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精选5篇)

  • 鬼斧神工(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4、鬼斧神工,成语,形容建筑、雕塑的 技艺精巧,非人工所能为。也说“神工鬼斧”。出自清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巖底采无馀,鬼斧神工多得髓。”秦牧《艺海拾贝·酷肖》:“这个小故事我想不是无稽的,因为世间的确有许多‘功参造化’ (来源:…

鬼斧神工范文第1篇

1、“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直接理解为“鬼斧神工”,因为鬼斧神工就是用来形容大自然中的奇妙景观的。鬼斧神工释义: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2、出自:《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

3、示例:这种编织技术,给人以“浪漫主义手法”、“~”的印象。 秦牧《巧匠和竹》

4、鬼斧神工,成语,形容建筑、雕塑的 技艺精巧,非人工所能为。也说“神工鬼斧”。出自清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巖底采无馀,鬼斧神工多得髓。”秦牧《艺海拾贝·酷肖》:“这个小故事我想不是无稽的,因为世间的确有许多‘功参造化’

(来源:文章屋网 )

鬼斧神工范文第2篇

“魔鬼城”景观不仅仅出现在新疆,在世界许多的干旱沙漠区都广有分布。在中国,其最大的分布区并不在新疆,而是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然而,最美的“魔鬼城”景观却是在新疆。2005年,在多位专家参与的“选美中国”活动中,选出的中国最美的三大“魔鬼城”,全部都在新疆,依次为克拉玛依的乌尔禾、罗布泊的白龙堆和三陇沙。不过,在评选中,“魔鬼城”的俗名被地貌的专用名词“雅丹”所取代。

“雅丹”之名出自罗布泊地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批国内外探险家考察罗布荒原时,发现许多大面积隆起的土丘,遂向当地的向导询问地名,向导误以为是询问这种土丘的当地称呼,便回答为“雅尔当”,维吾尔语即“险峻的土丘”之意。这一回答后来就成了这种奇特地貌的代名词,不过是从维吾尔语的“雅尔当”变成了“雅丹”。以后,类似的地貌形态,科学家们统称为“雅丹”,即“风蚀地貌”。而克拉玛依乌尔禾的雅丹,被过往的牧民发现后,疑为魔鬼所为,遂称之为“魔鬼城”。这样,“魔鬼城”与“雅丹”,一为俗名,一为学名,均被接受。而从成因上,称其为“风城”更为恰当,因为,风才是这种地貌的真正建造师。

在新疆,这种风蚀地貌相当广泛,因为新疆是一个多风的区域,其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相拥,人们将其比喻成“三山夹两盆”。所谓“三山”,指的是北部的阿尔泰山、南部的昆仑山和中部的天山。“两盆”指的是南部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由于环绕盆地的山脉形成的山谷成为气流通道,因狭管效应产生强大的风力,使新疆形成九大风区、四大风口。风,给新疆送来了水汽,也送来了塑造山川地貌的动力。

风是怎样塑造出各式各样的“魔鬼城”呢?

其实,地球表面是由各种岩石构成的,岩石构成了地球外层四大圈层之一的岩石圈。这些岩石,有的非常坚硬,如花岗岩;有的特别松软,如砂岩、泥岩。地表出露的基岩如果是由不同的岩石一层层相间而成,在强大风力的长期作用下,比较松软的部分被吹蚀,比较坚硬的部分则保留了下来,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状。岩石性状与风力,是形成“魔鬼城”的必备条件。在很多情况下,水的冲蚀,也可取代风力,如罗布泊地区的白龙堆雅丹、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风城等,在成因上都少不了水的功劳。

新疆的干旱环境,始自于中生代的白垩纪,距今有一亿多年的历史。而白垩纪的岩层,以砂岩、泥岩为主,其中砂岩松软,泥岩稍硬,广布的白垩纪岩层,加上风、水的长期侵蚀,就形成了众多的雅丹地貌,即各式各样的“魔鬼城”。

