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精选5篇)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PPT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能随口背诵出一两首含有春、花、秋、月的古诗词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古诗词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精选5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范文第1篇

1.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掌握一定的答题模式与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PPT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能随口背诵出一两首含有春、花、秋、月的古诗词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古诗词是我们的祖先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如今古诗词鉴赏成为中考语文的一个重要考点,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专题复习。

(二)板书课题:“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三)2012年古诗词鉴赏考题回顾(以桂林市中考语文为例)。PPT课件展示: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7.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8.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B.“横”写广度,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拥”写高度,风雪载途,英雄失路。

C.颈联虽隐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但苍凉的画面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D.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用叙述手法入诗,体现了韩愈诗“以文为诗”的特点。

(参考答案:7.D ;8.C)

教师分析:同学们,2012年桂林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总赋分为6分,以选择题(客观题)的形式呈现。考核的两个方面是“内容理解”和“赏析”,涉及到这首诗的字词理解、诗人的感情把握、词语的表达效果、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内容。

(四)明确中考古诗词鉴赏的考点、答题原则和命题趋势(以桂林市中考语文为例)。PPT课件展示: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三大考点:

1.字词赏析(主要是关键字词、名句、典故等的理解和评价)

2.情感体味(联系创作背景、诗人的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等)

3.品味鉴赏(从某一角度,如: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对古诗词进行赏析或评价)

答题原则:1.调动积累,记忆理解;2.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命题趋势:根据《2013年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细则(语文)》,201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题2题,赋分5分,题型和往年不同,全为主观题。

(五)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指导,练习巩固。

1.专题指导一:字词赏析。PPT课件展示:

例一: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考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见”是看见的意思。南山是在诗人采菊的间隙,不经意间闯入诗人的眼帘,这美景不是诗人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之见。这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答题模式指导:字词本义+语境意+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或心境

练一练,PPT课件展示: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考题: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学生答题,教师巡堂,了解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让学生在班里交流答题结果,教师评价,学生参与评价。

(参考答案:“割”是切断、划分的意思。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奇险,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对泰山的喜爱之情。)

2.专题指导二:情感体味。PPT课件展示:

例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考题: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本诗通过对早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答题模式指导:描写什么+ 表达/寄寓/揭露/赞美什么。

练一练,PPT课件展示: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考题:品析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先进行答题尝试,教师巡堂了解学生答题情况,让两位学生到黑板展示答题结果,学生点评,教师评价。

(参考答案: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无比热爱之情。)

3.专题指导三:品析鉴赏。PPT课件展示:

例三: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考题:请你对“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自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简要评析其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题模式: 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 +意象的……特点+表达(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练一练,PPT课件展示: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考题:“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王国维誉为“天然奇偶”,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采取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到黑板书写答题结果,看看谁答题用词精准,答得流畅,答得圆满,教师评价、总结。

(参考答案:这两句话对仗工整,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六)方法拓展:识记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所蕴含的感情。PPT课件展示(要求学生朗读后,抄写下来):

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 :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

(七)谈收获:同学们,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在学生的畅所欲言后,教师小结本节课(课件展示总体板书),宣布下课。

(八)总体板书。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三大考点:字词赏析、情感体味、品味鉴赏

答题原则:调动积累,记忆理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范文第2篇

诗歌的鉴赏资1988年以来,一直是高考重要考题。94年以前,重在考查排列、对偶、炼字、背诵、用典、文学常识等,94年以后,则重在对诗歌进行鉴赏评价。而真正侧重从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是从1999年。自2002年起,则由客观题转变为主观形试题。题量也加大,分值也增多。下面结合相关试题,浅谈几点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置疑角度,以期为考生提供帮助。

一、从重点词语处置疑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只有充分地理解古典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才能较为准确地鉴赏诗歌。因而,理解重点词语便成为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置疑角度。

例如: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的试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问题: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分析】:古典诗歌往往寓情于景,每句诗都有它的意境,且意境与意境之间均有紧密联系,只有充分地理解词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境。根据诗意可知,这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故用“铺”更准确、形象。运用“铺”字,更能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二、从关键语句处置疑

所谓的关键语句,多指诗词中的“诗眼”句,即能揭示诗的主旨、艺术内涵的语句。这些句子多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内涵。

例如: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更漏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问题:“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关键语句。这一句在文中起着关键作用,意思是:秋夜三更

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点示了诗的内涵。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三、从诗词意境上置疑

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鉴赏诗歌,重在领悟诗的意境,能够领悟诗词的意境就能准确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所抒发的感情。因此,探究诗词意境便成为考查点。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竹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常水阔知何处?

