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教育论文(精选5篇)

  •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2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应以岗位需求来设置专业、制定教学课程体系,“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模式正是完美体现了这一要…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精选5篇)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1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高职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有相对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但都缺少施工现场的实践锻炼,实践操作水平有待提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学的质量。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的深度合作,给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增强实践教学的意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为高职学院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教师队伍。

1.2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应以岗位需求来设置专业、制定教学课程体系, 产教结合、校企一体 模式正是完美体现了这一要求,对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构建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实践教学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对接、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标准或要求相对接、实践教学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相对接。这种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模拟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实践操作的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细致入微的调研、分析、总结,确定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内容的选择、项目的设计等,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实践教学项目的完成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尽力做到学生 零距离 就业。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的能力目标是按将来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来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是以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案例或项目进行设计;实践教学方法主要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评价主要以自我评价、分组互评、教师综合评价来进行考核,并在考核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态度、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方面;实践教学保障更真实体现在学校的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

3基于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构建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能力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教学评价体系、质量保障体系。

3.1实践教学能力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能力目标主要由职业素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构成。实践教学能力目标体系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更加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 产教结合、校企一体 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目标即是能力目标,其核心能力目标是通过多层次的实践教训练,不断使学生形成能够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以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按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职业能力标准,围绕解决工程项目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展开,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最终实现 零距离 就业。

3.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岗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使学生熟悉未来工作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掌握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处于操作层面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实习、工种实训、课程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并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专业技能。

3.3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基于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模式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教学过程的 工 。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在教师创设的一种情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结合教学内容准备大量相关资料,创建与实际工作相似的工作环境、相似的工艺流程,让学生熟悉实际工作的环境和工艺流程,使学生在与实际工作相似的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模拟教学法主要适用于课程实训的教学过程中。②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也充分体现 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综合实训中。③ 教、学、做 一体化方法。该方法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学改革理念。教学做一体化方法是在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型课程体系、可操作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活动和职业能力评价为基础构建,贯穿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教、学、做 一体化方法的内容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通过教与学、学与做、主体与主导、学校考评与社会考评等各种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有效实施教学全过程。④顶岗实习法。是通过学生在建筑施工一线从事具体工作,在完成不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履行工作的职责,熟悉工作环境,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4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近些年来,我国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学校,重视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创新转型。人文关怀是各个国家在生产生活中突出的主要价值观之一,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教学系统中,更加应积极向国际靠拢,将人文关怀价值观体现在教育教学各个方面。以此,高等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重视人文教育模式落实,通过模式的践行提升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以及诚信等方面的人文关怀主流价值观,这样对于学生进入到岗位中与团队实现良好协作、与客户正确交流以及与上级领导有效沟通等方面奠定了基础。如,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在当前参与到岗位中,建筑设计不但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还要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地区性工程设计需要与当地的风俗和民情等充分了解,与业主人员和当地相关人员有效沟通交流,在信息全方面收集基础上,反馈到实际设计中,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设计规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这对于自身工作能否顺利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建筑工程专业学生而言,人文教育能够体现建筑工程专业教育的“灵魂”,促使人才培养最终“有血有肉”,更好的参与到职场和岗位中。

二、高等建筑工程专业教育中贯彻人文教育模式的建设目标分析

高等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贯彻人文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体上一致的,即期望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人才,培养健全的、合格的、有道德的的专业性人才。建筑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大专业,其囊括的小专业也是较多的,如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专业。在实际不同人文教育目标制定中,应切实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具体分析,充分考虑专业特点,综合当前人文教育总趋势。建筑工程专业综合性强、涉及专业理论知识较多,一项工作的完成工作量大,不可能由一个人单独完成,需要不同人员之间实现有效合作和协调交流。那么,这就要求在人文教育模式构建中,突出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当前盛行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工程理念,这就要求在人文教育中,能够将工程设计和工程规划建设放置在大环境下,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综合分析,学生要主动通过各种信息化平台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我国建筑行业关于建筑工程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最新情况,促使自己在专业工程学习和设计中在规范操作内进行,提升自身建筑行业法治遵循意识。最后,建筑工程专业教育中,质量理念一直是贯彻的重要理念之一,人文教育要注重学生质量意识的培养,学生能够遵纪守法、落实岗位责任,形成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整体上而言,人文教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其在建筑工程专业教育中的落实可以具体概括为:注重建筑专业人员责任感、敬业精神、诚信理念、团队合作意识等的培养。

三、高等建筑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模式的具体应用分析

高等建筑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模式的具体应用需要从教师、学校和学生三方面作为主要参与体,进行贯彻落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的人文教育工作。具体如下:

