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教学论文(精选5篇)

  • 口译教学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大学针对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流利的进行英汉互译的涉外人才。因此,大学英语口译课程承担着培养这种人才的任务以满足我国…

口译教学论文(精选5篇)

口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口译;特点;教学方法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大学针对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流利的进行英汉互译的涉外人才。因此,大学英语口译课程承担着培养这种人才的任务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各种对外交流活动的需要。目前,社会及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定位也越来越高。口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规格口译人才规范化培养已经迫在眉睫。而很多大学英语口译课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英语口译的特点和原则,谈谈自己对口译课堂的一些教学方法的认识。

二口译的特点

口译是一项很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说其特殊是因为口头翻译工作有以下突出特点。

1、即席压力性。口译是一种不可能预测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口译人员需要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即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现场气氛压力大,特别是有的口译场面非常严肃庄重,如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正式场合的严肃气氛会给经验不足的译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紧张的情绪会影响译员的自信。

2、立体综合性。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读、写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译员必须具有观察捕捉说话者的脸部表情、手势体姿、情绪变化等非语言因素的能力;能够耳听会意各种带地方口音以及不同语速的话语的能力;能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流利而达意地表达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能进行快速笔记、快速理解的能力。口译属一种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方式。

3、内容的繁杂性。译员的口译范围没有限界,内容可以上至天文,下及地理,无所不涉,无所不包,繁杂无限。口译的服务对象是各界人士,来自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在交际过程中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知识表达出来,这是译员无法回避的现实。译员必须是一名通晓百事的杂家。

4、个体操作性。译员属单一的个体工作者,其劳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操作性。口译需要当场、即时完成,译员通常听到的是只讲一次、不再重复的话语,他在正确理解的同时必须立即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的翻译。通常译员在整个口译过程中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译员必须随时独立处理可能碰到的任何问题。在口译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译员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查询工具书或有关参考资料,不能在现场向任何专家、学者请教,也不能频频打断说话者,要求对方重复自己所讲的内容,解释其中的难点。

5、跨文化交际性。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是从原旬到译旬的译码,而是接收原句后必须经过信息概念转化,才能以译语表达原语的意思。口译的模式由三大块组成,左边是原语输入,右边是译语输出,中间连接左右两边的是信息概念转换。

三口译的原则和教学方法

口译教学目的为培养具有双语转换能力的合格的译员。鲍川运(2004)认为有四个标准可用来评判译员质量,即意思准确(Meaning)、条理清楚(clarity)、选词恰当(Diction)和表达得体(Presentatlon)。这就要求口译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口译知识和口译技巧,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法国著名口译学家赛莱斯科维奇指出,口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意识,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刘和平1994)。口译技巧和技能包括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即席反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梅德明(2003)认为一个人的口译能力不完垒等同于语言水平加翻译技巧,而是现代社会跨语言交际活动中译员的双语能力、翻译技巧和个人翻译素质的综合体现。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深谙跨文化交流时应遵守的国际准则和国际惯例。根据以上对口译特点的分析和口译原则的探讨,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针对口译教学方法分述如下。

1、心理承受和即席反应能力训练。

口译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口译的人员除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外,场景式的训练则不失为让学生体验在压力下训练口译能力的另一方“良药”,如此刺激使其感知力敏锐、思维括跃、想象丰富,发挥出学生的智力和主观能动性,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切『练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很多学生在有足够笔记的情况下,句子却始终翻译不出来,间或有明显关键词搭配错误的情况,甚是遗憾。去除紧张和欠缺语法知识的因素以外,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学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基于这种考虑,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做诸如:断词组句、语句转述的训练,以期转换学生固有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思想,鼓励学生一词多译,一句多译,同时让学生养成一种变通难句灵活搭配的习惯,不至于在关键时候“死机”。

