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庆见闻的作文(精选5篇)

  • 关于国庆见闻的作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重庆卫视已完全褪去身上的红色,回归地方卫视的市场化之路。 2013年10月14日,重庆卫视宣布正式改版,称将以新闻为引领,“大剧、大活动、大赛事”三记重拳组合出击,做有温度、有态度、有激情的卫视。谁能想到,仅仅两年前,这还是一个没有商业内容的“红…

关于国庆见闻的作文(精选5篇)

关于国庆见闻的作文范文第1篇

潮起潮落 潮起潮落说时尚 潮起潮落养猪难 裁员潮起,何时潮落? 潮起潮落的能量 草根大号潮起潮落 蒋家在台潮起潮落 潮落会有潮起时 潮起潮落,宦海沉浮 中日防务交流潮落潮起 汉王科技:潮起潮落电纸书 潮起潮落,不解个中谜 现代生活:潮起潮落看球迷 商通天下:徽商的潮起潮落 『秘密警察的潮起潮落 庞中华:中国“硬笔书法大王”的潮起潮落 活色生香的文字让我潮起潮落 潮起潮落的经前综合征 何千涛:专业房产投资,坐看潮起潮落 桐昆集团:“冬泳”策略 坐看潮起潮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管理 “唱红”潮起潮落 “唱红”潮起潮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徐潜川")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1 年 6 月 30 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华红歌会开幕式成为这场唱红运动的最高潮。这场在重庆奥体中心举行的红歌会有上万人参加,不少前国际政要出席。

重庆卫视已完全褪去身上的红色,回归地方卫视的市场化之路。

2013年10月14日,重庆卫视宣布正式改版,称将以新闻为引领,“大剧、大活动、大赛事”三记重拳组合出击,做有温度、有态度、有激情的卫视。谁能想到,仅仅两年前,这还是一个没有商业内容的“红色”频道。

2011年1月,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对外宣布,重庆卫视将成为中国第一个省级公益卫视——成为无广告、无电视剧、半个小时播放一次红歌的红色频道。

“红色频道”是重庆“唱红”活动中最明显的标志,作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措施,从组织各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运动式进行开始,到每个月组织红歌会并最终唱入北京,直至将重庆卫视变红。

“唱红”由在重庆直接主导,是高度个人符号化的政治运动,他炮制个人新闻的能力则是这场运动的一个小小注脚。 “办成新闻频道”

2007年11月的一天,时任重庆广电集团总裁李晓枫匆匆赶往渝州宾馆拜访一位贵客。这里是重庆市委最好的宾馆,曾接待过多位国家领导人。他在宾馆中一个四面有着开阔草坪的独栋别墅前停下,和时任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等待通报。

这是李晓枫第一次见,也成为他后来命运转折的起点。正是在任上,2011年9月16日,他因、挪用公款罪被重庆第一中级法院判处死缓。

履新重庆的任命要到2007年12月才对外公布,但此前已在内部传达,他已开始主持市委工作。作为重庆直辖以来第一位政治局委员兼任的市委书记,这一任命政治意义不同凡响。他的履历上还有社科院新闻学硕士,曾担任大连市委宣传部部长,对于宣传政策有强烈的个人理念。

李晓枫对《财经》记者讲述,甫一见面,就提出,中国好的电视新闻不多,要把重庆卫视办成一个纯粹的新闻频道。李晓枫表示这不可能,全国只有央视13频道是新闻频道,地方电视台没有新闻资源,办不成。李晓枫注意到这位新主政者的脸色变了。

第一次见面三天后,重庆市委办公厅派人到重庆卫视督办改为新闻频道之事,李晓枫才意识到他的意见并未被采纳。此前他曾专门派人到辽宁电视台去了解新领导的工作风格,东北的同行告诉他,薄对于媒体很重视,也管得细,要不断适应他的想法。

到这一年,李晓枫已经在重庆卫视深耕了十年。从1997年担任重庆电视台台长开始,在他的经营下,以抢占收视率为主要目标,重庆卫视在电视市场化的大潮中表现不俗。根据央视索福瑞的统计,2007年,重庆卫视在省级频道中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第三(1.22%),仅次于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这一年,重庆卫视广告收入2.6亿元。

但另有想法。对李晓枫表示,中国媒体的现状太差太乱,低俗的内容过多,广告过多,完全没能反映出党的宣传政策。

“办成新闻频道”是2007年底对重庆卫视提出的要求,到2009年,重庆卫视的新闻播出量由过去7%上升到13%;此外,折腾近一年后,李晓枫把当时的重庆地面频道改建为新闻频道,也算有所交代。

但并不满意。他在针对宣传系统的会议上多次表示,要避免商业化对宣传教育功能的不良影响。他说,媒体应该起到教育人民群众的作用,而不是如现在这样,用低俗化的东西去迎合他们。 “唱红”潮起

《重庆日报》报道,2008年5月30日上午,前往巴蜀幼儿园、巴蜀小学看望小朋友,祝愿全市少年儿童节日快乐。当发现孩子们不会唱《歌唱祖国》时,他说:“你们要学会这首歌,学会唱更多的好歌,比如《歌唱祖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保卫黄河》等。”

临走时,对教委和学校的负责同志说,一个民族要强盛,培养年轻人昂扬、健康的精气神很重要。孩子们光念书还不行,光搞知识教育,最后可能学成个书呆子;哼唱些软绵绵的曲子,也难有奋发求学的精气神。

这是最早见诸报道的关于“唱红歌”的内容。“对于宣传的整个思路,仿佛要将3000万重庆人都培养成政治人才。”主政时重庆宣传部门一位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说。

唱红歌是他所能找到既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又能体现他个人政治抱负最好的传播形式。当年“六一”之后,组织市委办公厅和宣传部研究确定唱红歌的活动,形成了在“七一”建党节举办唱歌晚会的方案。

