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精选5篇)

  •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项目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技术基础必修课。怎样理解项目管理课程的性质,如何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既按教学大纲讲授规定的教学内容,又注重在教学方法上对教学内容及算法进行结构化、程序化的组织,以适应工业工程专业的需要,这是当前对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精选5篇)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 项目管理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49-02

项目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技术基础必修课。怎样理解项目管理课程的性质,如何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既按教学大纲讲授规定的教学内容,又注重在教学方法上对教学内容及算法进行结构化、程序化的组织,以适应工业工程专业的需要,这是当前对项目管理及类似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工业工程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知识,以提高各种组织的运作效率,有效地应用各种资源、能源,以便取得最大效益的学科。工业工程与项目管理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成功的生产效率提升方法,应用项目管理可提高内部运作过程效率和持续消除浪费,实现内部增值最终向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应用工业工程方法实现精益“一个流”生产、平衡生产线、改善布局等。研究表明,德国、日本、美国的生产技术总是处于高端水平,其成功之道就是努力运用工业工程与项目管理的解决方法。

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由时间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等九个领域构成。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内容与国际最新发展来划分,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现代项目管理发展。包括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发展趋势、发展特点以及热点,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项目管理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等。

2.项目与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与项目相关的一些概念,项目管理的定义、特点以及理念等。

3.项目管理知识框架。包括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知识框架、项目生命周期过程及其管理内容、项目管理职能要素及其内容、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及其内容等。

4.项目组织与团队。包括项目组织特点,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特点,项目组织形式的选择,项目经理的责任、权力,合格项目经理的能力与素质要求,项目经理的选拔,项目团队定义、特点,项目团队的发展过程,团队组建与建设,团队成员的激励与考核等。

5.项目论证与评估。包括项目论证的定义、意义以及阶段划分,项目论证的原理与方法,项目论证的内容,项目评估的定义与论证的区别等。

6.项目计划与控制。包括项目计划的概念、层次、内容与方法,项目启动,项目目标,范围计划,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费用计划,质量计划,项目控制的组织、流程、工具、方法,项目采购的方式以及合同的类型等。

7.项目验收与后评价。包括项目验收的概念、意义、内容、方法,项目后评价的定义、特点、目的、内容以及方法工具等。

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大力推广从新产品试制到投产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呈现出了既规范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目前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课程认识不到位。当前我国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大都设在经管学院,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管理、轻技术、怕理工等课程的现象。而项目管理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其课程内容必然体现“工”、“管”结合的显著特点。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是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2.工业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简单叠加。随着项目管理在制造企业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创新,教材建设问题凸显。近年来,工业工程项目管理教材几乎毫不例外地将工业工程与项目管理知识简单叠加。一般在介绍工业工程之后,就是项目管理的知识。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将学到的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进行很好的综合应用,因此在制造企业提出其项目管理解决方案时无从下手。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由于工业工程专业开设项目管理课程历史较短,很少有实践性教学,并且设置在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也寥寥无几。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脱离,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难以更深入理解,培养技能的教学目的也受到影响。

4.案例教学重视不够。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辅助运用案例分析,过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就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5.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方法单一。项目管理课程课堂授课,教师较多的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通过板书或PPT授课,期终以试卷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考核。教学和考核方式的单一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一些直观感受,其结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融会贯通,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项目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得不到有效地培养和提高。

6.信息技术平台未能充分利用。目前很多专业软件公司开发出了多层次的项目管理应用软件投放社会,项目管理课程由于课时都安排紧张,客观上使得授课教师无暇有效地利用该信息技术平台。

四、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笔者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中,提出了以下对策,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1.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程。在应对全球化的市场变动中,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笔者认为,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丰富工程技术的管理知识,开展好的项目管理教学十分必要。

2.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项目实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运作,或学校直接与一些项目型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给予教师更多时间或更多的机会走出学校获取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项目管理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到制造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并积极创办校外实习基地。引导学生利用暑假等较长节假日到制造企业参加生产活动,使其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项目管理程序、生产制造技术及项目计划与控制等环节工作及内容,以此加深对工业工程和项目管理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实际应用。

4.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市场应用的国外项目管理软件有P3、P3E、P3E/C、P6、OraclePrimavera、OracleP6EPPM、OracleP6PPM等,国内项目管理软件以上海普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PowerPiP和PowerOn为代表。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尽可能地搭建起信息系统平台,把项目管理软件引入教学过程,以便将理论方法与软件实用操作技巧相结合,使学生具体掌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计划和控制技术及方法。

