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离骚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离骚;英译;特点;英译理论
作者简介:王群(1971-),女,辽宁鞍山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华北电力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广东
广州 5104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省级立项)子项目“离骚的英译研究”(项目编号:GDUFS211-2-04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156-02
1879年,派克尔在《中国评论》上发表了《离骚》的英译本。在接下来的130年里,先后共有十个《离骚》的英译本得以正式发表。目前,最新版的《离骚》译本是2008年11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许渊冲译本(以下简称“许译”)Elegies of the South—— Sorrow after Departure。
十个译本的译者中,华人有五位,外籍人士有五位。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不同之处必然也随之反映到译本中,表现为译本各自不同的特点。与其他九个译本相比,许渊冲先生的英译《离骚》特色鲜明、大胆尝试了骚体诗特色“兮”字的翻译,译文中践行了自己的翻译理论,结合了这个时代简约流畅的气息,使译者在诸多译本中一眼就可以辨认出许渊冲先生的作品。
一、许渊冲先生的生平简介
许渊冲先生,1921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西南昌。曾经担任美国空军翻译,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先后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洛阳外语学院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和英语系。
许先生精通法语、意大利语,尤在古典诗词英译中成就最为卓著。他先后翻译了26部作品,其选题起点高、时间跨度大、内容广泛。此外,许先生还著有许多古典诗词翻译理论的代表著作。
二、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思想
许先生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①并且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许先生以“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为译诗的本体论,以“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作为开宗明义的方法论,把“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设定为译诗的终极目标。
早在《典论·论文》中,曹丕就曾提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的观点。实际上,“诗赋欲丽”是指诗赋的文体首要的是美学方面的考虑。这一观点与许先生提出的“三美论”不谋而合。诗是文学最优美的表现形式,译诗是创造美的艺术。因此“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以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②
三、许渊冲《离骚》译本的特点刍议
1.诗歌形式的完美演绎
许渊冲教授说“我认为如果保留原语言形式能保存原作魅力,自然可以保留原语言形式,但如保留形式而不能保存魅力,或不保留形式却能保存魅力,那就应该舍其形式而取内容,舍原语言形式而取艺术魅力”。③
(1)音韵之美。《离骚》原文ABAC韵尾,每行诗文字数多为单行7字、双行6字;诗行也偶有5字和8字、9字、10字。许渊冲英译《离骚》的ABAB韵尾,韵式结构整齐划一,单行译文约为9个音节;双行译文约为8个音节;诗行也偶有5音节和8音节、9音节、10音节。
比较而言,原文单行诗文字数与译文单行音节数极为接近;韵尾整齐度好于原文。依据许先生“用韵不能机械地和原词的韵数相等,而是应该考虑音乐效果相似”的观点,④“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得以充分的体现。
(2)音律之同。汉字是一字一音形态稳定的独体文字,以单音节为主。许译《离骚》多为单音节、双音节词汇,很能体现出汉语文字一字一顿、错落有致、声音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特点,使译文读者同样感受到汉语读者所感受到的格律冲击和震撼。例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为:My heart tells me it’s good and meet,oh! I won’t regret to die nine times.