这是一次尝试。2008年6月30日晚8点,重庆在市体育馆举行了“颂歌献给亲爱的党——重庆市直机关迎‘七一’歌咏会”,与2000余名市直机关干部一道,共同唱响经典红色歌曲。歌咏会共分为序《跟着共产党走》、上篇《难忘的岁月》、中篇《深情的旋律》、下篇《澎湃的春潮》和尾声《歌唱祖国》五个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近30首歌曲分布于各个板块之间。

这场晚会的效果非常明显,后来对宣传部门表示很满意。当年7月11日,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广泛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的意见》的通知,首批推荐27首革命历史经典歌曲和18首现代经典歌曲,要“让红色经典歌曲唱响巴渝大地”。 “改造”卫视

确定“唱红”的方针后,开始部署自己的宣传行动。大众普及程度最高的重庆卫视,要接受他的直接指挥。他十多次打电话给李晓枫,对重庆卫视的节目提出很细致的要求。据《记忆》栏目一位制片人回忆,经常召集栏目组人员到他的办公室,指导节目应该怎么办。

2008年,对卫视逐步提出自己的要求:半个小时播放一次红歌,每个节目的长度都改为30分钟,在重庆新闻和新闻联播之间不能插播广告等。此外,他反复表达了个人对于专题片、纪录片的偏好,认为“效果最好”。

这些要求让李晓枫头疼。与宣传领域的其他平台不同,电视是最为市场化的行业,各大卫视尤其会在争夺收视率的竞争中拼搏。针对取消重庆新闻和新闻联播之间5分钟广告的要求,李晓枫绞尽脑汁规避——因为这短短5分钟广告带来的收入,每年有好几千万元,这是卫视最值钱的时间段。最后,他把重庆新闻从25分钟砍到22分钟,红歌则从5分钟砍到3分钟,保留了将近5分钟的广告时间。

这件事很快被发现,在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调侃,“卫视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别以为领导不知道。”

根据的要求,重庆卫视加大了“红色纪录片”的播放量。2009年的“五一”,李晓枫和时任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健春在京寻找早期的红色纪录片时,在重庆专门开了一次会议。事后,同事向李晓枫介绍,当日在场开会的市领导有宣传部、纪委、组织部、文电局等的负责人,会上说:“今天在场都是什么人?个个都是管你们的,看看是他李晓枫的马力大,还是我的马力大。你们卫星频道没办好,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尤其重视对青少年的政治教育,他认为让孩子们“唱红歌”能培养其爱国向上的激情。

后来,刘健春先于李晓枫获刑。2010年12月20日,重庆市第三中级法院以判处刘健春有期徒刑11年。

到2010年,对重庆卫视明确要求:不许播广告,不许播电视剧,只能播放红歌和专题片、纪录片,要建成红色频道。他提出,重庆卫视要在当下的娱乐化、低俗化风潮当中站得住、立得起,并且给重庆卫视提出十六字要求:坚持主流、提高品位、别开生面、异军突起。

李晓枫觉得自己这一年很不好过。一天,给他打电话,要其马上撤下卫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改播一部红色历史纪录片。这让其进退两难:播出大半的电视剧突然停播,会造成恶劣影响。无奈之下,他谎称自己在北京出差,而实际上他在重庆大足影视基地开会。何事忠后来告诉李晓枫,让王立军定位他的手机,发现真相后“雷霆大发”。

2010年,自知地位不保的李晓枫把“中国红”作为重庆卫视的营销品牌,将整个节目编播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一是增大新闻传播力度。在原来一档新闻联播的基础上,先后增开了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和经济类新闻,增开了评论和访谈节目。当年,重庆卫视每天的新闻播出总量达到了205分钟,占重庆卫视播出内容的14%,远超过以前的6%,新闻总量大大增加。

二是专题节目创办量大大增加。从2008年7月开始,重庆卫视开办了专门唱红歌的《每日一歌》;开办了讲述革命故事的《故事中国》;开办了介绍地方文化的《人文重庆》;开设了专门播出经典纪录片的《记忆》;开设了专门传播世界地理的《纵横天下》;开办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的《唱读讲传》栏目。由此专题节目总量占播出量达23%,在全国省级卫视中高居第一位。

三是大大减少了电视剧的播出,由过去占传播总量的68%,下降到40%,在全国省级卫星频道中电视剧的播出数量最少。 秘书班子

按照分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的职责,主要是协助市委书记分管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持市委宣传部工作。市委宣传部则要协调市日报社、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和出版机构的工作。

时任宣传部长何事忠曾和李晓枫在万县市一起担任市委副书记。作为的下属和李晓枫的上司,何事忠只能想办法调停二人之间的冲突。2008年8月和9月,将何事忠和李晓枫召集到办公室,虎着脸劈头就问李晓枫:你李晓枫还是不是共产党员?李只好作答:是。薄说:你应该知道纪律。

一次,何事忠陪同视察重庆卫视,话语中刚提及“收视率”,就站起来拂袖而去。在场的重庆卫视办公室前主任张向东还记得何事忠尴尬地目送薄离去的情形。

与以前的市委领导不同,对自己的新闻异常重视。《重庆日报》、重庆卫视关于他的内容,都要送给他审查,提出修改意见,而不同于以往由宣传部门操刀。后来这一流程变为自己的班子修改,何事忠和宣传部不再介入。

《重庆日报》是重庆市委机关报。与面向大众的重庆卫视不同,日报的主要读者是各级党政干部。对于来说,卫视的问题是过度商业化,日报的问题则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达市委精神。因此他组织自己的秘书班子负责文稿的书写工作,甚至自己修改。以《重庆日报》一位负责人和几名记者为基础,囊括了当地其他媒体几名记者,一个名为“肖竹”的采写小组就此成立,专门负责跟写市委书记的报道,并最后送市委办公厅修订。

