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江南春翻译范文第1篇
这位笔耕不辍、不计私利、余热生辉、敢与病魔抢时间的老人,就是江西省宜春学院退休教师――易维农教授。
年过古稀的易维农,是宜春市袁州区辽市乡人,1994年,时已57岁的易维农在丰矿中学任教,却有三个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江西教育学院、海南大学、宜春师专(宜春学院前身)。毕竟难忘家乡养育恩,他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最后的贡献,于是选择了调到宜春师专任教语文。1996年,他编写的《新编高中文言文译解》、《新编初中文言文译解》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1997年,易维农退休之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古文翻译事业,北师大曾两次派人来宜春向他索稿。易维农认为,原有的《古汉语常用字典》之类的字典、词典基本上没涉及到词性、词法,只因为引用的例句是古籍上的而得名,况且其所选的例句基本上不是中学教材上的,学生看了既不亲切,也不实用。因此,他就想编一本适合师生翻阅的文言文词典,不久便开始着手编写《新世纪文言文词典》(青少年版)。就这样,易维农放弃出游、逛街、玩乐的时间,一门心思钻进古文翻译中。他退休后,共出版了14部著作,其中由北师大出版了6部,由广东暨南大学出版了6部,福建鹭江出版社出版了2部,成为全国出版文言文译解丛书“第一人”。
易维农退休后既致力于古文译解事业,也注意劳逸结合。一般来说,他每天早上打太极拳、练太极剑;上午爬格子到10点钟,然后用健身器械锻炼身体。2006年4月,身体一直还好的他被诊断出患了肺癌。但他乐观对待,只是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因为他还有一个心愿未了。他说:“对绝症,我是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人迟早总有那么一天,我年纪不小了,女儿出嫁了,儿子参加了工作,我所写的书不少被收入了国家图书馆,应该说没有什么遗憾了。但我盼望在有生之年能实现建立中国古籍翻译研究所和古籍翻译出版社的心愿。”
易维农在总结前人和当今译法经验的基础上,经四十余载的学习与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方法。此法不仅适用于古代散文,也适用于古代韵文――诗、词、曲、赋等。他深知要将古籍翻译研究成果推向全国,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是难以实现的,这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要真正扛起古籍翻译的大旗,就必须成立古籍翻译研究机构,组建古籍翻译人才队伍,开拓古籍翻译读物的市场。他认为这一方案在宜春实施有一定的基础且前景较好。为使古籍翻译能长远发展下去,易老定下了“自编自用建队伍,自产自销创财路,招商引资迎赞助”的方针,通过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古籍翻译事业。易老认为,现在创设古文翻译学,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也是泽被后世的义举。
江南春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词汇 词汇结构 意象
一.比较英汉词汇差异的必要性
Newmark(1981)认为翻译的描写单位可以构成以下一个层次体系:篇章、段落、句子、小句、词组、词、词素。他认为在翻译实践中,“篇章是最后仲裁,句子是翻译操作的基本单位,而大部分的难题都集中在词汇单位。”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英汉语言在语言表达,文化传统以及读者欣赏习惯,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的。汉语是表意文字,一般被看作是重意合(parataxis)的语言。它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没有显性的词类分别,汉语的词语意蕴丰富有余,配合制约不足,词语可以相对随意地碰撞组合,因此,汉语中不乏灵活多变或“残缺不全”的句子。这种独特的汉语语言形式和英语中的对应表达方式形成强烈的对比。英语是重形合(hypotaxis)的语言,它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句子及其成分以限定动词为中心铺陈开去。汉语形式多变,不太讲究句法,而英语的词法、句法较为严谨刻板。同时,意象虽然是建立在字词的基础上的,但其丰富性和抽象性却有着质的变化。如果不借助于有效的理解与转化手段,诗歌经翻译后很难在异种文化背景下保持完整的意象,从而导致诗歌魅力和价值的削弱。因而了解中英语言在词汇结构和意象承载方面的差异是非常必要而且关键的。
二.英汉词汇差异在诗歌翻译中的表现
