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精选5篇)

  • 食品科学与工程(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2重基础、强实践、增选修,注重个性培养,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2.1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比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保障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到29%,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1.2.2…

食品科学与工程(精选5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第1篇

品牌专业首先必须具有一流的培养方案。在制定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举办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行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将毕业学生请回学校,座谈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衔接、能力需求与培养等问题;同时,走访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相关生产单位,了解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最终,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以食品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基础,以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基本理论,具备食品工程领域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应用人才。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对培养方案进行如下调整。

1.1以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主线,贯穿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础,以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食品科学研究,以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仪器分析、食品化学等为学科基础课程,以食品分析、食品技术原理等为专业课程,贯穿4年教学过程。作为工程设计,以工程制图及CAD、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基础为主要学科基础课程;以食品装备与控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为主要专业课程,贯穿4年教学。将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培养食品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兼备的专业人才。

1.2重基础、强实践、增选修,注重个性培养,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2.1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比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保障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到29%,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1.2.2重基础,宽口径,增加基础课比例在本次计划修订中,授课学时共160学分。其中,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总授课的72.2%。加大基础教学的力度,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2.3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扩展学生知识面在选修课程中,加大了基础和专业基础选修课程的比例。在可供选修课程的42个学分中,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共15学分(包括仪器分析、食品化学、机械设计基础、食品酶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免疫学等),占35.7%。这些课程作为限选课程,安排在前5个学期,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选择。

1.2.4增加工程类课程教学的比例,为培养食品工程方面的人才奠定基础在专业课中,工程类课程的比例由26.7%提高到40%,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复合型人才。

1.2.5学生科研思维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将大学生科研训练、科研立项、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考取各类证书等纳入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注重个性化培养。

2打破专业界限,构建主干课程教学内容

以功能实现为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2.1打通专业进行课程内容体系重组和优化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目前共有7个专业,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商品学专业(食品商品学方向)、药事管理专业等。上述专业中,有些课程的理论和原理相同,只是应用领域不同,如食品毒理学和药品毒理学、发酵工厂设计和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和发酵工程设备、食品工程原理与化工原理等,对类似课程进行跨专业重组和内容优化,既可以节省教师资源,又可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2以课程群的形式组合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程内容可以按类进行划分。如食品添加剂、食品香精香料、食品原料学等,类似课程可统称为食品原料,形成教学组,协调统一、突出重点;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食品贮藏与加工、果蔬制品加工等类似课程均有重复内容,将类似课程进行分割、组合,避免内容重复。

2.3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之中。每门课程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要求。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和组合,每门主干课程均能开出10个学时以上的综合实验,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化动手能力。

3以食品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1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实践模块的整体设计为了培养食品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兼备的专业人才,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4年的教学过程。在一、二年级,重点以基础课程教学为主。有关食品科学研究基础的主干课程以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等为主。为了强化动手能力,在课时分配上,无机与分析化学共96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46,占47.9%;有机化学8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37,占46.3%;生物化学8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32,占40%;仪器分析48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24,占50%;总体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46.05%。有关工程基础的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及CAD、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上)、金工实习等课程,其中,工程制图及CAD共48学时,而其上机学时为24,占50%;金工实习为3学分。

在三、四年级,重点为专业课程教学。有关食品科学的主干课程包括微生物学、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分析、食品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微生物学8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32;食品专业实验为40学时;食品分析32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16;专业实习为2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16学分。有关工程类课程包括化工原理(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食品装备与控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为2学分;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课程设计为1学分;食品装备与控制实验为10学时;专业实习为2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16学分。在4年的实践教学安排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包含了实验、实习和设计(论文)三要素,符合教学规律;它强化综合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研究意识和工程设计意识,以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3.2课外创新活动与实践教学结合,纳入培养计划,注重个性化培养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将大学生科研训练、科研立项、发表学术论文、学科竞赛、考取各类资格证书等纳入学分,上述内容共计5个学分。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生有50%参与科研训练和科研立项,同时还有30%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每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或参与的数量在20篇以上。有50%的学生考取HACCP内审员、高级实验师、营养师等各类证书。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个性化培养。

