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测试(精选5篇)

  • 爱情心理测试(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心理学家的第四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和你一起遇到生死考验,两个人只能活一个人的时候,你会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让自己的伴侣活下来吗?”这时,鼓声停了好久没响,后来陆陆续续的鼓声响起了几个。这次仪器显示,敲鼓的人不到三分之一了。 …… 美国…

爱情心理测试(精选5篇)

爱情心理测试范文第1篇

心理学家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有了病痛,你会带他(她)去看医生吗?”心理学家通过喇叭传到屋子里的问题刚说完,就听到一阵鼓声四起。仪器显示,所有的被测试者都敲了鼓,也就是说,所有的被测试者都说“会”。

心理学家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失去了一只脚,你还会和他(她)一起生活吗?”这时,鼓声就断断续续地响了起来。仪器显示,这次敲鼓的人,只有三分之二了。心理学家的第三个问题是:“给你一千万美元和一个比你的伴侣更出众的人,让你离开你的伴侣,你会愿意吗?”这时,仪器上所显示的鼓声就只剩下一半了。

心理学家的第四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和你一起遇到生死考验,两个人只能活一个人的时候,你会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让自己的伴侣活下来吗?”这时,鼓声停了好久没响,后来陆陆续续的鼓声响起了几个。这次仪器显示,敲鼓的人不到三分之一了。

……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测谎仪和敲鼓的数据,得出了一种结论:大部分人的爱情在遇到困难或诱惑的时候,是会发生改变的。爱情,在没有诱惑和生死抉择的时候,可以正常地维持和保留下去,可当他(她)的另一半发生灾难,或者当离开自己伴侣能够得到更好的条件时,很多人会放弃自己的爱情,而一些人没有离开自己伴侣的原因,只是他(她)没有遇到机会。

这个结论虽然有些片面,但却客观上看出了现代人对待爱情的一些态度。爱情不是游戏,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偏偏有很多把爱情看作游戏的人,他们有的半路变心,有的得过且过。在他们的世界里,爱情已经沦为一场游戏,只不过有的演不下去退出了,有的是一出戏演到老,在这一个过程中,他们渐渐地把爱情忘记了。

爱情心理测试范文第2篇

2007年4月的一天,22岁的谭可在市图书馆阅览室看到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正在伏案写作。她觉得小伙子有点面熟,赶忙把当天的晚报翻了出来,发现小伙子果然是报上登的《自强不息农家子》一文中的况小成。

况小成24岁,和谭可一样毕业于郧阳师范学院。他来自鄂西北山区。家境十分贫寒,但是从上高中起,就一直坚持写作,在全国很多家刊物上发表过文章。谭可以前看过他的作品,被他文字里透露出的灵性与执著深深打动。在她的想象中_这些文字的主人一定是个坚韧执着、对生活充满了理想和热情的人。她一直想认识一下这个男孩,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遇到他!

谭可犹豫了片刻,主动上前和况小成打招呼,就这样,两人相识了。从那以后,谭可隔三岔五地给况小成打电话,约他出来玩。可面对她的热情,况小成表现得十分拘谨和冷谈,谭可很委屈,问况小成为什么不愿意和自己来往,况小成说:“如果你只是想交个朋友呢,我和你玩不起,我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就靠写作维持生活,过得很紧张,你请我吃饭。可我请不起你;如果你是想和我谈恋爱呢,那就更不行了,你是富家小姐。而我是个穷小子,我们是不可能的!”

况小成的质朴可爱逗乐了谭可,她告诉况小成:“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是妈妈一个人带着我长大的。爸爸去了国外,他把自己的产业分了一半给妈妈,妈姆很能干,公司经营得很好,资产上亿。可是我从来没有看到她开心大笑过。所以我一直在想:没有爱情的婚姻,钱再多也没用,我找男友,不求他有钱有势。只要他真心真意。”

一番话让况小成对谭可刮目湘看,两颗心碰撞出了爱的火花。

得知女儿在和一个穷小子谈恋爱,谭可的母亲黄玉霞大吃一惊!这个在商场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理性而务实的女人断定:女儿年幼无知,这场贫富悬殊的爱情注定是一场闹剧,她命令谭可马上与况小成断绝来往。谭可告诉妈妈,她喜欢况小成不是一时冲动,他正直、善良、积极向上,和他在一起非常开心,和那些城市里长大的花花公子相比,况小成值得信任和托付!

黄玉霞非常生气。她一边从行动上限制谭可;每天亲自接送她上下班:一边找到况小成。态度生硬地警告他:“你和谭可不是一路人,你要是真爱她,就快点离开她。你要记住,得不到家长祝福的婚姻是不可能幸福的!”

