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选5篇)

  •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It was a silent meal and Scarlett’s temper was straining because it was her last supper in New Orleans and she wanted to do justice to the crawfish. And she could not enjoyit under his gaze.……And something terrifying was pursuing her a…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选5篇)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第1篇

二、迷雾之梦

小说共有四次提到过斯嘉丽的这个相似的梦境。第一次是她在瑞德的帮助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媚兰和她的孩子、黑奴普里茜冲出炮火连天的亚特兰大回到故乡塔拉后,全家人遭受着战争、饥饿、贫穷的煎熬。第二次是在斯嘉丽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因为她受到的攻击去报仇而丧生后,她自责愧疚而感到痛苦。第三次说到雾,是在新奥尔良的最后一天的夜里,她又做起了这个恶梦并从梦中惊醒。第四次说到雾与前三次不同,这次斯嘉丽看见的雾,不是在梦中,而是在现实中。最后一次提到雾应当是斯嘉丽症候,即把潜意识的替代物讲述出来,将潜意识引为意识从而解除症候。第三次的梦境与对话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It was a silent meal and Scarlett’s temper was straining because it was her last supper in New Orleans and she wanted to do justice to the crawfish. And she could not enjoyit under his gaze.……And something terrifying was pursuing her and she was running, running till her heart was bursting,running in a thick swimming fog, crying out, blindly seekingthat nameless, unknown haven of safety that was somewherein the mist about her.

何以斯嘉丽仍然会有这样的梦魇?弗洛伊德提出的“创伤的”这一概念或可解释。一种经历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一种最高度的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的。一个人的整个生活结构,如果因为创伤的经历而根本动摇,确也可以丧失生气,对现在和将来都不发生兴趣,而永远沉迷于回忆之中。恰如弗洛伊德所言,应当是来自两种本能。一种是饥饿本能也就是自我保存的本能,另一种则是性的本能。战事缭乱,斯嘉丽带着生产不久的媚兰和小女仆以及卫希礼的孩子一路从亚特兰大逃回塔拉庄园,遭遇了战火,被抢马的危险。食物问题是如此地棘手,斯嘉丽不得不亲身上阵,带领着家人下地劳作。这样的经历使得斯嘉丽心中对饥饿充满了恐慌的情绪。 除此之外,斯嘉丽那两次失败的婚姻,从未满足过的少女的饱满的,甚至于在塔拉庄园中与心爱的卫希礼不成功的尝试都让斯嘉丽本我中蓬勃的生命力饱受打击。然而令我们不解的是,如果斯嘉丽想要的都如她意识中那么清晰,那么梦境中的彼岸应当是少女时期的塔拉庄园,从十二橡树来此求婚的卫希礼。为何斯嘉丽一直不知道在梦里自己要寻的是什么呢?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梦应当是欲望的达成,而不是欲望的寻觅。至少梦境不应只带来恐惧而是某种隐晦的安慰。再看另一次关于斯嘉丽梦境的叙述:她到了一个荒凉古怪的地方,那里大雾迷漫,伸手不见五指。……天堂在哪里啊?它躲避她,但的确在什么地方,只是看不见罢了。她要是能找到它就好了!要是找到了它,她就安全了。可是恐惧使她两腿发软,饥饿使她头脑发晕。她绝望地大叫一声醒过来。

整个梦境都是作者的预设,也就是说作者代替斯嘉丽将梦的所有元素加以润饰,加以隐喻。故而我们不仅要理解作者所做的梦境的隐喻的含义,还要理解作者为何要作此安排,其中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过程。小说中描述到的四次迷雾不是斯嘉丽完整的梦境,这是经过玛格丽特删改之后的梦境。我们需要从艺术回归到现实。无此立足,则以上所言皆是荒诞。

