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节的古诗(精选5篇)

  • 关于劳动节的古诗(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背景讲述中积淀情感 “诗”是诗人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的产物。每首诗都是作者对当时所处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饱含着自己独特的情感色彩。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对诗作产生的政治背景,作者的性格,作者的遭遇等完全没有认识和了解,那么…

关于劳动节的古诗(精选5篇)

关于劳动节的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诗;触动;积淀;体会;成才

古诗是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诵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蕴含的人文性与艺术价值,并能从中获得启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因为动情了才能被其所感,才能去领悟这些诗句的文化内涵,才能贴近诗人内心,让古人的高尚情操引领我们前行。

一、背景讲述中积淀情感

“诗”是诗人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的产物。每首诗都是作者对当时所处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饱含着自己独特的情感色彩。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对诗作产生的政治背景,作者的性格,作者的遭遇等完全没有认识和了解,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古诗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了解古诗产生的背景及其诗人的生平,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堂中,教师再以补充背景做“引子”,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诗词意思,而且能深刻地感悟到诗人想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教学《别董大》一诗时,我介绍了诗作的背景:高适,字达夫,唐朝渤海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人。他半生流浪,了解百姓疾苦,同情劳动人民。曾两度出塞,去过辽阳、河西,做过节度使、散骑常侍等官,对边塞生活体会较深,边塞诗写得很好,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董大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琴师董兰庭,是诗人的朋友。写这首诗时,高适正处于郁郁不得志时期,在北方的初冬季节,诗人与朋友置身于风雪之中,天寒日暗,四顾茫茫,怎能不产生天涯沦落之感呢?这荒凉、冷漠的景象,为送别创造了环境气氛,高适随雪而作,吟诵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千古名句。从而达到劝慰友人,激励着自己的目的。通过以上介绍,学生不仅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而且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唱”“画”中激感

古人吟诵诗词往往摇头,字音间隔有序,实则情感投入很大,听着自然韵味无比。而今,再加入古曲,注重古诗节奏划分后,变更吟诵而唱,这样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积淀的情感,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凉州词》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古曲《苏武思乡》,让学生轻声地读,而后我又根据七言绝句节奏划分的规律由慢读到摇头轻吟,再到和歌而唱,学生这时也自然会效仿老师而唱。在这种氛围烘托中学生投入到诗人情感中去,而此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情感便由此而激发了。

此外,绘画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简笔画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诗句,深入领会诗中意境,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鉴赏力。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短短两句话,就写出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夕阳落照江水和残阳铺在水面的美丽景象。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景色的优美和诗人轻松愉快心情呢?我先用线条画出一条江水,然后再根据诗意用“绿、红”两色渲染,很快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江景图。看着图,再体会“铺”字的含义。同学们一下子就迸发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到了诗人谙尽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贴近生活体会情感

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没有现实的生活作为源泉,它会失去感情,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我们以现实作为参照,把最朴实的生活细节与诗中所呈现的情境相结合,这时,再让学生去体会作品中所反映的诗人情感,就会更有立体感。诗人鲜明的情感特征,不去讲解,学生也能体会得到。例如,教学《锄禾》一课时,我针对有的学生随意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首先播放了一组反映非洲儿童悲惨生活的照片:照片上的儿童瘦骨嶙峋,双手无力地耷拉着,一双失神的大眼睛盯着镜头,好像在诉说着饥饿带给他们的无尽痛苦。震撼人心的照片,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介绍,同学们一下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紧接着,我又播放了一段农民在地里劳作的视频画面:头上骄阳似火,脚下土地滚烫,偌大的田地里,一个弓着腰,赤着脚的老爷爷正挥汗如雨地劳动着……一行大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屏幕上。如此生动形象的画面,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便会深深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劳动的艰辛,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最后,教师穿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让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四、演绎诗作碰撞情感

把历史搬进课堂中来演绎,这样,学生就会在实景实物的观赏中,与诗人情感发生碰撞,这种想象与现实的结合,在已经树立起的情感基础上产生新的共鸣。而这种共鸣会长久地刻在学生脑海中,情感碰撞的火花将一直延续。例如,教学《示儿》这首古诗,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悲秋》,组织学生读自己已经理解的诗句,再紧扣诗中重点词语“但悲”“九州同”“无忘”等,表现诗人报国无门与看不到祖国统一的悲愤之情,用重音去读,去诉说,而后让学生们站在诗人的角度,吟诵全诗。在悲秋乐曲和悲愤情感的交织中角色定位就会更准确,学生自然会把诗人的言行模仿得更到位,与历史中人物心灵相交织。炽热的爱国情怀不去解释,字里行间已然涌出。