2、听力理解和短时记忆能力训练。

由于口译在短时间内经历三个转换过程:从原语的语言符号到内容的转换一一即理解(Comprehension){从内容到记忆的转换——即记忆(Memorizmg)I从记忆到表达的转换一一即用译语表达原语意思(Reformulation),因而在日常的口译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视、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语言操作能力。口译的最初过程是从听开始,然后大脑进行解码。因而第一阶段的听力理解过程至关重要。心理学家研究人的短期记忆只能保持20-30秒,而在口译过程中,译员要翻译长达几秒到十几分钟的内容,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苦练基本功。平时坚持收听收看英语广播、新闻、电影、电视等,注意收听不同英语口音的录音材料,同时课堂上进行短期记忆的训练包括对原语的复述、概括大意、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连锁记忆、描述等;还要训练学生会作笔记以帮助记忆。口译笔记切忌求全,用简单的字、词或符号将讲话的要点用极快的速度记录下来,达到提示翻译的目的;可以使用大量常见的省略语和简单的速记符号。笔记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模拟临场训练。笔记的课堂教学应避免大段的理论讲解,而应强调模拟临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多做仿真练习。在仿真练习中,教师可穿插讲解并示范口译笔记基本方法,笔记常用的符号、略语和记录格式等。

3、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

语言能力是应用技能训练开展的前提,而对于口译来说,理解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更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一环节开展的得当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技能训练。这一环节训练的侧重点在于对于学员在文章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上。可以通过多类型(如介绍言语类、演讲言语类、礼仪言语类等)材料的翻译及阅读理解和综合复述(如根据原文转述、定题自述等)来训练学员掌握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语言结构与词汇的特点。此环节笔者认为适宜在口译专业课程正式开始前的半个学期开始,在授课过程中,对必要的语言表达方式、结构、各种语言难点等进行操练都是适宜的,兼可帮助学生获得许多主题知识。

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征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许永梅2008)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应适时地融入称呼、介绍、寒暄、问候、访问、宴请、送礼、告别、聚会、交友等文化因素的讲解,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还要重视语言运用的恰当性。以及熟悉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理解这种语言的高雅,注重运用俚语、诙谐、夸张、婉转等修饰方法,注重文化差异在不同语域中的表现。

在掌握一定的口译知识和口译技巧的基础上,应培养学生掌握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学生要力求博览群书,拥有广博的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杂家”。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着重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修养的培养。口译员作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应该遵循国际间的规则,如保密、公正、按时、准确、尊重客户、公平交易等。

口译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以在阅读和听力领域广泛运用的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时图式理论和口译以及口译训练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口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牵涉到源语和译入语的理解和转换,时源语的理解是口译中的重要部分,而图式理论主要解决背景知识在理解中的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突出并解释跨文化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图式”(schema)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邓刚(2001)’对图式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图式是记忆结构,包括语言知识,社会一文化知识和其它知识,也包括己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吻合。图式理论现己被广‘泛地用于听力和阅读研究。阅读理解或听力理解实际上是输入信息中的前景(foreground)信息和读者或听者头脑中已有的背景(background)信息的动态交互过程,背景知识其实就是已存入人头脑中的图式信息(schematic knowl-edge);语言的缺陷可以通过激活图式的能力来补偿,从而提高阅读和听力理解能力。

口译(包括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一种即席的口头复制过程,将一种语言所述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再表述[,涉及如何由源语(source language)向译入语(target language)转换的全过程。与笔译不同,口译有它的特点,即译员必须及时地、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翻译。这就要求口译人员较强的自身素质,如双语基本功、口译技能、记忆力、知识面等。同时口译人员在工作中常常充当”多面手”的角色,具体表现为翻译员、接待员、导游员、宣传员和联络员(李郁青,2005)。但对于译员来说,口译中最难的莫过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可以说,口译是翻译文化而不是语言。因此,口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决定其能否把握翻译尺度且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已成为衡量一名优秀译员的重要准绳。

