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诗经多少首范文第1篇
贫血症。初学写诗的人最容易犯的一种毛病就是一般化,缺少色彩,不能感人。稿纸铺开,一行一行地写下去,乍看像一首诗,读起来也通顺,但就是味道不足,显得苍白无力。比如一个同学写了一首《母亲》的诗:
啊,母亲,世界上最美丽的是你
最善良的是你
最慈祥的也是你
……你告诉我们如何做人
你抚养我们成长
我是多么思念你啊!母亲
这首诗严格来说不是诗。它之所以了无诗意,症结有二:一是感情投入不足。诗人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绝不能对生活冷漠。托尔斯泰说得好:诗人是怀着痛苦身不由己地燃烧自己并燃烧别人的。这首诗看上去似乎充满激情,但都是一些空洞的口号,是硬挤出来的“激情”,干巴巴的,读起来像啃没有甜味没有水分的木头一样。二是缺少生动鲜活的形象,有意无境。上面这首诗有没有意义?有!它是在歌唱母亲。但是有没有情境?没有!“美丽”、“善良”、“慈祥”、“思念”等,全是空洞的概念,没有一个鲜活的形象,难以让读者产生共鸣,也就难以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同样是写母亲的一首诗:
山沟沟深处的那一窗灯光
像此时天空的满月 痴痴地
眺望着远方的我
母亲的那盏小小油灯
照亮了我所有的旅途
这首诗没用一个感叹词,没用一个“思念”这样的词语,但母亲对游子的思念和关爱尽在其中,读起来让人怦然心动。同时,作者也用了“灯光”、“满月”、“油灯”等具体形象,使人很容易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诗中的意境。
浮肿症。诗贵精,诗是最讲究结构紧凑、语言凝练的文学体裁。长篇小说多一两个不大必要的情节还无关紧要,正如目前流行的一些“肥皂剧”,一丁点儿小事就可以拍成几集电视剧,吹得泡沫满天。散文也是如此,一点感受一点事儿都可以写出很长的篇幅。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写诗,那将是致命的。旧体诗要求“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语”,比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多一字少一字都会使全诗受到破坏。新诗虽然没有这么严格,但是精练、集中依然是其主要的特点。如果把写散文看做是写信拉家常的话,诗则是发电报;如果小说是经过发酵的面包,诗则是压缩饼干。
初学写诗的人,生怕自己的诗别人看不懂或者不够全面,往往面面俱到,写得啰唆拖沓,结果患了“浮肿症”。要知道,留大量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玩味去体会,正是诗的美学价值所在!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全诗两节仅四句,却把一位女性的美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
所以我建议初学写诗的人,写完一首诗,不要一味地孤芳自赏,觉得这一句好,那一句也不错,一句也舍不得删去。岂不知因为多画了几只脚,把蛇画成了壁虎,显得不伦不类。不要担心读者看不懂,不要把读者当傻瓜,可有可无的话坚决去掉,留下一点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再创造!聪明的画家,往往只要寥寥数笔,画一片帆儿,画几只海鸥,再勾一两线波浪和礁石,便使人感受到了海的壮观和美丽;不会画画的人,则恨不得把每一朵浪花都画在纸上,结果反而显得呆板和零乱。
消化不良症。学诗伊始,要多读人家的成功之作,对名作要多背多记,练习写作时也可以适当模仿。这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提倡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指此意。但我们不能老是模仿人家,走人家的老路,炒人家的现饭。要知道文学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新”是对一首诗最基本的要求。有的同学读人家的诗,这一句好,赶紧照搬下来或者稍微改动一下用到自己的诗中,那一句也不错,又改动一下用到自己诗中,这便易犯“消化不良症”。猪肉是个好东西,但我们吃下去,必须经过消化、吸收才能变成自己身上的肉。你把它们一块一块直接贴到自己身上行不行?当然不行。
