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关于春雨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先看课的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当你读到某个词语、某个句子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是否会忽而浮现出与这些词句相关的形象、情景和细节。比如,读到“白云”我们会想到蓝天,想到大雁;读到“圣诞节”,我们会想到新年礼物,想到童年往事……这节课,我想先来测试一下同学们的联想力与想像力,好吗?
板书:春雨
师:同学们,看到“春雨”这个词,你能联想到哪些和它相关的景物、场景或画面?
(有的想到花朵,想到绿草,想到田野;有的想到老师的话语,想到妈妈的教诲等等。教师不断启发,学生说得更丰富,更具体,更美。)
师:当我们的联想与想像沉睡的时候,写在黑板上的“春雨”不过是两个平常的汉字。一旦唤醒了联想,唤醒了想像,我们的思想就由冬天飞到了春天……
上课伊始,教者让学生放飞心灵,对“春雨”二字展开联想。因为活动契合了孩子的心理特征,所以学生仿佛做游戏一样,想像的翅膀飞得很高很远。既激发了想像和联想的热情,又增强了想像和联想的信心,还掌握了一些想像和联想的方法。很显然,学生想像和联想这一重要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更具匠心的是,教者出示的联想词是“春雨”,学生在天真烂漫的联想和想像活动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即将展开的《春夜喜雨》古诗的学习。古诗学习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上述活动既是这堂课不落痕迹的导入,也是对即将展开的古诗学习活动的一次热身。
再看整体感知环节:
师:杜甫这首诗,写的是“春雨”,标题可不可以把“夜”和“喜”字去掉,就叫“春雨”呢?请扣住诗句内容回答这个问题。
生:不能去掉。全诗突出“夜”之特点的诗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等。至于“喜”之心情,则渗透于全诗之中。
教者由“春雨”引导学生向“春夜喜雨”过渡,很自然地将“夜”和“喜”两个关键词凸显出来。让学生扣住诗句内容谈标题中的“夜”与“喜”字去掉行不行这样的问题,学生似乎水到渠成地明白了诗题的所以然,又把握了全诗的内容。依然不见教者“教”的痕迹。
进入赏析诗歌环节:
师: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圈点评注法进一步欣赏这首诗的妙处。
(1)先看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你觉得要圈哪个字?(生圈“知”“发生”)
板书:知――发生
师:“知”是什么意思?
生:知道,懂得,明白。
师:春雨会知道春天的到来吗?
生:不知道。在这里,诗人笔下的“雨”成了适时而来、善解心意的“好雨”。这是一种有生命、有感知能力的雨,诗人把春雨当成了人。
师:“发生”与现在讲的“发生”是一个意思吗?
生:不是,书上说“发”即“催发”,“生”即“生机”。发生,是催发生机,催发生长,催发生命。
师:春雨啊,它一到春天就催发生机。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思维从这间教室起飞,飞到春天的田野、河畔、山峦,看看有多少生命的生机被春雨催发了?
学生想像并描述诗意的情景。
教者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赏析诗句,借文下注释理解诗句,不见教者教方法,却见学生在自如地运用方法。更妙的是对“发生”一词的联想,让两个平常的汉字有了形,有了色,有了动态,有了情感。既丰富了学生对诗句的解读,又体现了一种大语文学习的思想。
(2)请同学们举一反三,你觉得颔联中的哪些关键词值得圈出来?说说理由。
板书:潜――润
师:如果将“随风潜入夜”写成“随风前入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生:有影响。“潜”,能写出春雨的轻盈、神秘、机灵、可爱。
师:这里的“润”相当于哪个词?
生:“滋润万物”“润泽万物”。
师:滋润是种怎样的过程啊?看得到吗?听得到吗?
