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精选5篇)

  • 听筝(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表象可以是各种感觉的映象,有视觉、听觉以及嗅觉、味觉和触觉、动觉表象等等,对静态的和动态的知觉的再现,称为记忆表象。 古筝演奏中的记忆表象是同形…

  在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的听觉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听觉意象。音乐听觉意象是音乐心理学的专用名词,实际上可以理解为音乐表象,而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出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想象。http:// 演奏技术并不单指手指、手腕或力量、耐力,最高的技术集于人的大脑之中。 这是人人皆知的布索尼的名言,这一观点充分表明了内心音乐能力在演奏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古筝演奏中的内心听觉能力就是演奏者不实际发出声音,而在内心默默演奏的一种技能,按程度深浅的不同,可分为表象的和想象的两种。

一、古筝演奏中表象的运用

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表象可以是各种感觉的映象,有视觉、听觉以及嗅觉、味觉和触觉、动觉表象等等,对静态的和动态的知觉的再现,称为记忆表象。

古筝演奏中的记忆表象是同形象记忆有关的回忆结果,包括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三种。视觉表象是指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总合外在视觉刺激及内在图像式想象,在人的头脑中重现出的视觉形象。如我们在演奏之前对乐谱进行分析研究,在内心形成一个完整乐曲的过程。而通过所分析的内容把乐谱在内心默唱形成一条完整的旋律,就属于听觉表现了。听觉表象是指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的听觉形象。我们在内心对乐谱的演奏技巧等进行默奏属于运动表象,它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景。

古筝演奏,从它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对古筝音乐作品的表演。在音乐创作活动中,作曲家把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体验,通过乐音外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式,并把它用乐谱记录下来,称为一度创作。音乐表演者运用自己掌握的表演技巧,把通过视觉感知的乐谱转化成用听觉感知的音乐,把潜在的音乐美转化成现实可感的音乐美,称为二度创作。古筝演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属于二度创作,在演奏之前,我们必须运用视觉感知来认真分析乐谱,而后通过运动表象,运用我们以前掌握的表演技巧来把这些视觉感知得来的乐谱内容外化为听觉感知的音乐。

二、古筝演奏中想象的运用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想象可分为不随意想象和随象想像,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随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古筝演奏是事先对曲谱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后,在内心形成一个整体的乐曲形象后而演奏的,所以属于随意想象,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程度的不同,随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创造想象则不仅再现现成事物,而且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古筝音乐作品大多是纯音乐的作品,演奏者只有不断的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想象来揭示这些作品的情感与内涵,从而把音乐演奏的生动贴切,并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我们应该遵循作曲家的原作与总体意图,但也要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 在不超出总的风格范围之内,我们要用自己的音乐修养和理解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作曲家不可能在谱子上标明一切,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往往也是有一定的伸缩性的,所以演奏者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对作品要有自己更好的补充和发现,给它注入新的生命,这是决定古筝演奏价值高低的关键所在。

三、内心听觉对古筝演奏的重要性

首先,内心听觉是音乐家从事音乐创作活动的内在依据。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古筝也不例外,任何一个从事古筝音乐的人,不管是创作还是演奏,如果内心没有音乐,在内心听不到音高、节奏、旋律等等,那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的创作者或者是演奏者。作曲者没有内心听觉这一能力,就算他有再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没法用音乐表现出来;演奏者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好的内心听觉,演奏者只能机械的把作曲者的作品弹奏出来,缺乏想象的演奏将只是作曲者的一部机器,作品将缺乏生命活力。

其次,内心听觉形象越清晰、越准确,演奏古筝的质量就越高。因为技术技巧的掌握是靠我们的训练就能达到的,但是想把它运用得更加准确、完美是要靠听觉感知来判断的。如我们在演奏滑音或者按音时,这一技巧可能很快可以掌握,但是它的音准和时值的把握是需要我们的内心感知来判断的,内心没有准确的音高位置和时值,弹奏出来的滑音或者按音就会音不准或者是音色不好听,失去古筝的韵味。如果我们在演奏一首乐曲时,能有一个好的内心听觉做导向,大脑里能有一个生动贴切的旋律和画面走在手的前面,那么将更有利于提高实际演奏的质量。