重庆卫视的新闻也是这样,每条和薄相关的片子都要送给他亲自审,这导致有关市委书记的时政新闻都会比以往推迟一两天时间播出,因为要留出审片时间。

后来,主要管文稿,一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则负责审查卫视报道,规定日报的稿件出来后卫视再播新闻,以保持一致性。这位宣传部副部长后来调到市委办公厅任职,成为秘书班子中宣传政策的重要助手。 “唱红”晚会

2009年12月,位于重庆的四川外语学院大一学生张雨挂下电话后,在宿舍走廊里哭了起来。辅导员在电话里告知她“晚会是政治任务,必须参加”。

这场晚会是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唱红晚会,被老师称为“光荣的任务”,是“为校争光”。张雨的任务是参与其中一个用五国语言朗读的节目。大一的一年内,她参加了上百余场演出和排练。每次演出辛苦不说,基本上要花去两天时间,第一天彩排,第二天表演。一般早上6点就得在学校集合,坐一两个小时车到达剧院,演出期间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

一段时间后,有部分同学申请退出,都没有得到批准。学校的原则是,只要有表演,没有任何理由不参加。有一次由于节目要上重庆电视台春晚,但通知比较晚,买好回家机票的同学也不得不退票。

后来以各种理由退出的人越来越多,校团委想出各种新办法,包括校级学生会干部带头、下给各院系指标、新生班集体参加等。这一活动的福利是期末考试加分,按演出次数加分系数不同。

唱红晚会重人数、重效果,是“唱红”的一大特征。自2008年“七一”唱红晚会大获成功后,将这一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宣传部门每周都要组织表演。

据重庆市委宣传部人士介绍,“唱红”绝大部分活动是在公园、广场、学校、军营、社区等公共场所。集中演出中,学生穿校服,军人穿军装,其他方面的演出人员穿日常生活服装,平时一场演出花费五六万元。

2011年6月11日至19日,重庆与中国文联举办《百花芬芳·党的旗帜高高飘扬》系列演出。据组织演出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这场进京“唱红”费用,并没有外界传言那样高,上千人的队伍坐的是火车,住的是普通宾馆,四天时间演出七场,总花费近600万元。

同年6月30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华红歌会开幕式成为这场唱红运动的最高潮。这场在重庆奥体中心举行的红歌会有上万人参加,不少前国际政要出席。 “新文化运动”

2010年8月,李晓枫组织一些专家开会,研讨红色文化。会议的结论是,红色文化不能过于狭隘。他把研讨会的报告提交市委,但没有收到回应。随后,在重庆卫视集团的培训中,李晓枫则将红色文化解构、泛化,认为所有反映社会进步的文化,就是红色文化。

未几,2010年10月10日,李晓枫从家中被带走调查,其妻子女儿后来也相继被抓,后在他获刑前被释放。

80天后,在重庆“两会”上对外宣布重庆卫视正式成为红色频道。李晓枫介绍,改版前,卫视年收入3.5亿元,收视率居全国前三;改版后,重庆市财政会每年补贴1.5亿元,收视率则迅速降至全国倒数。

2011年2月2日,视察高层改组、内容改版后的重庆卫视。他告诫说,“某些人有种误解,认为只有搞些低级趣味的东西,耍耍贫嘴、出个洋相,节目才有‘吸引力’,电视才有‘收视率’。这一判断并不客观。庸俗、低俗、媚俗的东西,在一定时段、对某些人群或能有些吸引力,但从长远看,不仅有害于民族心理,收视率也难以持久。”

同年9月16日,李晓枫案一审因和挪用公款罪宣判获刑死缓。

关于国庆见闻的作文范文第2篇

舒宗侨教授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早期的毕业生,也是在该系任教时间最长的教师之一。他生于1913年,1932年进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1936年毕业,1942年回学校任教,1989年退休。2007年3月12日在上海病逝。

大学毕业后,舒宗侨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在上海《立报》当记者。1936年至1937年间,他采访了许多重要新闻,如连续报道震惊全国的“救国会七君子”事件等。作为一位很活跃的年轻记者,他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便转往苏联塔斯社上海分社工作。然而,就在他为新闻报道竭力奔波的时候,却多次遇上不测的险情。一次是1938年10月下旬,他随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工作人员乘“新升隆”号轮船从汉口撤往重庆,23日船行至嘉鱼县境内,遭日本飞机轰炸,轮船沉没,25人殉难。舒宗侨虽然逃出来了,化险为夷,但到重庆不久,却被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羁押,5个月后才无罪释放,这是又一次化险为夷。

舒宗侨出狱后,先后在重庆的两家报纸任编辑、记者。他对文字工作能够应对自如,跑新闻、上夜班都干得很利索。但他最感兴趣的、最擅长的是新闻摄影和图片编辑。当时,中美英三国的宣传部门合作,在中国“大后方”的一些城市举办图片展览,放映电影,宣传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并成立了联合国幻灯电影供应社。《联合画报》就是该社主办的,1942年9月25日在重庆创刊,美国人温福立任发行人,舒宗侨为总编辑。半月刊,每期四开一张四版,都是时事照片和简要的文字报道或说明。同年12月,《联合画报》改组为独立经营的出版机构,不再隶属于幻灯电影供应社,而由美国战时情报局(U.S.OfficeofWarInformation――USOWI,1942年6月成立)在华机构主管。从1943年1月1日出版的第8期起,改为周刊,每期四开二张八版,前四版为时事照片和简要文字报道或说明,后四版以文字为主,有通讯、评论、杂文,还有漫画、地图,茅盾、老舍、孙伏园,叶浅予、廖冰兄、张文元、丁聪等著名作家与著名画家,都曾经为它撰文作画。