在中国三大最美的雅丹景观中位居首位的乌尔禾风城,位于著名的油城克拉玛依市的乌尔禾镇以北,这是一片城堡型的雅丹群,方圆十平方公里。蒙古语称乌尔禾为“苏鲁木哈克”,哈萨克语则称之为“沙依坦克尔西”,称呼不同,意思都一样,即“魔鬼出没的地方”。蒙古族、哈萨克族牧民发现此地后,都对亘古荒原上的这座“城堡”十分敬畏,沙的狂扬、风的巨啸,更令人感到阴森恐怖,遂给予此地“魔鬼城”之名,其意一是“魔鬼居住的城”,二是“魔鬼建造的城”。城中,楼台亭榭、市井小巷,应有尽有;石柱、石蘑、石笋、石兽、石鸟,不一而足。这里距新疆四大风口之一的托里老风口不远,又处于佳木斯河下游,间歇性洪水和季节性强风,对赭红与灰绿相间的白垩纪水平砂岩、泥岩轮番作用,共同打造了这座闻名中外的“魔鬼城”。

罗布泊地区是中国雅丹的第二大分布区,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雅丹的类型也十分丰富,包括被列为中国最美的雅丹第二名的白龙堆雅丹和第三名的三垅沙雅丹。此外,还有孔雀河下游雅丹、阿奇克谷地雅丹群、楼兰雅丹等。

白龙堆雅丹主要发育在灰白色砂泥岩夹石膏层的基础上,土丘高10~20米、长200~500米,从空中看去,犹如蜷伏在大漠中的一条条白色巨龙,故获此名。北魏郦道元在其撰写的《水经注》中所指的“龙城雅丹”,即指白龙堆雅丹。他这样描绘白龙堆雅丹:“龙城故姜赖之墟,胡之大国也。蒲昌海溢,荡覆其国。城基尚存而至大,晨发西门,暮达东门。浍其崖岸,余溜风吹,稍作龙形,西面向海,因名龙城。”文中前半段将此误作古代一大国之址有些牵强附会,而后半段描绘的雅丹成因还是准确的,即先有水的荡蚀,后有风的吹蚀,其形才似龙。

而三垅沙雅丹的特色在于气势恢宏,该处雅丹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土丘为浅棕色泥岩和砂岩互层,丘体高大,高为10~20米,长为200~300米不等,成行列式整齐排列,远远望去,既如海湾中停泊待航的巨大舰队,又似鳞次栉比的高楼市巷,蔚为壮观。曾经考察过罗布泊的科考队队员们戏称此地为“小上海”,足见三垅沙雅丹所呈现的魅力。

那么,大风把这些高大的雅丹间的砂吹向了何处呢?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的“八百里流沙河”,即由此形成;而中国的黄土高原也多少获益于由罗布泊区域吹飚来的砂砾的淀积。

此外,罗布泊东部阿奇克谷地的雅丹群,虽然各自散布、孤零,但形态多样,共同构成了荒漠的另一种美。

奇台“魔鬼城”距奇台县城110公里,交通不便,行人罕至,但它的景观毫不逊于乌尔禾风城。从面积上看,奇台“魔鬼城”大过乌尔禾风城许多;从形成时间上看,它也早过乌尔禾风城许多,可上溯至侏罗纪,比后者早了几千万年;从地层岩性上看,除砂岩、泥岩外,还多了砂砾岩;在色彩上更为丰富,包含红、黄、绿、灰白等色及组合成的紫色、黄绿、灰绿、姜黄等复色,这表明当地地层中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十分丰富。奇台“魔鬼城”人“城”的标志性雅丹,是耸立在山坡上类似塔形的残余形态,如清真寺的“诺敏塔”,因此,又有人将奇台“魔鬼城”称为“诺敏风城”,雅丹地貌就集中分布于“诺敏塔”周围。那里的岩壁和地面,似乎克隆了地球上所有的名胜,诸如布达拉宫、吴哥窟、罗马斗兽场、富士山、石林等等,惟妙惟肖的造型,让游人目不暇接。

