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期家长总结(精选5篇)

  • 半期家长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095-3283(2013)09-0004-03 [作者简介]刘建颖(1983-),女,湖北武汉人,商务部研究院,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一、201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运行特点 (一)总体增长缓慢,增速逐步回落 2013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1997…

半期家长总结(精选5篇)

半期家长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贸形势;全球经济;稳增长;调结构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9-0004-03

[作者简介]刘建颖(1983-),女,湖北武汉人,商务部研究院,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一、201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运行特点

(一)总体增长缓慢,增速逐步回落

2013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199769亿美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105282亿美元,增长104%;进口94487亿美元,增长67%。受热钱因素影响,我国进出口增长出现较大起伏,如图1。

图12012年1月—2013年6月

中国月度进出口规模与增速

(二)消费类商品增长相对较快,出口单价有所提高

2013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07%和181%。消费类产品出口增长相对较快,其中纺织品、服装、家具、鞋类和塑料制品出口分别增长101%、134%、137%、109%和18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钢材和集装箱等投资类商品出口下降或增长率很低。在国际市场价格总体下降的背景下,我国箱包、手表、生丝、塑料制品和鞋类出口平均单价分别上涨182%、156%、155%、128%和94%,反映企业逐步从价格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转变的趋势,如图2。

图22012年1月—2013年6月

中国重点商品月度出口增速

(三)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增长较快

2013年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3588亿美元,同比增长63%,占我国外贸总额的519%,较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6496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占外贸总额的325%,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同比增长166%,高于外贸总体增速80个百分点,如图3。

图32012年1月—2013年6月中国一般贸易和

加工贸易月度进出口增速比较

(四)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往来呈现较大差异

2013年上半年,我国与美国、东盟和韩国的双边贸易分别增长56%、122%和84%;与欧盟、日本的双边贸易分别下降31%和93%。因进口需求放缓,我国自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等金砖国家的进口持续下降,降幅分别为74%、112%和298%,如图4。

(金额单位:亿美元)

图42013年上半年中国与前十大贸易伙伴

贸易额及占比情况

(五)民营企业依然是外贸增长主要动力,中西部增长继续快于东部

2013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63209亿美元,同比增长343%,高于同期外贸总体增速257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316%。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0584亿美元,同比下降05%。国有企业进出口3615亿美元,同比下降47%。

2013年上半年,我国东部省市中福建、广东、浙江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5%、182%和11%,上海出口下降43%。中西部省市出口动力较强,其中山西、安徽、新疆、江西的出口增速分别为523%、442%、246%和17%。中西部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46%,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

二、2013年下半年我国外贸发展环境

(一)全球经济有望重拾增长动能

2013年上半年,美国、欧元区和部分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弱于预期,使全球经济仅实现26%的增长。下半年全球经济有望重拾增长动能。支持下半年全球增长有所改善的主要因素包括:尽管美联储将逐渐削减资产购买计划、国债收益率出现上升,但全球金融和货币环境依然宽松;近期发达国家经济数据较为正面,美国房地产市场、就业市场表现稳健,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近期出现持续改善,日本经济增长短期内受多方面因素支撑。

1美国经济缓慢温和复苏。2013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并不强劲,零售增长较为温和,出口因外需不振而面临挑战,私人部门主动增加商业开支意愿较弱。尽管经济复苏“强度”乏善可陈,但“广度”方面却表现充分。主要经济活动对温和复苏均产生一定贡献,包括消费、房地产、信贷、出口、资本开支、就业市场、劳动收入与能源行业投资等。预计2013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将重拾增长动能,其中房地产复苏、消费和商业开支增长是其主要动力。尽管近期国债收益率有所回升,但美国整体金融和货币环境依然宽松,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未来将有所缓解。能源革命等结构性变化将为美国生产率增长提供支持,并遏制通胀压力、提高居民购买力。

2欧洲经济复苏犹在路上。欧洲方面也在努力提振经济,其中英、法、德三国服务业PMI 2013年二季度均表现积极,但仅英国尤为明显,德国虽停止滑落但仍在荣枯线附近徘徊,法国虽现反弹但仍处衰退区间,其他欧洲国家则表现不一,总体上仍在衰退区间进行复苏努力。欧洲方面整体需求的提升仍在弱复苏中,表明欧洲经济尚未走出债务危机阴影。但一些前瞻性指标出现显著改善迹象,如2013年7月份欧元区综合PMI预览值为504,是自2011年8月以来首次回归扩张区间。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明显收窄,多数国家的金融条件更为宽松,欧元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增长前景较为乐观,外需或有所回升。

3日本经济增长短期内受多因素支撑。数据显示日本近期仍处于复苏轨道上。尽管“安倍经济学”的长期结构性前景备受质疑,但短期内,日本经济增长受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日元贬值、全球经济增长逐渐改善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撑。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2013年一季度环比增长1%。迄今为止,日本经济复苏主要由消费和出口驱动。预计2013年下半年商业投资支出将呈现改善,日元弱势将支持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疲弱、能源进口成本上升,这一贡献相当温和。

4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所放缓。中国经济放缓已对一些大宗商品生产和出口国产生明显负面影响,预计影响还将持续。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也是拖累新兴经济体市场情绪、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那些高度依赖外部资本流入和国内信贷扩张实现增长的国家。受热钱离开因素影响,印度、巴西、南非和东盟的资本市场均有所下跌,经济增速面临压力。

5《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3年7月9日《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 2013 年全球经济增长31%,是年内连续两次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元区经济持续衰退,几个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内需求明显减弱、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新的下行风险,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下滑可能持续更长时间,特别是由于潜在增长可能下降,信贷可能减缓,以及如果美国预期的取消货币刺激的措施导致持续的资本流动逆转,那么金融状况可能显著趋紧。IMF在报告中指出,要实现更为强劲的增长,各国需采取更多政策行动。具体而言,主要先进经济体应维持支持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同时制定可信的旨在实现中期债务可持续性的计划,并通过改革恢复资产负债表和信贷渠道。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在支持疲弱的经济活动与控制资本外流这两方面的宏观经济政策之间做出权衡取舍,宏观审慎和结构性改革有助于缓解二者矛盾。

(二)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扩大 1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1万。

从“三驾马车”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看,2013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452%,拉动GDP上涨3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贡献率539%,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贡献率09%,拉动GDP上涨01个百分点。上半年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分项是投资,投资暂时超过消费成为GDP首要拉动力量,可能反映经济增长放缓已影响到居民的持久收入预期。

总体看来,2013年上半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总体平稳发展态势,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2013年下半年我国外贸形势展望及政策建议

国际方面,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改善,以及量化宽松(QE)规模可能的收缩,全球热钱的流动规模将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减轻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若2013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持续,欧洲不出现更坏表现,将有利于我国出口需求增长。国内方面,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一大步,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出台12项措施,切实减轻外贸企业负担,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外贸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8月份开始,包括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减少检验出口商品种类、关检“三个一”试点扩大、通关实施分类查验等直接减免出口企业费用等一系列外贸优惠和便利化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将降低企业通关法检成本,提振出口企业信心,增强企业预期,对出口增长形成一定支撑。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好转也将对外贸增长作出贡献。从商务部企业调研的情况看,信贷融资成本上升压力突出,后期随着金融信贷支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汇率水平若保持稳定,那么在其综合作用下,进出口有望逐步恢复。由于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虚增数据将对2013年下半年的数据造成一定的高基数影响,因而未来出口在外需增长平稳的前提下,增幅仍有限。进口方面,预计随着下半年政府对内需的推动,国家扩大进口政策的效力显现,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逐步止跌回暖,进口会发生较明显增长。总体来看,2013年下半年我国外贸前景有望稳定,预计全年外贸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增速略高于上年水平。

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完善政策、优化环境,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又要着眼长远,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外贸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五个优化”,着力改善外贸内外环境、着力降低外贸企业经营成本,全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第一,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若干意见所涉及的相关措施。外贸企业企盼各项政策全面、完整落实。政策落地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微调,并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第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

半期家长总结范文第2篇

需求不足是短期现象,还是中期甚至长期因素所导致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几年,西方国家利率长期保持在零利率水平,经济复苏疲软,从去年大家就开始预期美联储今年上半年加息,但一直到现在,这个时间点还在不断往后推。此外,近日,欧洲央行又进一步给市场作出了一个引导,欧洲央行可能要加大政策宽松的力度。这些迹象说明,现在的需求不足,可能不是短期问题,其背后有着中长期因素。

中国也是如此。去年中国GDP增长7.4%,今年上半年增长7%,三季度增长6.9%。其实,看数字,GDP增长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但是如果再分析更加详细的数字,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经济当前的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不妨比较一下总需求和GDP增长,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的总需求名义增长只有3%,名义GDP增长约为6%。也就是说,我们的总需求增长只是GDP增长的一半左右。

中国总需求疲软,其背后有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其中,中期因素是指金融周期的因素。与经济周期不同,金融周期更加注重金融体系自身的周期性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连接的重要纽带是房地产和银行信用。这种情况导致银行体系的扩张和房地产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好的时候,大家都好;而到了某个时间点,社会债务负担太重后,就可能同时出现向下的调整;一旦一个发生拐点,另一个的下行压力也会增大,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

