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精选5篇)

  • 林业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未分类
摘要

至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分别为1.45、2.96、2.59、3.07亿元,结构比分别为99:0:1,47:0:53,63:10:27,52:16:32。总体来看,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变化较大。但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今后林业发展应当在抓实…

林业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精选5篇)

林业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林业产业建设及发展情况

(一)林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至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分别为1.45、2.96、2.59、3.07亿元,结构比分别为99:0:1,47:0:53,63:10:27,52:16:32。总体来看,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变化较大。但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今后林业发展应当在抓实一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其产业比重。

(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龙头带动力逐渐增强。

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建设,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要求,积极建设100万亩生态公益林、100万亩速生商品林、30万亩优质核桃、30万亩油茶、1000万株绿化苗木“五大基地”,着力打造木本油料、木材加工、生态旅游、苗木花卉“四大产业”。至累计造林58万亩,全县建成公益林95.4万亩,商品林基地146.5万亩,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积114.8万亩。经济林10.5万亩,薪炭林面积20.8万亩,竹林面积0.4亩。

同时,通过龙头带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快速,形成了以木业为龙头的加工业基本形成(仅木业年销售收入就达5000余万元),以生态产业有限公司、科技园为代表的绿化苗木培育业逐步壮大,经营面积3375亩,年产绿化苗木和生产性苗木2500余万株。以为例,全县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企业总数37个,从业人数6240人,总资产8230万元,年实现总产值7809.9万元,年销售收入7385.2万元;特色经济林产业企业总数2个,从业人数216人,总资产170万元,培育核桃2万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企业总数8个,从业人数137人,总资产460万元,总产值560万元,销售收入485万元。以山自然保护区为主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年旅游人次达到35万人次,产值达到9859万元。

(三)林业投入增加,发展后劲提高。

林业投入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各级政府投入、企业自有资金投入、贷款投入和林农投劳折资。经统计,各级政府累计投入2178万元(不含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投入),至分别为165、365、624、1024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投入1.6亿元,主要是引进龙头企业,对原料林基地和林产品加工方面的投入;贷款投入375万元,主要由林业企业、造林大户及林农通过金融借款,对林业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从投入看,各级政府对林业产业建设高度重视,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林业产业建设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二、机构设置及统计制度执行情况

(一)健全和完善统计机构。

林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公益事业,事关农民增收致富、事关农村经济发展,详实准确掌握林业产业发展情况、生态建设,科学分析经济效益,是谋划林业发展的基石,因此统计工作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为搞好林业统计工作,县林业局在财务室、营林股各设置了兼职统计人员,负责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对全县的林业建设进行全面、准确统计。

(二)加强统计制度执行力。

林业局始终把加强林业统计能力建设,规范林业统计制度,提高林业统计工作水平纳入林业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贯彻《省林业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等林业统计的有关规定,积极搞好与县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单位的沟通和衔接,在提高林业统计数据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注意抓好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用好用活统计资料,为林业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林业统计工作在促进林农增收的支持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一)工作量大、面广,难度增加。

当前,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林产业发展,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城乡间收入的差异化,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对象不仅数量成倍增加,而且变动频繁,统计工作量逐年增加,难度加大。

建议:加强统计管理,改革统计方法,科学合理制定统计报表制度,达到既便捷,又实用,更科学。

(二)机构不健全,统计人员缺乏。

近年来,林业工作繁杂,任务艰巨,而我局从事林业统计工作仅有兼职的2位同志,由于统计人员的频繁调整,水平不一,人员较少,加之培训教育跟不上,统计口径的理解差异大,不能适应统计工作需要。

建议:规范设置专门林业统计机构,划定编制数额,专业化发展统计事业。

(三)培训教育亟待加强。

林业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全面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

在全县林业工作暨二十年无一般森林火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副县长陈焕军

(2004年3月26日)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及省、州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林业工作暨二十年无一般森林火灾表彰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面开创我县林业工作的新局面。下面,就全县林业工作我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03年林业建设的成就,认真总结林业工作的基本经验

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全县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辛努力、扎实工作及全县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奋斗,我们克服了森林资源枯竭、林地经济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林业经济相对困难和“非典”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因素,全县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全县共实现林业总产值1073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9%。其中,国营产值完成1850万元,民营产值完成888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82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4%;提取育林基金9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3.2%;实现税金54万元。森林防火实现了20年无一般森林火灾的好成绩,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一)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3年,全县城区新增绿地3.4公顷,公路绿化1.2公里,补植79.6公里,江河绿化10公里,村屯绿化5个,全民义务植树20.3万株,完成县城周边绿化49公顷,植树12万株。以上各项工作均超计划完成任务。全年共投入造林资金229万元,完成造林1273.5公顷。其中,国营完成457.5公顷,民营完成816公顷。迹地更新91.2公顷。其中,国营更新62.3公顷,民营更新28.9公顷。补植1386.8公顷,用苗253万株。其中,国营用苗119万株,民营用苗134万株。

(二)林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在林业资源枯竭,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可采蓄积量持续下降的不利条件下,林业部门广大干部职工依托我县自然资源优势,努力寻求新的生路,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具有长白山特色的种、养殖业和加工业。2003年,人参达到了426.5公顷,沙参208公顷,五味子220公顷,桔梗105公顷,刺嫩芽170公顷,地栽灵芝达到3.5万段,木耳53万段。养鹿存栏1105头,林蛙放养16369公顷,1.8亿只,养鱼191万尾。福满山珍股份有限公司冷冻厂加工冷冻产品342吨。福满生态经济沟被评为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试验单位,全年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完成营业额150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

(三)林业管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开展全民性森林防火活动,把森林防火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的始终,落实森林防火包保责任制,坚持以宣传教育为本,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严格奖惩措施,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火灾监测和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实现了连续20年无一般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二是切实加强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有效遏制了林地的非法流失。抽调专人对国务院8号明传发电以来的未结案件和2000年以来私开扩种、毁林种参和未按规定进行林参间作或间作未达到更新造林标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对一些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案件依法进行了查处。全年共查处林业案件219起,其中,林政案件213起,刑事案件6起,刑拘5人;处理违纪领导6人,工作人员3人。