再次,通过听觉意识和大脑想象去演奏古筝乐曲,能有效利用更多时间。现在大学生都提倡综合教育素质,所以课程开设门类也比较多,能真正坐下来练琴的时间就少了很多。针对这一情况,如果我们有

转贴于 http://

效地运用我们的内心听觉意识和大脑想象来进行练习,包括旋律、音准、节奏、强弱等的内心演奏,甚至还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对表演的肢体动作和处理进行内心演奏。如我们在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可以在休息的时候看看乐谱,利用内心的听觉感知去 演奏 谱子,熟悉作曲家在乐谱上的处理,这样就为我们真正上琴练习的时候节约了很多时间,而当我们对乐谱熟练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脱开谱子,完全意义上的用大脑演奏,这样就能利用更多的时间。充分运用我们的内心听觉来演奏乐曲,展开我们的形象思维,根据乐曲的情感内涵和意境在内心构建一幅演奏姿体动作的宏图。

听筝范文第2篇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

马上胡琴塞上姝,郑中丞后有人无。

诗成画烛飘金烬,八尺英公欲燎须。

听筝范文第3篇

我爱古筝,是它,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乐趣;是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优雅;是它,让我听到了中国的风景是多么美丽。

三年级时,我的一个表姨对妈妈说: 现在的小孩儿,学一些艺术是很好的,像玲玲,还不算太晚。 之后,妈妈就带我去了琴行。刚进琴行,一位女老师走过来,问: 你们是买乐器还是学乐器? 妈妈笑着说: 我想让我女儿学乐器。 那个老师问我: 小姑娘想学什么? 我向周围看了看,目光停留在了一架古筝上,老师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说: 那是古筝,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说完,老师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了8个小东西,又说: 这是假手指甲,用来弹古筝的。 老师把8个假手指甲戴在手指上,坐在古筝前,弹了起来,我用心聆听着,心里好羡慕老师,好喜欢这优美的弦声,毕竟,我是那么的喜爱音乐。听着听着,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座高高的山。一条清澈的小河,河中,小鱼悠闲地游来游去;河边,几棵垂柳倒挂着缕缕长发;河边的青草地上,一群群羊儿品尝着鲜嫩的青草。一切的一切,在音乐声中都很美好。一曲弹完,我还沉浸在那美好的境界里,老师问: 想不想学古筝? 我点点头,妈妈对我说: 你真的确定?那你可不能后悔。 我高兴地跳起来,说: 决不后悔。

过了几个月,老师告诉我,我可以考级了!我兴奋不已,白天除了写作业,其它时间都在练习考级曲目。听老师说,监考的都是从上海筝会来的,弹完后,他们还会问我们一些关于古筝的小知识,我更紧张了,还要考这些,我完蛋了!可紧张归紧张,总得练吧,死记硬背也要会。就这样过了两天,我连黑眼圈都有了,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我把古筝简史和古筝演奏技巧名称都背了下来。到了考级那天,我早早地来到琴行,琴行里已经有很多人了,嘴里都念念有词,不知道是在记谱子还是在背简史,我坐到凳子上,也开始记了。过了一会儿,老师走过来,说: 报考古筝的听好,我报到名字的人,到我这来拿你的考级资料,按报到的先后到楼上排队,知道了吗? 知道了! 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第一个:金琰玲。第二个? 我愣了愣,为什么我是第一个。我拿了资料走上楼,看见古筝教室里有一位老爷爷,正眯着眼睛看书,这时,我身后又来了很多同学,她们还在背那个简史,老师走了上来,对我说: 金琰玲,不要紧张,照常发挥。 我点点头,老师把我领进教室,帮我把资料交给那个老爷爷,老爷爷看了我一眼,说: 小姑娘,你第一次考级,紧张吗? 我回答说: 紧张是肯定有的,但我会努力的! 说完,我坐在古筝前,开始弹曲子《凤翔歌》,一曲弹完,没有任何错误。接着,老爷爷说: 请问,古筝在战国时代叫什么? 我马上回答: 秦筝。 老爷爷又问: 古筝由哪些部位组成? 我想了想,说道: 是由面板、底板、筝头、筝尾、岳山、雁柱(琴马)、弦轴、出音孔等部位组成。 老爷爷夸奖我说: 第一次考级,不仅弹得好,没有错误,没有停顿,就连古筝的简史都那么懂,听你老师说,你才学了几个月,我刚开始还以为你弹不好的,可你表现得这样出色,我想,你只要继续努力,你的古筝技术一定会更好,我在这儿预祝你成功。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这才体会到了什么叫 先苦后甜 ,看来,我的辛苦没有白费。

