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研究(精选5篇)

  • 社会实践研究(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实践路径 一、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实践路径选择原则 (一)城乡统一部署原则 社会保障实践的部署与实施都需要依照国家的基本政策方针和指导方向。在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推行了一些惠民政策,针对区域经济下…

社会实践研究(精选5篇)

社会实践研究范文第1篇

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调节器”,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社会保障也是“稳定器”,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以城乡统筹视角来审视现今我国社会保障的实践路径可以发现,其在实践路径的选择与实施上都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善资金筹集和运营方式、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统筹城乡背景下社会保障的有效实践和路径优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重点,也是民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实践路径

一、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实践路径选择原则

(一)城乡统一部署原则

社会保障实践的部署与实施都需要依照国家的基本政策方针和指导方向。在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推行了一些惠民政策,针对区域经济下的农村实际情况,“新农合”制度得以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然而在城乡社会保障实践路径中,仍然存在着城乡保障项目不统一、保障水平不均衡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适用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中无法得到推行,二元化的城乡差距导致了社会保险制度差异的出现。因此在选择城乡社会保障实践路径时,应以城乡统一部署原则为主,以城乡统筹为理念实行与农村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城乡统一部署为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原则,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为目的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时间路径的探究将有利于建立更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规划的大背景下,将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实践路径中可借鉴部分与农村社会保障实践相结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统一部署。

(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

城乡协调发展原则是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实践路径选择的重要原则之一。社会保障具有保障劳动力受到障碍时给予劳动者以及其家属相应的生活支持,使其可以维持正常生存、生活的功能。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稳定期,通过社会保障对社会财富进行合理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上的贫富差距,维持社会分配稳定。同时社会保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收入差距,通过避免贫富悬殊来改善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在选择社会保障实践道路的过程中,遵从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可以有效地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的作用,此原则也是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要求。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从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保障实践路径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无论是中部、东部还是西部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还存在着缺陷。虽然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历史悠久、相对规范,但是低保、医疗保障措施仍然刚刚起步,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导致了现今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社会保障制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原则进行社会保障实践途径的选择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城乡统筹规划,进一步推进农村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要注重我国的基本国情,将城乡社会保障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进程向统一,从各个城乡群体出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一协调发展。

(三)整体布局,分布推进原则

针对我国城乡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状,可以采取整体布局、分步推进原则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城市和乡村更好地选择社会保障实践路径。首先从宏观上掌握城乡各类人群对社会保障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制定不同的社保项目来保障人们的生活。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要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情况的轻重缓急来解决广大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现今我国农村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起步较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养老保险制度也在发展之中并逐渐趋于完善,但是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缺失。因此政府以整个农村为单位,以宏观的视角审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制定整体的改善策略将有效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进程。通过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涵盖保障项目、保障对象等具体细节,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质量。任何一个制度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各个部分制度的支撑才能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也是这样。现今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正常的生活由于劳动力缺失而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因此将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上升到民生问题,甚至城乡统筹规划问题当中,并采取积极态度加以解决将有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践实现一个飞跃性的进展。

二、城市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实践路径差异

(一)城乡社会保障筹资方式不同

资金和筹资是顺利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由于筹资方式的不同,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实践途径呈现出差异。如同城乡经济水平发展不均,城乡保障制度也存在着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存在着差异。以社会保险为例来说明,城市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是以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的模式进行资金的筹措,用人单位承担了较大的社会保险负担,其比例为收入的35%,城市劳动个人所承担的社会保险负担较轻,仅为个人收入的11%。农村社会保险虽然以相同的模式进行资金的筹措,但是农村社会保险主要是以农村劳动人口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形式来承担社会保险费用。因此可以说现今农村的社会保险没有从实际上解决农村人口的生活问题,而是成为了一种强制性储蓄行为。而且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强调的是投保人的个人责任,投保费用的一大部分需要农村人口自己承担,因此导致了农村人口缺少参与到社会保障之中的积极性,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的进程十分缓慢。现今,我国大部分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还依赖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因此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与城市人口的收入水平呈现了较大的差异,对于社会保障投保费用的承担力较差,这也是农村社会保障筹资困难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重视,针对其经济、社会保障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是收效甚微。二元化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格局严重地影响着城市一体化的进程。

