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三一轮复习;教材文本解读;有效教学
高考改革是必然的,但本人认为无论是形式的创新还是材料的新颖都体现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中。因此,笔者认为高三复习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尤其是一轮复习。所谓“解读”能力,即培养学生阅读解释、分析研究、理解体会的能力,而教材便是最科学、直接、严谨的资料,故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尝试通过教材文本解读构建有效复习。
一、实践研究之缘起
1.基于课标要求的目标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要求:“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此表述中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程度是不同的,用“扩大掌握”“深入了解”等词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的要求。在高考模拟或真题中呈现回归课本、材料题客观题化等现象,其实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要求的体现。
2.基于高考考查的倾向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落实基础,重在理解”是唯一不变的主题。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新课程主干知识、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史料信息解读能力。命题创设题干情境如历史论文关键词、古代牛耕图、古诗、理学家辩论、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性学习搜集的史料、学科术语、孙中山言论、中国外交史相关简表、中东战争形势图、通货膨胀示意图、历史文献材料、文化遗产图片等,都最终考查史料解读与信息提取能力。
3.基于现实教学的不足性
回归课本,回归史实,回归基础的要求往往被广大一线教师误解:(1)在高三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目标下,教学过程便是低层次的机械记忆了,而学生临时抱佛脚、考前突击应付的现象比比皆是,只会照搬课本知识进行回答,学生缺乏基本的史料解读和信息提取能力。(2)高三历史教师认识到解读能力的重要性,于是将与课堂复习内容有关的资料通通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析。如,笔者在一次教学交流中,一位高三教师在复习人民版必修一《卓尔不群的雅典》时,汇集了大量图文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下面简略展示:
[案例1]设计一:用相关图片让学生理解梭伦改革中财产等级制。
设计二:用以下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梭伦改革的影响。
设计三: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
设计四:用“帕帕迪的政治生活”中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案例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设计五:实战演练,因教学辅助资料中10~12年高考试题已有涉及,故课堂上安排2009年上海卷4、2008年海南单科、2008年广东单科、2009年江苏卷13、2008年宁夏文综、2009年安徽卷17,共六题高考真题进行训练。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难看出教师准备充分,内容充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但从课堂现场来看,学生是忙乱的,并没有跟上教师的节奏;从课堂实效来看,知识脉络不清晰,与书本整个知识结构脱节。一堂好的历史课应当既有趣味性又有思想性。为此,我们总会在教材文本之外寻找一些兼具趣味性与思想性的资料。这样做当然无可厚非,事实证明好的课外资料确能点亮历史课堂。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教材文本与课外资料的主次关系,不能本末颠倒。
其实,要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材料不就在我们身边吗?――教材。教材就是教学最好的材料,它既是教师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注重教材文本的解读既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理解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
二、实践研究之尝试
基于现实与目标要求,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中进行了大胆尝试,即通过教材文本解读的训练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材料解读能力。如何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呢?笔者认为可以按照“章标题―节标题―框标题―具体内容”几个步骤展开。以正在进行的复习内容为例进行说明。
[案例2]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
解读之一 ――章标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从“现代”与“对外关系”进行解读,将标题解读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指导下的外交活动,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外交?什么因素影响外交?新中国的外交各阶段的政策是什么?有什么外交成就?步步紧扣构建专题框架结构,梳理整个专题的主干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读之二――节标题:《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解读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及不结盟政策指导下的多边外交,使学生在展开内容复习前首先明确具体学习目标,即这节内容是现代中国哪个时期的什么外交政策和成就。
解读之三――框标题:“外交政策的调整”解读为新时期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不结盟,“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两框解读为开展以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学生通过解读每一框的内容,将散落在整节内容各处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某一种联系思维如并列、因果、总分关系等。
解读之四――内容:通过1984年邓小平讲话解读什么是不结盟?通过教材第96页“中国队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解读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具体指全面参与联合国主要机构和参加联合国各种重要会议及活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内容解读为参加和组织区域性组织即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各种活动、倡导发起“上海五国机制”并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落实基础
知识。
整个解读过程结构紧密,内容完整,思维逻辑性强,且每一步的推进学生是知识的生成者,教师只是通过设问加以引导。
[案例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解读之一――章标题:设计思考:教材提到的“古代希腊、罗马”具体指哪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古希腊、罗马又给世界创造了什么政治文明?由此将专题六的标题解读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左右,希腊的民主政治与罗马的法律体系。梳理专题内容即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及代表;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
解读之二――节标题:《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解读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将标题化繁为简。
解读之三――框标题:“蔚蓝色的希腊”“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三个标题用了比较文学的用词体现了希腊民主政治产生条件的海洋自然条件、城邦社会条件及公民素质条件。而且“蔚蓝色”“充满活力”“珍惜自由”三个用语都体现了每个条件的特点,但是学生在理解方面有困难。如将其解读为“独特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是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城邦特点是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公民素质和权利是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保障”,学生较易接受。
解读之四――内容:第一框内容解读,理解“独特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是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设问:根据教材102页和教师提供的图片,分析希腊的地理环境怎么样?为什么这样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第二框内容解读,理解“城邦特点是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设问:什么是城邦?城邦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怎样影响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引导学生概括第二框内容,并理解城邦与民族政治之间的关联。第三框内容解读,理解“公民素质和权利为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专题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熟悉度低,但通过文本的解读就变得简单,且解读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概括、理解思维能力。立足教材文本的解读,既注重考点基础知识的梳理,又注重学生阅读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既致力于粗线条专题框架的构建和阶段特征的把握,又能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