现在,我对古筝建立了一种深深的喜爱之情。我爱弹古筝,虽然我只学了三年的时间,但我积极向上的精神把我带到了七级的古筝演奏水平。古筝,你不仅培养了我在学习上顽强的毅力和坚持的品格,而且陶冶了我的情趣!我爱古筝。

五年级:金琰玲

听筝范文第4篇

一、 气韵 在古筝演奏中的表现

古筝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古筝也是一件极具气韵潜质的乐器。因为古筝演奏方式和风格的特殊,关于古筝的气韵表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气韵,实际上是一种 以韵补声 ,在古筝演奏中,每个音并不是奏出之后任其做直线形状的消失,而是常常将余音做弯曲处理,演奏者将其颤动,或吟或揉,或颤或颠,使单音成为曲线式的运动,继而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和 气韵 。古筝中将定弦看作正声,正声以外的音视为韵,正声不足韵补之,也就是所谓的 以韵补声 。不仅仅是古筝,很多民族乐器,例如古琴、二胡、琵琶等,凡是弦乐器,都具有这种特征。

广义上的 气韵 就是将古筝演奏看作是一项艺术创作,和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所表现出来的中国艺术之最高审美标准。从 气韵生动 、 韵者,美之极 凡书画当观韵 有韵则生,无韵则死 等论断中可以看出,凡此种种无不将其推崇为超越一切美的最高标准。它更是常常用来评论诗、书、画、乐、建筑等中国艺术,将之用来作为古筝演奏的最终目的是不为之过的。 以韵补声 的狭义之韵,对于审美范畴的广义之韵来说,前者是形成后者的基础和前提之一,也就是说有 余音 的存在才会有 余意 的出现。所以, 以韵补声 之韵是被包容在广义之韵这一审美范畴之中的。

二、古筝演奏中 气韵 的表达

(一)古筝演奏中 气 的表达。

自古以来,关于古筝、古琴等弦鸣乐器,对 气 的总体要求是将 气 看作是内在精神力量的源泉,有了内气的协调,精神上就会显得轻松和自如,更加有利于演奏者游刃有余的演奏作品。笔者对于 气 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调气,一个是贯气。

首先是调气。这其实是一个呼吸的问题,或者说是演奏中连贯、停顿适当与否的问题。每一个乐思是一个小呼吸,每一个乐句又是几个小呼吸连贯起来的大呼吸,整首音乐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呼吸构成的。所谓 气动则声发 ,在演奏过程中,大臂、小臂、手腕、指尖等诸多部位通过联合运动而产生了力,在气息的运筹下最终输送到指尖。所以说,气息的顺畅决定了力的顺畅,如果气息通畅,力也通畅,演奏出的声音就是松弛且有弹性的。反之,演奏出的声音就是僵硬、干瘪的。在调节好气息的通畅程度之后,还要对气息和力量进行控制,使之符合作品的演奏要求。在演奏强力度的作品时,为了表现出作品高昂的情绪,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快速的深呼吸,屏气凝神,将全部的力量积攒起来,通过手臂和全身的力量贯穿手指。在演奏中等强度的作品时,呼吸要相对的浅一些,气也要聚集的少一些,重点是这种饱满气息要通畅,使全身的力、臂力、腕力、指尖力相配合,从发出清脆、干净的声音。在演奏弱力度的作品时,呼吸要达到最浅,运用慢呼吸和慢抬手的动作,或者直接屏住呼吸。演奏句尾音的时候,常常会用到这种调气方法。演奏者内心一定到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波动,使音乐的气息和演奏者气息相协调。