有的诗虽然不是原本照抄,但换汤不换药、换瓶不换酒,缺乏创造性,缺乏新的艺术追求,因而也就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如下面两首写礁石的诗:
其一:
你居心险恶地藏在水下
却故作多情地捧出浪花
多少生命因你而葬身鱼腹
我恨不得给你戴上一副大枷锁
其二:
你潜伏着,默默地等待航船
狞笑着把灾难制造
我多想用万吨炸药
为那些沉没的轮船伸冤
以上两首诗虽然不是一模一样,但构思雷同,有抄袭之嫌。
直露症。我们上面已经讲了诗贵新、诗贵精。还有一贵,那就是贵含蓄。
什么是含蓄呢?清人沈祥龙说: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袁枚说: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总而言之,就是用极少量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如前面提到的《断章》便是含蓄美的典型例子,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描绘美人的美,但读者只要细细思索,美人便会跃然纸上,立于心中了。再如《陌上桑》中写少女秦罗敷之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诗中并没有直接写罗敷的美,而是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人看见罗敷时的表现来间接反映其美,这就是含蓄。
再看下面这首叫《痛苦》的诗:
伤心事太多
泪水早已尽 血在心中流
面对失败和痛苦
不知道如何是好
面对父母 老师 同学
已经无地自容
作者把要表达的意思裸地罗列在字里行间,既不暗示什么,也不隐含什么,是直露症的典型病例。
癔症。癔症也就是狂言乱语症。诗贵含蓄和精炼,不能像小说那样一看就懂,一览无余,必须让人有艺术想象的余地。甚至可以说,一部分人看不懂某首诗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不能故作高深,写得稀奇古怪,存心让人看不懂,好像一个神经错乱的人似的,不知所云。如这首叫《无题》的诗:
我的吉他 梦
影子 我轻抚你的秀发
饮下一杯生命的酒浆
一支烛光
一片霜叶
诗经多少首范文第2篇
上世纪90年代,伊沙的名字曾经振奋过不少年轻的心,那些铿锵而又有些玩世的诗歌,让许多人沉迷在伊沙的世界里。
在本次书博会上,伊沙带来了他和妻子老G共同编译的《当你老了:世界名诗100首新译》,并与好友唐欣一起举办了签售会。从诗人到译诗者,伊沙对诗歌的狂热从未消减。而现场看到海南有不少喜爱诗歌的年轻人,伊沙也显得很欣慰。
现代青年:这本书名为《当你老了:世界名诗100首新译》,这个“新译”体现在哪些方面?
伊沙:当然是体现在这100个文本上――它们全都通过重新翻译而被刷新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漏译得到了纠正,几乎每个文体都比旧译新添了诗性的光彩,变得清澈、可感、优美、好读。
现代青年:您说自己从一个译诗读者变成一个狂热的外国诗翻译者,很大原因在于译诗界存在的“信、达、雅”的缺陷。在您翻译的过程中,是如何避免和把握的?
伊沙:一靠较高的外语水平,当然指的是笔译的能力,为什么有些大家高看的“海龟”译者闹了笑话,因为他们虽长居国外但其实笔译能力并不强;二靠真正的诗歌才能,这将决定你能否读懂原作,语言上读懂与诗意上读懂是两回事,这就决定了并不是外语水平高的人就能够翻译诗;三靠在汉语中的写诗能力,这将确保最后的阅读质量,所以只有优秀的诗人才能成为优秀的诗歌翻译家。
现代青年:这些新译诗中,您最喜欢并且想推荐给读者的是哪首?
伊沙:在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首并非重译、新译,我和我妻子老G就是它的首译者,诗如下:
《冰献给鹰》
美国・布考斯基
我保留着对马的记忆/在月亮下/我保留着喂马的记忆/用糖/白色方糖/更像冰块/他们有头/像鹰/秃头,可以咬/但没有
这些马群比我父亲/更真实/比上帝更真实/他们可以践踏我的/双脚,但他们没有/他们可以制造千奇百怪的恐怖/但他们没有
我差不多五岁/但我仍未忘记/哦我的上帝,他们强壮而优秀/那些红色舌头流着口水/从他们灵魂流出来
现代青年:此次海南书博会在规模和影响上都很大,您有何评价?