1.英汉词汇结构模式的比较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结构上可完全不同。以吕志鲁先生翻译的“A Complaint”为例。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利用英语动词形态变化表达时间顺序和动作状态,用“过去的幸福”对照“现在的痛苦”,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的哀怨之情。汉语中没有对应语法手段,也不可能通过“was”,“is”,“did”明确地区分动作的时间和状态。鉴于英汉词语结构的差异,吕先生在翻译时,借助了“曾经”,“现在”等增词来表达,填补了汉语词汇在表达不同的时间和动作概念上的空缺。诗歌中的“What happy moments did I count!/Blest was I then all bliss above!”吕译为“为这赐福我感谢上天,我曾经多么辛福美满!”,同时也将“What have I shall I dare to tell? A comfortless and hidden well.”译为“然而现在我无话可说,我得到一口暗井装满忧烦”。如果不这样翻译,势必会造成译文时间上的模糊,并且原诗“哀怨”的意境也无法通过强烈的对比得以表现。
可见,汉语词义的概括含蓄,在诗歌创造中为优势,在诗译中却是暗礁。因为汉语词中不包括附加概念或语法成份,其主体概念和附加概念在词的结构形式中无法体现,所以词义模糊,主观性大。相反,英语词中主体概念和附加概念体现明显,所以词义客观明晰,其选择的随机性小,如单复数,就只能二者取一。
2.英汉词汇承载的意象差异。
(1)中英诗歌词汇通过具体事物来表现不同的联想意义
在汉诗中,特定联想意义的词语在某一语言单位存在,但在另一语言之中相对应的语言单位却很缺乏。这种词语由于特定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不同,在另一语言中其字面对应意义虽然相同,但往往差距十分巨大,甚至相反,因此可被归为“文化不可译”因素。汉诗中的“倚楼”、“登高”、“折杨柳”、“涕泗”、“秋意”、“浮云”等文化负载意义极重的词语(culturally-loaded words)是难以传达的。但是在某些条件下,通过某些弥补手段,不可译性也可转化成可译性。
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有“杨柳”这一意象,下面来看许渊冲对此的翻译处理:Why should the Mongol flute complain no willows grow/Beyond the Pass of Jade no vernal wind will blow.该两行诗英译的关键在如何再现由富于联想意义的词语“羌笛”、“杨柳”、“春风”以及“玉门关”这一专名共同组成的一个隐喻场。在谙熟汉诗的中国读者心中,“杨柳”所引起的联想对英美读者是完全不一样的。考虑到英美读者难以理解到这一点,因而主张译诗采用“等化、浅化、深化”“三化”方法的许渊冲将该诗二行进行了改写和“深化”,译为“蒙古笛子为何埋怨柳树没生长在这儿?只因春风吹不过玉门关”,这样改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译者必须假定目的语读者这样推理:既然此处连杨柳都不生长,肯定是荒凉之地,然后,肯定是征战苦了。但是“春风”呢?它与“皇恩”惠及的关系在译文里无法体现,于是,原文征战苦的意思在这里就损失了。
(2)具有文化色彩的人名、地名和古典构成的词汇意象差异
一些专名经由无数代诗人和读者的创作吟咏,已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江南”二字绝非“长江以南”这一简单的意义。它引起的遐思是丰富的:可能是繁华竟逐的江南;也可能是草长莺飞的江南;还可能是伤感的江南。正如福克纳笔下丰富复杂的南方一样,这种专名实际上在使用中已获得了比喻意义,其意象是隐喻性的。这样的词很多,如“塞北”、“辽西”、“故都”、“秦淮”,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凸显不同的意象。在英译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时,“江南”一词的翻译便成了成败的关键。在中西诗歌里运用典故的例子比比皆是。运用古典可以借古喻今,化前人经验为己用,还可使诗文同时兼具意象、比喻、象征等作用,增强表达力。如何将典故用目标语读者能够体味的语言表达出来,对译者而言则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三.英汉词汇差异对诗歌翻译的启示
1.两种语言词汇存在对应关系时。
当译入语与原始语言存在对应关系时,翻译就是一个在译入语的对应项中进行选择的问题。在这个“选择”过程中,笔者认为,译者自身的双语能力、学识修养、人生价值观等也决定着他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及其译本的“正偏离”风格。当译者的译本给目的语读者的感受类似源语文本给源语读者的感受,或者目的语读者通过译本认同了源语文本传达的异域文化时,翻译的目的及其承载的使命即达到。
再析吕志鲁先生的译作“Love Song”:Your little hands,Your little feet,Your little mouth--- Oh, God, how sweet!/Your little nose,Your little ears,Your eyes, that shed Such little tears!/Your little voice,So soft and kind;Your little soul,Your little mind!吕译为:“你娇嫩的手,你娇小的脚,你娇艳的嘴,呵,上帝,百媚千娇!/你鼻子娇好,你耳朵娇巧,你泪水娇羞,你泪眼娇娆!/你娇滴滴的声音,多么温柔厚道;你娇痴的心灵,你娇憨的头脑!”塞缪尔·霍弗斯坦的“情歌”一诗中频频出现了“little”一词,用“little”修饰所有的名词,用以表达诗人对“她”的一切都饱含怜爱之意。汉译时吕先生用一个“娇”字巧对英诗中的“little”。在中文中“娇”一词蕴涵了很多的寓意,吕译对于“little”与各个名词的组合全用“娇”字来表达,可以说是以不变译万变;几乎穷尽由“娇”组成的各种形容词来凸显“little”的含义,可以说是以万变译不变。这中译法,应为其他译者借鉴。