生:看不到,听不到,只有心灵才能感觉得到。我们坐在温暖的屋里,听窗外春雨沙沙,敲打着窗棂,敲打着屋顶,那时候,多少花,多少草,多少新芽,多少嫩叶,多少树,多少生命都在像吸取琼桨一样吸收着春雨。那是无可替代的、大自然馈赠的生命养料啊!就像妈妈的乳汁滋养着孩子一样,春雨滋润着整个世界。
没有“潜”与“前”的比较,学生不可能顺利地体会到两词词义的细微差别,领悟到“潜”中包含的丰厚内涵。教者一个微妙的设计,让学生自悟自得的过程变得轻松而又丰富,赏析诗歌的方法也交给了学生。对“润物”词的想像,有着以上联想活动的异曲同工妙。然而这里似乎已经看到了学生通过以上的训练,形成了初步的想像的自动化。
(3)师:有人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一联没有写到春雨,好像跑题了。你的意见呢?
生:不,在写雨云。云越多,越密,雨下的时间越长。
师:将“云俱黑”中的“俱”改成“已”,将“火独明”中的“独”改成“皆”行吗?
板书:俱(已)――独(皆)
生:“俱”是“都”的意思,都黑了,说明云又多又密。“独”反衬出夜之“黑”。
师:这一联,对仗得特别好。对仗,是中国语言里特有的现象。今天我们过年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贴对联,那都是对仗。你能举出对仗的诗句来吗?你发现对仗有何规律?
关于春雨的诗句范文第2篇
苏舜钦在政治上属于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因此成为保守派攻击的对象。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十一月,苏舜钦遭保守派诬陷被捕入狱,后虽经多方营救,但还是被削职为民。不久,他携妻小南下。这首诗正是诗人回苏州途经淮中(今日江苏淮阴一带)时所作。这首写景小诗在宋人绝句中一向为人赞赏,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一首诗歌,特别是写景诗,首先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而景物的描写又运用了动静结合和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诗情荡漾、韵味深长的图画,既表现了自然美,又塑造了艺术美。
诗题为“淮中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写船停滞不前,诗人于古庙过夜的情景。
诗的前两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描写诗人白天行舟于淮河上眺望到的两岸景色。这时,春雨欲来,灰蒙蒙的天空像一层轻纱笼罩在草色青青、一望无际的淮河平原上。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必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让诗人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景象便印在诗人的心田了。
诗的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描写诗人傍晚泊舟古祠的所见所思。天色渐晚,阴云布满天空,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中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只见河里的水在船底迅猛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安坐古庙之中,听着满川风雨,看着春潮奔涌的水上夜景了。
诗中有画。绘画艺术所要表现的某些特征、色觉和光觉也体现在诗中。如“时有幽花一树明”一句中的“明”字,在古汉语中,“明”主要是指光而非指色,由于这树幽花是和阴沉的高天、青碧的平野对衬,则此花可能是白的,也可能是具有较强光感的颜色,如粉红的。苏舜钦的诗写所见,不但注意到了色,而且让人们感受到了光。阅读此诗时,我们必须细细体会,方能欣赏到美丽的画面。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但是,诗人在悠闲、从容的心态外,却另有一种如春潮一般的愤懑。
附原文:
淮中晚泊犊头
[北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选自《唐宋诗词选》)
阅读练习
1.前人评价说,“时有幽花一树明”的“明”字用得极妙,请结合前两句诗说明“明”字妙在何处。
2.“满川风雨看潮生”一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本版参考答案见下期
参考答案
《春野孤舟寂 无语看潮生》
关于春雨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26-008
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
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
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淫糜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注诗歌的题目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理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四、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
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就是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想象与联想等精神上的再创造,使之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
1. 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
由于诗歌高度概括的特点,诗人在选择字词时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加上音节平仄的要求,词类活用、次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语法现象往往影响对诗句本身意义的理解。
词类活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朝常建《题破山后禅院》)二句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朝晏殊《蝶恋花》)中的“凋”字,也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语序颠倒: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二句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是“应笑我多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正确语序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朝王维《山居秋暝》)的正确语序是“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等等。