(二)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同

城乡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存在差异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不均衡、实践路径不同的主要原因。现今我国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在城市呈现出了覆盖面扩大的趋势。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企业的职工大部分都能在工作岗位中享受到五险一金的待遇,企业或用人单位在政府的扶持下向城市劳动人口提供优厚的社会保障福利以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然而在农村,劳动人口由于没有固定的职业,因此无法享受到企业所提供的五险一金待遇,这些社会保障制度都需要农村劳动人口自行缴费。而且随着人口迁移,大部分年轻人都开始选择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导致留守的老年人群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普及,因此其覆盖范围较少,很多留守老人因为不符合社会保障条件而无法享受社会保障所带来的各种福利,可以说由于其覆盖面过小,导致社会保障在农村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得到较好的普及,然而在较落后的地区政府财政支出都用于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视不够,而且也无暇顾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因此导致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普及水平不高,这进一步加深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矛盾。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需要提高对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视,通过宣传和财政支持等具体措施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从而实现“经济民生一手抓”的工作目标。

(三)城乡社会保障项目不统一

城乡社会保障项目不统一不仅是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之一,也是阻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居民可以享受退休养老金、医疗、事业以及生育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项目福利,可以说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然而在农村,劳动人口没有固定的工作,其社会保障制度也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速度以及保障项目无法与城市相比。由于财政原因,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项目仍然无法得到较好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负担逐渐减轻,个人承担部分逐渐增多,这不仅给农村收入不稳定的人口带来了缴费困难,也制约了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中的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支出出现了“重城轻农”的现象,大部分财政支出都用于建设城市,很少一部分能惠及农村百姓,这也是导致城乡社会保障项目不统一、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以社会保障制度的医疗保险为例,城市居民享受医保待遇,看病和花钱都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在城市的大医院就诊也能得到较好的补助,同时具有慢性病的城市患者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无论是住院还是手术本人都不用承担所有的医疗费用。然而在农村,由于当地的医疗水平无法与城市相比,若发生疑难病症,农村人口需要到城市中看病,医疗保险只在当地有效,农民只能自掏腰包支付医疗费用,这就产生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发达国家设立的农村福利是针对社会特殊群体(孤、寡、弱、残、病)等特殊人群所设置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缓解特殊人群的生活压力,保证其健康以及正常的生活。然而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的现今水平,同时我国农村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发展经济仍然是农村的首要工作,因此农村福利待遇在短期之内无法成为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的发展重点。

三、城乡统筹视角下完善社会保障实践路径

(一)改善资金筹集和运营方式

若想优化城乡社会保障实践路径,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筹资问题。资金是社会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也是改善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差异的重要环节。以城乡统一部署原则为核心,政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筹集和运营方式。第一,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将工作重点从经济发展转变为民生建设。同时调动可调动资源,完善筹资方式,促进农村人口自主筹资,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为薄弱,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政府尤为关注。国家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督,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视,从而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将眼光从经济发展扩展为民生建设,将社会保障制度纳入发展农村经济工作当中,建立“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一手抓”的工作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民生,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和民生工作的开展。第二,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方式。特别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在社会保障上不能只依靠政府财政的支持,因为政府不仅要将经济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还要兼顾民生问题,所以只依靠财政扶持来实践社会保障的做法存在着片面性。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税收的方式来征收社会保障税,也可以利用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障债券的方式来扩大筹资渠道,将零散的资金统一收集、统一调度,积少成多的将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工作上。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国内外的社会保障捐款来发展地区社会保障,政府通过引导和鼓励国内外社会力量资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捐款也可以成为发展经济落后地区社会保障实践的筹资渠道之一。第三,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筹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出资人是农村人口,大部分社会保障金都有其本人承担,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筹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其投保的能力和养老的能力,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均衡发展。现今我国农村劳动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的劳动力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导致了农村经济陷入不景气、缺少劳动力的恶性循环之中。政府只有注重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在保障农村人口的收入稳定同时提高其收入水平,才能寻求到有效的社会保障实践路径,提高农村人口生活水平。