三、基于实践的反思
教材文本解读活动是一种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建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学生来说,解读每个文本(专题题目、课标题、框标题、具体内容等)都是一种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高三一轮复习中加强教材文本解读,既有利于学生把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并生成某种共识,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第2篇
四川宜宾 刘桐
A:你所说的专科国防生其实全称叫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这是依托高职院校为部队定向培养技术复杂、培训周期较长的军地通用士官,毕业后补充到士官岗位服役,以拓宽部队专业技术士官来源,提升士官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这项政策从2012年开始实施。
报考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考生要向本人户口所在地县级征兵办公室申请参加政治审查。省征兵办公室组织参检考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面试。体格检查办法和标准按照征集义务兵的规定执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据体检、政审和面试合格考生名单,在相关考生的电子信息中标注合格标志,作为投档的依据之一。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从体检、政审和面试合格考生中,根据志愿按试点高校招生计划数的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供试点高校审录。
2013年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相关政策还未出台,这里可以参考2012年的相关政策。2012年,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对象为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止2012年8月31日),男性、理科、未婚,其政治、身体条件按照征集义务兵的规定执行。试点计划层次为高职(专科)。2012年试点单位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四川省试点高校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Q:我今年上了二本线,但被我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录取了,我选择了复读,但又听说明年是新课改,高考难度增加了并且高考录取过程中,对复读生会有一些限制,我有些担心。
贵州遵义 丁玲
A:如果你是被某所高校录取了,不满意选择弃学参加复读,又担心来年是否对复读生有一些限制,那么就要关注你所在地是否出台有相应规定了。目前,有些省(区、市)对此类考生有所限制,例如甘肃省规定:“凡按考生志愿录取的考生,如果没有报到入学,下一年度录取时,省级招生办将其上一年度录取未报到情况向招生院校提供,若学校以考生诚信缺失不予录取,其后果由考生自负。”此外,军队(武警)院校、国防生招生、某些有特殊要求的高校或专业以及某些省(区、市)规定的政策性加分项目只针对应届毕业生,而其他普通高校未对复读生的报考做出限制。
此外,你所在的省2013年将实行新课改高考,其实,新课改的高考将由考查死记硬背变为考查探究的过程。这对于复读生学习新知识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难度,但不会成其为影响高考的因素。因此,对于新课改后复读的考生,大可不必过多担心。
Q:我们才刚进高三,班主任就要我们准备自主选拔录取考试的报名资料,听说如果通过了,可以获得高考加分。现在就准备这个有必要PS?我们有的同学还利用周末时间报了自主选拔录取培训班,这种培训有效果PS?
湖北武汉 邓亮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第3篇
一、2018高考复读新规定
1、复读生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的要求
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部门明确规定,高考复读生在参加高考和录取的过程中不得出现高考减分录取的情况,对待高考复读生的录取政策要和普通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对待,在对待少数民族高考复读生的政策上,同样存在加分政策,不得一任何形式歧视高考复读考生。
2、部分院校会对高考复读生的录取有所限制
虽然高考复读生和普通的高考生没有过分的区别对待,但是在某校高校的录取政策上,也会有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的院校,这一点需要高考复读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院校时各位留心注意。比如一些军事类的院校、国防生和部分高校的保送生在录取时有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
3、高考复读生同样可以报考香港的大学院校
复读生高考政策和普通的应届高考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在选择报考的大学院校时,只要复读考生的分数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要求,高考复读考生也同样可以报考香港的高校。
二、高考改革对复读生有什么影响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实行后,由于高考科目有了变化,肯定会对衔接阶段的复读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有复读打算的考生也不要着急,省教育考试院肯定会出台相应的衔接办法,使复读生能够正常参加改革后的高考录取。
虽然说2018年是高考改革过渡的一年,但是大多数的省市都是从2018年开始改革的,而且改革一般都是从高一新生开始的,所以对于复读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高考改革之后,规定今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终身有效,选考科目两年内有效,这就意味着,以后复习生重新参加高考只需要重考语数外就可以了,这对于很多复读生来说是一个好机会。
三、高中复读的要求有什么
有的学校在招生高考复读生的时候是要看高考成绩的,有些学校对于成绩比较低的考生是不招收的,所以高考复读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有所注意。
先考察一些学校在招生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求,然后在实地考察一下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升学率怎么样,但是一般考生在选择复读学校的时候都选择原学校,因为比较熟悉老师的讲课思路,减少了一个熟悉身边环境的时间,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
四、哪些人适合复读
1、有强烈复读*的考生
这类考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今年的高考成绩不符合预期。考生对结果心存不甘,很想通过一年的努力拼搏,争取明年考上理想的大学。
2、高考发挥失常
一般是指考试时身体不适,因生病影响水平发挥;心理焦虑,整夜失眠导致考试失常;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损失,如涂错了卡,漏做题,时间分配不当,或违反考规导致扣分、丢分等。
3、平常学习态度不认真
考前贪玩,如迷恋网吧,耽误学习,受到落榜打击后才醒悟。
4、学习方法不当
有的学生偏科,有一科很差,拖后腿,只有复读,重点攻差科;忽视基础,眼高手低,把精力放在解难题上,策略上犯错,致使基础题分拿不全,难题分又拿不高;不听从老师指导,不注意劳逸结合等,使学习效率低下。
5、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差
一些艺术类考生,每年都有因为文化课成绩差而落榜,随着艺术类专业提高文化课录取线,集中强化文化课学习成了不少艺术类考生的必经之路。
6、弥补报考志愿失误
有的考生由于所报志愿没有拉开梯度,结果考出的是一批本科的分数,却掉入二批本科的起点;也有考生填了 服从调剂 ,结果与自己的志向差距太大,比如,根本不打算学医,却被医学院录取。
五、哪些人不适合复读
1、自制能力差的考生,他们经不起*,容易三心二意。
2、自己不想再努力的考生,老师、家长勉强他也没有用。
3、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基础很差的考生,仅有一年是很难改变面貌的。
4、没有心思学习、缺乏学习动力的考生,复读的成功机会也不大。
如果复读不想吃苦,就不要复读了。没有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如果复读不想吃苦,就趁早把学校发的《高考志愿报考指南》研究透彻,选择一个统招大学上了。
六、复读存在的风险
1、和被大学录取的 天之骄子 相比, 复读生 往往背负着落榜生的心理压力,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来说会对性格、人生观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
2、如果复读生被单独编班,班级学习氛围弱于正常班级,学生之间会相互影响,不利于成绩提高。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复读生经过一年复读,成绩提高并不理想。
3、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忽略了一年复读的 时间成本 。人这一生也就70年左右,花一年时间用来复习已经学过的 语数外数理化 究竟值不值呢?