判断金融周期一个拐点的发生就是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由此带来企业的去杠杆,而去杠杆只有两个途径,降低实体投资,或者降低消费。这两个都会导致总体需求疲弱。

在金融周期的某个时间点,出现利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繁荣阶段,经济需求旺盛,通胀压力导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紧缩;另一个是监管机构担忧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导致银行信贷扩张速度放缓。美国的金融周期在2007、2008年为拐点,中国则是在2013年,以“钱荒”为标志。

如今,美国经过过去几年的痛苦调整后,这一两年已经显示金融周期企稳,形成新周期的起点,具体表现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银行信用开始复苏。

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金融危机下半场的调整都是非常痛苦的,持续时间比较长。这里面需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实体经济总需求疲弱,二是需注意防范金融风险。

怎么应对金融周期下半场“去杠杆”的调整所带来的实体经济或者需求下行压力和金融风险,我将其总结为:总体宏观环境要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紧信用”是因为在金融周期上半场,银行体系过度扩张,房地产也过度扩张,到下半场需要调整。这种情况下,支持总需求、控制金融风险,就需要财政政策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财政政策需要融资,为了配合财政政策,则需要“松货币”。

此外,总需求疲弱,长期因素也需要关注。长期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人口;第二个是贫富分化;第三个是现有资源和资本存量的使用效率。

半期家长总结范文第3篇

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总体形势良好。

“快”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第二,生产、建设、消费、外贸等主要指标均加快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3%,实际增长12.4%,同比加快0.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23.4%,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

“好”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生产形势好。今年以来,各项支农措施公布早,落实快,有效地增强了农民的信心,夏粮面积达到4亿亩,比上年扩大500多万亩,加上气候因素有利,亩产达到284公斤,创历史新高,夏粮总产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据初步统计,夏粮总产达到2276亿斤,比上年增产148亿斤,增长7%。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很快。

第二,财政形势好。上半年,财政收入20006亿元,增长22%,支出14601亿元,增长17.5%,收大于支5405亿元。财政形势好为调整结构、加快改革、促进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民生改善形势好。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实际增长11.9%。劳动就业形势平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08万人,已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68%,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2%。

第四,低通胀形势好。上半年,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大部分商品价格稳定,肉禽蛋价格有所下降。

第五,内需增长形势好。上半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90.3%(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贡献率同比均有所提高),上升30.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9.9%,扩大3.9个百分点。

总的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达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十一五”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的基本要求。

好形势背后存在着隐忧

在充分肯定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喜中有忧,前进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宏观上表现为“两个过快,一个不平衡”,微观上表现为两个“剪刀差”。从动态上看,这些矛盾和问题仍在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中,又快又好中蕴藏着过热的风险,如果不加以调控,大好局面有可能发生变化。

从宏观上看,经济增长偏快,出现了一些偏热的苗头,特别是投资、信贷增长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趋于突出。

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年初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加快。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8.4%,虽比上月19.1%略有回落,但增速仍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末加快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增长13.9%,流通中现金(M0)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2.7和2.9个百分点。信贷投放也增长较多,上半年新增贷款21476亿元,相当于上年同期新增贷款的1.5倍,已达全年控制目标的85.9%。相对贷款来说存款增加更多,上半年新增存款3.2万亿元,同比多增6324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投资增速超过35%的省份达到14个。从发展势头看,新开工项目继续大幅增加,投资在建规模偏大。上半年,新开工项目98850个,施工项目170777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8341和3155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和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分别增长22.2%和26.6%。

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突出。上半年,进出口顺差达到6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8亿美元,增长55.0%,增幅比一季度快14.4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顺差381亿美元,月均顺差比一季度扩大49亿美元。加上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国际收支不平衡更加突出,外汇储备急剧扩大。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亿美元,比年初又增加1222亿美元。二季度月均增加额为220亿美元,比一季度月均增加额多17.5%。

上述三个问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浅层次看,投资快是银根松的结果,银根松又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结果。从深层次看,主要是“两个失衡”,即国内投资与消费失衡,国际收入与支出失衡引致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到6月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为15.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3954亿元,同比多增1169亿元。而国内储蓄和国际储备的急剧增加,直接形成了大量的闲置资金,客观上为投资扩张带来可能。因此,把握上述三个宏观问题,首先要从经济增长结构失衡中寻找原因,其次要从解决流动性过剩中寻求出路。而这又必须加速体制机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必须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从微观上看,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两个“剪刀差”对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不利影响。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剪刀差”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成本压力。据初步测算,1―5月,出厂价格上涨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收2920亿元,而购进价格上涨则增支4026亿元,相抵扣后净增成本1106亿元,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亏损压力增大。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5.5%,同比还呈加快趋势,但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利润分化严重,1-5月石油开采等五大行业新增利润就占全部净增利润的82.3%,而下游企业由于承担着巨大的成本压力,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不少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剪刀差”使农民收入增加更加困难。2005年,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3%,导致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经营收入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据测算,2005年由于农资涨价,每个农民多支出100余元,而国家政策性优惠人均只有42.4元。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稳中略降,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下降1%。其中粮食价格下降0.6%,小麦下降4%。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则继续上涨,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3%,机油等重要农资价格涨幅达到两位数,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吃掉了农民得到的政策性补贴。上半年,农民出售产品由于价格下降,人均少收入10元,由于农资涨价,人均增支6元,一减一增累计减收也抵消了这一块国家给农民的好处。目前农民收入已越来越依靠打工收入(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量的一半来自工资性收入),农民增收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尽管两个“剪刀差”现象不是今年才出现的,且今年以来还有所缩小,但其对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一直处在积累过程中。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改善企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还会加大解决宏观问题的难度,不利于改善投资结构、扩大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加强调控有效化解矛盾和风险

当前经济形势是复杂的,好形势无可置疑,问题突出同样无可置疑,好形势有可能发生逆转,问题也有可能发生质变,宏观调控正处在关键的敏感时期。而越是在关键时期,就越是要统一思想,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并化解矛盾和风险,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统一思想,加强认识。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问题的宏观性和利益取向的不同,加上程度的差异性,不仅中央与地方之间认识有差距,中央各部门之间认识也不尽一致。这些分歧不仅影响了对问题的把握,抓不住主要矛盾,也不利于正确的政策措施的落实,使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在时间和效果上大打折扣。所谓“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下力气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首先,必须把各部门、各地区的思想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形势的判断上来。其次,必须认识到,要实现经济持续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把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落到实处。

宏观调控要有全球视野。当前,流动性过剩是信贷资金宽松的主要原因,而流动性过剩是全球性问题,解决我国宏观上存在的问题,也必须从全球来考虑。特别是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强问题,更应有全球视野。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说,中国是在与全球的游资博弈,以一己之力与全球博弈,就要应对更多的国际压力,风险和矛盾也会很多,处置不当,就会带来国家利益的受损,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在当前,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我们不仅要分享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要经受国际经济风云变幻的考验。因此,要使经济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宏观调控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充分利用好利率、税率、汇率和价格四大杠杆,调节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的利益分配。

宏观调控要做好五个兼顾。

兼顾重点和一般。由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宏观调控必须抓住重点。从深层次看,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是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从浅层次看,信贷投放过快则是关键因素。因此,宏观调控一方面要围绕打破人民币升值预期、应对美元贬值风险多做工作。要在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在扩大进口、扩大海外投资等方面也要采取一些更大的战略性措施。另一方面要围绕控制信贷的过度投放多做工作,切实把住信贷闸门。同时兼顾对其他方面问题的调控。

兼顾近期和长期。宏观调控近期要力求总量平衡,采取多种措施控制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防止经济持续升温和问题的进一步发展;远期则是采取更多的改革措施和经济的办法,力促经济结构的优化,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兼顾宏观与微观。宏观应力保安全,微观宜力求稳定。前者主要是着眼全球来解决我国的宏观问题,力保国家经济安全;后者主要是着眼民生来解决我国的微观问题,力求社会的稳定。

半期家长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字:经济增长 外贸 技术溢出 升值累积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8-040-04

在欧债危机笼罩欧洲、国内“两难问题”增多的情况下,2010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表现异常抢眼。在5月份外贸规模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的基础上,6月份外贸再次超出市场预期,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均创下历史新高。那么,如何看待当前靓丽的外贸数据?在我国调结构主旋律和当前外贸快速增长情况下,我国目前是否应该将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转移到内需上来?在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后,我国如何实现贸易收支平衡?汇率战争硝烟弥漫,贸易争端此起彼伏,我们如何应对?笔者在总结我国上半年外贸特征的基础上,将对内需与外需、出口与进口、贸易战与汇率战等外贸热点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

一、上半年贸形势的简要解读

2010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3548.8亿美元 ,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进口6497.9亿美元,同比增长52.7%;贸易顺差为553亿美元,下降42.5%。

