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带动物的词语范文第1篇
首先,要区别英语动词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因为它们各有特点,不容混肴。及物动词一定要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一定不带宾语,这就是这两种动词最主要的区别所在。比如“rise”和“raise”,前者不能带宾语,后者要带宾语;从词义上说,“rise”是自己“升起”,“raise”却是使别的东西升起来(使升起),意义也不一样。“提高生活水平”,不能译成“rise the living standard”,因为不是自身提高,而是使生活水平提高,因而要用及物动词译成“raise the living standard”。学习英语动词必须要弄清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如果一个动词既是及物的又是不及物的,还要弄明白在什么情况下是及物的,什么情况下是不及物的,这样才能正确使用动词。
其次,英语中及物动词占多数,兼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也不少,我们必须注意这种兼类现象。比如“smile”这样的动词,经常是不及物的,但有时会用作及物的时候,如:She smiled her thanks(她微笑表示感谢)。英语词典里,在许多动词后边既标为不及物(vi),又标为及物(vt),原因就在于此。当然,也有只作为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如作不及物动词的有:happen,occur,come,go等词。
另外,英语有些及物动词变成不及物动词时,意义也起了变化:
同样,有些不及物动词用成及物动词时,意义也有变化:
但英语动词及物、不及物互变时也有不改变意义的。如:When did they leave Beijing? (他们什么时候离开北京?leave作及物动词)They left last week.(他们上周离开的。Left作不及物动词)Shall I begin at once? (我可以立刻开始吗?begin作不及物动词);She began working as a librarian after she left school。(她毕业后当图书管理员。began作及物动词)。
从以上的表述可以说明,英语的及物动词必须有句法上的标志,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带宾语,不能省略;不及物动词词义是完整的,不带宾语,一旦要带宾语的话,要在不及物动词后,加个介词才能跟宾语。例如:“look”有“Look! Someone is coming.”的用法,也有Look at me, please! 中用不及物动词加介词的用法。“go”有“Let’s go!”中不及物动词直接作谓语,也有“Let’s go to school”中用不及物动词加介词短语的用法。
带动物的词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上;下
方向动词在意义上有方向的概念。比如,由低处到高处的方向就是“上”,由高处到低处的方向就是“下”。这些动词的汉英及物性不一样,进行汉外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汉语动词特点。汉语动词不能像英语动词那样以形式上是否带宾语为标准来决定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汉语动词的及物性与哲学上的及物性不一样,并不是单纯的动宾关系,而是指动词本身在运用过程中带宾语的程度。
一、“上”的汉英及物性对比分析
汉语的“上”后面可以带“飞机”“书”“十个人”“发条”等名词作宾语,在句中“上”与后面的名词类宾语构成的语义关系有:处所、致使、施事、受事、数量和杂类。如:
(1)她已经上飞机了。
(2)他多次上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
(3)这个岗位上十个人。
(4)这表该上发条了。
(5)王菲的演唱会上万人观看。
(6)这人上了年纪呀腿脚就不灵活了。
例中的“飞机”是“上”的处所,作处所宾语;“书”是“上”的致使,作致使宾语;“十个人”是“上”的施事,作施事宾语,意思是十个人上这个岗位;“发条”是“上”的受事,作受事宾语;“万人”“年纪”是“上”的杂类宾语。
从现代汉语词典上归纳“上”的各层意义带宾语的情况得知“上”带处所和致使宾语的情况较常见。如, “上课”“上班”等等都是“上”后面带处所宾语。“上”带致使宾语,如“上油”“上货”“上菜”等等。“上”带施事宾语限于“上”作向前进和出场这两层意思解时,“上”的施事宾语必须搭配数量成分,如,“上一个排”“上两个人”等。只有“上”的意义为拧紧和到规定时间开始工作或学习等时后面才带受事宾语,如,上早操、上物理等。“上”带其他杂类宾语时是指达到一定的数量或程度,后面的宾语是一个概数,而不是具体的数字,这个数量或程度往往在整个句子里较高,比如我们可以说“上岁数了”,而不会说“上一岁了”。
英语里没有相应的单个动词表示“上”的意思,只有用词组来表达汉语“上”的各层意思。如,go up the mountain(上山)、go upstairs(上楼)、get on/in a bus(上车)、go shopping(上街)、go to work(上班)、go on TV(上电视)、attend/have a class (上课)、get up to hundreds of people (上百人)。
