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主要内容(精选5篇)

  •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未分类
摘要

利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选用材料要典型,每个片断有一定的代表性;二、片断内容要讲究精练简洁,不像一般记叙文那样具体、翔实;三、每个片断的字数大致相近,有着结构的匀称美。 【一文】 怀念有爱的日子 河南一考生 怀念是美好的,它使你的生活变得多姿…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精选5篇)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片断组合法是作文结构的一种,它由几个片断组合而成,几个片断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结合,从几个侧面多角度表现主题。片断之间可以用小标题,也可以用如“一”“二”“三”等字样联结。为了使结构更加严谨,开头可以用一两段文字概括内容,领起下文;结尾用一两段文字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就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一目了然,尤其在考场上便于操作,也使阅卷老师便于评判。

利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选用材料要典型,每个片断有一定的代表性;二、片断内容要讲究精练简洁,不像一般记叙文那样具体、翔实;三、每个片断的字数大致相近,有着结构的匀称美。

【一文】

怀念有爱的日子

河南一考生

怀念是美好的,它使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变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怀念有爱的日子,体味深藏在爱里的非凡诗意。

母亲的爱

怀念母亲的爱,体味“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之心。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的。看这身上的衣衫,看这一针一线,它是爱的河流,也是母爱的印记。怀念母爱的日子,心里暖洋洋的,像阳光一样温暖。

老师的爱

怀念老师的爱,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精神。老师是辛勤无私的,她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给予我们很多很多。她像园丁,一天天哺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着。为我们她万分辛劳,有时放弃了休息调整……她眉头的皱纹是历史的印记,是付出的体现。怀念着师爱的日子,心里激动万分,像得到指引的船舶,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同学的爱

怀念同学的爱,体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情,想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同学也是生活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会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使我们重新扬帆前行。同学的互助、关爱,使我们像在黑暗中得到光明一样,对前方充满希望,使我们冰冷的心,得到温暖。怀念同学之间的关爱,它是力量的源泉。

同学们,怀念吧!怀念会使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怀念会使你变得自信和充满力量,怀念会使你充满希望。

怀念有爱的日子,体味它的诗情画意,充实我们的精神宝库。

【一评】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然而每人却只有一位母亲、享有一份母爱,而我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 《怀念母亲》,作者却有着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作者六岁便离开了生母,在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这给作者留下了终天之恨,后来作者到德国留学,祖国母亲又成了作者梦中的牵挂,这种感情异常强烈,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作者度过了他在欧洲的十一年时光,这篇课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生身母亲永久的思念与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读完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我生活在和平年代、建设年代、生活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早上,刚起床,床头早已放好了母亲为我准备的衣服,桌上早已摆满了母亲为我准备的我爱吃的饭菜,与作者相比,我比作者好一百倍,我真是太幸福了,就这样,我还是不是得对母亲发脾气,惹母亲生气,我真为我的过错感到愧疚!

所以,我更珍惜母爱了!

六年级:刘德馨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领会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以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难点:透过生活小事感受母亲对“我”的爱,透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认为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

小结:是啊!秋天硕果累累、大地丰收,是多么美好的季节。然而在作家史铁生的心里,秋天却弥漫着无限的伤感,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史铁生走进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怀念。

2.我们先来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

母亲

小结: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作者具体是怎样写的?下面我们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一)出示细读提示

1.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作者选取了母亲生前的几件小事?找出相应的段落。

2.细读每件小事,画出课文中让你最受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理由。

(二)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提示中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自读理解,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汇报

第一个问题: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可能找到二件、三件、四件小事,这时教师引导:

1.读读这一段内容,想想是不是母亲生前的一件小事。

2.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看还有什么新发现。

小结: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作者选取了母亲生前的四件小事来写。在叙述每件小事中,哪些句子让你最受感动。

第二个问题:

1.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谈,教师点拨:当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板书

——

绝望)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联系第二自然段,大家知道:母亲现在什么情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肝癌这个非常可怕。她的肝会越来越硬,体重会越来越轻,肚子鼓的越来越大,还会经常吐血,疼痛难忍。而且这样的病不到三个月就会死去。

(3)母亲已经病入膏肓,疼痛难忍,面对我的暴怒和绝望,她忍住了哭声,更忍住了——(自己身体的病痛),还鼓励我,从这个“忍”字看出母亲怎样?