黄玉霞拿出10万元钱给况小成做补偿。况小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拒绝了黄玉霞,迅速换了手机号并搬了家,和谭可断绝了一切联系。

母亲设计婚检疑局

况小成突然消失,谭可心急如焚,她立刻意识到,是母亲从中做了手脚。

谭可四处寻找况小成。她给小成的朋友打电话,可朋友都在况小成的嘱咐下向她封锁消息。她只好每天在OO上给况小成留言,向他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还向他保证:不管妈妈说了什么,都不会动摇自己爱他的决心。

她的深情呼唤终于打动了况小成,在隐身了近一个月后,况小成的00亮了,他又回到了谭可身边。

得知两人重归于好,黄玉霞又急又气,她动用了各种手段限制女儿的自由,甚至找人把况小成狠狠地揍了一顿,还威胁他如果再纠缠谭可。就小心自己的性命。

看着男友受的种种委屈,谭可更爱况小成了。她干脆搬出了家,和况小成住在了一起,两人对天盟誓,不离不弃,直到永远!

女儿的行为让黄玉霞夜不能寐。这时。她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刘静。刘静是一家私人医院的心理医师,创设了市内首家“婚前心理体检室”。黄玉霞想,也许她有办法帮助自己。

在听了黄玉霞的烦恼后,刘静得出一个结论:谭可有强烈的情感洁癣。她告诉黄玉霞:“这种女孩对爱情的理想化程度很高,有着强烈的殉情情结,你现在最好别再逼她,你越逼,她越觉得自己是在为爱接受考验,只会适得其反。”黄玉霞问刘静该怎么办,刘静想了想说:“你先不要干涉他们,等到他们放松警惕了,你再亲近她,然后向她建议,到我这儿来做一个心理体检。谭可是那种特别相信测试的小女孩,如果检测结果不合适,她会非常在意的,只要她心里有了裂痕,就很容易拆散他们。”

从此,黄玉霞放松了对谭可的约束,故意给她放话:“你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如果你觉得幸福,妈妈不再干涉。”妈妈态度的转变让谭可十分感动,她向妈妈认了错,主动搬回了家。

见女儿放松了对自己的警惕,黄玉霞就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告诫女儿:“虽然财富、出身并不重要,但是两个人要想幸福,心理、性格上一定要合适。现在恋爱时只看到对方的长处,可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拿什么来保证将来呢?”谭可自信地告诉妈妈:“我是双子座的,况小成是水瓶座的,我上网查过了,我们是很合适的!”

女儿的天真让黄玉霞觉得可笑,她告诉谭可,那种网络上的游戏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现在市里有一家婚前心理测试室,建议女儿去做一下测试,如果两人心理上真的合适,那她也就放心了。

谭可早就听同学说过婚前心理测试,她也想看一看自己到底和况小成合不合适,于是就同意了。

2008年夏天,她和况小成去了刘静的心理体检室,刘静早已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设计了一套测试题。做完测试后,刘静告诉谭可:两人在心理状态、人格特质、精神状况、智力商数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匹配程度很低。不适合做夫妻。刘静最后告诉谭可,两人现在难舍难分,是所有情窦初开者共有的普遍现象,但是随着交往的加深,两人的差异会逐渐显露,最后导致离婚。

以生命完成爱的测试

刘静的话在谭可心里投下了阴影,她开始并不太相信,怀疑是妈妈设计的阴谋,可当她拿到两人的测试题目及答案时,越看越觉得不舒服。比如在“妻子(丈夫)和母亲同时落水,你会先救谁”这个问题上,自己毫不犹豫地填上了丈夫,而况小成填的却是母亲:在填“当你取得了一项骄人的成绩,你最希望先告诉谁”一题时,谭可填的是况小成,而况小成的回答居然是他的大哥!谭可以前从没有机会和他一起面对这些问题,可当爱的大题目被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后,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况小成心中的地位竟是这样的!

