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荀子(精选5篇)

  • 劝学荀子(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学习应有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因原文较长,一直以来入选中学课本的只是其部分内容,为了统观全貌而无断章取义之嫌、肢解割裂之弊,笔者对《劝学》全篇的观点加以梳理,并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力求作出理性概括,使荀子在为学这一重要问题上的教育思想得以彰显,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体现了荀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意义的深刻认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还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就说明,通过学习、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社会习俗。教化的意义于此可见。

其次,荀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还取决于他对学习作用的深切领悟。作者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说明在人的固有条件并无变化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同理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人之为学还必须注意两点。其一,必须选择环境,也就是荀子所说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其二,必须谨慎行事,也就是荀子所说的“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二、申述为学的态度应持恒专一,只要肯下工夫,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论述这一问题,作者首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之后才点明本意:“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个人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紧承这一论断,作者又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的角度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事物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至此,有关“积”的内容已经阐述得十分清楚,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意为如果不专心致志,对事物的理解就不能豁然贯通;如果不精诚努力,就不能使自己的工作出类拔萃。而善行积累了,也不必担心不能彰显:“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三、论述了为学的方法、步骤以及求教于人的重要性,兼及接待求教者所应持的态度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说的是学习的方法、步骤,应该从诵读经书开始,到读典章礼制终了。它的意义在于,从做士人开始,到终于成为圣人。一个人为学如果能持续地努力不懈,自然会深入而有所得,这样一直学到死而后终止。所以治学的具体步骤可能有终结的时候,至于对治学的意义却不能有片刻的疏忽。之后,荀子逐一介绍《书》《诗》《礼》《乐》《春秋》这些儒家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并归结到“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意思是天地之间的精华都尽在其中了。这里荀子对有关学习的内容、意义以及学习的终极目标都作了详尽而深刻的阐述,让学者有所遵循而不致迷茫。

为了引深议论,荀子又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古之学者”为学与“今之学者”为学两相对照,指出其本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学的“方便之法”和“迅疾之径”的命题(即“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应该说这样的立论在先秦诸子著述中是极其罕见的,因而也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至于对求教者所应持的态度,荀子主要强调了如下几点:

第一,“君子如响”。意即君子对待来请问学业的人,问一答一,不多不少,好像声音的回响一样。

第二,“问(kǔ)勿告”。言所问如不合礼义,可以不必告诉。

第三,“有争气者,勿与辩也”。言如果有人意气用事,无理而争,则不必同他争辩。

第四,对求教之人要先行考察。“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意谓君子接待向他请教的人,必先考察一下来者是否合于礼义之道。如果合于礼义之道就接待他,否则就避开他。

第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态度。荀子提出:“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意思是,如果来者很有礼貌,则可以同他谈谈道的方向;如果来者言语很谦逊,则可以同他深入地谈谈道的内容;如果从来者的表情上看出他确是心悦诚服,然后可以同他谈谈道的极致。这也就是荀子所倡导的“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不急躁,不藏私,不盲目,皆顺其人之可与不可进行教导)。

四、提出做学问须专心致志而以学之全、学之粹为最终目的的观点

荀子首先设比(“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然后推出观点:“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不能触类旁通和不能专一于仁义的人,不能算是善于学习的)。之后从容不迫地从正面讲明“学也者,固学一之也”(所谓求学,就是要自始至终坚持地学习,专一地学习)的道理,又从反面取例,做出普遍性的概括:“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有的人求学,一下子能钻进去,一下子又因不能坚持而退出来,这样做的是普通人)最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所学必须全面而彻底,然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劝学荀子范文第2篇

1、恶之者众则危。 《荀子 正论》

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 劝学》

3、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荀子 荣辱》

4、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荀子 劝学》

5、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7、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8、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9、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12、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1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劝学》

14、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 儒效》

15、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6、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荀子 议兵》

1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2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荀子 劝学》

24、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6、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2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 不苟》

28、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2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 劝学》

3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荀子 修身》

3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2、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3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 修身》

34、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35、礼者,人道之极也。

36、笃志而体,君子也。

3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天论》

38、良医之门多病人。 《荀子 法行》

39、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40、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1、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 修身》

4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43、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荀子 非十二子》

4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45、学无止境。

46、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4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子 荣辱》

48、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49、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5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51、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2、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53、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54、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荀子名言

5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 劝学篇》

5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7、思索以通之。

58、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59、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60、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61、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6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荀子 非十二子》

6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64、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6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6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 修身》

67、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68、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荀子 劝学》

6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荀子 性恶》

70、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 天论》

71、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7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荀子 大略》

73、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7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王制》

75、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76、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77、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荀子 富国》

78、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79、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80、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荀子 王霸》

81、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82、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 富国》

8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84、酒乱其神也。

85、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 礼论》

86、长幼有序。 《荀子 君子篇》

87、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88、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荀子 成相》

8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0、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9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9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93、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9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荀子 大略》

9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96、学不可以已。()

97、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荀子 劝学》

98、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99、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0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01、公生明,偏生暗。

10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劝学荀子范文第3篇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提到:“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 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传统文化,在不断汲取各种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荀子是诸子百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博大精深的《荀子》一书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汉时,文学家刘向曾称赞“兰陵多学,盖以荀卿也”。谭嗣同也曾说过“两千年之政,乃秦政也;两千年之学,乃荀学也。”