1.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合理选择参与专业课程比例

学生在切实明确到在培养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获得责任感、岗位敬业精神对于自己进入职场重要性之后,在参与学校教育中,根据学校所设的专业课程,选择性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合理规划、科学分配,促使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综合提升。首先,学生自身要制定关于自己人文价值观和人文素养成长的具体指标,并且将这些指标可归纳到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由于高等教育学校,在进行建筑专业工程教学中,将人文课程作为选修课进行讲解,与专业技术类课程赋予的地位是极不相同的。学生自身应该抛开客观定义上对人文课的重要性,除了参与到人文基础课程学习中,还能够结合自身培养目标,参与到人文课的选修课中。如,电影鉴赏学习、音乐欣赏、军事理论、时政讲解与分析等课程中。但是,在人文课程选择中,避免盲目选择,要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外,按照时间分配比例合理选择。其次,学生对于人文课程的选择要遵从综合化和实用化。在当前高等建筑教育工程教学中,某些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课程选择过于“浮夸”,不能结合实际优化选择,实用性低,在整个课程学习后,完全得不到一点收获,造成了时间和精力的严重浪费。学生积极与教师沟通、专家学者以及其他教学人员沟通,人文课程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理论性和实用性并存,切实为自身科学的人文价值观形成和人文素养提升发挥促进作用。最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参与人文课程教育教学的方式。当前,由于教学资源的公开、公共化,部分高效通过网上公开课的办法面向全社会开讲人文基础教育课,再加上本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选择的余地是较大的。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学生在选择人文课程学习方式中,合理规划、科学选择,通过网络、课堂接触不同层级、不同方式的人文教育,选择灵活自由的学习方法,获得相关知识。这样,在人文教育中,既能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够保持自身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促使人文教育与建筑工程专业教育有效结合。

2.学生以建筑专业为基础,合理选择人文教育课程

高等建筑工程专业教育中人文教育模式的贯彻实际上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谈人文教育,否则将会失去建筑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大而同,缺少特色。对于学生而言,在参与到人文教育体系中,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合理选择,在遵从自身兴趣基础上,选择实用性强的人文教育课程,更好的为专业教育服务。首先,学生在参与科学文化教育中,不但要领会到系统的、宏观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对科学文化知识背后的人文价值观、人文精神等正确领悟和理解。如,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课堂参与等方式了解建筑科技历史,某一特色建筑背后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其次,从进入社会岗位谋职需求层面上看,人文课程参与尽量选择与职业岗位相贴近的知识体系。如: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法律基础课、技术与人类价值、技术与文化、工程伦理、建筑伦理学、建筑社会学、建筑行为学等。最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下,人文教育凸显的是合作、道德感、诚信、责任感等方面,学生在参与选择中,要以提升自身的情商为主要目标,通过人文教育的参与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觉察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控制冲突能力和人际公关能力。如,通过参与心理学、心理健康等网络公开课或网络教学资源、讲座等,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要能够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相结合。

3.通过参与学校活动、真知感受,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 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教学质量;制约因素;对策

0、引言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建筑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促使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实践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校内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其它任何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文章在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1、 制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校内实训教学内容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

明确办学的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前提,高职院校不是培养理论研究人员,更不是培养熟练工人。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能适应建筑行业生产一线发展需要的、社会上紧缺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什么是适应生产一线发展需要?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工程技术人员。要有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以及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生产一线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适应生产发展需要。 然而,校内实训主要是建筑工种的实训,象钢筋工、砌筑工等这样的建筑工种实训。显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建筑行业的项目经理、技术员、施工员等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不是象钢筋工、砌筑工等这样的熟练工人。建筑工种的实训是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这样的动手能力与我们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工作有什么联系?这样的动手能力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应用能力有什么联系?因而,校内实训与其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脱节的。

1.2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实践教学地位较低不能自成体系

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历来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视理论教学优于实践教学、高于实践教学,因而实践教学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全社会都已认识到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也在努力加强实践教学,但是现实情况是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地位仍然较低。学校在设置课程和编制教学计划时,首先考虑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强调理论教学的系统性,而实践教学则依附、服从于理论教学,没有自成体系。很多理论教师认为建筑工种校内实训是对理论课的验证。然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没有建筑工种课,建筑工种校内实训是对那门课的验证呢?校内实训不能发挥其

区别于理论教学的特点,不能发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建筑工种校内实训教学缺乏知识的完整性、教学的系统性。 显然,这是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1.3 制度政策导向有误,实践教学待遇不公

专职从事实验实习指导和管理的教师(简称实习教师)是校内实训的骨干力量,他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实训,而且要检修维护设备,保证校内实训的正常运行。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校内实训就无法运行。根据理论教师岗位职责,理论教师只负责指导学生实训,不负责其它。根据实习教师的岗位职责不仅要指导学生实训,而且要检修维护设备,保证校内实训的正常运行、还要坚持8小时坐班制,因而,处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实践教学中的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自然就落到了实习教师的身上。然而,高职院校现有的人事制度和分配政策大多偏向于理论教师。理论教师指导学生一节实训课,按高中级专业职务的不同在30元左右。而实习教师指导学生一节实训课,高中级专业职务一律是3元。实习教师的工作量要比理论教师大的多。而课时费却比理论教师少了10倍之多。待遇上的不平等,分配上的不合理,严重挫伤了实习教师的积极性。

