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学生范文第1篇
一、《应用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方面的一本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应用生态学领域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反映我国应用生态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注重理论与应用结合,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
内容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海洋与湿地生态学、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生态规划与生态设计、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物入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学、流行病生态学、旅游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管理等。
二、《生态学报》(半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我国生态学及生态学各分支学科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本刊宗旨:报道生态学领域最新的基础理论和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推动我国的生态学研究发展,培养造就生态科学研究人才,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服务。
三、《生态学杂志》主要刊登生态学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反映中国生态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报道生态学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促进中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生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五个关键,班级党支部建设
班级党支部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自从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努力实现高年级学生支部建在班上 的目标以来,班级党支部建设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重视,并得以蓬勃发展,在促进班集体建设、深入扎实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以及全面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渐显出来[1]。然而,班级党支部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其产生及发展过程中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根据自己实际的学生工作经验,认真地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分析与思考,对于班级党支部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要实现 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建在年级或专业 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全面推进班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更有力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关键性的工作:
1 关键是明确班级党支部组建目标、思路,加强规划引导
要实现在三年级建立班级党支部的目标所需条件的成熟,不能单纯靠顺其自然的方式达到,而要通过院系一级党组织认真规划、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为了确保在高年级组建班级党支部时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党员,院系党组织需要在一年级上学期做好两项工作:
1.1 抓住时机,适时做好排查和动员工作
对高中阶段就递交入党申请书或已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进行摸底登记,党组织及时找对象谈话,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继续培养考察。因为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许多学校的学生党建工作相当薄弱,并且发展十分不平衡,甚至有些学校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有些学校每年都会发展一些学生党员,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工作能力也很强,综合素质较高,这些学生在高考中大都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升入重点大学。而对于普通的本科院校,每年所录取的新生党员的比例非常低,他们相对来讲综合素质稍差一些,在高中阶段不会太突出,没有被列为建党对象来培养[2]。如果高中就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再经过半年的培养教育,觉得成熟了就可以发展,这样就可以实现一年级班有党员的目标。当然这就取决高中阶段学校的党建工作。
1.2 早启发、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 ,积极有效的开展前期工作