鬼斧神工范文第3篇

韶乐仙风看丹霞

最近去了一趟韶关的丹霞山,真正领略了韶关丹霞地貌的壮观。从江西的赣江水系一直延展到广东的韶关丹霞山,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这种地貌形态,但是有如此大范围,群峰竞秀,妙趣横生的景区,却绝无仅有。

在仁化县的“乡贤”――龙兆康先生的陪同下,游览了丹霞山。首先乘索道登上了宝珠峰观景台,宽广的观景台上,视野辽阔,丹霞山磅礴和深邃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极有层次的丹霞地貌,一层层地延续到天边,令人心旷神怡。近处的僧帽峰、望郎归、蜡烛峰,远处的茶壶峰、观音送子……三十六峰,可谓峰峰皆奇。

观景台后面有一座“韶音亭”,上刻对联一副,“乘缆登亭临风纵目觉三十六峰声声在耳;凭栏思古沿宋而清循百零八寨耿耿于怀”。好一副对联,写尽了丹霞山的千古春秋。

当年舜帝登韶石山奏《韶乐》,或许只是一个传说,然而却引来了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来凭吊抒怀,韩愈、坡、杨万里……都有诗词华章流传。古人有诗曰:“水尽崖底见,丹霞碧汉间。女娲五色天,虞舜千年山。”3000多年延绵史的《韶乐》神秘、奇妙,“华夏第一乐章”的天籁之音,是那样的令人遐想,陶醉于眼前景致的我们,仿佛又听见远古的琴、瑟、钟、鼓之音在三十六峰间飘荡。

当然,最现实的还是那100多个寨子的历史,它记录着丹霞山的沧桑。龙先生告诉我们,这里是百越族人的生息之所,这里逢山有寨,逢门必险,峰峰有寨,丹霞山区的古越族先民,曾利用天然洞穴群居,后又在悬崖顶上构筑山寨。从秦汉到宋明,一批批中原人为了躲避兵灾匪盗,来到这南蛮之地,攀上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奇险山崖。他指着远处的几座山峰说,他到过金寨峰,在那高高的丹霞石崖上面,居然有10多亩水田,天乙山还存留有古代的街道遗迹,老先生为之惊叹。他说这里还有摩崖石刻、悬棺墓葬、佛教别传禅寺以及80多处石窟寺遗址。仅长老峰一带的摩崖刻石、碑刻就有几十处,形成了遍布于山道旁的文化景观。

在观景台,我们眺望着那一座座突兀而立、千姿百态的群山,真的难以想象,古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艰难地生活,延续着一代代的生命,又孕育了多少奇特的故事。龙老师告诉我们,这些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都是丹霞山的瑰宝,可惜,在29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真正开发出来的只是极小一部分。有许多游客到了丹霞山,只是到观景台走走,到阳元石看看,怕麻烦的导游就带着游客走了。其实大量的丹霞红岩风貌,他们没有观赏到,大量的人文风光也没有看到。

300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创别传寺时,曾把丹霞山归纳为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驼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松涧涛风。我们的游客又看见了多少呢?

我们也没有时间一一去追寻这十二景,只是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望,希望尽可能多地把这十二景收入眼帘。

通泰深幽话沧桑

通泰桥、混元洞,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结合得很好的景区。通泰,否极泰来,混元,混沌初开,天人合一,一看便是道家练功之所在。道家练功讲究精、气、神,这里必然是个极好的修身养息之地。在龙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走过一段游步道,原生态很好的阔叶林遮天蔽日,游步道也设计巧妙。这里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龙先生说,丹霞山还有许多花卉品种,其中兰花就有春兰、寒兰、白兰、剑兰、蕙兰等数十个品种。1987年,这里发现的一株“达摩兰”,为稀世珍品,据说当时世界上仅发现两株,因为先发现的那一株是在台湾的达摩庙,所以以“达摩兰”命名。这株丹霞达摩兰,曾在香港花市标出高达100万港元的价格。

