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简介 作家丁玲逝世。解读一段她从知己到仇人的友情

  • 丁玲简介 作家丁玲逝世。解读一段她从知己到仇人的友情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娱乐
摘要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湖南临澧,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于1986年3月4日逝世在北京的家中,她是著名的现代女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一生,无论生活还是感情都十分坎坷,多灾多难!她在解放前就曾经入狱并被囚禁了三年多,后投奔延安,并被毛主席接见。解放后又被迫害两次,先是被下放到黑龙江农场改造了…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湖南临澧,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于1986年3月4日逝世在北京的家中,她是著名的现代女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一生,无论生活还是感情都十分坎坷,多灾多难!她在解放前就曾经入狱并被囚禁了三年多,后投奔延安,并被毛主席接见。解放后又被迫害两次,先是被下放到黑龙江农场改造了12年,又被关进监狱5年。在情感上,她曾经历过四段感情和三次婚姻,她与好友沈从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她第一段婚姻期间:

①他乡遇故知,三人好似一个人

1924年,20岁的丁玲从南京赶往北京求学,在一次社交聚会中认识了胡也频,

胡也频旧照

当时胡也频是《民众文艺》的青年编辑,他对丁玲是一见倾心,得知丁玲的弟弟病逝,就送花给丁玲并告诉她:“今后我就是你的亲弟弟了”,这让丁玲接受了这个同为“北漂”的弟弟,高兴得胡也频带着丁玲去见他刚交的朋友――沈从文,

三人年龄相仿,对文学创作都十分热爱,加上丁玲和沈从文又是老乡,三人一下子就成为了朋友。在当时那种艰难的岁月中,能够如此安稳地畅谈文学、诗歌,简直是无法想象。此后三个同样窘迫的年轻文人,还一起住进了一个破烂的公寓,在一起创作。从北京到上海,一直如此,最艰难的时候三人盖过同一张被子。期间在沈从文的帮助下,胡也频还挽救过一次夫妻间的危机。直到1930年,沈从文去武汉大学任教,三人才分开。

半年后,武汉大学放寒假,沈从文重返上海和夫妻两人再次重逢,但谁能想到,这就是三人相处的最后时光。此时丁玲和胡也频的孩子已经出生,

两人也变成了狂热的左倾文艺工作者,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政治运动中。见到沈从文后,两人也试图劝导沈从文加入他们的“左翼联盟”,与广大的爱国人士一起奋斗,但沈从文此时只牵挂与张兆和的爱情,不想将自己处在如此危险处境,所以婉拒了夫妻两人的提议,加入了自由派。对于沈从文的选择,丁玲很是鄙夷的。

②先后营救夫妻二人,好友奋不顾身

1931年的1月17日,寒风凛冽,沈从文一直以来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天,胡也频去参加一个中共地下组织的会议,被国民党特务抓捕。

沈从文得知后,先是安顿好丁玲母子,

而后立马写信给胡适、蔡元培等名人请求他们公开发言,甚至还亲自数次前往南京,请求一些在国民党内身处要职的人,希望可以帮助胡也频。无奈的是,白色恐怖的年代,人人自危,因为局势紧张,沈从文的奔走最终无果。1931年2月7日,被捕的胡也频与左联其他四人全部遇害;“左联五烈士”事件震惊中国文坛。

此时,丁玲和胡也频的儿子出生不久,孤儿寡母的处境可想而知。沈从文亲自将他们护送到湖南常德老家,把孩子交给了丁玲母亲抚养。这段时光,重情重义的沈从文把教学工作都搁置了。但好景不长,刚刚恢复平静生活的沈从文,再次得到难以置信的消息。

1933年5月,重新开始婚姻的丁玲被丈夫冯达出卖,遭到了国民党中统特务的绑架,音讯全无。丁玲消失的消息,彻底让沈从文惊慌失措。

沈从文立刻在上海发起了救援行动,并先后发表了《记丁玲女士被捕》和《丁玲女士失踪》两篇文章,直面谴责抨击国民党的行为;语言激烈的文章带来了各界回应,纷纷响应发言,如鲁迅、宋庆龄、蔡元培、罗曼·罗兰等国内外著名人士,都曾发起抗议和营救活动,一时间成为当时的社会热点。但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始终不曾有关于丁玲的消息,这种局面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左联五烈士”的遭遇,很快社会上开始出现传闻,声称丁玲已经遇害。

信息闭塞的年代,这种关乎政治的消息无法确定真假,作为好友的沈从文更是悲痛不已,遂提笔写下了《记丁玲》、《记胡也频》。

鲁迅也认为丁玲遇难了,还写了一首《悼丁君》

如磬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③生死与共的好友为何反目成仇?

可谁曾想,3年后,被传遇害的丁玲再度出现在大众面前,恢复自由身的她,突然对沈从文面若冰霜,两人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半个世纪过后,据丁玲说,沈从文在传记中,以其独有的低级趣味和俗气的眼光,完全歪曲和丑化了她的个人形象。丁玲不仅对传记不满,她对沈从文的个人评价,也很不客气,直说他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并宣布与沈从文断交。

其实这一切还得从丁玲消失后,几经周折才恢复自由的事说起。丁玲被捕后。当时,丁玲的母亲曾告诉她,说她在狱中时,沈从文曾回过湖南。丁玲的两个朋友拜访沈从文,邀请他一同看望丁玲的母亲,结果沈从文拒绝了邀请。那两个朋友因此认为,沈从文是害怕受到牵连,要和丁玲划清界限,所以他们拜访丁玲母亲时,就将此事告诉了丁玲母亲。另外,冯雪峰(丁玲的第一个恋人)当时想保释丁玲,于是找到沈从文,希望他能出面做这件事,这同样遭到了沈从文的拒绝。

这两件事,让丁玲认为沈从文就是害怕受政治牵连,所以才不顾她这个朋友的安危。于是在她心里,沈从文就是个伪君子。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们之间的友谊,出现了裂痕。

1936年9月,丁玲奔赴延安,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知识分子骨干,还写下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颇具高度革命色彩的小说。建国后,丁玲在文学界的地位再次提升。然而一贯写乡土文学的沈从文,却遭到了各种批判,成为文坛的边缘化人物。

身份上的不对等,再加上当年对沈从文的误会,还有沈从文在传记中的描写,种种原因,终于让丁玲向沈从文口诛笔伐。对于丁玲的批评,沈从文选择了隐忍,不作任何回应。

丁玲和沈从文的这场“友情”,让人叹息不已!两人同为优秀作家,一个是为热血革命奋力高歌的“红色”女子,一个是专注于人的真善美,将大众的理想呈现给世人的湘西男儿,这段跨越生死的友情,没有败给时间,没有败给人品,却最终败给了猛于虎的谣言!

反观现实生活,忙于奔波的人们大多较浮躁,许多人和事都缺少自己应有的判断,也没有时间,懒得判断。只相信别人传闻的“小道消息”。我们的思想价值不能仅依赖于外界传闻,更应学着用慧眼去洞察事情的本质!希望在今后出现自我与内心的征战过程时,不要成为谎言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