一年级上学期就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那么经过组织培养考察,到了二年级上学期就可以吸收为预备党员,到了三年级上学期就可以转为正式党员。这样下来即使我们不能做到一年级班有党员,那么二年级设立党小组,三年级建立党支部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此要实现把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上的目标,关键是一年级时就进行有计划地确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对他们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及理想信念教育,做到早启发、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比如可以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由基层党总支组织召开党的教育大会,启发和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在新生军训期间,选派高年级优秀党员当任新生学生班主任,走进训练场,走进宿舍,将入党教育贯穿始终。在军训结束后,大部分新生就递交了申请入党书,入党教育的早启发收到初效。紧接着,党支部在本学期中后期,对于在军训、迎新晚会、歌咏比赛、艺术文化节、运动会等一系列院系活动中表现比较突出以及期中考成绩优秀的申请入党的新生及时研究,并从中每班最少选拔三名好苗子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然后,对这些苗子进行重点培养考察教育,还要确定一定影响力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促其尽快成熟。最后,通过一年的培养教育,在大二上学期对比较成熟的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吸收为预备党员。这样才能做到在大三上学期就能达到最少三名正式党员,从而为班级党支部组建提供条件。由此可见,积极有效的工作是组建班级党支部并使之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2 关键是选择班级党支部组建的最佳时间,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班级党支部的建立既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也是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尽早建立班级党支部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党支部在高校班集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一般宜在三年级上学期末或下学期初建立党支部。其原因在于:
2.1 班级党支部组建过程有一定的 磨合期
班级党支部从建立直至其良性运转并发挥作用,期间必然存在着一个调整、适应的阶段。比如党支部对自身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的调整和确定,各支委(尤其是支部书记)对新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的探索,班级党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非党员同学对班级党支部的认同等等。显然,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尽早在三年级成立班级党支部,就能保证班级党支部有这样一个充足的 磨合期 。如果是在四年级建立班级党支部,则可能会出现刚刚找到思路,能够上手,能够发挥作用了,却又面临学生毕业,不得不匆匆收场的局面。而在三年级建立班级党支部,就能够为班级党支部充分发挥作用赢得充足的准备时间,使其能在四年级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2 符合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利于发挥班级党支部自身的优势
发展党员工作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占了其日常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比重。从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来看,大学三年级已成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时期和关键时期。尽早在三年级建立班级党支部,可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通过党员的表率作用和人格力量去带动、感染全班同学,激发他们不断追求进步的愿望,自发地向党组织靠拢,从而提高发展党员的数量;可以更好地发挥支部党员熟悉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的优势,通过有机地结合班级各项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和教育,把好党员的 入口关 ;可以利用支部党员人数相对较少、时间相对较充裕,组织支部活动相对灵活的优势,积极有效地开展 支部立项 活动,从而更有利于提高班级党支部的活力,加强党员发展后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3 关键是选配好党支部支记,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要实现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标,首先是要解决 带头羊 的问题,即物色和培养班级党支部书记。对班级党支部而言,其是否坚强有力,关键是要看支部领导班子,而班子是否有力,关键是要看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支部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素质的高低和投入精力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党支部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组建班级党支部时,注意选准、用好党支部书记显得尤为重要。解决的办法为:
第一,可以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高,政治理论基础扎实,党性原则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业务工作能力强,在学习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在广大党员和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群众基础好的大学生党员选任到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
第二,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从一年级开始就有目标地有意识地培养支部书记,这是关键之关键。在一年级学期选好优秀的苗子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那么在大一一年的培养期中就要有意识地交给他们一些任务,让他们在院系团委、学生会、自律会、社团组织和班集体等的具体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在实践中尽快成长起来。在二年级上学期条件成熟了就可以把这些好苗子送到院党校进行培训,然后发展为预备党员。在班级中第一批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同学往往也是班级同学中在政治思想上,在工作中,在学习上等各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同学,未来班级党支部书记及支委都将从这批党员中产生。因此,在二年级中,对这些预备党员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把他们放在各种重要岗位里进行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树立起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外,还要让他们实质性地接触一些党建方面的工作,以便在大三成立班级党支部,这些第一批党员能成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成为班级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骨干,顺利而又能在最短时间内组建好班级党支部。