看到她不高兴,况小成很不理解:“不就是一个测试吗?能说明什么呢?’呵是谭可却感到很失望,她对况小成说:“我要的是彼此全身心相爱,可现在我感觉到,我把你看得高于一切,而你却没有对我这样!”况小成解释说。他填这些东西时,只是凭一时的感觉,而且上面说的很多情况,一辈子也不会遇到。谭可更不高兴了:“那万一遇到了呢?我不求你的物质。可我要的是你百分百的精神!看来我们俩对爱情的认识,确实存在着差异!”两人开始了自恋爱以来的第一次争论。谭可觉得特别委屈,自己为他付出了一切,到头来,一场测试就让她失去了安全感。更让她感到失望的是,况小成居然不理解自己此刻的

心情,完全不体谅自己的感觉。

一连几天,谭可都郁郁寡欢,那一道道不同回答的测试题,成了她心中一个个解不开的疙瘩。黄玉霞不失时机地劝导她:“这种心理测试有很强的科学依据,你们如果现在就存在着大的差异,将来生活在一起,淘通就更困难了!”妈妈的话让谭可更加难过,她决定再考验一下况小成。

她开始故意冷落况小成,拒接他的电话。拒绝他的约会。处于热恋中的况小成,像突然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他天天跑到谭可家的楼下,痴痴地等待心上人的出现。谭可躲在窗帘后,偷偷地观察着况小成,她想起心理测验里有这样一道题:你如果追求一个人,而他(她)拒绝了你。你会在他(她)家楼下站多久?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根据恋爱问答统计,站3天就走的,是假爱,站10天才走的,是真爱,因为恋爱中一般人的心理承受极限是lO天。但是如果10天后你还没有原谅他(她),那就证明,你已经不爱他了。”谭可想看看,况小成到底会在这里站多久。让她失望的是,况小成在她家楼下只站了两天就没了踪影!她伤心地把那道测试题的答案用短信发给了况小成,况小成回短信说:“你妈妈找过我,她说你已经不爱我了,你最近的举动也让我相信,你已经变了心,我还死皮赖脸呆在那儿干什么呢?你妈说得不错。富家女是不会爱上穷小子的,这是我的宿命!”

况小成的话刺痛了谭可,她悲愤地告诉况小成:“变心的是你!你居然连这点考验都经受不住,我怎么能将自己的一辈子托付给你!”

况小成只回了一句话:你是我的最爱,我可以为你死!谭可在极度郁闷中回了一句:说到要做得到!然后。她就关了手机。蒙头大哭。

第二天。况小成在出租房里割腕自杀!他在留给谭可的遗书中写道:“我如果不死,你不知道我对你的心。可是如果我死了,我们的爱情就随之凋落了,但我还是愿意用我的生命,来完成你对我的测试……

谭可痛不欲生,况小成的家人在得知了他的死因后,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状告刘静的“无可量化科学依据的测试”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爱情心理测试范文第3篇

她用测试“考验”我

最近,李玉发现陈明的床上表现有点心不在焉。于是暗自琢磨,是不是男人过了30,性能力都会有所减退?

一天晚上,李玉一本正经地问他:“吃自助餐时,你的第一盘会是哪种?A满满一盘,B七分盘,C半盘。”看着李玉一脸认真的模样,陈明随口回答了一句:“半盘。”李玉的脸马上变了色:“你对性不容易放开,性冷淡几率70%。怪不得这些天你碰都不碰我,原来冷淡了啊。”

“我刚才选错了,吃自助餐我每次都是装满一盘啊。”陈明感觉头皮发麻,结结巴巴地辩解,李玉仍旧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噘着嘴不再说话。

其实,陈明自己知道,最近工作特别忙,难免晚上力不从心,但这跟性冷淡有什么关系啊!

从那以后,李玉似乎测试成瘾了,她从网上下载打印了好几页测试,经常临睡前拉着陈明一起做,比如“你对你目前的性生活满意吗?”“你认为一周几次性生活能令你满意?”测试结果显示:陈明对要求不高,对性的满意度一般。

陈明使出浑身解数安抚李玉,但她却认为,陈明是在应付她,并不是真的想,陈明到最后也没办法了。他其实很想对她说:“别再做这些乱七八糟的测试了,我只想和你依偎着,什么都不说。”

专家点评

相信心理测试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实在让人啼笑皆非。李玉用测试来证明丈夫的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下降了,表面看来是想帮助丈夫,可实际上暴露的是李玉自身的不安全感,以及她对感情的无法把握。在李玉的内心,性是衡量爱的指标,而性上的冷淡意味着拒绝和抛弃 李玉应该把心放下来,细细去体会平淡生活中的滋味,幸福自然就会来了。

没有成绩

柳泌虽然已经结婚了,可她总像个长不大的小女孩,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去年她迷上了占星,而最近,对测试的热情高涨,迷恋到恨不得要做个“专家”。

这不,在网友的推荐下,柳泌做了一份测试,据说能测出成绩,而且非常准。在回答了20多个问题之后,柳泌得到了65分的成绩,测试结果后还附有建议:男人最喜欢“法式深吻”,但这种方式最好不要超过5秒钟。