(二)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效率,也能更加广泛的为农村百姓提供社保福利。因此农村社会保障相关部门要遵循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参照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寻符合农村的社会保障实践路径。地方政府要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和普及农村社会保障,努力扩展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同时要以整体规划、分步进行的原则为主,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建立较为人性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将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对农村人口实实在在服务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协调统一发展,使社会保障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成为城乡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国家也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因此农村已经基本具备了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覆盖的能力和条件。新农村社会保险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扩大农村社保覆盖范围,因此政府要重视新农村社会保险项目,通过财政支持来确保其在农村中的工作展开,从而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路径优化。

(三)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统筹视角下,实现较好的社会保障实践路径的前提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利用法律法规的约束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有法可依。现行立法中,虽然有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没有将农村与城市分离开来,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之间无论是从资金筹集还是实践路径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效率。以城乡统筹为理念,以社会保障法为法律依据将农村和城市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从而减少城乡社会保险水平差距问题。同时注重如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在农村中的普及和运用,是社会保险项目在农村可以发挥应有的效力,减小农村人口的生活压力。虽然现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政府仍然需要坚持立法模式,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各个部分进行专门的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法律支持,从而为农村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法律依据。无论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预算还是在支出都要严格进行管理,避免贪赃枉法现象的发生以及资金流向不明的问题出现;在决策管理方面要提高相关部门的法律意识,提高其管理水平,从而科学有效地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实施等方面管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同时要注重建立监督机构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和运行过程的监督,确保资金流向透明化、实行过程公平化。将社会保障体系打造成“透明化”制度,让群众参与到监督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实施工作中来,提高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打造具有完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社保工作的科学有效展开,也有利于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木强.构建普惠、持久、高效、可信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评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经济论坛,2012(4):176.

[2]郎晓波.“链合”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农村社区转型——基于浙江J村的考察[J].农业经济问题,2014(5):42-48+111.

[3]林俏.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述评[J].行政与法,2014(4):14-19.

[4]林俏.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路径分析[J].商业研究,2012(8):160-164.

[5]王红漫.中国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52-158.

[6]张银银,翟国方,谢莹,刘旸,陈静.从南京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实践看城镇化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14(8):100-104+112.

社会实践研究范文第2篇

摘要:社会实践是指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构,以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学生从事某项社会工作,其出发点是帮助高校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升研究生个人的综合素质,锻炼研究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还具有解决课堂知识教学和社会实际技能相脱节问题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方法。研究生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其需要一种以实践方式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这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效途径之一。对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来说,这是一种与课堂教育同等重要的环节。而对于研究生被人来说,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促进个人对社会、国情有更清晰全面的了解,能够培养自身素质,磨练意志等。

关键词:社会实践;研究生培养;高校教育

前言

研究参加社会实践对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无论从理论意义还是现实价值都十分必要。首先,对研究生当前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有助于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对目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有更清晰的认知。了解社会实践在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所处地位,所起作用,可以丰富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理论基础,为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提高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决策。并为研究生培养计划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其次从现实层面看,通过对研究生社会实践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得高效研究生教育更加科学有效,帮助高校从实际问题出发,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因此,本文以对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社会实践情况调查为基础,细致分析当前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施基本概况

1.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类别

社会实践从理论上说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根据培养目标学习,对高层次专门才人进行培养,而目前高校研究生由于缺乏系统性、主动性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大多数研究生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缺乏认知。因此在选择上缺乏正确的目的性。研究生社会实践类型的选择应该从提高研究生自身素质为出发点,其中应以社会调研、科技服务、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然而现实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主管上较为盲目,动机多以被动、随流为主。根据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调查结果显示,该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多以科研课题形式为主,而有40%的学生社会实践选择兼职形式。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部分研究生,在自主选择社会实践上,往往会将有酬劳的兼职排在选择意愿前列。而科研课题之所以排名首位,其中不乏与导师、院校强制性有关。