除此之外,“上”还可以进入双结构,如在“我上了她一门课”这句中的“她”和“一门课”都是“上”的宾语,“她”是间接宾语,“一门课”是直接宾语。但是在没有上下文或身份的语境里,这句话有歧义,隐含有两层意思:
a.我给她上了一门课。(我是老师,她是学生。)
b.我去上了她的一门课。(我是学生,她是老师。)
按照石毓智(2006:104-105)的观点,此时的动词“上”是中性动词。在a层意思里,“上”是右向的,句子就表示客体向右移动,即直接宾语“一门课”向右移动到间接宾语“她”。在b层意思里,汉语动词“上”是左向的,句子就表示客体向左转移,即直接宾语“一门课”向左转移到主语“我”。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像这样的句子含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意义,即有歧义:客体向左移动和客体向右移动。要消除歧义就必须加上适当的介词或改变句子的结构,比如可以改为“我去上了她的一门课”和“我给她上了一门课”。对于汉语中的这种中性动词,英语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上面a层意思的英语表达为conduct a class ,b层意思表达为attend a class。但是只有右向动词conduct才能进入双宾结构,I conducted a class for her 。意思是I taught her a class。①汉英动词产生这样的差异归根结底就是汉语是意合型语言,而英语是形合型的语言。
二、“下”的汉英及物性对比分析
“下”在汉语里语义较丰富,“山、楼、车、雨、三个人、通知、馆子、乡、水、饺子、工夫、结论、决心、蛋、手、班、课等名词都可以作“下”的宾语。
(7)今天不做饭,我们下馆子吧。
(8)下楼吃饭吧。
(9)成都的冬天很少下大雪。
(10)已经下命令了,你明天必须上任。
(11)酒早就烫好了,锅里也开着,单等你来了下饺子。
(12)任何事情都不要急着下结论。
(13)王菲的成都演唱会不下三千人。
例(7)和(8)中的名词“馆子”“楼”是“下”的处所,作处所宾语。虽然这里的“馆子”和“楼”都作处所宾语,但其中包含的意义却有所不同,“下楼”只是纯粹的从楼上到楼下,方向上就是直观的从高处到低处,而“下馆子”是指到馆子去吃饭,这里的“馆子”是指吃饭的地方, “下”后面带处所宾语表示去吃饭时,后面处所宾语名词则只限于“饭馆”或“馆子”。“下”带处所宾语的使用频率最高,如,下车、下地、下台、下班、下课等。
例(9)中的“雪”在句里是“下”的施事,作施事宾语。“雪”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雪”自己下下来,在“下”指(雨雪)降落这层意思时,可以带施事宾语,如“下冰雹”“下雨”。“下”和其他汉语动词带施事宾语时的情况一样,后面还可以带有数量成分的施事宾语,如在“公司裁员,我们部门下两个人”这句里,“两个人”在句中就作动词“下”的施事宾语,并且这个施事宾语“两个人”含有数量成分,当“下”带数量成分的施事宾语时,用的是“下”的“退场”之意。
例(10)中的“命令”是“下”的受事,作受事宾语。“下”带受事宾语见于“下”的颁发投递和使用这两层意思。如,下挑战书、下药、下手等。
例(11)中的“饺子”是“下”的致使,作致使宾语,“使饺子下到锅里去”。“下”带致使宾语是指放入、卸除、攻陷的意思,如,下窗户、下螺丝钉、连下敌人数城。
例(12)“结论”是“下”的结果,作结果宾语。“下”在指做出(言行、判断等)和(动物)生产时后面才带结果宾语,如,下决心、下定义、下蛋、下崽儿。
例(13)中的“三千人”作“下”的杂类宾语。这时的“下”指低于或少于的意思,后面带的宾语含有数量词,这刚好和“上”带杂类宾语的情况相反。
英语中没有单一的动词对应汉语的“下”,针对汉语“下”的各层意义需要用不同的词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如,go downstairs(下楼)、go off work(下班)、draw a conclusion(下结论)、go out of class(下课)、get off a bus(下车)。
综上所述,表方向的动词带处所宾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较高,而英语则没有这方面的动词。
注释:
①石毓智,语法的概念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年,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