3.3四年级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全面指导四年级实行导师制,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课程选修和教师的研究课题、工程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由教授负责、硕士研究生参加的指导队伍,使高年级本科生有机会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感受专业学习与领域前沿研究及行业发展前景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3.4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以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重点学科为依托,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平台。与企业联合申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学校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培养技术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实习基地,互惠互利。将教师的合作点变成庞大的合作网络,形成稳定、可靠、多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这种方式,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在天津市相关企业形成了12个稳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生产认识实习提供保障,使毕业论文和设计达到真题真做,从而达到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力的培养目标。

4优化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及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们通过重点吸纳与引进、骨干扶植与培养、结构优化等方式建设专业师资队伍,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学缘丰富、结构合理、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6名(40%)、副教授8名(53.3%)、讲师1人(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4人,占93.3%;师资队伍中40~50岁的8人(53.3%)、30~40岁的3人(20%)、30岁以下的1人(6.7%);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00%;已形成知识、学历、年龄等均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第2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学改革 建议

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本科教学中一个独立的环节,但与课堂教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其进行改革要从课程体系上入手,逐步完善教学体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一、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

首先,我们应把握三本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基础功底相对差一些,特别是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也不够积极。因此,根据学生整体情况适当调整专业理论课的学时,削枝强干,给学生更多实践的空间。在具体安排上,把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理论内容拿到实验室去授课,直接以理论指导实验,再以实验验证理论,使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其次,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始终保持在全学程的30%以上。硬件建设作为高校评估的一项硬性指标已经被高校重视起来,但大部分高校对软件的投入相对较少。对于工科的实践教学,开发、购买现代化工厂工艺技术方面的光盘或实验教学课件可以说是对学生工厂实习的一个有效补充。学生通过对动手实验操作、观看现代化工厂生产工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实地去工厂实践、毕业论文等这一套系统的实践链的应用,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明确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最后,教学计划应重点体现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科研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手段,科研训练目标要清楚地体现在教学计划中。除此,随之要建立、建全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不能使科研训练形式化。具体可采取高年级导师制,让学生在逐步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水平与实验操作技能。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按计划进行,也可以根据导师的课题需要选择在寒、暑假期进行,或者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等。

二、创新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顾名思义即指“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要实现教学相长,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重教师、轻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研讨的三大弊病,推行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整体特点、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的内容,教师要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资源,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组织、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转变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观上,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改革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建构“发散启迪式”教法、学法体系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体系,创设平等、自由、宽松的教学互动平台,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不但乐学而且好学,激发其创新的内动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大胆设想的良好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学生开放实验室

食品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最基本的是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其方向是增加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当前,高校的实验课学时一般是2~3小时,要在这个时间内开设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有些困难。对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除开设实验课外,再增加课程的实习。在实验课上,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具体实施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准备实验,记录注意事项,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写出实验报告以及实验小结,注意在上交实验报告时要同时附上原始记录、分析讨论的参考文献等。实习一般以综合性的实验为主,老师确定课程的实习方向,学生也可以自主制定实习内容,但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脱离教学内容或内容设置很肤浅,实习共分为6个阶段:确定方案、试验、总结、提高试验、总结完善。在具体实施上,先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出方案、自己动手配制试剂,然后再进行操作;如果是工艺课实习,还要对工艺步骤以及参数进行研究,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对实验成本以及大规模化生产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等,从侧面对此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

四、加强社会实践基地联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已成为世界性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也从专业培养人才转变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相关的生产厂家及科研机构建立联系,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学校为企业、研究机构输送人才,提供技术上的服务,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企业、研究机构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基地,同时加强学生校外实践的管理与指导,通过校内外有效的结合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科研能力。