三、双重隐喻

斯嘉丽是作者玛格丽特的人格投影。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也有一种反求于内的倾向,和神经病人相距不远。他也为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荣誉、权势、财富、名誉和妇人的爱。真正的艺术家知道如何润饰他的昼梦,使失去个人的色彩,而为他人共同欣赏,他又知道如何加以充分的修改,使不道德的根源不易被人探知。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亦是类似于以一种潜意识的满足。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年出生于美国南部的新生代城市亚特兰大,三四岁时,她的外祖母时常为她描述往昔的战火烽烟。亚特兰大的战争让小玛格丽特神往,她甚至常常和同盟老兵一起出游。菲茨塔拉德庄园是玛格丽特童年的乐园。这些都为她创作《飘》带来了素材和灵感。一战的风波第一次让玛格丽特体验到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1918年,即玛格丽特18岁时,她结识了一名青年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亨利有着英俊的外表,诗人般的气质,这便是玛格丽特心中的“卫希礼”;但战争夺去了这个年青人的生命,这也给玛格丽特带来了毕生的痛苦。

母亲梅贝莉去世,使玛格丽特成为她父亲和长兄生命中唯一的女人。母亲一直是父亲生活的动力和勇气,是玛格丽特无法取代的位置。如同斯嘉丽一样,玛格丽特生来就有一种反叛的气质。她同狂放不羁的厄普肖结识,并凭着一时的冲动与一个酗酒成性的恶棍结婚。这段婚姻不久便以失败告终。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玛格丽特如何将个人经历糅合进小说之中。庄园与父母的关系大致与真实相似,不同的是玛格丽特对于艾伦形象的描述,艾伦的强大是内心的善良坚强勇敢的感召性力量,而玛格丽特的母亲则未必是一位如此温柔和婉的女性。玛格丽特为艾伦塑造了一段年轻时期刻骨铭心的爱恋,母亲对于父亲的感情并不是真正的少女的爱慕,母亲的形象虽然光辉完美却是与斯嘉丽的本我格格不入的,相反父亲的爱尔兰血统则在斯嘉丽身上有了如此明显的体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伊拉克特拉情结的再现呢?母亲的强势令玛格丽特敬畏且自卑,于是在书中母亲对于婚姻是有精神上的不忠的。而斯嘉丽最后则成为了拯救塔拉,与父亲心意相通的人。第二个重大的修饰在于卫希礼这个人物的设定。卫希礼自然是玛格丽特初恋的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的投射,但是在书中卫希礼从不爱斯嘉丽,更奇特的是他从战争中存活了下来并成为了被时代抛弃的无用之人。第三个重大的修饰则是瑞德-巴特勒这个核心形象的设定。很明显这个充满恶棍气质却痴心一片的角色来自于玛格丽特第二任丈夫厄普肖和第三任丈夫马什的结合。厄普肖风流落拓,马什则体贴专情,是斯嘉丽的真爱。

玛格丽特最先完成的是飘的最后一章,也即是最先完成对斯嘉丽梦的解密:斯嘉丽在凶险的迷雾之中寻找的是瑞德·巴特勒——温暖和安全的所在。但是由我们来解梦的时候,却只能把这一章当做是玛格丽特梦的一部分:她真正无法面对的是失去毕生挚爱——完美的卫希礼的伤痛以及嫁给一个弃她而去的风流恶棍的羞耻悔恨。斯嘉丽从来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玛格丽特,事实上,斯嘉丽是玛格丽特的本我与自我,而媚兰则是玛格丽特的超我。玛格丽特将卫希礼完整的爱情留给了道德完美,如同母亲一样的媚兰,或许只有这样,玛格丽特才能将她灵魂最美的一部分与挚爱之人葬在一起。更加使她无法面对的是厄普肖的背弃,故而她将马什的形象也柔和在瑞德身上以此来安慰自己内心的伤痕——厄普肖是爱自己的,自己并没有被无情地遗弃。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西方艺坛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特别是对达利的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解析了达利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多方面关连,指出其在表面现象下的深刻关系。

如果要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一那么画家达利是最好的诠释者。这位画家简直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完美的模版和最努力的身体力行者。 