三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林业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治森林病虫害,有效地遏制了病虫害的蔓延。

(四)乡村林业成效显著

在充分发挥林业站“管理、组织、指导、服务”职能作用的同时,努力开展经营服务活动,加强了自身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山区资源开发步伐。特别是在退耕还林方面,经过林业站工作人员的艰辛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3年共完成退耕还林15317亩,其中生态林15290亩,经济林27亩,面积完成率为100%,面积合格率为99.6%,平均成活率为92%,总用苗量316万株,投入造林总费用96万余元。

回顾一年来我县林业工作实践,有不少宝贵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把生态建设和林业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各乡镇和林业部门认真落实有关林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把林业具有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方式,打造发展优势,推动了我县林业工作发展。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突出治理重点。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按照要求,把生产用材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以及城市绿化等生态工程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在总体布局上,突出江河两岸、陡坡地段等治理重点,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同时,加大荒山荒坡绿化力度,既达到了治理的目的,又发挥了林业的综合效益。

三是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着力减少资源消耗。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了造林绿化工作。同时,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得到落实,对重点森林病虫害实施工程治理,并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资源消耗的减少,保护管理工作的加强,为加快林业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四是坚持依靠科技和法制,为林业发展提供支撑。始终坚持科教兴林的方针,加快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科技与林业建设相结合,增加造林育林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案件发生数逐年下降,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为林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五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稳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通过及时发放林权证,依法明确了农户和林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山林权属,维护了社会稳定。

上述这些经验,是我们付出了艰辛努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才获取的宝贵财富,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林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对林业是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并存的大产业认识不足,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的发展不协调,不均衡,没有形成规模,对林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拉动不强。三是造林质量不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森林资源和林地资源的管护力度亟需加强,盗伐滥伐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林业工作的基本思路和2004年的主要任务

2004年是全面振兴我县林业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的各项林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受到了空前重视,被列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确立了林业在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因此,把握和利用当前林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及时调整林业工作的思路,开拓进取,抓住关键,突破重点是我们林业工作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我县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兴林致富奔小康为总任务,以建设长白山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建设为重点,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林地开发和项目建设,推进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林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县2004年林业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县林业总值达到11700万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民营产值完成9748万元(多种经营产值8146万元,占民营总产值的83.6%),国营产值完成1952万元(多种经营产值903万元,占国营总产值的46.3%)。销售收入达到1058万元,比上年增长4%。完成退耕还林1500公顷,总投资211.5万元。农民依托林地年人均收入达到550元,比上年增长4%。

要完成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抓好生态体系建设

1.继续抓好造林绿化工作。一是要抓好退耕还林的落实。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要把此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好与县政府签订的退耕还林责任状,扎扎实实地把退耕还林工作引向深入。二是要做好参后还林工作。今年全县参后还林面积为333.6公顷,林参间作面积为702.8公顷。对参后未还林和已开参地未进行林参间作或间作未达到标准的,要在2004年春全部完成,还林费用由种参者承担。间作或补植的,造林密度不准低于3300株/公顷,起参后补植到4400株/公顷。没有按规定进行参后还林的,按非法占用林地处罚。三是要认真搞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要继续抓好公路两侧、江河两岸和城区及乡村周围的绿化工作,要搞好补植,并加大管护力度。重点做好明长公路两侧的植树造林工作,对公路两侧重点地段进行造林绿化,使那里的生态环境尽快恢复起来。四是要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保证成活率,有条件的地方要多种蜜源植物,为蜂业发展打好基础。

2.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努力搞好药材大县建设。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依托林区资源的多种类、生产的多门类、经营的多领域和收入的多渠道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同药材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资源开发的产业化建设步伐。2004年,全县人参栽培面积要稳定在2000公顷,林下参达到86公顷,沙参达到600公顷,桔梗达到100公顷,穿地龙达到200公顷,白芍、白术、细辛、玉竹、天麻、贝母、刺五加等达到500公顷。

3.抓住机遇,突出项目建设。当前正在推进的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深入实施“天保”工程是我们林业发展面临的一次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切实把握机遇,树立项目就是发展的理念,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使项目成为争取投资、吸引投资的载体,成为林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一是要抓好福满山珍股份有限公司冷冻厂扩建工程,使之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真正起到龙头企业的作用。二是要抓好福满越桔生态园建设项目。要以吉林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在福满林场发展51公顷、年产果700吨的越桔生态园。2004年完成越桔栽植及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投产,2008年达产。三是要抓好福满林场出口基地建设,扩大对日本出口加工产品的种植面积。同时,还要抓好树梅基地建设,增加速冻厂的产业链条,解决淡季加工任务不饱和问题。四是要抓好福满冷水生态鱼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在福满林场建设一个年产冷水鱼种5万尾、商品鱼5万公斤的养殖基地。2004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达产。五是要全力抓好旅游景点建设。要按照“高起点规划,突出特色,市场运作,发展大旅游”的工作思路,以建设长白山文化风情线为载体,重点抓好福满生态经济沟建设,要对正在建设中的会议中心、宾馆、饭店抓紧完善配套设施,争取在旅游旺季投入运营。六是要抓好石门苗圃标准化建设项目。要高标准对石门苗圃进行技术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实现年产苗木510万株,并增加特殊树种的培育,以满足退耕还林和为汪氏集团培育蜜源的需求。

