马克思”思想本身、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文本意识的要求所匡正。(2)在西方古典哲学的本质和现象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中,《手稿》的美学思想被局限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主观、客观、主客观统一的争论上,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及其语境使《手稿》的美学思想认识论化和思辨化,而忽略了其对象性原则及其精神。这一阐释方式在分析哲学、现象学对形而上学模式的清理中已经终结。从而,《手稿》的美学意蕴会在马克思对康德、黑格尔、席勒、费尔巴哈等德国思想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和继承中、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基于人的现实的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解放而获得新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手稿》的美学价值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有如下的新课题需要研究:

一是从当代生产劳动的审美化特征中,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以“美的规律”为原则的美学问题。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使得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要直接渗透在生产劳动的各方面,产品的美的价值创造成为衡量人们内在创造力的标志,美的设计意识和美的功能价值成为生产劳动的自觉要求。“马克思把‘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对象世界说成是自由的人的实践的一个特征。这不是随便说说的,也不是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 〔2 〕159基于《手稿》“美的规律”、“美的尺度”的观点,可以发展出生产美学思想。在美的规律的要求和美化的意识之下,使物质性的生产内在地富有美的目的和美的价值,美的规律、美的尺度就应内化为生产活动的基本性质,从而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创造美的生产理想。这样,美的实现就存在于每个人每天所从事的最基本的生产劳动中,这是人类物质生产水平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内在原则。

二是从生产活动蕴含的人类学根源性上,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是美和美感产生的根源问题。在此,最重要的关节点就是重新认识具体的生产劳动中的“手艺”系统,因为正是一整套娴熟而高超的“手艺”集中强化地培育了人类最初的美和美感,“手艺”蕴含的自由创造性使其通向真正的艺术,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根基之处都是一个“手艺人”。“人类并不是首先认识世界,然后才有目的地去创造它的。相反,人是首先在劳作中开辟出属人的世界的。在这个开辟出的世界中,有一个重要的领域――‘手艺’。” 〔8 〕54具体的生产劳动是如何产生“艺”的,具体的“艺”是如何产生美和美感的,深入生产劳动中的“手艺”“工艺”“技艺”所蕴含的美和美感,揭示“手艺”的“艺境”,可以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手艺”美学人类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以工业生产方式和电子生产方式为主要生产模式取代传统的“手艺”生产模式,“手艺”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被提升和纳入一个关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问题之上,因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手艺”美学人类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从美学的感性学意义上,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的感性的人的总体性生命表现的性质。“作为现代思想家,马克思的人的规定(亦即人的区分)和美的规定都为感性所规定。” 〔9 〕 正如上文论及,马克思用“感性”强调人的对象化活动和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强调人的基于有血有肉的现实需要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意义,从而“马克思也就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类生活的指向,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的终极目标。” 〔10 〕 基于马克思哲学实现的实践论转向,美学问题与人的感性生活实践相关联,美学回归于人的生活世界,生活的美学正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可以说,美的实现就存在于每个人每天所铺开的生活实践中,建设生活、创造生活不是一句空话,怎样生活、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全在于每个人自己的践行,能否建设一种美化的、美好的、美的生活全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创造中,美的现实就是美的生活的实现。在高度发达的文明中,美和美感是每个人的生活意识和生活世界内在地赋予的基本要素和根本价值。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马克思“将实践、生活世界视为奠基性的、根本性的,将哲学及其一切理论活动都看作是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 〔11 〕,而“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要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美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 〔10 〕。

“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活动时享受到了个人的生命表现,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 〔1 〕184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把人类的经济、生活、文化、历史和社会,尤其是人的存在及其本质,落实到了以人的生产劳动为核心的总体性的生命活动之认识上。“对象性”本身就是其“活动”“关系”“统一”“双方的互动生成”的性质,“对象性”与“社会性”“现实性”“感性”同义,“对象性”本身就蕴含了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意识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目的与规律、自由与必然,人的能动与受动、个体性与社会性、理性和感性等方面的统一体建构。从而,一切异化皆因对象性的丧失、皆因这统一体的断裂而产生。因而,美学问题立足于“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之上。马克思超越他之前的德国美学传统,使美学走向人类的现实活动和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指向克服和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的人的历史解放,从而推动了美学的革命。正是基于对象性、现实性以及感性,马克思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和美学新视界。《手稿》中的美学问题都是马克思在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这一精神之下获得重识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是走向人类现实存在的美学,就美学史而言,基于马克思美学思想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派别,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都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起着重大的影响。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不是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更不是现成的,我们应该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精神实质与时代的美学问题相结合去发展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立足于我们当代社会生活实践与当代人的审美经验,开拓与马克思美学思想重新对话的可能性,赋予马克思美学思想以当代价值,建构真正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德〕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C〕//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朱光潜美学文集:第3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7〕阎国忠.走出古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8〕牛宏宝.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彭富春.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1(4).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生活化 方法 实验

