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是路政管理发展和路政队伍建设的需要
随着公路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国家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那么对路政管理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路政管理体制和路政队伍素质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在体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只有加强路政队伍人员学习和培训,提高路政队伍整体素质,达到提升路政管理水平的目的,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
二、此次学习培训,市局领导高度重视,从而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此次培训班的开班典礼到培训结束总结,市局的主要领导及负责人都亲临现场,为学员们作动员报告,向大家传达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市局领导强调:路政管理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工作,也是公路局对外树立形象的一个最佳窗口,所以我们的路政人员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创造新余公路品牌。市局的其他主要领导在学习培训期间也天天到培训现场,亲自指导培训学习工作,关心大家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情况。
三、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在培训期间,省局路路政处的王处长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而精彩的一课,让大家对当前的路政管理形势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学员们的视野和思路也得到了开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局路政处的两位处长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讲好课,很早就开始着手准备讲课材料,并且把授课内容印成了册制成了书和宣传画册,发给大家,让大家在上课的时候有的放矢。省局的两位处长带领大家从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路政管理的基础知识、治超业务应知应会、法律文书的应用、路政巡查、路政许可等关业务知识和实务进行学习,特别是对《江西路政管理条例》的出台过程受到的政治上重重困难,以及《条例》中的每个细则的出台一一向我们讲解,《条例》是否我省公路部门颁布发的第一部法律,而且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学好、应用好条、并宣传好《条例》。真正做到《条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培训期间,我们的路政员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们自身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给大家进行讲解,努力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和路政管理水平。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培训;问题;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培训产业。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5.31万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812所,其他民办培训机构19395所。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完善了国家教育体系,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推动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但是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利于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
一、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由于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利润丰厚,吸引众多投资者投资教育培训行业,培训机构迅速增加,导致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发生了以争夺生源为目的的市场失范行为。首先,以虚假广告为代表的欺骗行为严重。一些培训机构以虚假承诺吸引学员,大街小巷宣传招生,闹市街头分发培训简章。其次,过度竞争,价格战愈打愈烈。培训价格竞争的白热化,导致一部分中小培训机构在教学质量上大打折扣。再次,部分培训领域存在垄断和暴利现象。这些培训机构独占了本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权和相关培训资源,成为垄断性的培训服务提供者,从而获得了大量的垄断利润,严重影响了培训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培训机构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速,据有关媒体介绍中国有培训机构7万多家,培训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人。在众多的培训机构中,确实有一批办学规模大、社会信誉好的培训机构,如北京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北大青鸟等已成为著名的品牌教育机构。这些培训机构不仅为各层次、各年龄段居民转换职业、拓展知识、提高素质提供了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在迈向学习化社会和逐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因为现在成立培训机构注册资本的门槛很低,给成立培训机构开了方便之门,三两个人甚至一个人也可成立一家培训机构。目前的7万多家培训机构,大都规模较小。有些培训机构以小型作坊式经营,从业人员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既没有规范的管理,也没有能力吸引或聘请到高水平的培训师,缺乏研发力量和自身特色的课程,极其缺乏竞争力,在培训市场中随时都会因生源枯竭而被淘汰。
(三)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随着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迅猛发展,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教育培训对培训者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然而,当前许多培训机构十分缺乏既有丰富培训经验、了解培训需求,又具有专业度高、研发能力强的教师。有些培训机构甚至没有教师,只起招生和中介作用,从社会上或客户那里得到了培训需求,组织到生源后,临时聘请几个教师,教师通常上课时来,下课就走,当培训结束,拿到酬金后,就跟培训机构没有关系了。
(四)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培训质量不高是当前社会成人教育培训非常突出的问题,有些培训机构只注重招生数量,而忽视或不注重教学资金的投入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有的教学达不到学时要求,偷工减料,不能保证学员的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有些培训机构只看重暂时利益,不重视教学质量。“一锤子买卖”现象严重;有些培训机构既没有标准化教材、课件,又没有正规教师,更没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设备;甚至极少数培训机构只有一个教师、一间房子、一本教材就开始培训。