4、我国高校每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20万左右,晚毕业一年,就更难就业,因此早上一年学,就可能增加找到好工作的机会。
5、有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复读,分数还不如上年,这种情况据统计,也有20%的学生是这样,尤其是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复读时再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成绩不升反降。
七、决定复读后,哪些学校值得信赖
目前社会上的复读班如雨后春笋遍地出现,令人眼花缭乱。为此必须经过认真考察、思考才能做出选择。反之,不仅浪费金钱,还要耽误时间,错失高考良机,误了学生的前程。那么怎么进行选择呢?特提供较为合理可靠的五项标准如下:
1、看往届有无真凭实据的学员成绩
不能只看空洞的数字,如考上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若干人,过本科线若干人,提高多少分多少人,升学率百分之几十等等,因为竞争激烈,有些班所报的数字越来越邪乎,真假难辨,所以还要看这个复读班是否敢于在报刊上、网页上和向社会公开的宣传资料上登出如所报之数的大批学员的真实姓名、往届高考的成绩、当年的高考成绩和被录取的学校名称(这算经得起查核)。
如果只登出几个考生的姓名和成绩也不够(原因自不必说),必须是大批的可供查考的有真名实姓、录取学校名称的学生成绩。否则,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2、看教师队伍的真正质量
不能只看笼统的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若干人,或某某重点学校教师若干人的数字。或只看有高考专家、顾问若干人等等名字。
要看这个复读班是否敢于在报刊上、网页上和向社会公开的宣传资料上一一列出常年任教的教师真实姓名、职称、照片、来自何校等等情况。
因为只是请几个专家开两次讲座或 顾问顾问 ,而不是常年在班里任教,对复读学员就没有实际价值,只是招牌而已。而含糊地说有某重点学校教师一人或几人却不宣布真名实姓或甚至只说王老师、*,连名字都不能完全说清楚的,那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3、看往届学生的真实评价
如果一个复读班办得真有成绩,就必然会留有考上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以及其他院校的有真名实姓的学员亲自写下的文字材料,而且这些材料也敢于在报刊上、网页上和向社会公开的宣传资料上大量刊登(不是一两个人或三五个人而是几十人、上百人写的,留有可查的原件的)。
看看这些学员是如何评价这个复读班的。因为要想让大量的学员对一个复读班违心地 * 是很难办到的。
而没有大量学生的真实评价的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4、看主办人的教学资质
有些复读班的主办人原本就是重点中学的富有教学经验和突出业绩的教师、校长,那当然是具备了可靠的资质。
因为复读学员都是高中毕业或在读高三的学生,所以如果主办人本身没有教过高三毕业班的经验和资历,那就在资质方面天生不足。不管宣扬什么先进的教育理论或如何新颖的教育理念,也不管是宣扬什么新的教学法、管理法等等,都很难让人相信是从真正合理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也就难于保证这个复读班的高质量。因此,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5、看是否有独立办学的充分条件、环境和设施等等
有的复读班有自己独立的校园、独立的教学楼,环境清幽,设施齐全,那就是够条件的。
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甚至是等招上学员来以后再临时租借五方杂处的教室上课的,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当然,不管哪个复读班都必须持有教委下发的《办学许可证》等表明办学资质的文件,那是办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必备条件,这里就不多说了。
一旦决定复读,选择高考复读学校就成了第一位的大事。选择补习学校最关键的,是看学校及教师是否把全部心血投入到学生身上,是否把教学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没有过多的窍门,关键在于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只有倾注全部心血,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八、决定复读后,务必改掉以下毛病
1、*(大小考试:月考、联考、模拟考,逢考必抄!如果你不戒掉应届养成的这个坏毛病,你就不要复读了!)
2、*各种高考app应用(一些带社交发帖交流的app,貌似看着大家可以在上面交流学习经验。但如果你上课一直玩的话,将浪费掉很多宝贵的刷题时间!)
3、搜题软件(随着手机app的迅猛发展,一些搜题软件进入到考生的手机理。一遇到不会的题就想搜答案,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依赖感,导致学习成绩迅速下降。)
4、QQ群闲聊(到处找学习方法其实浪费大把时间,到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有些考生喜欢加一些高考QQ群闲聊、各种模拟考QQ群来作弊*。这些同学,高考基本上都会挂掉,能考上的没几个!)