五、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大都是以固定的模式进行,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与统一答案,忽视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兴趣爱好、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统一的考试模式无疑会压制或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挖掘、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死板、单一的考试模式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被现代社会所淘汰。因此,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考试模式、创新多样化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尤为重要,首先考试形式、方式要多样化,采取闭卷与开卷、口试与笔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展示平台。考试题型以综合题为主,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观类型的题目可适当加大比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能力考核方面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发挥的机会。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要提前做好基础的工作,如制定考试大纲、试题库与考试评价标准,建全考试工作细则,规范考试工作流程,保证评分的公平、公正。除此,改革考试模式还要改变学生的考试观念,使学生以主人翁姿态进入考试改革的大潮中。只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一定会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大力推进食品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之,食品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教学研究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大胆探索与创新,逐步完善教学体系,为培养高素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张剑,李梦琴,冯勤,艾志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06).

[2]李云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06).

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第3篇

中国近年来发展工程技术和食品科学的成绩斐然,这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产中,经济价值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该领域地研究中,这也相应地提升了该学科的影响力及知名程度。在规模方面,两门学科不断扩大,梯队方面也优化显著。中国201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两门学科地研究中,许多高等院校也增设了与之有关的专业课程,规模不断得到拓展。曾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自2008年开始,这两门学科在各高校的开设率显著增长,两年内,增设数量超过三十所,另一方面,我们分析梯队的专业能力,一方面专业梯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专业梯队的质量也显著的提升。相关人员具备了越来越高的资格与学历水平。总体而言,在质量与数量方面,中国在研究这两门学科的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教学方式得到改革,人才的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该学科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得到不断改革。正是在这种大方向的改革下,学科在高校内的发展可谓是如鱼得水,对该方面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学科精品课程的开设状况来说,仅仅2005年到2006年这两年内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精品课程开设数量已经达到了近20门,在学术研究成果上来看,该学科的博士学位优秀获奖论文在数量上也有了重要的突破。因此从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上来看,明显呈上升趋势。

2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发展,过去的食品生产工艺过于落后,不能适应食品学科的各项发展。因此,未来中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将主要以科技引领生产技术为主要方向。由此,民生问题因食品学科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2.1为食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推动下,科技领域越来越重视民生科技的发展,并且随着设计与执行科技规划方案工作的不断推进,民生科技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其中与民生科技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合理规划健康、节能、公共安全以及环保等。由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民生科技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民生科技中,食品科学占据主要地位,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其逐渐被重视的关键。

2.2为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提供了资源

加大对社会中不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力度是当前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各种资源要加大其利用率。在装备得以提升、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在全部学科中,食品产业作为重要内容,一方面帮助科学化的实现,使学科化的成果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另一方面,从装备和资金的角度,学科化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食品产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此外,食品科学的发展应该依据科学技术的改革,对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解决,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取代传统生产技术,以便对食品产业进行改革;利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资源使用率和生产水平进行提升,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与应用,从而确保食品学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策

3.1增强科学技术创新意识

当前多家战略需求最大的就是可持续利用资源与食品安全,在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这些问题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未来食品学科发展的规划方面,有关工作者必须将其发展态势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可能遇到的发展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解决。另一方面,建设学科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力度,从而使食品产业未来的发展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

3.2建立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平台

研究食品学科的有关人员必须通过创建高水平的专业平台来使其研究成果保持原创。集约的高度性是食品学科的主要特点,其有关研究工作必须在相关技术的支撑下完成,但因投入方面的制约,食品学科的有关研究工作在专业性方面还有待提升,并且大部分科研部门都缺乏先进的装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食品学科的发展,并且在研究自主创新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为了使食品学科的发展更加快速,许多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部门都需要与食品学科有关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基地作为支撑,在研究装备方面需要更新提升,从而在条件与环境方面为食品学科创造机会,使研究食品学科的相关成果更加准确。

