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望月课文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20-02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生活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不断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一、优化课堂,力求高效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他的蒙学阶段,甚至在中学阶段,老师在语文课上都讲了什么可能都记不起来了,留在脑海里的,也就是那么几篇曾经背熟的课文。”因此,教师讲得过多并不见得高效,语文课堂应该精简,“抓住一二,不及其余”,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走向高效。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展示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十四课《望月》第一课时教学时,就抓住了“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这三个意象,带领同学们穿行在“千江有水千江月”之不同层面的感悟中。赏析“江中月”时,老师又牢牢地抓住了“江”和“月”这两个意象。“月”是通过同学们轻轻地、柔柔地、美美地读,读出月明人静;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读,读出月之心驰神往;随着背景音乐读,读出月之清幽;读出作者的情感体验,读出了语文味。感悟“诗中月”时,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句古诗中嵌着的一轮明月,细细体会每一位诗人望月时的心情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老师的点拨下,依次找到了“呼”“问”“疑”“近”“思”,继而老师充满诗意地进行回环复沓。这一环节老师另辟蹊径,巧妙地启发了学生理解另一种意义上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在课的尾声,老师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与作者对话,寻求“心中月”。他先后出示了自己对《望月》的三种解读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文中的三部分进行关联比较,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在王老师巧妙的设计下,在诗意般的课堂里,在广泛的经典阅读中,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学生获得了相关的体验、知识、态度、策略。这样的文本解读是高效的、丰富的、隽永的、让人回味无穷的。
二、读写结合,注重实践
众所周知,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培养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应该以写作为本位来规划语文教学”,“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而是应该借助课文学以致用,在大量的言语活动中培养表达的能力。
王崧舟教师在展示《望月》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注重了以读促写的语文实践,他的指导过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激活学生的想象力,王老师从品读课文——研读经典——创设情境——诱导回忆——提供词串——写作交流,步步深入,环环入扣,铺就了一条通往“写月”的阶梯。在品读“诗中月”“心中月”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是如何写“江中月”的,学生发现了作家赵丽宏写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先上后下,然后由近及远。接着王老师出示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贾平凹的《月迹》和斯妤的《小窗日记》,从经典中比较写法和学习表达方法,为学生后来的表达练习积累了文本语言。继而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最近一次望月,也许你就在自家的阳台上望月,也许你来到空旷的草地上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钱塘江大堤旁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高高的山顶上望月。看,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最后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完成了独具个性的表达并当堂进行了交流和评议。
无疑,在王老师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感受到了表达的愉悦,提高了写作的技能,以读促写,读写交融。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是高效的,生动的,是着力于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发展的。
三、聚焦策略,举一反三
