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作者设喻说理。先说“为骆驼剥皮”:1,介绍骆驼的由来;2,详写剥皮经过:一把小刀,很钝,没剥两下就要跑到阁楼上去磨刀,来来去去,跑上跑下,既慢又累,这才想到还是把骆驼放到阁楼上、磨刀石旁去剥皮好。为了方便磨刀,费尽千辛万苦把骆驼通过窗门吊到阁楼上。围观的人看到眼花缭乱。莫名其妙,这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个非常勤劳却又非常贫穷的原因:没有计划。工具不好,方法不对。文章紧接着进行类比论证。作者由“剥皮”联想到“登山”,登山的方法很多。可以坐直升飞机,可以坐缆车,也可以走路。“当然还可以退着走”。作者对诸多方法中的最后一种“退着走”,还特地独句列段,旨在引人注目,突出这也是一种方法,然而。却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方法,这如同给那骆驼剥皮的人所使用的方法。文章篇末点题:“在鼓励老实和勤劳之余,我们更应学习运用生活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过得轻松自在”。那么,什么是生活的方法呢?联想当今我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有效措施,那就得解决思想,脑袋里时刻紧绷着“又好又快”这根弦,学会竞争,开拓进取。这正是现在时代的需要,是人们生活的需要。
让我们记住:动机和方法同样重要。
附原文:
为骆驼剥皮
林清玄
从前,有一个非常勤劳却又非常贫穷的人,至于为什么勤劳的人反。而那么贫穷,却没有人知道。
这个勤劳的人,也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贫穷。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勤劳的本性,他依然到处去打零工维持生活。
有一小段时间,勤劳的人到了一个富翁家做工,富翁很同情他,送给他一只死掉的骆驼。
他高兴得不得了,把骆驼拖回家去,心里想着:这骆驼皮非常有价值,应该把它剥下来出售。剩下的肉则留下来慢慢享用。
勤劳的人拖着骆驼回家时,附近的邻居都跑来看他的骆驼,大家都为他高兴:这样勤劳的人终于得到了报偿,卖了骆驼皮后应该可以改善他的生活吧!
许多人围在他家门口,观看他为骆驼剥皮。
勤劳的人拿出一把小刀,开始为骆驼剥皮。小刀很快就钝了,他跑上阁楼找到一个磨刀石,开始磨刀。磨好的刀再剥没两下就又钝了,他又跑上阁楼磨刀。又剥没几下,小刀又钝了,他又跑上阁楼磨刀……就这样跑上跑下,他跑得气喘如牛,围观的人也看到眼花缭乱,莫名其妙。
跑了几百趟之后,他已经快要累死了,就动脑筋想:“我这样跑上跑下磨刀子太累了,恐怕骆驼皮尚未剥好,我已经累死了,我应该想一想解决的方法才对,”
最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把骆驼拉到阁楼上,就着磨刀石剥皮。
但是通往阁楼的楼梯太小,他只好用绳索捆绑骆驼,再把骆驼从窗户吊上阁楼,他才放心地自言自语:“这下磨刀就方便多了,不必再跑上跑下。”
有一些感到好奇的邻人,看他把骆驼吊到楼上,忍不住登上阁楼探看。知道他费尽千辛万苦把骆驼悬吊到楼上,是要就着磨刀石磨刀,都又感到非常可笑。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眼前这个人非常勤劳却非常贫穷。
登山的时候。我想到登山的许多方法,可以坐直升飞机,可以坐电缆车,可以坐滑竿,也可以走路。
当然我们还可以倒退着走!