从上例可看出,许译用词以单音节为主、双音节为辅,偶见三音节(多音节)词汇。音节数量以8个和9个为准,与汉语中的7个汉字极为接近。这是译诗之中诗歌形式的保留和转达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3)“兮”之神韵。“兮”是“骚文化”的标志,是诗歌情感的载体,体现的是文字之外的神韵。在众多《离骚》英译本中,许译是唯一能在译文中体现骚体诗象征词“兮”字的一个译本。许先生忠实的按照原著“兮”字出现的频率和位置,把“兮”翻译为“Oh”。姑且不论此译是否恰当,但仅作为一次骚体诗特色词汇翻译的可贵尝试就已经超越了众译本,而独领译界之先了。
2.诗文意思的圆通传达
在译诗的过程中,信息的转达和传递一直以来倍受关注,也是最为翻译批评所聚焦的部分。按照许先生的翻译观点来说:“如果认为翻译的标准只是忠实和通顺,那忠实就应该包括明确、准确、精确或者也可以说是意似、形似、神似三个内容,通顺也不止包括易懂,而且还要扩大范围,把扬长避短,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也包括在内”。⑤
(1)传统特色之保留。许先生的《离骚》中对原诗句的特色保留极为精彩。例如:
离骚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赋;体裁;对等;汉英翻译
引言
赋,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始于战国,止于清末,兴盛于两汉,具有重大的历史、社会和文学艺术价值,因而赋的翻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源语言)的形式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从译文中了解原文之内容,甚至产生共鸣和同感。故赋的英译英区别于其他诗歌体裁,认识到文体对等和“形美”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将其主要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一、对翻译中“意美”、“形美”的误区
“意美”指意境、情境之美,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描写事物所达到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境传译是翻译中的重中之重[1]。“形美”是指语言的表现手段(语言、文字等)和表现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形式美在美学中是个很大的课题,在翻译中也是举足轻重的[2]。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在意义体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某些译者一味追求“意美”,忽视形式,就抹杀了翻译的意义,也阻碍了其发展。
首先,“意美”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已上升到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故衡量“意美”的标准难以把握。其次,Barthes曾说过,文学语言具有“预言式的开放性”(prophetic openness)的特点,有其创造性和多义性的一[3]。再次,由于“意美”指的是语言的深层含义,所以意境需要译者的个人体会与感悟。
二、赋的宏观体裁特点
我国古代的韵文体裁主要有四种,即诗、词、歌、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认为诗赋不同,诗可合乐而唱(如乐府诗),赋则只可传诵。清代学者郭绍虞《〈汉赋之史的研究〉序》云:“赋之为体,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言:“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曹道衡等诸学者皆认为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新文体,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4]可见,赋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其译文也应具有区别于其他诗歌形式的独特性。
其次,在西方文学中无法找出与赋对等或相近的文体,故不能将赋机械地套译为某种现有的文体。德国汉学家何可思(Eduard Erkes)在1926年版的《亚洲专刊》(Asia Major)上曾把宋玉的《风赋》英译为“Song of the Wind”。“song”有诗歌、歌曲之意,但前文已指出赋乃“不歌而诵”,故此译法欠妥。而美籍学者陈世骧(Shih-hsiang Chen)则将“赋”译作“essay”[5],即西方的一种随笔散文,属无韵文。虽然赋也有散文平铺直叙的特点,但此译法违背了赋作为有韵文的根本特点。因此,美国汉学家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在翻译龚克昌教授的赴美讲稿以及对《昭明文选》的英译本《Wen Xuan,or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都将“赋”直译作Fu。Katharina Reiss认为翻译过程中,是否传递原作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译作的主要标准。翻译中要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采取特定的翻译方法, (转引自Munday J.)在翻译中注重其形式对等是至关重要的[6]。因此,赋的英译也应根据其形式特点运用具体的标准及方法。
再次,赋体本身就格外关注形式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概括赋之特点为“铺彩摛文,体物写志。”,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还言:“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萧统《文选序》亦曰:“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可见,赋对其形式之美的追求真可谓“腴辞云构,夸丽风骇”。 又因翻译旨在于将源语信息包括内容和形式等,尽量准确完整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故综上所述,赋体英译过程中对其形式的把握十分重要。
三、赋的微观体裁特点
根据赋的变化发展,大体可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及其馀绪,其中古赋有包括大赋、小赋、骚体赋、骈赋及杂赋等[7]。严格对偶、平仄韵律及虚词的普遍运用等都是赋的特点。
以骚体赋为例。它是古赋中的重要体式,受《楚辞》中《九歌》和《离骚》体制的影响颇大,因而对偶句数量多、比例大,并逐渐骈化,即以“兮”字为核心和枢纽的对偶式组构方式,如《九歌》中“×××兮×××”或“××兮××”和《离骚》中“××××××兮,××××××”[8]。此处“兮”为语气词,因省略泛声而无实义,但却规定了两句之间基本的语音节奏,是句子以工整对偶的形式出现。另外,由于这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和汉字的基本特点,即汉字绝大多数为单音节且具有单音独体性,不同于英语的多音节,因而便于构筑两两相对,形成排偶。这种对偶不仅在音节节奏上对仗,而且在视觉感官上也十分工整。像“兮”、“之”、“而”、“以”等此类虚词,在英文中几乎无法找到与之功能相对的词,所以在翻译中英尽量做到译文形式对仗、整齐、平衡,保留并传递出原文的风格特色。下面是针对上述理论视角对几个例子的分析。