4.加大林地和林木资源管护力度。一是要把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管护结合起来,不仅要严格执行木材采伐计划,杜绝超强度采伐,做到有效利用伐区剩余物,还要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监督、林业公安的职能作用,依法行政,依法治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滥砍盗伐等毁林犯罪行为。二是要突出抓好伐区设计和伐区作业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采伐计划总量及采伐类型、消耗结构等指标,严格凭证采伐制度,确保采伐限额严格执行。三是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继续抓好木材经营加工网点的清理整顿,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非法业户,严厉查处私收滥购行为,从源头堵住“黑材”流通渠道。四是要巩固好野生动物保护成果。要继续加大力度,严厉打击乱捕滥猎行为,对当事人要采取强硬措施,该抓的抓,该罚的罚,决不姑息迁就。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预测预报,避免出现大规模、大危困的病虫害。五是切实加大林地林权管理力度。认真执行审核、审批管理制度,严禁毁林开垦和乱占、超占林地。要抓好退耕还林的林权登记和发证工作,做到还林一块,验收一块,发证一块。六是建立全县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三年时间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我县森林资源数据库,使我县森林资源管理达到现代化水平。七是积极探索森林经营机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行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通过股份、合作、承包等多种经营方式,使造林抚育、森林管护、木材生产和开发权力真正落实到人头,为今后森林分类经营打下基础。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形成森林防火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抓好今年森林防火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宣传教育为基础,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工作方针,继续强化各级、各部门行政主管领导为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制度的落实,切实加强火源管理,努力实现全年无一般森林火灾。具体要求是:做到“一个提高、两个加强、三个到位”。

1.提高认识,增强新形势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

我县今年森林防火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一是气候异常。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县今春气温冷暖变化大,有倒春寒可能,终霜接近常年或略晚,增加了可燃物的易燃性。二是林下可燃物积累增多,火险等级加大。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工程和绿化造林等林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林草面积增加,加之多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林下可燃物积累增多,火灾隐患加大。三是火源复杂,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大。我县农耕用火的现象较为普遍,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兴起,进入林区游玩、搞副业的人员逐年增多,且活动分散,野外火源复杂,管理难度增大。四是地形复杂,组织扑救困难。县内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区山高坡陡,地形、林况复杂,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不易及时组织扑救,容易酿成大火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五是多年未发生火灾,在部分领导和群众中易产生松懈、麻痹思想。对此,全县各有关部门和森林防火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从讲政治保稳定的大局出发,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抓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扎实做好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

2.加强防火宣传及火源管理,努力降低火灾隐患,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要把加强防火安全宣传、搞好预防作为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要针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把防火安全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森林防火期始终,在广泛运用标语、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的基础上,要在四个方面加大宣传,一是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作用;二是要加强防火标牌工程建设;三是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对象的宣传;四是要注重社会性宣传,使“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是预防森林火灾的关键。要认真贯彻森林防火“预防为主”和“防范胜于救灾”的方针和指示,把各项防范工作放在首位。县防火办、各乡镇及各森防单位在防火期内,要加大了望、巡查的力度和密度,坚决堵住入山火源。要严禁违反森防规章制度的野外生产作业、野外吸烟、私烧乱点、上坟烧纸等现象发生。要加强清明节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清明节期间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段,各地要制定周密计划,严加防范。一方面,要对入山作业、春游和扫墓人员加强管理,实行重点防范,重点地段和入山路口要设专人严密看守,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烧香点烛;另一方面,要积极提倡和引导文明扫墓,用植树、送花等有益生态保护的方式祭奠,从根本上消除火险隐患。同时,要管住重点人员,对痴、呆、傻等特殊群体落实专人监护。

3.责任落实到位、防扑措施到位、执法力度到位,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落实责任,把以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一是落实机构,要做到机构健全稳定,人员精干高效;二要责任到人,各乡镇政府的一把手是本地区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要按职责要求,经常深入责任区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要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将每个山头、每片森林的防火责任落实到每个管护人员身上;四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森林消防监督体系,强化森林防火主管部门对森林消防工作的监督职能,保证各项防、扑火措施的全面落实;五要推行森林火灾行政责任追究制,引发森林火灾,除对肇事者依法进行处理外,要对管护者及责任人进行失职责任追究。六要全面实行《野外生产用火申报审批制度》、《森林火险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等措施,从源头上下功夫,从预防上狠抓落实,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发状态。

防扑措施到位,努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是降低森林火灾损失的唯一途径。一是要立足于扑大火的实战需要,及时修订完善森林火灾处置预案。二是要拓宽森林防火资金投入渠道,保障森林防火工作的正常运行。三是要严密监测火情,及时组织扑灭。一旦发生火灾,各职能单位和相关部门必须服从分配,迅速进入岗位,在政府和森防指的组织领导下开展扑火工作。凡是不听指挥、贻误战机的,坚决按有关规定处理。四是要加强扑火队伍建设,实现快速、高效。要按森林防火要求,建立培训好各类半专业扑火队,把防、扑火机具配足配到位,以适应森林防扑火的需要。五是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扑火技能,确保扑火人员安全。六是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其办事机构的全体人员要紧急动员起来,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领导带班制和火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发生火情要及时归口报告,正确处置。

执法力度到位,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工作的开展。森林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林业部门的中心工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护森林资源为目标,继续坚持“严打、严管、严防”的工作要求,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规犯罪活动,及时查处各类涉林案件,为林业发展起好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加强乡村林业建设,巩固乡村林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

要认真贯彻《延边乡村林业条例》和《条例实施办法》,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林地经济的若干规定精神,提高农民依托林业创收致富的能力。针对乡村林地经营承包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符合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经营者管护积极性,有利于森林资源管理,有利于发挥森林综合效益的经营机制。

一是做好集体林资源管理档案的调整和完善工作。集体林管护经营承包后,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已发生流转,林业部门要及时调整权属关系,搞好林地边界界定工作,建立和调整森林资源档案。要为购买集体山林者和承包者以地块为单位建立相应资源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资源变化情况。

二是认真履行职责,强化集体林的监督管理。要监督检查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人合同的履行情况,定期组织检查,做好执行合同情况的记载,保证合同实施和兑现。

三是林业部门要协助乡、村和承包人制定包山管护和综合开发规划,搞好更新造林设计和技术指导,确保承包人尽快完成宜林地造林任务。要加强执法监督,保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帮助山林承包者和购买者解决管护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协助他们履行好管护山林的职责。

