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查(精选5篇)

  • 工程地质勘查(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条件是经过非常长的地下运动等化学、物理反应所形成的复杂的地下状态,存在火山岩、岩溶地形、沉积地形等形形的地下条件,由于建筑工程的用途不同,对地下地质水文条件的要求也互不形同。由于特定的地质水文条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影…

工程地质勘查(精选5篇)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重要意义;推进路径。

1 引言

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条件是经过非常长的地下运动等化学、物理反应所形成的复杂的地下状态,存在火山岩、岩溶地形、沉积地形等形形的地下条件,由于建筑工程的用途不同,对地下地质水文条件的要求也互不形同。由于特定的地质水文条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是巨大的,稍有不慎,就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建筑工程在施工前就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在设计阶段,就要采取科学、规范的技术对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地域进行详尽的地质勘查,摸清建筑工程所在地地下地质水文条件的具体状况,在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地质条件以及整个施工地域的科学发展,规范、科学地进行建筑工程地质勘查。

2 建筑工程进行地质勘查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势在必行。首先,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可以有效降低由于地下地质水文条件不明对建筑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地域辽阔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地下地质水文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每一种地质水文条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不尽相同,对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不给予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以足够的重视,必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巨大损失。其次,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决定着必须重视建筑工程勘查事业。人类社会的发展同环境和土地等资源的矛盾日益尖锐,建设工程的建设一定会影响到当地的环境、地下水流等,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影响还不是非常明朗,因此,对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质勘查要摸清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分布、流向、地下溶洞、地层分布、流沙、暗河、冻土层等不同的地质条件的底子,采用对当地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第三,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是不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不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绿色、舒适、安全是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可以有效避免地质水文条件不明等对建筑工程安全及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明晰的风向、气候、光照等地质条件进行科学设计的建筑工程可以有效增加人们生活、的舒适度,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

3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推进路径

3.1 给予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以高度的重视,科学地查清地质水文条件

给予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以高度的重视,合理、科学地查清地质水文条件是建筑工程勘查的首要的推进路径。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合理、科学地查清地质水文条件。城市建设中公用设施、文化卫生设施、居住区、交通道路等建筑工程建设由于基础深度从十几米到数十米不等,作用于土地上的静负荷也不相同,土地的力学与物理性质、地形地貌特征、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埋藏深度以及动态特性、地下岩层的层面分布等需要按照方格网布置和勘探线进行勘查,对提取的岩芯、土样等进行观测和分析,以科学地确定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设计。因此,整个建筑工程的项目立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依赖于明晰的地下地质水文条件。所以,合理、科学地查清地质水文条件是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首先,要采用科学的、先进的勘查技术,金刚石钻具钻探法等勘查方法的采用可以完整地取得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岩芯,科学判断工程所在地的基岩状况。其次,物理勘查等方法可以加快地质勘查速度、提高地质勘查质量、节约地质勘查成本。第三,工程地地质测绘以及水文地质状况调查的方法可以对地下河、裂隙、溶洞、竖井等地下发育状况进行详细的勘查。各种勘查技术和勘查方法的综合应用,是建筑工程勘查的重要保证。

3.2 科学的建筑工程勘查方案的采用

科学的建筑工程勘查方案的采用是建筑工程勘查的第二个推进路径。科学的建筑工程勘查方案是建筑工程勘查的基础,由于我国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结构等的多样性、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勘查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勘查方案。在建筑工程勘查中严格按照勘查方案、紧急预案等结合建筑工程所在地实际的技术方案进行。首先,要采集建筑工程所在地已有的地质水文资料,向有建筑经验的机构和人员充分进行区域总体稳定性咨询,收集建筑工程所在地的所有地质水文资料。其次,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结构等条件,以建筑工程所在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进行大范围的地质测绘。第三,通过地质勘查,配合实验研究、测绘、野外试验以及长期观测查明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水文条件,提供详细的第一手资料。第四,决定采用何种地质勘查技术合理分布勘探点,决定勘探坑深度,按照建筑工程的型式、砌置深度等确定详细的地质勘查方案。第五,对不良地质现象采用何种方法进行防治、地基基础设计及加固等都要制定详细的方案,进行载荷和抽水试验,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