达利是作为一名超现实主义者为人熟知的,尽管他曾经被同行逐出这个前卫的团体。对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正如布雷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由于相信这些发现,一股思潮形成了。”达利加入超现实主义阵营之前,弗洛伊德已经完成他的大部分著作,《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论无意识》、《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等等。而弗洛伊德在 1910年的作品《达 ·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首次把艺术家归入他的研究阵营,他用性欲升华理论分析了达 ·芬奇及其《蒙娜丽莎》等作品,在他看来,“艺术的产生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 目的在发泄那些在今 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而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弗洛伊德在《创作家和白日梦》中提出:“难道我们不应当追溯到童年时代去寻找想像活动的最初踪迹么?”那是一个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而热衷童年记忆的时代,达利的西班牙同乡毕加索由于其著名的《和平鸽》,就被发掘出画家童年一段和父亲相关的佚事。达利的父亲是一位有对于家庭有绝对权威的公证人,他的父亲比起别人来 ,更经常的恐吓他。在达利 21岁的作品《艺术家的父亲》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位父亲的神威。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他童年时代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受到父亲权威威胁的少年达利在母亲去世后写道:“为了向我受到的伤害复仇,这伤害就是母亲的死亡。我怀着宗教般的热忱崇拜她、爱慕她。”达利把这一带有情感力量的潜意识集结投射到他唯一的伴侣加拉的身上,在她身上,达利发现 了童年时幻想的伴侣一加露兹凯,那想象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他又把对于母亲的爱转移到加拉身上。达利运用他艺术家的神秘力量 ,把加拉变成皮格马利翁手下骤然复活的女神。在 1950—1970年间他有许多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有关圣母的,他的圣母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加拉,其中《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中身着古代宽袍的圣母居然有着时髦的发式。他把妻子奉成女神,“加拉的崇拜者”是他永速扮演著的角色。

再让我们来看达利是如何完成他的作品的。希腊的哲学家们把艺术叫做“自然的模仿”而达利的作品却是对人类梦境谵妄的准确描摹。对梦的转录一直在达利的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他的地中海人的遗传因素,做梦是易事,一个谣班牙式的午睡总是向他打开白日梦的大门。白日梦只是人在 白天精神疲倦 ,注意力涣散时脑际涌现的一些幻想,这种幻想和夜梦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可能确切的了解达利的梦到底是个什么摸样,他的作品是否梦的忠实转录,不得而知。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方式之一是意象化,是把抽象的观念和欲望敷演成具体可见的视觉形象。达利遵循了弗洛伊德有关梦的工作的理论,他绝对现实主义的对待梦境中外表完全不同的成分,用一丝不苟的现实笔法来描绘梦境。达利运用他的所谓“偏执狂批判”,一种挖掘潜意识境界的执拗的妄想狂式的思维方式,画家把毫不相干的事物凑在一起 ,使迷幻系统化,他那些极其细致清晰的画面绝对不会是在做梦的状态下做出的。达利把他的主角们置于于一个看似虚妄的空间,大多数情况是画在风景中,这样那些毫不相关的事物就在这个空间建立了联系。这种空间的迷恋来自他家乡的卡德兹奎对于不了解这个地中海小城的人们来说,色彩似乎过分强烈了,简直是不可能有的。然而,鲜明的色彩精确的表现了空中的光线照在海面、海滨 、岩石和悬崖上的效果,这个仅仅是达利曾经看到的最一般的风景,他成功的将熟悉的海滨和岩石综合成一个理想的海岸,给观众造成幻觉,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合理性。卡德兹奎于之达利 ,正如维克多山对于塞尚的意义。达利的作品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是“经过改装的梦”弗洛伊德早已指出,艺术家不同于真正的白日梦患者,艺术创作也不完全等同于白日梦。由于艺术家的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感激和赞赏,这样,他通过幻想赢得了他以前只能在幻想中获得的一切:荣誉、权利和女人的爱情。