关于劳动节的古诗范文第2篇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一看法,我们不妨先看一看《诗经》中著名的农事诗《七月》对当时奴隶们的生产劳动及生活状况是如何表现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在之日举趾,同我妇子,谒彼南亩,田至喜。”这章说:七月大火星偏向西南,天气开始转凉了,九月正是天高气爽的时候,可奴隶主已经把给他制作寒衣的工作分派了下来。而到了冬月(一之日)、腊月(二之日)天气严寒,大风凛冽,我们这些奴隶们却连御寒的短袄也没有,让我们如何度过这严寒的岁末。正月里(三之日)虽是农闲的季节,可我们却要忙着修理农具,二月里(四之日)就要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人离开村子去忙春耕,一家人吃住都在地头上,只有这样田官老爷心里才会高兴。你想奴隶们在这些田官老爷的监督下干活,怎么会有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呢?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繁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章诗说: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黄鹂鸟在田野上,在树林里欢快地飞翔鸣唱。年轻的女奴们背着大大的箩筐,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她们要去采摘桑叶。在这风和日丽,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的季节,姑娘们干点采摘桑叶的农活,构成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富于农村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图。依今日的眼光看来,姑娘们此时该是群歌互答,心情喜悦的吧,可是诗中却写道,她们是背着很大的箩筐,她们没有喜悦,她们只怨恨那春日的太阳走的太慢,迟迟不肯下山,这一日繁重而漫长的劳作还不能结束。她们除了对这太阳表示怨恨外,她们心里还有另一大隐忧让她们伤悲,那就是一日的劳作结束后,还有一大厄运不知会降临在哪位姐妹的身上,即夜晚还要满足“公子”――奴隶主的。因为她们只不过是奴隶主的一份财产而已,奴隶主不仅可以随意占有她们的劳动果实,还可以随意占有她们的身体,甚至可以随意处置她们的生命。在这样的一种生活境况下,她们在劳作之时,还能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吗?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这章诗说:女奴隶们除了采桑养蚕以外,还要干许多与养蚕相关的活,如休整桑树,收割芦苇,编制养蚕的箔子。八月里蚕事刚完,又要缫丝、纺织、染整、制衣。当然,这一年到头忙碌的成果,都要“为公子裳”,给奴隶主做服装,供奴隶主享受,而奴隶们却要过那种“无衣无褐”,无以卒岁的日子。

“四月秀要,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献于公。”这章诗说:奴隶们在一年的农事生产之余,在十冬腊月里,还要为奴隶主打猎,以便奴隶主有肉吃,有毛皮做御寒的皮大衣。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这章诗告诉我们,奴隶们的居住条件也极恶劣。他们在二月里就要离开村子,到田间去居住。直到十月一切农事都忙完了,才能回到村子里居住。而那房屋,却是四面透风,八处漏雨,不用烟熏跑老鼠,不用泥涂抹涂抹墙壁门窗,根本无法居住。

“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这章诗讲奴隶们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余,还要为奴隶主提供时令果蔬,以供其享用,还要用新收获的稻米为奴隶主酿造美酒,以使其长寿。可是奴隶们却吃的是苦菜等粗劣的食物,连烧柴都是劣质的臭椿。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绦,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这章诗说奴隶们在忙完农活后的十、冬、腊月也不得清闲,还要为奴隶主建造房屋,昼夜忙碌。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爽,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是诗的最后一章。这章诗告诉我们,奴隶们这所谓的农闲的日子里,如十、冬、腊月,还要在那寒风呼啸的冰封的河面上为奴隶主采冰块,并且深藏于冰窖里,以供奴隶主夏日里消暑纳凉。不要忘了,这一切都是在“无衣无褐”的情况下进行的。奴隶们还要为奴隶主准备各种祭祀活动,还要违背自己的心意向众神发出:愿那奴隶主“万寿无疆”的祝福。当此之时,他们的内心将是多么的痛苦啊!