图1:研究生参加过的社会实践类型

2.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

明确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有助于了解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真实想法,并帮助研究生教育、培养者确定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形式,提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性、针对性。一般来说,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以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合作精神、检验专业知识、提升创新能力等为主。从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看,该院研究生多以就业准备、了解社会、锻炼能力为主而赚钱则排到交友类别之后位列第五。这与上文该院研究生实际选择社会实践类别排名次位的“兼职”没有形成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推测,研究生在选择社会实践上,目的性并不强,或者缺乏相应的指导。

图2: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是我国人才强国政策的基础,要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才,就需要我们注重研究生在教育阶段积极引动研究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越来越被重视,提升到与文化知识教育同等地位,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应试主义严重,缺乏专门的指导和组织,在经费支持上也没有很好的保障,在积极性方面没有一个健全的机制进行引导和激励,更而且与实践单位及社会各界的联系上也没有充足的准备工作。

图3:研究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看法

2.研究生社会实践针对性不强。一部分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出于完成学校规定任务为目的,而校方有组织的开展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仍局限在在支教扫盲、访贫问苦、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方面,并未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而另一部分学生,出发点是锻炼自身素质,为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准备,是以自身真正的需要为出发点。然而,这些学生却没有校方实际的支持,多是靠个人从其他渠道获得实践机会。

图4:研究生认为难以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因

3.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虽然面对新的教育和就业形势,很多高校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视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这些高校往往习惯于把它作为一个短期的教育活动,缺少科学、系统的指导和评价体系,导致大部分研究生在面对社会实践上比较盲目和随机心里严重。

图5:研究生认为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对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及建议

1.提高高校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

研究生培养是继本科生教育环节之后,我国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面对社会上本科生学历日益普及、平民化,高校早已开始注重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视。然而,不少高校的人才培养重心仍然停留在对本科阶段,尤其是社会实践环节。高校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组织、实施、后续的跟踪调查没有一定的机制。因此,需要高校将研究生社会实践纳入到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切实的贯彻、开展。做到充分了解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难点,帮助研究生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制定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时间安排、时数和学分要求考核方式等给予明确规定,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计划性规范性。要从实际出发,针对研究生不同的专业和年级特点,有区别、有针对性的,科学安排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方式和内容,以此提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收益,让研究生各种能力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真正的提高。

图6:研究生希望了解实践信息的方式

2.要制定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评价制度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虎头蛇尾问题,学校鼓励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但不重视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缺少后期效果质量的评价制度,或者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执行力不够。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很清楚的知道,研究生社会实践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是校园第一课堂的延伸,是研究生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科学的、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施过程及其成果进行严格认真的考核评价,使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效益和质量得到保障。

3.设立社会实践活动经费

经费支持是研究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研究生在缺乏工作薪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常常面临生活的压力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往往有能力的学生会采取自己补贴的方式,让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下去,而家境一般或者希望自力更生的学生,往往就会选择一些能够获得相应报酬或者一些不用占用太大经济资源的社会实践类型,这也是为什么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并不向往的实习兼职作为参加社会实践。而且,这种缺乏一定经费支持的社会实践,往往还会造成以简化、降低活动效果来减少开支的现象。因此,培养单位应该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可设立专项经费,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提供的培养方案,制定一个年度社会实践经费预算计划。并且在日后的活动开展中加强对经费使用开支的管理,明确经费的用途,根据社会实践实施过程进行分批次拨付,做到经费用到实处,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4.提高研究生的重视程度

面对近年来国家对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及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目前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然而,从研究生本人角度看,对这一状况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业期望值过高问题也一直存在。因此,需要我们着手,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转变就业观念,利用在校期间,多进入社会、接触社会,学习社会上真正需要的技能。研究生自身的重视是其参加社会实践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内因。只有让参加社会实践变成的内在需要,才能剔除现在存在的部分行政强制性的色彩。