从那以后,丈夫张然亲她的时候,柳泌就倒数,一到5秒就赶紧离开,张然还沉醉呢,就这样被晾在了半空中。

下一步呢?张然把柳泌抱到床上,柳泌赶紧拿起空调遥控器,把空调关了。因为有测试说,10度是最适宜的室内温度。

此时外面可是零度啊,张然打了个喷嚏,但情绪已经高涨,无奈只能忍着。

就在这时,柳泌突然一把推开张然:“测试上说,我适合在月头和月尾,月中不适宜。”

张然忍无可忍地跳了起来:“我们没有适合的日子,我受够了。”然后,他搬进了书房,不再理会柳泌,夫妻陷入了冷战,从床上到床下,悄无声息。

【专家点评】

柳泌的“时尚和可爱”是给人看的,而不是自己享受的,所以她非常重视别人怎么说,甚至是一个网友的意见,因此最权威“专家”的话就成了圣旨。但是,刻板如机器一样的方式,哪个男人能受得了?所以,柳泌要明白,男人喜欢的,并非情感上的讨好,或是上的能干,而是一个自行、自在、自主的女人。

伪测试:只能娱乐,不可当真

在生活中传播甚广的正是这一类带有趣味性的小测试,即使明知其准确度并不高,但很多人仍乐此不疲。看看网友们为什么都爱做心理测试:

理由一:好奇,好玩呗!

理由二:了解自己的性能力。

理由三:想知道我在他心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理由四:自信心不强。

其实,喜欢做测试的人有着多方面的心理原因:

一、对性知识的好奇。是一种私密的行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广泛地了解他人在性方面的情况,因此借助和获取各种性信息来满足好奇心是常见的。

二、心理需要。性被弗洛伊德称为心理动力。性有许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爱的存在、男女的亲密、男人的强大 所以,人们参与测试,或多或少是为了弥补这些象征方面的缺憾。例如女性为了表示对男人的依恋程度,也许会在上要求更多;在乎两性间主动权的人,在中就显得强求而霸道;而上的成败,会被一些人当成是否有价值的指标。

所以说,在人类的上,投射了许多的心理需要。但让走向畸形甚至成为亲密关系杀手的,往往是这些心理需要形成的执著信念。

测试,并不都是严格科学的心理测试,许多是臆测出来的娱乐品,因此是不能当真的。在心理学领域,一个心理测试量表的发明与应用需要经过严格的大规模抽样与检测,而测试是很难有这种可能性的。可以这样说,目前还没有一个测试是系统和科学的。即便是科学的测试也是以概率为基础的,并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即使真如所测,也是人的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必有它存在的必要。我们对此耿耿于怀是对于自己或对爱人的不接纳。的快乐不仅在极致的高潮,也不仅在于永远的激情四射。是人最亲密的交流,是最美妙的时刻,它需要的不是我们人为的干涉,而是放下身心让一切自然流淌。所以是享受亲密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千万不要把当作解难题。

对于测试,给大家一些建议:

1.需要的是身体而不是大脑。

在中,经验是探索出来的,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对从媒体上了解的性知识最多事后再对照,千万别在临场去运用。

2.相信亲密的力量,别乱用性经验。

是两个人的事,所以不能在伴侣不知情的情况下乱用经验,而是要与伴侣一起探索中的各种乐趣,一切会破坏亲密的言语和行为以及心理活动都会影响的质量。要相信亲密的力量,而不要相信经验。就算是过程中有许多不如意之处,但只要是在亲密的气氛下,一切都是幸福的经历。

3.莫与人比。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亲密关系就会有不同的模式。身心条件的不同,使得性器官的大小、时间长短、高潮等人们很注重的表现,在不同的关系里并不是重要的。记住,是亲密,不是考试。

爱情心理测试范文第4篇

心理测试是一个很好的打开话题的方式。

原因在于,很多人其实是了解自己的,只是需要心理测试的结果来给自己一种归属感。

当你终于可以和你的意中人共筑爱巢时,你想在你们的爱巢四周筑起一道围墙,下面4种形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A.房子周围有砖砌围墙