2.当两种语言词汇存在缺失现象时。
两种语言词汇对应关系上的“空符号”主要是由于原诗当中存在的隐喻、成语、谚语、双关、独创词、音韵词等引起的,它们往往承载着独特的源语文化。如果说两种语言之间有同义关系时,译者可采用模仿之法,选择目的语与源语的同义手段再现原诗风格、意境、文化背景;当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出现“空档缺位”时,“转换”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译者可以利用目的语一种语言内的同义手段,巧妙地描绘出原诗的情景、意韵之美及其反映的文化背景,努力达到形式、音韵、神韵等方面的最大近似值。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Pergamon Press,1981.
[2]程洪珍.英汉语言的差异与互译中的信息流失[J].山东外语教学2002(1)
[3]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4]吕志鲁.英语爱情名诗选择[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5]魏家海.意象:诗歌翻译单位的“前景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3(6)
[6]吴钧陶.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 湖南出版社,1997
[7]习华林.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
[8]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江南春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婉约词;整体论;个体意象;整体意象
1.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 ( 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做完形主义 ( Gestaltism) , 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的创立者提出完形心理学派 ( Gestalt school) , 观察心理现象的整体 ( whole) , 形式 ( form) , 即德文 Gestalt 一词, 音译为 “格式塔” , 意译为 “完形”[1]格式塔理论的核心是整体论 ,即:整体由部分构成,不能通过各部分的分析来认识整体, 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格式塔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认识一个事物, 首先应该从整体着眼 ,然后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考虑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2.格式塔意象与古诗词英译
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对古诗词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针对古诗词本身来说,中国的古诗词善于使用意象,喜欢寓情于象,以象传境。[2]象即为“意象”,“境”即为意境。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是两个基本概念。意象包括个体意象和整体意象。个体意象体现为词句或短语,整体意象体现为篇章。[3]整体意象类似于意境。因此古诗词着重传达“整体意象”。而整体意象作为个体意象的综合,源于个体意象又高于个体意象,而整体意象和个体意象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其次,古诗词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势必包含语言信息以外的美感因素,不管是译者在阅读和理解原文本的过程,还是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译文本的过程中,语言认知和美感体验是同时发生的,在理解译文语言所传递的各种意义的同时,对译文本所蕴含的情景因素如背景、语气等的情感体验也会伴随而来。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而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审美体验往往都遵循一种“自上而下”的整体建构,即从整体到部分,这表现在阅读诗词译作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一个词语,一句话,甚至一节内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意象,立体的视觉图像作为完整意象将会在脑海中形成,然后再根据这一完整意象进一步认识个各个局部成分的意义。[4]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整体美感没有把握好, 就不可能实现用文字传达美,如果部分没有翻译好 ,就影响到整体的美感再现。而这种整体美感体验就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格式塔意象再造 ,它不是任何一个语言个体成份或个体的相加所产生的, 而是艺术形象整个画面所呈现的。婉约词意象丰富,作者多以物传情,每一首词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卷。本文试图以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为例,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角度,分析三个译本在传达“整体意象”,在还原整体美感上的得与失。
