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范文第1篇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6岁(1987年10月16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合资企业
行 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职 位:品质部主管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学 校:西南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根据个人及团队实际状况,创造性的模仿和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措施,使团队保持良好的士气,取得突出的改善;善于思考、善于倾听、善于收集迅息、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品质部主管
工作经验
2012 /7—至今:XX合资企业[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行政部 品质部主管
1.生产管理期间提升了生产现场的执行能力,成功建立和推动了生产效率考核机制,使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
2.重新整合完善了公司内部品质运作流程和标准化作业,使公司质量体系逐步完善,为公司业务扩展提供了条件。
3.同时通过与客户的密切沟通合作,改善了与客户的协作关系,为公司正常运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4.使公司品质标准与品质实绩得了较大提升,降低了产品成本。
2011 /6—2012 /6 :XX电子厂[1年]
所属行业: 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行政部 品质部主管
1.全面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监督、维护、改进和工厂日常品质管理及供应商的辅导。
2.完善了部门的运作流程,增强了部门的凝聚力与工作热情及效率,使跨部门的沟通协调有了新的突破。
3.将品管手法与IE手法运用于日常问题的发现与改善,提升了现场作业效率与作业品质。
教育经历
2007 /9—2011 /6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本科
证 书
2009 /6 大学英语六级
2008 /12 大学英语四级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范文第2篇
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1、超媒体浏览方式。传统的阅读,不论是书本报刊还是影音录像,都是以线性方式的顺序组织内容,而人的思维常常是跳跃的,计算机可以为我们提供超媒体的链接方式,使得我们完全可以从主观、从兴趣出发进行跳跃式的浏览,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组织信息。
2、表现力强。信息除了有文字、声音、视频影像外,还可以创造出MIDI音乐、图像、动画这些新型的信息载体。采用这种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对学生知能发展的各个环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响。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起因于对刺激的反应。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信息通过各种感觉传递给大脑,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和脑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进一步接近学习内容。
3、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人机互手段,使得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需要、兴趣和爱好,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做出主动的、适应自身情况的积极选择,使得教学模式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师生对话向人机对话转变,大大的改进了传统的教学风格。
4、可以进行网络教学。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正在进入新的阶段。随着信息基础工程的大力建设,网络教学必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形式,传统模式的教学体制受到严峻挑战并渐渐淘汰,新机制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已大势所趋,并已渐成规模。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点
1、清晰表示演绎过程和模型。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将繁杂的数学推导和模型转化变为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既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众所周知,经济学是一种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经济理论,也就是说,它的每一个原理都可以用特定的数学模型表述和演绎。数学推导和模型的描述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一般均衡理论、福利函数、帕累托最优原理等。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法,教师不仅将大量的宝贵时间花费在书写公式、画图、表和抄写案例上,而且很难反映同一图表中画曲线的变化的过程,效果也不好。
因此,要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必须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这样可以在预先制作的、各种形式的课件中把大量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图表及其变化的情况清清楚楚地表现在屏幕上,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2、模拟使内容直观。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多感官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较难,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内容简单化,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关于市场理论,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模拟制作出每一个市场结果的动画片,使学生有一个感官的认识,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记忆这一部分内容。
3、充分展示案例。多媒体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案例教学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如果离开了实践的支撑,其理论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经济学原理的讲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案例教学法就成为教学的有效途径。媒体教学法是展现案例教学的最好方法,媒体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实践中遴选出来的特色案例直观地通过动态化和形象化画面表现出来。用多媒体的智能化模拟仿真功能,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教学上的难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学课件内容的设计。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中,首先,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能把多媒体课件变成面面俱到的电子图书,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其次,结构要逻辑清晰,思路应完整顺畅,采取分级设计,体现教学内容的树状立体结构,并建立相互的链接,使各模块之间、各章节之间能够进行相互跳转;最后,课件中画面的色彩要搭配合理,既增强视觉刺激,又要避免长时间刺激所导致的学生视觉神经的疲劳。
2、多媒体教学系统功能的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简单或复杂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发挥各种功能的优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范文第3篇
一、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一)经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由于受到环境与管理水平的影响,农村在经济管理上的规范度与严谨度不够,管理制度的设定相对落后,与现代化城市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着脱轨的现象,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制度的威严被无视例如,农业经济管理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未能严格履行制度纲要,R是将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记录,并未进行有效的审核与核对,导致经济管理质量下降。
(二)经济管理模式相对之后
由于受到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其经济管理模式大都以人工、手工的方式进行,存在传统的纸笔时代,当然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不断传入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得到创新,但是普及力度却不够,不能满足地大物博的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此外,部分农村引进财务信息化设备却不予以使用,R是闲置一边,还保持着传统的经济管理形式,在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整合等方面的效率不高,且精确度堪忧,制约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经济管理人员来参与,但在农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相对匮乏,再加之原有的财务人员对计算机不够熟悉,财务信息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经济管理的效率。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旨在缩小城乡差距,保证城乡经济的收支平衡,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十分关键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应从不同层面予以完善与创新,强化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与保护力度首先,应针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徇私舞弊、私自敛财等现象予以严惩;其次,做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市场运行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强化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再者,要打造专业化的经济管理人员,严格规范其经济管理行为,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向现代化。