问题:(1)在词的上片中,词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的意境。

【分析】(1)略。(2)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艺术境界。答案: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劲厉肃杀、景的萧索、人的孤独交融在一起。不仅如此,词人有出人意料地展现一片无垠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三句尽管包含着望而不见的伤离愁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洗炼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

四、从表达技巧处置疑

古典诗歌十分注重讲究表达技巧。鉴赏诗歌,也应该辨析诗的表达技巧,而要想准确地辨析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就必须要掌握各种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了解相关修辞,掌握相关术语。在试题的设置中,置疑点往往为描写或抒情。

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题:诗人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早春草色?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首先该诗从视角的变化写草的有无。远远望去,隐隐泛着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来。兼摄远近,空处传神。其次,把“烟柳”和“春草”进行对比,突出具有朦胧之美的早春草色。

五、从思想感情处置疑。

感情对于诗而言,犹如人之血液,花之水分。它是诗歌的生命。古人云:诗言志。诗人写诗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为抒发自己的感情。因而要鉴赏诗歌,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要想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以人为本,仔细品味诗人的情感。在试题的设置中,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为置疑点。

例:5.阅读王安石词《浪淘沙令》,完成试题。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词中“伊吕”指辅佐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此词,正推行变法。

问题:这是一首咏史词,凡咏史之作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达王安石怎样的情感?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文中的伊尹和吕尚之所以建功立业,除自身的才干外,更重要的是遭逢明主。王安石当时正在推行自己的变法主张,当然首先要取得宋朝皇帝的支持。因而该词正表现出王安石的这一希冀以及他推行表法的决心和勇气。

六、从风格流派置疑

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自有不同的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的创作时期或不同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同。因而,欣赏诗歌的风格也便成为高考的置疑点。

例: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问题:(1)作者苏轼,开创宋词派的词风。我们读过他的代表作和。

(2)这首词在写作技法上用的诗词家常用的。

(3)本词的艺术风格是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风格及其它。参考答案:(1)豪放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2)以有声衬无声,以动景衬静景(3)豪放而飘逸。

七、从分析形象处置疑

与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能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主人公,而最多的却是诗歌中描绘的景或物。无论怎样,诗歌中的形象都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而只有真正地了解诗歌的形象,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思想。于是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便成为高考的置疑点。

例: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的首两句描绘了的环境。

(2)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分析古代诗词的形象。通过读诗,从中可见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八、从构思结构上置疑

鉴赏诗歌首要条件是读懂作品,即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这包括诗歌的写作构思,也包括诗歌的即景抒情、由事转议等等常见的结构方法。因此在阅读诗歌时,我们既要注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法,还要注意诗歌的意义上的单元划分,结构上的总结和前后照应等内容。因而,分析诗歌的结构便成为高考的置疑点。

例: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题:试谈谈这首词怎样表达词人的志向和情操?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分析古代诗词的结构。全词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词句写出了梅的风格神韵,写出梅花的高风亮节。其实这正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表现了此人品格的骨膏,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谄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九、从语言艺术处置疑

诗歌的语言是构建诗词的基本要素,犹如文学的大门,只有充分地鉴赏语言才能探索到文学殿堂的真善美。因而,评价作品的选词炼句的功夫、修辞格的运用及其效果、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含蓄性、凝练性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便成为高考得置疑点。

例: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试题。

天仙子张先

是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问题:(1)这首词的上片中,“送春春去几时回”句中的两个“春”字,结合上下文来看,含义并不一样,前一个“春”指,后一个指。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遣词造句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请从炼字的角度谈谈“弄”字的妙处。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语言艺术。(1)的前一个指季节,大好春光。后者既指年华的易逝,,又指美好往事的青春时光。而(2)在有月而多云的暮春之夜的特定情况下,阴云笼罩,暮色迷茫,花的丰姿神采未必能尽情地表现出来,但是忽然出人意料,云开天际,大地上顿时呈现皎洁的月光,再加上风的助力,使花在月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使其姣妍丽质一下子摇曳生姿,这自然给世人带来意外的欣慰。一个“弄”字就传达出了这种特有的情态。

十、从运用典故上置疑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运用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练,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因而高考出题者常常在运用典故处置疑。

例: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

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问题:“别来沧海事”中的“沧海事”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言别”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范文第3篇

1 识记文学常识;2 理解诗句含义;3 体悟作者情感;4 表述诗词意境;5 赏析诗词语言:6 理解诗词内容;7 分析写法技巧;8 想象景物画面;9 把握景物特点等。

[新题演练]

一、曹操《观沧海》鉴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吟咏的是什么志向?最能抒发这一志向的是哪几句?

2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前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B 作者写山岛、草木、秋风都是为了写大海,写出了大海的生机勃发、变化万千的特点。

C 全诗以一个“观”字统领全篇,写了作者登山的所见所感。

D 全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运用想象、夸张手法,意境开阔。

3 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王维《使至塞上》鉴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本诗从内容看属于________诗。

2 本诗颔联既言其事,又写其景,更表其情,言“_______”“_______”之事,从“_______”和“_______”的自喻中可看出作者的抑郁之情。

3 苏轼评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并对此联作简要赏析。

_______

三、杜甫《望岳》鉴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没一个“望”字,但句句向岳而望。首联写远望泰山之色――_______;颔联写近望泰山之势――_______、_________;颈联则写细望之景――云气升腾、薄暮鸟归;尾联写出极望之情――______________。

2 请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割”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常被人们传诵,说说它蕴含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以文论人:本诗写于杜甫年轻时,透过本诗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年轻时有着怎样的理想?