伊沙:场面大,挺热闹。仅就我们那一角来说,在整整两个小时的签售活动中,我和唐欣先生一刻都不得闲,我的手都签得有点没感觉了,老写错字。不光“新诗经”这两本销得好,经我润色过的仓央嘉措的三个版本也卖出很多,这三本已经成为青海人民出版社的畅销书了。
现代青年: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一座世界级的旅游天堂,能说说您对海南的印象吗?
伊沙:我2007年夏天来过一次,来领取“1986―2006十大新锐诗人奖”,此次是第二次来,至于印象嘛,我还是用我的诗来表达吧:
诗经多少首范文第3篇
前几天,我遇到一位诗人,他说,他写诗,不会考虑读者的因素,只关注内心的感受。
对他的观点,我持反对态度。
博尔赫斯说:“我首先是一个读者,其次才是一个作者。”
诗歌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读者需要。如果没有读者,那么,我们还需要写诗吗?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是因为人类需要粮食。如果人类不吃粮食,农民还会种吗?因此,一个诗人首先想到的是读者,其次才是自己。
如果连读者都不考虑了,又何必写诗呢?不论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还是在网络上发表作品,还是自费出版诗集,你的目的,不就是想得到读者的认可和欣赏吗?如果你不考虑到读者,又何必去写诗呢?一个诗人,在写诗时,首先要考虑到读者。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读者,就没有诗人。读者,是诗人唯一的上帝。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新诗读不懂这一现象呢?
提起现代诗歌,常有人认为读不懂的诗就不是好诗。也有人常拿现代诗歌与小说、散文作比照,认为诗歌不好懂。诗歌与散文的区别,一如玫瑰与余香,散文是捧在怀里的玫瑰,给人的感觉是如火如荼,芬芳艳丽;而诗歌呢,则是赠人玫瑰后的手留余香。此时,我们虽然不见玫瑰的娇艳,但那种芬芳,却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诗歌与小说的区别,亦如散步与飞翔,散步街头,可见它的一举一动;冲天飞翔,却很难看到它的踪影。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小说家、散文家是厨师,他从菜场买来各种疏菜,经过加工,变成各种佳肴。厨师再高明,我们能从佳肴中看到疏菜的影子。诗人则是酿酒师。当我们品着酒的美味,那是无法看到粮食的踪影。即便是古典诗歌又有多少人能x懂?诗人欧阳江河说:“中国古诗词不也很难懂吗?要不加注释,有很多你根本就看不懂。但我们在读它时,又何尝去怪它难懂呢?因为古诗已经获得了一种阅读上的特权。那就是说,如果你读不懂,那只是你的水平和教养不够,你没有责怪的资格,更别说骂。但当下的诗歌还没有获得这个特权。所以,对于诗歌,尤其是对于诗歌中的有效成分,我们不能只是从它有多少读者,是不是平易近人来理解。诗歌的语言,它可以不用于交流、沟通,它可以保持它全部的复杂性,它的神秘不可解。但它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见证。”诗歌贵在含蓄,这是由它的文体性质决定的。这样的性质,注定它不可能让人一览无余。其实,这是诗歌的一种常态。
再一个原因,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在技巧上、表达方式上、观念上等方面已发生较大的改变。台湾诗人向明说:“诗歌进入现当代,乃至后现代,受到现代美学原则‘淡化感情、强化感觉’的影响,从前那套触景生情,启齿便是赞美颂歌的习性,早已被现代诗人扬弃。古人那些伤别离,遣悲怀,伤春悲秋的伤风感冒型的俗套,不带真性情的寄情诗,也已经被嗤之以鼻了。现代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和对外物的观察关怀,早已随着进步的时代潮流,而放言高论,而口没遮拦,将古人那套温柔敦厚的词语取代。”如果我们的读者还沉浸在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蕴中,没有跟上现代诗歌的“步伐”,读不懂也就在所难免。
三是我们的诗歌教育没有适应现代诗的要求。现在常有人拿读不懂现代诗来说事,好像读不懂全是诗人的责任。其实,这是不对的。目前,我国的诗歌教育主要停留在古典诗歌教育层面上。一首古典诗歌,首先从形象入手,通过对形象的把握,来表现生活或社会。其次,从语言入手,关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别注重动词、修饰词和特殊词语的妙用。再次,从意境入手,来评价一首诗的高与低,好与坏。四是从表达技巧入手,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等方法的运用。五是从结构入手,如层次、角度、“诗家语”等。六是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入手,来概括诗歌的主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而新诗教育仅停留在对徐志摩、郭沫若、郭小川、贺敬之、艾青、席慕蓉、汪国真等诗歌的解读上。