沿着通泰桥的路标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通泰桥下,因为是在登山小道上行走,我们的眼光都注视脚下。龙先生这时提醒大家抬头仰望。呵,一道飞天而过的巨石横跨在山涧两边,起码有几十米的跨度,气势非凡,驻足观望,令人惊叹。然后我们又顺着一条仅可一人通过,开凿在陡峭崖壁的石蹬攀登上去,天地豁然开朗,对面的玉屏峰迎面而立,阳光下远处显现出各种形态的丹霞山峰姿态万千。

拐过几道弯,龙先生指着远处一个突兀的山峰告诉我们,那就是“文幢寨”,山尖下面一点的缺口处就是“文峰书院”,这里看过去很小,到了那里就是别有洞天了。宋代名臣,被誉为“岭南第二人”的工部尚书余靖就在那里读书。听龙先生一说,当时就很兴奋,因为我的拙著《北宋思想家――盱江先生李觏》一书中,多次提到这位贤达与李觏先生的交往,虽然知道余靖是韶关人,但不知道先生曾在这万山之巅的“文峰书院”读书,这时真恨不得能长上翅膀飞到“文幢寨”看个究竟。连忙对龙先生和同行的邓总说,你们真要赶快修复好这个景点呀!韶关市区有余靖的纪念馆,坐落在韶关市西郊的余靖墓也被列为韶关市重点保护文物,“宋尚书余襄公安道墓”还是国民政府主席谭延凯题写的,若在这里修复“文峰书院”,对增加丹霞山景区的人文景点会有价值的,龙、邓二位颔首微笑,所见略同。眺望几只苍鹰在“文峰书院”的山尖上盘旋,我想起了许多许多……

“走吧,离这里不远还有道教、佛教的文化遗存。”龙先生要我们再走到前面去看看。我们攀登的小路很好,听说都是在新世修建的游步道。虽然接近中午,阳光强烈,但我们始终是在林荫下行走,丝毫没有酷热的感觉。

攀越过几道古山寨门,混元洞到了。标志牌上清晰地写着古时候这里是道元真人住所的说明,看到眼前那些倒塌的石室、雕刻精细的石柱、神台和须弥座,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香火之盛。来到狮子岩的一口古井旁,龙先生很兴奋,他说这是丹霞山最古老的一口古井,当年道佛两教的出家人在这里居住,是他们的生命之水。看看古井,里面的水很满、也很深,在这样的石头山上,有这样的泉水古井,本身就蕴藏着一种神秘。龙先生说,过去老百姓都把这口井的水称为仙水,许多朝拜者到了这里都要装一壶回去,沾沾这里的仙气。

锦江荡舟赏奇景

生活在丹霞山区的古越族先民,流传着女娲在这里造人补天的传说,据说现在的坤元山(又称地母岭、睡美人)就是女娲憩卧留下的形骸。山下的河流中有五彩锦石,传说是女娲补天散落的石子,所以这条河流又被称为锦江。

丹霞山宾馆的陈总已经早早地在码头等待我们,亲自为我们开动了游艇,在碧波荡漾的锦江游览,自有另一番感觉。

在山上看丹霞风光,可以领略其雄险,在水上看丹霞风光,就可以领略其秀美和神奇了。游艇开出不久,陈总就

给我们不断地介绍沿途的景观。“你们看左边的睡美人,像不像?”我们转头看去,还真的是惟妙惟肖呀。几座山峰一字排开,俏丽的脸庞,高耸的前胸,微缩的腹部,给人以美感,真佩服这里的人给它取了一个这么优美的名字。女娲的故事当然只是传说,但是一座大山有这样美丽的造型,实在是不多见。接下来的是“五象逐水”,大小五个山包,还真像一个大象家族,在前面那头大象的带领下,朝着河边奔跑,那阵势都仿佛让人听见了它们奔跑的咚咚脚步声。其他如:六指擒魔、仙人插掌、观音送子等等,都是那样地逼真,陈总那一段段出神入化的讲解,可以让人自由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坐在舒适的游艇中,观赏河边随风摇曳的竹林,好一派田园风光。那美丽多姿的画面,让人突发诗意,不禁吟出一句:锦江两岸走奇景,绿波绣出妙文章。