2. 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等诗句都是表现月圆之夜人们共有的怀人思乡的心绪。“菊花”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等表达了诗人们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梧桐”成为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禾黍”也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见姜夔《扬州慢》注释)。还有平平常常的“橘树”,因屈原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吟咏而成为矢志不渝、砥砺志节的榜样;普普通通的“柳树”,因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咏叹而使人想起古代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从而成为丰容盛鬋年华的美人的化身;就连人们餐桌上的“莲藕”,也因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还有高山、大海、兰草、木叶;还有流水、落日、飞雨、鸣蝉等等。
这种万物因古诗文的附丽而成为某种精神象征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解读诗歌语句时一定要关注我们的文化习惯。这样才能够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赞美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外,还赞美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的美德。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虽遭摧残人痴心不改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的写照。而“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宋朝陈亮《梅花》)则赞美“梅花”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争艳的高洁品德。
3. 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
诗歌引用或活用典故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诗歌高度概括、精练的特点所决定的。
a.正面用典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斜阳野草、燕子归来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诗中寄托的兴亡之叹。唐朝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语文第三册)句句用典。
b.反面用典
试题中对所用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一般都会作一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面使用典故的情况较多,但也有反面使用典故的现象。
如:《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漫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天的萧瑟凄凉。“反用典故”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小心。
4. 注意调动必要的生活常识积累
宋朝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如果我们没有“黄梅时节”雨水多达一个月的常识,怎会体会到约客下棋来打发时光的无奈,更怎会想象出作者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的寂寞心情。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我们没有燕子在同一个巢穴居住的生活常识,恐怕就会怪罪燕子的朝三暮四了吧,如此,兴亡之叹将从何谈起!
五、合理地补充、想象
解读诗歌语句的同时,还有调动联想、想象等一些思维活动,完成由纸上的汉字到脑海中的画面的过渡,以便揣度在这种情境之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烦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经过以上步骤的鉴赏,无论诗歌后面的问题中有没有要求回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牵涉到鉴赏诗歌有关写作技巧的问题,还因为它是诗歌的“根”与”本”。
七、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
由于命题者考虑到学生对某一作者比较陌生,又不可能在注释中进行解释,因为那样试题的难度就没有了,所以,命题者在设置鉴赏试题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暗示性、指向性,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依据诗句本身来解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可能失之偏颇。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问题:透过诗中渔家欢乐的表象,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分析:该问题中的”表象”二字就极具暗示性,它确定了答案的指向是”欢乐的表象”的相反面(也就是”不欢乐”)。试想:白头老人,以船为家,风波浪中,打鱼为生,除此之外,家产尽无,虽钓得新鱼,煮鱼为食,然被生活所逼的无奈,也跃然纸上。诗人以此入诗,表现的是渔者生活的艰辛,表达的是对渔者深深的同情、哀伤。
答案:体会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作者对渔者的深切同情。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题:①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渔家傲》整首词都是写,显示出风格。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分析:问题①中已明确指出”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后面要求回答”显示出何种风格”,那答案肯定不是”婉约”风格,因为,如果答案是”婉约风格”的话,那这个设置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故命题者在暗示你,答案应该是”婉约”的相反面——豪放。
答案:①梦境;豪放。
②对光明、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
八、既要”会于心”,又要”达于言”
通过以上鉴赏过程的实施,可以说诗歌鉴赏的两个方面——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的内容已经成竹在胸了。然而,如何将头脑中的东西变成文字书写在试卷之上,还要斟酌一番。
1. 紧扣问题做答,忌讳答非所问
解答”问答类”的试题,总体要求是”紧扣问题做答”,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不拐弯摸角,不罗罗嗦嗦,要一步到位。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 王维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从抒情手法上看,这首诗用的是
。
答案:送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秋 词
唐朝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技巧表现的?
