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的诗歌(精选5篇)

  • 五一劳动节的诗歌(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高高铁塔、层层配电网络上, 悬挂着一幅幅检修线路工人忙碌的景色。 风 , 用温情的手在电线上弹奏着 欢快的乐章,在寂寥中 为茫茫沙海里的工人们唱响一首伴奏曲, 荒芜人烟的戈壁 因他们的存在而顿增生机勃勃的昂扬气色。 为了让沙漠边的小城能有不夜的亮…

五一劳动节的诗歌(精选5篇)

五一劳动节的诗歌范文第1篇

春风春雨把原野拂绿

惊起一层漫漫绿色。

高高铁塔、层层配电网络上,

悬挂着一幅幅检修线路工人忙碌的景色。

风 , 用温情的手在电线上弹奏着

欢快的乐章,在寂寥中

为茫茫沙海里的工人们唱响一首伴奏曲,

荒芜人烟的戈壁

因他们的存在而顿增生机勃勃的昂扬气色。

为了让沙漠边的小城能有不夜的亮光,

为了千万劳动者能安全连续地运用电能

去建设祖国,

我们的电业工人

起五更 归月色 战沙暴,

巡线,检修,消缺

从不毛之野到喧嚣的街头闹市,

从架空线到地缆的每个角落,

细心检查 ,

不让每一个隐患从眼前滑过……

这就是光明使者

为自己劳动者的节日献上的

最真的赞歌!

-- 劳动者!

天下最容易接近的是泥土

以及和泥土相依为命的男人和女人

他们以劳动的方式

同这个世界真情对话

他们漂泊过的所有地方

都生长发展史和进化论

蕴含丰富且平易自然

他们依山而立

丛林草莽中

染一身翠绿

山地里逐鹿生活

寒风中围猎山的苍劲树的挺拔

在最靠近太阳的地方

顶天立地

他们傍水而居

江河溪谷中

柔情似水

人与水动情的汇合在一起

便诞生缓婉的船灵秀的鱼

在所有的黎明和黄昏

收获幸福和安祥

通常情况下

劳动者

几根蓠芭便围成家园

习惯用看爱人的那种目光

守望收成

男人喜欢用酒

女人选择用泪

表达对生命的一往情深

劳动者的贫穷是身无长物

劳动者的富有是精力充沛且体格健壮

因此创造了人丁兴旺世代繁衍

也创造了舞蹈、诗歌和天堂 。

一株草的感召

在我的远方 你生长

幽香千里迢迢 弥漫了我的诗句

那安谧的姿态时刻感动着我

教育我潜下心来

熄灭一切物欲的喧嚣

注目你

注目你优美的生存

2

在我局促的生命里

从此需要积累渴慕

推开沧桑世事

推开浮华和累人的功名

推开盛筵 盛筵上的残酒

聚精会神地聆听

聆听你清醇的灵魂

3

你的成长就是我的快乐

你的安宁就是我的福音

我要为你删除风暴 删除

一切不怀好意的风暴

然后果断地刷新天空

把你的所有愿望揣在怀里

收藏 并挚爱终生

4

污染的人类提醒我

对于这株草的爱

必须

矢志不移 满怀忠贞

5

芳草依依 情思切切

香透

我平凡的人生

庆祝五一劳动节诗歌朗诵

翻开五月的日历

我们仿佛看见

那怒形于色的人群

正潮水般的涌向天安门前

翻开五月的日历

我们仿佛听见

那激越高昂的呼声

越八十年的时光隧道

正清晰的响在耳边

还我青岛 拒签和约

内惩国贼 外争国权

祖国母亲岂容蹂躏

中华大地哪能踏践

这是一群热血青年正义的呐喊

这是一群爱国志士光荣宣言

象一座岩浆迸发的火山

似一柄刺向黑暗的利剑

似一股奔涌而来的洪流

似一只搏击风浪的海燕

痛打卖国贼人心大快

火烧曹家宅义愤冲天

血腥镇压何所惧

我以我血轩辕溅

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胜利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转折点