2010年上半年外贸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一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我国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比2008年上半年增长了9.82%、5.8%、14.58%,外贸总量已经回升到危机前的水平。二是经济复苏内强外弱,贸易顺差大幅收窄。欧债危机引发了发达经济体财政紧缩潮,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国内经济在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下企稳上扬,带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导致贸易顺差大幅收窄。三是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外贸大部分利益流向外商,见表1。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必然导致顺差。上半年,加工贸易顺差高达1373亿美元,而同期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分别出现370.9亿美元、449.1亿美元的逆差。而这些加工贸易的实际控制人大多是国际跨国公司等外商。因此,贸易顺差在中国的表现掩盖了贸易利益流向外商的事实。四是新兴市场迅速崛起。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出现分化: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在防二次探底,而新兴经济体则多次加息防通胀。虽然欧盟、美国、日本依然是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但我国对巴西、印度、俄罗斯的贸易总值在加速增长,东盟已经逼近日本成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巴西跃居我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五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快于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从入世前的约20%上升到目前的30%。而服装、纺织纱线、鞋类、箱包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从入世前的约25%下降到现在的15%左右。

二、当前三大外贸热点问题的思考

就当前外贸三大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应对措施为一是扩大内需,稳住外需,外贸刺激政策短期不宜退出。二是鼓励出口,重视进口,探寻外贸增长的长期效益。三是贸易战难免、汇率战谨慎,人民币升值累积效应值得关注。

(一)扩大内需,稳住外需,外贸刺激政策短期不宜退出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在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了支柱作用。但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调控,投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消费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由于受到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限制,消费短期内也不可能大幅增长。相比投资、消费,当前外贸表现较为突出。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创下历史新高。无论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复苏过程中,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外贸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来看,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特征。但短期内,我国经济增长基础尚不具备完全转移到依靠内需上来的条件。一是由于我国劳动力结构决定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角色短期没有改变。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外贸产业的劳动力相当一部分是低技能劳动者,包括农民工。当接受过中等职业培训以上的劳动者占主导时,我国外贸产品升级,产业转移才成为可能。二是全球化浪潮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停止,相反,各国为了度过危机,更加强调了出口发展战略。奥巴马在首次国情咨文中就强调,美国政府未来五年要实现出口翻番,给美国增加20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也提出了要在未来十年内实现贸易总额翻番的战略构想。事实上,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制造”的国际市场份额不降反增,2009年底出口总值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三是中国虽然大力倡导内需,但是因为这涉及到社保体制、收入分配结构等深层次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是两条腿的关系,缺一不可。所以,一定时期内,宏观政策的导向还是“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外贸刺激政策短期内不应退出。

至于2010年6月22日我国取消了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农药、橡胶等六大类共计406种商品出口退税,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强烈的外贸刺激政策退出信号。因为这本来就是金融危机爆发时采取的权宜之计,一年期限已到的自然退出。这次退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对涉及退税的企业来说,该政策的退出确实影响不小;但对外贸总体影响不大,本次取消退税的406个税号,仅占海关税号总数的3%左右,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左右。再说,该政策是在2010年G20会议前夕抛出,有帮助我国争取G20会议上主动权的政治目的。

(二)鼓励出口,重视进口,探寻外贸增长的长期效益

当前似乎有一种倾向,就是谈到经济增长动力必谈出口,而对进口重要性的认识却远未及。按照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净出口(出口总额减去同期进口总额,即顺差)直接形成一国GDP。但是,作为宏观经济学家的凯恩斯没有考察进出口商品的微观结构。也就是说,如果一国出口、进口都是消费品,或都是投资品,或者比例相当,出口减去进口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服装、纺织品、鞋类、箱包等消费品出口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18%,而进口中,原油、铁矿石、初级塑料、钢材四类大宗商品占到出口总额的20%,“出口减去进口”的科学性就值得商榷了。凯恩斯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和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包括内需和外需,而忽略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保罗・克鲁格曼才提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真正获益的部分来自进口”的观点。随后,Grossman和Helpman作了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口可以提高生产力,带来更加长久的利益。

目前我国进口商品的构成,基本是“三分天下”:机电产品约占进口总值50%,高新技术产品约占30%,大宗商品约20%,见图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的两大动力:一是投资拉动大宗商品进口。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长期以来,中国对原油、铁矿砂及精矿、钢材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多年占据国际市场主导地位。这也与我国“进口增幅与工业增加值增幅高度相关”的事实相符。二是加工企业的出口引致型进口,“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是我国外贸的主体。从我国入世后的平均数来看,机电产品占据我国进口总额的约50%、占出口总额约56%,高新技术产品占到我国进口的30%和出口总额的28%,见图2。也就是说,我国进口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原材料、半成品,加工完之后再销售到国外。

从目前的国际分工来看,中国劳动力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短期内我们很难改变“国际代工”的角色。但是从战略眼光来看,我们在加强自身研发创新的同时,应该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引进力度,或通过FDI资金带动技术进口等渠道,加快技术进步。当然,这还涉及到其他经济体对技术和高技术产品输出的限制政策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严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制度,人为地给自由贸易设置了障碍。2010年初,奥巴马提出的5年贸易翻番计划,而美国的优势恰恰是高新技术产品,美国政府正对出口控制体系进行修改。中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要用战略的眼光,加大对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引进力度,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寻求外贸增长的长期动力。

注:图中大宗商品包括:原油、铁矿砂、初级塑料、钢材;劳动密集型商品包括:服装、纺织品、鞋类、箱包

(三)贸易战难免、汇率战稍缓,人民币升值累积效应值得关注

2010年一季度,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9起,涉案金额同比增长93.5%;2010年4月,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反倾销税;接着5月6日,美国再次对来自中国的无缝精炼铜管材征收10.26%-60.50%的反倾销税。笔者认为,贸易战对当前国来说既不可避免,也不必过于担心。一是中国出口2009年取代德国居世界第一,出口占全球份额的9.6%,上升中的贸易大国面临贸易摩擦增加的现象不足为奇;二是当前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危机,欧美等经济体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结合的新重商主义盛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短期内难以平息;三是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位徘徊使得贸易保护不再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具有拉选票的政治属性。考虑到贸易战是个别国家、对我国特定商品、在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对我国出口全局影响有限。但我们要加快贸易促进和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机制建设,将贸易摩擦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而汇率战则明显不同。汇率是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直接而全面地影响到我国进出口的价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05年7月改革前8.2765升值到2008年底的6.8353,已经累计升值21.08%。然而,我国同期的外贸依然保持高达20%的年均增长率。据此,有人认为,我国外贸与汇率关联不大。事实是否如此?诚然,占到我国外贸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由于两头在外,对汇率相对不敏感。但是另外半壁江山的一般贸易呢?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3212亿美元,增长36.6%;进口3583亿美元,增长56.6%,由于进口增速大大超过了出口增速,一般贸易项下从2009年上半年顺差63.5亿美元转变至现在的逆差370.9亿美元。实际上,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PPI指数)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加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累积效应,当前外贸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我们实际调查中发现,一些出口企业为了度过难关,保证开工,不得不让利海外采购商,目前很多行业的利润率还不到5%。201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保持稳定,但是美元指数持续升值,导致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将呈现升值的态势,现在市场上一年期的人民币NDF已经开始出现升值的预期。在外贸微利时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累积效应将更加明显。考虑到外贸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政策必须继续坚持谨慎,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不能轻易改变。外贸对出口不敏感的时期已经过去,人民币升值的累积效应正在从“量变”向“质变”转化。

三、下半年外贸增速冲高回落,贸易收支趋于平衡

(一)出口总额仍将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速将逐步回落

下半年出口取决于几方面因素的较量。正面因素一是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过,7月7日IMF《全球经济展望》(见表2)将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测调高了0.4个百分点至4.6%。二是欧债危机的影响有限。对欧债五国(PIIGS)的出口只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约4%,而且欧盟、IMF已果断采取援助措施,有利于缓解欧债危机影响的蔓延。三是新兴经济体的需求较为旺盛,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实施,下半年东盟有望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四是下半年刺激出口的政策不会完全退出,宏观政策导向还是“扩大内需,力保外需”。因此,出口仍将延续上半年恢复性增长的态势。

不利因素一是欧盟经济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当前的出口大部分还是一季度之前的订单,欧债危机有限的影响尚未完全反映到我国出口数据上。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现在市场上一年期的人民币NDF已经开始升值。在外贸微利时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累积效应将更加明显。三是国内价格上涨推动劳动者工资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增加了中国加工贸易的成本,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四是低基数效应的逐步消退。

基于以上因素,未来出口同比增速将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 不排除年底个别月份出现负增长的可能。2010年出口同比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出口增长约20%-25%。

(二)进口增速将冲高回落,增速仍有望高于出口

下半年进口增速将冲高回落,主要因为:一是国内投资回落将减少对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中期回调的趋势,见图3、图4。二是出口形势不明朗影响加工贸易的进口。三是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进口影响不大。四是2009年下半年基数的上升将拉低2010年下半年进口增速。

经济复苏内强外弱的格局延续,下半年进口增速依然有望高于出口增速。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虽然面临复杂局面,但与欧美环境相比,下半年,中国经济仍有望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二次探底可能性很小。中央投资项目、保障房建设,以及西部开发等区域经济加快建设,可部分对冲投资下降的缺口。5月13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再次推向改革的前线。