(二)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新时期,为了强化新农村建设,应构建更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保证财务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对原有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除了基本的财务管理课程外,还应建立计算机培训班,具备财务知识与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经济管理专业团队的整体水平新时期,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面带动了现代社会的电子购物潮,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购物因此,为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应积极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能够数量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行流程,邀请专业的电商专家进行专业化培训,模拟生活中逛淘宝、天猫、京东的方式,及时将农产品上传至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新型的农业经济形式,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变得更便捷、简单。
(三)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代名词,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可将信息化平台与农业经济管理相结合 实现经济管理的电子化,能够利用电子平台及时收集、获取、处理、整合和传播电子信息,将原本的纸质财务账单转化为电子数据,数据在传输与分享上更具优势性,借助电子平台的加密技术,能够保证信息不被窥探,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记录着农村的总收入、支出,各类农产品的收入情况、收支均衡度、农业经济增长幅度等等各类财务数据,借助Excel表格等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即可实现对数据的筛选、计算与整合,针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以做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同时,为了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应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与维护,做好系统安全与保护措施,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提升财务信息的机密程度,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改善措施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因此,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加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好坏对国家发展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搞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因素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了闲置,其中,信息化管理方式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要对信息化手段进行加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现状
1.1 信息网络技术服务推广不足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主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农村企业经营方面有很大的效果,但是,不同的使用者对经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要求也不同,对我国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行分析,农村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在推广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一些地区对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了利用,但是,很多的使用者对计算机知识有很大的缺失,导致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推广方面出现了受到限制的问题。
1.2 信息化手段成本较高
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和企业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信息化经济管理方式要对成本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很多的农村地区居民认为网络、电脑的使用成本高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农民的收入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对网络进行建立和使用方面,农村地区的居民更愿意将其使用在其他方面。
农村地区的居民在消费观念上和城市居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认为上网和电话的资费过高,因此,对网络的建立没有给予很大的关注度,而且,一些地区的人们确实没有能力进行支付,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出现了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通常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其在建立以后要对维护工作进行重视,对信息资源搜集以及软件开发要进行重视,不然会出现硬件设施浪费,农业信息过于单一,没有时效性,失去了信息的价值。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利用,失去原有的价值导致农民对信息出现了更加不重视的情况,而且,在积极性方面也会比较差,导致农村信息化减少出现了非常缓慢的情况。
1.3 专业的信息化经济管理人才较为缺乏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很多的管理人员只具备较低的文化水平,对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很多的管理人员只能对基本的信息进行和收集,对较为复杂的统计工作和高级信息工作不了解,不能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
1.4 应用能力差
很多的农村地区居民在文化程度方面比较低,因此,在信息化程度方面也比较低,出现了不具备信息化意识的情况。很多的新生代人员选择外出务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还是在依赖老一辈的人员,这些人员在文化水平、科技素质以及接受能力方面都比较差,因此,在信息技术掌握能力方面也比较差,对信息技术的作用没有进行很好的发展,应用效果无法实现。
2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措施
为了能够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行提升,要从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发、利用以及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自身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更好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1 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实质就是跨专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调配,要更好地参与管理工作,这样能够实现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间的共同发展。政府要将信息化农村管理方式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进行推动,加大资金的投入,对资金进行使用,建立健全农村网络信息服务中心,从整体上对农村经济信息管理化作业进行调控。
农村经济信息化是技术综合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多种业务相结合,所以需要政府进行组织和领导,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才能顺利完成农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因此政府是整个建设中的主要角色,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开发的资金投入。正确规划资金,统筹管理,避免资金浪费。政府还要积极推行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通信网络运营商、引导社会资金都能有效的帮助农村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集体、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对有关农村经济信息建设方面的贷款实施优惠政策,降低税收等等来引导社会力量的投入。
2.2 加强各个单位的合作程度
农村经济管理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其需要各个专业和各个部门进行密切合作,这其中的关系非常的复杂。农村经济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要进行建立,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各个部门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对基层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工作进行重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和私人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这些企业的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优势,建立完整的农村信息化经济管理体系。