倒退着走也一样能走到山顶,却是最愚蠢的方法,就好像剥骆驼皮的人所使用的方法,
登快阁范文第2篇
进入天一阁,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照壁上气势宏大的 溪山逸马图 ,当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 西哈努克亲王曾在这里拍照留念。这幅八骏图是 堆塑 ,它的作者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天一阁的堆塑,绝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参观完这块照壁后,从右边的直门 春随人意 中进去(左面是1980年新建的书库和阅览室)。可以看见天一阁的又一块照壁,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吗?它统称为 麒麟 。但细分下来,这是一个龙角、牛嘴的 獬豸 ,是正义的象征。
天一阁藏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幢藏书楼就是几经修缮后保存下来的天一阁遗址,它是晚清时期的建筑遗物。天一阁的主人名叫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明嘉靖十一年(范钦27岁时)进士,做过湖广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正使以及陕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后来又巡抚南赣汀漳诸郡,宦迹遍布半个中国,直至官升兵部侍郎。范钦生性耿直,不畏权贵,曾顶撞过权倾朝野的武定侯郭勋,因此蒙受冤狱。后在袁州知府任内,因秉公执法又得罪了权臣严世藩,为了避祸,辞官还乡。回到宁波后,就建造了藏书楼。范钦爱书成癖,在做地方官时,每到一处总是留心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对无法买到的书就雇人抄录。经史百家之书,他兼收兼蓄,不厚古薄今,比较重视当代著作和文献的收藏。在他的藏书中,明代地方志、政书实录、明人诗文集及历代科试士录,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还汇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碑贴,其中著名的是北宋拓本。
范钦的藏书楼原名叫 东明草堂 ,楼前开凿一池与月湖沟通,蓄水备用。当时宁波有许多藏书楼,但先后遭受兵火破坏,范钦想,兵灾无法避免,火灾可以防止。为了防止火灾,范钦费尽苦心,查阅了许多书本,最后在《易经》中看到有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这句话而受到启发,便取其以水制火之意,将藏书楼改名 天一阁 。藏书楼上为一大通间,楼下六间,象征: 天一地六 。范钦不但将藏书楼改了名,还规定抽烟喝酒后切忌登楼,不准擅领亲朋好友开门入阁及留宿阁内,更不准擅自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违者处以不能参加祭祀祖宗的大典的惩罚。天一阁的主人连取名时都考虑到了防火的重要,可见其用心良苦。
范钦一直活到80岁。临终时把大儿子大冲和二媳妇(次子大潜已故)叫到榻前,他把遗产分成两份,一是白银万两,二是全部藏书。大冲体察老父心情,决定 代不分手,书不出阁 。范钦的后代对天一阁藏书的保护制订了许多严格的禁约。据记载嘉庆年间,宁波知府邱铁卿的内侄女钱绣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聪明才女,为求得登阁读书的机会,托邱太守为媒与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结为夫妻,婚后的绣云满怀希望,以为这下可以如愿以偿了,但万万没想到,已成了范家媳妇的她还是不能登楼看书,因为族规不准妇女登阁,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终,遗命夫君将她葬于阁边,愿以芳魂与书作伴,了却她另一种 青灯黄卷 的夙愿 这一悲剧足以说明禁约的严格。
原来藏书楼四周都是花园,以防附近一旦发生火灾不会遭受其害。到了清初时,范钦的曾孙范文光请来名匠垒起玲珑假山 九狮一象 、 福禄寿 等。由名匠大师堆砌造就的玲珑剔透、形象逼真的假山中有许多动物,大家不妨数一数共有几只?
登快阁范文第3篇
邓小平与竹下登的第一次会见
竹下登的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他1987年10月当选为日本第74任首相。1989年6月2日又因涉嫌里库路特案而辞去自民党总裁和首相职务,在任期不到两年。但是竹下登并不是日本政坛上昙花一现的人物,他在政坛上奋斗了几十年,是多届内阁和自民党内的重要成员。
竹下登早年追随佐藤,1971年佐藤改组内阁后出任内阁官房长官,1972年转而成为自民党第一副干事长,后又任三木内阁和中曾根内阁大藏相。1987年从原田中派中拉出113人组成竹下登派“经世会”,成为自民党内最大的派系,后任自民党总裁,并出任首相。竹下登在对华关系上主张维持和发展同中国的良好关系,他曾多次访问中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多次会见竹下登。