这是一面永远高扬的旗帜

我是一首永恒的爱国诗篇

翻开五月的日历

我的思绪飘飞的得很远很远

翻开五月的日历

我的心里又添了几许忧患

伊拉克上空仍笼罩着战争的阴云

科索沃大地正弥漫着浓烈硝烟

霸权主义者随意干涉它国内政

日本右翼分子矢口否认侵华历史

世界和平的交响乐不和谐的旋律时隐时现

漫长的人类社会呀

演绎了多少苦难的岁月

悠久的历史文明啊

又有多少悲剧频频上演

无数个铁的事实告诉我们

愚昧就被欺凌

落后就要挨打

翻开五月日历

我的信心倍增

干劲冲天

信念是坚固的堡垒

理想象燃烧的火焰

和平的呼声早响彻全球

友谊种子已扎根心田

时代的号角已在大江南北响起

改革的春风正在沭阳大地吹遍

年轻的朋友信

让我们高扬五四鲜红的旗帜

团结一心 务实苦干

奋起直追 自强不息

五一劳动节的诗歌范文第2篇

一群人呼喊着口号

握着拳头走过大洋彼岸的街头

演绎出年年五一节的盛装

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权益必须得到尊重

五一节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这天浓缩了历史的风雨

这天延续了劳动的故事

这天是一面火红的旗帜猎猎飘扬

劳动的大旗鼓舞人们前进

劳动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从古自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劳动者 文 / 凌水

你不善于说教

生来就是做活的命

不劳动浑身发痒

连觉都睡不香

你最懂得

劳动创造一切

金山银山

那是汗水的结晶

你手上的老茧

换来明天的太阳

田野瓜果飘香

钢花飞溅煤浪涛涛

你脸上皱纹

刻着岁月的记忆

苦辣酸甜

酿成琼浆玉液

你那双眼睛

藏着智慧与聪明

所有困难踩脚下

顶天立地逞英雄

你是创造者

涂抹历史的辉煌

名山丽水都敬畏你

耳畔荡漾着《劳动者之歌》

五一劳动节畅想曲 文 / 洞庭湖畔

站在红五月首端

我想起二十一年前

参加工作报到的日子

凉风习习树枝摇曳

滴落下来的是

满地碎金婆娑斑斓

沉寂的大地上

顿时

响起了我欢愉的歌唱

回荡在爹妈心中

回荡在蓝天白云之间

阳光雨露春风

这些哺育我成长的乳汁

沅水河洞庭湖白鱼潭

这些教育我成熟的地方

还有那北拐的故事

铭刻在我心中直到永远永远

再次步入学习的殿堂

带着一个普通水利工作者执着的追求

带着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春播夏耘秋收冬天到了

三年的生活丰硕的果实

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

而如今

站在不惑之年的门槛上

真情实意地感受到

劳动的欢乐

劳动之歌

令大地充满诗情

任金秋点染画意

劳动之歌

永唱不衰

劳动节快乐 文 / 池墨

五一,是国际劳动者的节日,

五月,又是一个充满真情的日子。

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春风送爽的今天,

在此,向所有的劳动人民由衷地道一声: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乐!

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劳动者奔波的身影,

乡村田野上到处都留下了劳动者辛劳的脚印。

满是茧子的双手钢铁般厚实有力,

撑起人生的理想与信念。

点点汗滴珍珠般闪烁光芒

与天相辉与地相映。

汗水染绿大地点缀了祖国山河的美丽,

无私奉献向人类播洒芬芳与快乐,

劳动人民才是大地的精华。

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民族的富强,

今天的主角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

不惜挥汗水洒热血奉献无悔的青春。

把萋凉的荒山改变成一片片美丽的果场,

在乱石废岗中建立起一座座壮观的高楼大厦,

穿越高山峻岭筑就了一条条现代化的高速信息公路,

奋斗者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业绩。

是劳动人民创造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是他们构建了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这激情澎湃的季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

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衷心地祝愿:

------伟大的劳动者节日快乐!