需要强调的是,我丝毫没有诋毁这几位诗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明一下,我们的诗歌教育观念太陈旧、太落后。诗人翟永明在接受“搜狐文化”的采访时说:“中国教育在这方面(现代诗)非常缺失,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学生们在学校里能读到的当代诗歌很少,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当代诗歌是不了解的,除了少数特别喜欢的人之外。”她还说:“在网络上,很多人对现代诗完全不了解,思维完全固定在古体诗,对现代诗读不懂,读不懂就反感,但他又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读不懂,是因为你没有接受这个训练,古体诗你从小受了训练,知道它好在哪里。现代诗你没有接受这个教育,你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但你不能因此就否定它。”试问我们现在有多少读者知道什么叫陌生化、张力、含混、语感、智性、畸联、戏剧性、变形、密度、反讽、戏拟、平面化、零散化、拼贴、杂糅、非逻辑性呢?如果连这些都不了解,又怎么能读懂现代诗歌呢?
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的确是有一些诗歌读不懂。如果是这样,那就让它自生自灭,或者留给时间解读吧。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因为读不懂,反倒成了唐诗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拉拉扯扯谈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中海的诗,看他的诗到底读不读得懂。假如你对现代诗一点不了解,中海的诗的确不好懂,一旦掌握了一些现代诗的技法,那么中海的诗是不难懂的。这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限于篇幅,下面我从中海的七首诗中挑出三首进行解读:
先看看他的《晴雨表》,显然这是一首咏物诗。现代的咏物诗与传统的咏物诗是有区别的,前者强化直觉的想象,陌生化语言和奇特的意象,而后者则注重“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论诗文》)。晴雨表本是预测天气晴雨的气压表,诗人通过个体的直觉、想象和意象,写出了生命的阴晴、冷暖和人生的况味。
再看第二首《缓慢的烟雨》。诗的第一节,诗人采用暗喻,把江南雨想象成“少女走着,实际是站着/再站一会儿就要成为雨”,写出了江南雨的特征。第二节,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多方位描摹,写出江南雨的轻柔之美、动态之美、神韵之美。第三节,通过“现在鲜有人注意到她”,写出了现代人对江南雨的冷落。第四节,诗人通过“多次写到她”,表达自己对江南雨的留恋之情。最后一节,诗人化实而虚,营造出一种雨的情境和意境,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总之,这首诗不是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来表情达意,而是通过意象、暗喻、拟人等手法,最终,在“零度”的抒情状态中,写出现代人追求物质、追求金钱,而失去自然、美好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安和焦虑。
最后,再举一首《按捺不住》。诗的开头,诗人写了一次酒醉后产生的直觉、幻觉,通过“名字”、“暗号”、“大写意马路”等意象,写出自己对恋人的追忆,第二节写的是自己与恋人之间一段往事,最后一节,则写诗人失去恋人后的伤痛之情。尤其是结尾,诗人通过“冬树”、“枝桠”、“车辆”、“盲声”四个意象,既含蓄凝练,又给人以意已尽而味无穷的想象与联想。这是一首情诗。它侧重于强化直觉、想象和意象。
诗经多少首范文第4篇
妙用剥体耳目新。北宋“神童”汪洙,曾写过一首《劝学》诗:“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明代人有个御史冯徽,因直言劝谏被罢官,充军辽东,和许多有此遭际的人在一起服苦役,他内心气愤,感慨万端,于是改《劝学》诗发泄不满:“少时休勤学,文章误了身。辽东三万里,尽是读书人。”汪洙的《劝学》诗是勉励学童从小要立下远大的志向,勤奋读书,争取做官为宦,这一点在现在看来,虽有些消极,但在封建社会,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得个一官半职,是年轻人施展抱负的唯一途经。而冯徽的诗恰是反其原义以抒发心中的不平。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抒写了久客的伤老情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清代有一个人年近半百,还在考童子试,担心面试通不过,便剃去胡须,假充年轻人,他的朋友看到了,随口吟道:“老大离乡少小回,乡音未改嘴毛摧。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从何处来?”这首诗诙谐中包含着读书人的心酸。改革开放之初,漫画家华君武,针对国内某公司用20万美元的高价从香港买回国产设备一事,作漫画一幅,并题诗一首:“少小出口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经理相见知相识,笑说客从香港来。”这首诗也是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脱胎而来,诗配画,相得益彰,饶有兴味。