4结语

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一流学科;OBE

“双一流”指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在“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具有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1]。高等教育的顶端即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发展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使命,在高等教育中地位极为重要,也是指引“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2]。如此,在“双一流”高校建设驱动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迫在眉睫。2016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内蒙古自治区统筹推进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确定了自治区双一流建设方案和规划[3]。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入选首批一流学科建设行列。那么,何为“双一流”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培养一流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应用的方法便是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培养目标要明确,良好的师资队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并构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最后评价体系要先进。上述为基于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教育理念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旨元素,笔者将OBE教育理念应用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试图改进培养模式。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以食品的营养健康、生产的工艺设计、食品安全卫生及食品的加工贮藏开展研究的学科,是贯穿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纽带[4]。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的研究生为目的,能够把食品工程学、生物学和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到研究与实践中,具备食品加工、保藏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3个二级学科。

1OBE理念的内涵

OBE即成果导向教育,来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被美国和澳大利亚率先应用,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最早是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W.D.)在1981年提出[5]。澳大利亚教育部门定义OBE为“帮助学生经由学习实现特定产出的教育教学过程”,教育结构和教育课程只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6]。教育系统的运作取决于学习输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特定能力得不到提高,必须重新构建系统而维持延续。概而言之,OBE教育理念从现实要求出发,明确学生预期结果,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都是由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追溯,参照特色培养方案,督促学生争取到同等成功机会并实现自我。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基本模式,能追踪到1978年再行复原研究生招生制度,历经多次改革发展,逐步扩大招生数量,教育培养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最终实现培养模式的转变[7]。研究生教育便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之一,经济社会改变的推移,大大增加了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为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要清醒看到,目前我们人才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知识能力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要注重绩效管理,研究制定‘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办法,推动建设高校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到全面落实[9]。”

2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紧紧抓住自治区地区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建设,开展草原乳、肉食品、天然有益微生物菌种资源利用、民族特色食品开发和植物食品资源利用等研究工作,形成明显的地区研究特色和专业优势,为自治区食品工业发展、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为食品行业培养高级研发和技术管理人才。学科自建立21年的时间内,立足于蒙古高原的特色优势农畜产和天然资源优势(包括微生物资源)和传统民族食品,把握当前国际、国内食品领域的发展趋势,面向当地和全面小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旨在建设具有显著地区研究特色的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档等次的好成绩。然而,学科仍有不完善之处,如以下几点:(1)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工程素养的关联不够密切;(2)课程体系中关注科学研究而忽略工程工艺研究;(3)师资队伍整体缺乏工程背景,培养的学生出现知识水平高但动手操作能力弱现象,最终导致服务社会的能力偏低;(4)产学研融合层次不高,国际化水平偏低。近些年,随着研究生规模不断扩招,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如何跟上社会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教育质量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归因于就业压力和社会对科研支撑需求的增加。因此,如何让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发挥极致,综合素质整体提升,从而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紧急需要。解决学科不足之处需要从培养人才的根本上抓起,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和评价体系等环节进行改革,达到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3研究的价格

为顺应工程教育改革,我国引入并慢慢吸收了OBE理念,继而出现了OBE工程教育模式。OBE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人提升和学习成效,弥补原有教育模式的不足,迎合新工业革命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工科类学,OBE可以使该学科研究生培养实现从技能性到研究性、从学科导向到目标导向、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质量监控到持续改进的转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中应用OBE理念,通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核心竞争力、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且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相衔接,全面改进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体制。

4基于OBE理念的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实践过程

4.1调查研究

以查阅并分析文献为基础,分别针对企业、教师、学生3类群体编制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学科的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解,试图从这些信息中归纳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现状如何,并从OBE视角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4.2案列分析

通过对采用OBE工程人才模式的国内外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案例分析,解析工程人才培养所具备的特点及进展状况,为改革学科OBE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案例。

4.3学科定位

实施过程需要考虑国家、产业需求,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把握该学科的一流学科建设定位和目标,制定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体系。通过培养体系标准,制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导师指导方式、培养标准及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和研究课题的产出评价培养体系,若没有达到标准将重新制定培养目标。OBE教育理念下的研究生培养过程见图1。

4.4实施过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综合实训 实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TS-201-4 文献标识码: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ystem Design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in Food Factories

MA Lizhen, LIANG Peng, HUANG Zonghai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lant design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ncept, idea, purpose and content of the framework as well as specific training, etc., and through our specific practice and train the students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practical exercises skill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embark on a new path.