达利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似乎是在解释弗洛伊德 的理论 ,他作品中有许多主题来 自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尤其在早期的超现实运动中,达利的作品包含了很多的心理学因素,画面充斥着潜意识的符号,抽屉、火、蜗牛。抽屉在弗洛伊德解释是代表女人潜藏的情欲,而在达利的作品中,抽屉基本是在女人体上出现,这或许正应验了弗洛伊德的解释,也表现了达利对情欲的幻想。弗洛伊德指出,某种生物上的缺乏(需要)在本我中能激发起一种满足这个需要的物体或事件上的意象,从而减少与这种需要有关的紧张状态。例如,对食物的需要会自动地在本我中触发与食物有关的意象。这种意象对于暂时减少有关食物需要的紧张状态有效果,它就是愿望满足。满足达利愿望的食物是甲壳类动物蜗牛,蜗牛的意象在达利的世界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中“我的斗争”标题下一张矛盾的表中,他拥护的就有蜗牛,他十分爱吃蜗牛这种柔软的、湿哒哒、粘乎乎的软体动物,甚至当他在弗洛伊德的房外看到挂在自行车上的一只蜗牛时,居然联系到弗洛伊德的脑袋。他的作品中也充斥了柔软的到处流淌的不知名物体,也许这是画家对于食物方面嗜好的投射。对于吃 ,他有着强烈的热情,一份放在盘子上的山鹅,他都能认为这个“苗条躯体,仿佛达到了拉斐尔式的完美比例”。

潜意识理论、泛性欲理论和梦的理论,是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体系的三大支柱,达利的行为与作品似乎完美的印证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也自诩为“一个优秀的弗洛伊德学派的英雄”了,然而弗洛伊德仅仅把达利看作“完美的西班牙人的典型”。达利与这位精神导师的唯一一次会面,1938年在英国伦敦,作家茨威格把达利介绍给弗洛伊德,两个旷世天才的会晤却没有碰出火花。此前,达利为这次见面做了许多形象与语言上的准备,但是听完他的一番慷慨陈辞,弗洛伊德转身对茨威格说:“多么狂热啊!多么完美的一个西班牙型。”在他眼中,达利只是一个典型病例,而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同时,他对达利的无意识绘画也没兴趣,只想用他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要是时间上允许,可能弗洛伊德会再写一本《达利和他童年的几个记忆》,以此来证实自己的理论。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第3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性欲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性欲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性欲与文艺》《文艺与性欲》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情欲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性欲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第二个是心理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大、心理压力也在加大,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得到有关心理学工作者重视,重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当代的主流心理学是实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以研究程序、假设、方法控制、定量分析等来评价研究的水平和科学性。站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审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自然会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疑问,许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立场的心理学学者拒绝研究精神分析。因此,虽然弗洛伊德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却很少有心理学学者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领域远没有在文学领域那样受到重视。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觉艺术

弗洛伊德的理论在西方艺术界里引起了很多艺术家的推崇。近年来不少获奥斯卡奖的影视作品,如我们所熟知的W斯卡获奖影片《爱德华大夫》、 《沉默的羔羊》等,大都从人格的更深层次来表现人性,并从更深精神领域来刻画人物,非常明显地把弗洛伊德的理论渗透到了影视艺术作品中。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论研究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round Freud,1856-1939)在2。世纪初提出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理论是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来解释人性的系统理论。他的理论影响了无数心理学家以及艺术家。

图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结构”与“三种意识层面”的对应关系

(一)精神分析趋向的人格理论。

本我(id):本我是人格的原始系统,包含着不合理的、荒谬的心理内容,它与潜意识层面相对应。在正常人的生理活动中,本我很自然地要受到压抑、阻止,否则,任它们泛滥就会使人疯狂,不可收拾。自我(ego):自我是人格的表层结构,作为本我的对立面,是在人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婴儿最初只有本我,但不久他就逐步懂得用某种方式比用其他方式,能使本我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满足,这就导致了自我的产生,因此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自我一方面是满足本我的欲望,使本我通过伪装,寻找合适的时机在现实中得到部分满足;另一方面,自我又决定本我的各种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允许其满足。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就如骑马人和马的关系,马供给力量,而骑马人决定方向。超我(superego):超我处于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包括社会规范和文化标准在个人内心的体验,也包括最为理想的抱负。它代表着社会道德,与人的本我处于直接的冲突中。