3.3 效能原则的采用

效能原则的采用是建筑工程勘查的第三个推进路径。坚持“效益至上”,优化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实效是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基本要求。按照经济、效能原则,认真分析、合理布局地质勘查的技术及材料的应用,大量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采用适合的地质勘查技术,降低地质勘查成本,并对适时进行监控,确保地质勘查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光琼,《工程地质勘查及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期。

[2] 李万友,《我国工程地质的发展之探析》,[J],《价值工程》,2010年第4期。

[3] 马荣权,《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13期。

[4] 赵元明,《工程地质地基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1期。

[5] 简学亮,《论述某商住楼建筑工程地质勘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2期。

[6] 杨凡,《海南喀斯特地区工程地质勘查的合理方法》,[J],《科技资讯》,2010年第34期。

[7] 卫万顺,郭萌,贾三满,廖海军,黄骁,孙小华,《北京规划新城区域工程地质勘查方法体系研究》,[J],《城市地质》,2011年第1期。

[8] 钟铭金,《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第9期。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第2篇

工程地质勘查是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必要环节。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有岩土组织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也就是重点勘查队建筑物具有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勘查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并采取一定的勘查技术和勘查设备,将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分析整理为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该报告将作为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确定好工程地质条件后,方可开始正式的施工项目。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确定拟建工程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并尽早排除各类不良影响因素,降低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类质量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工程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内容

(一)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科学合理评价水文地质勘查,能够提升水文地质勘察指标的有效性。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融入水文地质资料,有利于完善工程项目建设体系。当前,水文地质勘查有以下四项评价指标:①对工程岩土结构的影响。建筑工程的土层结构会直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所以在对地下水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勘查人员应全面分析地下水状况,依据地下水分布规律、水位、化学成分等内容,合理调整工程设计方案,最大程度的保障工程结构和岩土结构的一致性,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或者坍塌事故;②对建筑地基的影响。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时候,需重点关注地下水影响建筑结构的具体程度,例如腐蚀程度等。以便于合理调整地下水位,减低其影响建筑地基的程度,提升预防性;③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地下水状况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评价时,对于地下水变化情况应给予重点关注,继而对其影响建筑工程的程度进行判断;④对不同工程的影响。应分析和评价水文地质勘查对不同工程的影响,密切观察水文地质在不同工程的影响作用,提升地质勘查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水理性质评价内容

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和水理性质共同组成了岩土体的地理性质。评价水理性质的时候,其核心评价内容应该是岩土体的透水性、崩解性、软化性、给水性和胀缩性等等,且不同的评价内容需有明确的评价性质指标。第一,透水性。透水性的确定应基于预先设置的测试指标的基础上,并合理运用自然重力。据研究显示,岩土体具备较好的松散性时,其透水性相对较好。也就是说岩土透水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就是渗透系数。地质勘察人员可以通过抽水试验的途径,来计算岩土体的渗透系数,从而判断待测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项目的影响程度;第二,崩解性。岩土体崩解性的测试需基于静水环境下。在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应全面分析粘土的性质,同时对岩土体之间结构和强度变化进行测试,以便于对岩土体的崩解状况进行全面的观察;第三,软化性。软化系数是进行岩土体软化性检查的重要内容。岩土体结构的具体软化情况需要借助软化系数来进行判断。显而易见,岩土体具备越高的软化性质,则其对于工程项目的不利影响就越大,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也就越差;第四,给水性。在地质勘察的时候,需根据地下水指标和给水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饱和岩土体中的出水效果,确定给水参数。如果岩土体的给水指标越高,则其对于工程项目的不利影响也就越高;第五,胀缩性。在测定岩土体的胀缩性的时候,应合理分析不同的水文指标,依据相应的水文指标合理分析水文地质环境,以便于提升胀缩性测量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应重点把握岩土体的胀缩系数及正确处理胀缩导致的形变,以便于为工程项目提供更加精准的水文地质环境参数。