劳动者的花 文 / 李彩华

清晨,沿着高高低低、曲曲折折的原木台阶,走在弥河河畔。

几乎望不到边的绿绒绒的草坪,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鸟儿穿行在绿树中,不停地叽叽喳喳,亮着歌喉,赞美这温馨的家园。

五一劳动节的诗歌范文第3篇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便开始了他们的歌唱。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的歌也遭受到同样的命运,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屡遭帝令禁唱。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留着歌舞不分的古老传统。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编成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的部分,就是当时各地的民歌。西汉时期,政府设立“乐府”,收集各地民歌,以察民情。

当前,不同的学者对中国民歌有着不同的分法: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号子、山歌、小调、长歌与多声部歌曲四大类,还有的学者将其细化,分为号子、山歌、小调、儿歌、宗教歌曲、长歌与多声部歌曲等,而这些歌曲都各有其意义。

中国民歌大分为三类:

号子:也称为劳动号子,是人们在进行体力劳动时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在中国,号子有不同的称呼,北方称之为“吆号子”,南方称之为“喊号子”。号子的节奏十分鲜明,以调节劳动情绪为主,如采茶歌、草原牧歌等。

山歌:指各种山野歌曲,它是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停脚小歇时,为抒发内心情感或向远处的人传递情意、对答传语的即兴编唱,有直畅性、单纯性、自由性的特点。

小调(中国音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休息、娱乐、集会等场合演唱的民间歌曲,也就是说除了劳动号子、山歌以外的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小调常由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演唱,流传性广。

中国民歌细分为六类:

劳动歌:指劳动号子等各种在劳动中唱的歌。有的直接配合劳动动作,节奏十分鲜明;有的只是调节劳动情绪,如采茶歌、草原牧歌等。

仪礼歌:专门用于各种民间仪式和民间礼俗的民歌,如民间婚礼上使用的撒帐歌,民间建房时使用的建房歌。

时政歌:主要内容是时事政治评论的民间歌谣,其政治意义高,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生活歌:表现群众家庭生活与劳动生活内容的民歌,如反映农民生活的《十二月长工歌》,集中揭示了长工与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

情歌:即有关爱情的民歌。它是民歌中数量最多、最动人的一种,如四川民歌《高高山上一树槐》,所表现的是一位姑娘久等情人不至后的怅惘。情歌在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中是青年人恋爱、择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

儿歌:儿童演唱或朗诵的民间歌谣。中国古代特定时期产生的童谣由于是时政预言性质的民歌,不属于儿歌。儿歌的内容主要是游戏儿歌、绕口令以及大人逗小孩的歌。

在中国古代,民歌是一种富于生命力的口头创作,其优秀作品具有高度的术价值,相反大部分近代中国民歌的艺术价值却很低。在中国文学史上,民歌是诗歌与文学的始祖,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之一,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以及词、曲等文学体裁都起源于古代民歌而后为作家所采用的。

五一劳动节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豳风七月》;时间结构;时间意识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农事诗”。对于这首诗,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对诗中大量名物制度的细致考证,对诗中历法问题的深入探讨,对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都对读者理解诗歌本身有着极大的启示和帮助。但笔者认为此诗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似乎不应当被忽略,那就是诗歌中的时间结构与时间意识问题。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整首诗的结构是通过一个贯穿始终的时间框架建构起来的,诗歌本身所形成的奇特的艺术风格与这一时间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此诗中的这一时间结构也充分的体现了上古先民的时间意识。

一、《七月》中的时间结构

初读《七月》,我们可能会对诗中数量众多、反复出现的时间词汇感到惊奇。粗略地统计全诗,诗中8章88句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汇就有40多个。每一句中的时间词汇都放在显眼的句首,表示物候变化或人类活动的词紧随其后,形成了一种“时间+物候/人类活动”的一种独特的结构。每一章当中的时间词汇又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着,有一定的先后次序。比如第一章中,以“七月流火”为开端,经过了九月、一之日(即十一月)、二之日(即十二月),三之日(即正月),以一直到了四之日(即二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很有些像一部记录物候变化、安排农事活动的诗歌形式的历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上古先民很早就懂得利用天文物候的变化制定历法,安排农业生产。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历法可能是收录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据说它是夏朝的历法,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证明其具体年代,但从语言形式及内容上判断,它应当比较接近于《七月》所产生的时代。我们可以将《七月》和《夏小正》的结构对比一下,从而发现《七月》当中时间结构的特点。