(五)培训收费过于虚高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培训机构竞相开办了各类培训班,受到求学者的欢迎,人们报名参加培训极其踊跃。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培训机构认为是一个赚钱的大好时机,于是,违反物价、财政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培训费用一涨再涨,违规收费的乱收费现象、谋取暴利的利润最大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扩大趋势。如公务员考试培训有几千元的“面试保过班”、有万元的“面试特训班”,考研培训动辄标价万元的“高端辅导班”。甚至有少数国内知名的培训机构也打着高端培训的旗帜,高级专家讲课的幌子,收费高得离奇,完全不履行教育培训产业准公益性的责任。
二、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缺少国家法律支撑
成人教育培训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法虽经千呼万唤,但至今尚未出台。尽管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先后颁发了有关成人教育培训的政策规定,而且这些政策规定对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就成人教育培训的法治环境来说,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从国家层面缺乏一部成人教育培训的专门法律来规范教育培训行为。当前,成人教育培训政策规定多为部门性或地方性的,部门和区域特性较强,全国统管性较弱。二是这些政策规定多是鼓励性政策原则,几乎不涉及强制性手段,对成人教育培训明显缺乏具体有效的保障机制和惩戒措施。在成人教育培训没有国家法律支撑的条件下,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成人教育规定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势必大打折扣,不仅影响政府、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和公民个人的重视程度,在贯彻过程中也比不上国家法律的执行力度,在追究违反规定的责任时更缺乏刚性和硬度。
(二)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实行多头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管理,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除了接受教育部门宏观管理,经营性的培训机构要由工商部门负责核发营业执照并管理,公益性的培训机构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事业单位性质的培训机构由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负责登记管理。综观办学审批机关和执照核发机关就可以看出,政府有多个部门在负责管理教育培训机构,这种多头管理现象,必然导致部门相互推诿,办学资格一审了之,营业执照一发了之,两张皮运作,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不能统一,最终形成无人管理或管理松懈的局面。 转贴于
(三)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一段时间以来,成人教育培训常常被人误解为不正规教育,究其原因,除了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成人教育培训自身专业特色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密切关系。有些培训机构没有一支与培养目标和培训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培训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临时聘请,一般不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基础,而对培训教师进行培训的机构很少,导致专业培训师严重匱乏。有些培训机构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甚至没有专业,大多承担招生、教学组织、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对市场运作和商业策略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我国对教育培训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市场的研究还未引起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目前内地尚无大学开设培训师专业,师范大学也只开设了教育经济学专业。研究教育培训市场化问题的学者专家寥寥无几,专业研究人才稀少,教育培训市场理论体系难以快速建立起来。因此,我国社会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核心竞争能力较弱。
(四)政府投入不足
成人教育培训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在财政上应该担负更大的责任。早在1987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列出成人教育科目,在地方财政中把成人教育列入预算。《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每年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继续教育事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继续教育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并可以根据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从中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培训的经费应该来自三个方面:政府、单位和个人,而现实情况是政府对成人教育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实施成人教育培训的机构大多没有从政府获得拨款和资助,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完全依靠收费维持运转。虽然职业培训定点单位表面上能够获得一些资助,但实际上这种资助是对学员学费减免的补贴,培训机构并未得到额外的资助。很多行业部门举办成人教育培训,也很少从行业管理部门获得资助。这样不仅加重了学员的负担,而且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也难以改善,培训质量当然很难保证。长期以来,学员承担的教育培训成本过重,使下岗待业、家庭困难的学员望而却步,失去很多培训机会。
(五)行业监管不力
首先,政府对社会培训行业缺乏有效监管。由于我国尚未颁布针对培训行业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对整个培训行业缺乏整体规划,相关的专门政策和标准也不够系统,部分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对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培训行业研究不多,缺乏管理经验,导致政府管理缺位,监管不力或疏于监管。培训机构到底应该由谁来管?工商部门和教育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由,教育部目前正组织研究制定教育培训服务的国家标准,计划对各种培训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定期公布评估结果。其次,由于政府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各部门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缺乏协调,造成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各管一摊,管理的统一性和科学性较差。再次,由于各行业协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和行业规则的职能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混乱的市场环境面前显得“力量单薄”,难以促成行业规则的形成,导致成人教育培训的行业标准与规范尚未建立。