5.对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每次课程教学前后及时安排相对应的案例作情景演练,是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在课程考试方式上,将着重测试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到课、课堂发言情况占总成绩的20%,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出;案例讨论中的项目团队作业占总成绩的50%,根据团队分阶段提交的项目资料和成员汇报表现由项目评估师和任课教师给分;项目管理软件操作占总成绩的30%,通过考核软件操作情况得分。

五、结束语

项目管理能够培养学生结合企业实际运用项目化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进行有效的计划与控制,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项目管理的教学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教师必须考虑工业工程专业的需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启发式、案例式、实验式等教学方法,采用课件、网络、计算机等各种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不断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戚安邦.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 赵涛,牛旭东,路琨.我国工业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工业工程,2004,7(1):61-64.

[3] 马旭晨.对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内容与层次结构的思考[J].项目管理技术,2006,(5):72-74.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一、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得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所设置的内容与运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过于注重课堂教学,轻视了学生课外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课程教材种类多,未能形成统一的教材体系,许多的教材往往为了追求丰富内容,而未能体现出侧重点。这样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同时这些教学内容多以概念及陈述为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大部分的学校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时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未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3.教学与实际脱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应当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实际教学却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针对以上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必须要深入进行改革工作,进而可以让课程通过实践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不能局限于教材

因为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未能具有权威性且逻辑清晰的教材,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个人教学逻辑差异以及各院校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的依赖教材内容。教师应当积极改进教材内容,要将课堂上所教的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师需结合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领域,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与补充,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以确保教学内容可以更好的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而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重视工程项目管理实际背景的拓展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所以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体现工程项目管理实际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入相关案例,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风险管理”时,学生可能通过理论知识未能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可以引入几个具体的实例,如美国钢铁工人大罢工事件,这些实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风险管理的意义,并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兴趣。

3.结合执业资格考试内容

因为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职业资格考试非常多,而各项考试中大多都含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的知识。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其内容也与最近的工程实际是相结合的。所以,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实践动态。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应当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具备足够的能力去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例如: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前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案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毕业是能够更好的让知识与实践进行联系。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构建工程项目管理题库,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更多的训练,进而掌握更为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

(三)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大课程案例,另外一方面学校需要配套与相关的社会,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教学实践基地是学生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重要场所,同时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要积极开发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到岗位中,去体会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与价值。同时,高校还可以聘请实践能力丰富的专业指导人员,来为学生的实习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指导。除此之外,还可以安排工程项目管理教师深入到企业内部去进行调研工作,让教师能够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进而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践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对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重视实践对于学生发展成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宇航.项目育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课岗对接”教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14(02).

[2]郭瑞.基于PMST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03).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TRIZ高等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项目管理是研究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客观规律、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建设法规等众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集成。其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在生产使用功能、费用、进度、质量及其他方面均能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工程项目管理作为职业教育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工程造价、工程经济、工程结构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重要课程。由于职教学生有一定的工作实践基础,求知欲望强,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程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方向,使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今后在遇到的实际问题。然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立是在2000年以后,发展尚不成熟,内容却已相对陈旧,其侧重点基本上讲述实施项目管理的具体步骤,强调进度计划方面的问题和有关净现值计算、成本估算、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很难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实践知识。所以有必要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

一、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创新的原则

适应学校教学改革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与形式变化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运用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针对以往课程过于偏重理论细节的传授,我院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适当的课程改革,注重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和掌握,而减少了研究数学模型(例如网络计算模型)的课时,改变了项目系统分析,工作活动逻辑关系安排,实施方案的拟定、比较和评价,工作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和激励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1.注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创新改革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由于项目管理注重实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必须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以这类项目为对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2.注重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立足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及整体系统,以揭示项目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为宗旨,以现行的建设法规为依据,全面阐述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力求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殊性有深刻的认识,对工程项目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整体优化的管理理念,掌握常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3.将创新改革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的特殊性相结合。这一原则很重要,因为不同性质和种类的工程项目(如软件工程项目和建筑工程项目)项目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类工程项目中,由于角色和层次不同,项目管理工作差异也很大,有时甚至采用不同的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也会带来项目管理工作的差异,所以创新改革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TRIZ创新理论概念与应用