重庆时期的《联合画报》,最高发行量近5万份,在当时的杂志中是不多见的。它在“大后方”许多城市设有代销处100多个,除了在重庆零售外,还空运到成都、昆明等地零售。它还在部队中发行,远在缅甸的中国军队官兵也能看到。为了使时事照片尽快与读者见面,《联合画报》采用1943年开通的美国至重庆的无线电传真照片。

《联合画报》创刊之日起,舒宗侨就把它当作自己最钟情的事业来办,倾心尽力,除了负责图片和文字编辑外,还要过问纸张、印刷、发行等工作。1943年9月24日,《联合画报》举行了周年庆祝会,出席的有邵力子、董显光等,还有美国官员。舒宗侨以副社长兼总编辑的身份主持庆祝会,又兼职翻译。社长司徒华(美国人)在致辞中说,画报的成绩应该“归功于舒先生的擘划与辛劳”,但舒宗侨在翻译时却把这句话隐没了。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0月19日,《联合画报》在重庆出版154期后休刊。

1945年8月,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形势下,美国战时情报局撤销,改组为美国新闻处(U.S.Information Service――USIS),附设于美国驻华使馆,它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新闻、展览图片、放映电影、出版报刊与宣传品、开设图书阅览室等。美国新闻处不打算继续办《联合画报》,有意转让给舒宗侨。但《联合画报》是美国的国家财产,不能无偿转让给私人,于是便以一美元象征性的价钱出让。《联合画报》没有印刷厂及其他固定资产,所以转让的实际上只是刊名,即品牌,也就是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这次转让办了手续,还发了转让证书。舒宗侨一直珍藏着这份证书,可惜在“”中被造反派抄走,以后多方寻找,未见踪影。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1945年10月至1946年7月担任美国新闻处驻华总办事处主任,这次转让活动就是他主持的。

《联合画报》由舒宗侨独立经营后,他在上海外滩的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租了房间,设编辑部和经理部。休刊仅一个月,1945年11月20日便在上海复刊。复刊后的《联合画报》为十开本双周刊,首期为第155、156期合刊,封面为正在举行重庆谈判的、合影,首页有与,与陈诚的合影。1949年4月,《联合画报》在上海出版第227期后停刊。

《联合画报》以刊发时事新闻照片为主,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镜头,如台儿庄战役、八路军抗战、美苏支援中国抗战、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等。在舒宗侨的主持下,联合画报社还出版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舒宗侨编纂)、《中国抗战画史》(舒宗侨、曹聚仁合著)、《二次大战照片精华》(舒宗侨、魏守忠合著)、《学生解放运动史画》等著作,其中前两种影响较大,1988年中国书店曾影印再版。

关于国庆见闻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党报 国庆报道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60岁华诞。为此全国各地媒体各显其能,抢分“国庆报道”这块蛋糕。对于党报而言,其在国庆报道中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报纸的特色。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作为党报,两者在国庆报道中充分展示了“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党报新闻传统。基于党报包容的广泛性和维护大局的政治意识,两份报纸都采用了一种宏大的叙述策略,均以一种全局的眼光来看待新闻事件,注重描述宏观政策面上的事实,强调整体意义的优先性,侧重于报道具有大局意义的社会事件。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为例,分析这两家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性党报在国庆报道中的报道特色。

一、篇幅逐渐增大,多方位报道

早在09年8月底,《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就开始为国庆报道预热。《人民日报》在要闻版、理论版出现一些与国庆有关的报道,比如60周年庆祝活动标志等等,但篇幅都不大。9月起篇幅逐渐增大,比如《人民日报》9月1日要闻版关于60周年的民族团结的报道,理论版更是整版刊登了中国史学会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一文。同时,还开辟了一些专栏,如“人民英模”――介绍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贡献的革命先烈;“我和我的祖国”――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讲述与祖国共成长的经历;并选刊了一些外国友人的作品,分享外国人的中国记忆。《光明日报》同样有“人民英模”版块,采用新华社的通稿介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革命先烈;还开辟了一些其他专栏,比如“新中国档案”等,介绍国内一些行业自建国之初以来的发展,如8月28日《光明日报》第2版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讲述我国汽车产业的起步、发展历程。

到9月中旬,有关各地国庆活动的报道增多,各个版块的国庆报道比例均有上升。从9月21日开始,《人民日报》头版开始有评论员的评论文章,第1期是《共和国历史的不朽丰碑》;同时开辟出“国庆特刊”,每天4个版,以红色为基调,显示国庆的喜庆。“国庆特刊”第1版右上角有固定的“60年前的今天”栏目,回顾60年前的大事记;每期一个“中国形象”的关键词,如第1期的“自信”,第2期的“发展”等;其它3个版块的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的信息及图片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生活的变化。

两份报纸的亮点均在于细节,突破了党报往常严肃的写作风格,尝试着用故事的手法来写新闻,生动有趣,比较吸引读者。各方人士的参与,一方面使内容丰富,可以多角度地报道国庆;另一方面增加了报纸与读者间的互动。而其他版块,如要闻、经济、文化评论等,则一如既往地保持党报语言的严肃庄重。

二、图文并茂,感染力强

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光明日报》,在国庆报道中都刊登了大量新闻图片。特别是10月1日当天的报道,版面基本上被大幅的彩色图片占据,视觉冲击力强,给人真实的现场感,再现了喜庆的场景。

例如,《人民日报》在10月2日第16版上,集中展示了“十一”首都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场面。其中头版用的是新华社通稿,3幅照片,取景大气,气势磅礴。

由于国庆报道的特殊性,两家报纸采用的照片很多大同小异。但《光明日报》的版面编排错落有致、图文并茂,增强了报纸的魅力。如《光明日报》10月1日的B1版,《辉煌祖国・知识界心中的60年》,5位知识分子的照片安排和文章排版相互照应,整个版面比较灵活,有朝气。