林业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切实加强对创“四好”活动的领导

局党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市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把以“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创“四好”活动,作为加强局党委班子建设和林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切实加强创建工作领导。局党委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廖洪流为组长,局党委委员、党员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创建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规划,平时有活动,年终有总结,做到了常抓不懈,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

今年以来,局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和全局干部职工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全会精神,把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与学习林业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相结合,坚持中心组学习,职工会、支部会学习和干部调训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决策能力和创新水平,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全年共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4次,职工学习37次以上,机关党支部学习9次,离退休干部学习12次,选送干部参加中、省、市培训60余人次。副县级以上干部共撰写理论文章5篇,记读书笔记1.3万字以上。

通过学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林业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体现出一些新的举措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今年灾后重建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61328亿元,占总投资71364亿元的86%,位居全省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前茅;二是我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并通过省厅验收,正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后续配套改革。三是建立了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全市2.4万余亩城市森林今年起落实生态补偿;四是在统筹城乡绿化方面有新突破,在全市全面启动农民新村绿化工作。10余万农户受益农民新村聚居点绿化工作(全市绿化震后新建居民点279个,绿化面积达11441亩,受益农户达46423户,14.41万人),道路水渠绿化形成灾区靓丽风景(全市共绿化道路204条,734.7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高标准绿化达到150公里;绿化水渠56条,144公里),积极实施城镇绿化和城镇周边绿化工作(林业部门共实施城镇绿化144.3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224万元,其中市县财政投入达5184万元),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绿化,绿化美化家园,认捐认养金额达207.8万元。

三、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制度和决策程序,努力形成民主团结的工作局面

局党委班子成员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合力。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注重发挥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作用,坚持按党委议事规则办事,坚持人、财、物等重大问题集中研究决定,不搞个人说了算。今年,我局先后完善了局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林业局机关非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流程》、《周一碰头会制度》等机关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在林业重大资金使用、新上重要项目等也都由党委集体研究或局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避免了内耗扯皮的现象发生。同时,局党委班子成员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经常开展思想和工作沟通,按要求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局机关呈现出和谐有序的工作局面,为全面超额完成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勤政务实,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局党委按照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手抓生态重建,一手抓改革创新,全面完成了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林业灾后生态修复重建。截止2010年10月底,全市完成受损林草植被和大熊猫栖息地恢复28.94万亩,占市年度目标的13万亩的222.6%;新建和修复林木种苗基地1135亩;恢复林区水、电、路、通讯线路99.8公里;维修加固新建各类房屋累计2万多平方米;购置设备68台(套)。全市林业灾后恢复重建累计完成投资61328.0万元,占总投资71364万元的86%。

2、造林绿化工作。截止目前,完成营造林4.011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0116万亩,占目标任务1.4万亩的286.5%;迹地更新0.61万亩,低效林改造4.5万亩,占目标任务的3.5万亩的128%;新育苗完成609亩;中幼林抚育完成10.27万亩,占目标任务的205%。加速推进城乡造林绿化,大力推动重点区域造林。至今年11月底,全市完成义务植树507万株,占年度目标任务400万株的126.8%;平原绿化4000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完成城市森林工程景观改造300亩,占年度目标260亩的115%。

3、森林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和各项防火措施,加强监管。今年,全市发生森林火灾6次,火场总面积0.25公顷,森林火灾损失率为0.01‰;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有害生物成灾面积为0,成灾率为0。严格执行森林采伐数量,确保今年森林采伐控制在限制目标以内。

4、林业产业。2010年,全市新建工业原料林、核桃、大枣特色经果林和药材基地等林业产业基地5.11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2%,总投资达2.4亿元。实现林业总产值19.04亿元,占市目标任务的126.9%,其中:第一产业11.08亿元,第二产业2.81亿元,第三产业5.15亿元(旅游产值)占目标任务的114.4%。实现林业农民人均收入519元,占目标任务的115%。

(二)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天然林保护工程,分解下达中央财政管护资金332万元到各实施单位,落实任务和责任,对全市230万亩天然林资源实施有效管护。公益林建设目标任务完成1.1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0%。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做好全市17.7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全市各县(市、区)按照省下达的年度建设计划,按照专项建设的相关规定、规程,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专项建设稳步实施。完成国家对我市2010年到期退耕地的阶段验收,保存合格率和基本合格率之和为100%,圆满通过了国家验收。

联镇帮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多次深入绵竹市金花镇、孝德镇,罗江县金山镇营盘村开展帮扶工作。从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计划解决帮扶资金近5余万元,用于联系村发展特色林业种植。

(三)为农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

2010年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根据省林业厅“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推广林业新技术、新成果。全市参加林业科技推广行动的林业科技人员共有4260人次,累计培训林农82000人次,发送林业科技宣传资料230000份;积极参与“科技下乡”活动,发送林业科技宣传资料24850份,受教群众4000余人次;在全市建立巨桉、107杨、四季杨、薄壳核桃、柚、桃等各类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17610亩,辐射面积121700亩,建立各类示范户2583户;积极开展林业科技研究,正在进行德阳市重点科技研究项目——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优质速生树种——竹柳的引种试验,目前,全市在不同地域建立定点试验种苗基地4个,共计5亩。

(四)确保了林业系统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为确保林业系统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局面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局党政班子成员积极宣讲政策,化解矛盾,热情接待基层干部职工和群众,及时答复和处理一些带苗头和倾向性的问题,先后接待市伐木厂职工、什邡林场职工和基层群众上访17余人次,特别是对市伐木厂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多次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对破坏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的案件进行了及时查处。实现了本系统、本单位无安全稳定事故的目标。

(五)积极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

按照《德阳市林业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德阳市林业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和《德阳市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农民新村绿化工作的意见》,做好机关和“包片”责任区环境整治工作,督促各县(市、区)林业(林业与园林管理)局将城乡绿化工作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工作,美化城乡环境。