1.TRIZ创新理论概念。TRIZ是俄文单词“解决创新性问题的理论”首字母的缩写,对应的英文为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该理论由前苏联著名发明家G.S.Altshuller及其同事提出,其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他们通过研究,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建立了TRIZ理论体系。对于一些可能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创新性问题),可以从现有专利中总结出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模式,通过应用这些方法和原则进行解决,同时反过来它又可以扩展类似问题的知识库。综合运用这些规律,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TRIZ理论在科学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创新作用,因此也可将其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

2.TRIZ理论在职教中的应用意义。TRIZ理论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球的创新和创造学研究领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经历了理论创建与理论体系的内部集成后,TRIZ理论正处于其自身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以及与其他先进创新理论方法的集成阶段,尤其是已成为最有效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和创新问题求解的理论与方法基础。实践证明,在职教中运用TRIZ理论,开展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可大大加快学生的创造发明的进程。它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不会错过各种可能,而且它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式,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维,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三、TRIZ创新理论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内容的具体应用

1.TRIZ矛盾理论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矛盾是TRIZ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它认为创造性问题是指包含至少一个矛盾的问题。工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矛盾可以归结为三类:一类是物理矛盾,一类是技术矛盾,一类是管理矛盾。

物理矛盾是指系统(系统指的是机器、设备、材料、仪器等的统称)中的问题是由一个参数导致的。其中的矛盾是,系统一方面要求该参数正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该参数负向发展;对于物理矛盾的解决,TRIZ提供了四个分离原则: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整体与部分分离。物理矛盾在工程项目中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方面研究。

当技术系统某个特性或参数得到改善时,常常会引起另外的特性或参数劣化,该矛盾称为技术矛盾,而解决技术矛盾问题的传统方法是“优化设计”,但每个参数都不能达到最佳值。技术矛盾就是指系统中的问题是由两个参数导致的,两个参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管理矛盾是指子系统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TRIZ的发明者G.S.Altshuller通过对大量发明专利的研究,总结出工程领域内常用的表述系统性能的39个通用参数,通用参数一般是物理、几何和技术性能的参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设计技术与工程进度之间、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都存在技术矛盾。“优化设计”也可以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费用、工期优化问题。

所谓管理矛盾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已经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但是子系统之间产生不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整个系统产生问题。比如:一个部门与另一个部门的矛盾,一个施工工艺与另一个施工工艺的矛盾,一个设备与另一个设备的矛盾。虽然各个部门、各个施工工艺、各个设备等都达到了自身系统的良好状态,但对其他系统产生副作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结构,而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实施的组织和协调。除此之外,工程项目进度、绩效、采购、成本、质量、合同和风险管理等都存在管理矛盾。

2.TRIZ理论中的RTC算子。资源(Resources)、时间(Time)、成本(Cost)算子是将资源、时间和成本因素进行一系列变化的思维试验。TRIZ给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是僵化的、静止的,也不是盲目的、漫无边际的,而是力求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果、联系、整体和局部、过去和未来,同时又是灵活的、富有想象力的,这些都是创新思维所应该具有的特质:(1)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定功能。传统思想认为,为了实现系统的某种功能,必须建立相应的装置或设备;而TRIZ则认为,为了实现系统的某种功能不必引入新的装置和设备,而只需对实现该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和优化;(2)任何系统都是朝着理想化方向发展的,也就是向着更可靠、简单有效的方向发展。系统的理想状态一般是不存在的,但当系统越接近理想状态,结构就越简单、成本就越低、效率就越高;(3)理想化意味着系统或子系统中现有资源的最优利用。这就可以使工程项目在生产使用功能、费用、进度、质量及其他方面均能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TRIZ创新理论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改革

在国外,以TRIZ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学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而在国内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特别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首先,基于TRIZ创新理论可以作为学生的选修课或讲座,重点介绍其支持创新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以及一些应用该理论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实例;其次,在课程设计中提出一些实际的创新问题,指导学生应用该方法完成任务,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理解该理论的意义,以及其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初步熟悉科学的、规范的创新活动流程,从而提高他们应用本方法解决创新问题的体验,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工作习惯。通过该课程学生能明白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在生产实际中有许多急需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中,多数都涉及学科间的交叉和相互渗透。