《夏小正》将全年分为12个月,每一月之下详细地记录着当月天文、物候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人类各种活动。比如一月份:“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耒,囿有见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农率均田。獭祭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芸。鞠则现,斗柄悬在下。柳稊,缇缟,鸡桴粥。”[1]24《夏小正》详细地罗列了每一月中人们所观察和感受到的天文星象、自然物候变化,同时也安排着人类的各种具体活动。它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但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自然界与先民生活的本来面貌,是一种忠实于事实的原生态的记录。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夏小正》本身也已经具有了某些诗歌的特点。它的语句都非常短小精炼,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甚至还押韵。它可能吸收了民歌和谚语的某些成分。但是与《七月》相比,《夏小正》就显得有些粗糙了,它的内容显得过于的纷繁杂乱,其简单甚至单调的结构注定它只能是一部原始的历法。

相对于《夏小正》而言,《七月》的独特结构就明显地凸现出来了。《七月》也非常类似于历法,它也记录天文星象、自然物候的变化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它没有像《夏小正》那样将种种繁琐的内容都罗列在一个月份之下,而是非常注意诗歌当中时间结构的处理,善于从种种杂乱的自然更替、人类活动当中抽出那些最有价值、最富有代表性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活动作为诗歌表达的重点。《七月》全诗分为八章,每一章集中表现自然物候和人类活动中的一类。第一章写耕作,第二章写采桑,第三章写伐桑与制衣,第四章写狩猎,而第五章记录秋冬季节昆虫的活动及居民准备过冬的情况,第六章记录各月饮食变化,第七章写收获谷物及修缮公室,第八章则集中表现了祭祀与宴饮的场景。在每一章中随着时节的变化,自然物候和人类活动也跟着有种种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有着很明显的先后次序。比如第五章中记录各个时节中昆虫的活动,从“五月斯螽动股”一直写“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间的种种变化次序井然,韵律和谐。经过这样精心地剪裁安排,时序变化的主题也更为明显了。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每一章的首句更可以看出,《七月》一诗不仅每一章中有时序的变化,章与章之间的安排也力图做到一种有序的变化。此诗前三章首句都以“七月流火”开端,达到一种重章叠句的效果,而到了第四章首句却变成了“四月秀葽”,第五章到第八章分别以五月、六月、九月和二之日(十二月)开端,十分明显地按照时序的先后排列着。这样的安排显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作者进行了一番精心设计的结果。如果进一步深入地分析一下此诗各章的内容,就又可以发现,其实它不仅在形式上次序合理,同时在内容上也遵守着一种内在的秩序。诗歌的前三章先写春耕、采桑、伐桑这些在春季进行的活动,而后五章又依次写了在秋冬季节进行的狩猎、收获和祭祀,并将宴饮聚会放在诗歌的最后,这分明是按照四时节气的先后次序安排的,并且完全与人的生活合拍。将宴饮聚会放在最后,又符合我国岁末欢庆的习俗。

仔细审视《七月》本身的结构可以看出,此诗歌在纵向与横向上都存在一种时间的有序变化,这样一种形式变化在诗中形成了一种时间结构。这种时间结构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发挥了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正是这种结构的存在使得诗歌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是一种绝无仅有的创造。

二、感性的时间与时间的节奏感观念

人类对时间的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当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加深,对于时间的感受与把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想而知,上古先民对于时间的感受,与我们现代人的时间观念,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七月》一诗中的丰富的时间词汇、巧妙的时间结构,很好地反映了上古先民的时间观念。

从《七月》一诗中可以看出,上古先民尚未形成一种抽象的时间观念,他们是以一种直观感性的方式把握时间的。《七月》当中的时间往往与自然物候变化、生产劳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第五章中记录了自然界各个月份中昆虫的变化,“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昆虫的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斯螽动股”的那一时节就是“五月”,“莎鸡振羽”的时节是“六月”,人们在昆虫活动的变化当中看到了时间的变化。第三章当中则直接用“蚕月”来代替“三月”,因为养蚕的季节是夏历的三月,“三月”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抽象独立的概念,它必然与具体的活动“养蚕”纠缠在一起。上古的先民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长年劳作当中,亲身与自然接触,通过感受自然物侯的变化安排生产活动,形成了他们原始的时间观念。正如李泽厚所说:“在远古原始时代,人们的时空观还经常与现实生活或某些特定的事物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什么普遍的形式”。[2]116