5、玩贴吧(贴吧除了闲聊的作用外,对于部分同学的作用就是考试直播作弊,有没有参与过自己应该清楚。不想复读的时候又考砸了,贴吧一些关于*的贴吧,永远不要再进!)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品中考的内容、结构、形式和侧重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新课程改革后思品中考考题的演变,探究思品复习方法,如何提高复习针对性,增强复习实效性,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位初中思品教师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年一度的中考,既是对九年级毕业生所学知识的考查,更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及把握重点、难点,知识提炼能力的考查,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体现。中考的成绩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信誉,影响着一个学校的生存。
科学合理的复习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复习教学中,一些教师进行了长时间的复习课教学,但收效甚微,学生始终如坠云雾中,解题时不知如何下笔,缺乏基本的解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整个复习陷入“高耗”、“低效”甚至“无效”的恶性循环。
1.目前,初中政治复习存在的问题
1.1 一些思想品德课教师不注重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的研究,复习缺乏针对性;只按照教材体例把知识点罗列,这导致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脱接,复习缺乏实效性。
1.2 一些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确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对整个复习安排和每节课的复习内容缺乏计划,“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另外,一些教师随意拿资料给学生做,不认真审查筛选,评讲时报答案,学生仅仅停留在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不到训练和提升。
1.3 教师指导学生缺乏方法。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题、解题方法的引导和答题规范意识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训练,造成学生后劲不足,发展性不强。
2.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
2.1 策略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提高复习针对性。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是指导中考复习的具体指南,因此说,研究吃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精神,是提高复习针对针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1)要认真落实《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要求”,一定要让学生弄清弄懂,复习讲解到位不留死角;《课程标准》中没有或者不作要求的,则一笔带过不作重点复习。特别要注意的是,那些在旧课标基础上新课标作了修改的内容和要求,复习时一定要倍加重视,认真掌握透彻。
(2)要吃透《考试说明》精神。
《考试说明》明确了中考命题要求、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对考查的知识点作出了更具体、更仔细的要求,因此,务必要吃透《考试说明》精神,熟悉考试方向和要求,坚持用《考试说明》来指导复习全过程。要重点落实高频考点、热门考点、新增考点、调整考点,不要患得患失,见风就是雨,随意放大复习范围;也不要猜题押码,自主主张,随意减少复习内容。
2.2 策略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于思想品德学科尤为重要。
(1)课前养成读书的习惯。
课前读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课前读书绝不是仅仅将课文从头到尾朗诵一遍就完事了。要指导学生通过课前读书,大致了解课文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初步把握课文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
要达到上述效果,指导学生在读书时应注意:①利用框题、目题把握知识结构,可以从框题、目题出发,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设问方式提出问题,然后在自读课文中一一求索。自读时应边读课文内容边联系框题、目题思考,构建知识框架,这样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②还要利用名言、警句、漫画、图片和想一想、议一议等小栏目,这些内容往往是编者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而有意设置的,阅读思考这些内容对于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有重要作用。③利用补充材料加深对课文观点的认识。为了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并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说明,教材中还穿插了许多补充材料,即课文中的楷体字。这些材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整合,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观点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我们读书时千万不要忽略对这些材料的阅读。例如,在讲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知识点时,教材中补充了世界银行关于改革开放使中国崛起的报告,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材料,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课堂认真学习的习惯。
①学习思想政治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与时事热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对时事热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思考,或用教材知识来认识、说明热点问题,或用热点问题来印证、充实教材知识,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例如,通过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分析思考,进一步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要注意联系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学会运用教材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做。例如,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在保护资源和环境方面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情等。
③学习思想政治课注重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学会运用教材知识对其进行利与弊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家乡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针对该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等。
④学习思想政治课还要注意培养综合能力。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同历史、地理、生物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这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例如,联系地理学科中关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课堂常做笔记的习惯
要告诉学生学习时应勤做笔记。学习中对比较抽象的问题,如观点、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等,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指导学生听课时最好将老师讲解这方面的具体事例记下来。相对而言,每个人的思维在广度或深度上都存在不足,在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上都可能不够全面。因此,要求学生在听老师进行全面讲解时要记自己还没认识到的方面。特别是要记下如何审题、如何分析、如何同教材知识联系等方法与技巧。如有的学生不知怎样解答漫画题,那么老师在讲解这方面的技巧时,就要求他们记下来,第一步弄清漫画的寓意,第二步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漫画所包含的道理,第三步思考自己应坚持什么观点,第四步根据题目要求组织好答案。
(4)课后教学小结的习惯。
考试过后进行学会小结,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成绩的提高。每次卷子发下来,就要弄清每个类型考题得失的分数。如选择题得失分数,辩析题得失分数,分析说明题得失分数等。并重点弄清失分的原因:是知识和能力方面,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记忆是否正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当,还存在哪些不理解的问题等;还是心理状态方面,如答卷前的心理状况如何,是由于过度紧张将复习过的内容忘记了造成失分,还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失分等;或是学习方法方面,如复习是否抓住了重点,老师讲解时是否做了笔记等。如若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就应加强这方面的复习,夯实基础知识;若是解题思路和方法上还有欠缺,就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等。
2.3 策略三:指导编写导学提纲,夯实迎考基础知识。
编写导学提纲,构建知识网络,夯实迎考基础,是增强复习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引导、教会学生编写导学提纲,不仅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快捷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只重课文叙述、不注意要点归纳的重“叶”轻“枝”弊端。导学提纲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单元式提纲。