品读此诗,我们仿佛是在听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奴隶在哀哀地诉说他们的不幸。从他的诉说中,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奴隶们的生活、劳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的衣、食、住等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他们从正月开始一直到十冬腊月都不得闲暇,要不停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以及各种杂役;而这些劳作都是在奴隶主派来的监工的监视下进行的,稍有懈怠势必会给自己招来打骂甚至杀戮。在这样的生活和劳作环境下,奴隶们在劳动时能有轻松愉悦的心境吗?应该说诗中流露出的哀惋、忧伤才是他们心境的真实写照。应该说在那样一个时代,这才是劳动者――奴隶们对劳动的真正感受。那些教材的编写者给《苡》所归纳的“劳动的欢歌”、“劳动的颂歌”的主题是值得怀疑的!

为什么会把《苡》的主题归纳为“劳动的欢歌”、“劳动的颂歌”呢?我想除了诗歌本身流露出的欢快的情调影响之外,大概是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政治作怪。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史观认为:劳动是伟大的,它创造了人类的一切文明――物质的、精神的,它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因而有人在文学研究中就机械地、教条地摆弄马克思的理论,把抽象的“劳动”――“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与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具体的劳动――劳作等同起来了。他们从劳动是伟大的,它创造了人类的一切文明,它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观点出发,推论出劳动人民是伟大的观点,再推论出劳动是劳动人民的本质特征,因而劳动人民是热爱劳动的,自然他们是歌颂、赞美劳动的。从而把《苡》的主题归纳为劳动的颂歌、劳动的欢歌。其实这是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的,是对剥削制度下的“劳动”的美化。马克思在肯定了劳动创造人类一切文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使得劳动异化问题,劳动成了苦役,难以带来自由创造的愉悦。他指出:“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只要肉体的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所论述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对待劳动的态度,但是,是有助于我们认识奴隶社会中的奴隶们对待劳动的态度的,是有助于我们对《苡》的主题是劳动的颂歌的观点提出怀疑的。

关于劳动节的古诗范文第3篇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联系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以提高教学效果为落脚点,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现状方法

1.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而且内容高度凝练,情感含蓄深邃,不少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常常采用“解释题目――读通诗句――分析字词――串讲诗意――总结思想”的五步教学法,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1.1有些教师忽略了古诗词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的特征,在教学中泛泛问答,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支离破碎。

1.2面面俱到式的介绍,使学生不得要领,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

1.3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通过注释把古诗词用现在的话把它说明白,将鲜活的古诗词教得沉闷而无趣。

1.4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对古诗词作所谓的全面深刻分析,未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词非常费劲而产生厌恶心理。

1.5有些教师教学古诗词只以考试为目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详细的笔记,之后就是单调的背诵、默写等,学生的灵动、想象就在死记硬背中逐渐被消磨。

1.6关注角度偏移,学诗丧失兴趣

自从新课标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后,许多教师也比较重视对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背诵,但是在理解上有偏颇,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只知填鸭灌输,让学生大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而言。慢慢地,便丧失了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受到情感的熏陶了。

2.开展小学古诗文教学的一些有效方法

2.1创设情境,感受诗境

〖HTK〗2.1.1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如果在古诗教学前讲述一段有关的故事,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把古诗的内容变成故事讲给幼儿听来启发幼儿想象与思考,也是教幼儿学古诗的一种方法。如可将孟浩然的《春晓》变成这样一个小故事:

古代有一个诗人,他在一个春天的晚上写诗写累了,就睡觉了。春天不冷不热,睡觉最舒服了,所以他半夜里听到外面有刮风下雨的声音,也没有去管它。他不知不觉就睡到了天明。当他醒来的时候,听到外面处处传来唧唧喳喳小鸟的叫声。他就赶忙起床,想到外面去看看。他走出门一看,呀!夜来的风雨可不小啊,花园里许多花被打落了,满地的花瓣真不知道有多少!这位诗人看到这个情景,觉得春天的小鸟很可爱,春天的花朵叫人疼,于是他就拿起笔,写了一首题为《春晓》的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HTK〗2.1.2图像创设情景

如在教《锄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烈日下老农锄地的画面,讲讲中午太阳当头照时的情景,并体会烈日下劳动的感受,想像农民辛勤劳动的形象,从而懂得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HTK〗2.1.3媒体创设情境