五、廉洁从政,树立了林业部门良好的形象

一年来,局党委一班人认真履行惩防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职责,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分管工作,分管的部门,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局领导班子及成员,系统干部职工均未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今年以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了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教育,强化《廉政准则》和《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贯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积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活动,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二是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结合林业系统工作实际,围绕林业履职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防范开展工作,以廉政风险预防为抓手,初步建立具有林业系统岗位特点的风险点防范管理体系。三是积极开展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在推行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完善了机关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多项制度;四是认真开展林业两大工程的执法监察,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确保了补助政策落实到位;五是严格落实灾后重建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的各项规定,积极推行资金、物资使用管理的公开、公示制度和招投标制度,确保灾后重建资金全部用于灾后重建。林业系统无截留、挪用、贪污救灾资金和物资的行为发生;六是加强机关人、财、物管理,坚持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同时,双本着力所能及的原则,针对今年的灾情,及时解决系统干部职工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体现党组织对干部职工的关心,使干部、职工自觉维护党的纪律。从而使林业系统树立勤政、廉洁、公道、正派的形象。

六、坚持选拔任用程序,严格选拔任用监督

林业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经济增长;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28-03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从理论上讲,产业结构是指按照一定分类形成的产业及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实质是资源与劳动力在各产业间重新分配的过程[1]。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密不可分,经济增长刺激了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变化,进而促使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同时,高级合理的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拓展了空间。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同时也为提升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的最高级模式为“三、二、一”模式,即以第三产业为经济增长的领头军。主导产业代表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合理选择与发展主导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路径。目前,吉林省产业结构模式基本与我国的产业结构模式相同,即仍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模式,传统的第二产业在吉林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此,吉林省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经济发展尚处于高速、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之中,现有的产业结构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经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发展模式落后已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优化升级吉林省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二、吉林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情况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带,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适宜多种农作物生产和牲畜繁育,是国家重点的高产粮省与畜牧大省之一[2]。据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1 342.54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8.58%;粮食生产总量为3 532.8万吨,其中玉米产量高达2 733.5万吨,占粮食产量的77.37%;畜牧业产值为1 195.02亿元,占总产值的43.25%;而林业与渔业仅占总产值的8.17%。由此可知,吉林省农业结构简单,产业系统脆弱;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担负着国家先进制造业与基础原料产业基地的任务,2014年第二产业对吉林省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5.2%,其中工业就占有49.1%的比例。吉林省工业起步较早,现有的部分工业企业仍保留传统的生产观念,对新技术与新概念的接受能力较差,长期粗放、低效的生产方式给资源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吉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较为乐观。劳动力在各产业中所占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2015年《吉林省统计年鉴》记载,2014年吉林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总人数为1 447.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533.6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344.3万人,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22.3万人增加至569.3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39.33%,可见第三产业正逐步扩展劳动力就业渠道。

自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1978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仅为8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29.3∶52.4∶18.3[3]。截至2014年底,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已高达13 803.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524.5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 287.26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 991.99亿元,增长了6.9%。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11.04%、50.79%、36.16%。由此可见,吉林省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了18.26%,波动幅度较大,第二产业占比提升了1.61%,而第三产业由18.3%提升至36.16%,增加了近18个百分点。可见,第三产业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与全国的9.17%、42.72%、48.18%相比,吉林省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三次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升级。

三、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方法简介

灰色关联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首创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出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即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它主要用于分析某一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不同序列数据的相关程度(即灰色关联度),进而甄别促使该系统发生变化的主次因素及其与系统的关系。相比传统的计量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能更好地处理无规律性的样本,对任何数量的样本同样适用,而且计算量较小,避免出现量化结果与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4]。

(二)三大产业与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关联分析

经济增长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增加。因此,本文选取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吉林省GDP)作为衡量吉林省经济增长的指标,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作为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数据来源主要以历年吉林省统计年鉴为主,选取2009―2014年的数据对近年来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对变量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求得差序列及两级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取分辨率§=0.5,计算得出灰色关联系数及关联度(如表2所示)。

综上所示,R(X0,X1)=0.5581,R(X0,X2)=0.6364,R(X0,X3)=0.6981,即R(X0,X3)> R(X0,X2)> R(X0,X1)。由此可见,第三产业与吉林省GDP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显著,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的影响力度相对较弱。但是,这并不代表目前吉林省产业结构已达到“三、二、一”的高级化模式,只能反映在六年的时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提升全省GDP的贡献不断加大,在吉林省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且以良好的发展势头试图跻身于吉林省产业结构体系的“领头军”位置。

(三)吉林省各行业与GDP的关联度分析

产业内部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参考序列T0,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所划分的19个分行业的产值作为比较序列Ti。

经过对原始数值进行初值化处理之后,得出差序列的两级最大差和最小差,取分辨率§=0.5,计算求得各分行业的关联系数,进而求得各行业与GDP之间的关联度(见下页表3)。

综上可知,“建筑业”的关联度在19个行业中排名第一,说明建筑业的发展为吉林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吉林省建筑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目前吉林省城镇人口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到达54.81%。“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GDP的关联度分别为第2位、第4位、第5位,一方面,随着吉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另一方面,说明第三产业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不断加大。“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采矿业”作为吉林省工业中的一部分,其关联度排行分别位于第3位、第6位,这说明吉林省在资源供给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吉林省传统的工业模式仍根深蒂固,依靠丰厚的资源优势进行低效高能的生产活动,给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林牧渔业”在关联度排行榜中仅位于第9位,第一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的强大后盾。“制造业”的关联度排名仅位于19个行业中的第10位,虽然吉林省“制造业”的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高,但与GDP发展趋势的关联度不强,说明传统的工业模式已不适应新技术时代的发展步伐。“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排行分别为第12位和第13位,说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忽略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与研发能力弱也体现了吉林省软实力现状堪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排行位于第14位、第15位,说明吉林省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综上所述,基于广义的产业结构来看,吉林省各行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突出显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对策建议

