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1篇
1、一年生产两年闹
2、收蜂先收王,灭虫先灭 娘 。苗要好,除虫早。
3、锄地不适边,荒到地中间。
4、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
5、一毁三不成
6、麦子不锄一把草,豆子不锄结荚少。
7、三耕四耙五锄田,一季庄稼吃两年。
8、填平积水坑,虫蚊无处生。
9、干働棉花湿锄瓜,不干不湿锄芝麻。
10、谷子耥心,高粱耥根。
11、种地不働草,种子白丢了。
12、一年铺沙三年力 三年铺沙地有力
13、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火架。
14、一年学个买卖人 一辈子也学不成个庄稼人
15、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16、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17、种地勤锄草,庄稼收成好。
18、春天不努力,冬天要受饥;夏天不拔草,冬天吃不饱。草是百谷病,不除苗送命。
19、见病株就拔,见害虫就拿。
20、有收无收在于种,多收少收在于管。
21、多薅一次秧,增产一成粮。
22、地荒出草,地光出宝。
23、密植好,密植强,合理密植多打粮。
24、夏锄多一遍,粮棉多一担。
25、锄棉如绣花,一碰一个疤。
26、犁上一层粪。
27、三分在于种,七分在于管。
28、一年之计在于春
29、锄头上有水,越锄越美;働头上有粪,越锄越嫩;锄头上有粮,越锄越强。
30、一年不收二麦
31、锄头底下看年景,働头底下定年成。
32、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33、年年防灾,时时防虫。种前防虫,种后治虫。
34、一个驴粪蛋 半碗小米饭
35、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36、好田不种成草窝,庄稼不锄成草坡。
37、想要苞米结,除非叶搭叶。
38、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
39、棉薅七遍棉上棉,豆薅七遍圆又圆。
40、边锄边长,不锄不长;勤锄勤耪,不怕不长。
41、田间管理好,没有病、虫、草。
42、间苗要早,定苗要小。
43、你哄庄稼草中坐,庄稼哄你肚皮饿。
44、捕蛾一个,增产一箩。
45、草是庄稼害,草旺庄稼坏。
46、一本万利
47、三耘一拔草,禾苗长得好。
48、灌水有三看:看天,看地,看庄稼。
49、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50、一籽入土 万粒归仓
51、田间管理如绣花,工夫越细越到k。
52、二月吼雷墓屹堆 三月吼雷麦屹堆
53、二月下雪小麦吃苦 早锄两遍可以弥补
54、大树之下无丰草,有草之田无壮 苗。
55、禾怕枯心,树怕剥皮。
56、不是靠天吃饭,全靠双手动弹。
57、三分种,七分管,人勤地不懒。
58、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
59、除虫没有巧,只要动手早。
60、无虫要防,有虫早治。
61、满地茬秆除个净,来年少生虫和病。螟虫除光,谷米满仓。
62、秧田稗萆不働光,一亩就有半亩荒。
63、麦锄不宜深,锄深伤苗根。
64、豆薅三道颗颗圆,谷薅三道米汤甜。
65、螟虫灭光,谷米满仓。
66、稗子是个怪,专把懒人害。
67、田间管理如绣花,一针一线不能差。
68、夏天多锄草,子粒长得饱。
69、霜降到立冬,翻地冻虫虫。
70、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
71、种洗温水澡,庄稼生病少。
72、七月十五挂锄钩
73、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74、一月二月挨着做 耙地碾地搭茬子
75、有虫治,无虫防,丰收先保苗儿壮。
76、头遍苗,二遍草,三遍满地跑。
77、芝麻不打叶,打叶就不结。
78、人缺地的工,地缺人的粮。
79、锄草要除小,锄老除不了。
80、一年西瓜十年歇
81、庄稼要紧,开苗要稳,锄不伤根,耥土要匀。庄稼一日不收,管理一日不休。
82、春天多捉一只蛾,秋后产量加一箩。春风虫儿遍地走,防治虫害早动手。要想来年虫子少,冬天割去田边草。除虫如治病,不治丢了命。
83、锄草不锄根,留下祸害根。
84、寸草不生,五谷丰登。
85、苗要好,除虫早。
86、地是宝,牛是宝,粪是宝,没有三宝农民活不了。
87、立了秋,把头揪,一棵棉花摘一兜。
88、秋耕深,春耕浅。
89、七成收 八成丢
90、锄头落地不亏人,锄头底下三分田。
91、一年庄稼两年种
92、棉花见杈不定苗,秋后不开桃。
93、三铲三耥,粮食满仓。
94、旱锄地发暖,多锄地不板。
95、禾耘三道仓仓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96、一滴血 一滴汗 收不到家里粮食心不安
97、多保一棵苗,多收一^小瓢。
98、一分水一分粮
99、地头地边没有草,庄稼少受虫虫咬。虫害除光,谷米满仓。
100、除虫不迷信,迷信除不尽。
101、一冻一消 冬浇正好
102、探挖土,细培土,苗苗根儿深人土。
103、麦怕胎里旱,保墒是关键。
104、豆薅三遍,豆角成串。()
105、秋天把地翻,害虫没处钻。
106、干铲干耥如上粪,湿产湿耥如夹棍。
107、红薯勤翻秧,挖苕用车装。
108、秋天不深耕,来年虫子生。
109、种地没巧,精耕锄草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2篇
不怕没有油,就怕丢地头。
天旱播种宜深,逢雨播种宜浅。
田等秧,谷满仓,秧等田,过荒年。
好地种棉花,坏地种芝麻。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沙土花生粘土麦。
春不种,夏不收,秋不种,春不结。
存种不忙,秋天无粮。
春天看干劲儿,秋后看谷穗儿。
春天干得强,秋后有余粮,春天多刨点,秋后多收点。
春种深,夏种浅。
厚盖谷子薄盖麻,不薄不厚把麦压。种田要抢先,收割要抢天。
栽禾赶时,割禾赶天。
三年两头倒,地肥产量高。
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
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
豆茬种谷,必定有福。
两垄高粱一垄豆,,高矮作物双丰收。
谷怕重茬,瓜怕顶茬。
轮作倒茬不用问,强如年年铺底粪。
茬口换好,米面吃饱;茬口不换,丰年变歉。种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
种地要巧,三年一倒。
换茬不换土,一亩顶两亩。
耕地勤换种,粮仓关不拢。
旱天多耙,出苗没差。
要想庄稼收成好,三犁三耙不可少。
春天创一^遍,秋后多一 石。
春天人哄地,秋后地哄人。
种地不用问,精耕多上粪。
秋天深翻田,丰收在来年。
秋耕深一寸,顶上一茬粪。
秋耕深,春耕浅,旱涝都保险。
秋天不翻,来年草滩。
秋后耕下地,来年苗得利。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谚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28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谚语,可以精炼、形象地描述地理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很多地理谚语大家都听过,但并不知道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谚语进行分析,思考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宏观、缜密的地理思维是很有帮助的。