上古的先民们在感受与把握时间的同时,也将自我强烈的主观情感注入到了时间当中,使得本来很抽象的时间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如第二章中写道“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天作为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当它与“载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仿佛“春日”这一抽象的时间本身也让人觉得暖洋洋的;“有鸣仓庚”则更进一步将“仓庚”悦耳的叫声也赋予了“春日”。而在写到冬日的时候,则是“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正月和二月的寒冷,通过“觱發”和“栗烈”两个词语的描写,表现得绘声绘色,给人以强烈感受。从中可以看出先民们不但用他们敏感的感官来感受时间,同时也用他们丰富的情感来体验时间,这是他们切身地与自然相接触的结果。

如果细细地吟诵《七月》便会感觉到诗歌具有一种很强烈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仅仅是诗歌语言简短、韵律和谐造成的节奏感,同时也因为诗中的时间推移造成了一种特有的节奏感。《七月》的每一章中的自然物候、人类活动,都随着时间的流动做着一拍一拍的演进。这样使得读者感觉时间的流动本身是有节奏感的,是一拍一拍地推进的。比如第五章当中“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的活动一步一步地变化着,“在宇”,“在户”,“入我床下”,节奏明快,步骤分明,而同时时间的推进也是一步一步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客观的时间就像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绵延伸展。它本身不具有节奏性,它的推进并不像《七月》一诗中那样,一拍一拍地秩序分明。《七月》中时间的节奏性,是先民们直观地把握时间、对时间进行人为分割的结果。先民们在生产劳作中通过对自然物候变化的认识区分了节气,划分了四时,人为地赋予了时间一种有秩序、有阶段性的节奏。这样一种时间节奏,实际上反映的正是原始先民对于时间的认识。

假如更深入地探讨一下《七月》当中这种时间节奏感的深层内涵的话,可以发现,隐藏在节奏感背后的正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节奏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生命的律动。先民在生产劳作中,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强烈地感受着时间流逝中生命从沉寂到活跃,又从活跃再到沉寂的有序地、阶段性地变化,也体验着自身生命从旺盛到衰老的节律。《七月》中的春天,是“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阳光明媚,生机勃发;四月、五月则是“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生物旺盛地生长或活动。而到了九月、十月则是“九月肃霜,十月涤场”,一片萧瑟的秋日景象;冬季又是“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寒风刺骨,寒气逼人,万物又都归于沉寂了。生命的历程在这里展现的是如此的充分,时间在这里被赋予了鲜明的生命意识。

同时,从《七月》一诗中也可以看到,先民们虽然感受到了时间当中生命不可避免的生死盛衰的变化,但他们并没有感叹生命的短暂,而是努力顺应着变化,辛劳地耕作着,乐观地生活着。他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生活的丰富内容。他们在初春辛劳地耕作着,在三月里伐桑、养蚕,在冬天里打猎、祭祀、宴饮聚会,他们有苦亦有乐。先民们在展示他们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在向我们传达着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

三、时间的循环性与秩序性观念

《七月》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开端,而以“九月肃霜,十月涤场”结尾,记录了一年的自然物候变化、生产活动之后,又回到了开始的时间点。时间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闭合循环的圆。这在《七月》中并不是一个偶然,诗歌的第一章第三、四句写到“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到了第八章开头则又是“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纳于凌阴”,从上一年的冬天转到了又一个冬天。这些都证明诗歌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时间的循环流动。

诗歌当中的时间的循环,其实正好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于时间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即时间的流逝是周而复始的。上古先民在生产劳作中,以直观感性的方式认识自然万物,感受到自然生命存在着一种阶段性的循环。朱良志先生对这一问题有很好的论述:“一棵树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生长,秋天尽量地多觅食多储藏,冬天则休眠,来年的春天又是新的开始。……周流往复乃生命之源,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然而在先民们看来,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3]79事实上,我们知道,客观的时间是一维延伸的,像射出去的箭一样,绝不可能回头,这样一种抽象的时间是很难认识的。先民将自然生命的阶段性轮回变化赋予时间,使得时间也变得容易把握,具有了可预知性。在先民的时间意识当中,世界就是处在这样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状态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可以多次重复,不仅仅是在诗歌语言形式上的重复,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这样。因为从七月开始,经历一年的运转,时间又会回到那个起点“七月”。