1.案例教学。TRIZ理论课程其实质就是从发明中来到发明的一门学科,所以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选取适当的案例,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有许多案例,但是其中的工程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等特征。在案例中不断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将案例中的知识加以创新运用到将来的工程项目中。案例教学就是不断地肯定学生,让学生自己发挥潜力,在收敛的状态下发挥其想象力。

2.课题讨论。引入TRIZ创新理论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延伸,给学生引导讨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无味而失去兴趣和信息,让学生在讨论中扮演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个角色,而教师则给与讨论方向的把握,以及正确积极的评价。如让学生分别扮演项目经理、监理等角色,遇到实际工程问题,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然后把问题解决。

五、结语

将TRIZ理论引入工程项目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中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创新规律,同时可以为未来创业者、实践者提供创新的思想武器,而创业活动则可以使TRIZ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使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笔者只是简单地论述TRIZ理论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几个方面的应用,希望今后的研究着力于创新技术在工程技术领域和教学过程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5).

[2]郭筠.TRIZ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1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市场需求 工程工程项目管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作为管理对象,计算机应用为辅助手段,结合系统工程、行为科学、网络计划技术和挣值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一门完整的应用学科。本文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中的组织管理、采购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培养学生有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1 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不仅仅只需要单一方面的专门人才,更需要的是全方面发展、宽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类似于工程项目管理这类专业涉及到的具体的技术性工作的人才。一方面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方面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更要求具有很强实践与动手能力。

1.1 市场的能力需求

根据目前我们对已毕业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工作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会使用办公基本软件、会查阅参考资料、掌握基本的土建施工知识、能独立完成工程项目的概预算、能使用工程管理方面的软件、能够对立完成网络图、会CAD 绘图和识图、懂基本的财务知识、能够完成招投标文件的编写,另外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肯吃苦的精神。

1.2 市场的岗位需求

我们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就职的主要去向是以下几个:(1)建设项目施工企业; (2)房地产开发企业;(3)设计院所; (4)物业公司;(5)厂矿企业的基建部门;(6)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公务员。通过对这些岗位的调研,我们也发现,就目前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而言,施工企业提供的岗位是最多的,其次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即,很大一部分岗位是一线的,要求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岗位。

因此,从市场提供的岗位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我们可以看出工程管理的本科毕业生不但要注重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的掌握,还要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有基本的土建施工的知识。

2 当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主要问题分析

2.1 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

(1)缺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呈经验型和感悟型。主要体现为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现在大多数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教学在选用教材方面,没有考虑市场侧变化和自己学校的学生特点;而教材的编写者在从教材编写到使用上,也没有明确教材的适用学生、适用范围等问题,这就造成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缺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2)教材陈旧。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教学内容的教材,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因此,教材体现出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现在的许多正在应用的教材出版时间比较早,而且内容体系比较固化,这就造成教材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虽然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在节能减排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等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主流的教材还仅仅停留在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管理上。这种脱节已经严重影响学生未来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表现。

2.2 教学方法呆板,偏重于理论

现在很多学校在工程项目管理授课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主要原因是教材的编写侧重于理论,这就造成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拘泥于传统的讲述式教学,理论性太强。有研究表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运用为中心。使学生成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

2.3 实践环节缺乏

主要表现为缺少合适的项目实习基地。就工程管理专业而言,虽然每个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专业老师也在竭尽全力为学生寻找实习地点,但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以及实习基地单位的工程项目的断档现象的不断出现之间的对立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也是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焦点问题。

2.4 教学队伍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师资力量薄弱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经验的要求比较高。但,由于我国高校的用人体制问题,很多授课教师本身就是“校门对校门”,他们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经验比较有限。这种状况就要求对这部分教师进行实践方面的培训。但由于经费和培训基地的限制,这种培训机会是很少的。

3 基于市场需求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对策与思考

3.1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培养市场需求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是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目标之一,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就要贴近市场的需求,改变以往的仅重视研究的教学目的,而坚持以实现用人单位需求为目的,在部分兼顾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目标,调整相关的课程体系,系统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积极改变现有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毕业生的所学能够快速应用,缩短他们在新岗位上上手的时间,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2 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改革是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优化的重要出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在自己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于开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学校,如何在结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扬长避短,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优选和自己学校特点相辅相成的、和自己的学生特点相辅相成的教材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3.3 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教学