三、热点解读,全民参与

此次国庆报道,两家报纸都充分体现了“全民参与”的精神。《人民日报》10月2日的第5版,标题为《“这一刻,我们热血沸腾”――人民网网友畅谈国庆大典》的一组稿件,反映的是人民网网友的“意见”,如此突出处理,用意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民众的参与度,举国同庆。让网友从全新的角度解读身边的细节,体味平常生活的每个点滴,颇具大报风范又不失细节之美。

《光明日报》则从预热报道开始就注重读者的参与度,报道的来源除了新华社、本报记者以外,有选择地采用了一些读者的稿件,如9月17日的《博谈杂议》;而10月1日的《辉煌祖国・知识界心中的60年》的系列稿件也都是从各个行业人士的角度来写,极大地增加了报纸与受众的互动。

四、特色报道,形式多样

做好主旋律报道是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的规定动作。《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在做好主旋律报道的同时也创意连连,亮点不断。

社论是《人民日报》的拳头产品,10月1日《人民日报》第4版左侧刊发的社论《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一如既往的显得大气磅礴,读来荡气回肠。本报评论员系列文章分别是《祖国,我为你骄傲》(10月4日)、《令人自豪的中国力量》(10月5日)、《信心如磐振神州》 (10月6日)、《“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10月7日)、《再创中国的新辉煌》(10月8日)。历史、现实和未来,昨天、今天和明天“一线牵”,尽管篇幅不长,均不足千字,但就某一问题或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发表意见,作更深一层的分析,催人奋进。

除社论外,《人民日报》10月2日第6、7版也颇具亮点。两版被打通,通版上是一条颇具创新意味的稿件《我们走过天安门》。稿件行文结构是十分典型的纵式结构,按国庆庆典(10:00-12:30)发生、发展的顺序展开情节,以事件为线索,脉络清晰,首尾一贯,一气呵成,并辅之以《盛典・十刻》,定格经典细节。

《光明日报》的中国新闻奖名专栏――“观察”,凭借着独到的创意和观察视角略胜一筹。如9月2日的作品―― 《开学新事》,以9月1日全国中小学学生开学作为切入点,引出央视的公益大片―― 《开学第一课》对新生进行爱国主题教育,进而讲述中小学将举办的迎接祖国60周年的各色活动。

尽管《光明日报》在报道的连续度和全面性上不及《人民日报》,可它融国庆的主题于民生和社会新闻中的报道手法是值得称道的,让人觉得有亲和力,细腻,贴近生活。如9月14日第7版的《张飙书法歌颂祖国》、9月17日第6版的《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献礼》等,都让人们感受到了欢乐的气氛,达到了调动人们欢庆国庆的热情的目的。

在10月1日当天,《光明日报》推出20个整版,虽然数量不及《人民日报》,但立意新。其中12个版以《辉煌祖国・知识界心中的60年》为总题,分旗帜篇、道路篇、改革开放篇等12个系列,采访了60名知识界的代表人物,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回顾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繁荣富强的历程,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以60个难忘的故事,构成宏大的叙事画卷。

报纸的风格是在长期的报道实践中不断积聚、稳定下来的,它能够体现一个媒介的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社会的文化。《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作为党报,其报道风格比较接近,从其国庆报道中,我们可以分析和鉴赏党报在主旋律报道上的特色。■

关于国庆见闻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民生剧 地方色彩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从媒介形态演变的角度来看,在媒介机构之中,最为引人注目并且最为重要的媒体无疑就是电视。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这样三大类,与此同时,电视剧也可以分为连续剧、系列剧、短剧这样的三大类。只不过必须看到的是――长期以来,无论是电视新闻的播出,还是电视剧的播演,在通常情况下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因而电视新闻与电视剧的联姻仅仅是一个电视传播之梦。然而问题在于,随着民生新闻成为地方新闻之中的主要构成之一,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之中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势必影响到电视剧的创作,以至于与民生新闻结下难解之缘,从而出现一种以短剧为主要形式的电视剧新门类――民生剧。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民生剧与民生新闻之间相辅相成,因为毕竟是先有民生新闻,而后才有民生剧;与此同时,民生剧与民生新闻之问相反相成,因为民生剧较之民生新闻更能显现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地方色彩。

显而易见的是,民生剧的命名显然是脱胎于民生新闻,只不过,仅仅看到这一点相关性表象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更应该看到的是――民生新闻是地方新闻之中与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新闻,而民生剧是短剧之中与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分离的电视剧,正是具有地方色彩的老百姓衣食住行这样的日常生活,才将民生新闻与民生剧紧紧地联系到一块。当然,无论是民生新闻,还是民生剧。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非常鲜明的传播界限的。这一传播界限自然是与它们所要传播的信息特点直接相关的:如果说民生新闻是报道居住于不同地方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那么,民生剧则是述说居住于不同地方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也许,在民生新闻所报道的新鲜事与民生剧所述说的故事之问,从表面上看,也许民生新闻不过是在为民生剧提供故事的素材,而实际上,不仅从民生新闻之中可以每天看见具有地方色彩的新鲜事,并且还可以从民生剧之中对这样的地方色彩,在温故而知新之中深化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感受与了解,从而更加有利于受众去把握来自不同地方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得以见出天南海北的中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样态来。地方色彩总是具体的,因而无论是民生新闻的传播,还是民生剧的创作,都离不开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在的具体地方。这一具体地方,不仅主要与老百姓生活的地理空间密切相关,而且也与电视台所在的行政区划直接有关,因此,从民生新闻到民生剧,都受到地理空间与行政区划的双重限制,具体而言,也就是受限制于电视台的所辖地。当然,从整个中国来看。对于现有的各级电视台来说,除了中央电视台之外,从省级电视台到县级电视台,都有可能会播出与其所辖地所需要的民生新闻与民生剧,与此同时,这些民生新闻与民生剧的播出也相应地受到所辖地的限制。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可以说对民生剧的地方色彩怎样进行认识,还得从民生剧的诞生之地如何区分这一基点来开始。