三、工程水文地质勘查注意事项

(一)加大工程水文地质勘视度

在进行工程水文地质勘查的时候,需重视地质勘查工作,并着重分析水文地质问题。依据水文地质问题合理构建工程设计指标,优化工程体系。需增加水文地质勘查的工作设置,合理规划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严格依照水文地质勘查指标来对工作内容进行确定,保障水文地质勘查工程高效有序的开展,切实提升水文地质勘查效益。

(二)调整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危害

1引言

作为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工程地质勘查对于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反观我国现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依然存在着对水文地质危害不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水文地质危害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预先制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才可实现对此类危害的有效控制,由此可大幅度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2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评价概述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项目所处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周边地下水可能会对建筑物与岩土体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考量,由此精确判断地下水能否对工程造成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勘查工作开始后,需要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种类进行详细了解,并结合工程类型着手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探究,除了要对各类水文地质影响进行科学评价之外,还要为之后的工程施工提供扎实、可信的水文地质参考资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整体进度和质量受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水文地质危害有可能出现于地基基础下方的承压含水层,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要估算和判断基坑底板被承压水突破的可能性,尤其是要考虑到岩土因水位升降而发生的不均匀涨缩以及地下水位所处的状态等指标。此外,在开展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还要测量和记录地表水与地下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危害分析石晓青

3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地下水位升降

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后果极为严重,若不加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一旦发生危害后果将不堪设想。就工程项目来说,水文地质危害主要来源无疑是地下水,不管地下水位是受到人为因素还是自然环境因素的干扰,也不管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都将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若将其的变化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建筑物将不会受到威胁,但如果其超越了临界值,就将会对建筑产生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举例而言,地下水位的上升可能会引发基础土壤的盐渍化、沼泽化等问题,还有可能引发建筑物的倾斜或断裂,甚至导致建筑物地基稳定性的下降和地下室被水淹没等等。而地下水位的下降则很容易造成地面沉降等危害,这将对建筑物周边的土体结构产生负面制约,不仅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也会大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从总体上看,引发地下水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因素,对此,施工人员务必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应防范工作,否则将很容易导致地下水水位沉降的多发,进而对周边岩土体的结构和膨胀收缩度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岩土的不均匀膨胀,最终影响到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致使建筑物地基土承载力的不断下降。

3.2地下水压力变化

一般而言,地下水有着相对较小的作用力,地下水的状态如果始终正常,就不会对工程项目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工程人员如果未能在施工过程中足够重视地下水压力问题,就很有可能导致地下水压力平衡被打破,诱发地下水压力危害。在地下水的压力作用下,将有可能发生流沙与基坑突涌,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稳定程度破坏极大。而如果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出现问题,那么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说,工程技术人员实时关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地下水压力的变化情况,从根本上防范地下水压力危害的发生。

3.3地下水位的升高

地下水位的升高也会对建筑物造成诸多影响,而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受到周边水库、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制约。同时,排水管道的铺设、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灌溉工程的渗透作用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总体水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予以分析:

1)地下水位的升高可软化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加大周边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使土壤强度的降低和压缩性的增强,这样便会引发工程项目的沉降和变形;

2)地基易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而发生侧移,并且地基也容易出现隆起造成建筑物稳定性的破坏。

4水文地质危害的解决策略分析

4.1调整和规范地质勘查工序

就工程项目而言,前期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非常重要,这不仅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也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产生极大影响。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不仅复杂程度高,系统性和专业性也很强。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逐渐出台和颁行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将得到有效地保障,同时工程施工的合理性也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工程地质勘查规章制度应涵盖勘查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对诸如勘查的目的、任务、评价等每一个工序和环节都进行详细规定,这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效果和进程都有着极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此外,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工程地质勘查人员都未能对相应规章制度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更依赖于自身经验,这也会造成勘查工作的效果不甚理想。所以,工程地质勘查人员必须对自己工作和职责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确保勘查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从根本上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保障。