还有的“剥体诗”,通过诗人的趣改巧剥,能形成戏剧效果。“鄂东怪杰”陈细怪与好友千忍和尚一日过江,突遇江风大起,把千忍的和尚帽则吹落江中,陈细怪即兴剥崔颢的《黄鹤楼诗》,前四名为:“帽子已乘江风去,此地空余和尚头。帽子随波不复返,此头忽然光悠悠。”全船人笑得前俯后仰,群心欢悦。
剥体诗运用得好,还具有一定的讽刺效果。唐宣宗年间魏扶考中进士当了主考官,曾在考馆的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要当个正派考官:“梧桐叶落满庭阴,缫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日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可他的实际行为并没有像诗中说的那样,而是谁行贿他优先录取谁。于是有士子将其诗的每句前面两个字去掉,变成了意义相反的一首诗:“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昔日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想起一首唐人的绝句:“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可他在与寺庙主持僧的交谈中发现主持僧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主持僧还让他作诗留念。莫子山便将那首唐诗颠倒了一下顺序:“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这样,由原诗是抒发作者忙中偷闲,好不容易在春尽时游寺庙的闲情逸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唐代的崔护写过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说,宋代王安石在鄞县为县令,刚正廉洁,被誉为“铁面”。后有个昏庸贪酒之徒接任,把鄞县搞得一塌糊涂,人们讥他为“糟团”。某书生戏作一首《题县署南墙》诗:“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此诗由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脱胎而来,趣改巧剥,颇为辛辣。还有童年君的《再过桥头斋铺诗》:“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相对搓。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这也是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剥体诗。
在刺杀摄政王载沣而被捕时曾口占一首五言绝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后来叛变了,于是有个叫陈剑魂的人在报纸上发表一首《改诗》的诗:“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这首剥体诗剥去了的画皮,使之丑态毕露。这是一首反意剥体诗。
现代剥体诗读来也颇有趣。北伐战争中期,叶挺将军领导的独立团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把北洋军阀打得丢盔弃甲,大军阀吴佩孚只身逃往洛阳,整天以喝酒解闷。叶挺将军得知后,仿拟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挥毫作诗一首:“白日晴天竟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闷至解愁去烦恼,唯有雄心在酒壶。”此诗无情地嘲弄了吴佩孚的惨败,热情讴歌了北伐的胜利,堪称脍炙人口的佳作。
诗经多少首范文第5篇
《唐诗三百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常读古诗,能使人明智,让我们一辈子受益。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1古诗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出它万丈光芒。是中国文明的见证。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发的精神力量。《唐诗三百首》中,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