B.房子周围种许多小树

C.房子周围被铁栅栏包围

D.房子周围用木栅栏围起

这是一道很典型的,你可以在时尚刊物上、网站上、朋友发来的邮件里找到的心理测试题。从这道题目来分析,首先它简单直白,只要凭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答案,就可以一目了然知道答案。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假设了一个美满的场景一一和自己的意中人共筑爱巢,然后从有限的4个选项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完完全全的私人主观判断,不管结果是不是让人认可,从看题到选择答案,再到查验答案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一个很好玩的过程,既符合了现代人浅阅读的习惯,又勾起了“达・芬奇密码”式的小悬疑,于是越来越多的媒介给这些占不了多少地方,却又可以吸引眼球的小测试开辟了一块自留地。“现在的社会已经很中性化了,不仅仅是一些女性杂志或者网站上有供大家选择的心理测试题,很多年轻的男性也愿意记住一些这样的题目,自己做做测试的同时,也可以逗逗女孩子,现在饭桌上除了荤段子之外,心理测试也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打开话题的方式。”心理咨询师钟华说。

心理测试的大众风靡

国内权威的女性心理杂志《心理月刊》在2月份一期中赠送了一本心理测试的小册子,测试“别人眼中的你是怎样的”,《心理月刊>主编王珲说明选择这个测试的原因:“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测试。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带了很多期待的,这些期待就像一面凹凸的花镜,无法准确地反映自己。但别人的视角是一个校正器。”她认为心理测试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自我定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本能最关注的事情,这也是心理测试在近几年风靡的一个主要原因。新浪网星座频道的编辑凯蒂阿则通过一个比较客观的事实一一网民的喜好和网站流量来作评价:“新浪从2000年开始做星座频道,从200 1年开始有了心理测试栏目。那时候的网络心理测试还不是很多,因为新浪有台湾站,我们主要依赖的是台湾那边的资源,后来发现心理测试逐渐成为新浪星座频道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虽然当时在做星座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星座就是一种迷信,其实荣格创造的现代派占星心理学,是把心理方面更深的作为星座的一个导航。我们觉得心理测试是星座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开始的时候,每条心理测试的流量占新浪星座频道的1/4或者1/3,也就是说人数达到五六十万,那时候的频率是一天1―2条,到现在每天4条,每天单个心理测试都有100万流量,心里测试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来新浪星座的人除了娱乐交朋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他们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解决他们爱情、人际关系的一些问题。现代人对心理测试感兴趣其实是对自己感兴趣,他们想知道更多关于自己的东西,包括自己的个性、人际互动、潜力等。现代人比较张扬个性,想激发自己做得更好。很多做新浪心理测试的人他们就是第一觉得好玩,第二确实觉得对自己有用,而且也是思路拓展的一个方式。一些心理测试的写的东西,对我们编辑来说都有很多惊喜,而那些网友也每天在等着这些惊喜。”

钟毕总结认为:“心理测试现在很热门的原因,我觉得是人对自己本身和其他人太感兴趣了,这种现象自古以来都没有变过,只是方式不同,前人用的可能是占卜、星相、算命、风水等等,现在有了心理学这门学科,分院系的,看上去很科学,而且也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不光是心理测试,现在其他和心理学有关的东西都很热门。很多人其实自己是知道自己的,只是需要心理测试的结果来给自己一种归属感。”

自然性和趣味性的辩驳

在Google的搜索拦里输入“心理测试”,可以发现很多诸如“哈佛大学超准心理测试题”、“外企面试时的有趣心理测试”或者“如果你一辈子只做一次心理测试,那么一定就是这个!”这样的语句来吸引点击率。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著名心理学家邱鸿钟教授介绍说:“心理测量可以分为专业的和非专业的。前者是指国际上或国内行业内公认的权威测验,这些测量工具都经过了非常复杂的研制程序和长期的流调与临床试验,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并大多有比较的常模标准。除此以外的测验工具都是非专业的和非权威的。心理测量的应用是需要专业培训的,测试员多说一句话、说错一句话都可能造成不同的后果,甚至使被试者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

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的王怀齐老师也认为:“严格意义来说,心理健康测试就像医院的体检一样,是基于来访者有疾病的假设为前提的,比较适合在医疗模式下的精神病院下进行,而作为社会健康服务机构,心理测试是起到辅助作用,一般是感觉来访者问题严重或者比如奇怪的情况下采用心理测试量表,要不就是来访者要求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来访者都是健康人群为主体的,使用心理测试的几率并不高。”

显然两种测试都属于心理测试,但是现实应用中的矛盾非常大,具有临床作用、准确性高的心理测试反而不为人知,很多心理学系毕业的学生也不愿意到临床第一线工作,因为不受重视;而一些没有什么作用的心理测试则广受欢迎,甚至出现了大家普遍愿意接受趣味性的小测验,而不能接受一些正规测验检测出的心理病症。