我们应当改变从头讲到尾的低效阅读教学,聚焦于阅读策略上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文本体裁,教给不同的阅读策略,从而能举一反三,真正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技能,并能运用到语文学习实践中去。
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第二十三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经典时,就要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读小说,就要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林冲棒打洪教头》是经《水浒传》改编而成,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多提问,而老师则多引导,多点拨,激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这简单的故事情节却如此吸引世代读者的眼球,有什么玄机?由此引导学生分析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者擅长“讲故事”,也就是说善于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和精巧地设置故事情节,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人物的性格鲜明饱满,而再鲜明的性格在平庸的、缺乏冲突的故事中也难以显现,所以精巧的故事情节设置是彰显人物个性的必要途径。
望月课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真实的课堂;教学设计;教育本质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时候,“真实”应该成为语文情感体验的基础和生命。以下案例和分析与大家共享:
一、语文课堂呼唤真挚的情感
一位老师在执教《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为了课堂的完整性和课文的再现,说:“将你们手中的蝴蝶按颜色贴到一起(为了体现文中专门写的一节谷中有一个地方都是黄色的……金灿灿的。)”学生很不情愿但又为了配合老师,(多么可爱的孩子!)将蝴蝶贴到黑板上,这样教师又兴致勃勃地让学生读了体会写黄蝴蝶美的一节内容。下课了,我看到学生眼巴巴地在望着那些蝴蝶,教师这时因为任务已经完成了,学生已完成了他们配合老师上课的使命,又要准备下一轮比赛了,看也不看学生一下,统一将蝴蝶收到塑料袋中,学生走到门口还有人回头望。
教师为了自己的课达到预设的“目标”,在情感上狠狠地欺骗了学生一把,学生在课后一旦明白老师根本没有真心将蝴蝶送给他们,而所有的问“喜不喜欢”“美不美”,只不过是教学中展示给评委的一个个环节,好像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却成了表演的道具。我们的教师如果将那些蝴蝶送给学生,也许我们的学生永远能记住这些蝴蝶、这节课、这位老师。永远感受到课堂上真挚的情感,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语文课堂呼唤真实的语言
笔者曾经参与一次视导检查,是上了《望月》之后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有关月亮的内容(可能事先有了铺垫)。有一个学生画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在望着月亮(同《望月》课文内容相似),在对着孙儿说什么?老师问了:你说说看,你画这幅画有什么意思吗?学生说:我给这幅画的名字命名为《盼归》。老师很有兴趣地问:说说看,为什么命名为《盼归》?学生说了:老人青年离开家乡,现在居住在台湾,老人希望早一点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希望两岸关系统一,他在教育他的孙子。教师表扬说:你说得多好啊!同学们表扬他。于是所有小朋友一齐抬手说:“棒棒棒,你真棒。”那个学生得意地坐了下来。
当时我看了别的学生,他们在表扬这个学生时,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我就问了一句:“那个学生说得不好吗?”学生说:“老师说好那肯定好了,我们就表扬他了。这是上课时有规定的。”笔者以为这样的课文,我们就引导学生去读月亮的诗,讲有关月亮的事,画有关月亮的画,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情趣就行了,没有必要进行一些不真实的拔高,我们要让教室里的声音都是孩子自己真正的表白。
三、语文课堂呼唤真切的感悟
1.导悟的取向要真
在低年级一次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是春天来了,教者在读完“冰雪融化,小草发芽,花儿开花”以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后,问了一个问题说:“小草为什么发芽了,花儿为什么开花了?”小朋友瞠目结舌,连我们听课老师也不知所措。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回答说(事先安排的):“因为小草和花朵是春天的好孩子,他们很听话,所以春天来了,他们就发芽,开花了。”老师表扬说:“你说得多好啊!小草、花儿是春天听话的孩子,你们也要做听老师和爸爸妈妈话的好孩子哟。好不好?”学生齐说:“好。”听课的老师哑然失笑。我们的课文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感受春天的生机,居然最后引到了听话上面。听话的孩子固然好,但在这儿讲听话,好像少了创新,这恐怕不是我们新课程要的学生独特感悟课文的能力吧?
