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万丈普契尼简介 丨最后的歌剧大师普契尼

  • 光芒万丈普契尼简介 丨最后的歌剧大师普契尼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娱乐
摘要

-序->如果一个人没有在手中持有一种控制力,那他就无法掌握音乐中最纯粹的神韵。我不知道还有谁比普契尼在《波西米亚人》中把1830年那时的巴黎描绘得更好更贴切。一一德彪西鸿鹄之志/贾科莫·普契尼,1858年12月22日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卢卡的一个音乐世家。普契尼的父亲米歇尔·普契尼是一位作曲家、管风琴手,也是意大利托斯…

- 序 -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手中持有一种控制力,那他就无法掌握音乐中最纯粹的神韵。我不知道还有谁比普契尼在《波西米亚人》中把1830年那时的巴黎描绘得更好更贴切。

一一德彪西

鸿鹄之志

/

贾科莫·普契尼,1858年12月22日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卢卡的一个音乐世家。普契尼的父亲米歇尔·普契尼是一位作曲家、管风琴手,也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卢卡市圣马蒂诺大教堂的唱诗班指挥,米歇尔曾担任过卢卡帕契尼音乐学院的校长。普契尼的家族一直扎根在这里,祖上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期。他的曾祖父也是一位风琴手,而他的祖父多梅尼科·普契尼是一位相当成功的歌剧作曲家。

1864年,父亲去世时,普契尼还不到6岁,他的母亲阿宾娜很早就直觉到儿子的音乐天赋,便把普契尼送到叔叔福尔图纳托·麦琪那里去学习钢琴和声乐。16岁时,普契尼进入帕契尼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师从卡洛·安杰洛尼。普契尼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熟练的风琴手,并在当地的教堂工作。当时,普契尼迷上了意大利人最喜爱的消遣之一——歌剧。作为威尔第的铁杆粉丝,为了看他的《阿依达》,普契尼从卢卡走到比萨去,这路程大约是三十多公里,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个不小的考验。

1880年,普契尼以一首《光荣弥撒》从帕契尼音乐学院毕业。这是一个明智的创作,因为家族关系以及卢卡这座城市一直以来作为创作神圣宗教音乐的中心,这首作品在评论界和公众面前都取得了成功。虽然《光荣弥撒》没能让普契尼出名,但却让他受到了关注,开启了他辉煌的创作序幕。

图兰朵

/

《图兰朵》(Turandot)是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取材于我国的元朝,描写公主图兰朵为了报复她的祖先被人掠走之恨,下令如果有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就会嫁给他,相反,如果谁猜错了,将被处死。王子卡拉夫被公主美貌吸引,终于破了三个谜,最终王子的温暖融化了公主冰冷的心,爱情美满。

《图兰朵》的创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普契尼大胆运用意大利传统中的自由旋律,以中国元朝为背景,配上优美的《茉莉花》音乐旋律,情节跌宕起伏,题材新颖,舞台表演讲究,富有礼仪,更有复杂的谜语,采用了戏剧性夸张与戏剧性变化的手法。普契尼离世前没有最终完成《图兰朵》的所有篇章,最后一幕由他的学生F.阿尔法诺根据他的草稿完成的。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医生建议他去比利时做放射治疗,普契尼念念不忘他的《图兰朵》,离开意大利时,手提包里还带着《图兰朵》的剧本草稿。

1926年4月,《图兰朵》在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在第三幕临近结尾时放下指挥棒,转向观众低声宣布:“大师的作品在这里结束。”《图兰朵》在首演之后很快就在世界其它大歌剧院连续上演。在1998年,《图兰朵》终于得以在紫禁城上演,由张艺谋导演,祖宾·梅塔指挥。

威尔第与普契尼

/

普契尼与威尔第都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创作的杰出代表,他们不分伯仲,同为意大利歌剧作家,在歌剧创作上,威尔第与普契尼既有相似相连的地方,更有许多不同之处。威尔第的歌剧题材丰富多样,历史剧、爱情剧、改编剧等无所不包,如《纳布科》、《阿依达》、《茶花女》、《奥赛罗》等。