刘件福(2001)已尝试以图式理论为框架,用实验的方法来探讨中国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背景知识在英语口译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其研究结果如下:(1)背景知识与口译成效(success of oral interpretation)呈正相关,背景知识对口译的各个环节均有促进作用;(2)在语言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有无背景知识可能会导致口译成效的显著差异;(3)口译成效与语言(包括源语和译入语)水平相关;(4)口译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并非完全取决于某一个因素,如背景知识。本文只就背景知识中的文化因素在口译中的作用用图式理论加以理论阐释,突出跨文化意识在口译实践和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文化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

(一)口译中图式的分类

口译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些因素包括口译人员自身素质(如双语基本功、口译技能、心理素质、记忆力、背景知识等)和外界非语言因素(环境舒适度、外来帮助、话题难易度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用图式理论来解释,总结为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文化图式(culturalschemata)和语言外图式(extralinguistic schemata) 。

口译中译员的语言能力主要体现为双语基本功,如听力敏锐度、语音语调、句法和词汇量等。语言图式主要通过语境(上下文)、源语和译入语的篇章差异(句法结构)、文体差异(正式或非正式,特定文体或一般文体)等体现出来。非语言因素如译员的心理素质、背景知识、话题难易度、讲话人意图动机和环境等可归结为语言外图式。下面重点谈谈文化图式与口译的关系。

(二)文化图式与口译

刘明东((2003)认为,文化图式指的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脑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可以调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得到结论:文化翻译包括口译就是要理解并编译(decode)源语中的文化图式,然后重建(reconstruct)译入语中相关的文化图式。这就要求口译人员能够通过自己头脑中的文化图式信息来解译源语中的文化图式,且译入语中文化图式的重建要能激活起译员头脑中的文化图式信息。只有做到这两方面,口译才能表达出原讲话的全部内容,并且易于听懂。比如,在翻译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时,把西子比作chinese cleopatra,就很好地建立起英语语言中的相关文化图式,突出了西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遇到外国人不熟悉的建筑雕刻一一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由于与西方的独角兽(unicorn)相似,于是解释为chinese unicorn就比较好。

在此,难免要提到语言的文化可翻译性(translatability ofcultural schema)问题。不同的翻译理论家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就中英文来讲,是可翻译的,口译更是如此。就以有中国特色的习语"三教九流”为例。译者可以翻译为people ofall sorts or people of different origins and backgrounds,但听者可能还想知道”三教”和”九流”具体指代哪些。这时译者要加以解释,”三教,,指儒教(confucianism)、佛教(buddhism)和道教(daoism);”九流,,指((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s),分别为儒家(the confucians)、道家(the taoists)、阴阳家((the yin-yang),法家(the legalists)、名家(the logicians),墨家(the mohists)、纵横家(the political strategists)、杂家(the eclectics)和农家(the ag-riculturalists)。再tei如,我们称赞女子美丽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种情况,译员可以翻译为’’her beauty isbeyond description",再进一步解释”in chinese, we often saythat her beauty would make the fish sink, the wind goose falldown and the moon hide herself,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 。

(三)跨文化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实际口译实践中,译员就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就是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是显著的。比如,中国食品的种类之多可谓世界之最,每个地方除了所属菜系之外还有风味小吃。我们将“小吃”一般译为”snack food" ,而在美国,"snack food”一般相当于中国人平时吃的”零食”。现在已听到用”small eating”代替”snack food"来表达中国的”小吃”概念。还以小吃为例,我们有馄饨和饺子,但英语将其统称为’’dumpling"而不加以区分。但外国人现在也用拼音”huntun"〔馄饨),"jiaozi"(饺子),"toufu"(豆腐)来表示此类概念。这些都是作为口译人员应该注意的文化现象,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源语文化内容并建立起相关的译入语文化图式。

口译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口译;课程建设;策略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口译属于专业技能类必修课,一般开设于第6、7学期,共16周64个学时,学生修完并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4个学分。英语专业技能大致可分为听、说、读、写、译五大类,而译的技能对学习者的要求最高,因为译的技能不仅仅能综合体现学习者的听、说、读、写技能,而且是一种跨语言的技能。毋庸置疑,口译课程的建设改革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英语专业本科生,属英语类专业技能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具有良好的口语水平和娴熟的口译技能,可从事一般的生活翻译、陪同翻译、涉外导游以及外事接待、外贸业务洽谈等翻译工作。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口译基本理论,掌握口译技巧,并运用到不同情景的口译实践当中。

