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对策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培养人才的蓝图。”高等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要培养适应教育发展的高层次小学教师就必须立足本国小学教育和专业建设的实际,了解、参考、对照、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本文以首都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鲁东大学为例具体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选取这三所高等院校的原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这三所院校设置较早,发展相对成熟,课程建设经验亦较为丰富,具有一定代表性。从三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看,基本上做到了从地区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出发,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理念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偏向于学科中心,如学科课程在首都师范大学占总学分的比重为33%~38%,在鲁东大学占总学分的33.33%。课程设置理念上过于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整合性、精深化而淡化了学科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冲突。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倾向过于明显势必会影响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关系,亦容易导致在课程实施中一味强调学术性,忽视了师范性,本末倒置,违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形式上对选修课程重视不够
在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虽然选修课程的门类呈现多样化,但必修课程仍占绝对的地位,选修课程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在南京晓庄学院选修课仅占总学分的11.8%左右,在鲁东大学占26%,在首都师大占25%左右,比例较少。选修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笔者发现许多地方高等院校该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程的修习要求与必修课程是一样的,并没有给予学生选择的自,没能充分发挥选修课应有的作用,亦不能实现设置选修课的目的。
(三)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不足
1.通识课程结构不完善透过三所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分学时分配表不难发现三所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承担了主要的通识教育任务,就其学分比重来看,首都师大21.3%,南京晓庄学院23.%左右,鲁东大学23.81%,而且公共必修课程的课程门类太少,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占6门,体育、英语、计算机3门,通识选修课程门类相对较多但内容过于庞杂。2.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关系问题有研究表明,“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与“重教育专业课程,轻学科专业课程”的现象都存在,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就是前者。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就发现,大多数地方高校制定的该专业课程方案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轻教育素养的倾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二者广度、深度把握不到位,没能协调好这两类课程之间的关系。3.教育实践类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性质:复合知识结构、多重专业技能、坚定地专业情意。其中多重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工作能力、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多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专业情意的感悟往往是通过教育是实践类课程的实施实现的。当前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涵过窄,教育实践仅仅局限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二是内容上偏重教学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反思习惯与专业情意的养成;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过于集中且学分比例偏小,通常高校都计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连续实习8周,教育实践课程南京晓庄学院仅占总学分的9.5%,在首都师大只占13%左右。
(四)课程内容缺乏适切性的整合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课程呈现整合趋势,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性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学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基础教育性质的要求采用综合化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提供相应的师资。但是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尚未建立起与新课程改革切合的课程体系,学科间的壁垒依然存在,在学科之间渗透、融合、沟通方面做得不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并不成熟,因而课程内容的整合性有待加强。
二、改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拓展课程内涵,完善的课程支持系统
拓展课程内涵,形成新的专业课程设置理念,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偏向学科课程的观念,将课程设计类课程纳入到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体系,增加师德课程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显然课程内涵的扩大离不开课程支持系统的支持。完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支持系统应做到:首先重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决策系统的研究,平衡课程决策体系;其次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技术支持的研究与融合,再次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努力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二)弹性设置选修课程
从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真正体现选修课程的设置目的出发弹性设置选修课程:一是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学生需要、职业需求选择选修课门类,增加选修课课时学分比例,二是选修课程不能简单的进行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划分,限定选修课程可以要求学生按类限选。
(三)调整课程方案,完善课程结构设计体系
1.改革通识课程结构通识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文理知识。当前政治理论课程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其实可以考虑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特性,在保证体系完整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政治理论课程的比重,在师德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亦占了很多比重,在当前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下,改善英语教学,减少冗长的课程设置。增加通识课程的门类,但避免过于繁杂,适当增加通识课程的课时学分比例,保证通识教育的有效进行。2.平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关系学科专业课程是为让学生形成从事学科教学所必需掌握的学科理论素养而设置的课程,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专业课程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所必需掌握的教育理论与技能方面的教育,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在平衡二者关系时应注意:一方面,课程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以满足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日后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课程向过于深奥晦涩的方向纵深发展。3.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增强教育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一是开设微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演习训练,如在鲁东大学微格教学就是教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反映特别有用,实践效果非常显著。二是切实落实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实习目标出发,可以采取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即大三上学期进行一次3~4周的教育见习,让学生走出大学课堂到小学里真实感受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情景,跟随小学一线老师学习;大四上学期再安排一次为期6~8周的教育实习,让学生到真实的小学课堂上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三是利用大学生实践社团的隐性课程功能。大学生实践社团如教师教育学会、121书法社、英语协会等组织的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如果有计划地引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则有益于学生人际交往和教学基本功的发展。
(四)整合课程内容,重视优质教材建设