答案: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 明确陈述的顺序
解答”综述类”的试题,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陈述的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概括。概括就是用一个肯定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具体就是围绕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诗句的感悟表达出来,它是较为详细的阐述。
春兴
唐朝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题:”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诗想象新奇,意境美妙。你认为诗句中哪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吹”和”逐”都很富有表现力。(概括)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善解人意,竟吹发了诗人一夜悠悠思乡之梦,而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至魂牵梦绕的故乡。(具体) 春雨
宋朝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耕人在雨中话土地的墒情,话”好雨知时节”,写鸥鸟的因雨来在水上嬉戏的欢跃(具体),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雨来临的喜悦之情(概括)。
关于春雨的诗句范文第4篇
春: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的“春”字,本义是季节,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春暖花开的季节,农民播种的季节,即“春季”。荀子说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周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这里的春夏秋冬,指的就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字也可以单独作“年”字用,比如高适的诗句“一卧东山三十春”,这里的“三十春”,实际上是指“三十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万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春”字本身,以及由“春”字构成的词和成语,既单纯,又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如说“春风化雨”“春雷滚滚”“春潮涌动”“春意盎然”以及“雨后春笋”等;还有“妙手回春”“枯木逢春”,这里的“春”也都透露出一股生机。就连表现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恋之情,也用“春”字,如说“春情”“春心”“怀春”等,这里面同样包含着与生机和生命力有关的比喻意义。
由“春”字构成的词中,还有一些专用名词,比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老百姓又称“过年”;“春联”是春节贴的对联;“春荒”是指春季青黄不接时的饥荒,多发生在旧时的农村;等等。至于“春试”这个词,又称“春闱”,指的是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会试在春天举行,因此叫“春试”。还有,“春秋”这两个字含义较多,一是指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泛指岁月,如说“苦度春秋”;二是指年龄,如说“春秋正富”,意思是年纪很轻,来日方长;三是指“史书”,即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经过孔子修订;四是指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成语“春秋笔法”指的是一种写作手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指文笔曲折、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春”字本身,以及由其构成的“春风”“春雨”“春色”“春宵”“春江”“春城”“春草”“春花”等词,无一不流淌着诗意,一经入诗,便大放异彩。在古典诗词中,由“春”字打头的诗句多得数不胜数,诸如“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在溪头荠菜花”“春风得意马蹄疾”“春雨断桥人不度”“春色恼人眠不得”“春宵一刻值千金”“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草还从旧处生”“春花不愁不烂漫”,等等,无一不堪称名句、佳句,美得令人心醉。
由“春”字想到通常用来描写江南美好春光的“杏花春雨江南”这六个字。一些汉字研究专家,喜欢用这六个字来证明汉字的组词能力和表意能力有多强。你瞧:“杏花春雨江南”,可拆成“杏花雨”“江南春”,也可拆成“杏花”“春雨”“江南”,还可拆成“杏”“花”“雨”“江”“南”“春”。不管三个字也好,两个字也罢,即便一个字也能自成一词,并且有着完整而明确的含义。汉字使“意则期多,字则唯少”的理想得到了实现,这是其他任何文字都望尘莫及的。