例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 《前赤壁赋》)
译文1 :Our rudder and oars, redolent of cassia and orchids;
Strike the moon’s reflection, cleaving the glimmering water;
But my heart is far away,Longing for my dear one under a different sky!①
译文2 :Laurel boat and sandal-wood oars,
Beat the empty light, pierce the sheen;
Shoot my feelings out of my bosom,
Eye I the Beauty across the serene.②
此句是苏轼引用《楚辞》中《离骚》里的话,原是屈原用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急切之情并且体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苏轼借用这一典故暗示了自己与屈原相同的被贬之境,表达了心中的苦闷与失意。在杨译本中,译者用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情怀趋向的cassia 和orchids来释译“桂”和“兰”,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借梅、兰、竹、菊等寓意高洁脱俗,同时也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境与主题,含蓄真挚。而在孙译本中,译者更是有意将sandal-wood(檀香、白檀)替换orchids来表现“桂”这一意象,其认为原典故中屈原是运用orchids的清新香气比喻自己的高尚品格,但这个暗喻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十分牵强难懂,故改之。从形式结构上来看,孙译本每句的音节数及词数较为一致,对仗较工整。其中奇数句和偶数句分别押韵,韵脚为abab,这与原赋中“光”和“方”都押/αng/韵的韵律特点相符,并且abab韵脚在英语诗歌中很常见,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
例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 《前赤壁赋》)
译文1 :We are nothing but insects who live in this world but one day,
mere specks of grain in the vastness of the ocean.
译文2 :and lead our beings like mites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tiny as a grain of millet in the blue deep.
此句描绘了苏轼感叹人的生命、自由和利益在浩瀚天地之中的微不足道,转瞬即逝。二者都较为准确地译出了原文的意义与思想。在孙译本中,两句均为10个词且音节数(syllable)分别为11和12,更加接近。故译文2的句式更显对仗工整,更符合赋的文体特点。译者用deep代替sea 、ocean等词来释译“沧海”,符合英语诗歌中用deep表示“海”的意象的传统和习惯,更能引起西方人审美情怀与趋向上的共鸣。
四、赋的价值与意义
从文学角度上来说,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独特的文体形式本身就应当予以重视。同时,赋给后世文学提供了发展的摇篮,孕育了如骈文等新型文体及文学精神。赋的演变和发展,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体流变的内在规律[7],则在其翻译传播的过程中就不应当受到对其文体形式上的扭曲和误导。
从文化观念角度上来说,赋特有的排偶齐整的文体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和谐的理论,即“一阴一阳之为道”的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也是中华民族推崇平衡与和谐的审美心理趋向,这与西方哲学中的二元对立及二元范畴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社会和历史角度上来说,赋的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推动了整个历史的进程。在政治方面,《汉书·扬雄传》中“三世不徙官”、“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揭露了儋石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腐朽,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愤慨。在社会生活方面,李尤《平乐观赋》中“方曲既设,秘戏连叙。逍遥俯仰,节以鞀鼓。戏车高橦,驰骋百马。”则描绘了汉代百戏演出的情况。在自然科学方面,《坠行训》描绘了地上东西南北中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以及“海外三十六国”的情形。
五、结语
俄国形式主义学者罗曼·雅各布森(Roman Osipovich Jakobson)认为,“文学性”的要素不在作品内容之中,而在语言形式的结构关系之中,构成文学性的主要语言结构就是特殊的音律结构和对等结构,这两大结构使读者(听者)忽略语义内容转而注意到语言本身的美。这便是文学作品区别于一切非文学作品的地方,也就是使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9]。此观点正符合赋文英译的特点。当然,本文所说的赋文英译重的文体对等和“形美”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照搬原赋的体裁形式或者将“对等”片面地理解为数字意义上的绝对等同,而是指在尽量保持赋的体裁形式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意美”、“音美”、“形美”等众多翻译理论的优势与合理性,高度重视形式在赋文英译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旨在得到在音、形、意三方面尽可能平衡与和谐的赋文译本。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 李栋明.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
[4] 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 陈世骧.Essay on Literature,Written by the Third Century Chinese Poet Lu Chi(陆机—《文赋》)[J]. Portland (Maine):The Anthoenesen Press,1953.
[6] Katharina Reiss.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五: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7] 袁济喜.中国古代文体丛书——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8] 郭建勋,邵海燕.赋与骈文[J].北方丛论,2006,(4).