从地理空间如何进行中国区分的这一角度来看,一般都会率先进行南北之分,故而最早出现的是中国的南方与北方这样的地方之分。这一南方与北方之分,从古至今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初。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不断向前延伸,中国的现代化高歌猛进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曾经的南北之分开始转变为当下的东西之分,于是乎,中国的地理空间进入了西部与东部这样地方之分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的国策的提出,无疑表明传统的南北之分已经为当下的东西之分所取代。中国的西部这一巨大的地理空间,实际上也包括了所谓西部十二省市区这样的行政区划,尽管其中有的行政区划纯粹从地理空间上来看,更偏于东部而不是西部。

在此,仅就中国西部而言,其地理空间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西南与西北,而在西南这一地理空间之内,各级地方电视台自然又与各自的行政区划相对应。由于受到从人力到财力的诸多资源的条件限制,一般来说,能够同时播出民生新闻与播演民生剧的地方电视台,主要是省级电视台。所以,对民生剧的地方色彩进行具体讨论的这第二步,当以重庆电视台播出的倾向于同一话题的民生新闻与民生剧,来作为具体的个案以展开对比性的探讨。

民生剧的地方色彩,从与民生新闻相关联处来看,主要是通过再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来加以较为充分的体现的。就各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言,首先,民生新闻报道所展示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况,而民生剧所再现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姿态,因而只有通过从电视新闻报道的新鲜事,到电视剧播演的故事这样的传播转换,才能够见出各地老百姓的真性情;其次,民生新闻报道所描写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而民生剧所再现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风貌,因而只有通过从电视新闻报道的新鲜事,到电视剧播演的故事这样的传播转换,才能够知晓各地老百姓的真情趣;其三,民生新闻报道所采用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语,而民生剧再现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话语,因而从电视新闻报道的新鲜事,到电视剧播演的故事,通过两者之问的传播转换之中,才能听到各地老百姓的真心话。

然而,正是所有这些在各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所显露出来的真性情、真情趣、真心话,通过艺术地再现于民生剧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了各地独具的地方色彩。必须加以探讨的核心问题――从民生新闻到民生剧的传播转换过程之中,老百姓的新鲜事这一事实真实,是如何转化成为老百姓的故事这样的艺术真实,来显现出各地老百姓的真性情、真情趣、真心话。从而最终赋予民生剧以浓郁的地方色彩。

首先,由于民生新闻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状况的展示,主要着眼点是每一日常生活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而日常生活事件之中的人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因而在注重日常生活事件展示的客观准确性的前提下,所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况实际上由众多日常生活事件累积而成的,呈现出散点展示的特点。然而,民生剧是以日常生活事件中的人来作为主要再现对象,并且以这样的再现对象为日常生活事件的焦点,因而在追求剧中人物的形象生动性的基础上,所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姿态实际上是通过日常生活事件中的人来进行再现的,呈现出聚焦再现的特点。这样,从散点展示到聚焦再现的传播转换促成了老百姓的真性情的最终显现。以重庆电视台有关“重庆好心人”的电视传播为例,在民生新闻之中,主要是通过报道好事来表明重庆有好心人,而这样的好心人本身则被众多好事所遮蔽,难以见出“重庆好心人”的真性情。不过,在民生剧之中,通过好心人的形象塑造,在做好事之中显现出“重庆好心人”的真性情――乐于助人的爽快与热忱,从而也就在一个侧面上体现出重庆人所能拥有的真性情。

其次,由于民生新闻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描写,主要着力处是每一日常生活过程的某种生活习惯,至于

日常生活过程中人是如何受到某种生活习惯的支配则仅仅是略有涉及,因而在强调日常生活过程描写的明快简洁性的前提下,所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事实上是通过诸多日常生活过程叠加而成的,呈现出单色素描的特点。不过,民生剧是以日常生活过程之中人的惯常举止来作为主要再现日标之一,并且以这样的再现目标为日常生活过程的重点,因而在要求刻画剧中人物的行为举止应该达到细腻鲜明性这一条件下,所谓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风貌事实上是借助日常生活过程之中人的行为举止而得以再现的,呈现出浓墨重彩的特点。于是,从单色素描到浓墨重彩的传播转换促成了老百姓的真情趣的最终显现。同样以重庆电视台有关“重庆风情”的电视传播为例,在民生新闻之中。大多是描写重庆的各种风物风俗的非同一般来吸引人的眼球,而与这些风物风俗相伴始终的重庆人反而被人忽略,令人一时间难以捉摸出重庆人的真情趣。显然,在在民生剧之中,通过重庆人日常生活细节的渲染,在有意与无意的两可之间,来显现出“重庆风情”之中重庆人的真性情――在山水天地之间的惬意与悠闲,从而也就在一个侧面体现出重庆人所能滋生的真情趣。

其三,由于民生新闻对于日常生活用语的选择,通常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采访对象而言的,是根据日常生活事件展示或日常生活过程描写的相关需要,来截取采访对象的部分回答,并且所有这些回答用语一般都是地方方言。然而,关于整个日常生活事件或日常生活过程的报道用语则是选择标准语的普通话。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所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语在有意识的选择之中不过仅仅是方言的断片,呈现出驳杂混响的特点。而在民生剧之中,方言作为日常生活话语贯穿其始终,无论是剧中的人物对白,还是剧中的剧情旁白。都离不开方言,呈现出整一明晰的特点。因此,从驳杂混响到整一明晰的传播转换促成了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真心话的最终说出。仍然以重庆电视台使用“重庆话”的电视传播为例,在民生新闻之中,虽然无论是较为简短的采访提问用语,还是较为增长的采访回答用语,基本上都选择使用重庆,话,在插入整个新闻的普通话报道之中失去了被采访者说出真心话的机会。相比之下,只有在民生剧之中,无论是对白,还是旁白,都是通过重庆话来说出老百姓心中的真心话――在诚挚交流中的率真而诙谐,从而也就在一个侧面上体现出重庆人所能倾诉的真心话。