当然,在这些支部书记上任以后,基层党总支委员会应当指定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党支部书记或党务工作者、辅导员作为他们的顾问或导师,指导和帮助他们开展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党支部工作不偏离方向,而且还可以使党支部书记和支委会其他成员大胆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党支部工作有序而稳妥地开展[3]。优秀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可以较好地解决现在高校党务工作者人手不足的矛盾,同时这批学生党支部书记在一到两年的工作锻炼中,积累了一定的党务工作的能力,踏上工作岗位后将有可能成为社会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
4 关键是积极开展 支部立项 活动,提升支部活力
开展 立项活动 是指党支部采用科研立项的形式,制定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使支部活动目的明确、内容充实、计划周密、措施具体、质量提高。如可以与学校周边街道的社区党支部或村党支部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共建活动,使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党性和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取得较大的社会效应。班级党支部应当积极开展支部工作 立项活动 ,并以支部工作 立项活动 为载体,不断开创支部工作的新局面。
实践证明,通过立项活动,进行摘要继续加强和拓展这一项工作,进一步扩大党的基层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
5 关键是明确工作职责,正确处理好党、团、班及其他群团组织的关系
班级党支部建立后,在班级中必然会出现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并存的现象。党支部应是班级中的政治核心,是带动班级学生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负责班级发展目标、方向、道路、方针和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团支部是班级中的群众组织,与上级团组织纵向相承,主要负责对班级中的广大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如发展团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向党组织推优,完成上级团组织交给的任务等各项团务工作,是党组织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班委会是班级中的行政组织,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行政工作,如班级各项考评工作、评优评先、班费管理、文体活动的开展、班风学风建设等。由此可见,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各自承担不同职责。
党支部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是党支部不能对团支部和班委会的工作大包大揽,更不能因为党支部的存在而取消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设置,而是要在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的前提之下,以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职能作用,支持和保证两者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学生党支部建到班级后,党支部虽然不能替代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职能,但这并不等于说党支部的成员不能在团支部和班委会中担任职务,恰恰相反,为了保证党支部的方针路线、重大决策能得到贯彻落实,党支部通过与班委、团支部的联系,采取各种形式介入班级的管理,参与策划和组织班团活动,推进班集体建设,同时,对于党支部更好地团结班级同学、更好地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等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学生党员利用自身比较过硬的学习能力、较高的思想素质影响带动班级的其他学生。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班级这一有效载体得以充分展示,从而促使班风、学风建设的根本好转[4]。因此,通过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就可以做到以党建促团建、以团建促班风建设、以党建促进班风建设,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均衡发展的良好成才氛围。
[参考文献]
[1]高辉庆,邢海东.对高校班级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6(3)
[2]何治富.对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上的几点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
[3]夏威.高校学生班级党支部建设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4):78-80
[4]张艳.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7-9
学生范文第3篇
“1+X”群文阅读教学这种新的阅读教学形态,将改变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一些弊病,意味着最大程度地“让读”“让学”,显然,“1+X”群文阅读不应该是“教”的展示与表演,而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那么,如何确定以“学”为出发点的“学情视角”,依据当前语文教材实施“1+X”群文阅读教学,重构课堂教学的“促学”系统7笔者试图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议论文体教学为例,从学习起点分析、学习状态关注及学习结果评估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学习起点: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思考与重构