课堂讲授: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原有电教设备的基础上,应用PowerPoint等计算机手段辅助教学,从口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入手,辅之以大量的、以不同专题为内容的口译实践练习,以期使学生在不同情景的口译的练习中培养和提高口译技能。教学中拟根据口译的实际特点,采取汉英对译的方式。并在进入实践练习阶段后,增加角色扮演、模拟演讲与模拟记者招待会等内容。

作业方面:要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教师要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

三、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口译课课程建设方案如下:1. 调研:对原有校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梳理和反思,总结原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找出其瓶颈所在;收集、对比整理国内兄弟院校口译课程建设情况;2. 召集课题组成员展开集体讨论,形成口译课课程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具体实施计划;3. 修订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4. 邀请专家讲座,对教学科研情况进行评价指点;5. 电子教案修订6. 口译课考核方案及其试题库编写;7. 课程网站建设及其试运行; 8. 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组具体建设措施

1. 提高现有教师的口译教学理论和业务水平。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口译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口译教学最新发展动向;2. 积极开展口译教学研究与探讨,不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切实促进口译教学质量的提高;3. 进一步引进专业对口、学有所成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口译教学和研究队伍;4. 定期选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院校学习,进修或攻读学位来提高自身学术能力和水平,为该课程的建设充实力量;5. 聘请国内外知名高级口译专家教授进行口译学术讲座;邀请知名学府“高级口译同传”专家教授来我校传经送宝,切磋口译技艺;6. 积极参加国内外口译与口译教学研讨会,观摩兄弟院校的课堂教学及教学录像。

五、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

1. 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改革

根据口译课的性质和教师、学生教学双方的需求,我们希望口译的课程建设能够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即:口译理论和口译实践相结合,口译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相结合,口译教学与上海市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相结合,口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2. 教学内容深化

口译教学内容应该涵盖三大模块:口译理论、口译专项技能训练和主题训练。口译理论讲解是为了使学习者对口译这门课和口译这项技能有个理性的认识,以便使学习者在日后的口译实践中“有章可循”;口译专项技能训练包括口译记忆方法、口译笔记、视译、同声传译、数字口译、灵活释义、公共演讲技巧等技能,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交替口译和同声传译的技能;主题训练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熟悉口译工作中常见的话题如:改革开放、对外贸易、对外关系、环境保护、教育、旅游与文化、电力科技、大会发言、记者招待会等。主题训练的内容是动态变化的,根据时事变换和我校理工课院校的特点,适当增加和删减相关主题内容,突出电力科技特色。在课程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口译理论、口译专项训练和主题训练三个模块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整个口译课教学的始终。

3.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

口译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训室等硬件设施,对互联网上的口译教学资源进行甄别和筛选,,综合调用音频、视频、录像等多种多媒体资源,形成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口译理论、口译专项训练和主题训练三大模块为教学框架,从口译基本理论和口译技巧入手,辅之以大量的、以不同专题为内容的口译课内外实践练。口译课堂练习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如:配对、小组讨论、模拟记者招待会等。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不同主题的阅读材料,以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鼓励学生利用网上资源,针对每节课的口译技能进行模拟的口译实践的准备,鼓励学生参加上海市中高级口译考试,鼓励学生作为译员或志愿者参加一些真实的口译活动。

4. 考核方式改革

口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跨语言的口头交际活动,为了使口译考核更符合口译的本质特征,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口译能力,应该对目前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的考核模式中各个模块的考核内容、考核重点进行重新定位,权重进行重新分配,改变平时成绩由出勤率决定,最终成绩基本由期末一考决定,或是由期中和期末两考决定的现状。我们目前的设想是:(1)把学生的口译实践活动采取录音的形式进行固化,由老师给予打分,(2)综合计算多次口译实践活动;(3)把学生课内外口译的实践活动纳入到口译考核体系中;(4)一定的奖励分。

综上所述,口译课程建设改革势在必行。口译课教学是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该口译课程的建设使学生不但掌握一定的口译理论知识,又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口译练习掌握口译的技巧,为日后从事口译活动、教学或研究工作做铺垫和储备。

参考文献

[1] Gile 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 John Benjamin s PublishingCo 1995.