4.2深入调查地下水实时状态

施工人员应在工程前期调查地下水的埋藏状况,确保工程项目不会受到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确定调查目的,设置相应的调查指标;2)了解当地的地下水类型,确定地下水位埋深,进而对水位的变化规律以及水质腐蚀性有了深入的了解。以上因素只有先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才能够为之后的工程施工提供坚实的第一手资料。在选材时,工程人员应根据勘查结果确定选用的材料以及施工方案,并在动工之前预先做好应急预案,并通过基坑深度的控制、水压力与地水位的降低等手段来避免水文地质危害的发生。

4.3将地下水控制

在正常范围内若建筑物下方地下水位有变动,其质量和寿命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地下水位的上升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从引水渠管道和地下给排水管道两方面予以支持。地下水位的下降也会造成类似后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增强地下水的抽取工作,一旦出现地下水水位的失控,必须尽快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对工程项目总体质量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5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危害将会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工程施工作业安全及日后的使用安全,相关人员就必须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严抓每一个细节,高度重视地下水的调查及分析,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危害的治理和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大幅度提升建筑的稳定与安全性能,从而在推动工程事业向前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能芬.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甘肃科技,2011,27(12):381-383.

[2]钟铭金.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9):97-98.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质勘察;质量;风险

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活动开展前必须执行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整体建设影响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地质勘查手段和技术不断得到优化,其勘察程序和工作方法较传统地质勘察有了长足发展。

1 工程地质勘查内容

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地质勘查工程的发展是一个从浅到深认识的过程,需要广泛的调查研究作为基础,才能确保勘探工作的安全性和整个工程的质量工程地质勘查为调查工作,进行是为了研究影响建筑的地质因素,水文条件、一些天然的地质现象、岩土的力学性质及地质构造为地质勘查的主要因素。依据具体工程需求及建筑物的地质所处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工作,使得建筑物安全使用性能有所保障。工程地质勘查任务主要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震记录情况与勘查以往报告记录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对相关因素的实验测试,对地质工程的测绘与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并成册为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为了选择良好的地理位置、适应的土质疏松度与涂层分布,此项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点。建筑物的安危直接受到地质环境好坏的影响,因此勘查工作的关键环节为勘查工作的精确性,勘查资料为建筑建设的依据,使得地质工作全面进行有所保障,施工顺利开展,做好合理地质建筑的充分准备。

2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风险主要影响因素

工程地质勘察是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其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整治措施,减小及消除水文地质问题引发的各种风险和隐患,从而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2.1 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目标之一是山川、盆地、自然地质、丘陵、高原等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地质形态,一个工程勘察范围中会出现复杂多样的地质条件。在野外进行勘察时,勘察条件限制,勘察工具搬运困难,外气候变化比较频繁,昼夜温差比较大并且降雨量不均匀造成岩体不规律的干湿变化以及热胀冷缩灯都会为工程地质勘察和取样带来不便,并影响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2.2 人为因素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勘察质量结果,勘察过程中都需要专业人员完成,但是由于一些勘察人员队工程概念不明确,缺乏勘察专业知识,勘察操作不正确,勘察设备和手段过于落后。在对工程地址勘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时,勘察人员对勘察参数计算公式和分析方法使用不当,适应条件的意义混淆不清等情况,最后导致可工程地质勘察评价报告中对工程地址环境不明确、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清晰、地质危害论证不充分以及数据报告错误等问题。

3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风险的防范措施

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是运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物化探、钻探、坑探、采样测试等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从而为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