正因为上古先民循环往复的时间观念具有一种可把握性和可预知性的特点,所以他们的时间就具有了一种秩序性的特点。既然时间是可以把握,可以预知的,那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时间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样的时间也就有了一种秩序性的功能。历法中的时间其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秩序性。这种秩序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在《七月》一诗中的人类各种的活动都被井井有条地规定在特定的时间里。春耕就是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伐桑要在“蚕月”,甚至“蚕月”本身也是已经规定好的养蚕的月份;而“上入执宫功”也要在十月“我稼既同”之后。一切活动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时间在这里代表着一种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力量。自然物候的变化、人的社会生活都被纳入一个井然有序的时间系统当中。在后出的类似历法的《礼记月令》当中,这种时间的规范性和秩序性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假如人们不遵守这种秩序,会遭到“天”的惩罚。“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零落……”[4]198春天里进行夏天才能做的事,就会出现草木凋落的现象。在这样一种时间秩序的安排下,先民们的生活也显得十分有序,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年累月地这样生活着,宁静而平稳。

《七月》中的这样一种时间的秩序性,也正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先民们的农事生产、狩猎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他们所生长于其中的自然息息相关。他们通过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把握到了自然的内在规律。他们顺应自然,将自然的内在规律转化为一种人类活动的秩序性,使得人的活动完全适应了自然的意志,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天人合一的深层内涵。《七月》所表现的正是先民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的生命律动中辛勤劳作,歌哭忧乐的生活状态。这也正使人想起了海德格尔最推崇的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5]200《七月》的诗意正来源于人们在时间的秩序中与自然浑然无间的和谐相处和诗意地栖居。

《七月》一诗中所表现的上古先民的时间意识,来源于他们在辛劳耕作中对自然、对生活的切身感受。虽然这种时间观念显得不够理性,太过于依赖感官,但却充满灵性,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则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时间观念,客观而直板,钟表是这种时间观念的最好的象征,它缺少那种让人生发想象的空间。在两千多年后读一读古老的《七月》这样的诗篇,感受一下先民们对时间的独特体验,也许会对我们这些现代人有一点启发吧!

参考文献

[1]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詁夏小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五一劳动节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民歌 源流 特色

一、中国民歌的起源

中国民歌诞生于遥远的古代,形式多样,反映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在周朝时期(公元前6—3世纪),当时民间歌曲和舞蹈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皇帝任命专门的官员来挑选民间诗词和歌曲。

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479),在当时流行的颂歌、典礼、劳动号子和其他民间歌曲的基础上,编著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称作“歌曲之书”。直到今天,这本书仍然被视作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诗经》中歌曲的曲调并没有得以保存,但根据宋朝学者朱熹的曲谱可以得出结论,即《诗经》中歌曲的旋律与音乐朗诵类似。《诗经》里一部分包含礼节性的颂歌和赞歌,用于在寺庙和祭坛演唱。据此有理由推断,这一古代赞歌集子的双重性。孔子是《诗经》的宣传者和第一位注解者,他在《诗经》的历史基础上创建了自己关于道德责任和古老道德的学说。

二、中国民歌的发展

1.民间歌曲,是人民生动的历史。历史中的任何事件都可以在歌曲中找到反映。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发展了细腻高超的个人技艺,与之并行的是民间歌曲创作的成熟和不断完善。逐渐的,有节奏的喊声形成了具有高度音乐性和文学表演性的旋律。因此,民间歌曲的演唱艺术应被视为生活现象和历史过程的反映。反过来,中国民间歌曲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汉朝等流行的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都与民歌密不可分,民歌为许多伟大的诗人、词人、戏曲家提供不竭的创作源泉,民歌的精神世界、情感和思想都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如果就内容而言,应当首先关注那些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歌曲。劳动过程伴随有相应的歌曲,悠扬的歌曲伴随着劳动节奏,中国劳动人民为劳动创造了不同的旋律,旋律最为特别的是牧歌。妇女和姑娘们在纺织、刺绣或采茶、采摘水果时所唱的民歌,那么,很容易就可以观察到,这种演唱是怎样变成一场小型音乐会的,她们既是歌者,又是听众。当然,这种歌曲演唱方式并不是偶然的,是由于劳动的特点而必然出现的,并且与劳动性质和节奏有直接联系。在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此,民歌中女性题材占了很大一部分。