“雄霸天下”一笑谈

丹霞山的地质构造成就了许多奇异的地貌景观,或象、或虎、或狮、或笋、或屏……当然最奇特的是那根屹立在景区的阳元石。

穿过林荫小道,登上几级台阶,一座大山迎面耸立,红岩丹色,威风四面,山顶点缀一座六角小亭,如诗如画。山下有一根“石笋”拔地而起,高28米、直径7米,在翠竹、绿树的衬映下,傲视苍穹。游者人人表情惊讶,看见许多女性游客,笑而不语,而少许小毛头的男性却乐此不疲地不停拍照。个中味道,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看过许多景区类似的景观,不管那里的人如何吆喝,在此物面前,不管是形似还是神似,都当自愧不如。世界上居然会有这般的天然尤物,只能喟叹这大自然的造化神功了。

龙先生很有雅兴,他为这个天然奇观曾写过三首诗,挑其一照录于后:

伴玉女沉睡万年,

听锦水情话缠绵。

深山中熬过来寂寞岁月,

风雨里消磨过巫山云烟。

终锤炼成一尊巍然祖石――

之根。

昂起伟岸之躯,

赤条条刺锷蓝天。

精气神凝聚阳刚之气,

骨子里蕴含生命之源。

既然播下的是人伦的种子,

又何必遮遮掩掩……

龙先生很幽默,当我们要离开这个景点时,他对我们说,他曾陪同北京一位名气很大的作家来参观这个景点,大作家看后脱口而出:“梦断三更美女,愧煞天下丈夫!”听龙先生这么有板有眼的念道,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Tips

一日游:

方案一:外山门――阳元石――乘船游锦江――山下午餐――登山――别传寺――观日亭――一线天――阴元石――翔龙湖――外山门离开;

.方案二:外山门――阳元石――游锦江――山下午餐――缆车登山――日月崖――虹桥拥翠――观日亭――下山往――别传寺――一线天――阴元石――翔龙湖――外山门离开。

二日游:

第一天:外山门――阳元石――云岩栈道――嘉遁亭――细美寨――九九天梯――晒布岩――阳元山午餐――天生桥――海豹石、狮子岩――晚上入住丹霞山;

第二天:早上登山(可乘缆车)――观日亭(观日出)――中层早餐――别传寺――锦石岩――下山后往翔龙湖――阴元石――原路返回――下山午餐――乘船游锦江――阳元山码头上岸――下午外山门离开。

交通:

火车:广州――韶关(约200公里),火车站南客运站有丹霞山旅游专线车(韶关至丹霞山45公里),每天6:30-19:00运行,每十五分钟一班。

住宿:

丹霞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旅游景点,除非是黄金周,一般不必担心住宿,可以选择在山门外的各大宾馆酒店、阳元山景区的乡村旅店和长老峰景区内的丹霞山宾馆等,一般标间是50-200元不等。

自驾车:

鬼斧神工范文第4篇

此件唐代瑞兽葡萄纹镜为笔者过眼古铜镜中之珍罕者(如图)。该镜直径17.3厘米,厚1.5厘米,重1030克。圆形,伏兽钮。伏兽形体丰腴,肩披繁密华丽的鬃毛,探头伸向一泓池水,神态刻画清晰,表现出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其工艺精湛,风格富丽华美,腹下穿孔。如此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镜钮在唐镜中极为少见。双线高凸棱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六瑞兽姿态各异,或奔跑,或饮水,或端坐歇息,皆浮雕感很强,刻画细腻,构图变化多端,情态不一,把情节性很强的画面巧妙地融于装饰趣味之中,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工匠们对于瑞兽的形体特点表现得非常娴熟,不仅表现出其肥硕、饱满的体形,更突出其矫健、活泼、机警、充满生机的神态,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观赏,每只瑞兽的眼睛都在炯炯有神地盯着你,稚拙可爱的眼神不禁令欣赏者联想到生活中那些可爱的动物。周围葡萄叶蔓缠绕,柔长的枝蔓、舒展的花叶、累累的果实,和谐地构成一幅妙趣横生的画面,象征着人间吉祥、富贵、欢乐及美好的盛世和丰收景象,并与瑞兽、池水妙趣天成,共同表现出一副悠然恬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外区瑞兽、禽鸟掩映在葡萄枝蔓叶实之中,瑞兽丰满灵动,禽鸟翎羽飘逸,姿态优雅;串串葡萄,枝条漫卷、花叶铺陈,充满生命力,契合了盛唐时期对于精神自由和物质奢华的生活追求。近缘处一周小型蔓枝纹环绕一周。