5.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采用的导师负责人,因此,导师与研究生的接触度最高,导师对其研究生也更为了解,指导性也更具针对性和高效率。但现实中,由于目前现有导师无论是从导师自身的素质还是教师评价制度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导师忽视了研究生的培养,更不可能重视其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环节。因此,有必要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整体素质,完善、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制度,让更多优秀教师回归教学岗位,培养优秀人才。导师应该注重对研究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探索问题,进而培养出更接地气的研究生人才。

社会实践研究范文第3篇

调查工具:在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社会实践对研究生个人成长作用的调查问卷》。统计方法:采用Excel2007建库录入数据,运用SPSS15.0进行描述性和多元分析,包括频数、Pearson卡方检验、Fisher精确卡方检验等。

二、结果

按照年级整群抽样的原则发放问卷,三个班共发放177份,回收问卷153份,回收率达86.4%。经核查,有142份问卷符合条件,合格率达92.8%。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中,男生占被调查总数的26.1%,女生占73.9%;一、二、三年级的比例依次为49.3%、33.1%和17.6%;来自东、中、西部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7%、34.5%和7.7%;管理类专业(卫生管理等)和非管理专业(流行病等)占比分别为33.1%和66.9%;有过工作经验的学生占总数的7.8%;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2.8%、47.2%;保送和考研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8.7%和61.3%;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的比例分别为69.7%、28.9%和1.4%。

(二)参与实践与实践认知情况

93.7%的研究生认为社会实践有必要,其中47.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很有必要,仅有1.4%的研究生认为没必要。

1.社会实践的形式

75.4%的研究生参与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其中84.8%参与的社会实践内容与专业相关。对比研究生目前和期望参与的社会实践形式发现,两者间存在较大差异。

2.社会实践的动机

询问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发现68.2%的研究生是为了增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其他主要的原因为增强团队合作能力(56.1%)、增强组织协调能力(54.2%)、增强社会责任感(42.1%)、认识自我(41.1%)、赚钱减轻家庭经济负担(35.5%)和个人偏好(33.6%),其他较少的选择是被动接受学校学院等组织安排、受同学等周围人影响,比例分别为19.6%和11.2%。

3.社会实践的组织

调查社会实践的组织单位,发现社会实践的组织者最多为教研室,比例为59.8%,其他主要组织者分别为学院、班级/支部和学校,比例分别为43.9%、43.0%和36.4%,仅17.8%为自发组织。研究生主要承担参与者的角色,作为组织者的比例仅占到了13.3%,而53.2%的研究生都希望担当组织者。

4.社会实践的时机与频次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大部分集中在1-3次,占66.7%,现实耗费在社会实践上的时间占全部生活时间的比例大部分集中在5-10%,这也他们的期望值保持一致。在具体社会实践时机和频次上,现实和期望存在较大差异。

5.社会实践的支持系统

询问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发现绝大部分是通过同学、老师和朋友介绍进行社会实践的,其他主要的途径包括组织机构(21.7%)和传统媒体(21.7%)。导师对社会实践的态度也较为重要,87.9%的研究生导师较为支持社会实践活动,仅有2.1%的导师很不支持。此外,研究生认为目前社会实践存在的不足体现在缺乏足够的时间(52.9%),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宣传(46.4%),无生动的内容(44.3%),多数同学参与积极性不高(35.7%),缺乏老师指导(32.9%)和缺乏场地(10.7%)。

(三)社会实践的作用情况

研究通过调研社会实践对个人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专业认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自我了解等七个方面的作用,来探索研究生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的有效性。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认为社会实践对这七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均有较高的促进作用,认为无变化的人数占比普遍低于10%,其中促进作用最为突出的是对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持此观点的研究生占比分别达到了69.7%和62.0%。

(四)社会实践的影响因素

课题组研究认为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因素可能包含研究生所处年级、性别、生源地、政治面貌、工作经历、专业和就读方式等,因此将这些因素与具体实践效果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1.实践参与次数。研究生参与实践的次数与其所在年级显著相关(P=0.000),表现为年级越高,参与实践的次数越多,以参与5次及以上的实践为例,研一到研三的参与率分别为13.9%、34.1%和36%。