3.1 承包方风险防范

首先,承包方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要保证从业人员能够满足地质勘察工作的需要。企业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配备合理的机械设备,保证人力、物力充足;其次,承包方要有组织明确机构合理的项目团队,应该强化内审和外业监督。勘察对要能担当起各项工种的开展,要认真对待前期勘察工作并做好有关记录。承包方对于勘察报告要进行三级内审,严格把关,对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及时修改。勘察纲要必须有总工办负责人签字方可进行施工。承包方还要明确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对外业钻探进行抽查和定期检查,要保证验收质量;最后,承包方要做好权责明确,要保证负责人布设工程量的权力。对于承包企业的风险防范水平要进行评估,保证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承包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要科学合理,做好层层分工、责任明确。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质量风险信息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内各部门以及外部企业之间的交流顺畅。

3.2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由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且影响因素较多,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控制成本。在提高全员成本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予以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组织能力、较强业务能力的人才,对提高整体项目成本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质勘查单位管理应以工程项目为龙头,财务管理为核心,向成本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

3.3 建立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

现阶段,地质勘查项目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施管理难、反馈效率低、项目资料存储和使用混乱等情况,所以需要将信息化理念引入鉴于目前地勘项目引入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当中,重点研究地勘项目管理中的数据组织和管理,设计如项目数据标准化管理、项目总结流转、项目甘特图制定、项目实时管控、成果交互反馈等的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建设一套符合地质勘查项目管控需求的管理系统。实行地勘项目管理信息化,将打破地质勘查单位和项目负责及各实施小组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不一致,促进项目在地质勘查单位与项目组之间有效执行。

3.4 完善市场管理监督体制

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施工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建设整体质量和施工进程。当前工程地质勘察市场秩序混乱,制定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刻不容缓。首先要对工程地质勘察承包方的及时实力、技术设备已经勘察质量进行全面的审查,淘汰一部分勘察素质比较低的勘察企业;其次是要提高行政管理,全面控制地质勘察市场;第三是杜绝一些企业工程地质勘察出现形式主义,更正企业对工程地质勘察热全面认识;最后是构建鼓励和引导制度,促进工程地质勘察企业科技的投入以及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结束语

工程地质勘查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因此,勘查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勘查技术和水平,从而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提高地质勘察质量,促进我国地质勘察行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卫万顺,郭萌,贾三满,廖海军,黄骁,孙小华.北京规划新城区域工程地质勘查方法体系研究[J].城市地质,2011(1):1-11.

[2]孙军强,朱金荣.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6).

工程地质勘查范文第5篇

在岩土勘查工作中,野外勘查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岩土野外勘查存在较多问题,如勘查点设置、取样和原位测试操作不合理、地下水勘查技术缺失等。工程不同,对勘查点的设置要求就不同;勘查点布置不标准和深度不合理是当前勘查单位工作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勘查取样数量较少、操作不规范是取样和原位测试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勘查单位往往对地下水性质了解不明,不能做到分层勘查。

二、基础地质勘查工作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方法

(一)工程地质测绘技术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的基本内容,测绘工作一般在地质勘查初期阶段进行。在工程地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具体地质理论对地面地质存在的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对地质规律和性质进行分析,依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是测绘工作的主要职能。对复杂的地质环境进行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查中了解地质条件,节省勘查资源的基础。

(二)勘探和取样

钻探、坑探和深探是勘探工作中的常用方法。对地下地质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和测试原位是勘探工作的内容。岩土特性和勘探目的是选择勘探方法的依据。物探速度快、经济效益较高,地质测绘工作难题可以通过物探轻易解决。物探存在很多局限性,如地形限制和多解性结果。勘探工程又可称为钻探和坑探,两者均是勘探工程直接采用的手段,钻探和坑探数据准确可靠,其在岩土工程勘查中是不可或缺的,钻探广泛应用于工程勘查工作,选用何种钻探方法进行钻探的依据是地层类别和勘查要求,如果地下地质情况难以通过钻探获得具体数据,则可以采用坑探。对于钻探而言,坑探对人力物力要求较高,操作限制条件多,容易受到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影响。