秋:秋月春风
当原野上的高粱红似火的时候,人们知道:秋天来了。
“禾”与“火”组成“秋”字,这完全合乎逻辑。《说文解字》也说:“秋,禾谷熟也。”“秋”的本义是“收获”,《尚书》中就有“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的说法,意思是:农夫只有尽力耕种和收割,才能有收获。“收获”的季节就是秋天。
在中国古代,对于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民族来说,庄稼成熟是最值得庆贺的事情,秋天也是人们喜欢的季节。古人用“秋红”来形容熟透泛红的果实,用“秋登”来描述谷物登场的喜悦。在收获季节举行的祭祀社稷的活动,也叫“秋报”;在收获季节举办的婚事,叫“秋期”,“秋期”也就是“婚期”的同义语。《诗经》中就有“秋以为期”的诗句,意思就是把“婚期”定在秋天。甚至连美丽的女子都用“秋女”来借代。秋天又是美好的季节。人们用“秋高气爽”形容气候宜人,用“秋月春风”比喻时光美好。白居易的诗句“秋月春风等闲度”,杨万里的“秋月春风耽搁了”,这里的“秋月春风”,指的都是美好的岁月。
基于“秋”的季节特征,在谷物的收获给人们带来喜庆和美好的同时,草木凋零又给人带来伤悲之感。古籍中就有“秋,愁也”的说法,把“秋”说成“愁”,正是这种悲伤意识的体现。于是,形容人的悲愁的面容,用的是“秋颜”;“秋怀”则用来表示秋天的思绪情怀,“秋愁”用来表示秋天的悲怨情绪;“秋闺”指的是容易让女子引起秋思的场所;“秋士”指的是怀才不遇日渐迟暮的人生失败之士。至于“秋审”“秋刑”“秋决”等词,更让人感到了有一股肃杀之气。古代诗人描写伤秋情绪的诗就更多了,最有代表性的诗句是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和柳宗元的“秋来处处割愁肠”。《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尽管不是诗人,但她写的《秋窗风雨夕》一诗,也把秋天的肃杀景象和人的悲凉情绪写得淋漓尽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秋”字的用法也有一些引申或转义。比如,由“秋”又可以引申为“年”,《诗经》中的诗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意思就是: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年。“秋水”一词,本指秋天的水,王勃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秋水”,用的就是本义;而杜甫的诗句“秋水为神玉为骨”,这里的“秋水”用以比喻“清澈的神色”,显然是转义了;李贺也有一句诗叫“一双瞳人剪秋水”,这里的“秋水”与“秋波”同义,意思是“清澈的眼波”,就更是转义了。到了坡的诗里,就直接称作“秋波”了,他有“佳人未肯回秋波”的名句。
关于春雨的诗句范文第5篇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是小学语文中的一首诗,语言明白如话,读来朗朗上口,意味丰富隽永。
从诗题看,诗人截取了四时变化中一个春季的清晨作为抒写对象,角度可谓之“小”。首句(起)从一场惬意的春睡写起,既点了题(“晓”),又抒了怀,“不觉”二字写出了主人公犹酣的快适,让人联想到三顾茅庐中孔明的吟唱:“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春夜正长,春睡正美,所以,“酣眠固不可少”(朱自清语)。第二句(承)的“啼鸟”是本诗中最具动感特征的听觉意象,鸟语在春天的早晨本不算稀奇,但“处处”两个叠字却展现了一派百鸟争春、生机盎然的大好春光,此时,诗人可能还未起身,却早已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从第三句(转)始,诗歌发生了很大的跳跃和逆转,诗人用追忆的笔法写了昨夜的一场“风雨”(也是诉诸于听觉)。“风雨”可谓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风雨,也可指人生的风雨;而“夜”这个稍具朦胧特征的意象,跟“晓”构成了二元对立,具备了象征的意涵:拂晓之前,漫漫长夜,风声雨声,声声入耳……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花”这个唯美意象成为本诗最后的风景,除去实指的意义,“花”象征着自然界美好的事物,也象征着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落花”与“风雨”的对立形成了本诗特有的张力(类似“花季”与“雨季”),花香四溢的大好春光在昨夜的一场“风雨”中消失殆尽;而“多少”这个疑问词构成了本诗绝妙的“对话”结构。诗人这一问,既是问自己,也是问读者:当我们置身于良辰美景,你是否想到,自己的“花”样年华,曾经受了怎样的“风雨”洗礼与摧折?我们从中还可体味到:再美好的时光,也是要流逝的,最终仍摆脱不了“落花”的命运。尽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但“落花”同流水,是春去的症候,美好的时光将一去不返。这一问,既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又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传达了无穷无尽的意绪与美感。全诗借花喻人,融情于景,即景抒怀,表达了一种浓浓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怨,传达出幽远的意趣、情趣与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