2.实践参与持续时间。研究生参与实践的持续时间也与其所在年级显著相关(P=0.004),表现为年级越高,实践参与持续时间越长,以参与持续时间半个月及以上为例,研一到研三的参与率分别为20%、20.9%和44%。

3.实践耗费时间比例。研究生参与实践的耗费时间比例与其所在生源地显著相关(P=0.043),体现在东部地区研究生耗费时间比例较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以耗费时间10%比例以上为例,东、中、西部学生占比分别为43.5%、38.2%和22.2%。

4.实践参与角色。研究生参与角色与其性别显著相关(P=0.027),表现为男生更倾向于担当组织者的角色,如28.6%的男生当过组织者,而只有8.1%的女生担当过这一角色。5.实践导师支持程度。研究生实践导师支持程度与性别显著相关(P=0.046),表现在导师更愿意支持女生去参与社会实践,支持男生和女生去参与实践的导师比例分别为75.7%和92.3%。

三、讨论

(一)研究生对社会实践现实认知与期望尚有差距

调查发现医科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较高,然而对于社会实践的现实认知和期望认知方面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在社会实践形式方面,课题研究是目前社会实践参与比例最高的形式,而研究生最感兴趣的形式则是校外实习/兼职。如目前研究生作为组织者的比例仅占13.3%,而53.2%都希望担当组织者。如研究生社会实践持续时间一般集中在一天,而最期望的则在一周左右。因此在社会实践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研究生的期望,结合研究生的兴趣点,在实践的形式、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改进。

(二)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作用深远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生均认为参与社会实践会促进个人社会责任感等七个方面的能力的提升,其中提升最明显的是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如社会实践前认为自己专业知识扎实和创新能力好的研究生比例分别为7.9%和10.7%,社会实践后认为这两方面能力提高的比例达到52.8%和40.8%。

(三)社会实践作用的发挥应施行差别化设计

社会实践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探索;思考

前言:所谓社会实践活动所指的是高校研究生在校期间,有组织、有计划的步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流程。在不断转变的医学模式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形势下,为医学院校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医学院校进行服务医药卫生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而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医学高校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必要按照培养医学人才的要求和目标,与研究生就业定位、专业特点和思想状况相融合,并认真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生产劳动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做贡献,增长才干,从而加强责任感,全面的拓展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医学院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志愿者服务模式

传统形式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含:教学规划之外的假期社会实践、教学规划在内的实践活动。而在现阶段,主要展开的是创新型医学优势,仅仅围绕的是在各个社区内的卫生服务,与此同时以医药下乡的模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进行医学课题的调研、免费义诊以及对医学讲座的开设,为群众宣传医疗保健知识,这种模式可以确保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充分的利用医学优势,发挥优质的社会实践效果。此外,可以在导师的带领下,即导师指导、学生主动参加的组织模式,可以保障医学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率的不断提升。

(二)建立专业人才信息数据库

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在每学期的研究生入学期间,会相应的设置青年志愿者协会,并登记持有职业医师资格的研究生信息,在信息的内容上包含:注册职业医师的时间、专业职称以及医疗学科等多种信息。并通过Excel软件的应用来整合信息数据库,利用这种建设数据库的模式,医学院校的团委能够对研究生技术人员随时调动,充分组织实践型医学团队。

(三)组合最优化医疗资源

对于实践队伍的组建方面,需要以最优化的医疗资源为主,确保每支队伍都能够具备儿科、妇产科、口腔科、内科等多种专业的研究生,以此来达到有效实施各种医疗服务的目的。并组织心理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多种专业特色的团队,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不同视角下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视角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是以互惠互利的原则作为根本。该原则不单有助于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作用,还有助于提升基层的医疗水平,主动和各个医疗事业单位利用协商的方式,在对医疗基地进行建立的情况下,凸显长效化、制度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便于有效的发挥出医疗基地的培养人才作用,并推进各种医疗活动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在组织实践活动的阶段,医学教育的主体就是如何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若医学院校研究生在毕业后不愿为基层服务,这说明该医学院校的教育未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忽略了对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是研究生步入社会后掌握民情与国情的必要方式,因此,为了能够培育高素质人才,一定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来落实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必然会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增添新型血液,从而发展最优化医疗卫生服务。