[9] 朱立元.20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1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 踪凡.汉赋研究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 周勋初,等.辞赋文学论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离骚翻译范文第3篇
1、体会琢磨文言字词句的准确性。
2、体会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3、理解并运用本文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作者观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所阐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自读《岳阳楼记》,疏通字词句;2、查资料了解范仲淹生平和思想抱负。
一、检查预习
1、“岳阳楼记”的“记”是什么体裁?
明确:“记”是一种散文体裁,可记人、记事、记物、记景。记景的目的往往在于书法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基本观点。
2、请一位同学翻译第一段。
二、疏通课文
1、第一段是记人、记事还是记景?
明确:记事。第一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藤子敬谪守巴陵郡,百废具兴,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的写作缘由。
2、 第二段请一位同学朗读并翻译。
明确: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怎能相同呢?
3、“予观夫巴陵胜状”至“前人之述备矣”记的主要是什么?
明确:记岳阳楼之景。记的是洞庭湖之胜状。
4、“衔”和“吞”可否换成“连”和“接”接呢?
明确:不能。“衔”和“吞”将无生命的洞庭湖写成有生命的,把“远山”和“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而“连”与“接”都是静止的画面。效果不够生动。
5、后面一句“然则……得无异乎?,“然”的意思是“这样,“则”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那么。我们知道在这里文义发生了转折,那么是由前面的写景转到了什么呢?
明确: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议论。
6、“得无异乎”怎样翻译更好呢?
明确:怎能有所不同。反问,语气更强烈。
7、表示转折的这句话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由写景到议论情之异。
8、从下文看,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何异?
明确:悲与喜之异。
9、齐读第二段,教师翻译。
明确:“若夫”相当于“像那”,作用是引起下文论述。像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翻腾到空中;日月星辰的光辉消失了,山岳也隐藏在阴霾之中;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歪斜,船桨折断;(特别是)在傍晚时分,湖上一片昏黑,(只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这里的“去国怀乡”的“国”是指国都,而不是国家。
10、这一段景物有何特点?迁客骚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又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景物的特点是萧条,凄凉。迁客骚人的感情是悲伤。这是览物之情异之一——悲。
11、齐读第四段,请一位学生翻译。
明确: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来临),湖面平静,天光和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主革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绿。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壁,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响起来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12、这一段写的景又有什么特点呢?迁客骚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又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景色明媚。迁客骚人产生喜悦之情。这是览物之情异之二——喜。
三、分析文章主旨及艺术手法
1、迁客骚人由览不同之物所产生的悲与喜的感情是不是作者所认同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不是。第五段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作者并不认同悲与喜之情。
2、 古仁人之心有何异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可以翻译这段话?
明确:他们不因环境顺心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失意而悲伤;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也担忧。
3、这就是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不同,那么从思想观点和胸襟的角度,谁来说说两者之间的不同?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古仁人不论是当不当官,古仁人都心怀天下,心怀百姓,他们的忧与喜总是与天下相关,这正是作者想要追寻的。再看迁客骚人,他们的悲与喜总受到外界环境和个人荣辱的影响,迁客骚人之心比较狭隘,作者运用对比,对比之下,古仁人更显得胸襟宽广了。
4、为了突出古仁人之心,作者运用对比,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心胸进行对比,突出了古仁人胸襟的伟大宽广。那么,通过对比,你知道了作者所要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心了吗?请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抱负谈一谈。
明确:范仲淹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情系苍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他一生的追求。
四、总结
本文是篇“记”,通过记事记景最后发出议论,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开头第一段交代了写作背景和缘由,后介绍了洞庭湖的胜状,引出了迁客骚人对不通之景的不同感受。然而,作者的本意并不在写景,而在有次引出一番关于古仁人之心的振聋发聩的议论来。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正是作者所要追求的情怀。
五、复读课文