(板书——坚强)

(4)“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话,母亲把“好好儿活”这句话重复了两次,她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小结:母亲深知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用两个“好好儿活”,面上鼓励儿子——母亲在世的时候,要勇敢地克服困难,坚强地活下去。实际上也在暗示儿子——母亲去世后……

(5)我们把这段话的理解再送回到文中去。(分角色读这段对话)。

2.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说。教师点拨:母亲说要带我去看菊花时是什么神色?(央求)理解词

意。母亲是为了自己而央求儿子吗?为什么?

小结:母亲在病痛如此严重的时候下,她私毫没有想到自己,而是想到儿子,从这里我们体会到母爱什么?(板书——无私)

(2)当我同意看菊花时,母亲的神色有哪些变化?(喜出望外、高兴)看菊花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小事,我的同意却令母亲喜出望外,为什么?(母亲是想在她有限的时间里,排解我心中的郁闷,鼓起我重新生活的勇气。)

(3)当时的我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吗?

小结:当母亲离去后,回想起这些往事,作者心中会感到怎样?(板书——愧疚)

3.第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2)省略号什么作用?那么,母亲还会说什么?

小结: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在她生命垂危的最后一刻,想到的依然是她的儿女,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板书——伟大)

4.最后一段

(1)指名读最后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画面。(出示课件菊花图)

(2)当我看到这么多不同颜色的菊花,更加懂得了母亲的话——要好好儿活。那么怎样活才是“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与不同颜色的菊花有什么联系吗?

(3)课件出示(描写菊花的句子)齐读

让学生自由说

点拨:这不同颜色的菊花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代表着不同的活法,你能说说都怎样的活法吗?

黄——淡雅

要活得平淡,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白——高洁

要活得高尚而纯洁

紫红色——热烈而深沉

要活得有热情、有活力,而不张扬

小结:那就是说,人有各种活法。具体来说,可以活得淡雅、活得高洁、也可以活得热

列而深沉。

(4)把这种感情送回到句子中,齐读。

(四)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1.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对比、语言、动作、神态)。

2.教师总结:作者借助生活中的四件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把“我”与母亲的情感态度进行对比,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刻画出一位坚强、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怀念之情。

过度:许多年后,史铁生在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的鼓励下,勤奋写作,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文章。

四、口语训练

1.同学们有没有查找资料?你查到史铁生的作品了吗?把你认为最精彩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放音乐)。

2.当清明节到来的时候,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

小结:你们道出了史铁生要对母亲述说的心声。母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有一位深爱自己的母亲。那么,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怎样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呢?课下我们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可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给妈妈写一封信。

3.课后小练笔

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五、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母亲(坚强、伟大、无私)

绝望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华兹华斯《序曲》儿童意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I 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1)05-0073-04

一、前言

“儿童是成人的父亲”或者“儿童是人类之父”是19世纪直到当今被反复表达和研究的一个隐喻话题,无论是文学领域、教育领域还是心理学和古生物学领域,都有人就此作过专门的研究或陈述。但是,在文学领域,一命题更多的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联系在一起。自从他在《每当我看见天边的彩虹》一诗里提出“儿童是成人的父亲”一断言,一话题就一直激发着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成为华兹华斯研究的一大主题。因为,一理念“是探究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以及整体的诗学思想,甚至是我们重读浪漫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此问题,国内不少学者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其中既有人从华兹华斯的儿童理念或是观念人手,也有人从儿童与自然的关系、或是华兹华斯与老子的对比以及互文性的解读等展开陈述。本文意在通过对华兹华斯的《序曲》中相关内容的研读,加入到一话题的讨论。希望本文的分析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一命题的意义。

二、母亲怀抱中的婴儿

在《序曲》中,华兹华斯用大量的篇幅回溯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代。在他看来,“我们单纯的童年――高坐/强大的王位。因为,虽然儿童看起来非常弱小,他却“显然已与生机盎然的/宇宙结下了患难与共的友情”,情感的力量:

使他的心灵具有创造力,

犹如那伟大灵智的;

它与感知的世界相互协同,不只是感受,也在创造。

华兹华斯认为,种力量就是人类生命之初的“诗的灵性”,具有种力量的婴儿因为受到了祝福而成为上帝的宠儿。在儿童的眼里,他周围的一切都亲密地存在于同一个世界之中。个世界有一种力量,它“在感官所及最广阔的空间里,使所有的/物体升华并闪烁着光明。”由于儿童的血液中“融入了引力和孩子天生/对母亲的依恋,”并将他与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儿童自身也被赋予了种神圣的力量。因此:

当他纤弱的小手指向

一朵鲜花,虽无力采撷,但他从

人间最纯的爱泉中汲取的爱意

会使那花朵更加清妍;他内心的

温慈已经泼洒出同情,洒向

四周一切不堪入目的事物,

抚慰那些暴力与损害的伤痛。

事实上,华兹华斯在《序曲》第5卷对“真实的孩子”的描述,正是他自己在母亲怀抱中成长经历的再现。在母亲的怀抱中,不仅“他的灵魂完全陶醉在/母亲温情的目光中”,而且,凭着儿童天生的感知,他从生命的一开始就能够与母亲的心灵进行无声的交流。在他的眼里,母亲是他“所有知识的起点,所有/情感的中心。”她“从未/受过虚伪荒谬的教育……/没有那些人的妒意,也从未固守/成见,怀疑我们的本性。”相反,她从自己的思维习惯中找到了对于上帝和自然的信仰。她坚信:

上帝用纯真的奶汁充盈

母亲的,也定会兼顾我们的

灵魂――凭他那伟大的宽容和督导,

给我们纯真的本能,纯真的食品。

在一信条的指导下,她从不惧怕孩子的过错或闪失,也“不会因不切实际的期许而/脑涨头昏”。她能做到一切,并不是因为她有“强于他人的才智”,而是因为她“得益于她所生活的时代和居住的环境”:“由于温良的美德、心地的真纯――/一个原本仁慈的心灵找到了/仁慈和希望。”

儿童的天真,使得年幼的华兹华斯误以为母亲的养育将陪伴他一生。然而,命运却过早地剥夺了他母亲的生命,孤苦伶仃的五兄妹“只能抱成一团,相互依偎。”对诗人的打击不啻于拆掉了他情感的支点。由于太小,诗人不能理解慈祥的母亲为什么会离去,撇下他一个人“独寻有形的世界”。他猛然意识到“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路遇艰难时,将需要像“羚羊的肌腱和苍鹰的羽袖”般的力量才能度过。然而,令他惊讶的是“那大厦并未倾覆-/似为它自己的魂灵所承受!”

大厦之所以没有倾覆,原因在于华兹华斯不久就意识到了另一位母亲的存在。她,就是华兹华斯在霍克斯海德读书时的房东安 泰森。她像华兹华斯的母亲一样,善良纯朴、无忧无惑,操劳忙碌却不乏平实的欢乐;她没有子女,但并不缺乏慈祥的母爱和子女的孝敬。她不仅为诗人提供了他母亲死后所梦寐以求的正常的家庭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她给予了他同样的自由去探寻、享受湖区的自然美景。成长在母亲和自然的怀抱中,华兹华斯体验到了上帝的神秘存在,发展出了“回归童年与自然”一诗性存在的浪漫主义哲学。

三、自然怀抱中的成长

《序曲》中关于“母亲怀抱中的婴儿”形象的描写还有很多,其中绝大多数与自然的养育联系在一起。当诗人还是一个5岁的小孩子的时候,他早已是德文河怀抱中的常客,“在河边磨房的水道里度过/夏日,”“或在沙地上飞跑,在野黄花/丛中跳跃,或……/独自站在天地间,……/任性地纵足四面八方。”

后来,尤其是当诗人来到霍克斯海德后,他依然还是一个“怀抱中的婴儿”,不同的是,现在他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

眼前的

一切都新奇,亲切,因此只择取

精纯的外力向心灵渗透,以求

更加精确和深入地交流。

在整整8年的时间里,华兹华斯享有完全的课外自由,“无拘无束地/投入更多的户外活动”,如下套捕猎、划船、滑冰、钓鱼、玩游戏、野炊、赛马、或是简单的散步。可以说,8年是诗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如果在之前“他的灵魂完全陶醉在/母亲温情的目光中”,如今在自然母亲的怀抱里,他不仅“在/纯粹肉体的享受中陶醉忘情”,而且感受到“想象的力量注入胸中”曾。在所有的活动中,自然以其“秀美与震慑”养育着诗人,陪伴着诗人的成长。在自然的怀抱里,诗人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同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对自然的热爱也不断被强化。

些活动,构成了《序曲》第12卷所提到的“一些瞬间”(spots of life)的一部分。“它们以超卓的清晰,保有复元的/功效:……它们能滋补我们的心灵,/无形中修复它的创伤。”如果往前追溯,些瞬间,“从童年的初期开始”就已出现。当他还是母亲怀抱中的婴儿时,德文河就已经把它的低吟融入了他孩时的摇篮曲,用声音追随着他“流动的梦幻”:

以不息的乐曲织构着

柔缓的思绪,胜似轻轻的婴思,

让我在忧烦的人间早早品味到

大自然在林地与山间弥发的一片

静谧,对它产生朦胧的预感。

即使当诗人因母亲去世而不得不迁到霍克斯海德读书时,自然的偏爱依然跟随着他。在那里:

较为安静的玩乐

开始频频诱发我们的欲望:

每一个假期计划,每一次幼稚的

玩耍,都必然有自然景色伴随。

正是由于自然的陶冶,夏日温德米尔湖上的竞舟挥桨成了春风得意的游戏。不仅“妄自尊大的虚荣得到缓和”,心灵的活动也“变得独立、安恬”。而长假时策马到神庙和修道院的远游则会带来精神上的升华:在断壁残垣和朽迈的殿堂前,诗人感到的是崇高的神圣;在远处草坡上远眺风暴后幽谷中的树木与尖塔,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神圣的安详与宁静;从殿堂里回徊的微风中,诗人听到的是古老教堂的呜咽喘息,但幽暗中看不见的小鸟的长鸣,让诗人在教堂的呜咽中感受到了乐观和希望,使他“真想长久住在那里,永远地/听甜美声音在耳边响起。”

如果在些经历中,诗人的同情心逐日扩展,眼前普通的事物也越来越引起他的爱恋,使他“倾心于乡间的景物”,另外的一些经历则使他体验到了自然的神秘启示和教导。秋夜林间的下套捕猎,让他觉得“似乎扰乱了星月银辉中充溢着的/宁静”;取走他人的猎物更让他听到了神秘的责难,听见“孤寂的山间响起低沉的呼吸声”和身后“分辨不清的”脚步的声音。湖上飞舟时,在他眼前愈来愈高大的山峰,“随我的划动向我逼近,就像活的东西,有动作节奏和自己的/目的。”景象让他感到了无名的恐惧,逼着他“以颤抖的桨叶”和“沉重而忧郁”的心情把船划回原处。种感受使他意识到了朦胧不清的“未知生命形态”的存在。从此,记忆中熟悉的事物,如今被“巨大超凡”的形象所代替,“其生命有别于人类,白天在我心灵中/移游,夜晚来骚扰我梦想的安谧。”

在些神秘的体验中,自然作为万物的灵魂,赋予景物和他眼中的形象以生命,并借此向华兹华斯展示了宇宙的智慧和精神。从孩提时代开始,自然就为他把构成人类灵魂的各种情感编织在一起,并且“以崇高的或美好的景物”占据他的心灵。他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那低沉的声音还是愈来愈高大的山峰,都是自然所展现的容颜(Pres-ences of Nature),它们出现于诗人孩提时代的游戏中,并“在所有景物上印出艰险/与欲望的标记,于是让寥廓的地面/密布胜利与欢乐,憧憬与恐惧”。从而用生命和自然:

净化情感和思想的

浊雨迷风,让痛苦和恐惧变得

圣洁,直至我们在人心的跳动中

发现一个宏伟壮丽的含义。

四、结语:童年经历的意义

华兹华斯认为,儿童来自于上帝的家园。“婴幼时,天堂展开在我们身旁;”每一种普通景物在他眼里“似乎都有神圣的光辉射出”;让他“不听不说,却看清永恒的深奥。”由于还保有“宏大的灵魂”,儿童是人类“最好的哲人”和“盲人中的明眼人”。但是,人类社会的正规教育却抹杀了大多数儿童身上的神力。当时,由于受葛德温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人不过是外在环境的产物,人性的培养首先应当通过教育来实现,完美的人性可以在所谓正确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得到培养。在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来的“模范儿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原本不受任何约束的少年,如今“像受到/恶意的安排,或中了阴险的诡计”一般,“任人/摆布,全无自己的意愿。”

幸运的是,华兹华斯成长于自然之中。在自然的养育下,他很早就能够与自然进行无意识的交流。多年后,当他步入成年,“余烬里,/竞还留一些活力,/人的天性还能回忆起/那样容易消失的东西。”虽说脑海中的景象不再清晰,儿时的景物依然见证着他的体验,脑海里也依然保持着儿时欢乐的实在记忆。真理一旦苏醒,就“永不会消灭”。因为,凭借震慑的训诫,凭着儿时的欢乐和与之而来的幸福,凭着记忆中残留的模糊不清的情感,儿时的景物已经成为诗人“日常的亲密伙伴”。只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个体的好奇心、想象力、开放态度、灵活性和创造力等心理品质,自然的精灵就会像水仙一样闪现在他的眼前。凭想象和回忆,华兹华斯超越了有限的生命,重新构建了他与自然、与上帝的关系,并在与上帝和自然的神性共存之中找到了永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宁,儿童是人类之父――从进化心理学看人类个体童年期的本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07-113,145