“学习起点”的分析主要包括基础经验探查和学习需要分析两方面。首先,从基础经验探查来看,综观相关年级教材,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选编的课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对科学精神作出了阐释。再则,横向对照本组课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不难发现它们都属于说理性的文章,其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典型的议论文。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小学阶段首次真正接触议论文体,本单元导语中还要求”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这正是难点所在。
显然,仅凭本组的四篇文章来感悟科学精神的内涵,领悟议论文体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以结构化的“1+X”群文开拓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有效地达成重点、难点,并以发现为核心目标,重构本单元的整组教学呢?
(一)结构的建立
本组教学主要由精读、“1+X”群文、口语交际辩论、习作、读书课等部分组成,在原来教材的编排上需进行大胆的调整。群文主要补充两类,其一,包含科学精神特质的文章,以丰富科学精神的内涵;其二,体现说理性的议论文章,并以比较发现议论的表达方法为主的文章。习作上建议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安排的小练笔作为习作内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此项习作更符合本组文章的表达气质,更有助于达成单元教学目标。读书课将推荐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如《居里一家》《科学的旅程》《星光璀璨》《不要烦人,科学生涯经验谈》,不断加深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二)过程的设计
“1+X”群文阅读意味着寻求更合理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经历让读、让学、让发现的过程,以实现教材重构的最大效益。因此,本着结构化的原则,本组教学参考10~12课时,分以下三步实施。
第一步:精读教学(4课时)
教学目标:把握文章大意,体会文本情感,初步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
教学内容:《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二步:“1+X”群文教学(4-5课时)
教学目标: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经历较高水平的发现性阅读与思考性表达。
教学内容:
板块一:指向发现的“1+X”群文课例:《科学精神到底是什么?》
延伸活动:口语交际·辩论“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板块二:指向表达的“1+X”群文课例:《找出主旨及发表议论》。
延伸活动:习作·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第三步:巩固提升(2-3课时)
教学目标:打开阅读视野,延伸阅读活动,丰富主题体验,整理单元收获。
教学内容:结合“回顾·拓展”,导读科学家传记,读书课交流。
二、学习状态:对学习活动设计的需要与驱动
群文阅读一直强调多一些默读和浏览,多一些小组对话和讨论,多一些比较阅读,多一些探究思考。归根到底,就是要切实改善课堂“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快感、思索的乐趣,进而鼓动学习的动机,在这期间,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在,在学生“理解不到”和“揣摩不出”的地方给予指导。这种以“学”为导向的课堂,必须驱动学生“学的活动”。 (一)依据“源自学生的带有共性的提问”组织“学的活动”
一堂好课应当激发学生的共鸣,其基础便是对学生真问题的发现。筛选带有共性的提问,是很考验教师课堂的辨识能力的。课堂上,”讨论一辨识一引领”的过程就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关键事件。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学习过程。
1.预习:居里夫人给你留下的“美丽“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讨论:学生反馈文中的各个关注点,呈现已懂,关注难懂及不懂。
3.辨识:对“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一句的理解是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问题。
4.引领:带着问题展开群文阅读,内容为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与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获取关键信息,提升阅读领悟,解开疑惑。
5.反思:结合“诺贝尔科学奖颁奖”的形式,统整对“美丽”的认识,为居里夫人写几句颁奖辞。
这样的课堂,既能形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模式,又有利于学生的思路相对集中,自然,最终使“学”更加有效。令人深思的是,“1+X”群文不仅是教材内容的拓展与补充,更成为学生突破难点的一种策略与途径,因疑而读,因读而思,因思而得,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依据“使学生感到意外,引起他们好奇心”的内容组织“学的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精神到底是什么”,凭借单元中的四篇课文,能够让学生初步感悟科学精神的一些特征,但若仅仅如此,相对于其内涵的博大精深,又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好奇心,更主动、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呢?例如以下任务驱动式的活动设计:
1.任务平台:出示《科学精神的形成》(法国·,巴什拉著)中对“科学精神”的论述,重点关注其中列举的15种精神品质。
2.在这15种精神品质中,哪几种我们已经通过相关课文关注到了?陈述已知哪几种我们还没有关注到?关注未知
3.以未知为引擎,小组阅读群文资料袋中的四篇文章:《“蠢家伙”的胜利》《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我站在巨人肩上”》《对“想当然“的惩罚》,阅读后交流:发现了哪种未知的精神品质?