竹下登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72年,当时他是自民党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代表团成员。
1972年7月,田中内阁上台后便表示,要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在激烈动荡的世界形势下,积极奉行和平外交。8月,日本自民党内成立了一个以小坂善太郎为会长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并于9月通过了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基本方针。其内容是:一、日中邦交正常化应在联合国、万隆十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二、彼此尊重不同的体制,不干涉内政,尊重与友好国家的关系;三、彼此不以武力相威胁;四、彼此为增进经济、文化交流而努力,不得进行歧视;五、彼此为亚洲的和平与繁荣进行合作。
竹下登是协议会的成员之一,并于同年随协议会代表团访问过中国,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过努力。
1981年9月8日,几辆高级轿车悄然停在人民大会堂前。从汽车里走出几位日本人,他们是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前田中内阁官房长官、众议员二阶堂进和前大藏大臣、众议员竹下登等人。他们登上人民大会堂的台阶、兴致勃勃地前来参加即将开始的与中国领导人、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的会见。
这是竹下登第一次同邓小平见面。在这次会谈中。邓小平与二阶堂进、竹下登一行满意地回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在各方面友好关系的发展情况。
双方认为,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要从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要为不断加强和发展这种关系而努力。
学生闹事不会出大问题不会影响中国的政策
1987年1月,时任自民党干事长的竹下登,应中国政府邀请,访问中国。1月13日,邓小平会见了竹下登一行。
会议开始后,邓小平说:“阁下是日本政界年轻一代领导人之一,很高兴和你见面。”邓小平还对代表团的随行人员说:“见到各位很高兴,大概都是老朋友吧。”竹下登说:“今天在座的议员中,我的年龄是最大的。”邓小平笑着说:“但比我总还是年轻。我是1904年生的,你是1924年生的,我比你正好大20岁。我的历史比你有优势,而在座的其他人比你还年轻,你的历史又比他们有优势。中国存在领导层老化问题,我多次提出过退休问题,现在大家都不赞成,看来只好继续奋斗。”
竹下登向邓小平介绍他的随行人员说:“这次随我来访的都是比较年轻的政治家,今天能够见到邓小平阁下感到非常高兴。”邓小平表示欢迎日本新一代政治家到中国访问。
竹下登随后解释了中曾根内阁的防卫政策。对此,邓小平郑重阐明了中国的观点。
接着,邓小平介绍中国国内的情况,特别谈到了1986年中国少数城市发生的学生游行事件。1986年12月中下旬,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的背景下,合肥、北京等地一些高等院校的少数学生出于多种缘由上街游行。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从中进行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煽动,有的地方出现了扰通秩序和违治安规定的情况,后经各地有关方面的教育和疏导,事件逐渐平息。
邓小平说:“最近,我们有些学生闹事。这次闹事的性质同前年‘九一八’时学生上街不同。我们正在处理这个问题。”(这里说到的前年“九一八”时学生上街,是指1985年“九一八”前后,由抗议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而引起的北京、西安等地极少数大学生未经申报批准上街示威的事件。事件发生后,邓小平曾同一些日本朋友讲过,希望中日之间不要再发生这样不愉快的问题。)
邓小平接着说:“学生闹点事,影响不大,搞不垮我们。我要告诉朋友们,这样的事情我们会妥善处理的。即使再闹得大一些,也影响不了我们既定的方针政策。处理这样问题的结果,只会使我们的政治局面更加安定,更加团结;只会使我们的方针政策,包括开放、改革、建设的方针政策,更加顺利地、稳步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当然,我们也会在处理这种事情的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消除弊端。如消除工作中的等等。这样做,最终会使坏事变成好事,使领导者更加清醒,使人民更加清醒。”