[2]苏文菁,华兹华斯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6

[3]刘新民,华兹华斯儿童理念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1999(2):68-70

[4]郭章容,论华兹华斯诗歌创作中的童年理念[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46-48

[5]郭美男,华兹华斯诗歌童心思想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2-64

[6]曾照莲,童长涛,试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童年主题”[J]学术交流,2004(12):169-171

[7]潘新华,论华兹华斯的儿童观[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24-6,38

[8]崔莉,重返自然的桥梁――试析华兹华斯的儿童观[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95-98

[9]陈冰,老子“复归于婴儿”观念与华兹华斯“童年主题”比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61-64

[10]葛桂录,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版),1999(2):135-141

[11]蒋晓娟老子与华兹华斯的“归根”情结[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l-3

[12]蓝仁哲,解读命题“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从《我心欢跳》的惊喜到《永生颂》的人生感悟[J],国外文学,2005(4):91-96

[13]WORDSWORTH,The Prelude,The Poetical Works of WilliamWordswort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3,642-752

[14]华兹华斯序曲或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M],丁宏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5]WORDSWORTH,The Poetical Works of William Wordswort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3,587-590

[16]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黄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82-191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讨论传统学者缘何特别强调儿子对父亲的孝敬?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父母在传统家庭中的地位,分清父子和母子关系的不同特点。在传统中国社会,父亲被界定在外部世界,由此导致父亲对儿子和儿子对父亲的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又因彼此对对方角色期待之失望,而造成了父子间的疏远关系和对立情绪。与父子关系不同,母子间往往能够融洽相处,如果能够正确解决婆媳关系,母子关系的和谐往往能够保持终身。这与母亲的地位被界定在家庭内部有关。因为在孩子的童年时代,母子朝夕相处,不容易产生那种只有在父子间才可能产生的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或者说,母子间当然亦有彼此的角色期待,但不像父子间的期待那样不切实际。一方面,母子朝夕相处,两者之间构成如朱迪丝・维尔斯特所说的“一体状态”或“根本的联系”(朱迪斯・维尔斯特:《必要的丧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孩子对母亲的感受是熟悉的、具体的;不像对父亲那样,是理想化的、富于神秘色彩的。因此,孩子对母亲的角色期待是切合实际的,不至于像对父亲那样,因理想化的英雄角色期待之失望,而导致疏远、对立情绪。同时,母亲对于孩子是体贴入微的,不会像父亲那样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与父亲的严厉相比,母亲往往是慈祥的。一般而言,溺爱孩子的往往是母亲而不是父亲,甚至有“家训稍严,而母氏犹有庇其子之恶,不使其父知之者”(《袁氏世范・睦亲》)。与父亲相比,母亲更了解孩子,所以她不会像父亲那样,对孩子产生理想化的角色期待,因而相应的失望情绪也低于父亲。在世俗生活中,当父子间发生疏离、对抗情绪时,母亲顶多是作为一个中间调解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往往是站在孩子一边,与孩子组成同盟军,联合起来反对严厉的、不近人情的父亲。

父子疏远、对立是必然的,母子和谐相处则是常见的现象,这是由父母本身之角色地位及其对孩子产生的不同的角色期待所决定的。《礼记・表记》中有一段话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其云:

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今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无能;母之亲子也,贤则亲之,无能则怜之。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

这段文字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同。父亲对孩子是“亲贤而下无能”,即喜欢贤能之才而讨厌无能之子,父亲对孩子的态度有点近乎唯才是亲。这是由于父亲通常把孩子视为实现自身不朽价值的载体,从而对孩子产生过高的角色期待所决定的。母亲则不同,她对孩子“贤则亲之,无能则怜之”,即贤能之才固然值得喜欢,但无能之儿亦需爱怜。母亲对孩子的这种态度,与她本身的角色地位有关。其二,因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态度,从而决定了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取向,即“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句话中,“亲”“尊”二字出现了两次,并且都是以尊隶父、以亲属母。尊者,敬也,严也;亲者,爱也,慈也。故《孝经・圣治》说:“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以尊隶父,就是说,孩子对于父亲只有敬,父亲对于孩子便是严,缺少爱慈之成分,故云“父尊而不亲”。以亲属母,就是说,孩子对于母亲是爱,母亲对于孩子是慈,故云“母亲而不尊”。父子关系与母子关系的区别,在这段文字中讲得非常清楚。