初中化学如果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实践能力,那么就会完全沦落到应试教育中的困境中,无法让学生真正吸收知识并转换为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其核心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摆脱刻板理论教学,注重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观察。因此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地让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任何化学理论与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不是考试,考试只是对学生知识接受情况的考查,考试只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种配合手段。初中化学教学是通过书本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现象,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育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例如最为简单的生活现象,当学生们的衣物沾染了不同的液体,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除,这里面就存在着较丰富的化学常识;食物如何不变质,里面的添加物或者环境的控制等都涉及化学问题;人们常饮用的水通过怎样的手段做纯净化处理,其中有消毒剂的运用等化学原理现象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原理现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只有通过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帮助人们去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同时,生活化教学由于引入更多的生活现象与趣味话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化学现象的存在、变化等,其生动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沉闷的理论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特别是将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化学场景搬到课堂中做化学实验,学生兴趣较为浓厚,而不是呆板地进行枯燥公式的演算。

2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

2.1 加入生活化科学实验

将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利用课堂实验教学,让学生对整个化学过程有切身的感受,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的动手训练,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例如生活中豆腐的制作过程,如何让豆子打磨出来的浆液凝固形成豆腐块,这其中不仅涉及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同时还涉及化学剂对食物的制作作用。而实验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化学现象发生的过程,同时其生动的操作过程也让课程文字理论教学更加活跃。一般对于小实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甚至有学生因为兴趣会在家庭中做相关的实验,提升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安全方面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部分危险性的化学实验尽量不要做,避免学生模仿后造成意外事故。例如在过往的新闻事件中,学生投毒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化学品使用的关注。化学实验不要引导学生进行毒性化学品的制作,降低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化学知识学习。

2.2 引入生活热点新闻的化学案例

社会新闻中有大量的热门事件值得人们关注,同时也是人们认识社会、提升生活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化学知识讲授中,引用热门新闻事件中的化学现象做分析,可以让学生对新闻现象有更全面的认识,增长学生的生活常识。如食品安全方面,食物中毒中产生毒性的原因,以及毒性的危害性,如何避免中毒的问题;煤矿爆炸事件中,煤矿等工作环境下要禁止吸烟的原因,以及抢救现场要避免人们一氧化碳中毒所应做的工作等。但是要注意热门新闻事件的引导性,要告诉学生如何去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强调事故发生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应该负担的社会责任,避免学生模仿恶性事件。

2.3 生活化题型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训练题型与生活化内容加以联系,而不仅仅是纯理论术语的分析。运用生活化元素包括题目中生活化俗语的运用,同时分析化学现象本身与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体会以及对理论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这种出题方式也是化学考试发展的一种形式,与生活实际相连,能够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问题解决、理解能力。在家庭作业的安排中,也可以选择更多生活常识性的化学问题做设问,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发现,同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化学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在课堂上针对学生自己所观察与动手做实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3 初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注意事项

在生活化元素的引入中,要注意相关内容的普遍性,确保所有学生对相关生活化化学现象有所了解,必要情况下对引入的新闻热点问题做背景介绍,让学生对事情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生活化教学的引入本身是为了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因此尽可能不要让学生对化学现象有理解上的困难。生活化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观察能力,同时要留意学生对生活的兴趣点,平常可以多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中寻找趣味性强、化学特点明显的生活化教学素材。如果抛开学生关注点做生活化元素引入,可能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度。同时生活化教学要注意教学引导,要强调化学现象的安全性,不要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避免学生因为好奇而尝试有毒的化学品试验。

4 结束语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运用较为广泛,因此要避免教学方式单化,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在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化学教师中出现。老教师因为习惯性做化学现象的举例,因此对相同的化学素材反复使用,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变革,没有对生活化元素做与时俱进的更新。只有对当下生活中的热门现象和常见的化学现象进行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教学,贴近生活,并指导学生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通俗的语言,让学生对化学术语有生活术语与专业术语的清楚认识,提升学生化学知识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张华东.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178.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现象;教学方法

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生活化教学可以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氛围。将生活现象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物理知识更清晰易懂,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与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能力,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物理规律,揭示物理现象,并能够将自己学习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但由于高中物理知识较为生涩、抽象,而物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使生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实验变得清晰易懂。将生活现象融入物理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使物理知识更加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深入理解。