(一)结论

无论是从狭义的产业结构还是广义的产业结构来看,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同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但又具有吉林省自身发展的特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产业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吉林省三次产业结构仍是资源消耗型,主要依靠消耗资源推动吉林省经济的增长。2014年吉林省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11.04%、50.79%、36.16%,以资源开采型工业为典型的第二产业占绝对的领导地位,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高效节能的生产理念一时难以取缔低效粗放的生产模式。尽管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新型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进程并不理想,生产型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产业的缺失较为严重。吉林省不仅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任务。根据历年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农业与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较高,且种养殖结构单一,折射了第一产业的资源利用率低,粮食生产能力与深加工能力不强,在实现粮食产品向中高级化与效益化转变过程中存在短板。因此,吉林省不仅要优化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布局,更应加强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政策建议

首先,吉林省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努力做强做大农业及相关的农副产业,重点建设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与深加工能力的提升,创建具有吉林特色的商品粮品牌,实现粮食产品的中高级化与效益化,促使吉林省粮食产业由传统的政策性维持产业向新兴的市场化效益产业过渡。其次,吉林省应加大对工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强化配套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及产业核心技术升级[5]。吉林省应夯实基础,强化生产业的发展,立足于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积极拓展民生服务业的发展范畴,并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产业,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及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等,促使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步入正轨。最后,吉林省三次产业的发展应遵循相互辅助、协同带动的原则,共同促进吉林省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伟,支大林.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纵横,2013,(9).

[2] 尹明.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5,(12).

[3] 陈延斌,陈才.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5).

林业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设区市林业工作站(科)长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去年全省林业站建设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研究部署2008年全省林业站建设工作。省厅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副厅长从百忙中亲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会议表彰了2007年度全省设区市林业站工作目标考核优胜单位,希望大家继

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力争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成绩。

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几点意见。

一、2007年全省林业站工作简要回顾

2007年,是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取得圆满结束的一年,是全省林业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我省林业站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一年。一年来,我省林业站工作在国家总站的关心支持下,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林业站系统干部职工的努力下,紧紧围绕全省林业工作和全厅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造性的履行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主动参与林权制度改革

作为全省林业中心工作的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已进入重要而关键的阶段。我们始终将这项改革作为林业站建设自身、打牢基础、发展未来的重要契机和头等大事,积极响应厅党组的号召,参与林改,服务林改。一年来,省总站共抽调6名干部职工参与了全省林改督导工作;抽调6名干部职工参与了全省林改明察暗访工作;抽调3名干部职工参与了全省林改质量评估工作;抽调2名干部职工参与了全省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工作。在去年的林改工作中,全省有4700多名林业站干部职工奋战在第一线,继续担负起政策宣传员、技术辅导员、勘察测绘员、纠纷调解员等重要角色,广大干部职工在林改的大潮中经受了洗礼,得到了锻炼,为全省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圆满结束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省总站自身建设得到提升

一是作风建设不断加强。2007年,全站上下以林改精神为鼓舞,以两次站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全省林业站系统认真组织学习国家林业局下发的《预防涉林渎职犯罪手册》,以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为目标,大力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着力建设一个勤政务实的领导班子,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有力地推进了全站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去年省总站的宣传信息工作,在市、县林业站的大力支持下,继续狠抓信息报道工作,被国家总站录用的信息量又居全国第一位,又被国家总站评为先进省第一名,并通报表彰。

二是地位取得新突破。继2006年省总站增挂“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牌子之后,我站认真准备并向省人事厅申报了参照公务员管理相关文件,经过积极做工作,率先于2007年8月获省人事厅批准,在全国林业站系统开了一个好头。这是我省林业工作站发展史上的一件大喜事,对于加强全省林业工作站建设,促进工作站各项职能的发挥,奠定全省林业发展的基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全省林业站建设成绩显著

1、法律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林业站自成立以来就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每一次机构改革,林业站就毫不例外的受到冲击。为此,根据国发[2006]30号文件的精神,我们利用《江西省森林条例》的立法机会,积极主动同省人大、省法制办及省直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与沟通,将林业工作站的职责写入了《江西省森林条例》并已于2007年3月29日由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在《江西省森林条例》中明确规定:林业工作站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履行林业行政管理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江西省森林条例》的出台并实施,结束了全省林业工作站无法律地位的历史,为全省林业工作站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3、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林业站面对林区、面对林农,是林业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和传播者,是各项林业工作的操作手。林业站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方的

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去年,我们始终坚持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一是不断充实林业站干部队伍。省总站借纳入财政预算重新定编定员的机会,加强了对县(市、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协助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采取竞聘上岗、全面考核的方式选拔人才,使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脱颖而出,走上了工作站的管理岗位;针对部分县(市、区)林业工作站管理薄弱的局面,一些市县从局机关中抽调业务骨干充实到基层林业站长岗位,既锻炼了人才,也大大提升了林业工作站的管理水平。二是努力提高林业站干部队伍素质。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素质。2007年初,省总站制定下发了《江西省林业站人员培训实施方案》,计划用一年的时间,采取省市联合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对全省基层林业站长和关键岗位人员轮训一遍,着力从林业法律法规、采伐管理、作业设计、公益林管理、林地管理等方面提高林业站人员的林政管理水平。截止年底,省市联合举办基层林业站长岗位培训班7期,培训学员700余人,另据了解铜鼓等县也举办了站长和关键岗位人员培训班;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全省林业站干部职工在林改中上山、进村、入户,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4、重点县建设数量年年增。2007年,是部级林业站重点县建设项目在我省实施的重要一年。一年来,省、市、县三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站管理机构,精心部署,认真实施。一是在2006年度5个)重点县自查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复查,并严格按国家林业局的验收标准,缺什么补什么,直至达标为止。二是启动了2007年度7个()重点县的建设,同时督促、指导做好各项工作,并实行分级负责制,现项目建设基本结束。三是配合国家总站做好了2007年7个重点县各种设备的下拨工作,确保我省2007年度重点县建设顺利推进。四是通过调查摸底,组织完成2008年度8个()重点县建设的项目申报工作,并获得国家林业局全部批复,是我省获得此项目县数最多的一年,为全省林业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标准化建设更上一层楼。2007年,是我省开展新一轮林业站标准化建设活动的第三年,也是林业站标准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的一年。按照省厅《关于在全省林业工作站开展标准化建设的通知》(赣林资字[2004]356号)文件要求,我们在年初就做了部署,要求各设区市以此次新一轮林业站标准化建设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重点推进,突破空白。全省各县(市、区)林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筹措资金,对无站房林业站分期分批新(扩)建办公站房。据初步统计:省厅前所未有安排///万元建站补助资金,调动了市、县两级林业部门近////余万元的建站经费,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去年,在全省52个县(市、区)申报的71个新(扩)建基层林业站中,有30个站通过了新一轮标准化建设的检查验收,同时,每站5万元(最高的一年)的建站补助资金也全部下拨到位。//市在这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较好,县级林业部门(如)的积极性较高,去年一年//市全市新(扩)建站房16栋,成效显著。