[2]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 旅游出版社 2005.

[3] 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专业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3):33.

口译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语 翻译教学 成就与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与德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日益密切,德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因此,对于翻译教学的研究也就成为了德语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早在1965年,德语系前辈高年生老师就在其论文《改进翻译教学》中提出了他对于德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两点主张:即高年级必须加强翻译训练和翻译课应该以实践领先。[1]改革开放后,德语翻译教学研究越来越得到各个高校德语专业的重视。据笔者统计,从1985-2015年的三十年时间内,该领域共有64篇(论文来源:知网、万方、维普),根据年份划分如下:

一.我国德语专业翻译教学所走过的三个阶段:

1.1985-1995年德语翻译教学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全国德语教学单位已经达到21所[2],主要分布在专业外国语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起步阶段的德语翻译教学研究尤为重视对德国高校翻译机构教学模式的参考和借鉴。《联邦德国如何培养翻译人才》一文[3]介绍了海德堡大学翻译教学的特点和模式,指出了我国翻译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缺乏、口笔译脱节等问题和我国与德国翻译教学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德语翻译教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摒弃了“重笔译、轻口译”的观念,非常重视德汉口译人才的培养。贾一诚《高年级口译教学刍议》[4]一文以“口译三部曲”,即理解、分析与表达入手,探讨了口译教学材料的选择、口译员应有的素质以及三个阶段的实施步骤。此外,这一时期我国同德国展开了翻译教学方面的交流,如1992-1995年在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举办的高级口译培训班[5]。该口译班的口译教学模式对我国德语翻译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2.1996-2005年德语翻译教学发展阶段:

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越来越多的高校德语专业一线教师在翻译教学的实践基础上开始了翻译教学研究,尤其是外国语大学的德语专业相继提出了自己的高年级翻译教学大纲。《德汉语对口笔译专业_方向_建设构想》[6]一文介绍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高年级口笔译教学实践,勾勒了未来的口笔译教学设想,明确地确立了翻译教学在德语专业高年级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这一阶段我国学者的眼光不仅局限于德国翻译教学模式的借鉴,更多地将其投向翻译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王京平《谈翻译教学的任务与目标》一文探讨了翻译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如教材、教师、教学法和教学目的性,厘清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等概念,并将一些语言学理论以及德国功能翻译学理论的精髓和盘托出。口译教学仍旧是各个高校教师研究的重点领域。天外董文博老师在本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口译教学中的若干原则:如译前的准备工作、抓住意群、口译的不同场合应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等等。[7]在口译教学蓬勃开展的同时,有关笔译教学的文章也相继发表。《德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和翻译技巧》[8]一文结合翻译教学实践,为笔译初学者提供了一些诸如词类转换法、语态转换法、长句分译等翻译方法和技巧。

3.2006-2015年德语翻译教学新时期

新世纪以来,我国德语教学单位如雨后春笋一般,2009年已经有73所高校参加德语专业四级考试[9]。上世纪七八十年源于德国的功能翻译学理论传入我国后也在这一时期获得普遍的认可。理论的提升带来的是高水平论文的不断涌现。《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笔译教学新思维》[10]一文探讨了该理论对于实践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意义,在“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思维的指引下,翻译教学的重点不再是字词层面的对等,而是追求翻译目的的实现,因而有益于译者的培养。2012年,北外、同济、天外等高校在全国招收首批德语翻译硕士,这也成为中国德语翻译教学新的里程碑。《德语翻译硕士培养模式》[11]一文中介绍了同济大学德语翻译硕士的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以及毕业生的反馈,提出翻译硕士培养目标应是“通才”教育,唯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由王颖频撰写的《基于顺应理论的MTI学生翻译决策能力培养研究》[12]一文运用顺应论的四个维度探讨了顺应论对翻译实践活动以及翻译教学的作用,结论证明其对于MTI硕士生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的提升。此外,各个高校也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开展翻译教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大学结合理工科大学的特点在翻译教学中重视“术语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科技术语,以胜任日后的科技德语翻译工作。