就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字,如海上的照明灯,照亮了我们,如风雪中的煤炭温暖着我们,这一切,都离不开古诗告诉我们哲理。古诗,他都像老师那样教导着我们,关心着我们,给予我们希望。每首诗,都出自不同诗人之手,这些人已文明于世,而这些古诗却不和而知。它们是那样的孤独,被众人所遗弃,不被众人所知,它们有自己的光彩,也自己的灿烂。它们一直等待着,等待着我们的发现。
每一首诗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每一首诗都是那样的含义深刻,拿起《唐诗三百首》再去细细品诗,我们会发现,每一首诗都是一个伊索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古诗似乎有着让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细细的去品读,这便是一生中最大财富,让我们一辈子受益。
《唐诗三百首》寄托了中国人对文明的梦想。作为小学生,为了辜负古人的希望,我们要为而奋斗。不仅是为祖国,也是为我们自己,而努力的学习。
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2诗,是十里桃花的繁华,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保家卫国的豪情;诗,是漂泊中的孤独无依,是雨夜里的痛彻心扉,是记忆里的江山如画。人说世事如梦,几度秋凉。昨夜灯火楼台,转眼人去楼空。遥想当年沙场,难料如今铁马冰河只能入梦来。在那些诗词里,我目睹了一个个王朝的荣辱兴衰,最终被岁月掩埋。眼见了多少游子的乡愁,丝缕的萦绕心头。望少年气盛,雄心壮志徘徊苍穹。蓦然回首,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诗,经久不衰。偶然忆起,璀璨如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油灯下的母亲,安详的坐在那里。她的手微微颤抖,手中的针线穿梭往来,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疲惫,双鬓明晃晃的发白。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一针一线,密密麻麻,她把无尽的思念与牵挂缝进衣衫的袖口,心中的念念不舍似灯油慢慢融化,落在地上,好像泻了一地的月光。母亲老了,却固执的像个孩子。她担心孩子不能如期归来,一人默默在故乡等待。都说母爱如歌,似水柔情,直至今日,才悟得真谛。前些日子,我与母亲到楼下散步。我总喜欢走在前面,一转头,望见与我齐平的脸,脸上的细纹一如她走过的风花雪月。我放缓步子,直到与母亲并肩。昏黄的路灯下,她稀疏的头发里大把的银丝泛着淡淡的微光。“妈,你有白头发了。”我对她悄声说道。“嗯,我老了啊。”她好像叹了口气,眼里像是弥漫着大雾。我的思绪被拉回很多年前,那时候我的小手还触不到她的臂弯,母亲喜欢弯下腰同我说话。那时候我唯一的心愿,便是有朝一日能像父亲一样挽着她的手,走过每一条街头。我想起儿时总喜欢和母亲挤在同一床被窝里,身上的冰凉贴近她肌肤的滚烫。她总会半真半假地把我推开,推的远远的,直到床边。但每个清晨醒来,睁开双眼,总发现自己小猫一样蜷伏在她的怀里,感受着她铿锵的心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一阵暖流钻入心底,恍惚间我还是那个咿呀学语的小女孩儿,而她还是青春的模样。“哪有,你才四十嘛,很年轻啦。”我握住母亲的手,沿着街道慢走。只记得我们俩的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像留不住的时光。
读诗时,总免不了了解诗人。孟郊被称为“诗囚”,我看完资料,多少有些酸心的。他的一生有太多荆棘坎坷,经历了多少的风雨。或许人只有到了一定阅历的时候,细数过往,才懂情深。原来很多人本是我们生命中的路过,哪怕父母,也只是短暂地陪我们半辈子。总会待到别离时,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我们不该把父母的爱当作挥霍,且行且珍惜。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选自李白的《行路难》。李白一生诗作无数,我却对这一首情有独钟。“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这是前不久很流行的一首歌曲。我很羡慕李白,倾倒于他出众的文采,也向往着他的洒脱。“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的《将进酒》,字字透着潇洒,句句唱得昂扬。我以为,他本知足常乐之人,饮一杯酒,且忘忧愁。“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他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的豪情,颠覆了我的看法。但当我读到《行路难》,心中竟生起了敬意。诗人巧借行路的艰难,暗喻仕途的坎坷。官场的你争我夺,阿谀欺诈,给予诗人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命运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海上汹涌的波涛就要将他击垮。