(四)征占用林地管理日益规范

2007年,全省征占用林地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在再接再厉,征占用林地管理日益规范。

一是征占用林地审核工作逐步规范。一方面加强了征占用林地申报材料的审核,全年退还申报材料达150起。另一方面认真落实省厅“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的要求,一年来,审核窗口没有跟客户发生过一起争执,未收到过一起投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截止目前为止,共受理并审核征占用林地1138起,审核征占用林地面积//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亿元。

二是林地执法进一步加强。在全省林业系统联合开展了以规范全省征占用林地管理为目的,以打击非法占用林地为重点,以联合执法和定期督查为手段的“林地资源管理年”活动,全面加强了全省征占用林地管理工作。国家通报的35项非法占用林地项目全部整改到位,立刑案6起、行政处罚29起,追缴森林植被恢复费超过///万元,全省非法占用林地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三是征占用林地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编制完成全省“十一五”征占用林地定额并上报国家林业局,并获国家林业局审核通过。为保护林地资源,集约、节约使用林地打下基础;初步建立了大的用地项目实地核查、重点县(区)年度核查与重大案件联合督办的征占用林地管理机制,管理日益规范;初步实现了征占用林地管理与采伐计划追加和生态公益林范围调整等其他林政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征占用林地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五)生态公益林管理逐步规范

一是做好了公益林保护管理立法的基础性工作。草拟完成了《江西省公益林保护管理办法》,顺利列入了省政府2007年度规章立法计划,这标致着全省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二是狠抓了公益林任务的落实工作。采取专题调研、召开全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公益林任务的落实情况实施每月一调度和督导。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公益林任务的落实。截止目前,全省2007年以前实施公益林补偿面积////万亩,已经落实面积///万亩,总落实率为///%。

三是全面启动了生态公益林核查工作。省厅召开全省林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重点动员和部署生态公益林核查工作。专门成立核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60人组成10个督导组,实行分片负责,对各地公益林核查工作进行督导。具体检查工作由设区市林业局负责组织,采取循环交叉的方式进行。

四是公益林宣传成效显著。我站积极开展了公益宣传工作,通过公益林督导、编印公益林简报等形式,大力向各级领导、林农宣传公益林政策,特别是借助基层林业工作站直接管理公益林以及直面广大林农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与教育,各地要求公益林任务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总结经验和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和不足,如基层林业站职工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素质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仍有部分设区市站不能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违法占用林地现象仍然严重;公益林落实困难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倍加努力。

二、几点体会

我省林业站建设与发展,近年来之所以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得益于省厅和国家总站的关怀和指导,得益于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省6000多名林业站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奋斗。抓好林业站建设,我们体会最深的主要有三点:

(一)改革,是破解林业站发展难题的关键

缺乏法律地位、管理体制不顺、经费没有保障,是长期以来困扰我省林业站发展的三大难题。我们为此呼吁了很多年,为之努力了很多年,但都是徒劳。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实践告诉我们,林业不推进林权改革就没有出路,林业站不参与改革就没有活路。改革,为江西林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改革,为江西林业树立了品牌;改革,为林业部门赢得了社会地位。经过我们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困扰我省林业站发展的三大难题在改革中被一一破解,江西林业站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春天。

(二)实干,是巩固林业站地位的基础

俗话说:有为才能有位。我省林业站建设能有今天的发展,是全省林业站人实干的结果。全省林业站职工依靠实干的精神投身林改,不畏艰辛、不讲报酬、风餐露宿,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林业站职工的身影,保证了全省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的顺利完成,同时,也为林业站赢得了社会地位;依靠实干的精神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不畏严寒酷暑,走乡串村、翻山越岭,宣传政策、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维护了林区秩序的稳定,为实现江西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森林质量、毛竹林面积蓄积“六个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创新,是推进林业站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省总站始终坚持以创新来推进全省林业站发展。一是我们配合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积极推进采伐管理方式创新,这既加强了林业站对林木采伐的管理权,也强化了林业站的执法地位;二是省总站以征占用林地审核和生态公益林管理等职能反哺林业站建设,同时,林业站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省林地和公益林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省总站积极推动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森林资源,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管理水平。依靠创新,我省林业站已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相信,依靠创新,全省林业站必将在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有作为。

三、二oo八年全省林业站工作总体安排

2008年是林改配套改革极其关键的一年。按照我省在“十一五”期间林业站“一个加快、两个创新、三个提高”的发展思路,2008年全省林业站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林业中心工作,依据职能,结合实际,以务林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创造性地推进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护、征占用林地管理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态江西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8年全省林业站建设的主要工作是:

(一)进一步巩固省总站自身建设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此统领全站干部职工的思想,将工作着力点放在为林改配套改革服务,为厅党组中心工作使劲上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全站干部职工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是进一步推进省总站作风建设。不断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树新形象、争创新业绩。

三是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严格按照省厅要求,开展学法、守法、执法活动,努力提高全站干部执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确保总站业务职能工作健康运行。