针对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缺少适切性整合的现状,一是要依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加从教小学的适切性内容,不断补充一线教学所需的知识,更新与小学教学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二是面对师范生所修课程门类不断多样化的现实,对体系过于繁杂的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融合,加大部分相关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部的课程整合力度,增强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部的有机联系。如教育理论课程:教育通论、教育原理、当代教育学、教育学导论、教育学基础之间就具有很紧密的联系,在课程设置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整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于专业发展,与基础教育新课程开设的综合课程的教材及地方课程相关教材的建设更是薄弱。因而要重视优质教材建设应做到:一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专家及与教材开发相关工作者要有时代责任感,深入到小学教学的实际,认真研究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建适切性强的教材;二是成立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开发协作小组,加强地区合作,听取小学教育专业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建议,联合开发高水准的教材;三是高等院校要多所选用的教材严格把关,确保学生使用的教材的质量。
三、结语
在多年的探究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建设经验,总体来看课程设置较为合理。然而,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仍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更多的经验和资料可供借鉴和参照,虽然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与此相同或类似的专业发展已相对成熟,建设经验亦较丰富,但由于国情不同,也不宜搬来即用,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尝试发掘三所颇具代表性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的问题,进而提出些许不太成熟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此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高惠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罗燕冰,何俊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3).
[3]周卫勇.小学教师培养大学化的基本问题及其教学应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4]刘灿群.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6).
[5]赵东臣,马云鹏,解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0,(6).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课程设置;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00―03
培训课程是为特定社会领域的组织成员的发展服务的经验系统。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是针对中小学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社会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及专业标准,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设计的课程。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与课程设置。在设计和开发课程的时候,必须在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挑战的背景下,结合校长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按照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来展开。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校长培训的经验,就校长培训课程设置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一、基础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计中需要妥善处理基础性与前瞻性的原则。具体表现为课程设计者需要在夯实校长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及时反映校长专业发展领域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技能,使培训课程能为校长的专业发展起到中介与桥梁的作用。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使知识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持速更新与变迁已经成为校长生活的一部分,面对持速变化的环境及逐渐提高的专业要求,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应该与时俱进,而校长培训课程无疑是校长持续更新发展的捷径。要使校长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教育的新理念、管理的新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使校长具有现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知识,具有新的观念,提高他们的领导管理能力、教育改革能力和顺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校长培训课程设置要反映社会改革发展的需求、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让校长把握时代的脉搏。校长培训课程应注意吸纳教育的新理论、新思想,管理的新知识、新方法,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新成果,使校长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校长培训课程的内容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论;反映领导学、管理学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提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介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
现有的校长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认为,校长的专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是校长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但是每个人经历特定的阶段的速度和深度都有差异。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必须首先准确判断培训对象所处的发展阶段,然后根据特定阶段的发展任务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以满足校长的专业发展需求。
校长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复合体,每一位校长都有各自的经历、经验、年龄、素质,他们有不同的环境、能力水平和内在需求,因此,我们在设置培训课程时,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校长实际出发,分层次地提出培训目标,把他们的差异当做一种资源来开发。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分为:以保证校长基本任职技能为目的的任职资格培训;以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培训;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培训;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家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等。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建立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形成校长的基本素质,实现从教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成为合格校长。校长提高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规划与促进学校发展及校长职业生涯,实现从合格校长到成熟校长的转化,成为优秀校长。校长高级研修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创建学校品牌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实现从优秀校长向专家型校长的转化,成为教育家。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引导校长朝着专业成熟持续发展,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长培训课程在体现阶段性的同时,必须注意不同阶段课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这里的连续性主要体现为时间上的顺序和发展阶段的任务与逻辑之间的平稳过渡。具体来说,就是特定阶段的校长的培训课程必须考虑校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基础,即培训对象在前阶段的培训中获得经验,并将该阶段的培训与前阶段的培训从内在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减少课程在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减少重叠和重复,进一步增强课程对培训对象的适应性。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和实践是校长专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校长需要理论知识的引领,校长培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建立在现有的研究和成熟理论结构基础上,必须将与校长发展相关的理论知识传递给校长;另一方面,校长需要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培训课程必须为沟通理论和实践提供中介和桥梁,提升校长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校长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实践并反思建构理论,真正意识到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时既要反对理论至上倾向,更要反对理论虚无主义,尽量使课程高度理论化。理论性课程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理论知识等三个方面,主要解决知识拓展、深化与更新的问题,同时也解决观念更新的问题,解决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也为提高能力进一步打好基础。