Key words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raining content

食品工厂综合实训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食品工厂综合实训通常是以食品工厂实习、食品新产品科学研发或食品综合性实践教学等方式来实现的,食品工厂实训是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取得生产知识的重要阶段。实训者通过对食品工厂的产品结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品的检验与开发、企业管理模式与营销战略、工厂设计等方面的认识与了解,巩固和丰富课本知识,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了解专业及行业特点,掌握专业工程技术及相关产业知识。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理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建系以来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分“四步走”的战略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考验,并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先进综合实训教学理念:(1)综合的实训理念。构建多方位、多层面、立体式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实现由技能训练向工程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2)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3)三个课堂相结合的理念。把校内实验教学的第一课堂、校内教学计划外开展的学科竞赛、创新实验等教育活动的第二课堂和校外实训活动的第三课堂有机结合,互补互动,有效提高实训效果和学生工程素质。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思路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学校制定的“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16字方针,着实在“质量、人才、特色、文化”8个字上下功夫。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实行三个课堂的结合,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训项目方案思路:(1)构建综合背景下的实训教学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从最初的实验室验证性试验到以食品工艺学实验的专业实践技能综合训练;从课内理论教学扩展到课外实训实践,包括创新大赛、课堂兴趣小组、研发基地科研课题项目、毕业实习和其它创新实践训练以至同校外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的实践训练的三个课堂的扩展;从食品工厂认识层次到食品工厂基本实训层次、食品工厂综合实训层次、食品工厂高级实训层次。四个层面的层次扩展,注重学生在实训中工程素质的训练和养成。(2)推动三个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为教学计划之内的实训任务,第二课堂为在校内的课外实训,第三课堂为校外综合实训。三个课堂结合,在原有的第一课堂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到第二课堂更多地体现创新实践,在教学方式上也由以教师紧密型指导为主转为教师松散型指导为主,而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3)提升教学手段。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等方式,结合计算机模拟工厂岗位的仿真技术,教学网络化管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研学,建立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教学平台。(4)食品工厂面向学生开放。食品车间进一步实行全面开放政策,为学生提供具有不同特色、不同教学要求和较大发展空间的实践性教学实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教学计划,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训练层次,改变学生长期以来被动、刻板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构架体系

食品车间的综合实训体系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食品工厂认识层次。包括实训课程多媒体展示、食品机械设备运行原理、食品产品生产过程、食品检验与检测4个模块。第二层:食品工厂基本实训层次。包括产品食品加工的工艺条件控制、食品机械设备实际运行过程、食品产品质量检验、生产组织管理4个模块。第三层:食品工厂综合实训层次。包括食品研发技术方案、食品工厂建厂设计、模拟岗位职责实训3个模块。第四层:食品工厂高级实训层次。包括工程创新综合平台模块,含各类竞赛和大型的工程创新课题。

在以上四个层次中,第一层次为基础,第二层次为主体,第三层次为扩展,第四层次为提高。

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厂综合实训设计内容

4.1 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设备

学生在进行食品工厂实训时应多方面了解食品生产设备的实际状况,掌握食品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训期间让学生掌握食品工厂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了解各道工序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效果,从技术原理、产品质量、设备投资、成本、安全、卫生等方面综合分析工艺的特点、合理性及先进性。学习和掌握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操作与检验方法,了解和分析常见产品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尝试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2)让学生了解主要生产设备的型号、结构特点、技术参数、适用范围、生产厂家及购置费用,收集有关设备的技术图纸或绘制草图。分析设备性能与产量、质量的关系,学习主要设备的操作要领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3)还要让学生了解生产车间、冷库、锅炉房(蒸汽发生器)、工厂内各车间相互走向、辅助部门、实验室、生产设施、排水系统、换气系统等主体建筑和辅助设施的整体分布、面积分配及各个建筑特点。