3.《浪淘沙 ・ 帘外雨潺潺》的意象再造
在英译婉约词的过程中,格式塔意象对词义选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译文的整体意象的实现过程, 或者说艺术意象的语言再造,是每个局部成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结果。然而每个局部个体美感色彩的选择均依附于它所存在的整体 ,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可以有很多种意义 ,也可以包含不同的情感色彩,只有当它与特定的语境,意象格式塔组合搭配,才能实现最和谐最恰当的美感。由此个体意象既附属于所从属的整体意象,同时又结合为完整的格式塔意象。所以,本文试图从个体意象的再造得失的角度对三个不同的译本的整体意象进行比较与分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整首诗的大意是: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潺潺不断的春雨”,“寂寞零落的残春”,“薄薄的罗衾”,“不再的江山”,“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这些个体意象,它们互相交融渗透,在作品中“完形”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格式塔意象,把清冷孤寂的意境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作者对往昔不再的感慨。原诗如下: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以下分别是许渊冲、杨宪益、戴乃迭和Burton Watson 的英文译本:
译文一(许渊冲译)
Tune: “Ripple Sifting Sand”
The curtain cannot keep out the patter of rain;
Springtime is on the wane.
In the deep night my quilt is not cold-proof.
Forgetting I am under hospital roof,
In dream I seek awhile for pleasure vain.
Don't lean alone on balustrades
And yearn for boundless land which fades!
Easy to leave it but hard to see it again.
With flowers fallen on the waves spring's gone away,
So has the paradise of yesterday.
译文二(杨宪益、戴乃迭译)
To the Tune of Lang Tao Sha
Without the blind the rain is pattering,
Last intimation of the spring.
These gauzy coverlets too little warmth at midnight bring
To one who in his dreams fancied he was his own once more,
Once fed and avid for the thing.
I'd lean upon the rail, but what's the worth?
Of hills to cross there is not dearth.
Visions of what I left so lightly bring me no more mirth
That fallen flowers faring home upon a running stream.
Heaven is high, and man is on earth.
译文三(Burton Watson 译)
Tune:“Ripples Sifting Sand: A Song”
Beyond the blind, the rain rattles down,
spring moods fading away,
yet the gauze coverlet can't keep off the fifth watch cold.
In dream I forget I'm a stranger here,
clutching at happiness for a moment.
Don't lean on the railing all alone,
before these endless rivers and mountains.
Times of parting are easy to come by, times of meeting hard.
Flowing water, fallen blossoms― spring has gone away now,
as far as heaven from the land of man.