中小学校长是教育系统中最基层的领导者,他们身处学校的实际活动之中,面对实际、研究实际、处理实际,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除有一定的理论要求之外,应避免课程目标定位太高,理论性太强,课程内容太广等弊端,要针对中小学校长实际和学校管理实际需要,注意实用性、操作性,设置实践课程。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是,校长培训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大开发校长培训的实践课程。班杜拉认为,事实上,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及其结果而发生。因此,在校长培训课程实施时提倡“在情景中学习”、“在案例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的方法。校长培训质量的提高不是靠“专家讲座一学员聆听”的单向传递活动实现的,而是要靠校长通过在专家指导下的参与、合作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培训课程内容应该做到原理与实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实例、参观考察、诊断分
析与改革实践相结合。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而培训课程的实践性应使校长成为能动的学习者。培训课程要为校长搭建适合的实践平台,校长在其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升能力。课程的实践性还体现在校长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要鼓励中小学校长积极开展教育科学实践研究,可以某个研究领域设置培训课程,组织校长开展相关学习。可以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以及校长自身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论性研究,这可以促使中小学校长关注并思考关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前沿理论,提高理论修养、理论水平,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并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针对校长在办学过程和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这可以促使中小学校长深入思考学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锻炼校长的管理实践能力。
四、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
在设计校长培训课程的时候,必须按照先分科后综合,在分科的基础上综合的原则进行。分科是综合的基础,为此设计者必须将一些核心的原理、知识与方法等按照分科课程思路设计,以便校长掌握这些非常核心和关键的知识与理论;在分科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综合课程的思路,即通常的模块化设计思路来加强培训对象在综合运用知识、原理和方法来进行较为负责的问题解决。
课程综合化指的是各门学科互相联系、影响、渗透而趋于统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它不仅将几门学科综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而且还是实实在在地贯彻融通于所有课程中的一种开放的综合课程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包含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重新认识,而且还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课程实施与课程学习、课程实施者与课程学习者的整合。这种理念是现代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对学校课程的要求所在。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综合化可以扩大校长的视野,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校长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所以,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不同的课程之间的互相联系,重视对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知识的有意义的结合和互相补充,从而在课程中实现事实与价值、思想与行动、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使校长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把整体和全局观念渗透到他们的办学理念之中。
课程综合化的具体体现即为课程模块,课程模块是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发展的重要突破,是校长培训课程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景模拟单元。
模块化课程就是将校长培训中的若干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按基本理论层、法规政策层、操作技能层等三个层面和核心课程类、必修课程类、选修课程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不同的整合,构成一个个模块课程,由校长在培训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重新组合。
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可考虑设置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促进校长、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发展性课程,开阔校长视野、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等四类学科领域课程。每一类学科领域课程下面又包括多门具体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来组织,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置,这就能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每一模块具体又由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组成,以形成综合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帮助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着眼于校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实务性内容是指提升校长管理能力、交流办学经验等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内容是基于教育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定的内容。特色性内容是提供给校长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选择的个性化内容。
五、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长培训课程的刚性体现在课程本身会对培训对象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以及与之对应的内容是针对所有的培训对象的基本要求,每个培训对象必须达到。课程的弹性主要表现为课程必须具有难度空间,能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个性化的、发展性的需求。这就要求培训课程在保持刚性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多样性。
校长培训课程的多样性是指为受训校长提供满足其需要的多种多样的培训课程。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大,参训校长的学习起点、学历层次、综合素质、追求目标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校长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校长培训既要重视校长的全面提高,又必须面对校长的现实差异。所以,校长培训课程要为校长提供多种课程组合,使校长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应该根据校长的需求设置课程、选择内容供参训校长选择。这种校长培训课程要围绕校长职业及个体发展需要,灵活地安排一些专题性课程,针对一个主题,探讨一个问题,充分体现出灵活性。如设置成“菜单式”或“处方式”的专题培训课程体系,校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学习要求的培训课程,这就为校长自主选择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而实现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双向选择,使校长培训实现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最大统一。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必须从中小学校长实际出发,顺应校长培训课程的发展趋势,反映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需要,遵循其基本原则,提高校长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龙渝,蔡其勇,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1,(9):13一16,
[2]陈启文,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五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4,(10):75―76,
[3][6]魏龙渝,论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J],继续教育研究,2011,(8):105―107,
[4]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3-29,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第3篇