二.从不同研究主题总结30年德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

根据上文所述,我国三十年的翻译教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参考了同类文章13中对研究主题的划分方法将64篇论文按主题做出如下整理,如图: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翻译教学模式、方法和技巧的探讨是我国德语翻译教学工作者最感兴趣的主题,无论论文总数还是在不同的时期的数量都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排在第二位的是翻译课程设计与研究,尤其在2005-2015这一时间段里相关论文的数量迅猛上升,这和同一时期德语教学单位数量的上升趋势呈正相关。前两位的比例加在一起几乎达到总数的一半,充分说明广大教师对于教学实践的关注。紧随其后的是第三位翻译教学理论和第四位借鉴德国翻译教学模式,很多高校借“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在翻译教学理念和翻译教学模式上多有建树。然而对于翻译教学改革和翻译教材研究却为数不多,这也是未来我国德语专业翻译研究所要努力的方向。

三.总结

三十年来,我国德语翻译教学取得了很多成就。我国高校德语翻译教师既注重借鉴德语国家的翻译教学模式和翻译教学理论的引进,同时也不忽视结合自身实际走出比较有特色的翻译教学之路。无论是口译教学方面还是笔译教学方面都有研究成果的产出。但不容忽视的是:德语翻译教学论文的研究规模远不及英语等主要语种。实证研究所占的比例也很小,很多论文没有数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支撑。该领域的绝大多数论文,尤其是高水平的论文基本都来自于北京、上海、西安和天津等地的高校,这点在核心期刊论文的来源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德语翻译教学研究在我国仍呈现集中程度高、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高年生.改进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65(4):36-39

[2]贾文键.中国德语专业本科专业调查报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10

[3]桂乾元.联邦德国如何培养翻译人才--海德堡大学翻译学院的启示【J】中国翻译,1990(2):48-51

[4]贾一诚.高年级口译课教学刍议【J】外语教学,1994(3):50-53

[5]吕国军.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46-259

[6]刘纯德.德汉语对口笔译专业方向建设构想_【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10-13

[7]董文博.德汉口译技巧教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1):25-29

[8]丁伟祥.德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和翻译技巧【J】同济大学学报.2003(4):110-115

[9]杨.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笔译教学新思维【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3):113-116

[10]黄克琴.德语翻译硕士培养模式探索【J】德语人文研究 2015(1):35-40

[11]王颖频.基于顺应理论的MTI学生翻译决策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界.2015(1):73-79

口译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韩国语口译教材 口译 分析研究 思考

一、引言

近些年来,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口译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在现代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口译本身对译员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译员有高水平的双语综合能力,而且要求译员具有广阔的知识面、高超的应变能力以及优秀的现时表达能力。因此,口译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它对学生心理素质、反应能力以及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均有很高要求。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间的交流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也使得社会对生活陪同、商务洽谈、旅游观光等各层次韩国语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学校是培养韩国语口译人才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中国韩国语口译教学还处在初步探索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就是韩国语口译教材的匮乏问题。因此,本文将重点考察近年来在中国出版的韩国语口译教材,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韩国语口译教材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二、口译和口译教学的特点

(一)口译特点

关于口译的定义,曾有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侧重因素做出不同的阐述,但是较为普遍的定义是:“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1]即口译是一种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双语转换的活动,要求译员具有高超的应变能力和现时表达能力,具有现场性、现实性、即席性、限时性、交互性等特点[2]。