全诗第一节展现了四个意象:“潺潺不断的春雨”,“寂寞零落的残春”,“薄薄的罗衾”和羁留他乡的“客”。
译文一和译文二在表现“潺潺的雨声”这一意象时,都用了“patter”,而译文三则使用了“rattle”,相比之下,“rattle”破坏了全文的意象,用在此处不合适。原因在于,“潺潺”有幽静的意思,绵绵不断的春雨轻轻的拍打在窗户上,更能衬托出一种孤寂的景象,代表着作者绵绵不断的哀思,“patter”形容的雨声是相对安静的,但“rattle”形容的一般是猛烈的,大声的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所以“patter”更符合全文的基调。此外,译文一将“潺潺的雨声”译作名词短语,而译文二采用了正在进行时,此处译文二更好。原因在于在此句中,“Without the blind the rain is pattering”译者很好的将静止的窗帘和“雨正在下”这两个一静一动的动作很传神的结合起来,很好的表达了原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情景。所以综合比较,译文二在 “雨潺潺”的翻译中很好传达了原文的意境。
译文一和译文三在表现“阑珊的春意”这一意象时,都将其译为过程性的意象,译文一“on the wane”,译文三“fading away”似乎更忠实“阑珊”的本意,即“将尽,将残”的意思。但本文认为译文二更好,因为从全诗的感情看,作者想表达的是对寂寞凋零的残春的哀叹,“last intimation of the spring”中“last”更能反映残春的落败之象,似乎就剩下这绵绵的春雨还暗示作者处在春天,更能反映作者悲苦的心境。所以以此看来,译文二更佳。
译文二和译文三在表现“罗衾”这一意象时,都将其译为“纱状的床罩”,而译文一将其译为“被子,被褥”。“罗衾”指的是“稠被子”,似乎翻译成“被子”更佳忠实原文,但结合全文的背景看,作者作为被囚禁的亡国之君,必然不会受到优待,“被子”使人会联想到“温暖”,显然与作者凄苦的心境不符。这一译法也可以从下文的“不耐五更寒”得到验证,所以译成“纱网的床罩”更能使读者感同身受作者身体和心里的寒冷,有利于传达原文的整体意象。
在对待“客”的意象时,译文三的“stranger”似乎与原文中的“客”更为对应,对这里的客并不是普通的外地人的意思,结合全文感情,作者是被囚禁在此处,被迫呆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是大宋的阶下囚,所以“stranger”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符。译文一和译文二中,译文一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有一种“想走又不能走”的无奈之情,而译文三通过“his own once more”又表达了对之前的自己的追忆,梦里的美好追忆与现实的冷酷景象作对比,更家突显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无奈,从而更佳符合全文的意境传达。此外,译文一和译文三都使用了第一人称,译文二使用了第三人称,古诗词英译中人称代词的增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语言差异的关键因素,叙事主体是否用代词符码呈现于译文必然关系到诗歌美学价值的损益问题”,[5]考虑原诗孤寂、凄冷的整体意境,用第一人称 “I”叙述自己在梦中的幻想似乎能更直接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孤苦与无奈。
全文第二节展现了四个意象,“栏杆”,“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对于“栏”,这一意象的翻译,三个译本都译出了“栏杆”的意思,但相较之下,译文三更佳,原因在于“railing”多形容金属制成的栏杆,词作者当时出于被囚禁的状态,金属制成的栏杆不由让读者联想到关押囚犯的监牢,所以此处译为“railing”更符合原词凄苦的的格式塔意象。
译文三的翻译从表面上看,更能与原诗中的 “无限江山”形成对应,但是考虑原诗孤寂、凄冷的整体意境,作者似乎并不是冷眼旁观这无限的江山,而是充满了感情。译文一和译文二从感彩上来看,译文一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江山的无限渴望,而译文二更能表现作者的想看而不能看的悲苦,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数(not dearth of)山脉的阻隔,所以只是欲见不得,徒增奈何而已。由此译文二更符合原词的整体意象。
译文一和译文二把“流水”“落花”整合为一个意象“花落在流水中”,译文三将其分译为两个意象。相比之下,译文一和译文二的译法将两者很传神的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像,而译文三割裂了画面的整体感。而译文一和译文二相比,译文二的“faring home”是点睛之笔,作者深陷牢笼无法回家,只能寄托落花带着自己的哀思,随着江水代自己流到故乡,更充分表达了作者悲凉的心境,很好的传达了全文的格式塔意象。
4.总结
格式塔意象的再造成功意味着审美体验得到有效的传达。译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每建立一个格式塔意象就意味着获得对原文某一相对独立的整体的审美体验 , 进而得到相对完整的情景氛围、人物情感、或语气色调。在翻译的过程中移植这一审美体验 ,进而使译文以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的形式出现在译文读者面前,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审美体验。[6]对于文学翻译来说 ,这种整体美感体验出自于译者对原文的格式塔意象再造 ,它不是一个语言个体成份或个体的相加所产生的 , 而是艺术形象的整个画面所呈现的。
通过对比原诗与译文,本文发现译文三更多与原诗在在字、词以及个体意象上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却没能很好地传递出全诗的整个意象。译文一对原文中一些意象进行了适当的转换和整合,也将全文的感情基调考虑在内,但与译文二相比还有所欠缺。只有译文三在比较完整的复原了原文的格式塔意象的同时,充分表达出了原诗中悲凉孤独的意境以及词人浓浓的思国之情,所以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角度看,以译文二最佳。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个体意象的成功再造进而有机结合,才能在语言转换的同时,塑造一个完整、和谐的情景画面,使译文读者获取语言意义与情景因素双重体验,这无疑为古诗词翻译的实践与评价提供了有益的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莉琼. 从格式塔意象看古诗 《江雪》 的翻译[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1).