2.抒发爱情是中国民间歌曲的代表特点之一。这种题材的民歌歌颂了真挚、坚强的性格以及温柔慈爱的心胸。爱情民歌的旋律,时而深情、触动人心,表达纯洁和高尚的情感;时而低沉、痛苦、忧郁,刻画了分离的日子和孤单的苦痛。有时这些旋律的产生是因为年轻人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以及对青春无往不胜的信念。在民间歌曲的主人公中,不会看到封建社会里故作姿态的美女,而这恰恰是生活中常见的。韵律感十足的画面,富有灵活性,除了第2和第4韵节的重复之外,其他每个小节的韵律都是不一样的。

三、中国民歌的调式调性特点及其独特表达方式

很多中国民歌倾向于用五声音阶中最符合自身音列结构的调式中心音。通常这是主音或者属音、属和弦。旋律经常从主音、主和弦开始,以属音、属和弦结束。以属音、属和弦开始,以主音、主和弦结束的歌曲比较少见。在唱响这些宽阔音域的歌曲时,我国人民创造了未超越音列范围的旋律,这些旋律以感情充沛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美而著称。

中国民间歌曲在优美的形式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民歌中充满强烈的情感。在五声音阶调式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民间歌曲拥有非常宽广的声调范围,可以使旋律不只是按照每秒、每六十分之一秒、或者五度音之间流转,也可以在六度音、七度音和八度音乃至更宽阔的音域流转。这极大地扩大了声调范围,丰富了表达手段,赋予中国民间歌曲旋律更加独特的形式。

我们越是对中国民族歌曲深入了解,越是被它的伟大与美丽所深深吸引。一首忧伤的、广为传唱的歌曲《小河的水》,是山西省记载的歌曲。此歌曲饱含深深的情感。歌唱者以月亮在河中的倒影为引,忧郁地怀想自己远方的爱人……抒情民歌多样的旋律极富表现力。

中国民歌能以其细腻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明亮阳光的形象。这一类的中国民歌有云南省流传甚广的歌曲《小溪》,这是

人的、充满魅力的、热情洋溢的爱情之诗。整首歌曲在哆唻咪发四个基础调上建立并发展,简单的音乐语言,却深刻而直白地表现了此歌的纯洁真诚之情。

艺术创作的目的并非要将原始的东西变得面目全非,而是使其富有更强的表现力。我国存在西方唱法或者民族唱法的问题,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种歌唱方式,转达音乐富有感情的内涵?一些中国音乐学家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音乐教育的基础是歌唱。在民歌这一载体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获得音乐的入门知识,培养自己的艺术品位。

歌曲是人民生活的纪念碑,是人民智慧的高度凝结,是人民创造力量的表现形式。中国民歌基本上是以独唱为主,然而,在中国现代歌曲中很少能够听到多声部(一般是二声部,偶见三、四声部),我国作曲家创造了非常优秀的作品,并在欧洲和声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音乐中典型对演唱的四度音程——五度音程结合,对其进行形式多样的多声部加工。

现在,很多中国音乐家都十分担心新时代中国音乐中的民族风格问题,中国很多学者、音乐学家都撰文研究两大音乐流派——中国和欧洲流派二者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寻找现代民族风格的问题。对多声部演唱形式的关注,提示中国作曲家关注对欧洲古典和声和复调音乐进行创造性开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对欧洲和声系统进行开发不应丢失对民族音乐语言的感觉,也不应摒弃民族音乐中的音调音乐结构,更不应丧失民族音乐语言的个性。

参考文献:

[1]h.纳扎尔连科.演唱艺术[m].国家音乐出版社,1948.

[2]б.п.格尼奇.演唱艺术历史[m].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1997.

[3]宋祥瑞.民歌研究,一波三折[j].黄钟,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