一、谚语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一)谚语与气候
描写天气的谚语有很多,例如江南农谚:“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这句农谚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要求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要因时制宜,如果违反农时,就会造成农业减产。横断山区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特别大,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描述,当地是喀斯特地貌,受流水侵蚀作用使得地表崎岖不平,并且该地常年受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降水天数较多。
(二)谚语与地形
描写地形地势的如:“远看成山,近看成川。”这是对青藏高原地形的真实写照,突出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较高,但高原内部起伏较大,冰川广布。 “山前桃花山后雪”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又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三)谚语与河流
如“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这句,“害”指的是黄河下游因为是地上河,经常决堤带来洪涝灾害;“富河套”指河套平原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富庶的农业区,使之与宁夏平原并称为“塞外江南”。“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一碗水,半碗泥。”前两句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黄河经常决口改道;后两句因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使得黄河中下游的泥沙含量剧增。
(四)谚语与地理环境
南疆过去自然条件恶劣,可以说“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现在因油气资源丰富变成“地上不长草,肚里净是宝”。以前描述内蒙古高原上草原一望无际,牛肥羊壮的地理景观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西北草原地区因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鼠害大面积发生,可以改成“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跳过露脊梁”。
二、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谚语导入新课
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加入谚语,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讲到“西北地区”的时候,我会先问他们我国什么地方“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学生就会好奇,急于想得到答案。于是带着求知的心开始听课,我想这样的课堂效果是不会差的。
(二)用谚语丰富教学语言
语言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信息传播的载体。教材一般以抽象概括的语言叙述一件事物,虽然文字简练,但是缺乏生动具体的形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谚语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语言,而且提高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进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讲中南半岛地形时,教材中只简略指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如果我们用一句谚语“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见要一天”来形容,一幅美妙绝伦的人景交融的地理景观立刻映入眼帘,无须多费口舌,其地形特征自然就被学生掌握了。
(三)用谚语记忆知识
中学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如果一味死记硬背,不但会增加学习负担,还会降低学习兴趣。如果能把枯燥的知识融入生动的谚语中,那么对知识的记忆将变得轻松有趣。如描写东部季风区气候的一句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南方暖气流活动逐渐加强,这时的锋面多为暖锋。暖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深秋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活动逐渐增强,当它南下时,与前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因而“一场秋雨一场寒”。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汉语农谚 关联理论 翻译策略
中国是农耕大国,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众多有关农业生产的经验。这些经验历经数代人的润色加工凝聚成一个个精辟简短的句子,流传下来,产生了农谚,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谚的翻译已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因为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打开了另一扇窗。
然而,在翻译实践中,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译者。究竟如何恰当地翻译汉语农谚呢?大家各持己见,但基本上有两种普遍的观点:异化和归化。译者们或主张将目标语读者拉近源语文化,或主张使源语文化靠近目标语读者。其实,这两种翻译策略都或多或少地将目光局限于某种框框中,忽略了翻译是一种跨语言交际行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只要达到信息意图正确传递的目的,翻译就是成功的。因此,要真正翻译好一则农谚,译者除需理解其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使用语境中理解其承载的隐含意义,尤其是文化蕴涵,从而使农谚的信息得到准确的传译。关联理论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不计较是异化还是归化,通过明示―推理过程构建最佳的认知语境关联,让目标读者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充分理解、消化译文字里行间蕴含的信息意图(包括文化蕴涵),使翻译效果更佳。