而普契尼的歌剧题材则相对个性十足,多以爱情题材为主,如《蝴蝶夫人》、《托斯卡》、《图兰朵》等。

总体的音乐风格上,威尔第是浪漫主义歌剧的杰出代表,其音乐充满着激情,气势恢弘豪迈,充满着英雄性和悲壮性,戏剧性极强。

而在普契尼的歌剧中,浪漫主义与真实主义常交相辉映,音乐既注重真实的情感表达,又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质,其音乐亲切优美,并略带伤感,人物咏叹调的旋律非常动听,极具抒情性。

诞生于文艺复兴的温床中,意大利歌剧是各类艺术的高度融汇点,从威尔第到普契尼,经过历代巨匠的雕琢,使它成为表演艺术的高峰。

后记 · 歌剧大师普契尼

/

普契尼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首要人物之一,在创作中他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传统歌剧的表现手法,这一切都体现在他那富有创造性优美流畅的旋律,和对多声部音乐那丰富多彩技术超群的艺术处理上。

普契尼的作品多是以现实主义创作出来的,伴有浓重的乡村风格,为当时的人们所喜爱。他一生写了12部歌剧,几乎每一部在上演时都是座无虚席。不论持什么观点,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从普契尼第一部成功之作《曼侬·雷斯戈》出版和首演后,他的歌剧几乎从未让观众失望过。他的歌剧吸引了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和国籍的人。虽然普契尼的音乐并不繁缛,但它却能深深触动观众的内心。

1924年11月29日,当普契尼病逝的消息传来,正值《波希米亚人》在罗马上演时刻,表演立刻终止,管乐队为这些感到震惊的观众演奏了肖邦的《送葬进行曲》。普契尼终究成了最后一位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的逝世结束了真正的大歌剧时代。

>关于普契尼

贾科莫·普契尼(1858—1924)

Giacomo Puccini

/

1858年12月22日,贾科莫·普契尼出生在意大利卢卡的小村庄,在他出生前,祖辈四代都在那里生活着,是真正的音乐世家;

1876年,为了观赏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18岁的他和朋友从卢卡徒步至比萨,单程将近30公里;

1874年,16岁参加管风琴比赛获得第1名,19岁任圣马丁教堂合唱队长和管风琴师;

1879年,21岁的普契尼创作了《安魂曲》,标志着普契尼家族与卢卡的基督教音乐长久合作之下的巅峰;

1880年,普契尼入米兰音乐学院,师从A.蓬基耶利和A.巴齐尼;

1882年,参加歌剧作曲竞赛落选,作品《群妖围舞》于1884年在米兰威尔姆剧院举行公演,并获得黎柯笛公司的注意;

1883年,毕业后他的毕业作品《交响随想曲》获得好评;

1889年,受到黎柯笛的委托,第二部歌剧《埃德加》公演;

1891年开始,普契尼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托瑞德拉古,在维亚雷娇南方;

1893年,普契尼根据法国古典名著A.普雷沃的《曼侬·雷斯戈》编写的同名歌剧,在都灵上演,标志着作者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和思想倾向正在形成;

1896年,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即《波西米亚人》)在都灵首演失败,接着在巴勒莫再度演出时,却获得狂热的欢迎,确立了普契尼的世界性地位;

1900年,以V.萨尔杜的剧本改编的歌剧《托斯卡》在罗马上演,受到凯旋般的喝彩;

1904年,普契尼根据D.贝拉斯科的剧本写的歌剧《蝴蝶夫人》在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上演,首演失败,在重新修改后获得成功;

1910年,完成《西部女郎》;

1903年,因为飙车,险些在车祸中身亡;

1917年完成了《燕子》这是一部普契尼重新作曲的轻歌剧;

1918年,《三合一歌剧》于纽约首次公演;

1921年上半年开始创作《图兰朵》;

1924年5月,普契尼的喉病不断加重,最终发展为致命的喉癌,《图兰朵》的创作无法进行下去了;

1924年11月29日,普契尼因治疗所引发的并发症而去世,标志着意大利歌剧黄金岁月的式微和终结。

中国魔指精灵少年钢琴家团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