当竹下登向邓小平表示日本对中国出现的情况十分关注时,邓小平说:“我们必须排除干扰-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些都搞不成。开放不简单,比开放更难的是改革,必须有秩序地进行。所谓有秩序,就是既大胆又慎重,要及时总结经验,稳步前进。如果没有秩序,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把我们的精力都消耗在那上面,改革就搞不成了:只要我们8年来的发展趋势继续下去,注意排除各方面的干扰,继续发展,继续前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问题就会逐步获得解决。”
邓小平阐明了中国政府处理学生闹事的方针和原则。他说:“学生闹事,要向他们讲清楚危害在哪里,这就不能对他们只用拍拍肩膀的办法。要把是非讲清楚,要把利害讲清楚。是非是涉及到我国根本利益的是非,利害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能不能达到本世纪末目标和下个世纪目标的重大利害,这才是对青年的爱护,对青年的真诚引导。”
鉴于日本朋友很关心学生闹事会不会影响中国的政策,邓小平再次说,“诸位很关心这个问题,我要告诉朋友们,学生闹事不会出大问题,不会影响我们既定的方针政策,不会影响发展、开放的政策。这件事既提醒了我们自己,也提醒了朋友观察中国问题,一定要认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邓小平请日本朋友放心,我们要避免事态的扩大,但即便扩大10倍,也影响不了我们的根本,影响不了我们的政策,因为我们现在执行的政策是正确的,人民得到了利益。
邓小平还进一步说,“”时搞“大民主”,以为把群众哄起来,就是民主,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一哄起来就打成内战。我们懂得历史的经验教训。
‘本世纪末翻两番”目标制定内幕
竹下登回国后不久,就卷入日本政坛的纷争。1987年2月,他从田中派拉出40名议员成立了“创政会”;7月又拉出113名议员成立竹下派,为他出任自民党总裁扫平道路。这一年的10月,他终于如愿以偿,当选为日本白民党总裁、政府首相。
1988年8月25日至30日,哈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十周年之际,竹下登应邀访问中国。这是他以日本政府首相的身份来中国正式访问。
8月26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竹下登及其夫人一行。邓小平高兴地握住竹下登的手说:“我昨天晚上特意从北戴河回来欢迎你。希望首相在任期间,中日关系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共同信念。”竹下登说:“听到老一辈政治家这样的话,我感到鼓舞。”邓小平说:“我们两国政府差不多在同时换了届。中国完成了这个事情,日本也完成了这个事情。我是换下来的,所以我很悠闲地在海上活动。”竹下登听后有些茫然,不太理解邓小平“海上活动”的含义。邓小平随后解释道:“我因为是热心于中日友好合作的一个人,所以特意从北戴河赶来同您会见。”竹下登顿然所悟,露出会意的微笑。
大家都知道,邓小平有两大爱好,一是打桥牌,二是游泳,这两大爱好显示了他身心的敏捷健康。为了竹下登首相的这次来访,邓小平放弃在北戴河的“海上活动”,赶回北京“非常热烈欢迎’竹下登首相。邓小平说:“我希望我们之间能以首相的来访为起点,建立起不亚于田中、大平时代的新关系。我讲田中、大平时代两国的关系较好,是因为两国互相信任。要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也必须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邓小平说的这番话,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竹下登听后表示,我十分理解阁下刚才讲话的含义。
在中曾根时期, 日本接连发土巾曾根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教科书问题、防卫军费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闪了中日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邓小平希望在竹下登内阁期间能够确立一种超过历史的良好的中日关系。
竹下登说:“有一件很感兴趣的事,一直想问问阁下,以前我和二阶堂进先生一起到贵国访问时曾见到阁下。当时你讲到本世纪末,要使中国人均增加到800美元,而且你说这个是在同大平先生会谈时想到的。这件事我从别人那里也曾听说过。我想了解一下,阁下讲的800美元,是当时想出来的吗?”
邓小平说:“提到这个事,我怀念大平先生,提出在本世纪末内翻两番,是在他的启发下,我们才确定的。”