“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这种观点亦体现在《孝经・士章》中: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这里所谓的爱、敬,分别等同于上引《礼记・表记》中的亲、尊。事母以爱,事君以敬,事父则兼爱、敬。君、父同体,以事父之道事君,故事君主敬。事母主爱,故“母亲而不尊”。事父兼爱、敬,之所以提及爱,这正如《孝经・圣治章》说:“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子天性,亦有爱的成分,但父子间爱的成分不仅比母子间少,而且还隐藏得很深,或往往被人们忽略,如扬雄说:“婴犊母怀不父怀,母怀爱也,父怀敬也。”(《法言・问道》)又如儒家学者讲父子关系,往往重孝轻慈,就是一个明证。因为“父子间天然关系固然存在,但不十分坚强”(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8页),即“天性”的成分少,而出于“天性”之爱亦较母子为弱,故曰“父尊而不亲”。

总之,子女之于父母,态度有异,或曰敬父爱母,或曰尊父亲母。这里,有必要厘清爱与敬这两种情感态度的区别。相对而言,所谓“爱”,乃是一种出于天性的诚挚自然之情。所谓“敬”,则是一种在外力作用下的人为之道。考察“敬”字之字形字义,即可明白这一点。“敬”字之初形是“苟”,变化而成“敬”字。“苟”字之本义是恭敬谨慎,其后演变为“敬”字,增加了“攴”符,表示有外力迫使其恭敬谨慎(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4~125页)。这个外力就是礼。敬、爱之别,古人区分得很清楚。如《庄子・天运》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扬雄《法言・问道》说:

或问:“太古德怀不礼怀,婴儿慕,驹犊从,焉以礼?”曰:“婴、犊乎?婴、犊母怀不父怀,母怀爱也,父怀敬也。”

“婴犊母怀不父怀”,是出于天性,“母怀”之爱是天性之情;“父怀”之敬是人为之情。“婴犊母怀不父怀”,正表明人之本性是重天性之情而轻人为之道的。刘劭《人物志・八观》亦说:

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然爱不可少于敬,少于敬,则廉节者归之,而众人不与。爱多于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

刘劭这段话,对爱、敬的说明和区分相当准确。就爱、敬而言,爱是敬的基础,建立在爱之上的敬,才是发自内心的敬。在通常情况下,敬有“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的特点,故而需要礼法来维持它、保证它,因而亦往往容易流于貌敬心非。而爱则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有“情亲意厚,深而感物”的特点,是一种更适合人之自然本性的情感。所以,它在不需要礼法维持的情况下,亦能自然长久。

搞清了父子、母子关系的不同特点,接下来我们看看古代儒家学者对孝道的界定,及其对父亲角色的态度。考察早期儒学文献中讲的孝道,虽然皆可泛指子女对父母的态度,但在相当多的文献中,则是侧重于指儿子对父亲的态度。换句话说,古代学者通常强调儿子对父亲的孝,而对于儿子对母亲的孝,则往往是略而不论。这大概是因为母子关系是“天然的关系”,是“根本的联系”,无须强调,亦能自然和谐,就像“婴犊母怀”一样,是一种自然本性之流露。而父子关系则不同,虽然在父子间仍然存在着“天然的关系”,但往往因种种原因而容易发生疏远、对立情绪,故而需要特别强调,需要用孝道观念维持其联系。所以,我认为:孝道即父子之道,孝道观念主要是用来维持父子关系的一套思想学说。故《孝经・圣治章》云:“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父亲形象,都以“严”为特征。同时,人们亦认为“但有严父,必出好子”(《课子随笔钞》卷六),“父严而子知敬畏”(《袁氏世范・睦亲》)。为什么古代学者特别强调父亲角色“严”的一面呢?这正如《孝经》所说:“圣人因严以教敬。”也就是说,只有“严父”才能获得子女的“敬”,即父亲因己之“严”而获得子之“敬”。所以,孔子论孝,屡言“无违”,即无违于礼。孝以合礼为原则,而“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广要道章》)。又《论语・子路》载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即孝虽以忠、敬为本,而又特别强调敬,是敬大于忠。所以,孝道即敬道,孝道即是父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