4.深化主题:丰富科学精神的概念图。
本例中,以富有张力的阅读话题激活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群文阅读的视域之中,生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随之,“1+X”也开始充实为“l+x+x+x…‘1+X+1+Y”……这是一种有需求的阅读活动,可以预想,课堂上学生阅读的时间、空间大大提升,自然,思考的广度、深度都得以受益。
(三)依据“学生已经有所体验,但仍感到有疑难”的内容组织“学的活动”
对于议论文体教学,找出主旨及发表议论是其核心要求。分析学情我们会发现,找出主旨,读懂议论文,显然是较容易达标的。而“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发表议论,对于小学生而言,自然是有困难的。
课例:用具体事实论证观点”功夫不负有心人”。
1.揭题讨论,小组阅读群文资料袋中论述”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三篇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说勤奋》《说“勤”》,讨论思考:从文章的主旨、选用的具体事实、论证的语言表达等方面,三篇文章分别有哪些成功之处?
2.全班交流,并罗列出三篇文章中选用的所有具体事实,呈现在黑板上。
3.围绕主旨,自主选择2-3个具体事实,发表议论。在个人操练中,借助已有材料,尝试初步的议论文建构。
本例中,摒弃了苦口婆心的写作前指导,发挥了群文阅读结构化的优势,灵活地将“1+X”转变为“X+l”,采用多见面、多比较的方式把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通过自我辨析,强调自我建构,把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认识,如此定能突破难点。
三、学习结果:对教学评估指向的突破与丰富
“1+X”加减之间,到底“教什么”?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基本的立场,那就是把着力点放在“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学习结果”上,由此反过来审视教师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有效性。而对“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评估,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习活动”的目标指向性与达成度。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大致有三个方面的指向。
(一)指向发现
“1+X”结构化的群文让学生始终保留着探知的新鲜感,比较、质疑、发现成为阅读过程中一种自觉的思维习惯。本单元意图通过比较阅读,运用联结、统整等策略,发现科学精神的内涵,初步认识科学精神的核心特质。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学习设计:
1.基于“同质”的比较:对照居里夫人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中的三位科学家,发现他们身上共同的科学精神,如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等。
2.基于“异质”的比较:阅读《千年梦圆在今朝》与《我最好的老师》,发现两篇文章中所蕴含的独特科学精神,如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团结协作等。
3.统整”同质”与”异质”:对比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以“我们眼中科学精神的基本特质”为话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提炼共同的基本特质,并在概念图中利用关键词表现出来。
群文阅读中采用最多的便是“相异和相同”的比较,这种发现正是群文结构化对学生思维结构化的最大促进。在一组教材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合理地将若干篇课文进行”1+X”的灵活组合,能唤起教材的新生命,激发阅读的新体验,带来新视野。
(二)指向策略
“1+X”群文阅读注重课内外联动,强调阅读策略的实践运用,让学生尝试更真实、更实用的生活化阅读。因此,速读、体验与思辨,成为“1+X”群文阅读的几个关键要素。比如这样一个“怎么读议论文”的学习活动:
1.速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画找议论的句子。
2.小组交流,并比较哪个句子最能表明作者行文思想的观点,即论点。
3.围绕论点,作者是如何运用具体事实展开议论的?再次速读文章,用简练的词句概括出文中运用的具体事实,填入相应表格中。
4.对照表格中的”论点”与“具体事实”,形成阅读议论文体的基本策略。
5.续示表格,迁移运用,梳理《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的论点,以及所运用的具体事实。
同大多数的“1+X”群文教学一致,上例中也巧借表格,逐步梳理读议论文的方法。使用表格这种阅读工具的好处,一是更加直观地呈现阅读过程,将“1”的范例聚焦、”x”的迁移运用很巧妙地聚焦在表格当中,做足“1”,做活“x”;二是更加有效地习得比较、联结、统整、视觉化等阅读策略,让看似理论生硬的历练过程得以循序渐进。
(三)指向表达
本单元编排议论文体,在“表达”上应当紧紧围绕“领悟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议论方式”,而学生最难体会的是“议论文体中语言表达的独特效果”,这也是议论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特征之一。以下学习活动就能有效地突破此难点:
1.议论文中如何叙述具体事实呢?在语言表达上和其他文章又有什么区别呢?
2.以”谢皮罗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为例,对比出示两个版本:原文中议论文表达的版本、改写咸的记叙文表达的版本,在语言表达上有何不同?可以从整体上去比较,也可以从细节去揣摩。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梳理出议论文中叙述具体事实的特点:突出强调与观点相关的内容;事情过程写得简洁精练;语言上修饰性的语言极少,感情色彩极浅……
学生范文第4篇
熊丙奇
“大一、大二的同学们,如果你们没能力在竞赛中获奖,不如先准备论文,论文加分很重很重,属于‘加死人不偿命级别’”。进入11月,不少高校本科生免试直推研究生的结果已经公布。随着“保研战”尘埃落定,这样的“保研”面经纷纷在校园BBS上流传。日前,沪上部分高校的不少教授反映,本科生已现“泡沫”,高校应尽快取消在本科生直研面试中关于发文可获加分的规定。 (11月8日《文汇报》)