四、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鉴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 本诗通过早春的景物____、____,与暮春的景物____相对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 本诗中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篇的绝妙佳句,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它所描绘的景象。

4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绝胜烟柳满皇都”。

五、《观刈麦》鉴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 本诗作者____,字____,号____,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劳动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惜”字用得非常好,请简要赏析。

4 诗歌题目是“观刈麦”,除写刈麦者之外,还写了一个拾荒者,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个“愧”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鉴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本诗紧扣“春行”,诗人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是春“水”、树上是春“_______”、空中有春“_______”,堤岸有存“_______”、春“_______”,作者最后以“_______”二字直抒胸臆,又以“_______”几个字表明景物美不肚收,诗人流连忘返。

2 有诗评家指出:中间四句闲笔太多,“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删去更好。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3 “乱花渐欲迷人眼”,“乱”字应作何解释?

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诗写的是早春。“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早莺”“新燕”说明这两种鸟刚刚从南方飞回;“没”表现了花团锦簇的情态。

B 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来描绘钱塘湖初春景色。

C 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绿杨阴里白沙堤”。

D 全诗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七、晏殊《浣溪沙》鉴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作。上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词可以看出词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见景物,重在抒今日感伤。

2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原因之一在于情中有思。请以“夕阳西下几时回”为例作简要赏析。

3 找出本词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说说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八、苏轼《水调歌头》鉴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2 你认为本词被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写法和思想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词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全篇皆是佳句,请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4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上片写望月寄思。幻想仙游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会与希望,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能表现词人美好的愿望。

C 词中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的流转,光影的移动,时间跟着推进,让人无眠而情生。

D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古诗文名句默写

朱敏

[锁定考点]

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考查范围为新课程标准规定的16篇文言文和34首古诗词。题型以填空题为主。默写方式主要有四种:1 直接型默写题。要求考生直接默写出指定文句,其形式为写上(下)句或写中间句。2 理解型默写题。这类题通常给出要求,要求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考生不仅要熟悉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回答。3 运用型默写题。设置具体语境,要求考生选择恰当的语句填空。4 归类型默写题。这类题具有迁移性和综合性,答题时要根据指定的类别写出若干诗句来。

要求默写的诗句有以下几类:写景名句、含有某种哲理的名句、抒发某种情感的名句、具有某种特殊表达作用的名句等。

[新题演练]

一、直接型默写题

1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 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 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6 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7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8 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9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 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1 曾子曰: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12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3 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4 苟个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15 ____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 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7 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 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8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19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范文第4篇

一、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峰

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开始,经过长时期的酝酿和演变,到唐代登上了繁荣的高峰。[1]1唐诗选本之多,盖无出其右者,而尤以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传播最广。邵祖平、陈寅恪、闻一多、岑仲勉、王重民、任半塘、林庚、唐圭璋、程千帆、周勋初、袁行霈、吴世昌、邓绍基、张忠刚、陈伯海、萧涤非、霍松林、马茂元、傅璇琮、陈贻?{、罗宗强、莫砺锋、葛晓音、陈尚君、陶文鹏、尚永亮等现当代学者用力甚勤,对公众推广唐诗的热情接续前贤。作为有唐“一代之文学”代表,唐诗独特的艺术成就已得到历代学者的公认。[2]对青少年而言,书店里学习读物销售长盛不衰的,除《新华字典》外,大概就是唐诗鉴赏类图书了。

近50年来,以中华书局《全唐诗》标点本、《全唐诗外编》、《全唐诗补编》为标志,大批唐诗整理、选注和欣赏本问世,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唐诗选》 、刘逸生《唐诗小札》等,而萧涤非主编《唐诗鉴赏辞典》的问世,则将唐诗鉴赏热推向高潮。岳麓书社《唐诗三百首新编》、山西人民出版社《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 、复旦大学出版社《唐诗三百首全解》 、文化艺术出版社《增订注释全唐诗》 、浙江文艺出版社《唐诗选注》,更是普及与提高兼顾之作。然而,综合体现大众视角、学术视角、文学视角和现代视角的,还是王兆鹏等人的《唐诗排行榜》(中华书局2011年版)。

《唐诗排行榜》运用统计学、传播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等指标,测评出从唐代至今最有影响力、最受关注的39位诗人创作的前100篇唐诗,见表1。

表1 《唐诗排行榜》中的前100名唐诗

排名 作品 作者 排名 作品 作者 排名 作品 作者

1 黄鹤楼 崔颢 34 锦瑟 李商隐 67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2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35 寒食 韩? 68 长安秋望 赵嘏

3 凉州词(黄河远上) 王之涣 36 石头城 刘禹锡 69 山行 杜牧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 37 鹿柴 王维 70 鸟鸣涧 王维