带动物的词语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记忆本册书中出现的描写人物、动物和景物等四字词语;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理解并使用描写人物、动物和景物等四字词语。②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分析词语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选择合适方法进行记忆。③情感与态度。在记忆、积累和理解四字词语的过程中,体会四字词语的趣味性,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①根据词语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记忆。②正确理解描写景物和动物的四字词语的含义,在具体的语境中会正确使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多功能教室上课,老师对大家提点要求,就是同学们在听课时要聚精会神,讨论时能各抒己见,回答时力争对答如流,能做到吗?有信心和老师一起把这节课上好吗?好,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又刺激又好玩的地方,那里有如诗如画的景色,有人见人爱的动物,有令人敬佩的人物,还有一道道具有挑战性的智力题。想去吗?想去的同学请异口同声地告诉我。(板书:课题)
二、整理又( )又( )类和带有动物的四字词语
师:看这里沙漠广阔无垠,旅行的人很难认路,但是有一种动物却能在沙漠里给人们带路,人们说它是沙漠里的船,它就是――骆驼。
(1)示骆驼图,骆驼远远望去(又高又大);骆驼的脚掌(又宽又厚);骆驼的脖子(又弯又长)。同学们说得很准确。齐读一遍。
像这样的词语你们还能说几个吗?(又香又脆,又松又软,又肥又厚)
师:仔细观察事物,找到它的特点特色,就能用上这样的词语来描述。
(2)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中那些和边防战士感情深厚的雪猴吗?看它们来了,示雪猴图,雪猴可爱吗?你能用一些四字词语来说说雪猴的可爱吗。(攀枝欢跳,龇牙咧嘴,又蹦又跳,凝神听讲,左蹦右跳)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可以看出你们对雪猴无比的喜爱,也看出同学们对课文的牢固掌握。很棒!齐读这些词语。
看抓耳挠腮的雪猴在想什么呢?(你们会说带有我名字的四字词语吗?)
(3)你们能说出带有猴子名字的四字词语吗?还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十几种)也都来了,它们都想让你们说出带有他们名字的四字词语,你们敢于挑战吗?(板书:动物)发言的同学要声音洪亮,能做到吗?
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些带有动物名字的四字词语。
三、整理带有相近词语、ABAC和带有人物的四字词语
师:同学们的词汇积累真是太丰富了,对每一个发言的同学,老师都要说,你们很了不起。在本学期的课文中,我们也认识了许多了不起的人物,你们还记得他们吗?示图。
(1)回想课文中他们的故事,请你们用几个四字词语来描绘他们。例如:师:学习课文后我们知道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人们称他为乐圣,像贝多芬这样有才艺的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四字词语来描绘呢?那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描述他。(板书:多才多艺的贝多芬)。你们会了吗?好,回忆课文,这些人物我们可以用什么四字词语来描绘。(奋勇杀敌的邓世昌;英勇杀敌的邓世昌;为国捐躯的邓世昌;宁死不屈的吉鸿昌;从容不迫的吉鸿昌;性格倔犟的贝多芬;才华横溢的贝多芬;贫困潦倒的乞丐;气度不凡的成功人士。)
师:根据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用上不同的四字词语来描绘。(板书:人物)
(2)师:同学们再来看这个词,(多才多艺),老师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带有相近词)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组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你们能不能把他们变成四字词语呢?同桌互相说一说。(板书:相近词)汇报说。
(3)师:再看这个词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ABAC)板书)在刚才的这些词语当中,就有ABAC的词语,你们找到了吗?你们能不能再说出这样的词语呢?
四、整理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
师:老师也来说一个这样的词语,听好了,有山有水,看,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美不美?
(1)示图,还记得这是什么地方吗?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回忆课文,你们能不能用一些四字词语来描绘一下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呢?
(2)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一些描写春夏秋冬的四字词语,你们自己读一读,试着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词语来说一句话。谁愿意来试试?