2.3 重视信息化培训与人才引进工作
在着手规划农村信息化经济管理体系建立的同时,还应对农民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培训工作,使建立的信息化经济管理网络体系能够更好地被农民所使用,并让农民从利益上体会到网络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进而更愿意接近与学习相关知识,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技术。另一方面,对于信息化经济管理网络体系的建立与使用,相关部门还应引进更多较为专业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在对农民的培训上以及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上作出贡献。
2.4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的建立
对于农村地区的居民而言,网络化的认识比较浅薄,因此,对信息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没有进行很好的了解。政府要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进行建设,对发展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重视,使农民能够对信息化管理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视,利用信息化更好地推动农村发展。
3 结束语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对信息化手段进行应用,能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效率进行提高,同时,也能更为直接的获得经济效益。文章对农村信息化管理的现况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农村的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这样能够更好地完善我国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重视,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亿.浅析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
[2]陆洪彩.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研究,2013(14).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农村;经济管理
一、引言
农村经济管理在如今的农村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的信息化也逐渐成了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方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也在抓紧的调整,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给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二、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一)缺乏信息传播渠道
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占据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对其也形成了一种需求,但是农村的信息传播渠道却不畅通,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需求,如果没有畅通的信息渠道、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直接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目前,我国的农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是很落后的,大多数农民都是通过杂志、电视、新闻报道等方式来获取相应的信息的,对于一些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的获取很不及时,无法掌握发展的现状,对于信息不能进行全面地把握。
(二)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与其他行业比起来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发展比较晚,应用的时间比较短等情况使得相关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村网络信息覆盖的面积都是很小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不健全导致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比较差,这就直接使农民获取相关信息的实效性比较低。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向信息化方面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对农民进行指导,技术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三)设备成本高
信息化技术在农村推广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设备,技术设备由于技术性比较高因此费用很高,对于农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仅如此,技术设备的安装也是十分的麻烦,使用起来也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如此昂贵的设备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就算有了设备,农民在使用设备的时候也往往无法下手,或者是使用不当、保护不当导致设备破损,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发挥政府职能
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农村的建设,针对农村的信息传播渠道的缺乏、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设备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政府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农民,通过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使农村拥有更多的、便利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农村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并给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提供设备资金的支持。政府要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农村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并加大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的资金投入,在此基础上建立专门的部门对农村技术资金进行管理,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建设资金的滥用、贪污等情况的发生,使资金切切实实地投入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技术化的建设当中去,促进资金的利用率,把钱用在刀刃上。
(二)加强数据库建设
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中,农业经济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先把信息数据库给建设起来,建设数据库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县乡为单位,进行数据库的建设,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资金投入,不仅如此,还要同时为其培养、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是为了给农村提供更及时的信息,因此要通过对地理定位技术、全球卫星技术的运用,从而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使信息及时地到达农民的手里。建设数据库还不够,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管理,这样可以使农业信息准确地入库,同时还要加强对农业信息的记录,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
(三)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不仅要有客观的信息渠道、技术、资金、设备等支持,更重要的是农民的信息意识以及农民的技术能力。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对于信息技术作用的大小直接与农民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渡挂钩,要想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必须加强农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的意识。这个时候,政府要为其提供专业的技术老师进行指导,并对农民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培训的意识,通过培训普及相关的技术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优势,从而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化成为了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经途径,虽然农村面临着诸如缺乏信息传播渠道、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技术设备的支持、农民的信息技术的意识不高等问题,但是也不能灰心丧气,在这种时候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使其买得起设备,并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给予指导,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参考文献
[1]王晓东.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5,07:146.
[2]林汉.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20: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