2.感悟的时间要真
一次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孔子游春》中关于“水是真君子”一节教学时,读完以后就让学生说说对孔子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这样的题目,对我们教者来说也不是一道浅的题目,何况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要么答不出来,要么将书上的“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重复一遍,就书解书,没有新意,更谈不上拓展和感悟了,清代有一位学者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经验背景,联系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要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领悟,而不是为了体现这个环节而领悟。
3.领悟的情感要真
望月课文范文第3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望月》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赵丽宏的作品,文章角度独特,构思新颖,通过描写小外甥向舅舅挑战背诗和提问题的月下交谈,表现了小外甥聪慧好学、爱幻想的特点,抒发了热爱月下美景的思想感情。描写美景,创设情境,是本文写作特色之一;描写形象,童趣盎然,是本文写作特色之二;扣题引诗,扩大容量,是本文写作特色之三。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教学《望月》,要在了解事件梗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月夜江景之美,回忆描写月色的古诗,体会小外甥的独特比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过,要让五年级的学生细细体会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也非容易的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对文本材料进行了多角度的拓展,综合音乐、图画等多种手段,在欣赏、朗读、想象、吟诵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与月色融为一体,沐浴在月光的清辉里,体验散文视角下美好的月夜意境,创生出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郾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第2自然段。
2?郾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郾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描写月亮的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诗韵,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郾师: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诵一诵,一人一句。
2?郾揭题,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领会词义
1?郾明确自学要求。
(1)完成“三读”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理解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弄懂关键词语。
2?郾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理解部分词义:
清辉(qīnɡ huī):多指月亮发出的淡雅清纯的光辉。
剪影(jiǎn yǐnɡ):本义是把纸剪成人头、人体的轮廓形象,也比喻描写出的轮廓。
凝望(nínɡ wànɡ):注目远望。
清幽旷远(qīnɡ yōu kuànɡ yuǎn):四个字表达清亮、僻静、宽阔、久远四层意思,十分凝练,概括地写出诗句所表现的气氛。
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不花时间考虑或思索,马上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敏捷。
绘声绘色(huì shēnɡ huì sè):绘,指描绘。形容叙述和描写生动逼真。
云絮(yún xù):一条一条的云朵,像絮片一样。形容云很轻、很淡,像轻轻的面纱。
封锁(fēnɡ suǒ):(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联系断绝。
3?郾存疑,随堂待解。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理清脉络
1?郾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不是仅仅写了月亮?除了写月亮外,还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郾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逻辑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我”在江轮甲板上见到的月亮美景。
第二段(第3~20自然段)写“我”和小外甥共同赏月时的愉快交谈。
第三段(第21自然段)写“我”凝视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了幻想,留下美好的回味。
(其中第2逻辑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第3~13自然段与第14~20自然段两个部分,这样全文也可以分为4个逻辑段。)
四、描字、临字、抄词
镀 喻 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走进“江中月”
1?郾在“我”的眼中,月夜的江上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江中月”)
2?郾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夜江上美景,在乐声中,范读第1段。
3?郾指名朗读。
4?郾领会第2自然段四句话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月亮出来——江面和江两岸的景色——概括)
5?郾再次读文,联系下列词语在脑海中想象一幅画面:
(1)月亮 吐洒 清浑
(2)月亮 洒落 长江
(江面 晶莹闪烁 光斑跳动)
(两岸 黑色剪影 伸展起伏)
(3)月光 镀 银色花边
6?郾再次读文,按照上述顺序,练习口头描述月夜江上景色并听写。
三、吟诵“诗中月”
过渡:正当“我”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仔细阅读课文第2段,想一想,“我”和小外甥在共同赏月的过程中谈了些什么?
1?郾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我”和小外甥比赛背诗?哪几个自然段写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
2?郾分一分,他们“我一句你一句”对背了几次?同桌分角色朗读。
3?郾想一想,从“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中,你们体会到小外甥有什么特点?(机灵、聪明,平日里好学才会有积累。)
4?郾多媒体投示情境,师生合作对背。
5?郾引导:是呀,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这就是诗中月。只有这些诗词里有月亮吗?省略号表示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板书“诗中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加深理解,扩大阅读积累。)
6?郾学生交流课前的诗词准备,分组对背。
过渡: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还问“我”月亮像什么。
7?郾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像什么?为什么?请画出相关语句并细细地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外甥爱幻想,想象力丰富。)
8?郾有感情地朗读第2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畅想“心中月”
过渡: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翅膀,一起去看看心中的月亮(板书“心中月”。欣赏投示配乐月色图,激起美好回忆。)
1?郾你可以静静地想一想,也可以动笔写一写,画一画。
2?郾学生交流。
3?郾小外甥爱幻想的特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此时“我”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4?郾“我”在甲板上会展开怎样的幻想呢?