一、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本身并不是一种翻译理论,而是一种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她们从认知、心理、交际、语用等多个角度对语内或语间交际进行了深刻阐释,开启了认知语用学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关联理论的影响没有局限于语用学领域,1991年Wilson的学生Gutt《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1]P276,他大胆地把关联理论和翻译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人们对翻译的传统认识,为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认知假设对话语进行理解的,而认知假设的条件为关联原则,即依据相关联的已知或未知的信息来推理认识事物。关联是认知的基础,同时关联是语境效果和所付出努力的统一体[2]P24。信息在某一特定语境中起到关联作用时才会取得语境效果,信息与语境的关联性越强,目标语读者付出的努力越少,反之,信息与语境的关联性越弱,目标语读者付出的努力越多。因此,翻译作为一个跨语言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认知过程,要使交际成功,译者就需构建与目标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话语语境的最佳关联,进而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信息,也就是说,译文提供最佳语境效果使译文意图与读者期待达到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由于中英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民俗习惯、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必然存在缺省问题,若译文不能恰当地明示出这些缺省,歧义、误译现象就很容易产生。所以,在译文过程中,译者需给出恰当的明示信息,通过信息关联性获得最佳认知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从而帮助目标语读者的期待与交际者期待相吻合,减少译文与原文间的理解障碍。
二、关联理论指导下汉语农谚的翻译策略
1.字面直译法
汉英两种语言,虽然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应用,思维方式、表达手法、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人类语言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共性的。有些汉英农谚不仅表达方式一致,而且隐含意思也近乎一致,这是因为中外的劳动者们对同一生产现象有着相同的认识,他们虽然身隔千里,但认知语境是一样的。在此情形下,中英农谚的认知语境是互通的,所以译者可采取字面直译法,把所有信息明示化,这样目标语读者会根据已有的认知语境,通过明示信息推理获得最佳关联,知译文所云。例如:
(1)一燕不成夏。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2)昼雾晴,夜雾雨。
The mist in the morning indicates fine weather,while one in the evening indicates rainy weather.
(3)瑞雪兆丰年。
A timely big snow promises a good harvest.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Plant melons and get melons,sow beans and get beans.
从引用的例子中可见,在共同认知语境的前提下,字面直译法较为简单易懂,便于目标语读者获得最佳关联,实现源语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
2.对等套译法
对等套译法主要针对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认知语义平行对等但语言表达不一样的农谚。因为在生产实践中,各个地区的农民不可避免地会积累一些相同的经验,然后浓缩成自己的语言,这就说明一些中英农谚的认知语境是一致的,只是语言表达方法不同,此时,译者可直接套用目标语中的对等农谚进行翻译,这样目标语读者对译文中明示信息的推理理解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可不费任何努力地获得最佳关联。例如:
(1)昼雾晴,夜雾雨。
When the mist comes from the hill,then good weather it doth spill,when the mist comes from the sea,then good weather it will be.[3]P507
(2)瑞雪兆丰年。
A snow year,a rich year.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Reap as one has sown.[4]P140
与字面直译法相比,对等套译法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接受理解,但字面直译法有时会保留中国文化的特色,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直译时保留了意象“瓜(melon)”、“豆(bean)”,传达着生动形象的文化气息。
3.解释意译法
前面提到的两种翻译方法都是以存在相同的认知语境为前提的,但当源语和目标语的认知语境不同时,并且运用农谚的目的只是传递信息意义时,译者可以采取解释意译法。解释意译法主要着眼于对源语意义的诠释,将源语所反映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充分地表达出来,即将信息明示化,提够关联的条件,从而创造最佳的语境环境,让目标语读者的期待得到最大满足。
以“春分有雨家家忙”这则农谚为例。虽然“春分”的英语翻译有“Spring Equinox”,但在中国农谚中其意思与之不尽相同。外国人普遍把“春分”看做一种天文现象,象征昼夜平分,而我们中国人则把“春分”看做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特殊涵义。若直接译为:A rain on Spring Equinox makes families busy.汉语谚语的意义则非但没有恰当地得到阐释,反而会让目标语读者感到一头雾水。在中国,春分这一节气从3月21日(或22日)持续到4月4日(或5日),预示着春天已过半。但由于气温、雨水等因素影响,一些农民不得不推迟播种。如果四月初还没有播种,农民就会错过最佳的播种时间。此时要能下一场春雨,可谓及时雨,农民就会马上开犁。可见,此谚语中的“春分”并非指天文现象发生的那一天,而是一段时间。明显的,这些隐含意思在外国人的认知语境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将这些信息明示化,尽可能地给出关联信息,这样目标读者可努力地推理取得语境效果,进而理解汉语农谚的意义。因此,此则谚语可试译为:
A timely rain in early April would make farmers busy sowing if they haven’t yet.