就是以单元主题为主轴,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来编写的知识结构体系。编写单元式提纲,旨在理顺问题、标题、概念、原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将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利于理解、掌握基础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2)填空式提纲。
就是围绕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重点、难点知识来编写的知识结构体系。编写填空式提纲,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图表式提纲。
就是用图表的方式来编写的知识结构体系。图表式提纲用来解决“区别”、“类别”类知识的复习问题。编写图表式提纲,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准确地识记、理解知识,避免识记、理解混乱,张冠李戴。
(4)专题式提纲。
就是以专题知识为编写单位的知识结构体系。编写专题式提纲,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更高层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的专题知识。比如说,按《课程标准》中四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从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四个角度来编写专题知识提纲,能让学生对同系统、同类别的知识一目了然,方便识记和理解。
2.4 策略四:挖掘时政热点,抓住复习重点。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热点复习是中考复习的重点,是复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思品课活力和生命力所在。中考思品试题时代特点鲜明,注重时政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克服只认课本不能随材料环境而应变、知识运用不灵活的重“本”轻“变”弊端,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现实热点、焦点问题,扩大视野,获取信息,更好地与中考接轨。
复习时政热点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是要找准热点问题。
学生能否找准热点,直接影响复习实效的高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去找热点。
(1)找地方热点问题。
自中考试题由各地市自行命题以来,地方的重大时政热点往往成为中考命题的素材或背景材料。结合地方时政热点开展复习,有利于教师从理论上对地方时事进行多角度分析,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地方热点可通过当地的党政报刊收集。
(2)找新时政热点问题。
可从下面几个角度去收集。①民生方面,如两会民生热议重点、五年规划、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及答记者问等;②国情方面,如人口普查、中央一号文件、节能减排等;③先进典型方面,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抗灾救灾先进人物等;④纪念方面,如周年国庆党庆、重大事件纪念等;⑤法制新篇方面,如醉驾入刑、公共场所禁烟等。
(3)找常规热点问题。
一些常规热点的时效性虽然不是很强,但由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其入考率不可小窥。常规热点的积累,可从近五年来的中考考题中,按重大建设成就、民生、资源、环境、法制、青少年健康成长、公民维权、海峡统一等方面多角度来积累。
第二,是要找准热点与课本知识结合点。
比如,找与2012年两会民生问题相关的主干知识时,可依据国情、目标、解决办法等角度去挖掘课本相关知识,这些相关知识包括:基本国情、公民基本权利、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理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等等。
第三,是要用好热点考题。
可从近五年来本地中考原题中选用复习热点考题,但要关注新提法,避开老角度;也可参照近三年来外地中考原题中精选复习热点考题,做到心中有数,疏而不漏,精准备考。
2.5 策略五:解决难点知识,突破高分瓶颈。
界定学生的难点知识,可通过课堂复习、作业、测试等途径来甄别。事实上,抽象、理论性强的概念、原理和容易混淆记忆的知识都是学生常遇到的难点知识。
(1)抓特征重联系,帮助学生提高识记力。
学生识记、理解抽象概念时,普遍感到费解。复习这类知识时,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特征,发现其内在关系。例如,复习法律的含义时,可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法律的四个特征,进而把握法律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达到理解透彻、形成牢固记忆、提高学生识记力的效果。
(2)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
一些“重要性”类的知识,由于知识本身涉及的领域宽、隐蔽性强,同时,受阅历所限,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掌握。如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的重要性等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就颇费气力。复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多阅读教材素材及相关的时事政治、专题辅导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知识面,在阅读中提高理解力。
(3)培养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思辨力。
教材中的“关系类”知识,内容复杂、综合性强,学生在复习时尤为费劲,在考试中顾此失彼,难以周全。复习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辨别力。例如:复习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公共利益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利保障?”、“公共利益实现的目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多角度去理解、发现它们两者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理清问题。
2.6 策略六:把握题型和答题规律,提高考试得分点。
尽管中考题目千变万化,但是核心考点(依据《课标》、《考试说明》确定)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教会学生把握各种不同题型,学会总结答题规律,有利于学生卯足底气、处变不惊。具体指导学生学会以下几个方面能力。
(1)指导学生学会归类考题。
三年下来,特别是总复习期间,学生接触的考题不计其数。教会学生归类考题,正确把握题型,不仅有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重要的是节约了时间,赢得了效率。
(2)指导学生学会读题、破题。
读懂不同题型题目、识破命题意图、避免落入命题陷阱和找到答题采分点,这是提高考试得分点的捷径。因此,在复习中,要教学生学会通过题目设问的关键词语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题目,从而破解命题意图,防范命题陷阱。按设问方式的不同,中考主观题大致可分为说明类考题、原因类考题、意义类考题、怎么做类考题、关系类考题和看法、理解、体现、措施、启示类考题;教学生学会看分数答题。通常情况下,分数也能提示学生作答的角度和要点齐全与否。
(3)指导学生学会归纳答题思路。
帮助学生养成归纳答题思路习惯,可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其快捷、准确地找到答题方向。比如说,漫画题中的标题便是解题的关键和“眼睛”;说明类考题可从现象和原因两个角度来回答;意义类考题可从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个人三个角度来组织答案;活动方式、形式类考题一般有主题班会、主题竞赛、社会综合实践等形式,答题时可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要求来作答,等等,这些都是总结归纳大量同类型题目后得出来的“真经”,学生掌握将收益匪浅。
2.7 策略七:盘点薄弱,重练重评,规范答题。
知识薄弱点是指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缺陷,如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等,可查阅平时的小测验、各次的模拟考试试卷,其中的错题、不会做的题,就是知识的薄弱点、易错点。据此建立起自己的小档案,集中精力,重点复习。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既要弄清楚“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怎么样”,从较深的层次上来理解、巩固知识。
后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应把握重点,切忌面面俱到。首先应根据考试纲要来把握重点。这样,既可以避免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已经过时的教学内容上,又能比较好地把握住重点知识。其次应根据重大的时政热点来把握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认真研究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时政热点,如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等,把教材内容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材重点与时政热点相贯通。
总之,备考老师们应根据自己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重视基础、强调创新、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关注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第5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市政务服务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滁政办秘〔2019〕87号)等文件精神要求,我局认真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事前谋划和方案制定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财政局信息公开承办科室年初根据市政府2019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结合财政局具体业务,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仔细谋划,制定方案,将公开任务分解到25个科室及二级机构。要求各科室及二级机构要加大公开力度,在公开的内容深度广度上下功夫,以财政收支进度、预决算、三公经费、财政专项资金、扶贫、民生资金等重点内容为核心,不断扩大公开范围,让社会各界了解、关心财政政策内容,鼓励他们建言建策,不断推动XX市经济向前发展。