离骚翻译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就文化翻译而言,涉度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翻译时,译者一般应遵循“内客先于形式”的原则。本文运用此原则采分析《红楼梦》中书名的英译,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遵循了“内容先于形式”原则的译文一般都能做到“迭意”;反之,译文则未能剥开语言外壳,显露内核。
《红楼梦》作为文化巨著,包含着大量而丰富的文化信息,单从其中出现的历史作品这个小小的侧面就能看出这一点。在文化翻译理论中,文化信息的传译有一定的原则,它们在这些实际翻译的操作中,理应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文化信息传译理论
按照乔治·斯坦纳在他有关翻译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所言,翻译就是一种阐释,而这种阐释的运作包括四步:“信任”、“侵人”、“吸收”、“补偿”。基于任何一个译者都相信文本中“存在意义”这样一种“信任”感,翻译活动由此而始;而这一原始的“信任”往往遭遇文本的抵抗和考验,难以轻而易举地接近原文的意义。正因如此,便有了带有积极进取性的第二步“侵人”,即在遭遇理解障碍时不能退却,在文本表层所构成的屏障中不能迷失自我,而是要知难而进,甚至强行进人,人于内而悟其意,正如中文所说的“得意忘言”,透过语言的表面,透过文本的表面,直指文本的深处,在字里行间把握文本的意义,否则,将会水远在文字的表面徘徊,或为其字面意义所迷惑,或采取简单主义的转换方式,在字词的层面进行译解。在翻译的这一步中,斯坦纳一再强调要“剖开语言的外壳,显其意义”,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文本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内涵丰富的文本的“意义”.在翻译活动中应该永远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因而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得不考虑到如何处理“意义”及其载物,简言之,即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中信息传译一节强调,译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传译信息内容,尽可能避免信息走失或走样;译者必须尽可能完善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的联想意义;在保证信息内容和联想意义得到圆满传译的前提下,译者可以尽量顾及信息表达形式的传译。这也就是说,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内容往往先于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再考虑形式的同一。
笔者认为,奈达的这种观点在刘毖庆的翻译理论中也得到了体现。刘毖庆在总结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时提出了几种方法.他认为,为了免得读者费解,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专名和典故,最好的办法就是本乎原语中的“tenor"本意)在译语中另找“替身”。这就是所谓的’‘替代”,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意译。对于有文化或形象通感的文化信息,才能用到“模仿”的方法,即用目的语模仿原语的文化信息表现式,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直译。其次是“阐释”,大致相当于译文加注。
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在翻译那些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时,透过文字“看”文本,攫取其中真正内涵才是至关重要的。
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作品的衡量中,则好坏曲直立见端倪。通过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的杨宪益英译本中书名译文(即刘亦庆所言之“专名和典故”)遵循了这种指导思想,几乎都能不折不扣的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译文则在信息传译上有所欠缺,容易使读者费解或产生误解。
二《红楼梦》中部分书名译文例举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著,也被称为清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解读《红楼梦》,就是解读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在小说中,为了行文需要,也为了烘托、渲染、反衬、伏笔等写作目的,作者不断地引经据典,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类:
文:《离骚》《文选》《王摩洁全集》《西厢记》《牡丹亭》《白蛇记》《满床筋》《南柯梦》《西游记》《刘二当衣》
史:《左传》《国策》《公羊》《谷梁》
哲:《四书》《五经》《秋水》《南华经》《参同契》《五灯会元》
对于这些历史文化含义极其丰富的文化元素,译者大致采取了这样几种翻译手法:
(1)直译
《王摩洁全集》Wang Wei ‘s Regular Pentasyllabics
《西厢记》T7ie Western Chamber
《牡丹亭》Peony Pavillion
《白蛇记》The White Serpent
《西游记》Pilgrimage to the West
《四书》Four Books
《五经》rive Classics
(2)直译加注
《南柯梦》11te Dream of the Sothern Tributary State
注:Based on a Tang story in which a scholar had a dream of great wealth and splendour, then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just an empty dream
(3)意译
《南华经》zhuangzi
《参同契》Taoism
《五灯会元》Zen Buddhism
(A)意译加注
《满床贫》Every Son a High Minister
注:A story about Guo Ziyi of the Tang Dynasty
(S)直意相融
《左传》Zuo Annals
《国策》Anecdot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公羊》《谷梁》the Commentation of Gong Fang and Gu Liang
《秋水》Autumn Water. Zhuangzi
(6)音译加注
《离骚》Li Sao
注:Long narrative poem by Chu poet Qu Yuan in the fourth century B . C .
离骚翻译范文第5篇
这句话引用自《前赤壁赋》翻译文现在的话意思是:“桂木做的船棹兰木做的船桨,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的心怀悠远,展望美好的理想,却在天的另一方”。 此句的形式是采用了战国时屈原创造的楚辞体也叫骚体,以停顿处的"兮"字为标志,此句中的"美人”的典故大概就是出自屈原的《离骚》中的一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美人”都用作古代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所以”兮“在这里是语气词,也是停顿的标志。这句话在全文章的作用是:在这里苏轼就是借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