下半年我国进口将告别上半年的“井喷行情”,增速将冲高回落。考虑到经济复苏内强外弱的特征将延续,预计下半年进口同比增速仍有望快于出口,全年进口同比增速约为33%。

(三)全年贸易收支不平衡明显缩小,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有了好的开始

根据上面对出口、进口的分析,预计下半年外贸顺差将继续收窄,贸易收支不平衡趋于收敛。我们预计全年贸易顺差约为1200亿美元,外贸对GDP的直接贡献从2009年负拉动3.9个百分点到2010年负拉动0.2个百分点。外贸收支趋于均衡,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我们已经从过度依赖外需转向内外需协调发展,从片面强调出口转向进口、出口相互促进。虽然调结构不能一蹴而就,但毕竟我们已经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作者简介:

半期家长总结范文第5篇

20世纪中叶的中国,为什么在革命胜利之日建立起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为什么在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在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要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必须认清中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了解我们的出发点,便弄不清我们前进的方向与我们选择的前进道路的正确性。要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从了解这个社会的经济入手。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同时,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就是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的经济面貌。为此,本文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便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了。

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

一、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结构

1842——1949年(中国近代经济史时期),中国社会生产力发生重大的和剧烈的变化。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进入了从使用手工工具生产到使用机器生产的过渡。在中国几千年的生产力发展史上。是一次新飞跃的开始,也是中国工业现代化即工业化的开端。

中国生产力现代化的起步,晚于英、法、美等国100多年,因而有后发现象,即一开始就可以接受、引进欧美发达国家在19世纪中叶已有的设备和技术。这使中国的生产力,从设备技术层次上说,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说,现代化的进展缓慢。直到1949年,现代生产力在整个社会生产力中占的比重一直很小。

中国生产力现代化处在后发地位。后发地位有其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的半殖民地国际地位使中国生产力现代化处于极为不利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半封建社会结构又使它的国内环境恶劣,以致引进的和内部发展起来的现代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长期并存。在各个生产部门和各个地区,生产力中存在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各种衔接形式。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多元的、多层次的结构。从部门言,在交通运输业中,从肩挑手提到手推车(鸡公车)、手拉车(板车),到脚蹬的三轮车、自行车,到利用畜力的马车、大车,从电车、汽车、火车,到轮船、飞机等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都同时存在。工业生产领域里,各个层次的设备,技术几乎无所不有,即使在最先进的部门或工厂里,也并存着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多个层次。从地区言,在某些边远地区和山区,使用木棍、鱼叉、弓箭、陶石纺轮等王具从事耕作、渔猎、捻线。这是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早期出现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在部分山区,存在着奴隶社会早期出现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新疆、青海、等地牧区的游牧生产方式,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游牧业没有重大区别。在多元的生产力结构中,最广泛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农业与手工工业的结合。这是中国奴隶社会便已普遍存在的生产方式。从城乡言,在少数城市与矿区,使用机器生产或半机械牛产。在农村,某本卜县手工生产。在同一时间里,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部门中,并存着从原始工具到现代机器的各个层次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在同一地区、同一城市,或同一生产部门中,生产力的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生产力多层次也就是部门、地区、城乡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之一。

在生产力的多层次结构中,基本的层次是两个:机器生产力(现代生产力,新式生产力)和手工生产力(传统生产力,旧式生产力)。无论是就产值言或按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计算,比重最大的层次都是手工生产力。

就产值言,1914年,“近代生产”与“旧式生产”的产值(1936年币值)分别为2.9亿元和149.9l亿元,即1.89%和98.11%。1936年,它们的产值分别为13.12亿元和193.3亿元,即6.35%和93.65①山两者都有增长,但前者快于后者。另一种估计是: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手工劳动创造的产值所占比重,1936年是89.2%,1949年是83%。②手工劳动生产的产品,在社会总产品中占了4/5以上。

以手工工具进行劳动的部门,主要是农业。农业中机器生产占的比重微乎其微。1933年,在国民生产净值中,农业占62%一65%。1936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8%。1949年,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9.4%;农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58.5%,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个手工劳动的农业国。

--------------------------

①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7页。

②根据丁世洵:《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几个问题》,《南开大学学报》1976年 第4期数字计算。据刘佛丁、王玉茹计算,1936年,在国民收入中,农业占64.5%.工业、服务业占35.5%;在就业人口中,农业占75.52%,工业、服务业占24.28%(见上引刘佛丁等人之书,第308页)。

在工业总产值中,手工业总产值占的比重,1936年为68.96%,1949年为43.58%,个体手工业总产值占4l。38%。

在全国运输总量中,木帆船、畜力车、人力车和肩挑背驮运载的占70%以上。

就劳动力计算,1949年,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人数的91.5%,占工农业劳动者总数94%以上;另一种统计数据是:1.7亿个劳动力中,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约占80%,从事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约占20%。在这20%中,约有一半是以传统戴式从事生产的城乡个体手工业者、挑运工人与建筑工人,另一举为现代企业中的产业工人。在工业中,工场手工业工人与工厂工人的人数约为6:l。这就是说,95%左右的劳动者从事手工劳动,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二、生产力的落后性

(一)生产力发展速度缓慢

1842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生产力是有发展的。

据中日经济史专家组成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核算组计算的初步数据,1840年国内生产总值129.88亿元(1933年币值),1936年252.64亿元,比1840年增长94.52%。”1949年190.44亿元比1840年增长46.63%。英.麦迪逊按固定价格计算的结果,中国192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820年的190.48%,1952年为1820年的168.43%。130年或1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不到避免1倍,这种速度很慢。

相对于此前和此后的时期,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速度最慢。据英·麦迪逊的数据,中国1700~18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是O.85%,1820~1952年是O.22%,1952~1978年是4.4%,1978~1995年是7.49%。1820~1952年的增长率是最低的。

------------------------------

① 江海:《中国近代经济统计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l期

相对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生产力发展速度来说,中国也是很慢的。1820~1952年,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1.62%,欧洲是1.7l%,美国3.78%。中国的邻国印度是O.54%。日本1.74%,俄罗斯2.08%。中国仅0.22%,比这些国家慢得多。

上述统计年限选择1820年和1952年,是因为前者代表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高水平,后者是国民经济恢复期之末年,其经济发展指标代表的是1949年以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高水平。

在1820~1952年期间,中国人口由3.8l亿增加到5.69亿,增长率比许多国家高,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快,以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负增长,比许多国家慢:世界平均是0.92%,欧洲1.03%,美国l.63%, 日本0.95%,俄罗斯1.04%,印度0.1%,中国是一0.08%。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820年为28.67%,1929年为lO.3%,1950年降至6.25%。①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与落后的第一个表现是,在生产力多层次结构中,现代化生产力很薄弱。现代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很小.在1936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只占34.9%,其中,现代工业只占10.8%。1949年,相应的比例是3。.1%和17%。②

-------------------------------

①英.麦迪逊(Angus Maddison):《世界经济200年回顾》,中译本,改革出版社,1997年,第131~135、158页。

②根据丁世洵:《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几个问题》,《南开大学学报》1976年第4期数字计算。据刘佛丁、王玉茹计算,1936年,在国民收入中农业占64.5%.工业、服务业占35.5,%在就业人口中,农业占75.52%,工业、服务业占24.28%(见上引书第308页)。

在现代工业中,重工业的比重很小。据估算,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占的比重1936年为23%左右,1949年28。8%。①生铁在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1943年)是180万吨,钢92.3万吨。②重工业的生产技术落后,最大、最先进的钢铁企业鞍山钢铁厂,其技术设备也不是世界先进水平,技术操作没有全部机械化。重工业中,大多是外国在中国的机械修理厂,以及为外国提供原料和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这种状况的重工业,无力为轻工业和农业以及自身提供现代化的装备,不能成为工业独立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水平低下与落后,直接表现为人均产量少。1936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几种主要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对比,情况如下:电力,苏联219.3度,美国1144.5度,英国514.9度,中国7.9度;钢,苏联95.3公斤,美国376.3公斤,英国253.2公斤,中国O.9公斤;棉布,苏联20.28米,美国61.42米,英国70.38米,中国7.34米(包括个体手工业者生产的棉布在内)。1949年中国的人均占有量与1950年的印度相比:电力,印度为中国的l.7倍,钢为13倍,棉布为2.75倍。中国比长期是殖民地的印度还要落后。

在农业方面,生产经营是以个体手工劳动为特征,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劳动生产率很低,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少,产值低。粮食和棉花的最高年产量是在1931一1937年。一种估计是粮食12069万吨,棉花80.5万吨。③另一种估计是粮食15188.5万

-----------------------

① 杨坚白:《我国八年来的经济建设》.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页。按净产值计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1949年,在工农业净产值中,农业占84.5%,工业占15.5%。在工业的15.5%中,轻工业为11%,重工业为4.5%。

②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63~164页.