(二)口译教学特点

鉴于口译的特殊性,“口译教学绝不是语言教学的继续,不是低年级口语练习的继续,也不是书面文章的口头表达,更不是检查背诵课文的记忆能力”。[3]口译课是一门与口语、笔译、听力等课程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技巧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一身的专业技能课”[2],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综合文化素养以及现场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都有较高要求。因此,口译教学要把学生视作译员,以其为中心进行设计,重点培养学生在口译方面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三)口译教材编写原则

1.科学性和技能性

口译教材应充分反映口译工作的实际特点及口译教学的客观规律,“对教材的体系要进行精心的构思、系统的设计、合理的选材与科学的编排”[4],同时要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线,不应与一般语言或笔译教材混为一谈。

2.多样性和仿真性

现实生活中的口译往往涉及多种场合或领域,因此口译教材也应尽可能囊括多种话语类型口译并尽可能兼顾多个主题[4],同时还应坚持仿真性原则,选取口译工作中的实际语言素材,制作接近口译现场情境的音频或影像资料。

3.时代性和层次性

口译教材与现实关系极为密切,需要不断更新、调整和补充以充分反映时代的发展[5]。此外,编者在开发教材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层次和语言水平,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

二、对现行韩国语口译教材的分析研究

目前在中国出版的韩国语口译教材主要有尹敬爱(韩)、权赫哲(韩)、吴昭(韩)等人编写的《韩国语口译教程》(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尹敬爱版),金宣希(韩)的《韩中・中韩口译教程》(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金宣希版),卢雪花的《中韩口译教程》(201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卢雪花版)等,分析这三部教材可以发现:

(一)教材定位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三部口译教材定位、适用对象均较为明确。尹敬爱版指出教材在于提升韩国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口译技能,但是由于韩国语口译教材的匮乏,这本教材在实际中也被广泛运用于职业口译(包括MTI)教学中;金宣希版则是定位为韩国语本科高年级学生;而卢雪花版则是将适用对象定为职业口译(包括MTI)。但是三部教材在教学目标描述上则不够清晰明确,这主要是由于韩国语口译课程尚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所致。

(二)教材基本框架分析

从教材基本框架来看,尹敬爱版和金宣希版是依据不同主题来安排学习内容,其中尹敬爱版除了第1单元介绍口译基本理论知识外,剩余9个单元分别为9个不同主题;金宣希版中则是每课分别为一个主题。这种主题式编排有利于学生积累不同主题的背景知识和口译技巧,不过两版教材中也存在着主题重复或相似现象,如尹敬爱版中的“经济贸易”与“招商引资”,金宣希版中的“活动主持词”与“宴会主持词”。由于一本教材所能囊括的内容有限,因此应尽可能介绍多种主题类别。卢雪花版则是依据口译理论体系而非主题来划分,对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过程、口译技巧等理论内容分章节进行了全面介绍,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口译理论体系很有帮助,但跟另外两版教材相比,实践性则相对较弱。

(三)教材各单元/章/课内容构成分析

从教材各单元/章/课内容构成来看,尹敬爱版除第一单元(介绍口译常识)外,其他单元均由准备、实战、巩固、时事常识、关联用语充电站五个部分构成。从学生的口译技能训练角度来看,尹敬爱版的口译训练过程完整,“准备”板块对应译前准备,“实战”板块对应译中监控和译后评估,“巩固”则为学生提供进一步训练的机会,可见该版教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译基本能力和实战能力,不过由于本书是在2007年编纂完成,因此时事常识板块内容大都不具时代性。

卢雪花版中各章并没有固定的体例,其第1-5章主要是对口译概念、口译过程、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理论的介绍,第6-7章为“口译训练篇”,提供了一些中韩文练习材料。该版教材理论性很强,对帮助学生掌握口译理论和口译技能的培养方法很有帮助。但是由于本教材的口译材料来自编者的同传实践,因此多数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图们江地区开发等地区的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存在材料主题过于单一和地域化的问题。