(二)全力推进林业站改革与建设2、继续全力服从、服务于全省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一要按照《森林法》、《江西省森林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基层林业站应切实履行好本辖区森林资源源头管理的职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责任制,做到站长负总责,站员按岗负责,护林员具体负责,充分发挥林业站在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二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赣办字〔2006〕39号)文件有关要求,在林业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扎实推动采伐管理、林地管理和公益林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以切实有效的办法,重点建立起林木采伐指标分配到户和两榜公示制度。采伐林木应由林权所有者凭所分配的采伐指标直接向林业站申请,林业站审核并报县林业局审批后,直接向其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三要监管服务做到“上山进村入户”,林业站在抓好伐区管理的同时,要担当起辖区林木流通和加工、林地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员和监管员,杜绝辖区内林业执法不作为或乱作为。四要在抓好现有专业“三防”体系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开展民间“三防”协会的组建工作,将林业站的资源保护责任分解到社会各层,充分调动辖区群众管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群防群治的巨大作用。五要热情协助有关金融单位和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帮助林农做好林权证抵押贷款和林地林木流转工作,真正让广大老百姓共享林改成果。

3、继续抓好全省部级重点县建设和省级标准化站建设工作,不断夯实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林业站管理机构特别是县级林业部门,要以部级重点县建设和省级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以此带动和引导全省各地林业站职能发挥取得新进展、建设与管理再上新台阶。一是2007年度的7个部级林业站建设重点县,上半年一定要认真做好自查、总结工作,对照有关要求,缺什么补什么,国家配发的设备务必到站,决不允许挪作他用,下半年做好迎接国家总站的检查验收准备;2008年度的8个部级林业站建设重点县,按有关要求,尽快制定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在全省所有林业站建设重点县,特别是2007年以前(含2007年)的重点县各基层林业站,全面推广应用由省总站与珠海贝孚公司历经三年研发的《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此软件经在///两县试用,效果很好。希望有关市、县林业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三是继续推进全省省级标准化站建设活动,今年省厅将继续对基层林业站建设的扶持,通过省、市、县三方筹集资金,有效改善基层林业站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解决部分无站房问题;指导相关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全年至少完成一个新(扩)建站房建设,力争全年达到50个新(扩)建站房目标,逐步解决全省基层业站无自己的站房问题。省总站准备将50个新(扩)建站房目标,以设区市为单位下达任务。

4、重点狠抓基层林业站的行政执法和法制教育,全面提高站长和关键岗位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各级林业站要认真组织开展预防涉林渎职犯罪学习教育活动,这是国家总站部署2008年在全国基层林业站开展的一次重要的学习教育活动,省总站在去年底以赣林站字[2007]46号文向各设区市林业站作了布置,并转发了国家总站林站培字[2007]24号文件。希望各级林业站要教育广大林业站职工知法、懂法、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林业站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岗位素质和法律素养,培养一支能够真正适应基层林业站需要,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真才实学的林业站职工队伍,为林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要切实抓好林业站廉政建设,按照省纪委和省厅的要求,扎实深入开展林业站廉政和行风建设,全力塑造林业站“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新形象。三是要继续加大站长和关键岗位人员培训班,特别是去年末办班的设区市,要抓紧时间,尽快完成所欠的培训任务。己办培训班的设区市,应以县为单位组织开展林业站干部培训班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员素质和水平。

5、进一步加大信息和宣传工作力度,力争新的一年有新的成绩。一是各市、县林业站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安排抓好国家总站即将首次部署的全国基层林业站本底调查工作,摸清家底,获取真实、可靠、科学的数据,为进一步加强工作站建设与管理提供准确依据。二是在2008年要求市、县两级林业站每月至少报送一条以上有关林业站建设与改革、林地管理、生态公益林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加强基层林业站信息化建设,省厅信息中心准备将基层林业站与县局林业政务网、省林业政务内网连通,通过登录访问林业网上办证系统,实现采伐证等都分行政许可的基层站初审、受理、网上审批和发证,提升基层林业站办公的现代化水平。四是要求市、县两级林业站认真做好每年度的工作总结和统计报表,做到准确、准时上报。

(三)继续加大征占用林地管理力度

一是要大力抓好全省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工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实施方案,做好年度使用林地计划的分配工作,同时加强定额管理,切实保护全省林地资源。

二是要做好全省矿区植被保护与恢复规划编制工作。在全省矿区植被保护与恢复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完成全省矿区植被保护与恢复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做好全省矿区植被恢复工作。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林地执法。一要开展全省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使用林地情况调查工作,摸清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占用林地的实际情况;二要联合省森林公安局重点查处一批非法征占用林地时间长,面积大,影响坏的违法案件;三要加大对省厅已下达整改通知书案件的督办力度,确保整改到位。

四是要进一步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核工作。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林地征占用审核工作;加大现场核查工作力度,杜绝随意降低林地类型、随意降低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的现象发生,保证植被费足额征收;加大征占用林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促进征占用林地审核率不断提高。

(四)全力抓好生态公益林管理

一要加强公益林保护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与省法制办协调,确保《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办法》的出台;制定出台“全省公益林档案管理办法”和“全省公益林验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要做好公益林的落实工作。指导和督促全面完成2006、2007年新增公益林的落实工作,规范已纳入补偿的全省5100万亩公益林的各项管理工作,初步建立起公益林行政和业务管理责任制。

三要积极抓好公益林核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省公益林省、市、县、乡四级包括图、表、书、卡在内的管理档案;进一步加大对破坏公益林建设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各地开展创新公益林管理机制的改革。

四要督促各地抓紧完善公益林管理机构。有条件的县、乡林业站要增挂“公益林保护管理站”牌子;有计划开展全省公益林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全省生态公益整体管理水平;加强公益林的宣传工作,拟在高速公路和省道两旁、五河源头和生态保护重要地区,统一样式设立公益林宣传牌。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全省林业站工作面临着新世纪、新任务、新挑战,任重而道远。让我们高举“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大旗,在国家总站的关怀、支持、指导下,在省厅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下,全省林业站的广大干部职工将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进一步夯实林业站基础建设,全力推进林业站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