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东亚文化之都”是重要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对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增强文化交流合作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山东唯一成功入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的候选城市。
为助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更好地展示诸城的历史文化,提高诸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诸城市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推出“诸城市博物馆线上展览”栏目,以视频、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向观众呈现珍贵的文化瑰宝。诸城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有孔子的学生、女婿公冶长,《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宋代宫廷画家张择端,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清代宰相刘墉,《四库全书》总编窦光鼐,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现代文学家王统照、臧克家、王愿坚等。今天向大家推荐《军旅作家王愿坚(上)》。
王愿坚(1929——1991),诸城市相州七村人,著名军旅作家。1944年参加革命,曾在滨海干部学校学习,后分配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部文工团工作,先后任报社编辑、新华分社记者、编辑室副主任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期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早晨》、《征途》、《足迹》、《标准》、《路标》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其中《足迹》曾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党费》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
家乡启蒙
相州王氏是琅琊王氏后裔,诸城当地的名门望族。近代以来,王氏家族也涌现出很多有作为的爱国知识分子和革命志士。王愿坚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革命大家庭里,家庭的教育,家乡的启蒙,使王愿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民国时期的相州王氏是一个革命的大家庭。先后涌现出王翔千(王愿坚伯父)、王振千(王愿坚父亲)、王尽美、王统照、王辩(王翔千大女儿)、王乐平、王深林、王希坚(王翔千长子)、王懋坚(王愿坚长兄)、王勉(王愿坚二姐)、王愈坚(王翔千次子)、王平权(王翔千小女儿)等一大批革命志士。
1929年春,王愿坚就是降生在这样一个“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没落地主家庭里,从小接受了良好的私塾教育,耳濡目染的得到先进的革命思想启迪。
投身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童年的王愿坚在父亲、伯父的影响下积极投身家乡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7月,15岁的王愿坚和堂弟王愈坚跟随孙朴风到驻在山区的县委参加了革命。不久,被送到山东军区的驻地日照县参加了八路军。
1944年,15岁的王愿坚就被分到滨海中学。1945年参加八路军。因为文化程度高,字又写得好,常被安排书写大标语。业余时间给军区报刊写战地报道,后被调到军区报刊担任编辑。
王愿坚在滨海第三军分区宣传队
1949年初,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渡江之后,王愿坚所在部队由第三野战军第三纵队改编为22 军。1949年秋,舟山群岛还未解放,第22军为了更好地指挥渡海作战,军部和《麓水报》社迁往宁波东边的小镇——五乡碶。1950年元旦后,王愿坚出任报社编辑室副主任。
王愿坚在宁波五乡碶《麓水报》社
1949年冬,王愿坚在南京参加第三野战军新闻工作代表会议。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1950年,王愿坚手持钢枪,在司令部门前代哨兵站岗
红色经典
1950年王愿坚参加了红军的军史编写工作,让他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丰富了创作题材。
1950年王愿坚赴南京采访军史途中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王愿坚在朝鲜做战地采访,亲身感受了志愿军的艰苦生活和战斗精神。
1952 年,王愿坚被调往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任《解放军文艺》杂志社编辑。
1953年,王愿坚迎来文学创作收获期。这年秋天,王愿坚去福建东山岛采访,写成并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东山岛之行让王愿坚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福建老根据地坚持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不久就创作了小说《党费》、《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党费》是王愿坚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家喻户晓的电影《党的女儿》和连环画册,并被收入中小学教材,广为流传。
1953年,王愿坚在福建东山岛与战士在一起
1956年7月,为纪念建军三十周年,中央军委决定出版一部反映我军三十年斗争历史的大型回忆录《星火燎原》,王愿坚被选为编辑部成员。
1964 年,《星火燎原》编辑部第五集编辑小组成员(第二排左二为王愿坚)
1974年,王愿坚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电影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