5 登岳阳楼 杜甫 38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71 凉州词(葡萄美酒) 王翰

6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39 赤壁 杜牧 72 山石 韩愈

7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4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73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8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41 旅夜书怀 杜甫 74 兵车行 杜甫

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42 马嵬 李商隐 75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0 蜀道难 李白 4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76 从军行(青海长云) 王昌龄

11 次北固山下 王湾 44 蜀相 杜甫 7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2 枫桥夜泊 张继 45 望蓟门 祖咏 78 长安春望 卢纶

13 终南山 王维 46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沈?缙? 79 晚次鄂州 卢纶

14 长信秋词(奉帚平明) 王昌龄 47 独坐敬亭山 李白 80 野望 王绩

15 登高 杜甫 4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81 贾生 李商隐

16 泊秦淮 杜牧 49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82 终南望余雪 祖咏

17 江雪 柳宗元 50 隋宫(紫泉宫殿) 李商隐 83 将进酒 李白

18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51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岑参 84 秋兴(玉露凋伤) 杜甫

19 乌衣巷 刘禹锡 52 春宫怨 杜荀鹤 85 登楼 杜甫

20 滁州西涧 韦应物 53 望岳 杜甫 86 月夜 杜甫

21 夜雨寄北 李商隐 5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87 北征 杜甫

22 燕歌行 高适 55 逢入京使 岑参 88 过香积寺 王维

23 琵琶行 白居易 56 春望 杜甫 89 竹枝词(杨柳青青) 刘禹锡

24 观猎 王维 57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90 从军行 杨炯

25 出塞 王昌龄 58 闺怨 王昌龄 91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26 过故人庄 孟浩然 59 终南别业 王维 92 春夜喜雨 杜甫

27 长恨歌 白居易 60 无题(相见时难) 李商隐 93 送魏万之京 李颀

28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61 江南春绝句 杜牧 94 早雁 杜牧

29 石壕吏 杜甫 62 春晓 孟浩然 95 雁门太守行 李贺

3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63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96 行经华阴 崔颢

31 静夜思 李白 64 商山早行 温庭筠 97 秋登宣城谢?I北楼 李白

32 咸阳城东楼 许浑 65 使至塞上 王维 98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33 山居秋暝 王维 66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99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100 羌村(峥嵘赤云西) 杜甫

资料来源: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著《唐诗排行榜》(中华书局2011年9月版)

诚如王兆鹏先生所言,给文学作品排座次、定甲乙,并不是当今才有的时尚,而是古已有之。至少从唐代起,宫廷和民间就常常举行诗词竞赛。而杜甫《戏为六绝句》之“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排行榜。[3]虽然作者早就言明,排行榜只能在相对意义上说明问题,而不能说排名前列的作品的价值意义比居后的作品高,[4]但《唐诗排行榜》出版后,还是引起学术界和读者的争议。[5]争议的焦点是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在古代文史领域的应用问题。其实用定量方法研究古典诗词,并非自《唐诗排行榜》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的多元交叉是时代趋势。笔者认为,争议大多揭示的还是对唐诗理解、欣赏的差异,显现出认识、赏读唐诗的新维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尚传播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电影:现代艺术之林的常青藤

电影诞生仅有一百多年,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雕塑等古老艺术相比,还十分年轻,但却是最有魔力的艺术门类。从无声短片到有声巨制,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宽银幕到环幕、从影院到院线、从电视电影到数字电影,从3D到4D,是现代艺术之林之中名副其实的常青藤。

唐诗题材在当代表演艺术中也不鲜见,如话剧和电视剧《李白》、电视剧《诗圣杜甫》、纪录片《唐韵》《杜甫》等,甚至有人认为唐诗影响了世界电影:以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和岑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启发了约翰福特等一大批西部片导演;连詹姆斯卡梅隆也通过《泰坦尼克号》致敬了白居易,此片将《琵琶行》的故事颠倒性别重讲了一遍。[6]

微电影是指在新媒体时代,为契合现代人碎片化的休闲时间和收视需求,“微规模”制作(较于传统电影投资少、制作周期短)、“微平台”(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移动视频平台)播出、“微时长”(短则一两分钟、长则三四十分钟)放映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7]微电影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一次电影解放,它使人人都是艺术家成为可能。

微电影与“微”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摄影、微支付、微社区等。有研究指出,微电影作为新生事物,成长在近五年,相关研究从近两年开始,但其初始形态 2002 年便已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8]2011年以来,国内微电影每年都以数千部的规模在互联网播出。

主题是一部微电影的灵魂,它作用于人的心灵。“优秀的微电影一定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反思在里面。真、善、美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最高理想,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指向”。[9]唐诗极丰富的情感主题跨越时空,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可成为后工业“微时代”心灵的晴雨表。

实际上,运用网络传媒手段(主要是动画)传播唐诗起步较早,如《新编唐诗三百首》(少儿动画版),每集2分钟左右;《少儿动画唐诗》每集一般不超过10分钟,而系列动画片《唐诗故事》,则是从一百多位诗人的一千多首诗中,选取十几首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名篇佳作进行创作,但严格说,这些视频短片还不属于唐诗微电影层次。