接着,邓小平又回顾了同大平谈话时的情景。他说,大平首相访问中国时,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讲现代化,究竟具体目标是什么?”自从1978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重点搞经济建设,一心一意搞四化,但是实际上达到什么程度,步子怎么走,心中还没有数。大平先生提出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我有一分钟没有答复。接着我说,我设想到本世纪末,那时还差20年左右,如果80年代翻一番、90年代翻一番,那么,在人均250美元的基础上就可达到800至1000美元。后来在其他场合,我讲过考虑到中国那时人口是12亿,现在看来12亿还打不住,可能是12.5亿。因此,我说可能是800美元比较靠得住。我们讲的是以1980年为基数。到现在为止,翻两番中的第一番目标已提前两年完成。从现在中国发展情况看,本世纪末达到人均800至1000美元看来是没有问题的。邓小平进一步谈到,考虑到要在下个世纪中期,我们花50年时间,争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经过改革是不行的。花50年实现第二个目标即在1000美元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达到4000美元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如按15亿人口算,就是6万亿美元。这就是说,到那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在世界居于前列。就我们来说,目标定得低一点有好处,可以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避免又回到“左”倾上去。现在我们搞改革,改革本身就有风险,搞得不好,甚至会出现大的波动、大的风险,那就不好了。理顺价格体系我们
准备用5年时间来完成。一要坚定,要迎着困难上;二要步子稳妥,特别是开始时要稳一些。针对国际上有人说中国的调子放低了,邓小平说我们历来设想是一致的,因为步子稳妥了,成功的希望就更大一些。
邓小平还向竹下登首相介绍了中国改革的情况以及影响中国今后发展的三个重大环节。邓小平说:中国在下世纪中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就必须进行重大改革。我们在闯难关谋求今后的发展方面,第一,改革既要坚决,又要稳妥;第二,经济增长要保持适当的速度,应特别注意不要勉强追求太高的速度,当然太低了也不行;第三,如果能得到更好的国际合作,取得国际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能力就会更强一些。
第一次对外国首脑致谢辞
竹下登首相这次来华访问时,宣布了日本方面继续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帮助的一项具体措施,即日本政府从1990年开始的6年中,向中国再提供约62亿美元的新的政府贷款。
邓小平对日本向中国提供的经济合作表示感谢。他对竹下登说,你这次带来的“礼物”不算轻,我们欢迎,感谢。但我还有更高的要求,一是对华技术转让,从而提高中国的出口创汇能力,这比62亿美元更重要;二是来华投资、合资、独资都可以,我们希望独资,特别欢迎日本小企业到中国来。邓小平表示,在技术合作和投资方面就拜托首相和在座的诸位日本朋友。邓小平这种真诚的感谢,不仅感动了竹下登,也引起了日本舆论的高度关注。日本报纸在报道此次会见时,普遍对邓小平欢迎和感谢日本提供贷款一事感到惊讶,称这是“异乎寻常”的,是“邓第一次对外国首脑致谢辞”。
登快阁范文第4篇
有人这么数落那些爱干净的人:“这干净还能怎么干净,总不能天天给桌子洗澡吧?”元代就有一位画家先生,虽没天天给桌子椅子洗澡,却给院里的一棵树天天洗澡。不知是树受宠若惊了,还是咋的,这棵树后来竟“自杀”了,很青春的身体快速干枯,最后成了一株不长叶子的标本。
还有书房里的物件,画家要求两个僮仆不停地打扫尘土,就差那些画笔,没让人一根根清洗笔毫了。
有一个朋友来串门,可能酒喝得有点高了,晚上就在倪瓒家住下了。这下,画家寝食难安,半夜光着脚丫子下床,到客人住的房子窗下进行偷听,听到朋友咳了几声, 画家只觉得心里翻江倒海,差点没吐了。早上朋友去茅房,画家赶紧让僮仆去屋里找痰渍,竟然没有找到。僮仆怕挨打,随手捡了一片枯叶,说上面有痰渍。再看画家先生,捂着鼻子闭着眼,让僮仆把那片无辜的叶子一直扔到了三里以外。
这还好,还有更另类的。有一次他去别人家,晚了就住下了,那家的一个女婿听说名人来了,就欢天喜地地来拜见,没想到只说了几句话,画家就恼了,右手举起来,就给人一个大耳刮子。那声音显然没有音乐好听,但还是把朋友引了过来,奇怪他为什么打自己女婿。画家去仔细洗了遍手,才慢条斯理地说:“脸不干净,说出的话也不干净,打他脏了我的手!”
接下来画家有一次被抓进了大牢,见狱卒给他送饭,就要求狱卒把装饭的案子举过眉眼。狱卒就笑了,说你想搞G啊,还想让我举案齐眉?其实画家是怕狱卒的唾沫掉到饭碗里。狱卒不知怎么知道了,当然火大,要把画家用铁链子栓到厕所旁边去吃饭。幸得众人说情,画家才躲过此劫。不然,就他那干净劲,非被恶心死不可。
登快阁范文第5篇
名人之后