(二)潜意识、意识与人格。

超我对意识进行严格控制,引起意识的紧张忧虑。为了免除忧虑,自我必须有计划、有节制地采取行动:一方面,对超我表示敬意和服从,另一方面,还要部分地、间接地实现本我的要求,这就需要给“本我”加以改装。自我的调节作用,可以表现为对现实的退让,也可以表现为缓和“超我”的苛刻要求。这样,经过“自我”调节、修改的“本我”,就可以适当地表现出来。自我的职责是同时满足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而自我要使本我的欲望得到满足,不仅要考虑外界条件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所以,弗洛伊德曾在《精神分析学新论》中,悲叹“人生不是容易的”。其含义就是“自找”要侍候三个严厉的主人,并尽力调解这三个主人的主张和要求。这三个暴君就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当自我受到三方面过于严厉的威胁、逼迫的时候,它就会有沉重的忧虑。因为自我源于知觉体系的经验,命中注定要代表外部世界的要求;它也愿做“本我”的奴仆,因为“本我”有着太强的冲动力;同时,它的每个动作都要受到严厉的“超我”的监视。“超我”不顾“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任何困难。个人如若不能忍受社会标准的要求,“超我”就会用紧张的情感去责备“自我”,使“自我”产生负罪感。山此可见,“自我”常为“本我”所激动,被“超我”所包围,又被外界现实所阻挠,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因此,它怎能不感叹“人生是不容易的”。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及其贡献

(一)艺术起源的原动力与人格的层面――本我(id)。

艺术起源的原动力――里比多(Libido)说:早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艺术起源的原动力就是“里比多”。里比多也称性力,是一种原始、本能、盲目的冲动,且通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之中,它是一切行为的推动力。

1 人的一生都有性的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生命的原动力,在人类生活中异常活跃,像地下奔腾的岩浆,无时无刻不在蒸腾、冲动,寻求着爆发。”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一般而言,人们的性本能受到控制,随之就会产生无意识的爱、恨、愤怒等,“从广义的发生学角度来看,这是有道理的。我们把一切温柔的情感表示都算作属于性的本能,这种情感产生于原始的性感情,甚至那些情感在原始和目的方面已被禁止,或者已把这个目的变成了另一个不再有性的目的。”为此,弗洛伊德强调“不血该忽略或低估心理因素。我们使用的‘’一词和德语中所用的‘爱’(uchen)这个词具有同样的涵义”。弗洛伊德特别批评了不懂精神分析观点的人,认为他们“都无权干涉精神理论。他们由于只强调的躯体因素,所以他们把问题简单化了”。弗洛伊德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梵高、尼采、卡夫卡等艺术家。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位“癫痫”病人,当他沉浸于创作时,各种神经症症状都没有了。弗洛伊德由此认定,艺术家的创作是神经症的转机,艺术家的创作对其神经症有补偿与替代的作用,所以,神经症是艺术创作的心理基础。此即代偿说的主要内容。梵高、尼采、卡夫卡等都有类似的情况。但是,若把这个结论推而广之,则容易犯以点带面的错误。后来,弗洛伊德提出了游戏说。他指出:“每一个做游戏的儿童的行为,同一个富于想象的作家是一样的;他们创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他们按照自己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自己天地里的一切。”艺术家也是“像儿童做游戏一样,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他们倾注了丰富的感情,“这种想象的诗一般的世界就是艺术”。

2 艺术活动的宣泄功能。

弗洛伊德在给维也纳大学开设讲座时,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精神分析学一再把行为看做是想要缓解不满足的愿望――这首先体现在创造性艺术家本人身上,继而体现在听众和观众身上。”也就是说,宣泄作用先是发自创作者身上,然后诱发欣赏者的共鸣。