一、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增强全面性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是全方位的,小学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以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迫切要求。因此,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打下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各种素质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1.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根据师范类学生培养特点,特别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公共必修课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根据唐松林的研究,国外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为美国40%、日本37.7%、德国33.3%。借鉴国外经验及国内的教学实践,根据我国师范教育培养的特点,应当大力研究通识课程结构,设置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通识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在原有政治、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增加课程内容。注重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增强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强调文理渗透,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
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必须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一是改革德育类课程的教学,实行“理论讲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减少政治课的学习时数,加强社会实践,通过指导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增开一些新的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三是增开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实用写作、科技发展史等内容。还可以开设一些美学艺术类的课程,如美学概论、艺术思潮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增强综合性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教师必须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每一位教师不仅能胜任一个班级的几门主要学科的教学,还应具有指导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再加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现代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改革也要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体现综合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我们应按照少而精、博而通、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和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培养教师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避免了学科知识划分过细、每一部分都力图自成体系的弊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式重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强调博而通,应简化课程内容,主干课程要少而精,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出时代的强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质。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每个方向的学生在扎实掌握本方向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2~3门的相关学科的内容,本学科内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他们将来成为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增强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
1.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知方面的偏差,教育类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开设门类少,且学时数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一般只有15%左右,从国外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来看,德国是25%、英国是25%、法国是20%,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因此,应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左右。作为教育类课程,既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开设教育概论、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又要注意结合未来小学教师的工作来设置课程,开设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心理辅导、德育理论与班主任工作及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等课程,增加教育理论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力度。
2.增强教育类课程的适切性和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最好不断线,每学年、每学期都有此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尤其要注意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一些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激活知识在践履层面的活力,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强连贯性
教育实践课程是具有综合实践性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培养教育教学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必要的环节。
1.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
小学教师的经验知识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获得。国外教师教育都很重视教育实践这一环节。在集中实践方面,美国大约为一个学期;德国非常强调教学实践,并且规定两年见习时间;法国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制度化,安排了熟悉性实习、陪同实践实习、责任实习。英国更是把实践看成重中之重,与地区小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累计32周的教育实习。相比之下,我国小学教师课程方案的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调(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短暂的实践不能使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形成深入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因此,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切实可行的,笔者认为教育实习的时间达到英国的一半———16周左右是可行的。
2.采用连贯性实习的方法
实践中可采取连贯性实习的方法。连贯性实习是一个贯穿于高师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内容安排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渐趋复杂,且低高年级的实习内容能连续和继承,最终熟悉、掌握教师职业的全过程。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要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直到毕业,应贯穿于整个学程,分散到每个学年,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小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教育理念学习的针对性,又可以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从学生入学起,每个学期应安排一周见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重点在于体验和见习,使学生在大量接触专业课程期间就能对将要从事的教育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七学期安排10周教育实习,使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及其改革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持续的了解,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任职。通过连续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方式,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交替进行促进二者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为他们成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当代研究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一毕业上岗就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缩短其专业成长的周期。
3.丰富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是针对中小学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社会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及专业标准,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校长职责而设计的课程系统。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训教材、课程模式、课程策略、课程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本文就此提出一个初步设想。
一、融合多种价值取向的校长培训课程观念
课程观作为一种理念、价值取向,是课程体系定位的根本指导思想。从课程发展的历史来看,离不开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这三个课程的基点,而对这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则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三种课程价值观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和设计。