五、激情总结
聆听着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静的诗,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画,是一段绵长的情,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与画面中,再一次领略美丽的月景带给我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望月课文范文第4篇
一、理论提升
1.教育理念方面:研读《不跪着教书》,将读后感和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将自己的所思记录在博客上。
2.教学方面:研读《英语教学新论》,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3.搜集、学习有关新的教学理念的资料,认真撰写论文并争取发表。
4.根据讲座主题《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制定好讲座提纲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准备好讲座稿。
5.继续课题研究,根据课题内容撰写结题报告并为论文答辩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实践
1.本学期听课不少于50节,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2.积极准备无锡市三月份的评优课,认真听取导师和同伴们的意见;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积累,为上好本学期的汇报课做好准备。
具体安排如下:
3月份 1.3月4日 参加江阴市小学英语教研工作会议
2.3月7日 前 根据导师的要求修改好异校锻炼计划书
3.3月19日前 上交讲座稿的电子稿、书面表格
4.3月31日前 上交毕业论文初稿
5.3月31日 参加无锡市教育学会的评优课
6.无锡市整体单元教学课堂展示活动 (听课)
4月份
1.讲座
2.城中承办 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有效推进教与学 (听课)
望月课文范文第5篇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014・江西卷第14题第1问)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⑴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解析】这首诗歌虽然是选自课外,但提问转向了课内,是打通课内课外的一道好题,它测试的完全是考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舞雩,出自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四子侍坐》。《四子侍坐》这篇课文既在高中必修课本中出现过,也在高中选修课本中出现过,考生对之应该是不陌生的,是比较熟悉的。如果认真学好了课文,回答这一问是非常轻松的。
【参考答案】《论语》或《四子侍坐》
例二,“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2014・北京卷第7题第2问)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析】本题虽然是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但也直接牵连着课文内容。对于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名句,和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名句,初中、高中课本里均学习过,是不陌生的。“秦时明月汉时关”采用了互文手法,“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也同样运用了互文手法。采用互文手法的诗句还有,如“主人下马客在船”“水村山郭酒旗风”“栗深林兮惊层巅”。
【参考答案】A
例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2014・福建卷第6题第2问)
双调・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注] 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⑵“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 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3分)
【解析】一看见“月出惊山鸟”,就知道是出自课文的。课外的知识和课内的联系起来考查,解答这样的高考题是一定要首先熟悉课内知识的。“惊”的起因各自是“云”与“月”。起因不同,但两句的表达效果是相同的,都是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幽雅。联系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这就是学好课文的作用。
【参考答案】(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 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
例四,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014・天津卷第5题)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 ②班固 ③屈原 ④苏轼
B①韩愈 ②司马迁 ③屈原 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 ②司马迁 ③贾谊 ④苏轼
D①欧阳修 ②班固 ③贾谊 ④李清照
【解析】对于以上四位作家、诗人,在初中、高中课本里多次接触过,多次学习过他们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说的是韩愈;“幽而发愤著成信史”,说的是司马迁受到宫刑而发愤著成《史记》;“九歌”,是指屈原的《九歌》诗作;而女词人,无疑就是指李清照了。只要平时认真学课文,这些知识是一定知晓的。
【参考答案】B
例五,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接着,“我”又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两个想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4分)(2014・江苏卷第25题第2问)
【解析】鲁迅先生的《故乡》,是课本里的重点文章,老师一般都会着重讲解的,同学们一定印象深刻。当然,这个高考题所设计的问题,引申一步,需要思考两句话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一看就知道是前后不一、前后矛盾的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前后不一、前后矛盾的心态呢?当然是作家自身的问题,可能是作家思想迷惘、迷茫等等原因吧。
【参考答案】关系:后者否定前者。心态:自己感到虚无、迷茫、寂寞,但不愿将它们传递给读者。
在高考语文卷中,这样的考题是非常多的,在这里只是罗列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据此说明,要答好高考题,一定要学习课文,熟悉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