二、生活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生活资源,让物理走近生活,促进物理课堂生活化,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地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在整合生活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设置教学情境,拉近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喜欢物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激情。

1.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应强调学生重视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习惯用物理定律及公式进行套用,但对物理概念和定律的理解停留在表层,不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应将生活现象深度融入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习题练习中,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将航空航天领域热门话题引入课堂小组探究活动中,将宇宙飞船飞行轨道的变化、火箭竖直发射等热点问题作为课堂物理知识的延伸,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物理基础知识的内化,使枯燥的物理知识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热点息息相关。

2.加强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定义和阐述,及时发现学生在表述和理解上的不当之处,对于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物理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以,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经常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例如,在“向心力”相关试题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游乐场过山车),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生活现象反映出的原理,加深学生对“向心力”知识概念的理解。

3.设计生活化的物理实验

物理教学不是机械地学习课本上的物理知识,或是不断实行题海战术,而是在全面、系统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各种与生活现象息息相关的探究性活动,促进知识的内化,强调学生理解记忆。实验教学具有较大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物理经验和规律,掌握物理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将生活现象融入物理教学中,有助于将相关现象、物理概念、规律等组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非简单的、孤立的知识堆积和知识拼凑,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活现象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系统知识。比如,在学习“能量的转换与传输”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电,帮助学生探讨电能在家用电器和变电站之间的传输关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简易电路给学生展示,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内化。

4.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灵活地运用,课外实践活动是将物理教学活动转化为生活知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生活现象与学生的日常接触较为紧密,高中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点引申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结构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够强化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回家自主研究家庭电路图的绘制,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知识。

综上所述,将生活现象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与生活现象息息相关,生活现象是物理知识形成的重要基础,将生活现象融入物理教习课堂中,能够使物理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比物理教材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蔡云梁.应用生活物理现象,强化高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4.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范文第5篇

].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看法,希望能够对观察能力的培养方略献言献策.

关键词:观察能力;观察目的;观察方法;观察品质

化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具有很多的优势[2

].为了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活动与普通的观看活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观察活动是带有明确的目的的观看活动.因此,要想实现观察目标,首先就要明确观察目的.很多时候,在同一个化学实验中,由于观察目的的不同,观察的方法、观察的重点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不同的观察目的下,对事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因素的观察就要根据观察目的进行区分对待,有些是需要重点观察的,而有些则可以完全忽略不计,这样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应该观察的现象[3

].因此,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观察目的,在明确的目的指引下进行接下来的观察活动.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

学生要想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良好的观察品质包括细心、耐心、善疑、客观等多个方面.首先,细心是观察能力形成的前提.在观察的过程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致的变化、细小的表现,要对观察对象从里到外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样才能逐渐在观察中发现规律,深入本质;其次,耐心也是观察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化学发展史中,无数重大的发现都取决于观察者持之以恒的耐心.再次,善疑也是观察品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观察获得的仅仅是感性材料,只有参与了思考在其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疑问,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思考活动,这样才能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转变为理性认识;最后,客观是获得客观的观察材料的基本保障.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尽量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记录观察现象和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求真.

三、传授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一般有以下几种观察方法:第一,顺序观察法,即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活动,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这样按照顺序进行观察才能保证观察对象的全面性,才能对观察对象形成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第二,分步骤观察法.在观察活动中,一些现象或者过程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颜色变化、温度变化、体积变化、状态变化、质量变化等,这些外界的因素都会导致观察对象产生不同的变化.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分步骤的观察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这样有利于搞清楚每种因素对观察对象产生的具体的影响,从而容易得出准确的结论;第三,对比观察法.这是一种在观察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方法,把两种具有一定相似性或者对比性的对象放在一起进行观察,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到一些细微的变化,从而准确发现事物的本质;第四,局部观察法.这种观察方法往往是与顺序观察法结合起来使用的.通过顺序观察法,对观察对象形成整体印象,然后再依据不同的观察目的采取局部观察的方法,这样可以对观察对象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观察;第五,重复观察法.这种观察方法是在对观察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为了进一步确定观察结论而进行的验证性观察,通过重复观察,既可以提高观察活动的正确率,又可能在重复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之前忽略的新东西.除了以上的观察方法,还有很多的观察方法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也经常用到.我们在选择具体方法的时候要灵活地掌握,选对了方法以后,会给我们的观察活动带来更好的效果.

四、重视观察过程中的非常规现象

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非常规现象,当遇到这些非常规的现象时,我们一定要非常重视,无数的科学实践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些新的、重大的发现往往都是来自于这些非常规的现象.如果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充分重视这些非常规的现象,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因此,观察能力高低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在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观察能力的不断提升下获得整体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全斌.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