三、经典:“唐诗微电影”再创造

(一)唐诗微电影项目的背景

2013年5月,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正式上线开播;6月,大型公益性传统文化普及项目《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以下简称“唐诗微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启动;9月,第2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教育与微电影发展论坛”在武汉召开;12月,唐诗微电影之《春风吹又生》、《悯农》、《游子吟》、《梧桐影》、《斜风细雨不须归》、《凉州词》在河南省济源市开拍。2014年4月,《离梦杳如关塞长》、《天街小雨润如酥》在四川省三台县完成拍摄。

唐诗微电影项目甄选初、盛、中、晚唐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每集长度大约15分钟。见表2。

表2 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片目

集次 微电影 唐诗 集次 微电影 唐诗

1 李世民/疾风知劲草 赐萧?r 55 卢纶/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2 卢照邻/万古催残君炬知 行路难 56 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 闺情/听筝

3 杜审言/今春花鸟作边愁 渡湘江 57 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 春夜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4 李峤/千里照相思 送崔主薄赴沧州 58 李益/别来沧海事 喜见外弟又言别

5 骆宾王/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 59 孟郊/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6 王勃/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0 孟郊/谁言寸草心 游子吟

7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 题滕王阁 61 陆羽/千羡万羡西江水 六羡歌

8 宋之问/劳者自为歌 渡汉江/旅宿淮阳亭口号 62 武元衡/春风一夜吹乡梦 春兴

9 陈子昂/今日狂歌客 渡荆门望楚 63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思

10 陈子昂/岁华尽摇落 感遇 64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1 沈?缙?/更教明月照流黄 独不见 65 韩愈/安得至老不更归 山石

12 贺知章/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 66 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 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 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 67 柳宗元/骚人遥驻木兰舟 入黄溪闻猿/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14 张说/天歌起大风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 68 柳宗元/江流曲似九回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重别梦得

15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望月怀远 69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 江雪

16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 凉州词 70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

17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登鹳雀楼/凉州词 71 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 西塞山怀古

18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72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竹枝词

19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宿建德江/春晓 73 白居易/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20 孟浩然/待到重阳日 过故人庄 74 白居易/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21 李颀/雨雪纷纷连大漠 古从军行 75 白居易/春来江水绿如兰 忆江南

22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七首 76 白居易/来如春梦几多时 暮江吟

23 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77 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

24 王湾/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 78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 大林寺桃花

25 王维/空山新雨后 山居秋暝/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79 李绅/锄禾日当午 悯农

26 王维/客舍青青柳色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 80 薛涛/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友人

27 王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观猎 81 薛涛/同心莲叶间 池上双凫/寄赠薛涛

28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82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 离思五首其四

29 李白/日月照耀金银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 83 元稹/莺藏柳暗无人语 古艳诗二首其一

30 李白/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 84 贾岛/僧推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31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史郎中聆听黄鹤楼上吹笛 85 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 寄韩潮州愈

32 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86 崔护/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

33 李白/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87 李贺/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

34 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 赠汪伦 88 李贺/蓝溪水气无清白 老夫采玉歌

35 李白/炉火照天地 宿五松山下荀温家/秋浦歌 89 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

36 李白/我歌月徘徊 静夜思/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 90 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 题金陵渡

37 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 别董大 91 卢仝/乘此清风欲归去 七碗茶歌

38 高适/男儿本自重横行 燕歌行 92 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 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

39 刘长卿/风雪夜归人 长沙过贾谊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3 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清明

40 杜甫/会当凌绝顶 望岳 94 杜牧/天淡云闲今古同 题乌江亭/赤壁/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41 杜甫/尘埃不见咸阳桥 兵车行 95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42 杜甫/城春草木深 春望 96 杜牧/多少楼台烟雨中 过华清宫三绝句/江南春

43 杜甫/暮投石壕村 石壕吏 97 温庭筠/水中莲子怀芳心 苏小小歌/杨柳枝

44 杜甫/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 98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

45 杜甫/好雨知时节 春夜喜雨 99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46 杜甫/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00 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47 杜甫/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其一 101 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乐游原

48 杜甫/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102 贯休/万叠仙山里 怀武僧

49 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 碛中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03 罗隐/三千年后知谁在 自谴/蜂/黄河

50 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4 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 菩萨蛮

51 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105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 台城

52 顾况/玉楼天半起笙歌 宫词 106 杜荀鹤/零落岸边芦荻花 溪岸秋思

53 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107 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不第后赋菊

54 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 108 吕岩/今夜故人来不来 牧童/梧桐影

唐诗微电影项目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36部。有的作者被摄制为多集,突出者如第一单元李白9集、第二单元杜甫9集、第三单元白居易6集。就每一集言,1集1首是主流,但也有1集含二三首的情况。多位著名演员参与影片演出,并有108位著名书法家、画家为唐诗挥毫泼墨,108位作曲家为唐诗配乐谱曲,108位歌唱家来演唱。希望通过这种“诗、书、画、情、景交融,视频、音效声情并茂”的方式,打造出一个立体高端的文化产品。那么,与《唐诗排行榜》有哪些关联呢?