新浪编辑凯蒂阿说:“在网友心目中,他们可能希望一些专业的人来写这些心理测试,但是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发现网友其实不太喜欢。因为一些专业的心理测试比较枯燥。其实很多网友上来就是玩的,他更希望获得一些实践性强的东西,他想知道个性里面自己不知道的。我接到一些专业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比较闷,而且网友会觉得很怪异,因为大部分网友的心理都是正常的,所以拿专业的题目做出来的基本就是一个答案。所以我们后来找的作者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心理测试训练,都是自学的,例如说作者海衣,她创造了一个先河,是把很多电视剧、电影的情节加到题目里面,因为很多热片大家都会有兴趣。”

专业心理测试冷落于非专业的测试,王怀齐老师认为也有一个原因是国内心理测试工具都比较老,用在现代人身上其准确性就很会降低。目前的测试题要是有中国常模的就是1990年代以前的版本,如果是新的版本就是直接从国外引入,其效度和信度也不高。目前的测试题的标准都是以是否有在中国建立常模为标准的。

心理向左,情感向右

“在心理学上一直有一群人,想为心理学‘正名’,让这门学科成为和物理、数学一样的自然科学。专业心理测试也有往这个方面努力

的趋势。”钟华说。那些被视为“非专业出身”的心理测试也同样遇到不被认可的问题,新浪心理测试的“海衣苍十朵”说,很多人义正言辞指责她“不是学心理专业的,凭什么写心理测试?”她今年出书的时候,请新东方著名生涯规划师徐小平作序,请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就读北大心理系研究生孙鉴作序,都被他们很婉转地拒绝了。道理也很明白,“就是因为这些娱乐性的心理测试跟医学性的心理测试是有着暧昧不明的关系的,一旦沾了娱乐性,说话就容易变得没有力度了。更令我受不了的是,很多人会直接跟我说,你做心理测试就都是瞎编的吧?真是觉得备受打击。”

一个具有高度的专业精确性,一个仅供消遣娱乐;一个具有诊断疾病的功能,显得冰冷无情,一个全民参与,显得温情热闹。其实不同的心理测试有自己不同的受众,心理向左,情感向右,虽然两者都有一些缺陷,但是如同凯蒂阿说的,大部分选择做心理测试的人都反而越做越精,会有选择性地挑适合自己的。所谓的“心理测试癖”她也见得不多,很多人喜欢做,但做完交流一下、高兴一下也就过去了。只是有些越陷越深的现象需要注意,就像王怀齐说的,人们总有一种惯性,自己喜欢的就是说得对,自己不喜欢的就是不准确,用这样的心态来面对心理测试题可以让人越来越积极,越来越欣赏自己。但从反面来说,对于接受暗示性比较强的人,这样测试对测试者的影响可能就不好。林紫咨询中心经常有来访者就是由于测试的分析结果而变得越来越自卑。

爱情心理测试范文第5篇

(1.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州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徐州221116)

[摘要]道德叙事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与儿童有着天然的适切性。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的道德叙事类型对5~6岁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57名幼儿被随机分配到叙事产生组、复述组及控制组,前两组分别在完成故事产生和故事复述任务后进行自愿帮助行为测试,控制组则直接完成自愿帮助行为测试。结果表明,道德叙事类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自愿帮助行,为得分,叙事产生组儿童的助人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复述组和控制组。道德叙事通过激发儿童的道德同一性对儿童的道德认知产生促进作用。

[

关键词 ]道德叙事;道德同一性;道德认知

一、问题提出

“叙事”,也称“讲故事”,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述的语言能力。心理学认为,叙事包含着复杂的认知活动,这一过程需要启动记忆系统中与叙事有关的知识,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概念,选择适当的句子表达判断,同时还需要合理组织所说内容以及考虑听者的注意力与感受等。叙事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叙事能力能够反映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丰富的信息。通过叙事,儿童可以实现社会化、道德规范和角色意识的内化。叙事与儿童的思维特征有天然的适切性。布鲁纳曾经提出,人类存在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儿童的思维更符合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儿童经常把他们探索的外部世界看作是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儿童的计划、记忆,甚至他们的爱和恨,都以故事情节为导向。在故事理解的过程中,叙事者的经验、愿望和目的会伴随叙事内容传递给儿童,滋养儿童的精神。因此,叙事在儿童的社会性和道德认知发展上起着核心作用。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主、自为及自觉的领域。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就其实质而言,道德认知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识、知觉、体会、理解和把握。叙事则是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价值传递,叙事可以帮助儿童获得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所谓“道德叙事”,指叙事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生活事件、生命故事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成长、发展的过程。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验、生命经历与追求,及对他人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运用叙事法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能够适应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儿童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掌握抽象的道德观念。