瑞兽葡萄镜在开放富强的盛唐时期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瑞兽形象作为铜镜装饰题材自汉代始经久不衰,至唐代由于开放的外交政策以及频繁的外国使节访唐,西域的狮子传入中原。狮子作为一种祥瑞之兽,象征着勇猛、坚强,所以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纹样。反映到铜镜上,其与中原本土化的瑞兽形象相结合,于是便出现了我们常称之为“海兽”的这种动物。葡萄又作葡桃,来自西域。唐代与西域的关系比之汉代更为密切,经济、文化的交流相当频繁,葡萄亦大量移植长安,为当时重要的酿酒原料。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葡萄的种植已相当普遍,以葡萄作为纹饰非常流行,这是当时吸收西域文化的例证。

此镜虽历经千余年,但仍银光闪烁,光彩照人。镜体厚重,铜质精良,即使在中国古代铜镜铸造业处于巅峰时期的大唐盛世,也只有皇家会不计成本,使用最好的工匠、最优质的铜料、最优秀的工艺大师去创作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此镜刊在2010年秋季北京景星麟凤铜镜专场拍卖图录封面,从280万元起拍,经过数轮激烈竞争,最后被江浙一位资深藏家以650万元的成交价收入囊中。

责编 水 清

鬼斧神工范文第5篇

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高原,就有这样一群雕塑,真正称得上“鬼斧神工”。因为它们不是艺术家创作的,而是大自然的奇妙之手雕塑的,它们千姿百态,绝无雷同之处。这些奇异的雕塑在阿切斯,英语“ARCHES”(阿切斯)就是石拱的意思,在200多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聚集着2000多个天然拱形岩石。所以,地名就叫“阿切斯”,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国家公园,供人们参观游览。

走进国家公园的大门,你别指望有林荫大道,有的只是高大的褐红色石壁山崖,刀切斧劈似的(题图)。穿过峡谷,眼前一亮,一组林立的怪石闯进人们的眼帘,“浓妆艳抹”,暗红色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等着丈夫归来的妻子;还有的像大大的猴子脑袋,千奇百怪(图1)。

顺着公园里的道路前进,一弯一景,一景一拱,大大小小的拱形岩石扑面而来。有著名的“双拱”(图2),从前方看,两个拱形好像连环套,套在一起,是谁的大手笔如此奇妙呀?

再转过一道弯,便来到一片朱红色石壁前。午后的阳光将石壁照得通红通红,好像熊熊火炉里的炉壁。石壁上赫然一道岩石拱门,仿佛人工雕琢而成。奇怪的是,拱门下的石地也下凹成“反拱形”,上下拱形,就像是只“眼眶”,人站在“眼眶”中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有趣(图3),让人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再向前走,便来到世界上跨度最长的拱形岩石――纤拱。它有91.8米长,40多米高。为什么叫纤拱呢?因为岩拱的最细处不到半米厚。远远望去,纤细而苗条,就像两只蜥蜴伸着细长的舌头,连接在一起(图4)。这种完全脱离山体的纤拱,可能不久以后就会消失,因为自然界中的风呀、雨呀、微生物呀,都对它有腐蚀作用。

阿切斯不光有光怪陆离的岩拱,还有令人心惊肉跳的“平衡石”。你瞧这块石头上面顶着一块大石头,好像“海狮顶球”(图5),两块石头只有很小的接触面,任凭风吹雨打,却屹立不倒,让人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