二、建立财政局信息公开督办机制
1、明确督办科室,将责任落到实处。 由局信息中心对照政务公开考评细则和相关评分表,对各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测、分析和通报。
2、量化考核指标。由信息中心依据有关规定对局内各部门当年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年终一次性考核评分,考评结果纳入局年终效能目标考核。
3、细化公开流程。内容要有科室负责人和分管局长审核签字,信息中心最终把关。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公开信息,损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影响社会稳定或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经调查属实,要进行责任追究。
4、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在原来制定的《XX市财政局信息暂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XX市财政局依申请公开制度》,由信息中心浏览网页将申请公开内容书面通知相关科室在5日内办结。
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信息中心每季度向局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汇报一次政务公开工作,研究部署推进工作,并列入办公会议纪要,作为各相关科室执行依据。防止科室因其他工作耽误、忽视政务公开工作。信息中心经常提请领导关注信息公开工作,建议局领导常抓不懈。要求各科室、局属二级机构要利用网站、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财政政策,建议领导参与新闻会,各相关科室做好文件政策解读。
四、突出重点,认真做好财政领域重点工作的公开
深入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督促指导预算单位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预决算公开工作,在2019年2月份完成预算公开工作,8月份完成财政决算工作。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信息公开,公开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方式、项目合同和回报机制、项目实施情况等内容,激发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要求上一年度本级政府债务限额以及偿还情况,发债规范性与数字实时更新。及时扶贫政策和项目绩效等进展情况。做好本级政府预决算公开工作的同时,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局领导多次要求县(市、区)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推进县(市、区)预决算公开工作。省财政厅派出专项检查组对XX市财政重点领域公开工作开展了常规检查,肯定了XX市财局的信息公开工作。
五、做好财政政策宣传、解读和回应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解读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信息主动机制,加强公文和重要政策解读工作,对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科学解读。二是强化新闻宣传。注重运用各大新闻媒体和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召开新闻会2次,提升财政信息公开效果。三是及时回应网民问题。2019年,累计答复市长热线平台25件,办结率达100%。处理市财政局网站咨询反馈22件。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年,市财政局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和社会公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作为市政府网站子网站的市财政局新网站内容还不丰富、更新还不及时。网管技术人员达不到专业要求,公开的信息比较单一,部分公开栏目、公开工作指南不够完善,综合服务水平不强,网站信息更新速度较慢,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财政信息公开的需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着力解决存在问题,做好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公开栏目和公开指南,加强对网管人员的技能培训,落实每半月更新上报信息工作,增加信息来源,特别是多增加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等人民群众较为关注热点信息公示,从而进一步加大公示力度,丰富网上公示的内容。网上公开公示的同时,多运用电话、网络、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和方法,加大信息沟通,以便捷的手段和灵活的方法为群众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局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财政局政务2019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根据《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宣城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宣政办秘〔2019〕140号)精神,现将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推进责任落实
局党组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财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抓,分管局长直接抓,局办公室具体抓的领导体系,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工作落实。及时学习传达全国、全省及全市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年初按照工作要点,分解落实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推动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是加强绩效考评。将政务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局综合考核范围,确保工作有部署、责任有分解、实施有检查、结果有考核。
二、强化组织协调,推进工作落实
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根据2019年宣城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市财政局牵头负责全市财政预决算领域、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
在财政重点信息方面,从更新频率可以分为实时公开、每月公开、每季公开及每年公开。实时公开类:“宣城财政信息”栏目本年度已经更新14条信息,平均每月1-2条。 “新闻”栏目年初公开会安排,待会完成后及时公开会实录,本年度承办2次宣城市人民政府民生工程类新闻会。每月公开类:财政收支情况栏目已按月公开全市财政收支情况信息12条,定期公开财政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主动解释说明财政收支运行中热点问题。每季公开类:“非税收入完成情况”、“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季度执行情况”栏目本年度均已经更新信息3条。每年公开类:按时公开了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和专项资金情况。
在政府债务信息方面,密切关注政府债务、企业投资负债等方面信息,在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了《2017年宣城市本级政府债务使用偿还等情况说明》、《宣城市市本级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情况公告》等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在政府采购信息方面,依据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政府采购项目公告、采购文件、采购项目预算金额、采购结果、采购合同等信息由采购单位或采购机构负责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开,并推送至省政府采购网。在上述网站均可查询。投诉和监督检查等处理决定、对采购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对政府采购活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处罚等信息由市财政部门负责公开,在市财政局网站、安徽省政府采购网和中国政府采购网均可查询。
2019年以来,市财政局公开机构监督检查处理决定信息3条,供应商投诉处理决定信息1条,行政处罚信息1条,在市财政局网站、安徽省政府采购网和中国政府采购网均可查询。
在依申请公开信息方面。完善信息公开申请接收、登记、办理、合法性审查、审批、答复等环节流转程序,明确办理时限、答复要求、主体责任、责任追究等,按照财政部统一要求,制定统一规范的答复格式,推行申请答复文书的标准化文本,确保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科学、高效。1-11月份,我局共收到信息公开申请5件,严格按照规定格式提出答复意见,经合法性审查后,全部在规定时限内答复。
三、强化业务提升,推进持续落实