[2]夏洋洋,颜静兰. 格式塔视角下汉诗英译的象、境整合[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2013(1).
[3]孟瑾,冯斗. 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4).
[4]姜秋霞,权晓辉. 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2000(1).
[5]庞秀成.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叙事 “主体”符码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J].外国语,2009 (3).
[6]姜秋霞.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 : 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
[7]邵惟,邵志洪. 格式塔意象在类比语篇翻译中的再造[J].上海翻译,2013(4).
[8]潘卫民,李巍. 格式塔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7(2).
[9]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
[10]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江南春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红楼梦》 《红楼梦》翻译 修辞翻译
一、对偶
《红楼梦》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根据中国古典文学的要求,无论是章回目录,还是对联,还是近体诗中的颈联,甚至于骈体文,都是要求对偶的。而在英文中则无此要求。对偶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同时却也给翻译带来了难题。举例如下:
(1)原文: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红楼梦
译文:Lady Jia Dies in the City of Yangzhou, Leng Zixing Describes the Rong Mansion.
首先,这句话直接表达出了原文的含义,但同时两句话的句法结构也是不一样的,流失了原本的中国风味。
(2)原文短髻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译文:His short hair is wet with cold dew from the path, His coarse cap stained with autumn frost and fragrance.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句话的句法也是不同的,并且稍微改变了原句的含义,虽然大体的意思是对的。原话中,冷、香与露、霜并不是同一个等级的,冷是因为沾露,香是因为染霜。杨译本中wet with cold dew from the path是贴合原句的,但是stained with autumn frost and fragrance却将香与霜并列起来,改变了原文秋霜高洁似有香的意境。
二、用典
(1)原文:任是无情也动人
译文:Though heartless she has charm.
这句诗出自罗隐的《牡丹花》,全文如下:“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华过此身。”韩令,指韩弘,唐元和十四年曾为中书令。末联所咏之事见《唐国史补》:“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斫去。曰‘吾岂效儿女子邪?’”选择这一首作为宝钗抽到的花签,第一是指出宝钗外表美丽,却内心冷漠。第二,牡丹花艳冠群芳,却最终不免被砍去的悲惨命运,暗示了宝钗日后的不幸。
杨宪益的译本直译出了原诗的含义,也点明了宝钗的charm和heartless,但是却忽略了最后关于命运的暗示,没有对于这首诗的典故加以注视,使得曹雪芹煞费苦心埋下的一个伏笔无法展示在外国人眼中。
(2)人物姓名
人物姓名多有典故,用来暗示人物的命运或者性格。在翻译时,杨宪益夫妇有一些姓名采取了意义,有一些则还是音译。举例如下:
宝玉 岑参《送张子尉南海》Baoyu
宝钗 李商隐《残花》Baochai
袭人 陆游《村居书喜》Aroma
颦卿 贾宝玉引《古今人物通考》Frowner
黄金莺 唐金昌绪《春怨》Golden oriole
史湘云 唐周贺《送僧归江南》Xiangyun
袭人的名字来自于陆游的“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袭人”说的就是花的芬芳,译为aroma香气非常贴合袭人本身温柔和善的性格。而李商隐的《残花》“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则描述的是一位青年寡妇洗净铅华、独守空房的凄凉心情,暗示了宝钗日后守活寡的命运。这个典故在宝玉生日宴会上曾经被提起过,可见曹雪芹对于宝钗姓名的意味深远。但是杨宪益夫妇简单的音译,就失去了暗示的意味。
三、双关
《红楼梦》通过一些双关来完成对人物命运的暗示,这些双关有时出现在人名里,有时出现在典故中,有时则以诗词的形式呈现。
(1)原文: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译文: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Ten Thou?sand Beauties in One Cup