其次是贯气。指的是在古筝演奏中,全曲的气息贯通,这是一种更为高级和复杂的呼吸方式,演奏者将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贯通一体,但是却不露半点的拼接痕迹,整个作品呈现出一个畅通无阻的大起伏、大呼吸群。首先要求演奏者掌握正确的呼吸,在运气时做到首尾贯通,上下贯通,为了保证乐句之间、段落之间的顺畅连接和自由过渡,要求演奏者在动作和动作之间,手腕做弧线运行,以保证弹奏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其次是在熟练演奏的基础上,逐渐的做到 忘形以养气 ,即能熟练地演奏作品之后,将演奏过程中的技术、技巧都忘掉,不在拘泥于哪个音是否谈得准确,饱满,而是有一种大局观,有意识的予以放松和随意,用一种 气场 去演奏,追求一种 信手掂来 和 得心应手 的感觉。 气 在古筝演奏

转贴于

中,是通过由内气到呼吸,由呼吸到气息,由气息到气息掌控整个作品的过程,它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又是确确实实能够感觉到的,表演者的生命气息和作品的音乐气息,共同构成了关于 气 的艺术魅力,只有把握了 气 在演奏中的运用,才能把握作品的内涵,将乐曲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古筝演奏中 韵 的表达。

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按照古筝的构造,以筝码为界,划分成左右两个演奏区域,左手活动于左侧,以按弦为主,承担乐音的润饰;右手活动于右侧,以弹弦为主,基本任务是取音,是旋律的骨干。筝的特点就在于演奏中对于左手按音技巧的运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特有韵味。一个音,特别是句尾音,常常被分为 音头 、 音颈 、 音腹 、 音尾 ,经过演奏者的细致刻画,产生独特的神情和韵味。 韵 的表现蕴含着人的秉赋、性格、感情、气质、格调、心理积淀、文化传承等等丰富的内涵。筝艺中的 韵味 和 神情 不仅有赖于演奏者的技术水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演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生活体验的深度与广度。筝乐风韵独特,个性鲜明,奠定了其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是其他固定音阶乐器所不能取代的。有了演奏技术做手段,是否能达到 韵 的境界关键在于运用手段的能力了。所以音乐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培养在形成 韵 的过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是音乐感知能力。所谓音乐感知能力,就是听什么,如何听的问题,对于古筝演奏者来说听的内容既要广又要专,所谓的广,即古、今、中、外都要有所涉猎。至于听的要 专 ,指的是要专门、专心的去听,拿着乐谱安静的坐下来,对着音像资料逐行逐行的,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听,听结构、听乐段、听乐句,听呼吸、听强弱处理,要反复听,古筝演奏中 技 与 韵 的融合,有重点地听,有针对性的去听。

其次是音乐想象力。只有内心充满想象力的人,演奏出的作品才具有丰富的音乐表情和细致入微的感情。比如演奏《渔舟唱晚》这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时,尤其是演奏它的快板段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泛舟水面的画面感,还可以感受到微风拂面的触感、水面泛起涟漪的视觉感、小船划行的动感等等,只要勤于动用各个感觉器官,演奏中的想象力也就会越来越丰富,演奏也会变得越来越有趣味,音乐更有内涵。

最后是音乐理解能力。即运用理性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的能力,音乐理解能力是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修养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音乐理解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没有文化修养做前提是很难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境界的。所以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音乐理解能力。

听筝范文第5篇

放风筝下午的第三节课,大家一个个在教学楼前忙手忙脚的在干嘛呢?是在做实验,还是在做手工业?都不是,我们是在放风筝。老师说: 做好作业的同学,就可以放风筝。 风筝是老师昨天通知我们带的,大家拿着风筝准备 起飞 了。我和好朋友丁越一组,他负责放线和控制风筝的方向,而我负责托起风筝和握线,我们已经准备就绪了。只见他飞快地奔跑起来,我也随着他奔跑起来。等风筝的线拉得笔直了,我才放手。我对他大喊: 快放线! 他听到后一边放线一边跑。风筝越飞越高,心里的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过了一会儿,风筝已经飞到升旗台那里了。我还沉浸在满足的境界中,突然听见一声: 黄杭,快来帮忙! 等我回过神来,看到风筝被缠在升旗台上了。我便立刻跑去帮忙,我费尽周折,终于和他一起解开了所有的结头。我们刚要再放一次风筝,只听见 丁零零,丁零零。 下课铃声响了,我们遗憾地背起书包,回家了。通过放风筝,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

三年级:流光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