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上课时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例如《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凭着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吟诵时就会去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感悟作者那浓浓的情感。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2.2嚼字品词,体悟诗意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前提。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古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以声写静,动感更强烈,更能衬托月夜的寂静。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反复斟酌,舍弃了“来”、“过”、“到”、“入”、“满”,而用“绿”字。一个“绿”字牵全文,形象地再现了万物争春的景象。

2.3吟句读诗,品味诗情

古诗是讲究韵律的,尤其是格律诗,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节奏分明,读来琅琅上口。教学古诗时,一定要给足时间,采用自读,配乐读,男女生轮读、竞赛读、演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让他们自已地去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中感受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进入古诗的意境。这样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喜爱上古诗,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2.4开展各种拓展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小学生学古诗文,重在积累,从积累中感悟,从积累中培养语感,不能机械地默写,一“默”了之。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古诗文学习拓展活动,以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常见的古诗文拓展活动有:

〖HTK〗2.4.1以画配诗

古诗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后按照诗意画一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学习《望庐山瀑布》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飞流直下的瀑布图;学习《夜宿山寺》后,根据诗意画一幅想象画,比一比谁画得与众不同,并说说自己的画。

〖HTK〗2.4.2古诗吟唱

古诗文具有节奏之美、音韵之美,让学生给古诗文配上熟悉的旋律来演唱,其乐无穷。另外,可以开展“读、吟、歌、舞”的古诗演唱活动。找来合适的乐曲,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诗人,进入角色,进行古诗吟唱,并配上与之相符的动作,边唱边舞。用多种形式表达古诗的韵味,提高古诗的可读性、可记性、趣味性。

〖HTK〗2.4.3编表演剧

关于劳动节的古诗范文第4篇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这是李季眉老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会中,所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成熟教师,仍然在教育路上会有许多的困惑,我们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更应该了解幼儿各年龄段特点,从而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是评价幼儿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束缚幼儿的工具。《指南》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观察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反思自身教育存在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指南》对我的引领体现在方方面面。

作为教师,《指南》对于我的引领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水平上。

例如情境一:每日的活动区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开心的玩着游戏,勃勃、蜜雅、萱萱、柔柔选择的美劳区。勃勃和蜜雅开始选择了美劳区制作蛋糕的工具,经过观察,原来她俩商量着要开一个生日Party,需要做些好看的蛋糕。在制作纸杯蛋糕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没有只利用现有的材料,而是使用废旧的纸张先填充纸杯。然后再废纸上放一点点泥。挤上好看的仿真奶油和果酱,将制作的装饰再摆上。一个可口的仿真蛋糕做好啦!我询问他俩为什么要先放废纸再放彩泥?蜜雅和勃勃兴奋的说,老师你不是说过让我们勤俭节约吗?不放废纸,那得多浪费泥啊?活动后,我对他们的节约行为提出了表扬。孩子们看似很普通的一个举动,却是孩子无暇内心的展现。也许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一句毫不在意的话,都体现出孩子的真善美。所以,老师要时刻以欣赏的眼光、善于发现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爱孩子。他们会给我们无限的惊喜。《指南》中关于艺术领域的指导建议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对于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鼓励。每个孩子都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师要做支持者,鼓励他们多多发现,多表达自己内心所想,创造宽松的艺术环境。在美劳区区域活动中,我班创设的特色蛋糕黏土区,收到孩子们的一致欢迎,教师作为支持者,不应过多参与幼儿的创作,而是提供大量可供欣赏的图片,让幼儿充分欣赏各种各样的蛋糕。这也是《指南》中关于艺术领域的相关建议所提出的。孩子们在宽松的创作氛围内,创作出了多种形式的蛋糕:纸杯蛋糕、瑞士卷、甜甜圈、彩虹蛋糕、三角切块蛋糕、方形切块蛋糕等。

关于劳动节的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句内容;气氛与基调;时令诗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05-01

《豳风·七月》的解释向来众说纷纭,关于其主旨问题,据焦绪霞《经学解读与历史主义解读的博弈》,认为基本有三种说法,一为“农奴悲歌说”,认为是一首农奴一年到头咏唱的劳动生活凄惨的悲歌。二为“周公陈诗说”,认为是周公以成王未知稼穑之艰难,“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 致王业之艰难也”。三为“西周农家乐图”。在《七月》的接受史上,第一种观点长期占据着主流地位,尤其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认为“这首诗描写的当时农夫周年四季一年到头没有休息的时候。”