4.2 生产卫生防范措施

实训期间培养学生的卫生安全意识尤其重要。相对其他行业的工厂,食品工厂的生产卫生要求就相对较高。食品专业的学生是食品行业的继承者,是未来食品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减少与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应深入了解食品企业的卫生要求、卫生现状及卫生防范措施。

(1)食品工厂卫生要求。让学生明确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对食品工厂的生产卫生做了要求。要求食品在“原料―加工―成品―包装―贮运―市场”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安全卫生和不被污染的环境之中。

(2)卫生防范措施。实训期间,为模拟真实的工厂环境,让学生了解采取各种卫生防范措施。首先,实训期间在学生中建立卫生管理机构,设立卫生督导员,并有指导老师监督,对过程中所有食品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其次,实训前动员会上让学生了解和贯彻食品卫生有关法律法规,并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卫生防范意识。最后,从食品工厂环境、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学生个人等方面制定出详细的卫生消毒方法,以便保证食品工厂卫生。

通过多方面让学生了解实训工厂的卫生现状,结合对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在实训结束后应达到掌握食品工厂卫生防范措施的目的。

4.3 产品开发及产品检验及

(1)产品开发。实训期间食品工厂要为学生安排产品研发工作,具体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原有产品品质的优化、产品加工工艺的技术提升等内容。

新产品的开发是让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新型产品的研制,包括新产品加工工艺研究、配方研究、设备选型、批量生产技术研究等。产品品质优化是让学生对他们生产的产品品质的改良,通过配方调整、工艺改进等方法改善产品的色泽、口感、质地、稳定性等质量指标,如提高产品营养价值,延长产品保质期等等。加工工艺技术提升是要求学生对工厂现有生产出的产品工艺进行改良,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品质、节约原辅材料、减少生产能耗以及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实训工厂的产品研发背景、研发思路、研发能力等方面做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产品检验。产品检验是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对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并将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感官检验主要是产品色泽、形态、组织、滋味及气味、杂质等的检验;理化检验主要涉及的是产品的营养成分、有害金属元素含量、农药残留量、中药物残留量、食品添加剂含量、化学致癌物质含量等的检测;微生物检验主要包括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致病菌(如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方面的检测。对于不同类的食品,因加工工艺不同,所选用的原辅材料不同,其检测项目也有所不同。

4.4 实训期间食品工厂的管理模式

实训期间,食品工厂管理模式尽可能地效仿对食品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并且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并加以指挥和控制。为了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目标,有必要模拟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实验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研究制度、汇报制度、总结制度、考核制度等,以此规范实训行为,以促进发展。

学生在实训前应对当今企业几种管理模式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在实训过程中,应对所在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解,并根据企业现状和各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对企业现有管理模式提出建议及具体可行的修改意见,以加深对企业管理的认识。

4.5 实训期间的营销战略

实训期间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战略规划,在综合考虑外部市场机遇及内部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市场目标,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并采取有效实施和控制的举措。

为了使食品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对企业的营销战略有正确的认识,能对企业的营销战略做出精确的把握,在工厂实训过程中就应对所在企业的营销战略有一定的了解,对生产的产品进行试销售,让学生实地策划销售方式,试销售前进行销售预算,试销售之后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 马俪珍,刘金福,梁鹏,等.食品工艺学实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 何维泽.基础实验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131).

[3] 毕建杰,常安瑛,等.科研与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 探索实验室开放管理新思路[J].高等农业教育,2002(82).

[4] 赵成军,石志标,等.实验室开放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