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主张以满足社会(主要是以国家、民族、社区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价值的基本取向,围绕社会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设计,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所必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学校应帮助学习者了解社会现实,帮助学习者适应社会并找到改善社会的途径。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与我国曾经长期将教育定位于上层建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密切相关,认为校长是为了使学校满足社会需要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校长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国家教育发展形势等相关知识。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把教育建立在知识的本质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并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和逻辑来组织课程。这种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等学问传递给学习者。这种应用最普遍的课程理论,按照学科门类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各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影响最大,他们多为教育学科和管理学科专家,主张通过系统的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教学,帮助校长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校管理的理论水平,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观是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为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性发展和成长的经验,强调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是市场机制下的一种“消费者导向”的课程思想,主张校长培训课程应建立在校长选择的基础上,校长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课程设计要打破传统课程模式的束缚,把校长需要的教学内容纳入课程。“菜单式”培训课程模式就是按需施训的体现。
三种课程观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并由此形成了三种基本的课程设计思路。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根据一种或两种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来源,以形成课程组织内部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课程价值取向越来越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趋势。因此,在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时要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吸收各种不同课程观念的优点和长处,根据具体的环境、目标、对象等,统筹兼顾并加以整合。
二、确定多层次的校长培训课程目标
课程是教育和培训活动的核心与关键,校长培训课程目标是校长培训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它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由于校长培训本身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得校长培训的课程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培训的目的划分,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分为:以保证校长基本任职技能为目的的任职资格培训;以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培训;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培训;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家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等。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任职资格培训,实现从“教
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取得校长任职资格,成为一名合格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建立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形成校长的基本素质。
校长提高培训是“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培训实现从“合格校长到成熟校长”的转化,成为一名优秀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规划与促进学校发展及校长职业生涯。
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培训实现从“区域性骨干校长向专家型校长”的转化,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创建学校品牌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
专题培训是指各种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动态,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及成果,国家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有关的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普及型、拓展性培训。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引导校长朝着专业成熟持续发展,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模块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内容
模块化课程就是将校长培训中的若干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按基本理论层、法规政策层、操作技能层等三个层面和核心课程类、必修课程类、选修课程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不同的整合,构成一个个模块课程,由校长在培训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重新组合。
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可考虑设置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促进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发展型课程,开阔校长视野、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五类学科领域课程。每一类学科领域课程下面又包括多门具体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来组织,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置,这就能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每一模块具体又由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组成,以形成综合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帮助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着眼于校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知识的获取。实务性内容是为了达成提升校长管理能力的课程。研究性内容是基于基础教育深刻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宏观、微观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定的内容。特色性内容是根据校长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四、选择多样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实施方式就是课程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具体实施,即教学方式。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形式比较单一,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发展的方向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课程的小型化、专题化、系列化,以及向综合式、菜单式、自由选择式方向发展。
在工商企业界,现代培训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尤其是经理人培训,有很多方法是值得校长培训学习和借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应大胆引进工商企业培训的一些课程形式,努力使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跟上现代培训课程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实施方式主要有系统讲授、专题讲授、小组研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自学读书、案例分析、总结反思、问题探究、经验共享、代岗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有利于某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式相互渗透,灵活运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中小学校长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提高的愿望,但现实中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时间紧张,难以脱产到培训机构接受现场课堂教学。加之集中现场课堂教学会耗费校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使教学成本非常高。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大量的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来实施网络教学,为中小学校长提供在线接受培训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搭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管理校长的学习,举办主题式“网上论坛”,为校长提供学习资料、案例、学习参考书目等,校长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或作业,教师在网上批改论文和作业,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这就为中小学校长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五、实施专业化的校长培训课程管理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作为培训者如何科学、民主地组织实施课程,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课程的态度。所以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应由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培训管理者负责培训的课程计划、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实施方案等,从而保证培训课程质量的提高。