(三)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

提供技术参数,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提供依据是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原位测试优点众多,能够保证环境一致性,岩土性质受到宏观结构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原位测试对岩土体尺寸大的测定试验准确反映,效率高、周期短,可以测定出不易采样的岩土层工程性质。而应力路径难控、耗费人力物力资源、复杂的边界条件是原位测试的局限性。与原位测试相比,室内试验是在室内进行,易于控制节省资源,但试验反映岩土性质的程度较低。

三、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的危害

岩土工程的最大威胁就是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水动水压力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地下水危害的两种主要形式。地下水位上升,会提高浮力,使基础摩擦力减少,导致产生滑动现象。水位下降会改变地基的受力,产生沉降危险。地下水的无秩序性和无规律性对岩土工程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正确掌握地下水情况,是保证岩土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要求,在基础地质勘查工作中遇到地下水频繁活动的地区,必须在开展工作前进行全面研究和考察,确保工作质量。

(一)水位升降的危害

潜水与承压水是地下水的两种类型,其中潜水在地下有个自由水面,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下水位。这个自由水面的海拔高度就叫做潜水位。潜水位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地下水位的海拔高度。这个自由水面与地面间的垂直距离,就是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平时所说的“潜水位高”可以理解为“地下水埋藏较浅”,地下水埋藏较浅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地下水的浮力是影响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因素。首先,地下水位上升,容易使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增强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性。 其次,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如地裂、地面塌陷,严重影响岩体土的稳定性。

(二)地下水动压力危害

天然状态下的水力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在具体施工活动中,由于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由于人为因素遭受破坏,导致基坑突涌、流砂等严重危害产生,如承压水层在某深基坑下部,开挖工程会减小覆革水层厚度,如果突破某个临界,承压水就会涌出,重回基坑底板,导致突涌,给岩土工程造成严重损害。

(三)地下水危害预防措施

井点降水法即选用合适数量的滤水管沿着基坑周围铺设,通过抽水设备持续对地下水抽出,保证地下水位一直处于坑底以下,这样就能够保证土壤干燥,直至工程完工,井底降水法能够预防流砂现象产生,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原理就是地下水位降落会使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于下方,动水压力和土体重量共同作用于基底土层,井点降水法能够有效减少地下水危害。对地下水的危害还可以通过设置帷幕法进行预防,如采用防水设备或者搭设地下连续墙,阻止地下水往基坑的渗漏,可以建构排水明沟,设置集水井,使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流入集水井,最后运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出基坑之外。或者通过建造地下连续墙、打设板桩手段,对地下水与基坑进行隔断。水泥标号加大,夯土必须保证瓷实,垫层应当适当加厚,如果地下水很多,必须首先打井,用潜水泵抽干。如果基坑内的积水是由于自然降雨等原因进入的,则须采用人工降水方法及时排出,井点降水法和设置帷幕法,是在防止地下水危害中经常采用的两种方法,经济实惠,能够显著降低地下水危害。

四、完善勘查技术具体对策

(一)选择高质量勘查设计企业

建设工程的必经程序就是岩土工程勘查,由此可见工程建设设计在岩土工程中的地位,加强岩土工程勘查首先要选择高质量勘查设计企业,标准结构应为过程模式,如采用PDCA等。设计企业应当以增强顾客满意度为宗旨,切实提高企业勘查设计能力。

(二)及时更新勘查技术

随意性是岩土工程勘测中布置勘探点的重要问题,必须加以改进,可以采用克里格法进行优化。至于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精确度可以通过运用高密度法进行提升,可以在地基承力工程中运用回归FENIX法,确定特征值,管理数量庞大的岩土工程勘测资料,应建立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勘查人才培养

勘查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对勘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勘查专业人才的培养,保证先进设备、技术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操作水平。加强对相关勘查工作人员的道德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勘查工作人员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