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精选5篇)

  • 著名建筑(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973年我被调到第三设计室进行外交部办公大楼的方案设计。时任主任建筑师的巫工不但给予精心的指导,有时还亲自动手帮我们加工渲染效果图,显示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功底。在那知识分子备受压抑的年代,空气都让人感到郁闷,还要不断地加班赶图,还有无休…

著名建筑(精选5篇)

著名建筑范文第1篇

第二次接触是在一年之后。巫工以同样的热情和耐心为我介绍王府井百货大楼的设计,这又是新中国首都北京的一幢宏大的公共建筑。他高超的业务水平召来好运气与再三关注,让他不断有机会创造各类建筑领域的第一幢。这次学习和参观令我进一步领会到巫工卓越的才华和严谨的思维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此后巫工和夫人张琦云建筑师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20多年,参与了由人民大会堂到纪念堂等许多重大工程的设计:主持和负责设计了图书馆、俱乐部、火车站等公共建筑以及一系列小型使馆建筑。同时,这样一位学识渊博,技艺精湛的第一流大建筑师还自甘寂寞从事一般被认为单调繁琐、枯燥无味的中小学校舍的调查研究及标准设计。写出资料充实、论证全面而深刻,高水平的科研报告;做出切合北京实际情况,认真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典型工程设计;为优质高速地建设校舍、支持中小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73年我被调到第三设计室进行外交部办公大楼的方案设计。时任主任建筑师的巫工不但给予精心的指导,有时还亲自动手帮我们加工渲染效果图,显示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功底。在那知识分子备受压抑的年代,空气都让人感到郁闷,还要不断地加班赶图,还有无休止的“政治学习”、“大批判”,简直让人喘不过气。巫工却时时运用他特有的幽默,冲淡人们的精神负担。有次学习时,他手摸自己光亮的秃顶,用浓重的四川方言说 “我学习列宁,从头学起。”众人不禁愕然,继之才领会到他既自嘲又启人深思的涵义,不禁尽都失笑。还有一次在谈到家庭喜乐烦恼时,他夫子自道地说 “我们家小事由张琦云(夫人)做主,大事由我做主”,停板片刻又暴出一句:“我们家没有大事”,引起哄堂大笑。他把市井的“怕老婆”、“打肿脸充胖子”表述得郑重其事、温文尔雅,即使相声中最高级的甩包袱也望尘莫及。诸如此类的雅谑,妙语连珠、层出不穷,给当年辛涩的生活带来一缕舒缓的气息。

除设计和科研工作外,巫工还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业余大学执教。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建筑设计课、丰富多姿的素描与水彩课,让学生受益匪浅。特别是他那精湛的水彩示范作品总是吸引学生赞美和羡慕的眼光。几十年诲人不倦的努力,培养了一批批的学生,至今建筑行业许多设计单位的骨干分子有不少是他的学生,这是巫工诸多贡献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适值巫工九十冥龄,谨以此文并七律一首志念。

怀念巫公

学识渊博技艺工,谦和幽默气度宏。

创新设计奉献大,教学育人建树丰。

著名建筑范文第2篇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中学读于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在求学其间贝氏埋首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并且获得学校举办的优秀设计奖,激励了他对建筑的兴趣,使他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上海美术馆是贝氏的毕业设计,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了数个内庭,使之观感为各个不同艺廊的背景,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设计特点。“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半个世纪以来,单是他在美国的50项设计中,就有24项获得大奖。

他能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这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的作品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80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法国建筑公司Grands Travaux的艾米利比亚斯尼(Emile Biasini)认为,贝聿铭是负责卢浮宫金字塔工作的理想人选,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了解古代文明”,而作为一个美国人,“他能够鉴赏现代”。记者问贝聿铭,在美国度过了75年后,他还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吗?“我从来不忘中国,”他立刻回答,“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

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 “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同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人们“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他多变的是设计,不变的是中国心,虽贝氏受西式教育受美国影响甚巨,但他认为中国是他的根,于是他开始为中国建筑作贡献。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1978年,他就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秉承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还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高315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巅峰。

(文章引用自《设计之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贝聿铭主张“让光线来做设计”, 他的作品,在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数个内庭,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

B.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贝聿铭创造的建筑奇迹,当初人们怀疑这个建造会毁掉法国密特朗时代的辉煌古迹卢浮宫,但他成功了,得到了诺贝尔奖和公众赞誉。

C.贝聿铭虽然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是西方建筑家,但他从来不忘中国,把中国作为自己的根,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等宏伟建筑。

D.在国内搞建筑设计时,贝聿铭会不辞劳苦地走访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E.贝聿铭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创办人,他为父亲建造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这使他觉得亲切和自豪,这个大厦成了他一生最辉煌的建筑设计作品。

2、“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如何理解?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6分)

3、除了香山饭店和香港中银大厦等杰作传世外,文中还记录了贝聿铭不忘祖国的言行和事迹,请简要概括。(6分)

4、有人说,贝聿铭等外籍华裔杰出的贡献在国外,而且奉献了一生,祖国仅仅是他服务过的众多商业伙伴中的一个而已;也有人说,贝聿铭心系祖国是真的,他的才智和业绩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你怎么看?(8分)