但李白的过人之处,便是没有被无情的命运打倒,仍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愈挫愈勇,直至到达理想的彼岸。爱我中华者,必当敬我中华之精神文化也。千年之前,我们祖先辈的他们,面对逆境,咬牙切齿却也从不轻言放弃,在悲洪似的逆境前挣扎着寻找一丝光明。而多年后的我们,是否延承了此般精神?俄而,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俞老师,从一个寸草不生的穷乡村走出来,走到一个丁点儿大的县城,一步步打拼,如今来到了省城南京。依稀记得他与我们谈及曾经时双眼的朦胧,一次次雨中的挥泪,一夜夜翻来覆去的难眠,一场场惨败的考试,世事如此不顺人心。也曾几度消沉,他告诉我们,那些迷茫的日子,孤苦无依,唯有诗词与书籍作伴,那些苦痛的岁月,是文字陪在他的身边。而如今的他,上课时信手拈来的几句诗词,令人惊叹不已。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读的岂是字句,更是灵魂。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更应学习古人的精神,迎难而上,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终有一日,我们能穿过厚厚的云层,寻觅到希望的光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要说爱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诗人还真是数不胜数,但最令我钦佩的还是诗圣杜甫。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他的诗,是在小学。“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据说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小小年纪的我,还无法理解国之深,只是同他一起“喜欲狂”,也是种别样的欢欣。不同于诗仙李白的浪漫,现实主义的他倍感深沉。而当我读到这首《春望》,心中沉沉的一击,感觉喘不过气来。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古时诗人词人总喜欢写一字“深”,“庭院深深深几许”“城春草木深”,这一字,染上了荒凉,沾满了无奈。沦陷的长安城,昔日的笙歌舞曲早已不见踪影,一城的繁华转眼间成了沙石瓦硕。放眼望去,破败不堪,千里不见人迹,唯有杂草丛生。感伤时事,看到那娇艳的鲜花,思绪被勾起,忆起曾经,两行浊泪沾湿了衣裳。许多时日未见家人,思念愈加浓烈,忽闻鸟鸣,心头一颤,乍然惊起。看那火红的战火啊把天空的碧蓝铺成了鲜血的颜色,看那弥漫的硝烟啊不知何日方休。无言的等待啊只希望送来一封家书,告诉我家里安好,告诉我妻小平安。年华易逝,满头的白发像秋末飘零的枯叶,大把大把的往下掉,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都差不住了。品完诗,心头空荡荡的,却又像被什么堵住。千年中华,这片土地上经历过多少场战争,多少家破人亡。那些岁月里的逃离与漂泊,永远都无法忘怀。我该庆幸,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整日阳光明媚的年代。能在清早醒来时看见爸爸妈妈的脸,能在睡前道一句 “晚安”。读了那些诗,我突然间觉得自己多幸福。孟子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身为炎黄子孙,我们该尽己所能,为国家贡献微薄之力。如今很火的电影《战狼》,“当你在国外遇到困难时,不要忘记,你的身后还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朋友圈里,微博动态里,都是纷纷的好评。那一刻内心的震撼着实难以言表。但在这之后,真正有所行动的又有谁呢?口说无用,我们该投身于实际行动之中。作为学生的我们,孝亲敬长,努力学习,便是爱国。它无需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记得儿时的我,对诗并不感兴趣。还不如童话,看公主几经波折后遇到王子,盼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那个风雪之夜悄然升入天堂。那时候的知识面很单薄,不过停留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般略显肤浅的诗罢了。也只是单纯的记诵,从不试想理解。如今渐渐长大,才发现诗歌不仅仅是诗歌,它可以包含许多许多。诗,可以是一种回忆,就如同默片播放,刻下一寸一寸的旧时光。看前朝,多少风流人物,不尽英雄史诗;论今朝,是否依旧如初?诗,可以是千千万万的寄托:羇旅之人借诗词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沙场上英勇拼搏的将军战士,借诗词表现自己拳拳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多情之人借诗表达对红颜的断肠爱恋.......诗,更多的是一种鼎盛文化的象征,是一个无人能及的巅峰!