许多艺术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常常感到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在作品末完成的时候,总是郁结在心中,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种不畅的感觉。这种冲动如若不能从其作品中宣泄出来,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生命体内其他系统的异常。当他们把自己意识活动中的内容以影视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时,他们躯体的生理方面的不通畅所造成的生理异常,就可以消除,心理也就趋于平衡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艺术家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使自己自由,并且靠着他的作品传达一些有着同样被压抑的愿望的人们。”这就是说创作者和欣赏者要有“同样被压抑的愿望”,艺术作品才会引发欣赏者的共鸣,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把郁积在心中的七情六欲随着作品情节内容具体、生动、形象、细腻地展开,或者在五彩缤纷的声、光、 色的魅力烘托下,毫不犹豫地释放出来,或者这些欣赏者会在被激荡起来的情感流动中,悟出了某些人生的真谛,找到了解决自己疑难问题的方法,心情也随之愉悦,从外向内然后又从内向外地s舒展起来,“被压抑的愿望在梦幻中达成了”。这样,被郁积的情绪得到宣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二)影视艺术与潜意识、梦的分析。

1 影视艺术与梦。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与梦都是缘于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欲望。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双向的:其一,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的愿望,可以在种种艺术形态中得到变相的满足;其二,众多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又可以激励人们为在现实中真正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奋斗。而梦的作用是单向的,愿望在梦中满足后,一般情况下就不再追求了。同时,弗洛伊德还明确指出:普通人向他人说梦,一般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而“当一个艺术天才向别人描述他的游戏或叙述他个人的白日梦时,我们会感到极大的乐趣”。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的幻想越丰富、越强烈,就会创作出更多的斑斓多彩的“白日梦”,许多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充满了幻想与梦幻的色彩。最为明显的影视作品如奥斯卡获奖影片《爱德华大夫》中,将梦的解析以及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始终贯穿于整个作品中,从童年创伤的潜意识症结无法解脱的病人及假扮为医生的“爱德华大夫”身上,以及为他进行释梦的医生们,影片自始至终在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着诠释。

2 影视艺术与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的所作所为与玩耍中的孩子的作为一样。他创造出一个他十分严肃地对待的幻想的世界,他对这个幻想的世界怀着极大的热情――同时又把它同现实严格地区分开来。”他指出,在想象的世界里,可以满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他对幻想的作用赋予“动力性”意义,他认为,“未能满足的愿望,使幻想的人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一个愿望的实现。”因此有幻想的人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就会义无反顾地把幻想变成现实。影视艺术的作用是可以把人的潜意识活动的内容释放出来。弗洛伊德把它归结为愿望的达成,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可以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满足,他指出:“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中感到不愉快”,艺术家可将自己的白日梦加以改造、化妆,组织成文学、艺术作品。在影视艺术作品中,也经常以“抽象、概括的动作、语言”一带而过。艺术的构思、修改过程,也是“理性意识”压抑的结果。同样艺术的构思、修改过程,也是在“理性意识”的管理下,舍弃了无意识中流露出来的不符合超我要求的内容。

弗洛伊德还意识到“理性”意识对影视艺术的不同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做梦时,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区域都处于浅压抑或深压抑的状态,大脑活动的生理水平降低了,所以,梦的状态类似催眠状态,无逻辑性、无批判性。而影视艺术作品则是在社会意识的检验下,具有逻辑性、批判性的“理性”特点。

3 欣赏者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宣泄”。

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甚至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其情感需要是有差论的。所以,每个人欣赏影视艺术作品,都是为了当时的情感需要。有时他们纯粹为了欣赏艺术,有时是为了宣泄一下自己的某种情绪,有时只是为喜爱某位导演,赏罚分明。欣赏者在欣赏影视艺术作品时都是有针对性的。只有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欣赏者才能在欣赏过程中畅快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愉悦自己的心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身心得到最佳调适。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精神分析;催眠大师;意识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92-01

当代众多的心理学家都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在临床的实践中多次借助了这一理论。由陈正道导演的悬疑剧情片《催眠大师》正是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国外已经出现过多部催眠题材的电影。在电影《催眠大师》中,两位主人公心理的变化也在随着对方的催眠在梦境中不断深入,从中可以看到导演巧妙的构思以及对弗洛伊_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与拓展。整部电影主要运用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意识与潜意识”“人格结构理论”“梦的解析理论”阐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一、关于电影