三、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立法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继续教育法规是发展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教是各级政府管理和监控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尽快制定和颁布继续教育方面的法律是发展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当务之急。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使我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得以理顺与完善,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公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成人教育培训的办学经费,使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尽快进人有法可依的轨道。
(二)理顺管理体制。要建立通畅和高效的管理体制,首先要解决目前多头管理、却又存在管理缺位的问题。成人教育培训的管理权力应该进行调整并相对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仍应该成立一个管理成人教育培训的机构。《教育规划纲要》把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统一归到继续教育范畴,可以在教育行部门设立专门机构,统筹管理继续教育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继续教育的地位,也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现在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遍地开花,但是主管部门政出多门,要想统起来十分困难,这就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政府成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的发展;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只有按照《纲要》的要求,才能理顺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从而保证成人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要广辟渠道,科学聘任,充实和稳定师资队伍,既要有自己的专职教师,又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样才能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二是要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者,管理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培训机构的风貌。其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代表了培训机构的形象。作为成人教育培训管理人员,首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成人教育培训的性质和特点从事管理工作;成人教育培训管理人员还要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以人为本,用爱心、热心和公心热情为学员、为教师服务,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月嫂 培训 高品质
一、当前我国月嫂培训现状与问题
1.学员层次不适应母婴护理师职业需求
据调查显示,母婴护理师培训的学员中大部分在30岁到50岁,年龄偏大,绝大多数学员受教育水平偏低,且从事家政服务的在职人员普遍技能单一,不能满足如今社会的高层次需求。对于作为月嫂服务对象的产后女性和新生儿来说,其易生病且死亡率较高,产后护理工作极其关键,需要月嫂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专业能力。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月嫂的年龄及学历水平在绝大程度上使他们无法适应专业培训要求。
2.培训时间短且流于形式
如今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培训水平良莠不齐,培训时间极短,部分家政培训公司培训时长仅有一课时,最长的也不过40课时。然而,月嫂的培训过程涉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等众多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且还需结合具体工作需求进行培训。
3.培训内容理论与实践工作匹配不合理
目前培训机构提供的母婴陪护培训课程,在培训内容与结构的安排上往往不合理,或重理论轻操作,或重操作轻理论。一些正规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内容针对应试需求,因此较偏向于理论化,不重视实际操作。
二、培养高品质月嫂学员的教学方法
1.建立家政服务员培训基地,确保培训顺利开展
家政培训基地的建立,是确保家政服务培训顺利展开的基础条件。笔者认为,培训学院应与相关地区家政协会建立“家政培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所,家协提供培训人员以及培训素材;应在专业家政服务专家的指导下编写家政培训的有关教材;建立家政培训专用的实际操作实验室,从而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培训后实习基地,学员只有通过实习的考核评定后,才可得到合格证书以及星级评定。例如,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学院与当地相关机构合作建立了浙江省宁波市唯一的“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 宁波) 培训中心”“宁波 81890培训基地”,实现了家政服务培训的系统化。
2.开展“三走进” 活动,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家政服务行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员的能力,适应社会各方需求,笔者认为,各学院应开展“走进企业,走进学员,走进教师”的“三走进”活动,了解有关企业对培训课程及计划的建议,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据此进行培训收费标准的定位,制定适合学员的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培训方式等;了解专家对培训课程教材编写、实训室实际规划的意见,从而使教材编写更全面、适宜,且具有当地的特色。在此方面,浙江省宁波市海曙社区学院自2003年开展家政服务以来,不间断地对“81890”加盟企业进行调研,对学员进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建立了适应自身需求,并有自身特色的培训系统。
3.开展家政培训的“实战模式”
在家政培训中,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家政培训应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教学基地所建设的实训室进行教学。教师实地进行指导,例如,在家庭、病房等多种场景的实训室中带领学员进行“实战模式”的演练。再如,可模拟演练心脏病突发、小孩大哭等多种情况,让学员进行应急处理,通过他们的表现来分析心理状态和专业技能,使学员更好地掌握操作方法与技能。或者以老带新,经过培训的学员跟随资历较老的月嫂学习,这样一对一的模式可以促进学员更好地掌握并巩固相关技能。
4.建立成长档案,实施跟踪反馈模式