(二)唐诗微电影的经典选择

1.从著名诗人选择看

《唐诗排行榜》前10名作者杜甫、王维、李白、李商隐、杜牧、孟浩然、王昌龄、刘禹锡、白居易、岑参悉数入选“唐诗微电影”,诗人群体有所扩大(由39人到58人),特别是薛涛的选入,打破了女诗人的缺席,具有重要意义。但《唐诗排行榜》第一名《黄鹤楼》却未入选,况且“唐诗微电影”中崔颢一诗未选,而在《唐诗排行榜》崔颢有2首入选。其他如常建、许浑、韩?、祖咏、赵嘏、王绩、杨炯、司空曙8人,“唐诗微电影”亦无作品。难道正应了王兆鹏先生所坦言,《唐诗排行榜》数据肯定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参考性的答案。

文学经典有“恒态经典”和“动态经典”之分,具有典范性、原创性、思想性、可读性、长效性、包容性特征。[10]唐诗微电影增加了在唐代不能算作文学史上著名诗人的李世民、黄巢、吕洞宾3人的作品。平心而论,好处是范围更广,更符合大型文化普及项目的要求;坏处是恐怕会引起唐诗经典的误读,有伤文学经典传播本义。

2.从经典作品选择看

与《唐诗排行榜》相比,“唐诗微电影”108部演绎136首作品,容量增大。除了上面提到《唐诗排行榜》9诗人未选和同选作品之外,即使是同一作家的作品,选择篇目也有不同。如《唐诗排行榜》前10名中,第4名《登岳阳楼》(杜甫)、第7名《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第10名《蜀道难》(李白)就未选入“唐诗微电影”。这与我们日常读唐诗的感觉不太相符,从这一点来说,“唐诗微电影”在经典作品选择方面亦有偏颇。当然,从大众传播角度来说,“唐诗微电影”更侧重对故事和情节的关注,在实际运作中,可能促使其牺牲诗歌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时尚: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

(一)唐诗微电影的时尚表达

从审美形式看,读图时代的到来、阅读方式的转型和新兴媒体的强势,使唐诗微电影用现代手段创新唐诗阅读方式,更适应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映需求,成为创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典范之举。

从内容表达看,唐诗微电影播出时增加文化学者、国学大家、执行导演、吟诵嘉宾和访谈等内容(加上15分钟核心视频,总长度为45分钟),帮助观众进一步加深理解,更加丰富了唐诗微电影的思想和内容,也能在浮躁的社会氛围里让更多人接触和接受唐诗。[11]此言不虚。

(二)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

唐诗不仅是唐人一代的诗歌,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缩影。千年以来,唐诗经典呈现的是一条选本传播、书画传播、音乐传播、影视传播、网络传播的进程图。布鲁姆斯说:“没有经典,我们会停止思考。”[12]唐诗微电影,在观照传统文化资源的景观里,可谓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

唐诗微电影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效益并重,是近年少有的大项目。从样片《人面桃花》和《天地一沙鸥》片花来看,画面较为精美、音乐充满情感,但在编剧创意、演员选择、摄像技术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譬如富大龙饰演杜甫,阅历感稍嫌不足;人面桃花女演员,画面给出的一个面部特写韵味不足。恐怕是从编剧、导演到演员,还不能真正拿出院线大片的精致投入来做的缘故。好在项目组还计划在节目安排播出的同时开展投票评选,重新注资拍摄其中最优秀的10部作品,进军院线。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试从木芙蓉“倚风自持”、“朝开暮落”、“浑身是宝”等自身物性,结合历代诗词中相关歌咏所赋予木芙蓉的花格,通过分析《红楼梦》的相关描写,为佐证木芙蓉为黛玉之征提供新的依据。

关键词:木芙蓉 水芙蓉 林黛玉 《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芙蓉”一名二指:出于水者,是水芙蓉;出于陆者,是木芙蓉。木芙蓉冬凋夏茂,及秋半始着花。曹雪芹对此两种花分得很清楚,如《红楼梦》第七回薛宝钗谈到冷香丸的制作时就说需要“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关于黛玉究竟为水芙蓉还是木芙蓉,时至今日颇有争议,本文拟结合木芙蓉的自身物性及历代诗词关于木芙蓉的题咏,为佐证林黛玉为木芙蓉提供新的支持。

一 倚风自持:“鳌背三山独立名”

水芙蓉自古备受人们的青睐,有“花中君子”之誉。相对于水芙蓉的高知名度,木芙蓉愈加显得落寞,但木芙蓉不妄自菲薄,“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回顾水华似相傲,耐寒还属木芙蓉”(《右