2014年4月9日上映的电影《催眠大师》吸引了大批心理学研究者以及电影爱好者的关注,同时在社会各界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整个故事的情节主要围绕徐瑞宁和任小妍的对话与回忆展开,整个气氛充满悬疑、神秘与惊悚。通过借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两位催眠师通过对对方的催眠,潜入对方潜意识中设置多个虚拟空间唤起对方的回忆。催眠师首先有意识地潜入对方无意识的潜意识中,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然后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与催眠,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获得心理的白我释放。影片中的徐瑞宁和任小妍都在对方不断的催眠中,使白己深藏内心的情感、故事不断地出现在意识中,从而获得意识的解放。

二、关于情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弗洛伊德早期理论和弗洛伊德晚期理论。

弗洛伊德早期理论(1895-1913年),主要是包括弗洛伊德理论的产生期、奠基期、形成期。其主要内容主要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内容和治疗方法、潜意识理论、压抑和抵抗、泛性论、梦的解释、行为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晚期理论(1914-1939年)。在该时期特别是在1920年之后,弗洛伊德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发展成为弗洛伊德主义。主要包括人格结构学说的创立、本能理论的发展、社会文化理论的形成。

在所有的理论中.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梦的理论、本能论、焦虑论、防卫机制理论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说。

1.潜意识理论。潜意识是处于心理的最深层次,主要指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及其替代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的主要特点是非理性、冲动性、无道德性、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不可知性、非语言性。这些与人类社会、宗教伦理、法律法规相悖的观念,有着强烈的心理负荷,一味地按照快乐的原则寻求内心的满足。潜意识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全部有意识的生活,是整个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在影片一开始讲述的是一位中年妇女拉着一位小女孩在躲避一位的追赶。这为中年妇女在无意识中跑入了徐瑞宁的工作室,并向徐瑞宁强调那位是追赶她与女儿的“凶手”;而徐瑞宁则怀疑,中年妇女手里拉着的小女孩儿是放入女儿,他劝说中年妇女放手,将女孩儿还给;一则10年前的新闻报道了一位粗心母亲倒车误将6岁女儿碾死的事件;这为中年妇女就是当时那位粗心的母亲,而则是10年前的自己;徐瑞宁告诉中年妇女女儿已经原谅了多年前的自己,十年前的自己也已经原谅了现在的她。梦境过后,中年说出了隐藏在自己心中10年的秘密,充满内疚与白责的内心也在那一刻得到释放。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意识是心理可以直接感知的部分,心理感知的部分,人们往往认为他是真实存在的。潜意识是我们无法直接感知的,但它在一定时候是在活动着的,我们一般通过某种结果来推断它的存在。影片中任小妍在内心深处一直在思念着抛弃自己的父母以及己故的男友,但是这种思念却无法得到满足。在现实生活中,她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带上了自己个人的情感因素。半夜里突然出现的玻璃弹珠以及路边的小女孩都是自己的另一种外化形式。

三、总结

在生活中,以催眠为题材的电影并不少见。比如,之前在各大影院热播的《盗梦空间》,通过梦境的层层深入探索隐藏在人们心理的秘密。瑞典以催眠为题材的电影《催眠师》也是一部经典影片。为调查一起谋杀案件,警察邀请了心理医生进行催眠了解案件的经过,没想到这些却唤起了心理医生一些不愿意而对的过去。所有这些电影都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氛围,将观众从从现实拉入了梦境中。

参考文献:

[1]周欣媛.一次脆弱心灵的自我救赎[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9):28-30.

[2]金军伟.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概况评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7(3).

[3]谈晓琴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崔金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心理史学[D]济南:山东大学,2008.

[5]马广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心理学论题[J]丈史哲,2001(4):55-59

[6]熊国荣精神分析理论与电视剧批评[J]现代传播,2010(6):87-90

[7]赖干坚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评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

[8]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9]荣格.心理类型学[M].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

[10]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