③ 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8、 34l页。

吨,棉花94.5万吨。①1949年,粮食总产量11318万吨,单产每亩68.5公斤;棉花总产量44.4万吨,单产每亩10.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09公斤,棉花O.8公斤。②1949年,农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是245亿元(折合新人民币1955年币值),占国民收入总额的68.4%。以4.8亿农业人口计算,人均创造国民收入5l元。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业中可以用于积累的部分是很小的,决定了人口中的大多数只能去生产粮食、棉花,抽不出更多的劳动力与资金去经营农业的其他部门和农业以外的产业部门。所以,农业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种植业。以1949年的农业总产值为100%,农业各部门之间的状况是:农业占82.5%,林业0.6%,牧业12.4%,渔业O.2%,副业4.3%。全国总人口89%以上的人忙于生产粮食、棉花,同时还要进口粮食和棉花。尽管如此,:大多数劳动者依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过上吃饱穿暖的小康生活。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均国民收入必然少。学者们对1933年、1936年、1949年的国民收入与人口数有多种估:算。1936年国民收入258亿元(当年币值),按当年汇率为77.36亿美元,按5亿人口计算,人均52元,折合15.45美元。1949年国民收入,按1936年中国币值计算为189.48亿元,人均34.98元,③按当年汇率折合239亿美元(从1936年到

------------------------

①[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337、339页。

②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农业部统计局1958年公布的数据(1949年每亩单产70.9公斤,10809.5万吨。棉花44.5万吨,每亩单产l0.7公斤),稍有不同。见该局编:《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生产统计资料汇编》,农业出版社,1958年,第7、9、34、36页。

③刘佛丁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6页。

1949年,美元也在贬值),按5.4亿人口计算,人均44.26美元。①是当年美国人均国民收入的l/20,英国的l/ll,法国的l/6。1950年,中国人均国民产值比印度低20%。②

社会生产力的两个层次,即现代的机器生产力与传统的手工生产力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一面。例如,机器纺纱能力的增长,使农民家庭手工纺纱受到排斥和淘汰。机器纺纱用的原料——棉花,是手工生产的。它的产品—— 棉纱,有很大一部分售给农民家庭和城乡手工工场,作为织布的原料,推动了手工织布业的发展。从家庭手工业、个体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是手工业现代化的表现之一。例如,轮船与火车会代替沿途传统运输工具及相关从业者。许多农副产品,靠肩挑、手推车、马车、木帆船等,从深山邃谷、穷乡僻壤运至车站、码头,由人力搬运到火车、轮船上,然后由火车、轮船运到国内各地。而外国进口的和城市生产的部分工业品,由火车、轮船运至一些车站、码头后,由人力搬运下来,再由人力挑、推或驾驶马车、帆船运至其他城镇或乡村。在社会生产中,普遍地存在着这种现代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既竞争又衔接、互补的现象。从手工生产为主转变到使用机器生产为主,:是中国工业化的过程。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经济现代化不是简单地用现代生产力去替代传统生产力,而是在培育现代生产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生产力中有价值的东西(如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有机种植,家庭生产;手工业中的传统工艺等)及其对现代生产力的互补作用,才可以避免既有的生产能力受到破坏,才能使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并带来各阶层收入的普遍增加和社会稳定。

----------------------

① 赵德馨等:《近代小西关系与中国社会》,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9~241 页,表3.表4 —1,表4—2中的人口数45000万人,应为54000万人。人均数值随之变动。据联合同的地区组织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美同是1453美元,西欧是173美元。 日本是100美元,印度是57美元.中国是27美元。(日本)小岛朋之:《“东方巨人”面临各种课程》:“1949年时的入均国民收入仪为18美元”。载[日本]《产经新闻》1999午10月4日。折合美元数宁的不同,是由于采用不同年份的美元值,以及不同的折算的方法。

② 前引刘佛丁等人之书第五章附录。

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生产力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多层次结构的这个特点有重要意义。只看到手工生产为主这个方面,忽视或轻视了多层次中的现代生产力部分,是认为中国缺乏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物质技术基础的认识根源。谁犯了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谁就要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如果忽视或轻视了多层次这个特点,忽视或轻视了多层次中手工劳动为主的这个方面,是认为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可以在短时期内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盲目求纯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认识根源。谁犯了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谁就要犯“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性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中国现代化过程,在经济领域内,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以卷入世界市场为特征的商品交换的发展和以使用机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前提;后者为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1842~1949年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表现,一是上述现代生产力的出现与发展,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

1842年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强迫中国在沿海、沿边、沿江及主要陆路干道上,向它们开放了85个商埠。1898~1930年,中国政府又主动开放2O多个口岸。这些地方成为中外经济交往的基地。随着外国商人到这些城市经商、设厂、办银行,带来了商品、资金以及股份公司等经济组织。19世纪末,中国自己也办起了银行,后来又创立各种交易所。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等少数城市中,已出现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形成一整套现代市场体系.银行、各种交易所、证券买卖相当规范。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类经济组织与工具,在这些城市中已是应有尽有,只不过规模和程度不同罢了。城市与城市之间,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交通运输工具,各种经济联系颇为密切。法定的全国统一的度量衡与货币制度在逐步推行。各地区有层次不同的地区中心市场。上海则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远东地区的商业中心、运输中心和金融中心。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已初具规模。

市场有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1864年(有海关统计的一年)至1931年(进出口最多的一年),中国的进出口总值由9486.5万海关两,增加到234296.5万海关两,67年间增加近24倍(以美元计算的贸易值和物量指数仅5倍多),速度不慢,但人均不足s两。①1840年前后国内贩运贸易7种主要商品的流通额估计为3.5亿两(规元)。②1890年国内市场商品量11.74亿两。1936年120.17亿两。46年间增加9.24倍。粮食的商品率,1840年为 lO.5%,1894年为15.8%,1931年31.4%。1920年,工农业总产值159.3亿元,其中商品值92.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1936年,工农业总产值242.4亿元,其中商品值168.1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9.4%。③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商品值已近60%~70%。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中还包括进口商品,其价值,1920年约11.9亿元,1936年约15.6亿元。

--------------------

① 据刘佛丁、王玉茹:《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第59~63页的数据计算。

②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53页。

③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87页,第 153~154页,第209~210页。

在农村,农产品商品化的速度,在1937年以前相当快。1894—1919年的25年间,中国农村几种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3.4%。1919~1936年增长了1.07倍,年增长率近5%。1936年,农产品的商品率已达30%。①

1842—1949年,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期快。这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起基础性作用的时期,亦即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时期。

二、市场经济处于初级阶段

1842~1949年,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很不充分;发展的程度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各地区之间,各部门之间,差距很大。这种状况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决定的。

直到1949年,以手工劳动为特征、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在生产单位中占绝大部分。它们是基本的生产形式与经济单位。其中,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在一起的农民经济占主要地位,其次是个体手工业者。中国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为特征的农业国。在1842~1949年的108年间,农民经济从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但是农民中成为小商品生产者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从全国农业产品来看,商品率仍低;从全国农民经济来看,商品化的程度不高,处于半自给自足的状态。落后的生产力决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是一种半自给自足经济。

-------------------------

①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lO9~110页。

20世纪30年代大量的地区调查资料说明,除了上海、无锡、苏州、嘉兴、湖州、杭州一带的农村和广州、天津的近郊外,在广大乡村,农产产品的商品率,从总体上说,是低下的。农民在经济上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实际的进展情况很慢。原因在于:只有极少数的农户可以看成是农业小商品生产者,即他们的大多数产品是为市场生产的,同时大部分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从市场上购买的。绝大多数的农产仍是男耕女织的生产结构,产品的主要部分是供自己直接消费,偶而出售部分产品,主要是为了购买物品及交纳租税而需要货币。农户产品的商品率各地不同,同一地区内各户不同,但自给自足的生产结构却基本相同。下列数字可以说明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这个问题。20世纪30年代,农产品商品率30%;对外贸易总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据1936年40个海关货运单统计,国内埠际轮船运载的贸易额为11.85亿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242.39亿元)的4.8%,占当年国民收入(258亿元)的4.6%。全部埠际贸易额估计为上述轮船运载数的4倍,即47.30亿元,上述百分比相应为16.3%和18.6%。货币流通总量31.9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3.19%。①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商品——市场经济有所发展,但发展很不充分。

必须提到的是,在1937年以后,由于战争造成的生产力受破坏,地区分割,城乡交流阻塞,原有的商品流转路线中断,对外贸易不畅,田赋由征收货币转为征收实物,恶性通货膨胀使一些地区实行以实物、黄金、银元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商品经济曲向前发展转为后退。到1948一1949年,商品流转额在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中占的比重,粗略地估计,大概在lO%~12%左右。中国近代的经济处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阶段,因而是一种半自然经济。

--------------------

① 工农业总产值,据上引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第210页;货币流通总量,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s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3页。

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城市化水平低。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1800年,世界平均为3%,低于中国的水平。1900年,世界平均为13.6%,中国1893年为6%。1949年,世界平均为28.8%,中国为lO.6%。①这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时期,城市化进展慢,水平低,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扩大。

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

一、八种所有制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包括8种所有制:①原始氏族所有制。②奴隶主所有制。③领主所有制。④地主所有制。⑤资本家所有制。⑥国家所有制。⑦在华外国资本所有制。⑧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前3种所有制只存在于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②后5种存在于广大地区,在国民经济中影响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之所以有多种所有制,首先,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多层次结构状态。这是决定性的因素。其次,是由于长期形成的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最后,是由于中国从传统社会步人现代社会的国际环境与转机。中国由独立的形态转变为半殖民地性质的经济形态,是一系列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造成的。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到之处,总是按照自己的面貌与需要来改造和影响中国经济。它们为了自己的利