(二)导师视角

医学院校的导师作为培育研究生的主要责任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等方面,均要予以充分的鼓励和指导,有必要把实践内容和任务纳入研究生的培养规划中,将社会实践作为首选,体现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的积极作用。并以宣传与总结作为主要手段,以此来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监督与指导作用,多角度测评研究生的实践收获、调查报告等。

三、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时效性差的主要原因

(一)不完善的社会实践组织工作

在对社会实践工作的准备流程中,未充足的宣传社会实践意义,医学院校研究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在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的流程中,无法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实效状况,并未科学的进行评价考核。即社会活动之前的调研不够充分,在运行过程中也未进行有效反馈,造成社会实践组织工作出现漏洞。

(二)不健全的管理体制

医学研究生落实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和政策措施、经费的支持、基地的建设以及活动安排等方面相关,想要紧密的融为一体,有必要完善管理体制并加强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但是一些医学院校有关主管部门对社会实践不够重视,研究生工作部门未实现配合的目标,导致运行体制不够完善,未有效落实划拨经费以及拟定实践计划等工作,研究生无法踏出院校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阻碍了社会实践的持续运行。

(三)不健全的创新机制

部分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无法将创新机制体现在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中,未按照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进行医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更新,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沿用传统形式下的模式,研究生无法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社会竞争意识。特别难以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训练,没有落实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围绕参观访问等形式化的实践活动,无法突出理想的实践效果。

四、提升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时效性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社会实践组织工作

医学院校需要鼓励研究生多发表文章,为的是全面提升影响力与知名度。基于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研究生的积极作用,医学院校和导师都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多角度树立高素质人才提升自身素质的目标,充分发挥育人的巨大作用,为研究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准确的指导意见,使实践成果能够准确的转换成为研究生自身的精神财富。

(二)健全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创建优质外部环境的必要条件,为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医学院有关负责人需要将社会实践当作考察德育方面的重要环节,并与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员、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联系在一起。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尤为突出的个人或团队予以奖励,可以提升为优秀个人和团队。此外,研究生社会实践还可以和推优入党充分联系,在开展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创建优质的外部环境。

(三)健全创新机制

医学院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交流总结、评估考核、宣传动员的系统工程,有必要创建创新型的长效机制才能够实现社会实践的规范化目标。在创建社会实践创新机制的过程中,有必要健全工作规范和工作设计,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合理的执行体系。

例如,可以建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成员是以实践经验充足的研究生为主,具体承担的是实践活动的指挥和落实等内容,保证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时效性工作,由于是研究生亲身体验并将实践活动转变为对自身有用的医学财富,因此拥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社会实践活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真正作用在于,通过多次的体验与实践,凸显医学领域持续性的特征。

五、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培育优秀的医学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想要实现培育优秀医学人才的目标,有必要利用有效的措施,步入社会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强化研究生的多种能力,以此来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翠玉.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探索及成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9).

[2]张海林,朱红,钟军.素质教育目标下做好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08).

[3]陈博.新时期加强文科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3(07).

[4]赵娜娜,阚俊明.浅谈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发展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6).

[5]韦庆昱.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社会实践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利益相关者理论;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36-02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学校与社会高度耦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与社会其他相关各方的共同参与,参与各方的密切配合是成功的关键,而兼顾利益需求、实现互惠共赢是各方积极参与的基础。因此,本文试图以在企业管理领域已比较完善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构建以兼顾参与各方利益为基础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理论。它源于企业社会责任之争,经过多年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学术名词,利益相关者概念在西方学术界最早被进行明确定义,是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在20世纪60年代给出的,该小组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1984年,弗里曼(Freeman)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那些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团体”,该定义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突破了斯坦福定义模式只把企业作为受影响的客体的局限,而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来考察利益相关者理论。这一定义与当时西方国家正在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绩效的观点相契合,受到众多学者的赞同,随即成为关于利益相关者定义的一个标准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发展,广泛应用于企业治理、战略管理等诸多领域。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适用性分析