虽然国内的有关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研究已经为提高和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很好的思路,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需求与学校的教育理论存在一定差距的难题。因为这个难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授课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的同步问题。因此,就必须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从动态的角度不断调整该课程的教学的方法。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因此,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者经历,同时还要熟悉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国内外发展动向,发展趋势。此外,学校还要制定计划,鼓励并支持授课教师定期到相关单位特别是到施工企业或者房地产企业进行短期见习或者阶段性兼职,获取实践经历,并积累最新的第一手的素材,为以后丰富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3.5 积极拓宽渠道,建立实习基地

这些年来,实践基地的缺乏,让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实习基地的缺乏,也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大瓶颈。因此,要利用各种资源,积极的开拓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

4 结语

以上就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安排教学内容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也必须围绕市场需求这一目标。当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之我见[J].高校讲坛,2010(5):66-68.

[2] 张晓兵.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34-36.

[3] 朱芳芳.基于项目教学的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9):62-64.

[4] 赵静,佘跃心.成果导向教学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186-187.

[5] 卜东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03-105.

[6] 庞海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演练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7-110.

[7] 邬伟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分析[J].新西部,2010(22):222-223.

[8] 孙海燕.《工程项目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讲坛,2010(3):96-97.

[9] 翟宁.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世纪桥,2008(10):19-12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高级职业学校教师,我常年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项目管理中, 如何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协调,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然而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论填鸭式教学、缺乏与工程实践和案例的结合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效,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自2012年我校部级示范校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精品课程开发小组的一员,不断深入思考课程改革方法,,突出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现将思考的几点心得总结如下:

一、科学选用教材教材,注重理实一体。

《施工项目管理》教材在市场上有多种,但内容大都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与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适应,造成了学生学习中易厌烦的情绪。所以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注重实践案例的解析内容,能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师也可以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自主编写校本教材,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和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案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全面性.案例本身应在整体上尊重课程体系及课堂教学规律,内容及授课顺序应与课堂教学同步.通过案例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满足专业需求为根本,以“必须、够用、适度”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精讲、简化。精讲,就是为满足专业能力需求中“必须”的部分课程内容开展重点教学,讲清、讲透、讲明白。例如在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主要环节的控制过程中的程序、方法都是实际运用中的重点内容,需细致分析讲解以让学生理解掌握,能够运用到现场管理中。简化,就是以“适度”为原则,在对一些内容进行教学时采用从总体把握,归纳总结,简而化之。例如在编制各种文件、报告时的依据,处理问题时的原则、要求、提交的资料等枯燥理论,要求学生能了解就可以了。通过以上对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既能使课程内容要求得到满足,又能使学生工作后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

三、创新授课方式,灵活考核方式

传统的单向陈述知识的教学状态已不适合现在的教学环境,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的课堂应用。例如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学生以后从事建筑行业可能会遇到的现场情境,模拟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施工过程中现场纠纷、事故处理等。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实战练习,在此训练中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能力。另外也可适时地进行生校外课堂、工程现场教学、专家互动式专题讲座等结合起来,依据案例,传授书本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使学生能够将每个章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相应部分建立起联系, 知道某一章节的理论方法是如何解决实践问题的,它在什么时候、什么环节使用。

课程考核也要以灵活的方式进行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淡化传统的记忆型考核。如:即每个小组一份任务,要求其提交成果并能课堂展示,教师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全面评估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学习兴趣

现在我校教室都已安装多媒体设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将传统纸质教案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可以节约板书的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量,使得既能简化又能表述清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图片、声音、色彩、动画等效果,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课程之初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演示一个较为典型的、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实施过程, 使学生首先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感性认识框架。教学过程中可到施工现场拍摄现场录像资料,利用动画形式展示各控制环节主要工作。这些方式与枯燥的语言表述相比更能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五、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建立专业化队伍

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手段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实践。师资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总体教学质量,而且是影响预期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最重要因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工程背景下的实践知识和经验,又要具备相应的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因此,学校应从教师专业背景、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造就一批经常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研究方向稳定,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群。使教师通过实践亲临其境的经验,把知识讲透讲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理顺观念结合在一起,为完善课程教学与实践应用结合,增强知识的前沿性、贯通性打好基础。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这些建议已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显出成效。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建设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更好,更有效,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我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改革行动也刚刚开始探索和尝试,希望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地研究教学改革与创新,将本专业课程建设得越来越好,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高级职业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亚兰.论案例教学与教育学的教法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2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