---------------------------

①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5l、26l页。

②关于这8种所有制,参见赵德馨主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结束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益,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银行、洋行等等。它们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和从中国运走绿茶、矿石等物资,需要利用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诸如商业网络、钱庄、运输工具,还需要兴办新的运输、通讯等手段,诸如轮船、铁路、电报等等。它们的行动必然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为了抵抗外国的侵略,“师夷以制夷”,展开各种斗争和学习,兴办工厂、铁路、银行,在市场上与外国商品竞争,等等。这样,新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产生了,旧的所有制却并未消灭,形成了新旧所有制并存的复杂结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中的各种所有制,与其他经济形态中的同类所有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而各种所有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更为复杂,更具特点。

二、新所有制的产生与地位

1842~1949年间,中国经济在所有制方面的主要变化,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成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成为一种起重大影响作用的、独立的经济成分。这是半封建经济形态区别于封建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

资本主义经济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1920年为16.1%,1936年为28%①(参见表1)。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里,资本主义所有制包括两大部分:本国资本所有制和外国资本家所有制。本国资本所有制包括资本家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两种。这3种资本的估值及其所占比重的演变趋势如表2所示。②

------------------------

① 刘佛丁、王玉茹等:《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9页。

②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第207页。原表1947/1948国统区,1936年币值。t936年分关内与东北两个地区。本表中未包括东北,因东北此时属殖民地经济形态。百分比是本书作者计算的.“外国资本”,原表称“外国在华企业资本”;“国家资本”,原表称“官僚资本”;“私人资本”,原表称“民族资本”。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取得了在中国办厂的合法权利。随后,发达国家掀起了对华投资的高潮。到1914年,在中国近代工矿交通业中外国资本明显地居于垄断和支配的地位。外国资本所占比重达到高峰。以后比重下降,到1947~1948年,只占8%。这是由于1914年之后中国资本比外国资本增长快。1937~1945年没收了德、意、日等敌对国的在华资本。中国人民通过学习和斗争,在经济的独立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国家资本所占比重在1920年至1936年间,由13%升至38%。1920年时比私人资本少41个百分点,1936年则超过私人资本1个百分点,占据第一位。这主要是国有金融业资本膨胀,由1920年的2.3亿多元增加到1936年56.3亿元,16年间增加了23.5倍。金融业资本占的比重,1920年为25%,1936年为73.6%。国家资本在铁路、公路、邮电业中长期占垄断地位。国家资本在1947~1948年之所以升至高峰,是由于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敌伪资产的结果。

抗日战争发生之前,私人资本长期占主要地位。它的优势在工业制造业和商业领域。1920年,私人商业资本占商业资本总额的72.6%。私人工业制造业资本占工业制造业资本总额的52%。1936年相应的比重为75.6%和53.8%。①

以上是就资本额而言。就产值而言,1920~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年平均增长9.0%,外国产业资本3.9%。工业中国家资本年平均增长1.18%,民族资本12.4l%。②中国资本企业的生产比外国资本企业增长得快。在中国资本企业中,私人资本企业的产值比国家资本企业有更快的增长。到抗战前,私人资本企业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不仅超过了国家资本,也超过了外国资本。这种发展趋势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所打断。

三、五种主要的所有制及其相互关系

(一)资本家所有制,或称私人资本主义。③它是一种新生的所有制。它以新的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带来新的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是国民经济中的进步因素。

--------------------

①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第208~09页。

② 刘佛丁等:《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第218页,第211页。

③ 私人资本主义又被称为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的”即“本国的”、“中国的”,应是相对于“外国的”而言。传统论著中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对于“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相对于“外国资本主义”而言的概念,它不甚科学。

1842年前,中国经济中已有资本家所有制。它很微弱,处于萌芽状态。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种成分或一种独立的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资本家所有制工业的产值,1920年为2.5l亿元(1936年币值),1936年16.32亿元。年均增长12.4l%。这16年的速度不慢。在同一时期里,在中国工业资本中占的比重,私人资本由57.8%上升到88%。相应的,国家资本由42.2%降至12%。①在工业生产中,私人资本在这个时期占了绝对优势。在商业领域,相对于国家资本,私人资本一直处于优势。1937年以后,由于战时国有工业的发展,以及战后国家接收日伪工业,在工业资本中,国有资本占2/3,私人资本仅占l/3,其力量是微弱的。1948年,全国私人资本12.3万户,职工人数1643.8万人,资产净值(折合1956年人民币)20.8亿元,总产值68.28亿元。

私人资本主义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封建经济的对立面,是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力量,是反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行为的力量,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新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在剥削劳动者方面,它与外国资本、封建主义、国家资本或多或少有利益一致的一面。部分资本家同时又是地主,其资金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生产方式之间融通。由于私人资本的微弱和资本家阶级在政治上的无权,私人资本企业在资金、设备、原料、材料、技术、运输等多个方面要依赖外国资本和国家资本,与它们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国家所有制。在中国,这是一种自有国家以来就存在的古老的所有制。国有的范围很广,如土地、建筑物、工厂等等。其中有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在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的国有现代企业里,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所有制。

---------------------------

① 刘佛丁等:《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18页。

国家资本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27年后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后者的通俗称呼为“官僚资本主义”或“官僚资本”,①它是国民政府建立后,凭借政权力量建立起来的。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所有,在国民经济中占垄断地位的经济成分。“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②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日本在华财产和伪政权的财产,没收汉奸的财产,国有经济迅速膨胀。1948年,国家资本控制了全国银行的70%,纺锭的40%,织布机的60%。国民政府控制工业的主要机构是“资源委员会”。它掌握了全国钢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电力的67%,糖产量的90%,以及全部石油和有色金属。在全国产业资本中,国家资本约占64%以上.在交通运输方面,它控制全部铁路、公路和43%以上的轮船吨位。在流通领域,它掌握十几个具有垄断性质的大贸易公司。

与发达国家或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不同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或旧中国经济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集中带来资本集中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同样是进入社会主义的台阶。

(三)外国资本家所有制,即外国在华企业资本所有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依仗本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特权,在中国办工厂、矿山、银行、商店、铁路等等,渗人中国国民经济的多个部门,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形成了一种成分。

与殖民地经济形态相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中外国所有制的特征,在于不是由一个外国独占,而是属于多个国家。全世界所有的资本主义强国,都对中国进行过经济侵略,都在中国有过投资。它们在中国的势力互相斗争,依其国力及在华力量的大小而发生变化。

--------------------------

① 所谓通俗称呼,即不是科学概念。

②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1149页。

与独立国家的外国资本不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中的外国资本,有特权护身,且在某些时期某些部门中处于垄断或操纵的地位。

在华的外国资本家(所有制),带来资本、设备、技术与企业管理经验;既利用又破坏原有的封建经济组织;掠夺中国的财富,对中国资本起着示范、压制等多重作用。

(四)地主所有制。工842年以后,封建主义所有制起了重要变化。国家所有制的土地逐步转化成了私人土地。土地买卖向现代性质的自由买卖发展。封建主义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旧式地主经济衰败,出现了经营地主。地主中兼营工商业的比重加大。佃仆制在没落,永佃制和押租制在发展。实物地租中的对分制进一步为定额租制所代替;折租制扩展较快;少数地区出现了货币定额租制。地主与农民间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产生了半封建性的富农。城市中的封建主义所有制比农村变化得早一些,快一些。到20世纪40年代,它仅以残余的形态存在.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看,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经济了。以地主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在农村仍占统治地位。在封建生产关系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封建经济逐渐丧失了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地位,变成帝国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主义所有制是一种走向没落的、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

(五)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包括生产领域的小生产者(主要是自耕农和手工业者)和流通领域的小商小贩。在中国,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也是一种古老的形态。1842年以后,这种所有制发生重要变化。一部分个体农民的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开始分离。农户生产的产品中,进入市场的部分日益增多。农民经济由原来的完全依附于封建经济,变成部分依附于封建经济,部分依附于资本主义所有制主宰的市场经济,受世界市场上垄断资本主义的支配。城镇中个体手工业者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在市场上受到机器制品的排挤,有一小部分进入国际市场。前者衰落,后者发展。这一切加速小生产者的分化,极少数中农变成了富农,极少数手工业者变成了产业资本家,极少数小商变成了商业资本家。很多人却破产,其中有的人变成了资本主义所有制中的雇佣劳动者。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及个体劳动者的发展方向与1842年之前大不相同了。

在上述5种所有制中,外国资本、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三种所有制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受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支配;都集中在城市,集中在现代工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商业、对外贸易等部门,与现代生产力、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相联系;企业规模大,活动范围广,影响力强。地主所有制和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农村,存在于农业与手工业中,与传统的手工劳动与经营管理方式相联系,规模小,活动范围窄,影响力弱。就与之有关的人数、地区及产值来说,后两种所有制占多数。就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来看,前3种所有制处于主导的地位。忽视后两种所有制占多数,是企图跃过民主革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或“毕其功于一役”的认识根源。忽视前3种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不承认中国可以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根源。