树归鸦》)。虽然“本自江湖远,常开霜露余”(霍总《木芙蓉》),“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崔橹《山路木芙蓉》),却不怨天尤人,而是满溢着一种洒脱、充实与自得:“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柳宗元《芙蓉亭》),“逍遥独抱拒霜姿”(申时行《小园看芙蓉》), “晓雨洗新妆,艳艳惊衰眼,不趁东风取次开,待得清霜晚”(叶梦得《卜算子》),“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陈襄《中和堂木芙蓉盛开戏呈子瞻》), “承露愈幽艳,被霜增华滋。虽微后凋操,讵先秋草萎”(杨宏道《袁易静春堂木芙蓉》),“千林归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苏轼《和陈述古拒霜花》)。

木芙蓉秋江寂寞而不怨东风,宠辱不惊、不肯流俗,坦坦荡荡的洒落情怀,“可称俟命之君子矣!”(《广群芳谱》)“俟命君子”出自《中庸》: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所谓“居易以俟命”即是指素位而行以等待天命,而不像小人那样铤而走险,投机以取巧。木芙蓉“宛若美人,摇摇天际,敛唇扬蛾,流影揄袂,飘乎多思,静若有待……”(毛奇龄《木芙蓉赋序》),“临流谁为容,倚风犹自持”(杨宏道《袁易静春堂木芙蓉》),“渚宫仙子耐清寒,笑倚西风脸渥丹”(管时敏《木芙蓉》)。君子可以素位以待,其一是来源于“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的自信,即使现在无人赏识、孤独落寞,但总会有一天自己的才华、自己的“美”会被发现,“谁怜不及黄花菊,只遇陶潜便得名”(黄滔《木芙蓉三首》);其二是君子“不趋时以逐荣”的高洁,“脉脉怀春情,悄悄惊秋怨,岂无桃李媒,不嫁惜婵媛,悠哉清霜暮,共抱兰菊恨”(党怀英《西湖芙蓉》)。

正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样,“君子居易以俟命”体现出“儒道互补”的中国文化精髓。达时要积极用世而兼济天下,穷时也能顺时知命而独善其身,这种进退取舍体现出君子处世之道的高妙智慧。但“居易”不是目标,“独善”也不是归宿,“俟命”才是最终的企望。无人赏识的孤寂、自我实现不得的躁动,美人迟暮的惊惧都是欺瞒不了的: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崔橹《山路木芙蓉》),“奈无情,风共雨,送新霜。嫁晚还惊衰早,容易度年芳。祗恐韶颜难驻,拟倩丹青写照,谁唤剑南昌”(王寂《水调歌头》),“春色不为主,天香难动人。丹枫见流落,黄菊坐因循。莫讶偏相爱,衰迟似我身”(陶弼《木芙蓉》),“紫茸排萼露微红,不比春花对日烘,冷落半秋谁是侣,可怜妖艳嫁西风”。木芙蓉要实现自我,尽情挥洒,努力绽放出最美的色彩,纵使深秋萧瑟,纵使只有一天短暂的生命:“丰肌弱骨与秋宜,宿酒酣来不自持,岂为严霜成槁质,要凭初日发妍姿”(蒲道源《红芙蓉》)。

《红楼梦》中的宝钗和黛玉皆因亲戚关系寄居贾府,不可避免会遇到谁更受欢迎、更受重视的问题。不同的表现、展示自我的方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性格。薛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八面玲珑,善与人打交道,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对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察言观色,顺从讨好。第二十二回,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吃完饭点戏,贾母先叫宝钗点戏,“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脂砚斋批道:“看他写宝钗,比颦儿如何?”“是顺贾母之心也”;对同辈,她周到打点,时常接济。“海棠诗社”轮到史湘云做东道主时,正值湘云手头拮据,宝钗慷慨解囊,助其解燃眉之急,无怪乎第二十回史湘云对黛玉说,如能挑出宝姐姐的不好就伏了她;对丫鬟,拉拢收复,这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而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不是不会,而是不愿处心积虑地去周旋于各种人际关系中,和宝玉一样,不肯在这些人事上下工夫。如果她愿意,她也懂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如第三回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就自违前言,“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如果出自真情实意,她也懂得抚慰人心,如第四十五回,前来探病的宝钗攻破了病中黛玉的感情防线,承认自误而误人,所以当宝钗打发婆子给黛玉送燕窝,黛玉也会真诚地感谢,“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并命人给她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相较而言,宝钗的处世待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交际功能,而黛玉的喜也好,怒也好,虽有时难免逆他人之意,却是一片风光霁月、澄澈透明。黛玉一直在追求和等待的是自我才华的展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第十八回元春省亲,让大家赋诗,“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想要表现的是自己的才华,希望通过才能的展示,受到肯定、重用和欣赏。在第四十八回,香菱要黛玉叫她作诗,黛玉欣然允诺,并且毫不谦虚地说:“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还教得起你。”在第五十回林黛玉作的《谜》,“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更是显现了希望能为“主人”效劳而建功立业的心态。

木芙蓉“不趋时以逐荣”,黛玉不左右逢迎以取巧,而是通过自己的奋发和大展其才以期赏识,两者一也!