千红一窟与万艳同杯是第五回“游幻境指谜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接待他提供的饮料。这一回暗示了书中众多女主角的命运,处处埋着伏笔。千红一窟谐音千红一哭,万艳同杯谐音万艳同悲,暗示了当时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和女性的悲惨命运。
杨宪益夫妇的翻译直观的表达了表面含义,但是忽视了作者背后的隐藏意义。
(2)原文:贾府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译文:Yuanchun, Yingchun, Tanchun, Xichun
贾府的四位小姐从春字辈,名字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暗示了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表达了曹雪芹的同情和悲痛。
这四个名字的处理,杨宪益夫妇依然采取了音译,并且没有加注释。
四、委婉语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对于许多不好的或者隐私的事情都会用婉转含蓄的表达方法,比如称去世为登仙,上厕所为更衣等等。《红楼梦》所描述的封建上流社会家族,也使用了非常多中国式的委婉语。如何将这些语言翻译为外国人可以理解的含义,在这里选取一个例子。
(1)原文:……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又恋其情所致……
译文:Thus every sexual transport of cloud and rain is the inevitable climax of love of beauty and desire.
这句话用到巫山神女的典故,相传她是赤帝之女名姚姬,未嫁而卒,葬于巫山,楚怀王游高唐,昼寝,梦与其神相遇,自称“巫山之女”,后世就以“巫山云雨”代指男欢女爱之事。这是一种非常含蓄又梦幻的说法。
杨宪益夫妇的翻译跳过了委婉语将其意译了出来,这样做可以方便读者理解剧情,但是这样的语言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是不大吻合的,依然存在丧失原文的风味的问题。
总体而言,《红楼梦》里出现的修辞的翻译倾向于两种,第一种是忽略字面的中国式表达,直接将意义翻译出来;第二种是忽略掉背后的含义,按照字面直译。这样的翻译基本上不会影响情节的进展,但是文字的精妙和中国文化的风味却稍稍减色。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外文化存在根本的差异,许多文化符号没有英语文化的对应词;其次,《红楼梦》内涵非常丰富,成书又在清代文字狱盛行的时期,作者用笔含蓄,因此很多细节也是译者不容易体会到的。《红楼梦》的翻译是对翻译者很大的考验,无论是从语言水平还是中国文化内涵来看。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杨宪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s[M].New York:Fredonia Books NL,1998.
[3]张宁.《红楼梦》回目修辞英译外部语境顺应观[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5,No.1,Mar.2015.
[4]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中华书局,1991.
[5]李商隐(原著).周振甫(编辑).李商隐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2.
[6]罗隐(原著).李宁广(编辑).罗隐集校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7]陆游(原著).钱仲联(评注),马亚中(评注).陆游全集校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江南春翻译范文第5篇
1、“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春来江水绿如蓝”。
2、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这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赞美江南春天美景的诗,当时白居易在洛阳,在这首诗中用短短的十四个字别出心裁地写出了江南春景。
3、《忆江南·江南好》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翻译: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曾经很熟悉。太阳出来后,在阳光的照耀下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鲜艳,春天到了,江水比蓝草还要碧绿,能不教人回忆江南么?
(来源:文章屋网 )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无锡市委宣传斗酒只鸡;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等等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