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湖北省荆州市总工会与荆州市妇幼保健院联合举办月嫂培训班的实施策略,其在学员培训初期进行资料整合,建立学员的个人档案,对学员的就业情况、未来的工作动向、工作地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以方便对培训效果的科学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改善培训内容,从而促进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三、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制定更加科学、完善、合理的培训模式,并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才可有效改变我国月嫂综合素质不高、技能水平偏低的现状,进而提升我国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摘 要:改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高意愿低参与率、高期盼低成效的局面,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化。为此,可以发挥行业协会在培训中的管理与统筹职能,建立基金化的运行机制,实施关注培训成效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培训 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074-02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寻求就业的弱势群体,受到了政府和群团组织的关注,国家出台了一些以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与职业发展、推动社会融入的培训政策或规定,取得了较大成效。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的培训包括职前和职后两大类,职后培训更多的是由用人单位组织,文章所提职业培训主要指入职前的培训。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陷入了高意愿低参与率[1]、高期盼低成效的困局。笔者认为,其破局点是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化。
1 变政府逐级授权管理为授权行业协会统筹管理
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大多采取政府逐级授权的管理模式,即由国家或省级政府出台培训政策,省、市、县级政府的对口部门按层级出台相关规定或实施细则,并由基层政府按授权和管理权限筛选培训机构,由机构实施培训。从管理流程看,这是一个完整而结构严密的链条,但实际上是政府管理职能错位、政权与事权不分的表现,它不但弱化了政府的服务、监督与管理职能,而且行政体制内部逐级授权容易形成垄断,排斥其他非授权机构参与培训,不利于形成广泛的竞争机制,也为权力寻租和放松监管提供了借口。
由政府直接筛选培训机构并予以培训授权,虽然提高了筛选效率和信度,便于直接管理,但也容易造成培训机构“唯上是听”,忽视受训者的核心诉求,降低培训的针对性,影响培训成效的后果。
政府逐级授权的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的行政工作周期相结合,容易错失培训时机。主管部门对下一级部门和培训机构管理的方式往往是3~5年进行一次授权,在授权期限内按年度审批培训计划,审批培训计划要经历机构申报、部门初审、专家论证、发文批复等环节,各机构获得授权与组织培训一般都要在每年5月份以后进行。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周期一般以春节为分界点,正月初七、八左右开始外出求职。这期间,求职者众但岗位供给也相对充裕,新生代农民工们的选择机会和余地也较大,其求职的迫切心情和担心错失选择机会的心态使他们不屑于浪费时间参加常规性的培训。但如果过了正月用人高峰还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往往会降低求职预期,并产生较为强烈的培训需求,这是培训的最佳时机,但由于培训机构还没做好培训准备,容易错失最佳培训时机。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协调、研究等职能[2]。《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强化行业自律,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此举有助于推动行业协会发展并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调整经济秩序和搞好行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培训是行业协会服务职能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可担之责。依托行业协会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有助于转变政府在培训政策制定、落实和监管等环节的职能,实现管办分离,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市场化。行业协会组织是本行业全体企业共同利益的代表,由行业协会担负起培训的统筹协调职能,可以发挥它与企业沟通便利的优势,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用人需求,选准培训主题,在培训的组织与实施环节建立起与用人单位生产过程相接近的培训情景,贯彻行动导向的培训理念,实现培训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提高培训成效。
依托行业协会可以建立行业或区域性的培训服务平台,融培训政策解读、培训信息、培训需求调查、培训效果评价等功能于一体,有助于在用人单位和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建立起信息沟通和共享的渠道与平台,稳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信息传播渠道,既有助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及时获得培训信息,也有助于培训机构把握培训时机,提高培训效率。
2 变培训的项目化运行机制为基金化运行机制
现行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大多实行项目化管理,即国家制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政策,政府职能部门冠之以“项目”或“工程”的名义,并据此向上一级直至是中央财政申请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到位后上一级政府又以项目或工程的名义向下分配,分配项目的实质就是分配资金。在多年的实践中,基层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这种中央集权和计划色彩浓厚的项目化运行机制颇多质疑,但因不愿断了资金支持的“财路”而只能默认。在项目分配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均衡或照顾情绪的需要脱离实际,“人情”项目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项目化管理机制一方面分散了政府的精力和管理资源,使有些行政处(室)变成了“项目处”,整天忙于项目的运作与管理;另一方面,转移了培训机构的工作重心,由于能否获得项目授权以及获得任务量的大小的决定权在职能部门,培训机构必然把工作重点放在争项目、争任务上,而少有精力放在培训整体设计与培训创新上,从而影响培训的质量。项目化运行机制得以顺畅的根源在于与财政经费相关联,这既是项目机制的优势,也成为影响项目能否可持续的短板。如果能配套资金,项目就有吸引力,就容易推进,如果不能顺利配套资金,项目就可延迟、延期甚至中断。由于下一个周期能否立项取决于国家政策取向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得项目天生具有了阶段性或短期性的特征,管理部门的政策设计、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也必然具有短期性特征,不利于培训的广泛宣传,影响培训相关方系统深入地研究培训,更何谈创新。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融入城镇的任务非常艰巨,还必须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进行持续的提升和引领。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化不是要放手不管,不予经费支持,而是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模式。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项目化运行机制弊端的有效途径是实行培训的基金化管理机制,变项目管理为基金化管理,即政府授权第三方设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基金”,可以将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注入基金作为启动金,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公益性质,后续资金以行业企业资助为主,推动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政府可以制定基金使用条例,确保基金安全和使用效率。