《荀子》是荀卿的著作集,《荀子》三十二篇涉及了哲学、礼仪、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伦理等,综合百家,又超越百家,是蕴蓄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巨峰高山,它是兰陵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典藏。《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讲述了他对学习的见解,是荀子晚年的代表作。《劝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归纳起来,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不可以已

“学不可以已”,是《劝学》的中心观点,体现了学无止境的学习理念。荀子云:“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意思是说终生好学才能成其为人,否则与禽兽有何差别呢。荀子把终生好学视为人的必备素养,并与“为人”联系起来,足见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如果仅仅从“学无止境”意义上解读“学不可以已”之意涵,还不足以深入理解其学习本质观。荀子所以强调“学不可以已”,是源于他对学习本质的认识。荀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接触外部世界,掌握知识技能,见诸实践行动,美化自我身心的过程,并把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而困(《荀子・儒效》)”。荀子认为,学习活动是不可停止的,通过不断自觉的学习,深刻地反省自我,就会使自身恶的欲望得以去除而没有过错,他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儒效》篇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学习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修习积为的过程,二者是同步进行的,没有学习为其依据,积为就成为主观空想。一切都可以通过修习积渐而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他告诫人们要“积善而不息”,尧禹之为圣人,也是修习积为的结果。

荀子《荣辱》篇说:“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荀子把自觉的修习积为当做养成教育的关键,无论怎样教化,养成教育依托的还是人自身。对现代养成教育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好人与自然、社会,尤其是人自身的和谐关系,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匡衡凿壁偷光读书,苏秦、张仪悬梁刺股读书,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读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读书。不必高灯明烛,不必广室净几。又有哪一个是在强迫下读书?都是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硅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为善学”。学子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实现远大的人生目标

二、学贵专心

荀子十分强调学习要用心专一。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他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专一”的重要性,以此来劝说学习者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故君子结于一也”。学习需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认为学一会,停一会,那是胸无大志的普通人的学习行为。君子学习应该凝神聚思,不骄不躁,步步为营,静下心来领悟体会,如此方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伏术为学,专心一志”(《荀子・性恶》),“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钢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学习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学业的成功。

为了阐释学贵专心的学习思想,荀子还提出“虚壹而静”(《荀子・解蔽》)的观点。“虚壹而静”又名虚一而静,意指虚心,专心,静心。“虚壹而静”整体的意思是说,由于人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知识信息,这些知识信息对学习新知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的干扰影响。因此,面对新知识要虚心以受,借此积累更多的知识;因虚心而不断积累了很多表述不一的知识,需要用心专一地加以梳理归纳;在没有形成理性判断之前,要去静静地揣摩思考,力求及时消化,融会贯通。荀子认为只有做到“虚壹而静”,方能学有长进,也即才能完全理解并掌握知识,使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只有静心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才能明察各种事理,用真理去考察、践行事理,才能达到思想上的豁达。

三、学贵有恒

学习是从无知开始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的秘诀在于恒心和毅力。先秦的道家大师老子指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荀子对此颇有同感,他在《劝学》中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是一个由显而微、由粗到精、逐步深人的过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丰富人的思想,开阔人的视野,活跃人的思维,知识可以给人生插上智慧的双翼,让人的一生更精彩。然而,知识的获得却是一个艰难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同样,知识的获得也是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蹴而就。人贵有恒,天道酬勤,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日积月累,涓涓细流终将汇成知识的大海。从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来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不断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和继承的基本方法,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攀登阶梯靠的是一步一个台阶,而不是一步登上阶梯的顶端。

荀子的学习思想不仅指向知识的积累,而且倡导“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如果说知识的学习积累比较容易看到近期的成效,从中体验到知识习得的快乐,那么,“积善成德”就漫长得多,而且复杂得多。根据品德心理学理论,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情况。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规范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向榜样看齐。

内化是指个人将社会的价值观或行为规范认同并作为自己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是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由此可见,积善成德更是一个渐进的修行过程,它需要时时从自我做起,处处严于律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隆师亲友

在师生关系上,荀子特别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他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好其人”,也就是说,学习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寻找好的老师。因为书本知识毕竟是前人的认识成果,是间接经验,有些知识是很难自己读懂的,这就需要良师来指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走一条经济高效的认识路径,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故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君子要尊师敬长,亲近朋友,他甚至认为尊师重道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Y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

劝学荀子范文第4篇

要明确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不先看一看荀子的教育目标,作为儒家学派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荀子从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既有儒者的学识、品格,又具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与胆识的、能为封建政权服务的各级官吏。具体则为:“好法而行”的士,“笃志而体”的君子,“齐明而不竭”的圣人。“士”的标准应是“好洁而行,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君子”的标准比“士”高得多,荀子在《儒效》篇里说:“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意思是说君子讲话必依循一定的原则,行为有一定的标准,道德高尚,且至最高的境界。这样的人“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圣人”是荀子要培养的最高标准的人才。

正是在这个教育目标的观照下,《劝学》提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借用了孔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学习者应当不断修身养性,形成美好的人格。杜绝腐朽思想的侵袭,向正直的人靠拢,“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防微杜渐,谨慎从事,“君子慎其所立乎!”认真学习“先王之遗言”,“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努力积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诵读经文,“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并且引用了《诗经》的话:“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由此可见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教育的。荀子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他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在《劝学》中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

第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文章先以蒙鸠、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

第五自然段告诉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图淫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劝学荀子范文第5篇

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4、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5、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法国]卢梭

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0、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11、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美国]海明威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德国]黑格尔

1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7、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8、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9、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20、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1、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22、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