本科生免试推荐上研究生,论文占很大的权重,这本不是什么问题。在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中,申请者在本科期间 (和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将是获得更高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为何到了我们这里,却出现 “论文泡沫”,进而有教授呼吁要取消加分的规定呢?这就要看怎么评价论文了。在我国大学的评价中,是以的数量和发表期刊的档次 (是否SCI、 EI或核心期刊论文),来定 “学术水平”的高下的,也就是说,如果一名学生多、的期刊档次高,其学术能力就强,至于论文本身是否有原创性贡献,甚至是不是其本人所写,没有人去关注。
评价推免生学术水平的这种方式,其实就是大学普遍用来对教师进行评价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已在大学里催生出大量论文泡沫,超过90%的论文被指为仅派职称评审、考核评价“用场”的垃圾论文。众多大学本科生的论文,也可归为“保研论文”,而无多少学术价值。
我并不赞成就此取消对推免学生的论文评价,而应该针对论文评价的问题,改革评价方法,这就是从简单的“数量”、“档次”评价,转为由教授按学术标准进行评价。概言之,就是学术同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但可以消除“保研论文泡沫”,也是治理当前大学学术风气的良策。
学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远程教学,Web,BBS,ASP
一、绪论
1.1 远程教学的研究意义
现代远程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远程教学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在整个学习期间,师生准永久性地分离;提供在线答疑和其它方面的支持服务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和帮助;利用各种技术媒体联系师生并承载课程内容;提供双向通信交流。,ASP。
1.2 设计的目标及作者的主要任务
1.2.1 设计的目标
本次设计中的远程教学系统可实现课件下载,作业提交,留言板和聊天室,BBS论坛四个模块功能。
BBS论坛模块功能如下:学员之间进行离线的非及时性交流,以实现协作学习。BBS讨论组分为自由讨论与主题讨论。参加自由讨论的学员可自由确定主题,相互讨论,进行协作学习。而主题讨论则由教师针对课程的疑难或热点制定主题,学员在教师发起的主题下进行讨论。两个讨论系统的讨论内容教师都能进行在线的管理。
1.2.2 作者的主要任务
本文设计的是计算机远程教学系统中的一个BBS论坛模块,它具有BBS论坛应该具有的所有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用户注册,匿名登陆,发表文章,阅读文章,回复别人文章,个人资料查找,在线人数统计等。所有操作都可以由用户在客户端浏览器中完成。
二、可行性与需求分析
2.1 可行性分析
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技术上的可行性
可采用当前较先进且较成熟的ASP技术进行开发,结合WEB编程技术。数据库可采用ACCESS数据库,能够方便高效地管理该系统的数据。因此,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已稳定可行。
(2)时机可行性:Internet已经覆盖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设施的普及为开发这一远程教学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ASP。
(3)管理上的可行性:系统可采用图形化界面,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简单,一般教师都可以很快的熟悉和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综上所述,此系统开发目标已明确,在技术等方面都可行,并且投入少、见效快、实用性强。因此系统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
2.2 需求分析
远程教学系统需要研究学生及教师对系统的需求。对于本系统,教师的需求是通过教学公告向学生信息,如指定教学计划、宣布考试日程安排;在网上最新的教案;在网上作业;通过BBS讨论或者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需求是通过该系统查看教师的信息;查看和下载教学课件;上传完成的作业;使用聊天室进行实时通讯;通过BBS论坛跟教师及其他同学探讨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等。
三、模块与数据库结构设计
3.1 BBS模块设计
3.1.1 模块功能设计
本次设计中的BBS论坛是为配合远程教学而设计的,是远程教学的辅助工具,具备了以下几种主要功能:注册、登录,注销,修改登录信息,发表、浏览文章,查询用户资料,查询相关文章,学习者发表、回复数统计,讨论话题访问量统计,对管理员,还有增加、修改版面,版主管理,设立链接的功能。
在权限分配上,按登录者的身份不同,权限也不同。对于非登录用户,可以浏览文章,但不能发表文章,可以查询各信息提要,但不能查看具体资料,各讨论区还分设管理员,俗称 版主 ,板主具有普通登录用户的所有权限外,还有删除本话题内文章,推荐为精华文章的权限;如果以站长身份登录的用户,则可以拥有增加、修改话题,管理板主,删除文章,删除用户的权限。
在BBS论坛上,学生可以提出问题,由教师作出解答。,ASP。,ASP。同时这个论坛也可以作为师生交流学习体会的场所,必要时老师也可以将指导资料存放于站点供学生调用。具体分为三个部分:
(1)学生主线:包括学生注册登录到浏览文章,发表文章,与教师/同学同步或异步讨论交流等一系列行为。
(2)教师主线:包括教师注册登录,教师与同学进行同步或异步讨论,浏览学生信息和回复提问等一系列行为。
(3)管理员主线:包括增加、修改版面,版主管理,设立链接等一系列行为。
3.1.2模块结构设计
按论坛所具备的以上功能,笔者使用部分化设计,即把整个学习论坛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注册登录部分、文章浏览发表部分、用户资料查询部分、论坛帮助部分、系统管理部分。这样使在整个开发过程条理化、有序化,提高了开发效率[8]。
整个论坛采用基于Internet的三层模型,即常见的B/S(Browser/Server)结构,也可称为B/W/S(Browser/Web/Server)结构,服务器端为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该三层应用模型与传统的C/S(Client/Server)结构相比,它将用户层、逻辑层、数据层相互隔离,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移植性,使系统的维护更加方便、简单,特别是对客户端的要求大大降低,只要安装浏览器即可。
3.2 数据库结构设计
一个论坛由普通用户名称和密码,发表帖子内容,回复内容,用户相关信息,版面相关内容,版主的管理帐号(用户名和密码)等一些有关的信息组成。,ASP。要保存这么多信息,就必须有数据库,所以数据库的设计是很关键的。,ASP。用户,帖子的信息是不断增加的,而版面,管理员的信息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应该分开成多个表[9]:Admin表(存放管理员相关信息),User表(存放用户相关信息),flb表(存放论坛主话题,即栏目信息),link表(存放链接信息表),CP_pl表(存放论坛文章),huifu表(存放回复内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