实行基金化管理机制后,一方面要改变拨款机制,由定额培训拨款改为以质定价,实行质量奖励或后期补助政策,其要旨在于鼓励机构培训创新,鼓励机构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保证受训者利益,最大化地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允许培训机构有合理的经济收益,把隐性盈利显性化。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由于过分强调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任务性和公益性,政策上不允许盈利。但任何一个培训机构要搞好培训工作就必须有一定的前期投入,要确保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保持投入与产出的平衡,这就使得盈利隐性化。这种隐性的盈利不但侵蚀了受训者的利益,也不利于监管。因此,建议在基金化管理模式下规范机构的盈利模式和盈利幅度,以质量和声誉赢利益,以工作投入赢利润。
3 变工作总结式的培训评价为关注成效的综合评价
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管理的授权模式下,政府在培训过程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更是规则制定者,常常以检查代替评估,以培训机构的年度工作总结代替质量评价,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表征机构的工作成效,造成质量评价的错位。如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的某培训工程就实施“三堂课制度”,虽然确保了培训按计划执行,防止了培训“缩水”问题,但没有反应出培训的真实成效,不利于培训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化必须把好评价关,变工作总结式的培训评价为关注成效的综合评价。要按照评价的基本规则和流程开展评价,明确评价主体、确定评价程序、制定评价标准、发挥评价作用。
与授权行业协会管理和建立基金化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要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在增强评价客观性的同时,保持培训评价的常态化。从人资角度审视,职业培训的最终受益者是用人单位和受训者,他们对培训成效高低的判断最有发言权。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建立起由政府管理人员、管理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培训机构代表和新生代农民工代表等构成的评价者专家库,共同研究制定培训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重点应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在后续的求职或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和实效,评价指标可以涉及培训定位与培训目标的合理性、培训方案与目标的符合度、培训活动与计划的一致性、培训活动对于目标的有效性、培训结果与目标的符合度等方面[3]。为提高评价效率,可以借助培训网络平台开展评价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在培训期间或培训结束后的任意时间点进入平台参与评价,网络管理者和培训机构可以随时了解评价者的信息和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评判培训机构工作成效、引领机构推进培训改革的主要依据。行业协会和基金管理机构可以针对某一主题培训的评价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推进培训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也可以针对区域内培训机构的整体评价结果做出对机构表彰、督导与惩戒的决定,并据此引导培训机构把注意力集中到培训上来,实现培训由任务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突出“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高意愿低参与率、高期盼低成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和震,李晨.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高培训意愿与低培训率的困局――从人力资本特征与企业培训角度分析[J].教育研究,2013(2):105-110.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大家上午好,今天市第二期“家政服务工程”培训班正式开班了。首先,我代表区妇联向参加此次培训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此次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广大妇女姐妹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增强家政服务的本领,提高家政服务水平。下面,我就此次培训讲两点希望供大家参考: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家政服务职业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从事家政服务,就是参与社会分工,参与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为社会作贡献的具体体现。家政服务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家庭收入的提高增强了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家政服务能够帮助居民实现这一愿望。二是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普遍加快,产生对家政服务的现实需求,家庭服务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三是我国现阶段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不断增多,使人们依靠家政服务提供专业化社会保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四是家政服务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拓展了家政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对家政服务员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大。因此,姐妹们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正确看待家政服务业,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勇气,增强做一名优秀的家政服务员的信心。
二、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家政服务知识技能
在座的各位妇女姐妹参加培训学习很不容易,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确保这次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学习态度。一般人总认为家务活不用学,人人都会。事实并非如此。在家庭中无论是对家事管理,还是洗衣做饭,都包含着大量的知识技能。现在社会人们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家庭中聘请家政服务员的目的是希望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对家政服务员的期望和要求也很高。姐妹们只有努力学习,真正掌握管理家政服务的知识,学到为家庭生活服务的技能,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在家政服务市场才具有竞争力。培训期间,大家要处理好家务和学习的矛盾,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以饱满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坐得住,学得进,力争多学一些、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家政服务业打下基础。二要注意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家政服务职业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很多,姐妹们要注意学习方法,上课要专心致志听讲,聚精会神记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要克服怕苦畏难情绪,发扬苦战能过关的精神,坚持不懈、刻苦钻研,互帮互学,友爱互助,共同提高,最终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