二 朝开暮落:“明媚鲜妍能几时?”

木芙蓉虽能拒霜,但花期很短,易落,“秋半著花,花时枝头蓓蕾不计其数,朝开暮谢”,因此木芙蓉也就有了夭折之征,“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悲”(赵彦昭《秋朝木芙蓉》)。

《红楼梦》中的黛玉聪明美丽,孤标傲世,却纤弱多病。黛玉是绛珠仙子投胎转世,纤弱的绛珠小草是她的基本象征物,生命力非常脆弱,就像一朵在秋风中不胜哀愁而摇摇欲坠的木芙蓉。

书中第三回写众人眼中的黛玉“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脂砚斋批道:“草胎卉质,岂能胜物耶?想其衣裙,皆不得不勉强支持者也。”《葬花吟》中的“花谢花飞花满天”,“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无不是对花期太短,花易凋谢的哀伤。哀花实则自哀,清人明义《题红楼梦》诗里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黛玉这首抒情诗,实际上也是隐示其命运的谶语,暗示着她的早夭。第七十回的《桃花行》更是显示黛玉离夭折已为时不远: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这样凄厉的哀音,无怪乎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到了“一声杜宇春归尽”,群芳都将陆续凋零,而最早离世的就是黛玉。绛珠仙子跟随神瑛侍者下凡时就说道: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她的生命因宝玉而存在,她的眼泪为他而流甚至达到“不自惜”的程度,“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这样的“任他点点与斑斑”,终究会“泪干春尽花憔悴”,“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泪尽而逝,只留下宝玉对“世外仙姝”牵挂不已。

作为黛玉之影的晴雯,在外貌、性格、气质等方面和黛玉有诸多相似之处,“寿夭”也是其一。书中第五回晴雯的判词为“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即明确点出。

木芙蓉“花时枝头蓓蕾不计其数”,如此灿烂夺目,却可惜“朝开暮谢”;林黛玉花容月貌,天下难得这样标致的人物却也“一朝漂泊难寻觅”,实让人“堪怜”!

三 浑身是宝:“堪怜咏絮才”

木芙蓉浑身是宝,花叶皆可入药,有多种功用。“木芙蓉属锦葵科植物,其花、叶和根均可入药,味微辛,无毒,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记载以木芙蓉为主药的芙蓉膏治“打扑伤损,肿痛紫黑色,久不退者”;芙蓉花树,能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芙蓉花有“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消肿毒恶疮,排脓止痛”等殊;芙蓉叶,功用与花相似,且“俗传叶能烂獭毛”;芙蓉根,也可入药;芙蓉茎皮,富含纤维,洁白柔韧,可纺织,制绳,造纸;芙蓉花,还可以当染料,“孟后主于成都城上遍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如锦绣。高下相照,因名锦城。以花染缯为帐,名芙蓉帐”。

而林黛玉的德、容、言、工、才,在大观园群芳之中也是“独殿群芳”、首屈一指。

1 黛玉之德。黛玉心地澄净,真实无藏,对宝玉,对宝钗,对丫鬟等,都是如此。张志在《林黛玉释名》一文中说到,“黛玉身上体现了信、智、礼、洁、仁等多种传统美德”。

2 黛玉之容。第三回王熙凤初见黛玉就惊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脂砚侧批:“这方是阿凤言语,若一味浮词套语,岂复为阿凤哉!”脂砚眉批:“‘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

3 黛玉之言。“妇言”在于不传是非,不论隐私。黛玉虽言辞尖刻,但从不背后论人,表里如一。虽不会曲意逢迎,但比那些口蜜腹剑、暗度陈仓之人不知要强去多少。

4 黛玉之工。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黛玉误会宝玉把自己之前给他的荷包送给小厮们,赌气拿起前日宝玉烦她作的那个香袋铰了一半。这香囊宝玉已见过,“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要知牛心左性的贾宝玉对这些小的大的活计可是非常有鉴赏力和分辨力的,功夫的好坏可逃不出他的法眼,袭人就说“那里哄的信他,他才是认得出来呢”。体弱的黛玉,因身体之故,女工作品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巧。

5 黛玉之才。诗社评诗,她总是名列前茅,受到众人的赞赏。黛玉的咏絮之才最为突出,毋庸多言。

正是由于木芙蓉具有不同于水芙蓉的自然物性,历代文人才赋予她独特的花品、花格,天才作家曹雪芹看到了林黛玉与木芙蓉人品与花品、人格与花格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才使得“不趋时以逐荣”、“似有朝愁暮落悲”的咏絮之才林黛玉成为绰约多姿的木芙蓉的不二化身。

参考文献:

[1] (清)汪灏:《广群芳谱》(卷三十九),上海书店,1985年版。

[2] (战国)曾参、子思:《中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年版。

[3] (清)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4] 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5] (清)吴谦:《医宗金鉴》(卷八十八),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