对发达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的依附性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次侵华战争,轰开了清政府的大门。从此,中国政府被迫实行开放政策,中国经济逐渐地被卷人世界范围的经济联系之中,中国市场变成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是被动的。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中国经济丧失独立性,变成依附型经济。

半殖民地性质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就是中国经济在对外关系方面,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的地位。其实质是依附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这种依附是与上述外国资本侵入中国经济内部,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相伴随的。外国资本在一个时期内控制中国的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金融业、关税及财政。这些部门的依附程度、表现形式与发生时间不尽相同。从总体上说,是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变化的部门首先发生在对外贸易、关税和金融。变化的地区首先是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总之,变化首先发生在市场上,中国市场变成世界市场的一个依附的部分。市场的变化影响生产的变化。首先是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的产品与世界市场发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外国的生产,外国的市场,外国的商人,处于主导的地位。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茶叶与生丝,由外国商人在中国收购并运到国外销售。处在这种关系下的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其命运——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否可以卖出以及能卖何种价钱,便逐渐地由世界市场摆布,即操纵在外国资本家手里。在工业方面,首先是机器、设备、技术依附外国;一些工矿的资金要靠在华的外国银行调剂,部分工业原料、材料、燃料要从外国进口。其次,在工业结构与部门方面,那些为外国资本在中国进行侵略与掠夺活动服务的行业优先得到发展,如船舶修理业、出口商品加工业、打包业、运输业、矿砂开采业等。在地区上,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口岸城市。这些城市里有租界,有外资的电力公司,有工厂进行生产所必需的公共设施,融通资金与获取机器、设备、技术、原料、材料、燃料、动力都较为方便。一些资本家办工厂时,邀请外资人股,或在外国驻华领事馆注册,以对付中国政府的阻拦。中国金融业的依附性很严重。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汇率是以英资汇丰银行的挂牌为准。中国货币的依附色彩浓厚,法币币值与外汇挂钩,通过外汇比值钉结在英、美两国的货币上。

经济上的不独立性,首先是因为经济的落后,同时是由于政治上只有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是不独立所决定的。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历史告诉人们:丧失政治上的独立,经济就必然是依附性的;不先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便不可能有独立的民族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

1842年以前,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不平衡的。中英鸦片战争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有新的性质与特征。这种不平衡,除上文已述者外,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1842年以后,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比过去更加厉害了。地区之间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且有了某些性质的不同。如原本都是自然经济,现在,有的地区仍停留在自然经济状况,有的已是市场经济了;原本都是封建经济,现在,有的地区仍是封建经济,有的地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有的地区已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原本都是权自的独立经济,现在,有的地区是独立经济,有的地区是半殖民地(半独立)经济,有的地区是殖民地经济,如此等等。

这些新的不平衡的发生,主要是由外国侵入、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等因素决定的。外国的侵略是从边境进来的。外国和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经过边境进行的。凡属于外国影响引起的变化,总是从通商口岸开始,然后波及周围地区,浸及内地。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边境的东南西北,都开了通商口岸。外国的经济侵略活动,除沙俄的一部分是从北方进来以外,其余大多是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这造成了沿海地区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工矿交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均收入以及半殖民地经济特征的演进程度,都高于内地的状况。1842年以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加上1842年后这种从东向西波及内地的现代化扩散路线,形成了从东向西的梯形地区经济结构。以现代工业为例。就工厂数言,1937年底,全国(不包括日本占领的台湾和东北地区,英国统治的香港和葡萄牙统治的澳门)共有工厂3925家,其中,沿海各省3298家,占总数的84%;内地各省627家,占总数的16%。在沿海各省的3298家中,上海一地占1235家,占总数的31.5%;在内地各省的627家中,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现代工业较多的7省,共有工厂237家,占总数的6.04%。①就工业产值言,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12%的沿海一带,现代工业净产值占全国现代工业净产值的70%;占全国面积的88%的其余地区的工业净产值,却只占30%。这30%又主要集中在武汉、重庆等几个城市。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以后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西部地区工业有所发展;日本在东北建立一些重工业。到1949年,沿海地区集中了60%~70%的工业产值,重工业集中在辽宁。现代工业生产力的分布和现代经济从沿边(主要是沿海)向内地,从东向西、从南向北散布,主要是沿着沿海线,铁路线与内河航线,其中主要是长江航运线和陇海线,三者恰似一个横放着的“Ⅱ”字形。在占国土面积60%左右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如1949年新疆现代工业产品只有11种,在当地工业总产值中,机器工业占2.9%,手工业占97.1%。

--------------------------

① 陈真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辑,三联书店,1961年,第97页。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史表明,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一般会在共同发展基础上的相对差距扩大。中国近代时期市场机制在发展。由于市场以效益为导向,落后地区的投资效益相对较低,必然加强地区间的不平衡。与生产力地区分布不平衡相一致,市场发育在地区间也不平衡。就数量而言,商品流通量、货币流通量、商业资本、银行资本以及城市等等,东部沿海地带多,中部地带次之,西部地带少。就性质而言,上海等大城市中各类市场已经现代化,西南和西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内地偏僻乡村,靠地方小市场生活,在这种市场上的交换,多数是以有易无性质。这种市场与全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联系不多,或全无联系。有的地方还停留在原始的物物交换阶段,即没有市场的阶段。沿海沿江的市场,进出口贸易发达,与国外市场联系密切,与资本主义工业联系密切,资本主义商业占主导地位,已是现代性质的了。农村基层市场,在多数地区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基层市场仍保持着传统的特征。各地市场上使用的货币,不仅呈现出不平衡性,而且表现出不统一性。1933年废两改元前,银两的计值单位,有库平两、海关两等。各地通用的记账银两,在上海为规元,在天津为行化,在汉口为洋例。银元有鹰洋(墨西哥的)、站洋(英国在亚洲铸造的)、香港银元、日本银元、美国贸易银元、龙洋(清末各省铸造的)、袁大头(袁世凯像)、孙小头(孙中山像)、蒋光头(像)等等,它们的形制、重量、价值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几个解放区,也铸造过银元,发行自己的纸币。在外国占领区,如日本占领的台湾、东北及关内沦陷区,为日元系统的台币、满洲币、伪币;在英国占领的香港为英镑系统的港币。在外国势力大的地区,也流行外国货币,如上海一带流行英镑、美元,华南一带通行港币,新疆一带用卢布。在新疆市场上,不仅货币受俄国影响,就是度量衡亦如俄国,用公制而不是市制。

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1842年以后,中国出现城市化进程。城市的数量、规模、职能、性质都在变化。一批传统城市成为现代型城市。另一批传统城市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现代化因素。在传统城市之外,兴起了一批新的现代型城市。在城市中,现代型城市逐渐占了主导地位。这是经济现代化的结果与表现之一。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数中占的比重增加。城镇人口,1843年2072万,1893年2351万,1949年5765万。在这3个年份,城市人口比重分别为5.1%、6%、lO.6%。①城市人口年平均递增率,1843一1893年为0.3%,1893—1949年为1.61%。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快得多。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经济构成、经济职能、人口构成和由此带来的城乡关系变化极大。在1842年前,在政治上,城市统治农村,城市是行政网中的大小网结;在经济上,是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包括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等经济现代化现象,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城市不仅仍在政治上统治农村,在经济上也领导农村。

---------------------------

① 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57、261页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首先表现为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农村的资金与人口向城市集中。大批失业的农民涌人城市寻找生计,使少数城市畸形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如上海)。它们的经济繁荣(这种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为“超城市化”)。广大农村生产萎缩,资金枯竭,破产流亡者不计其数,一片凄凉。农村经济陷入慢性危机之中。特别是少数民族居住的牧区和山区,生产工具落后,耕作方法原始,人口锐减。现代化城市生活与中世纪农村生活相对立。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与自给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的农村相对立.用机器生产的城市工业与用手工劳动的农村农业相对立。外国侵略者、居住在城市的大地主、大高利贷者、银行家、工商业资本家、政府机关和官僚们所在的城市,与贫苦农民聚住的农村相对立。作为利润、利息、地租、赋税主要集中地的城市,与赋税、地租、利息、利润的主要来源地的农村相对立。这些都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少数大城市的畸形发展,是以广大农村的衰败为基础、为代价的。这种不平衡的实质是城市掠夺农村。城乡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质的矛盾。

三、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

1842年之前,封建经济形态中的手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三个产业部门,都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以人力、畜力为基本动力(生物动力)。其中,农业占主要地位。19世纪60年代以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日益增多地使用机器,使用非生物动力,产品供应市场,资本主义关系随之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方面却依然如故。传统的农业与新生的现代工业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日益严重。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殊结构与运行规律,商业与金融业超越生产事业,得到畸形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与封建主义的农业是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重大矛盾。

在同一经济部门内,各部类各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例如,在农业内部,某些经济作物,由于出口量大和工业需求多,有所发展,粮食产量增加不多。在工业内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严重不平衡,生产资料生产的部门特别薄弱,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不平衡。在重工业内部,冶金业和金属加工业发展不平衡。在冶金业中,采矿业又和冶炼业不平衡。在冶炼业中,炼铁能力又与炼钢能力增长不平衡。炼钢能力又与轧钢能力增长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大都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半殖民地性质造成的。