金宣希版中每课内容均由翻译场景、词汇预习、翻译内容、细节详解、口译基本常识、口译花絮六个部分构成。其中,细节详解和口译基本常识部分可以说是编者丰富口译经验的精华总结,对于提升学生的韩汉互译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教材所选语言资料也比较简短,符合本科3-4年级学生的语言水平。但是口译教材并不等同于口语或笔译教材,它还应该包含记忆、笔记等口译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而且作为口译入门教材,对口译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也不应该缺失,遗憾的是该版教材并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另外,本教材没有设置课后练习部分,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的进一步巩固。

(四)教材时效性分析

从出版时间来看,尹敬爱版于2007年初次出版发行,到2013年已经第9次印刷,是至今为止最为广泛使用的韩国语口译教材。不过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口译教材编写应遵循时代性原则,该版教材很多选材已经过时,因此对该版教材进行适当修订很有必要。另外两种教材则相对较新,对于改变当前韩国语口译教材匮乏的现状、给口译课堂提供更多的教材选择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五)教材配套资料分析

从教材配套资料来看,三部教材均配有音频光盘,卢雪花版音频资料是取自现场录音,其他两本教材则是无杂音标准语速录音。口译与一般口语教材不同,不仅仅是“听”,现场环境对口译影响很大,因此通过现场的录音或者视频资料来还原现场场景也很重要。另外,三种教材都没有教师用参考书以及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拓展学习的辅助教材。然而任何一门口译课程都不可能包罗万象,更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要学生课后完成,因此高质量的配套用书开发十分必要。

(六)教材版面设计分析

从教材版面设计来看,尹敬爱版和卢雪花版整体基调色为黑白色,且排版比较密集,书中没有插图,这其实不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金宣希版中则有多张口译场景的真实图片以及图画、图表,且教材主体内容为彩印,容易给学生带来轻松感。

三、未来韩国语口译教材编写思考

基于上文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国内韩国语口译教材的编写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内容:

(一)编写教材前应对目标学习者的知识和语言水平及需求进行广泛的调查,在此基础上依照口译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并考虑课堂环境、课时等因素来进行教材编写,从而确保教材能够有的放矢,满足不同口译教学实际的需求。

(二)口译技能训练是口译教学的根本,是口译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口译教材应重点突出口译技能训练,避免沦为变相的笔译或口译教材。

(三)口译训练材料的选择和编排顺序要遵循真实性、多样性、科学性原则,材料题材、体裁等要多样,尽可能不重复且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音频或影像资料应尽可能取自或模拟现场。

(四)口译教材除了主教材外还需要注意教师用参考书、学生课后练习用书等辅助教材的开发,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课后的学习效果。

(五)在教材版面设计方面可以多采用形象化的照片、插图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口译教材与时代息息相关,正式出版的口译教材还需要定期做适当的更新调整,以便充分反映时展的要求。

(七)口译教学特别是职业口译教学并不是一本教材就能解决所有教学问题。因此,还需考虑系列口译教材的开发,如依据口译类型可以开发交替传译教程、同声传译教程;依据口译水平可以开发初级口译教程、中级口译教程和高级口译教程,以及专攻词汇、句子或语篇口译技巧的专门教材等。

四、结语

目前国内韩国语口译教材十分匮乏,并且现有的教材中也存在着教材所定位的适用对象和实际使用者不匹配,或教材中口译理论部分和实战训练部分比例不调,或选材内容过时需要更新调整,或材料形式单一,或选材主题重复,或版面设计过于单调,或口译技能部分讲练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韩国语口译实践、教学和研究的发展,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韩国语口译人才,有必要在结合前沿理论、参照口译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并汲取现有韩国语口译教材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编写出能真正满足韩国语口译教学需要的教材。

【参考文献】

[1]梅得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

[2]王晓燕.口译特点与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3,24(06):56-58.

[3]吕国军.口译技能训练需要一个科学可行的大纲――评刘和平著《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J].中国翻译,2001(0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