关联理论指出,翻译是一种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此过程的关键就在语境的构建。上述例子中,if条件句说明了事件发生的条件,early April明确了事件发生的时间,farmers具体化了对象“家家”,修饰语timely强调了当时下雨的重要性。整个句子的信息紧凑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最佳认知语境,使句子意思明确化,这样目标语读者可准确推理领会其意义。
4.拼音加注法
中国农谚有时也会涉及一些具有特色文化背景的词语,具有不可译性。此时,在保证目标语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源语意义的前提下,译者可以采用拼音加注的方法,一方面保留源语特色词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另一方面通过注释为读者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提供关联信息,促使读者努力推理得到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认知语境效果,从而正确地领会源语的交际意图。
例如农谚“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其中的“清明”、“秀才”、“中了举”等词汇无疑会吸引译者的注意力。它们表达着什么意思呢?在目标语认知环境中根本没有任何相关的概念。那么,怎样对其进行正确的翻译呢?首先看下面的译句:
When it rains around Clear and Bright,farmers will be happy as if a scholar is nominated.
暂不说将“清明”译为“Clear and Bright”正确与否,目标语读者看完此译句后很有可能会产生疑问:“farmers和scholar有什么关系吗?”把“秀才”译成“scholar”不但有歧义存在,而且不能体现后面“中了举”的意味。面对此种情况,译者完全可用拼音翻译出相应的中国特色词汇,再用注解对其解释,为目标语读者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促使读者进行认知、推理构建最佳关联。因此,此则农谚可试译为:
Rains around Qingming make farmers feel as happy as a nominated Xiucai.
(Note:①Qingming is the 5th solar term in Chinese lunar calendar and it is best time for farmers to sow seeds.②Xiucai is a candidate who sits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in the old feudal Chinese government.If one passes the examination,he is called a nominated Xiucai.)
从注释的背景知识中,目标语读者可捕捉到一些暗含信息,如“清明”是什么,农民与秀才有什么相似关系,等等。这些新信息与话语的认知语境效果有很大的关联性,目标语读者通过这些明示的信息可推理出“清明”指播种时间,“秀才中了举”形容农民高兴的心情,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是清明前后的雨会让农民们很高兴。所以,目标语读者可努力对明示信息(包括注释信息)进行推理,通过其关联性取得认知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汉语农谚。
三、结语
农谚作为一种汉语习语的典型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认知语境。在进行跨文化农谚翻译时,译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关联翻译理论为译者的农谚翻译工作提供了一些实质性指导:在充分理解源语的交际意图、信息意图的前提下,译者应依据最佳关联原则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手法,如字面直译法、对等套译法、解释意译法和拼音注释法等,提供关联的明示信息构建适合目标语读者的最佳认知语境,促进他们正确理解源语中农谚的文化内涵,减少或规避误译造成的歧义性理解。
参考文献:
[1]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276-295.
[2]何自然.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23-27.
[3]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外文教育出版社,2003.
[4]崔鸣秋.王世智.中英谚语合璧[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陈彩丹.从关联理论看汉谚英译[J].延安技术学院学报,2009,(23).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5篇
雨水-农事
雨水 雨增温度升,华北大地渐解冻。
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
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时有保证。
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
大搞棉花营养钵,适时早播还省种。
地瓜育苗早打谱,抓紧盘炕和挖坑。
果园认真来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牛驴骡马要加料,春耕春种如虎猛。
养鱼宜用废弃地,烧完砖瓦挖鱼坑,
结合积肥整鱼塘,塘深地壮鱼粮增,
水深才能养大鱼,上中下部鱼三层。
雨水-农谚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春雨贵如油。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
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
雨打夜,落一夜。(浙)
夜雨三日雨。(浙)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
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赣)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更多热门文章:
1.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2.2015年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3.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4.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5.有关雨水与农业的谚语
6.关于雨水的谚语【24节气】
7.小学二年级雨水节气谚语
8.2016雨水节气的时令谚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