在省市两级政务公开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荣获“2017年度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2017年度全市政府网站”先进单位,但也有一些方面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政策解读不到位,未做到坚持重要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个别人员决策公开意识不够,未能主动将意见征集情况及时反馈公开。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结合省市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新要求,一是继续加强政务公开业务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二是深化财政窗口改革力度,整合相关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公开工作程序,提升服务水平。三是继续加大“政策解读”“决策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栏目的公开力度,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财政局政务2019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务公开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市政务服务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滁政办秘〔2019〕87号)等文件精神要求,我局认真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要求与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公众关切事项,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加大公开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不断增强公开实效,持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助力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二、加强和完善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和组织建设
1、加强组织建设和领导。根据局领导班子人员变动和科室人员调整,及时变动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使信息公开工作始终有人抓,工作不脱节。规定各科室单位确定一位信息员负责政务公开工作,信息中心负责协调培训工作。规定有牵头任务的科室要负主要责任,要认真负责。局信息中心、效能办对各项信息公开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2、制定和完善各项信息公开制度。在原来制定的《滁州市财政局信息暂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滁州市财政局依申请公开制度》,进一步在信息公开流程、保密审核以及监督问责等方面工作以更加明确详细的制度形式确定下来,防止推诿扯皮。领导小组每季度听取一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推进工作,并列入办公会议纪要,作为各相关科室执行依据。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大项目、改革任务、民生举措等,涉及财政局的事项,信息中心拟定信息公开方案明确任务到科室和局属二级机构,,明确信息公开的内容、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等,并跟踪问效。要求各科室、局属二级机构要利用网站、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财政政策,建议领导参与新闻会,各相关科室做好文件政策解读。
三、认真做好财政领域重点工作的公开
1、深入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印发了《滁州市市级部门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和《滁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滁州市市级部门预决算公开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下发市直各预算单位,督促指导预算单位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预决算公开工作。在2019年2月份完成预算公开工作,8月份完成财政决算工作。做好本级政府预决算公开工作的同时,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局领导多次要求县(市、区)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推进县(市、区)预决算公开工作。公开内容广泛,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涉农补贴等民生支出情况;预算规模、补助标准、发放程序、资金分配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等情况。除涉密信息外,部门预决算支出要求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
2、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信息公开。公开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方式、项目合同和回报机制、项目实施情况等内容,激发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
3. 要求上一年度本级政府债务限额以及偿还情况;发债规范性与数字实时更新。及时扶贫政策和项目绩效等进展情况。
四、进一步做好财政政策宣传和解读回应工作
1.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公开透明。加大“调转促”、“放管服”等涉及财政改革政策的公开力度。对公开的重大政策,分专题进行梳理、汇总,及时公布支持“企业创新、全民创业”、“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通过门户网站开设的专栏、设立的微博微信专题、出版政策及解读汇编等方式集中,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公众知晓度,增强政策公开的系统性、针对性、可读性。
2、努力做好政策解读。要求重要财政政策措施出台之前,牵头起草科室将文件和解读方案一并报税政条法科审核把关。相关解读材料在文件公开后5个工作日内在财政局门户网站。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财税政策和重大措施,局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带头宣讲政策,解疑释惑。分管领导及时出席新闻会介绍情况、信息,接受采访。注重运用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定向定调”作用,及时全面准确解读政策,增进社会认同。
3、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出台了《关于建立重要财政政策文件解读制度的通知》(财办【2015】204号),明确信息中心负责搜集财政舆情,协调相关科室有针对性地做好回应工作。进一步提高对依申请公开、网络问政、市长热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中群众咨询、提问的答复办理质量和时效,对重要的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的热点问题,认真研判处置。依申请公开答复及时,程序规范,领导审核严格,答复的理由、依据充分,没有受到投诉,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
4、推进政策公开执行和落实。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大项目、改革任务、民生举措等,涉及财政局的事项,年初发出信息公开方案的通知,将具体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相关科室和二级机构,明确信息公开的内容、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等,并动态跟踪信息公开进度和效果,2019年将第三方监测机构提出的20多个问题逐一分解到相关科室及时纠正,并将科室信息公开工作列入局奖惩考核制度。对市直预算单位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形成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针对每季度政务公开办和第三方监测机构提出的问题,例如:PPP项目的实施方案、政府采购项目信息公开少;政策执行落实信息较少等问题,将与相关科室研究解决。
2、依法积极探索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对公开后危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事项纳入负面清单管理,及时进行调整更新。负面清单外的事项原则上都要依法依规予以公开。目前对财政负面清单尚缺乏研究,将进一步与办公室保密员、局机关业务科室研究保密范围,规范财政政务公开内容和范围。
3、针对“未通过网络、新媒体向社会直播涉及公众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电视电话会议”;“未召开新闻会积极的财政政策”等问题,已计划在未来年度增加直播节目,扩大政策宣传力度,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积极政策,增加新闻会次数,面向媒体回答记者提问,答疑解惑,让社会各界了解、关心、支持财政工作。4、在积极推进决策公开缺乏措施。需要探索建立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决策前向预算单位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邀请相关人员参加讨论,并及时分析梳理,采纳其中合理建议。财政局每年年初都将预算草案送人大、政协代表审阅,并派人参加人大政协分组讨论会,记录涉及财政预算报告的合理化建议,分发预算草案解读材料,及时解答代表们的提问,并将各县(市区)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整理上报,组织业务科室认真研究后修改完善预算报告。
财政局政务2019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政务公开办的直接指导下,深入扎实开展和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通过抓基层夯基础、抓重点求突破、抓典型带全局,推动了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有效地促进财政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将我局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公开机制
为切实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使得政务公开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局着眼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一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成立了以局领导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规划指导,同步督促检查,上下联动,逐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规范和完善制度建设。按照规定编制《安庆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确立《安庆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出台《安庆市财政局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工作制度》、《安庆市财政局政务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制度》、《安庆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文件,按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年报,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谁主办、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更好地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等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把握要点,扎实推进“五公开”