阅读答案

1、C 3分,A2分,D1分。

2、①在空间布局上,巧妙的把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这样一种设计理念。3分②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3分

3、①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了解古代文明”;

②“我从来不忘中国,”他立刻回答,“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

③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④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⑤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巅峰。 在此五处概括采分,三处即满分,一处2分

4、两个观点赞同哪个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观点:

1、贝聿铭等外籍华裔没有为祖国奉献真心,他们不能跟钱学森等人相提并论,他们在国外服务,把聪明才智都贡献在国外,而且奉献了一生,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回来,在祖国的设计仅仅是他的一个商业行为。

2、贝聿铭心系祖国是真的,有他的言行在,他们在国外优越条件下,更能发挥特长,也是为祖国争光,是祖国和民族的骄傲,他的才智和业绩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

【解析】

1、试题分析:A在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数个内庭,文中举的是个例,没错但限制不明;D走访各地指的是香山饭店,突出贡献夸大了;B不是密特朗时代古迹,不是诺贝尔奖;E不是为父亲建造的,末句绝对化了,不确切。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此题两问,应一一作答。首先根据原文信息揭示“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即在空间布局上,巧妙的把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的设计理念,在根据原文建造香山饭店“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的特点作答。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文章很多地方介绍了贝聿铭不忘祖国的言行和事迹。如爱国的语言“我从来不忘中国,……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事迹有①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②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著名建筑范文第3篇

2、伦敦大学学院,创建于1826年,是伦敦历史最悠久最大的学院,其中,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在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发展规划,建筑项目管理及其他空间研究领域领域拥有全球化的明星师资力量。科学和研究覆盖了这个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涉及范围最广、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其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程科学领域,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是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

4、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伯克利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在其所拥有的100多个子学科里,有众多世界级的学术大师。

著名建筑范文第4篇

天津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钟登华任此次暑期学校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教授,建筑学院书记张玉坤教授,建筑学院院长曾坚教授任暑期学校副校长;课程借鉴国际上类似课程的设置并根据本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教师,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主讲课、学术前沿讲座、建筑设计创作和实地参观四部分内容。课程形式除了教师授课外,还有现场实践、专题讲座、设计沙龙、座谈会、概念性建筑设计、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师生们提供了交流学习机会。学习之余,学生们将在趣味竞技、素质拓展、联谊会等活动中得到专业与个体素质的综合提升。

7月13日开幕式后进行了院长论坛,八所国内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与学员们就建筑教育与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整个讲堂课程的安排上全面体现了建筑与社会、科学与文化、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的融合,讲堂中既有著名建筑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彭一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全国高校部级教学名师王其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邹德侬,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教授宁宗一,天津大学日本籍特聘教授博导青木信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徐苏斌,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雷,也邀请了社会著名文化人士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骧龙等;既有国外当代著名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韩国建筑师承孝相,也邀请了国内著名当代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建筑工程大师崔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中方总建筑师周恺,成都市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所长刘家琨,天津华汇环境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营运主持人、规划总监黄文亮,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王辉,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英国高级建筑师、法国注册建筑师齐欣。这些国内外知名的建筑领域大师、专家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就建筑创作、建筑遗产保护、建筑美学、艺术设计、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等领域作系列报告和讲座。

著名建筑范文第5篇

提到当代中国的建筑防震,不得不提梁思成。而梁思成自身的经历,也从一个侧面生动讲述了建筑的不朽魅力。梁思成的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曾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中国近代著名政治维新改良运动“”,可谓声名赫赫。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尽管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使他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兴趣,但最终他并未继承父亲的事业,转从与文学相去甚远的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由此,建筑对才子的吸引力可见一斑。这里又不能不提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这位智慧与美貌并重的女子,既是民国时期著名才女,更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建筑学家之一。当年,中国近代最富盛名的浪漫诗人徐志摩曾在英国康桥苦苦追求,最终林徽因仍然选择梁思成。在她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建筑成就也超越了诗歌成就,她成为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之一。曾经写过《想飞》的徐志摩,因飞机失事坠亡,据考证是为赶上林徽因的演讲而换乘了一辆由沪赴京的小型邮政机以致诗魂飞天。诗人徐志摩虽痴情却也多情,离异后苦追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林徽因而不得,转而再娶沪上名媛陆小曼;而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金岳霖追林徽因不成,终其一生未娶,与梁、林夫妇比邻而居,友爱终生。林徽因的感情抉择,也可谓建筑学对文学、哲学的一项胜利,让建筑学这一看似冰冷的学科也具有了更多诗意与感性。

梁思成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时,他还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提出了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近代建筑学方面贡献非常突出。

1946年,留学归来的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的主任外,一直以高度热情参加了各项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还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时光如白驹过隙,早从1931年起,他就已经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建筑史著述事业中。梁思成不仅熟知中外建筑的设计方案与理念,而且强烈主张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曾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北京故宫作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为课本,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老老实实求教于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态,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在不长的时间里,又连续写出了《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晋汾占建筑预查纪略》《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等10余篇论文和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作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古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和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不可缺少的资料。

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在梁思成的一生中,虽然以主要精力投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但始终不忘他从事这些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在中国创造出新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