道德同一性(moral identity)即“道德认同”,是联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布拉西(Blasi)是道德同一性研究的奠基者。他认为,道德同一性意味着个人的道德系统和自我系统的同化或融合,以至道德观念和个人认同达到一定程度的统合。道德同一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结构,在儿童理解道德生活以及如何建构道德自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阿基诺(Aquino)和雷德(Reed)考察了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向青少年被试呈现了9个有代表性的道德特质词汇(关爱、同情心、公正、友好、慷慨、助人、勤奋、诚实、善良),让他们想象具有上述品质的人的观念、感受和行为,以唤起被试有关“道德人”的心理图式,然后让被试对10道题进行7级评分,如“做拥有这些品质的人对我很重要”(内在化测题之一),“我积极参与那些能让别人知道我具有这些品质的活动”(表征化测题之一)。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与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志愿服务行为(帮助弱势者和适应不良者)呈显著正相关,与高中生的实际捐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已有研究表明,与道德有关的行为历史会影响人们未来的道德行为。根据康威(Conway)和皮茨(Peetz)的理论,道德同一性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回忆距离时间较远(抽象)的道德或者不道德行为时,他们更倾向于做出与回忆内容相一致的行为。道德自我知觉激发行为一致性,认为自己有道德的人比那些感觉不太道德的人将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个体不仅能自发做出道德自我描述,而且也能自发做出道德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的灌输,这种道德教育方法超越了儿童的生活空间,远离儿童的心理世界。而道德叙事在儿童的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道德叙事方法理应得到重视。本研究试图从实证角度探究叙事类型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从而为儿童道德教育提供直接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徐州市某公立幼儿园大班儿童57名(男29名,女28名,平均年龄67.6+6个月,年龄跨度在62-71个月)。所选幼儿智力正常,无语言、听力或认知障碍。经过对家长和教师的访谈得知,57名幼儿均来自城市普通职工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将57名被试随机编号,分为均等的3个实验组,根据叙事诱发方式,分别是故事产生组、故事复述组和控制组。正式实验前,发放《研究知情同意书》征得家长同意,并通过访谈向家长和教师获取幼儿日常帮助行为的数据,要求家长和教师运用五点量表法给出幼儿日常帮助行为的程度。结果显示,三组幼儿实验前在日常助人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实验设计与材料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道德叙事诱发的两种方式,分别是故事产生条件和故事复述条件,实验中加入控制组以考察叙事对道德认知的影响。要求故事产生组的儿童讲述自己最近做过的一件帮助他人的事件;故事复述组的儿童听主试讲述故事《助人为乐的小乌龟》,然后复述故事。因变量是被试自愿帮助行为得分。

所用材料为儿童故事《助人为乐的小乌龟》以及《自愿帮助行为测试表》。《助人为乐的小乌龟》改编自网络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通俗易懂。《自愿帮助行为测试表》由研究者自编,从爱心捐助、爱护弱小、帮助同伴家人三个方面编制,共14道题目,设置五级评定法,分别为“一定不会帮助”“可能不会帮助”“不知道”“可能会帮助”“一定会帮助”,分别计分为1、2、3、4、5分。经过资深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反复修改后,这两份材料均符合5—6岁大班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三)实验过程

本实验由两名研究者共同完成,实验在安静的房间里进行,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向所有幼儿说明本实验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要与你们共同完成一个有趣的小测试,希望你们能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回答我的问题。”第二阶段,道德认知诱发。按照三组编号顺序,分别由主试A(l名学前教育系研究生)实施不同的实验处理。对于故事产生组,要求被试讲述发生在近期的自己所做的帮助他人的事情,比如在班级里帮助老师发放物品或者帮助小伙伴解决问题,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等,引导被试尽量说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及感受等信息。对于故事复述组,要求被试认真聆听主试讲述的《助人为乐的小乌龟》,故事讲完后,再由被试向主试讲述刚才听到的故事。复述过程中,主试可以向被试提示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等信息。第三阶段,自愿帮助行为施测阶段。由主试B(另一名学前教育系研究生)协助被试完成《自愿帮助行为测试表》,研究者以客观的立场以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设置问题情境,询问被试在此情境下会如何做,在得到被试的答案后,再询问其做法的原因,以确保被试作答的态度是认真的。最后,收集完成的测试表,向被试表示感谢并奖励。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以被试自愿帮助行为测试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以叙事类型为自变量,被试自愿帮助行为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描述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儿童在各条件下的道德认知得分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启动条件对儿童道德认知影响的差异是显著的,F(2,56)=3.89,P 0.05。进一步的事后分析表明,故事产生条件下,儿童的自愿帮助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s 0.05,而故事复述组儿童的道德认知得分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P 0.05。这表明,当儿童回忆近期所做的道德行为时,在随后的自愿帮助行为测试中会表现出更多的自愿帮助行为,即当儿童叙述过去自身发生的道德行为时,会出现道德同一性效应。