根据《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的实施意见》(宜政发〔2015〕17号)、《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庆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定公众参与程序规定的通知》(宜政办发〔2017〕15号)文件要求,扎实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前、制定中、制定后的公众参与。进一步推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对社会广泛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建议和提案公开答复全文。及时公开安庆市《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积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的集中平台,定期公开清单动态调整情况。及时更新行政职权目录,公开行政权利审批处罚结果。加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情况、重大决策、重要政策落实情况、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决策事项落实情况的公开。
三、紧抓重点,强化重点领域公开
加大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财政专项资金、地方债务信息公开力度。按照省财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预算公开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扩大预算公开范围,拓展预算公开领域,细化预算公开内容,推进基层预算信息公开,规范预算公开方式,预算公开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建立财政收支月报机制,每月20日,财政收支月报信息,及时公开财政收支情况。推进重大建设项目以及政府采购项目的执行情况公开,对于我局采购项目的审批结果,招投标,项目进展,设计变更,质量安全,以及竣工验收等信息进行适当的公开。做好行政审批服务项目流程再造工作,推进权利清单制度。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我局认真做好行政职权清理、审核工作,开展流程再造,编制权利清单,共清理、确认行政职权和编制相关职权目录7大类84项,按办事工作程序绘制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将原有行政职权进行再造,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间,精简申报材料,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效率,流程再造后,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项,非行政许可项目5项以及公共服务项目8项,列出权利清单,并将行政审批项目办理流程及办理结果及时在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
四、着眼难点,做好政策解读、新闻、回应关切信息公开
做好政策和政策解读,深化基层政务公开。在我局门户网站建立政务公开和媒体聚焦专栏,及时财政工作动态,宣传政策法规信息;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建立政策法规专栏,及时政策动态和政策解读,同时,利用市政府电子协同办公系统,及时上报财政信息以及相关工作方案。 2019年市财政局在1、3、5、7、9、11月份的16日在“1584政风行风热线”上线,期间主动回应当下热点问题,与来电群众进行互动,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并记录群众投诉问题,在线下进行回复。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今年的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中,我局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五公开”的信息质量不高;二是信息还不够及时,有的公开内容许多应事前公开的内容变成了事后公开。三是部分栏目建设仍不够完善,如决策公开、意见征集还有所欠缺。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按照市政务公开办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和政务服务公开工作实施。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信息公开和电子化办公。充分利用门户网站以及市政府公开网,利用安庆市非税收入管理网、安庆市民生工程专题网站、安庆市财政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及时相应信息,内容涵盖财政工作动态、政策法规解读、财政预决算信息、财政业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会计管理、民生工程信息等诸多方面,并按照工作要求,按季度统计报送信息公开情况。
二是确保政务公开及时、准确。加大电子政务公开制度的执行力度,要求政务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公开,明确规定了各科室每月上报政务信息的时限和数量,中期及时传达全市政务公开测评会议精神,要求各科室、单位积极与办公室配合,按要求对局政务公开网站进行整改,确保网上政务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充实。
市财政局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贯彻落实《张家界市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张政办函[2019]74号)要求,特编制2019年度张家界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一、总体工作情况
2019年,市财政局按照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部署和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方式方法,不断拓宽公开渠道,丰富政务公开内容,全力打造“阳光财政”,树立高效廉洁财政队伍形象。全年主动公开财政信息856条;按时限要求公开市本级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财政资金信息,等等。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9年度,我局主动公开各类财政信息856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动态,市财政局图片要闻、财政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等;重要转载,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财政法律法规及地方规范性文件等;通知公告,服务公示公告,包括会计资讯、企业服务信息等;信息公开,张家界市政府预决算信息、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财政专项资金信息;涉及教育、社保、“三农”等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专项资金政策依据和拨付情况;财政部、财政厅“十三五”规划;政策法规及政策解读,财经资讯、财政信息;会计之窗和机关党建专栏等。通过张家界财政微信公众号信息103条,主要为工作动态、重要转载等。
(一)单位概况。市财政局机构职能、权力清单及单位介绍。主要职责和机构设置,在网上公布了主要领导职责分工,单位简介,内设机构及局属事业单位职责。
(二)财政工作动态信息。在网上设置了工作动态,及时公布我局财政工作动态信息。
(三)会计管理及考试查询的有关信息。在网上设置了会计之窗,了初中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信息和证书领取信息。
(四)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按照《条例》规定的时间节点公开,并编制公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及时更新。
(五)政策法规和政策解读。在网上了《关于宣布失效部分规范性文件》、《2019年我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新调整》、等政策规定。了《关于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 政府采购相关内容的解读》、《落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成立 财政部为最大股东》等政策解读
(六)互动交流。在网上设置了调查征集、部门信箱和常见问题问答等频道,就网站建设、政务公开、网站改版向公众征集建议,并解答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报考会计师、PPP示范项目等问题为公众作了解答。
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根据《张家界市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重点公开了下列政府信息:一般公共预决算、政府性基金预决算、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政府预决算报告、专项资金预算、“三公”经费汇总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以及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其中部门预决算市本级共有一级预算单位122家,涉密部门1 户未公开。
五、信息公开相关举报、复议、诉讼情况
2019年未收到公众对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起的投诉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六、回应社会关切情况
在门户网站上就社会公众关注的财税制度改革,热点的财经新闻作了解答和转载,定期公开全市财政收支情况,解读财政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预判财政收入走势,主动解释说明收支运行中可能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办件累计收件1件,累计办结1件。2019年未出现关于财政的重大舆情。
七、制度建设
将《保密制度》、《档案制度》上墙。
其他应报告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