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么唐诗就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与瑰宝。它的篇幅不长,却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字里行间,凝聚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力量。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历史,风吹雨打,我们悲痛过,我们哭泣过,但我们不曾放弃过!我们理应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让它成为中国恒久不变的经典,永远地留在中国人心中。
一歌一舞一琵琶,一冬一秋一繁夏,一颦一笑一牵挂,一刀一剑一伤疤,一朝一夕一晚霞,一山一水一人家,一生一世一刹那。待到双鬓成白霜,在诗里感叹人生梦一场;待到双鬓成白霜,回望来路繁华落地落满伤;待到双鬓成白霜,煮一壶清茶,看昨夜灯火楼台,待来世满面红妆。
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3余秋雨先生在《中华文脉》一书中曾言“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我深以为然。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诗歌的高峰,而《唐诗三百首》更是唐诗中的精华,唤醒了我对诗歌背后的中华文化以及思想内涵的好奇。唐诗,告诉了我许多。
童年·启蒙
《唐诗三百首》是我的启蒙读物之一。幼时不懂内涵,只觉得平平仄仄的声韵念起来好听,父母慢慢教,诗倒也背了几首。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诗之美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并不只因为其朗朗上口的读音,更因为年少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经将这浅显的话语转化成了一幅幅动人的场景,古人的一言一行,景物的美不胜收,已然令懵懂的孩儿心生向往。殊不知,在这抑扬顿挫的声韵里,一个新世界也就此打开。
少年·领悟
一路奔跑着成为少年,读过的书渐渐多了,走过的路也渐渐远了,这时翻读《唐诗三百首》也渐渐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唐诗是多样的,诗意存在于大千世界之间:长烟落日,黄河远去,羌笛声声呜咽,诉说着塞外没有春意的凄苦;明月照松,空山新雨,江南流水四季自是一番姹紫嫣红;机中织锦,碧纱如烟,泫然欲泣的女子在月夜思念远行的夫君;楼前雨露,长安城里,五陵年少胯下的白马发出欢乐的嘶鸣……千百年前的画面就这样通过一首首唐诗浮现在我眼前,按照遥远的文字指点,自己竟然也能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不曾想过,年少懵懂的自己,竟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唐诗让我认知了自己,更让我领悟到了万物有灵,天地之美。
青年·深思
手中的诗篇泛黄,少年的青涩逐渐褪去,一路与诗歌相伴而行的青葱岁月,我又获知了许许多多。提起唐朝的诗人,怎么也绕不过李白杜甫等人。而仔细品读,你会发现动人的不仅是词句,还有诗歌背后的情感与品格。
李白,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为此他曾发出内心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蔑视。然而诗人的乐观精神又足以使他超越和战胜忧患意识。这位伟大的漂泊者从悲伤中走出,选择用他的诗笔展现大唐的山水,来丰富当今人们的精神世界。
杜甫,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敢于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甘愿为解救人民于苦难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面对人民的苦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他静静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向世间发出沉痛的悲叹。他的笔墨,唤醒了当时乃至后世之人的家国情怀。
然而唐诗远不止三百首,唐代也绝不仅只有这两位诗人。李白的自由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王维的超然物外,白居易的直白显露……诗人们的闪光点早已融入唐诗中,而当今的我们,是否读懂了什么呢?又是不是应该读懂什么呢?
唐诗三百首,是繁花云霓,也是心灵归宿。年岁依旧在增长,对诗的领悟,未完待续……
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4今天我和大家所分享的书中有这样几首传世名篇《春晓》《静夜思》《绝句》,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是什么书了,不错!就是《唐诗三百首》。
唐诗的出现,标志着华夏那久远高大的历史之树上,又添上了一朵怒放的鲜花,此花有“长堤春水绿悠悠”的恬静;有“更上一层楼”的勇气;又有“黄昏独坐海风秋”的孤独与凄凉。
这是我国文化所酝酿出的陈年美酒,饮一口,沁人心脾;这是我国文化所谱写出的华美乐章,奏一曲,如花似锦;这是我国文化所描绘出的精美图画,看一眼,如游仙境。
是啊!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多的绝唱,为什么我不去发扬光大呢?找到答案了!是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不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心中的烦恼越来越少了,如果把杜甫的“浪漫主义”和李白的“现实主义”放在今天,恐怕都会成为无病呻吟。毕竟他们生活在封建主义的时代。
时代进步了,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人们的眼界也看阔了。
古人的经典就应传承下去,让华夏儿女都知晓他,学习他,爱护他!
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5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也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王’和诗魔之称。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的`意思是:多么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岁岁循环不已,野火虽将那大片枯草烧的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速的长势重新覆盖大地。虽然古道成慌,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复青春,行路人看见齐齐芳草而想起了离愁别苦,似乎着每一片草叶都包含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