《七月》作为我国古代农事诗的发轫之作,其影响和地位不置可否。那么,这样一首时代久远的诗其反应的主旨到底应如何界定,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考虑:诗句中所反映的内容和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一、诗句中所反映的内容而言

如“女心伤悲,殆及与公子同归”许多研究者在谈到本诗反应严重阶级对立时,都引用此句。认为“妇女劳累了一天了,还避免不了被奴隶主掠夺回去,遭受蹂躏的命运”。此句同上一句“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可以称为“农奴悲歌说”论点的最具典型的两个支撑,每位“农奴悲歌说”的认同者都几乎无一例外的提到这两句诗,“女子伤悲,殆及与公子同归”依主流的观点,被解释为“姑娘心中十分悲伤,只怕被公子强行带回家去。”认为姑娘是因为怕被公子强行娶回家,被蹂躏而伤心,这种观点也被大多数的学者接受。

《诗经》形成于一个古风尚存的时代,儒家文化作为其正统的文化,强调“礼”与“仁”,这种光天化日之下强取豪夺、掳掠民女的行径排斥于儒家文化范围之外,也是周代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形态所不容的。有学者认为这是古代的一种“抢婚制度”,但如果这样理解本文的主旨,那“就与整首诗的气氛不协调, 这两句就有游离全诗之外的感觉”。在春天这个暧昧的季节,万物复苏,春光明媚,蚕桑女采桑看见树芽、花苞,看见大地开始孕育一切,看见万物都蠢蠢欲动,心里该是多么微妙,于是易伤感的女子便突然思起春来,而那个意中人尚未出现,当是有一些惆怅的,以致“殆及与公子同归”,期待着有一个心爱的人把自己娶回家,如同杜丽娘看见乍泄的春光时为自己伤感一样,后文中“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女子炫耀自己织的红布最为艳丽,用它为心爱的人做衣裳。所以“女子伤悲,殆及与公子同归”易理解为“女子(看见春光)惆怅起来,尚没有等到心爱的人把自己娶回家。”

二、整首诗的气氛与基调

第一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的农事安排,总括全篇, 从寒冷的冬天叙述到初春整理农具,一家人携子同妇一同下地耕种。第二、三章写春日之时,伴着黄莺欢快的鸣叫,女子采桑养蚕、修剪桑树、收割获苇、纺线做衣。第四章写收完庄稼、树叶纷纷陨落时的狩猎活动。第五章写天气转冷、隆冬即将来临,小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农夫也得准备御冬的物资以度过寒冷的冬天。第六章写“副业生产”。第七章描述筑场圃、纳禾稼,描述收获完庄稼后去公家干活。第八章写年终共同庆祝、烹羊祭祀,举杯同庆的宴饮。可以看出, 农夫是辛苦而且忙碌的,整首诗的气氛是舒缓客观的,叙述了各个月份的农事安排和生产生活状况,没有很明显的主观色彩,称之为一首类似于“二十四节气歌”的时令诗更为恰当。

其中第七章中不少的学者认为,农夫去公家为统治者干活劳役,正体现了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本质。笔者认为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农夫处于社会下层地位,认为为统治阶级服务为本职所在,因此也并不会发出反抗的强烈呼号,现在农村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农闲时出“义务工”,即每家按人口计算,分配必须完成的公家任务,这可能也是每个时代公共劳动的范畴。

再者,本文客观性强,因为《七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农民劳动稼穑之艰难,但这并不单指农奴,而是整个当时的古代的艰难的生活环境,这与《诗经》中因《硕鼠》《伐檀》两篇不同,这两篇用强烈的不满和明显的讽刺,矛头直接指向统治者,而《七月》整首诗的氛围是温和客观的“怨而不怒”。也正因此才会出现诗中结尾处发出的“万寿无疆”的其乐融融、共同欢庆的宴饮的场景。

所以从诗句的内容和诗基本的气氛基调而言,《七月》反应的是古代人民顺应时令,依时而作,全面的反应了周代早期豳地农业的生产状况,客观的叙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所以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充满了古代农民智慧和经验的时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