研究者还分别考察了被试在爱心捐助、爱护弱小以及帮助同伴家人三类任务上的帮助行为表现。以叙事诱发方式为自变量,被试自愿帮助行为得分即儿童道德认知差异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爱心捐助方面,不同启动条件对儿童爱心捐助影响的差异是显著的,F(2,56)=6.46,P 0.05。进一步的事后分析表明,故事产生条件下,儿童的爱心捐助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s 0.05。故事复述组儿童的道德认知得分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P 0.05。在爱心捐助测试中,被试回忆并讲述自己近期做过的帮助行为比复述他人的道德叙事表现出更多的捐助意向。而在儿童爱护弱小和帮助同伴家人方面,不同启动条件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s 0.05。

四、讨论

本研究考察了叙事类型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故事产生条件和故事复述条件下儿童的道德认知得分均高于控制组,这表明叙事确实会影响儿童的道德认知。同时,故事产生组的道德认知得分又显著高于故事复述组,这表明不同叙事类型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不尽相同,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儿童从道德故事的听者转变为叙事者,是儿童道德自我的解构与建构过程。现代记忆心理学认为,儿童所听或所读的大量道德故事最终会积淀成指导他们行动的脚本或图式。特别是个人生活道德叙事,不仅充分利用了自身的道德教育资源,还使儿童有机会整理、反思自己的道德生活,进而形成积极的道德自我。这种合作与对话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儿童道德不断地自我建构,在陶冶和培养儿童本性的同时,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了提升。其二,已有研究发现,抽象的道德自我知觉会激发道德同一性。本实验中,道德叙事产生条件使儿童进入了回忆道德行为的情境,儿童在描述自己近期做过的好事或助人行为时,多以概括化的方式描述,且多集中于帮助情境以及帮助后的感受,如“看到妈妈在扫地,我就帮妈妈扫地,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这种回忆的帮助行为情境带给儿童道德体验与反思回顾,因此道德叙事的产生可能启动了儿童的道德同一性。而道德叙事的复述虽也带给儿童道德情境以及道德体验,但可能并没有激发儿童内在的道德同一性,因此儿童在道德叙事产生条件下的道德认知得分显著高于道德叙事复述组和控制组。

在爱心捐助、爱护弱小和帮助同伴家人这三个方面的帮助行为测试中,仅有爱心捐助的帮助行为符合道德同一性理论,爱护弱小和帮助同伴家人这两类帮助行为的测试得分与控制组得分差异不显著。儿童在4岁左右就已经产生道德,且儿童的道德认知是逐渐发展的,这种发展不但以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更重要的是,儿童的道德认知以他所处的道德环境及其影响为基础。根据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较强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别是受父母、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较大。已有研究表明,幼儿和学龄初期儿童的道德观念,都是从家庭或学校教育中接受个别的、具体的道德条目,具有较多的情境性。爱护弱小、敬爱父母是在幼儿生活中常被提及的要求,而这种情境也经常发生在儿童的生活中,是儿童已经具备的道德认知,因此道德叙事对其影响不显著。爱心捐助属于社会化层面的道德,受家长和教师影响较小,是儿童尚未具备的道德认知。同时,爱心捐助测试能排除影响被试道德行为的其他因素,方便实验操作,所以多数道德实验都会采用捐助行为来测试被试的道德行为或道德认知水平。捐助行为对道德认知通常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实验结果也证明,道德叙事产生能够激发道德同一性机制,对儿童在捐赠行为上的道德认知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五、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及相关研究展望

第一,道德叙事理应得到足够重视。教师和家长要深刻认识幼儿道德获得的特点,采用道德叙事的道德教育方式取代知识灌输和规则教导,采用体验、练习的方式取代解释和说教,充分发挥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利用道德故事的价值,让儿童在情境化的故事中深度卷入,唤起儿童的道德感知和情感体验,促使其形成积极的道德自我和道德认知。中国有着悠久的道德叙事历史、悠久的讲故事传统和丰富的故事资源,优秀的美德故事堪称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够自然地向儿童传递“正直”“信赖”“公平”“诚信”“关怀”等核心价值体系,促使儿童获得道德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