五、优化训练,巩固强化
师:刚才同学们积累许多这样又( )又( ),动物,人物,景色的四字词语,那老师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智勇大冲关,来考考你们是不是掌握了这些词语,是不是能活学活用。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第一关:快乐‘填填’看。
很少的几句话( )言( )语 ;说了很多的话( )言( )语。
随口乱说的话( )言( )语;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言( )语。
像蜜糖似的话( )言( )语;虚假而动听的话( )言( )语。
师:请同学们根据意思,填写出代有言和语的四字词语。在答题卡上试着填一填,可以和同桌互相帮助,也可以请教前后桌的同学。
师:让我们来一起试一试。
师:有谁都填写对了,那把你没有写上来了,快写上去吧!
师:同学们,一个言和一个语就可以写出这么都的词语,可见,我们中华语言真是奥妙无穷啊!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关闯关游戏。
(2)第二关:句子万花筒
师:让我们去进行第二关的闯关游戏吧!
师:你们现在答题卡上做一做。
师:谁能来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第一句话应该选哪个词语呢?谁愿意来读一读句子。
师:看,当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在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就好像赋予了他生命和色彩。真的是太神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三关的闯关游戏。
(3)第三关:咬文嚼字
读下面一段话,将画线的部分换成四字词语,再读一读句子。
昨天天气不错,爸爸说要带我去江滨公园放风筝,这个意外的消息让我高兴的快要发狂了。以往爸爸总是天未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工作很辛苦,哪有时间陪我出去玩。
我们来到江滨公园,这里的人可真多啊!看看满天的各种颜色的风筝,我一会儿都等不得了,拉着爸爸的手直奔江边。
师:谁能来读读句子。
可以换成什么四字词语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去换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是怎么换的吧!读一读。经过同学们这样的加工,就好像给句子穿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让这段话更加有光彩!可见四字词语用到我们的文章中,就会给我们的文章添光加彩。
带动物的词语范文第4篇
一、基本概念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或“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如《鸿门宴》中的“项伯杀人,臣活之”一句,“活”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臣”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之”施行“活”的行为,即“使……存活”的意思。所以,“活”的用法就是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有两个特点:一是谓语是陈述宾语的,二是受陈述的宾语是受主语支配的。如《勾践灭吴》中的“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一句,“退”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勾践”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吴”施行“退”的行为,即“使……退却”的意思。所以,“退”的用法是使动用法。
二、辨析方法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殊的词类活用现象,在使动用法的几种形式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以及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相对容易判别,最难辨析的就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由于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带不带宾语与它是不是使动用法没有必然联系。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判断动词的使动用法呢?笔者认为:宾语与谓语之间是主谓关系,则该动词就是使动用法。如:《鸿门宴》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一句,“从”是“跟从”“跟随”的意思,是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可以而且应该带宾语,因而很多学生把这句话翻译为“沛公第二天跟随一百多匹人马来见项王”。显然,这样翻译从句子结构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实际情况却是“百余骑”跟随“沛公”,是“沛公”让“百余骑”跟随。可见,“从”的用法是使动用法。如果用“主谓关系”法来分析,“从”的使动用法就显而易见了:“从”的施事者(即主语)是“百余骑”而不是“沛公”。因为只有士卒跟随统帅的道理而没有统帅跟随士卒的道理,即“百余骑”与“从”是主谓关系。
一切使动用法都是这种关系,概莫能外,用它来判断使动用法肯定不会错。由此可见,我们判断一个动词的用法是否为使动用法,主要根据它的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如果其动作行为由宾语发出,且受主语支配,则必为使动用法;如果其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只是其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那么,它就是一般用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一句,“朝”是“朝拜”的意思,它是“燕、赵、韩、魏”这一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属于一般用法。《过秦论》中“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一句,“朝”有“使同列朝”这样的使动意义,它是宾语“同列”发出的动作行为,而受主语“秦”(承前省略)的支配。
三、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对于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放在客观题“理解实词含义”里检测,二是放在主观题“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里检测。那么,如何才能对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出准确判断、准确翻译呢?最重要的方法是依据语言环境(即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仔细加以辨别。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具体的解题方法。