不断探索科学的校长培训课程制度,是保证校长培训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培训机构应开出更多的开出模块,建立起必修与选修的课程系列,并将选修课以菜单的形式提供给参加培训的校长,供他们自由、自主选择,以充分满足校长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参加培训的校长自身也是重要的培训课程资源,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时间、师资、设备等支持,由自己组织论坛、沙龙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引导他们自主建构课程。
六、探索有效的校长培训课程评估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评估的基本出发点是对课程目标与实施效果进行评判,用来确定校长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掌握了培训内容,在什么程度上达到了课程目标,判断课程在促进校长发展方面所蕴涵的价值。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柯克帕特里克教授于1959年提出的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该模型从四个层次对培训j课程效果进行评估: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反应评估是指受训校长对培训的总体感受和印象,即对培训课程的满意程度。学习评估指的是学习效果,即对培训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行为评估是观察校长的行为变化,判断培训对实际工作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评估就是校长的绩效变化,即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贡献。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第5篇
教学小组 高校体育 课程建设
一、高校体育教学小组的设置
体育教研室承担了全校的体育教学、早操、课外锻炼、比赛等繁重任务。因此,教研室不可能对每个年级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作具体的指导和研究,这就会导致在体育教学上“各自为阵”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利于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以不同年级设置教学小组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体育教学小组的任务和作用
1.体育教学小组的任务
体育教学小组的任务包括:制定各年级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日历;组织每周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包括集体备课、业务锻炼);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研究考核项目和标准。
2.体育教学小组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体育工作的成败。在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本校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由于发挥了教学小组的群体作用,因而就能根据高校职业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教师、场地器材等具体特点。制订出本年级的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单元教学计划。最后制订出具有系统性优化教案。按照这一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而且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以教学小组为单位制定的这种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就避免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只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兴趣爱好而随心所欲地选择教学内容的弊端。
(2)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
如何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为21世纪的优秀人才,是高校一项重要任务。应该看到,青年教师具有思维敏捷、有活力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不安心教育事业和缺乏教学经验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在体育教学小组中,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的老教师,他们对待工作勤勤恳恳,无形地感染和教育了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小组的备课,他们从师德、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及时加以解决,这对青年教师的成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校的实际情况表明:体育教学小组的设置有利于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是促进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最好途径。
(3)有利于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
教学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组成,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都需要教研室主任、教学小组长、教师、工人的通力配合,某一个环节的脱节,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因此,为了避免小组教师在上课前盲目地找场地、挤场地,和未事先准备器材等情况出现,这就要求:分管教学的主任与各教学小组之间,各教学小组长之间,各教学小组长与工人之间,各年级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工人之间,按照教学内容和进度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网络,相互合作,相互配合,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如何加强体育教学小组的建设
1.应使体育教学小组的结构合理
体育教学小组的人员应分别考虑其不同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首先教学小组长分别由青年教师担任,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其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其次,应以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由高、中、初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工人之间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各个教学小组的组合。一方面这有利于实现老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各教学环节的紧密配合.提高教学质量,加速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
2.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学习
教学主要是根据“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备课进行,学习方式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小集体备课和业务锻炼。由业务水平较高、有特长的教师重点讲解示范,提出教材的重点、难点、目的、要求及教法建议,并带领教学小组成员进行预习,或对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开展深入探讨,以求熟悉教材,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对教学法的深入研究
各教学小组还应在教学法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样的教学对象、条件、内容,教学法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各教学小组还应在教学法上多下功夫,适当组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解剖学和体育理论等知识、研究各项教材的特点,以确定合理、新颖的教法;有计划地组织示范课,观摩课及交流讲座;并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4.加强教学小组的课后总结,吸取精华,改进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小组应在每次的备课中,首先反馈单元教学中好的教学经验和承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办法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其次教学小组还应在每学期结束时,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是否全面、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改进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教学总结,力求今后的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5.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倡奉献精神
优秀的体育教学小组群体的形成是要靠每一位教师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要具备热爱本职工作、教书育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等优良素质,所以必须从教师思想、业务、教育、技术、科研等全方位的严格培养,使教学小组乃至体育教研室形成一个融洽、团结、有凝聚力的先进群体。通过以上的论述与分析:教学小组的设置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起了积极、有效地推动作用,并促进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