关于国庆见闻的作文范文第5篇

一、张恨水的记者生涯

1918年,张恨水经好友郝耕仁介绍来到芜湖《皖江日报》担任总编辑兼编文艺副刊,当年就在副刊上发表了长篇小说《真假宝玉》和中篇小说《迷魂游地府记》,引起了上海文坛的注意,不久这两篇小说就被收入小说集《小说之霸王》中。

1919年秋天,张恨水辞去了《皖江日报》的职务,只身一人来到北平的《时事新报》帮助整理新闻材料,后又在《益世报》兼职当编辑助理,一年后调任《益世报》天津办通讯员。由于父亲早丧,身为长子的张恨水需要承担赡养家庭、资助弟妹读书的重任,这段时间他几乎成了“文字机器”,不仅兼任北京《世界通讯报》总编辑、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北京《联合通讯社》编辑,还同时为上海《民国日报》《申报》《新闻报》写诗文和通讯稿。

1924年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世界晚报》,张恨水应邀担任副刊《夜光》主编,这个时候他已29岁,在新闻界里工作了几年,看到了也听到了不少社会情况,“新闻的幕后还有新闻,达官贵人的政治、经济掠夺、腐朽糜烂的生活及其他逸闻趣事,他了解到很多,引起他写《春明外史》,登载在《夜光》上。”[1]41925年《世界日报》问世,张恨水又兼任副刊《明珠》编辑,这一年他还完成并发表了长篇小说《新斩鬼传》和《金粉世家》,作品《啼笑因缘》也于1929年开始在《新闻报》上连载,这一系列作品的问世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张恨水改变了“鸳鸯蝴蝶派”的文风,转而写抗战小说。1935年,成舍我在上海创办《立报》,张恨水应邀主编副刊《花果山》,后来作为“文化界抗日分子典型代表”而被日本人追杀,于是他转战南京,在南京创办了《南京人报》,任社长并主编文艺副刊《南华经》,同一时期撰写了《中原豪侠传》《水浒新传》等小说。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恨水抛下所有家当,来到重庆加入了《新民报》,任主笔、总社协理、重庆社经理,自编重庆版文艺副刊《最后关头》,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抗日小说如《冲锋》《游击队》等以及《最后关头》《上下古今谈》等杂文随笔,但是最重要的著作还是《八十一梦》。“政府腐败无能,老百姓怨声载道,话不能直说。这时张恨水觉得用平常的手法写小说替人民呼吁,那是不能的,因此借用‘寓言十九托之于梦’,写了一部寓言式小说《八十一梦》。”[1]7抗战结束后张恨水回到北平,任《新民报》北平版副刊《北海》和《新民报画刊》的编辑,一直到1948年他辞去报社职务,专事写作,从此脱离了从事30余年的新闻工作。

二、《八十一梦》的创作背景

1937年,张恨水来到重庆加入了《新民报》的工作,但是他的日子渐渐不好过,因为发表一些激进的言论,受了当局的几次警告,张恨水负责编辑的副刊多次被要求删改稿件,有时干脆整篇不让发表,一开始张恨水还能用诗词、笑话或典故来填满开天窗的地方,后来连他自己的文章也通不过了,国统区当局的人甚至威胁到了张恨水家人的人身安全,气愤至极的张恨水决定不能再忍让了,他拿起了自己的武器——笔,与这个不合理的社会秩序作斗争。

1939年12月1日至1941年4月25日,张恨水开始在重庆《新民报》连载寓言式长篇小说《八十一梦》,这部作品1942年由重庆新民报出版社出版。《八十一梦》以一种梦幻的形式,参照了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以及近代谴责小说的写法,以一个清贫但是有正义感的市民的角度,揭露和批判了国统区贪官污吏、豪门乡绅的腐朽丑恶生活,无情地鞭挞了那些醉生梦死的贪官污吏。如在《号外号外》《生财有道》等章节中,张恨水描写了一部分人在战争中毫无廉耻心,大发国难财;在《退回去了廿年》中他描写了官场中复杂的裙带关系,批判贪官污吏任人唯亲,随意加官进爵;而《天堂之游》讲述猪八戒成了偷税漏税的走私贩的故事,西门庆和潘金莲仗着“十家银行董事和行长”的身份在天上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善财童子、罗刹公主也贪图私利、胡作非为……《八十一梦》以国统区的心脏重庆为故事的发生地点,通过剖析国统区的经济、政治、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批判官员置国家安危、人民生活于不顾,自己却过着纸醉金迷、无恶不作的生活。

虽然《八十一梦》被迫只写了十四个梦就戛然而止,而且他主编的副刊《最后关头》也在新闻检查机构的威胁下于1941年被迫停刊,但是张恨水与黑暗统治的斗争却远远没有结束,他后来又创办专栏《上下古今谈》,继续或隐晦或直接地批判官员的。1942年秋,在重庆接见《新民报》工作者时称赞张恨水用报纸小说同敌人有策略地斗争,他说:“同反动派作斗争,可以从正面斗,也可以从侧面斗,我觉得用小说的题材揭露黑暗势力,就是一个好办法,也不会弄到‘开天窗’,恨水先生写的《八十一梦》不是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吗?”[2]

三、记者生涯对张恨水思想转变产生的影响

从张恨水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的转变,从一开始创作纯粹爱情小说到后来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进步青年男女故事的《春明外史》《啼笑因缘》等,再到后期的抗战小说都反映了他思想的发展和转变,而这样的发展离不开他的记者经历,在做记者的过程中他了解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既了解了底层人民的生活,也与达官贵人有了一定的接触,对整个社会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混在新闻界里看了也听了不少社会情况,新闻的幕后还有新闻,达官贵人的政治生活、艳闻趣事也是很多的”[1]23,所以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而到了《八十一梦》,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张恨水对社会的认识有了飞跃式的提高,他看到了国民政府的腐败,看到了国统区拜金、享乐的社会风气,这一切既让他厌恶也让他痛心,在《八十一梦》中张恨水主要批判了三种人:

第一种是发国难财的人。例如在第五梦《号外号外》中写的就是一纸披露抗战胜利消息的“号外”引起的轩然大波,在重庆开洋货店的王老板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想到的就是大批外乡人将会涌回原籍,于是决定把几个码头的货船改为转跑宜昌一段,只包给富贵人家坐,准备趁机大捞一笔;洪老板则打定主意回南京去做大生意;街上所有的小吃店都打出了庆祝胜利的广告词;政治家沈天虎也趁机出书,名曰“向社会索取代价”[3]4-16。除此之外,在《忠实分子》《生财有道》中的跑香港、奔海防、运私货、赚大钱却不顾人民死活的那些“暴发户”形象也是典型的代表。从他的书中可以发现,有这样想法的人已经不再是社会中处于“上层阶级”的少数人,可怕的是这种拜金主义的风气已经延续到了国统区大部分人身上,人人都只担忧自己的生活而不顾国家当前的形势,当抗战结束的时候没有人因为国家的胜利而感到自豪反而想着如何能趁机捞一笔钱让自己过上好生活。所以张恨水说他写作《八十一梦》的目的就在于“写一些人民的生活问题,把那些间接有助于抗战的问题和那些直接间接有害于抗战的表现都写出来”[3]38。

第二种就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官僚政客。这些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胡作非为,最典型的就是《天堂之游》里的神话人物,例如写穿着袒胸露背的巴黎时装的潘金莲因红灯受阻就打了警察两耳光,这件事暗讽的就是孔祥熙的女儿孔二小姐,“她开着轿车在抗战时期的重庆横冲直撞,因违反交通规则,受到警察的劝阻,孔二小姐顿时火冒三丈,不问青红皂白,就扇了警察几个耳光”[4],抨击的正是权贵滥用私权为所欲为的现象。张恨水在《天堂之梦》中隐喻在当时背景之下中国人历来坚守的儒家文化也被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子路来到天堂乞讨蕨薇以解孔子的“陈蔡之厄”,一生讲“救世”的墨子在天堂受到虾兵蟹将的侮辱而愤然离去,儒家所坚守的“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等理念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是无法奉行的。

第三种是崇洋的奴性之人。在第十梦《狗头国一瞥》中张恨水以他独特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奴性十足的狗头国,狗头国里的官商因为“患了缺少外国货的病”,不时发出狗叫似的咳嗽声,一发病就得找人揍他,而且一般人揍还没有效力,一定要外国人揍他才能治病,他看见小说中的“我”和万士通是外国人,就“向我们深深一鞠躬道:‘两位先生,我快要死了,请你打我几下。’万士通有点不过意,便在他身上轻轻拍了几下,他忽然哼着骂道‘你这混蛋,你这混蛋,你这该死的混蛋!’万士通见他骂人,伸手就向他脸上打了一耳光,‘啪’的一声,只见他左腮红了半边,他忽然不哼了,伸直了腰,将右边脸偏了过来,大声道‘你敢再打我这边脸一下吗?’士通一时兴起,也不管是否有些过分,伸出手来,又给了他右边脸腮一下。那人立刻笑逐颜开,向士通审慎地鞠了一躬道:‘多谢,兄弟的病已经好了。无论如何,外国的耳光是比本国的耳光要值钱一百倍,一耳光之下,百病消除。’”[3]33这段极其生动的描写正刻画了一些崇洋之人以及卖国贼的丑恶嘴脸。

《八十一梦》中除了《退回去了廿年》《天堂之游》和《我和孙悟空》是作者明确点明为南柯一梦外,其他十余篇都正面描写社会现实,张恨水在多年新闻行业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认识到了统治时期整个社会处于严重的病态,、无恶不作,而普通民众由于生计的逼迫和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成了行尸走肉般的工具。张恨水之所以将这些亦真亦假的故事全部归入“梦”,因为它们都是对非正常生活的折射和反映,但是却完全根基于事实,用“寓言十九,托之于梦”的手法进行写作多少含有一些辛辣和讽刺。

结 语

可以看到,张恨水能产生对社会如此深刻的见解和认识离不开他作为记者的职业经历,在写新闻和编辑的过程中使他对国统区的市民生活和达官贵人的嘴脸有了清晰的认识,而1942年严苛的新闻审查制度也让他感到不满,并促使他最终创作出了这些杰出的作品。《八十一梦》可谓张恨水的“转型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开始彻底批判统治的黑暗,揭露官僚的、投机商人的巧取豪夺和整个社会的不良风气,表现出身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敏锐眼光和正义感,这种进步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反映了现实生活,所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张恨水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几年,曾先后在多家报社担任校对、通讯员、记者、编辑、主笔和社长的职务,还创办过报纸,他多次对别人说“我的职业是记者、编辑”。他的儿子张伍也说:“父亲称自己是个‘业余作家’,他所有履历的职业一栏上,填的都是‘编辑’二字。他更喜欢做一个报人。”[2]他的好友张友鸾在《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中也写道:“他终身从事新闻工作,写小说原是他的副业。”[5]他把自己的新闻热情和正义感与作家的辛辣和批判精神结合起来,揭露社会的黑暗现象,所以今天我们在看张恨水的时候,应该时刻记住他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位优秀的记者!

参考文献:

[1]张恨水自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孟鹏.张恨水:我的职业是记者、编辑[J].新闻与写作,2011(5).

[3]张恨水.八十一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4]徐迅.张恨水家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181.

[5]中原.张恨水是新闻工作者[J].新闻记者,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