第一,根据词语的词性来分析和判断。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的用法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改变。不及物动词可以带上宾语,其意思是使宾语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这就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第二,根据词语位置来分析和判断。词类活用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来确定的。其特点有: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具有临时性。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位置和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如果结合文言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及其所承担的语法成分,去分析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所发生的临时性变化,就容易判断词类活用的类别。如:《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句,“舞”“泣”分别位于名词性短语“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之前,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属于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的意思。
带动物的词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使动;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如果我们不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就不能明白被活用词的含义,阅读文言文就会感到非常吃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现象里的重要类型,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故笔者结合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部分的文言文对使动和意动用法做一点初步的探究。
一、使动用法
什么是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呢?它是指文言句子的主语并不是动作的施行者,而是使句子的宾语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或做什么”的意思。它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谓+宾=“使”+宾+动
如必修一的《鸿门宴》中有“项伯杀人,臣活之”。句子中的谓语“活”,并不是说主语“臣”(张良)本人活,而是说他使宾语“之”(项伯)活了下来。
存在使动用法的句子的谓语一般本来就是动词,有的则是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或名词。下面,笔者就按句子谓语的词性对使动用法进行分类讨论:
1.动词作谓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谓语本来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最为常见。这种使动用法其实有规律可循,即其谓语一般由不及物动词充当。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必修一《鸿门宴》)
舞幽壑之潜蛟(必修二《赤壁赋》)
外连衡而斗诸侯(必修三《过秦论》)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必修四《苏武传》)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必修五《滕王阁序》)
“亡”、“从”、“舞”、“斗”、“归”、“窜”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但在这六个句子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郑”、“骑”(人和马)、“蛟”、“诸侯”、“汉使”、“梁鸿”,它们的意思就是“使宾语亡、从、舞、斗、归、窜”,而不是主语本身“亡、从、舞、斗、归、窜”。
因此可以这样说,当不及物动词的后面带有宾语时,这个动词就存在词类活用现象,且很大可能是使动用法。
但还需注意,有时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也可能属于使动用法。如:
臣具以表闻(必修五《陈情表》)
这个“闻”也是不及物动词,它后面虽然没有带宾语,但它也是“使……听到”的意思。
2.形容词作谓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谓语也常由形容词充当,其有时也用作使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动词的使动用法有所不同,形容词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它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时,形容词也带了宾语。如: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必修三《劝学》)
会盟而谋弱秦(必修三《过秦论》)
臣诸完璧归赵(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久自苦如此(必修四《苏武传》)
“利”是“使……快”,“弱”是“使……削弱”,“完”是“使……完好无缺”,“苦”是“使……受苦”的意思。“利、弱、完、苦”这些形容词用作使动以后,都充当句子的谓语,并带上了宾语“足、秦、璧、自”。
3.名词作谓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谓语也有由名词充当的,其在少数情况下也可用作使动。名词用作使动,其后面也带上了宾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必修一《鸿门宴》)
上句中“王”是名词用作使动,意思是“使……成为王”。
如果一个句子的谓语不是动词而用名词,这个名词后面还带有别的名词或代词,它们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一般的动宾关系,这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并且可能是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什么是文言文的意动用法呢?它是指文言句子的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为或觉得它怎么样”的意思。当然,这种看法是主观的,与客观不一定一致。它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谓+宾=以+宾+为+……
它可以翻译成“以……为……”,“认为……是”或“把……当作……”。
如必修一的《荆轲刺秦王》中有“太子迟之”。它的意思是燕太子认为“之”(荆轲)行动迟缓。存在意动用法的句子的谓语一般由形容词或名词充当,并带有宾语。
1.名词作谓语的意动用法
这种意动用法,是指把宾语看成或当成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它是一种主观看法。如:
越国以鄙远(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侣鱼虾而友麋鹿(必修二《赤壁赋》)
吾从而师之(必修三《师说》)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襟三江而带五湖(必修五《滕王阁序》)
“鄙”是“把……当作边境”,“侣”和“友”是“以……为侣”、“以……为友”,“师”是“以……为师”,“先”和“后”是“以……为先”、“以……为后”,“襟”和“带”是“以……为襟”、 “以……为带”的意思。
2.形容词作谓语的意动用法
这种意动用法,是指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但事实上不一定具有这个性质或状态。如:
且庸人尚羞之(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单于壮其节(必修四《苏武传》)
“羞”是“以……为羞”,“壮”是“以……为壮”的意思。
意动用法表示的是“认为”的意义,使动用法表示的是“使令”的意义,因此二者存在明显不同。意动用法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也区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