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股东与利益相关者和谐相处一样,在学校研究生教育中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强调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争取社会各方面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广泛支持。一般而言,大学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既然大学不为组织内部成员控制,那么,只能由利益相关各方共同控制。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是利益相关者的组织。国外学者认为,从组织成长的角度看,学校内外部合作是学校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建立“以他方为中心”的参与模式。在国内,张婕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利益相关者时代,教育管理范式将从中央集权管理范式向地方化管理范式过渡,最终将走向“利益相关者管理”范式,其核心就是建立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伙伴关系。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即把利益相关者纳入学校组织管理范畴,将是学校组织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研究生教育的费用是由享受教育者和政府机构共同承担,因此,研究生教育属于典型的半公共品或混合产品,那么运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研究生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就有一种可能和联系。同样,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可以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战略规划。

三、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

1.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按照弗里曼的定义,研究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影响研究生社会实践目标实现或受研究生社会实践目标实现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团体。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各方就主要包括学校、政府、实践单位、研究生等。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说明和利益分析如下:学校。具体而言,学校方参与到社会实践过程中主体包括:①学校决策管理者。学校中对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决策权的管理者,决定是否合作决定资金、人力等资源配置。②学校运行管理者。学校中具体负责研究生社会实践日常运行的管理者,负责制定实施计划,监督日常管理。③学校导师。学校中担任研究生课程与论文指导的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课程计划,指导研究生选择实践方向,主导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践单位。其一,实践单位决策管理者。实践单位中对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决策权的管理者,决定是否合作,决定资金、人力等资源配置。其二,实践单位运行管理者。实践单位中具体负责研究生社会实践日常运行的管理者,负责制定实施计划;落实日常管理。其三,实践单位导师。实践单位中担任研究生实践指导任务的一线工作者,负责制定研究生的实践计划;负责研究生的实践指导;评价研究生的实践绩效。研究生。全日制参与社会实践的研究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参与社会实践按学校、实践单位导师制定的计划参加社会实践。政府、学校、实践单位所在地对社会实践开展具有影响作用的政府机构,负责给予资金、政策支持。从以上利益相关者分析可以看出,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各利益相关者一起发挥有利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才能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

2.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学校要科学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学校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体,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否认的核心作用。①要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鼓励并引导研究生投入到社会实践。②要重视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必须对校内社会实践基地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和平台,同时,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在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才培养效益。③要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学校应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作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规定学时和学分。并改革教学过程,尽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化水平,逐步制定和完善管理和激励考核制度。④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实践项目,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实践型指导教师培养,另一方面要以辅导员队伍为依托建立综合能力提升实践老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政府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宏观调控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为企业和学校的沟通搭建平台。要鼓励企业参与培养,政府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其中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就是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杠杆调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宏观调控。明确规定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的职责权利,同时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上向积极参与培养的用人单位有所倾斜,调动用人单位参与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联合社会资源搭建研究生实践平台。社会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健全和完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研究生社会实践要持续有效地开展,必须建立一批稳定、规范的社会实践基地,为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长期稳定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发挥专业和学科的优势,主动与地方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建设一批具有良好合作关系、能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提供长期岗位的实践基地。其次,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据社会实践的内容,一方面从企业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符合研究生导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生合作导师,协助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另一方面选拔一些道德高尚的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兼职指导老师。再次,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经费投入,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建立社会实践领导组织机构,多渠道筹措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成立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基金,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研究生只有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使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获得较明显的提高。一是要强化自我培养意识。研究生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程度,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我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激励自我成才的内在心理机制,使自己将来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研究生要自觉学习科学理论,并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使广大研究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正确定位,用奉献社会的多少来衡量和体现个人价值。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实践单位及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四位一体的培养机制,整合学校、政府、社会的资源并结合研究生自身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14.

[2][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3):38-42.

[4]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

[5]张婕.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6,(1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