2、 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

2.1完善校内实训教学内容,使之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

要完善校内实训的内容,使之与其才培养目标相符合。在开展建筑工种实训的同时,充分考虑把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工作尽可能的纳入实训当中。比如:一个单位工程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等10个分部工程。在实训当中,就是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即基坑开挖等分项工程的实训)、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即砌筑、模板、钢筋等分项工程的实训)、装饰装修分部工程(即抹灰工程等分项工程的实训)等10个分部工程的实训。我们在钢筋工实训中,要求学生编制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以及进行钢筋工程的验收工作。把建筑工种实训与建筑专业技术工作结合在一起,即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建筑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用能力。同时,加强科研工作,不断引进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校内实训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使之与其养目标相符合。

2.2 转变观念,提高校内实训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关系到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是否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要从思想上,彻底转变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实践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应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研究、设计和制订实践教学计划,聘请精通建筑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参与实践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要根据企业对高职学生在职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建立结构合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要协调好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之间的关系,使专业规格与职业标准有机衔接,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互融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在实践教学内容中融为一体。

2.3改革分配制度,建立专职与兼职结合,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改革分配制度在课时费的发放上,对专职实习教师要像对理论教师一样,使他们安心实践教学岗位,并充分发挥作用。对理论教师要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既要培训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内容,又要培训诸如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实践教学中的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要制定参与实践教学的理论教师的岗位职责,建立理论教师的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理论教师的管理,通过制度约束、过程检查、质量考核、评定奖惩来规范理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行为,提升理论教师的职业素质。建立专职与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2]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职;途径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57-01

一、目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现状

(一)教材内容陈旧,无新的技术、工艺,与行业的发展脱节。

多数教材还在沿用多年以前的教材,没有新的工艺知识,包括现行国家的规范、标准有些内容也没有更改,给学生造成误导,使得学生毕业后,新旧知识的转换、适应需较长一段时间。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对学生进行补充讲解,使得所学的知识更实用。

(二)更新合适的教材。建筑施工技术是学生的建筑专业领域的一门基础课。学生基本只能将建筑物整体及其各个构造部分作为一个复杂的组合体进行处理。原有课程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望;另外,原有课程教学内容与后续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基础内容雷同,需要进行调整。所以我们不能再采用传统的建筑施工教材,现在有一种新的《建筑施工技术》的教材,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了一起,解决了建筑施工技术原有的一些问题,所以,各个学校应该打破旧有的教学习惯,选用新的合适的教材。

(三)对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于从事中职教育的我们而言,教育固然神圣,但它必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主要方法就是让它快乐、有趣。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每一样施工要点都是广大的工作在建筑第一线的人们日积月累所攒积的经验,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与建筑力学、高等数学、建筑构造等学科的知识紧密相关,要教好这门课程,是必须要下功夫的。而如果能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生命的角度看待中职教育,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欢笑中成长,让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从而为学生的一生快乐成长埋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心中最崇高的理想。

二、提升该课程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一)紧密结合建筑技术的发展。由于专业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原有教材许多技术内容为多年以前的工艺、技术,有些是早已被淘汰的内容,而面对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大量涌现,教学中应及时补充新的内容,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目前行业施工的工程,多数为高层、小高层及钢结构工程,砖混结构工程越来越少,那么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转移,把桩基工程、混凝土工程、泵混凝土、大型模板、滑升模板、钢结构,外墙及屋面节能保温、新型的防水材料技术,电梯、消防等,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予以补充。

(二)安排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教学项目。实训内容可设置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如砌筑、模板、混凝土、抹灰、吊顶等,另设难度大重点的课程如:钢筋混凝土楼梯的设计及制作模型,框架结构柱、梁、板钢筋的下料加工制作。

(三)谋划实用的工程实习。建筑施工技术的校外实习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课相辅相成,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陈旧,学生完全靠记忆来掌握施工工艺,忽略了现场实习的能动性。理论教学针对抽象的内容、复杂的工艺和先进的技术,课堂讲解是不能详细表述的,通过校外的实习,把所学施工技术的每章节内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内容都通过实践与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施工现场学到更多的是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标准,学习的是工程图纸、图集,在学校学到的只是个专业理论基础,通过实践使两者紧密地结合,更快的使学生适应工程实际,这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学习效果显著。

(四)利用对建筑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与校园课程进行有益补充。创新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开展继续教育的新途径。继续教育要改革传统的集中面授方式,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的培训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讨、外出考察、学术交流、专业深造、合作研究、学历教育以及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研究开发继续教育数据库管理软件,逐步改变手工操作方式,全面实现信息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继续教育管理水平。积极推行继续教育多媒体教学,探索利用网络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政策、法规咨询,提供建筑行业主要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有关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时间和地点等信息,扩大专业技术人员获取知识和信息途径,推进继续教育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终身教育”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条件。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施工技术的实践性,靠传统的理论讲解很难讲解透彻,许多内容是无法表述清楚的,授课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模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工程实例,从实践出发,把现有的工程案例剖析讲解,教学效果会更好。

(六)合理安排考核。由于把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分解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就要求考核要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或口试相结合来综合评价。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创新的好习惯。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