经济部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业等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工业的发展不平衡以及二者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并存,是世界各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现象。中国也是如此。与先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特殊性在于:现代工业的机器与技术,主要是中国从先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引进或这些国家向中国移植的;农业中手工劳动与前资本主义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基本格局未变。这种现象,在其他发展国家中也存在。它被刘易斯等人概括为二元经济。①从二元经济结构推导出的关于一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的假设,已被实践所否定。二元经济理论所概括的内含主要是工农两个产业部门的不平衡,远不如我们上述不

----------------------

①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平衡经济理论内含之全面与丰富。二元经济理论视传统经济与现代产业完全对立,看不到二者之间有互补的一面。用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经济结构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有很大的片面性。①

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不平衡特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只看到占国土百分之十几的沿海地区,而忽视广大西部地区的情况;如果只看到占人口总数10%左右人口居住的城市,而忽视了广大农村的情况;如果只看到占工农业总产值20%左右的机器生产的部分,而忽视了占泰半之数的手工劳动的情况,便会高估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便会高估经济可能的发展速度,便会产生中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的错觉,从而导致制订脱离实际的、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战略。

历史地位的过渡性

一、特殊的经济形态

在人类历史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过渡性质。②过渡性质表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历史地位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两个方面。

-------------------

① 严英龙主编:《中国经济现代化》,南京出版社,1998年第5页:“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二元结构的加强或减弱是表明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最为科学的全面的表征,可以被视为判断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客观依据。……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消除之日,就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实现之时。二元经济一元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目标.”这似乎有点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表征与目标简单化了。关于经济现代化的内含与标志,参见拙撰《市场化与工业化: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l期。

② 参见赵德馨:《关于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学术月刊》1960年第4期.

认为中国近代时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是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在20世纪20年代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嫉贸龅囊桓鼋崧邸K?撬?玫摹鞍敕饨ā薄ⅰ鞍胫趁竦亍备拍睿?怯陕砜怂肌⒍鞲袼埂⒘心?忍岢隼吹摹!鞍敕饨ā被颉鞍敕饨ㄉ缁帷备拍钜?取鞍胫趁竦亍备拍畛鱿衷缫恍?B砜怂肌⒍鞲袼苟荚?褂谜飧龈拍睿?美幢硎龃幼匀痪?孟蛏唐肪?谩⒋臃饨ň?眯翁?蜃时局饕寰?眯翁?⒋臃饨ㄗㄖ浦贫认蜃什?准?a >民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经济状况。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里,“半封建”中“半”字的含义是指过渡状况。①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观点,用“半封建”这个概念表述封建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演变过程中间的一种经济状况,或处于这种经济状况的国家或社会性质。在列宁看来,半封建国家和封建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在1912年7月写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列宁明确提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的、半封建国家”,并就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特征作了分析。②列宁是指出中国属半封建国家的第一人。

----------------------------

① 马克思、恩格斯在1851~1852年的《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一文中首先使用“半封建”一词(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94页:1972年版,第509页。此文为恩格斯作,发表前由马克思认真审读,经马克思同意,用马克思名字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在多种论著中使用“半封建”这个概念.如《资本论》第3卷第47章;“那些在或多或少还是半封建社会内成长的思想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86页)。

②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列宁全集》第2l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29页。

“半殖民地”概念首先是由列宁提出宋的。同时,列宁也是认为中国属半殖民地性质国家的第一人。他认为半殖民地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列宁从国际关系上,把帝国主义时代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宗主国,即统治或控制其他国家的国家。第二类是依附国,即政治上、经济上受宗主国控制的国家。第三类是介于这两种国家之间的,既不控制别国,也不依附于他国。对于第二类国家,列宁认为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军事上被打败了、签订过不平等条约、政治上独立而财政和外交上不独立的国家。第二种是政治上也丧失了独立的殖民地。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如土耳其、波斯、中国,列宁称之为“半殖民地国家”。他认为这类国家是自然界和社会各方面常见的过渡形式的例子,是典型的中间形式。①半殖民地中“半”字的含义,是指“过渡形式”、“中间形式”,指一类国家与另一类国家的关系的状态,即一类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的,1921年后又是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所以在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时直接接受列宁的观点。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中,在分析世界形势时指出:“在经济秩序毁坏中的世界资产阶级,又企图劫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料、劳力,来补偿他们在大战中的损失”。这里的“半殖民地”,是就整个世界范围而言,虽然包括中国在内,但并不是特指中国。另一个决议案指出,中国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②半独立国家亦即半殖民地国家。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蔡和森在两篇文章中相继指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地位”;中国属于“半封建半民主的局面”。③1923年1月23日,在有共产党

------------------------

①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01~802页。

② 《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l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35页。

③ 蔡和森:《统一、借债与》,《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割据》,《蔡和森文集》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72、88页。

人参加的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已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①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一文中明确地说:“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资产阶级德莫克拉西尚未成功,而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负有解放无产阶级的责任,并且负有民族革命的责任”。②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土地问题决议案》中指出:“现在的经济政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③ 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中,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词来规定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④此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作过多种解释。其别值得注意的,一是1933年苏华的文章,他认为中国是“带有半殖民地性的半封建社会。”⑤一是1934年1月,在《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一文中,着重从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关系进行分析,认定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经济”,“这种经济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与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中各阶级的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动力”。⑥

---------------------------

①《中国第一、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80页.

②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1926年),见《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页。

③《土地问题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196页。

④《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13页。吴承明在《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的一个脚注中写道:“1928年后这个词创行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大约40年代改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996年,第9页)与历史实际不符。他认为以用“半封建半殖民地”为妥,也值得商榷。

⑤苏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第l卷第6期,1933年9月。

⑥:《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79页。

从“半殖民地”、 “半封建”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可以看出“半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交往关系(国际关系)的状况及其过渡性质(所处半独立的地位),“半封建”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结构亦即社会性质的状况及其过渡性质(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过渡中)。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作“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内涵,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半殖民地(半独立)地位的,其内部经济、政治结构属于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是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它们“单位”不同,是不可以相加的。绝不可以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社会,另一半是封建社会。此其一。其二,“半”字,除有“二分之一”之义外,还有“中间”、“不完全”等义。“半路”、“半途而废”, “秦军半渡”之半,即“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间”、 “半中间”之意。“半文半白”(文言白话夹杂),“半生半熟”(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半死半生”(未全死)、“半梦半醒”、“半信半疑”、“半新不旧”、“半懂不懂”等词中的“半”,均为 “不完全”之意。对“半殖民地”和“半封建”二词中的“半”,绝不可理解为“二分之一”,(如“半封建”,并非在经济中,封建经济占的比重为二分之一,资本主义经济也占二分之一),而是“不完全”和“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间”之义。

二、过渡性与三种前途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是其过渡性的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在于没有相应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生产方式。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未曾有过也不可能出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生产方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是由多种生产方式构成的。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只是一种经济形态,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生产方式,它就不能是稳定的,而只能是不断变化的,过渡的.过渡到以一种独立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才能相对稳定。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过渡性与不稳定性的明显表现,是它的发展过程中,旧的所有制在变化,又产生新的所有制;经济变化异常剧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经济形态过渡到哪里去,或者说,其发展前途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列宁在不同时期讲过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过渡为殖民地社会或殖民地经济形态。第二种是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第三种是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即1916年提出的一个伟大的战略设想。他认为当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可以帮助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实行民主和社会主义”,①即半殖民地国家有可能经过一些过渡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②进入2O世纪2O年代以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国际环境,使中国的发展前途并存着上述三种可能性。代表三条道路的社会力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胜负,直接地取决于有关发展道路赞成者的力量对比与斗争的策略是否正确.取决于哪一种前途最有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

在中国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过程中,都有人想走西方国家的道路,即资本主义道路。1859年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歼作《资政新篇》,其基本内容是按照他所了解的西方国家的制度,依样画葫芦。在当时环境里,他的方案不可能付诸实践。几乎同时,清政府中的一批封疆大吏,主张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他们这种做法被后人称之为“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客观的后果是导致第一批大型现代企业的产生。“洋务运动”搞了几十年,成效不大。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维新派是自觉地公开地全面地想在中国推行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足百天而夭折。紧接着的是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从经济方面而言,实际上即资本主义。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执政也不过百日左右,无法推行他的三民主义。1927年建立国民政府,说的是要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搞的是资本主义。搞了20多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

--------------------

①列宁:《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62页。

②参见赵德馨:《列宁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学说》.《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l期。

在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小部分地区建立过殖民地统治和殖民地经济,如香港、台湾等割让地里,澳门、香港新界等租借地里,通商口岸城市的租界里。以及1931年后日本军队占领的东北及关内广大地区。对于中国人民是否愿意接受使整个中国变成殖民地和殖民地经济形态前途这个问题,是无需讨论的。在整个近代时期,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就是为了反对这种可能的前途,以求国家独立,民族生存。至1945年,除香港、澳门外,中国领土上的各种类型的殖民地经济形态都被消灭了。到了1999年,香港、澳门也不是殖民地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