名震武林的霍元甲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大女儿霍东茹,二女儿霍东玲,三女儿霍东琴。霍东阁1895年2月出生于直隶静海县(现天津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受家庭熏陶,自幼就酷爱武术。对于父亲和长辈教的招式,霍东阁总能刻苦练习,武功日益提高,十多岁时,功夫已接近父亲的水平了。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得到农劲荪等人帮助,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会。在寻求救国的道路上,霍元甲迈出了很不容易的两步:第一是打破家规,开始收外姓人为徒。霍家七代家传绝技迷踪拳,向来不传给外姓人。霍元甲突破了家规。第二是把迷踪拳改为迷踪艺,花哨的套路变得更实用,让人们能够尽快掌握要领,学会防身。迷踪艺以霍家绝技为基础,又囊括了各派之精华,但极难练,必须柔中有刚,迈步如猫,急如闪电。与人交手时,往往令对手眼花缭乱,迷失踪迹,还没有看清门道就被击倒,因此得名。孙中山先生对霍元甲将迷踪拳公之于世的高风亮节非常赞许,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赠送给精武会。
精武会发展的道路异常曲折。1910年9月,霍元甲在上海被日本人谋害,精武会没了主心骨,面临着解散的危机。农劲荪等人立即北上,将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和儿子霍东阁接到上海任教练。霍东阁素知父亲在世时有提倡武术、强国强种的雄心大志,激于满腔悲愤,视家仇为国仇,决心继承先父遗志,完成未竟之业。于是,他与叔父霍元卿毅然担负起扶持精武会的重任。
此r的霍东阁虽然只有16岁,但武艺过人,一边教授学员武功,一边自学深造。在霍元卿和霍东阁的努力下,精武会学员的武功有了很大长进,再加上农劲荪、孙中山等人的经济支持,精武会终于渡过了危难。在霍东阁的管理下,精武会发展壮大,先是在上海成立了三个分会,之后又在汉口、广东、香港等地建立分会。
海外传艺
1919年,25岁的霍东阁来到广州,在海军总部任武术教练,当时控制整个广州的军阀陈炯明对他极为器重。但霍东阁没有想到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官兵集体发动叛乱,这让他内心极为痛苦,想离开广州,到南洋去闯荡一番。霍东阁的第一任妻子不愿意和他去南洋受苦,觉得在广州语言不通,生活不惯,已经吃尽了苦头,要去那么远的南洋,情况还不知怎样,便回天津去了。霍东阁到印尼后,娶了第二任妻子叶玉梅,她是当地的华侨。
当时,爪哇岛上居住的很多华人不知道精武会,霍东阁希望把这个地方当成切入口,让精武会走出国门。最初,霍东阁在泗水传扬武艺时,人们把他当作卖艺的。他白天在中华、振文学校教国操和技击术,晚上在烟草公司教职员,都是义务的。
有一次,泗水中华学校演剧筹措经费,特请霍东阁登场助兴。霍东阁应邀在台上打了一套霍家拳,博得满堂彩,接着又打一套醉八仙,观众看得如醉如痴。表演结束后,霍东阁对华侨们说:“我知道你们都是热心爱国的,读书不忘国文,讲话不忘国语,可惜还缺少一样东西,就是中国的武术。”后来,泗水的新闻界、教育界开始关注这位宣扬国粹的武术名家后代。霍东阁声名大震,华侨学校纷纷请他授课。由于霍东阁武技精深,教导有方,习武者进步很快,他在当地的威信日益提高,站稳了脚跟。霍东阁不仅将精武精神发扬光大,还成了医生。霍家有祖传的接骨疗伤秘方,再加上自学研制,霍东阁成了爪哇岛的著名医药师。如今,那里生意做得最大的,就是霍东阁创下的药业集团。
霍东阁对国文钻研较深,在上海精武总会当过国文教员,在南洋吧城精武会担任过国语主任。他还通书法、美术,曾对着镜子为自己塑石膏像,塑得极其传神,然后和自塑像合影。霍东阁在爪哇万隆精武会时,曾制造一辆飞行自行车,给自行车安装上特殊设备和两个翅膀,曾经成功飞离了地面。
为了宣传尚武精神,让更多人了解武术,加入精武会,霍东阁不惜动用家底买摄影机,到处求师,昼夜钻研,掌握了拍电影的技术。他亲自动手,把精武会成员的十八般武艺拍摄下来,剪接成电影,四处放映,起到了极好的宣传作用,也把众多华侨子弟吸引到精武会。
长眠南洋
霍东阁曾两次回故乡探亲。第一次是在1926年秋。霍东阁回国后,先到上海精武总会汇报工作,然后乘车北上,回到天津小南河。因第二任妻子叶玉梅婚后最初几年不生养,霍东阁这一次很想把次子霍文亭带走,岂知父有情,子无意,母更难舍,未能如愿。
霍东阁第二次归国是在1935年春夏之交,与第二任妻子妻子叶玉梅一起回来的。他这次归来是想实现心愿,在天津成立精武会。来津后,他在特一区大营门中央影院对院对面租了一间临街的房子,挂牌为东阁药房,但并未正式营业,不过是为了有个落脚之地。他结识了广东旅津中学校长及广东音乐会的负责人麦君健,得到支持,借广东音乐会表演武术,介绍精武会在国内及南洋的发展情况,动员家乡同胞赞助并加入精武。 霍东阁(右)与侄子霍寿嵩在印尼泗水。
霍东阁的宣传活动虽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始终没有人肯出头赞助,他有些失望。叶玉梅因水土不服,身染疾病,又思念南洋亲人。吧城精武总会来电召霍东阁速回,致使他心烦意乱,不得安宁,于是在1936年2月重返南洋,从此再未回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居住在南洋的爱国华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他们到处宣传,游行示威,建立组织,积极募捐,有的放弃产业,归国参加抗日游击队。霍东阁、霍寿嵩叔侄满腔爱国热情,积极加入如火如荼的救亡运动。他们率领精武会员游遍爪哇各地,到处义演,为抗日募捐,还做鼓舞人心的宣传,激发华侨的爱国热情,使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