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英语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汉语翻译 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 必要 转换
一、引言
翻译工作中的基础是要以原文为支撑,并进行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其文化内涵的分析掌握,达到“信、雅、达”的翻译水平,这对于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都有一致的要求。因而,英汉语翻译工作不仅是将文字符号进行简单的转化,而不考虑其文化中所蕴涵的色彩。一般对于理工类的专业文章翻译基本上可以做到与原义的对等,能表达文章所要转述的意思,但针对文学色彩浓厚的小说、诗歌、谚语等文化交流方面的翻译,逐字逐句的机械化翻译将会造成遗失原文丰富内涵色彩的问题,有的甚至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南辕北辙,出入非常大。英汉语翻译中涉及到的典故、语境信息、历史背景等内容非常广泛,因而要在翻译中表达价值理念、文化内涵等重要信息,就不得不依靠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来实现。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验,以下将简要介绍英汉语翻译的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转化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
二、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的定义
语内翻译着重于对原文词语本义的转化,对应性比较强,而语际翻译则注重于构建跨语言环境,提供相互交流的可能,其灵活性比较大,原文的翻译可以出现较大的跳动。如果说语内翻译着重的历史性解释语内翻译总是把经典的或非经典的历史文本当作转化的对象, 并且以译者所在场的文化语境为标尺试图把历史文本改造为现代文本,语内翻译往往被认为不具备跨文化的语言特征,其注重对历史性的关注;而语际翻译被认为对语内翻译有一定的依赖性,但翻译中有地域性的倾向,以意义为标尺,达到语义交流的目的。
三、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转换的必要
翻译受到语言文化的特征影响非常深,一般语言文化特征主要集中在物质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和生态学几大方面。而其中对翻译影响最为重要的当属语言文化,语言文化涉及到拥有该语言的民族风俗传统、生存环境、文化意识、心理习惯等内容,具有多元、多变、多维的特征。不同的民族语言由于以上几个要素的发展有很大的变动性,形成的语言文化差距非常大。
语内翻译针对语言内部的目的性翻译色彩比较浓厚,通过翻译双方的语言符号来相互解释;而语际翻译在于构建跨语言的意义交流,通过语言文字来解释语言符号,其对参与双方的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中的广阔交流性较强,更加关注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一致性,凸出语言意义的交流作用。但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要通过翻译过程去理解原作者的“本义”,就要搭建与原作者相同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文化,来达到复制原文的文化含义,即要实现跨文化的转化交流,而如何实现将语言“内化”的信息进行“外化”,此中就要翻译者对原文的文化信息进行体会、吸收,继而转化为“外化”的语言,这即是所谓的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化。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关键是语言文化的传递,原作者类似于编码人,而翻译者类似于译码人,编码人创造原代码信息,译码人负责代码的转换,而编码人和译码人共同在一个环境中工作,彼此熟悉代码的含义,但二者共同的环境并不是某一方的语言环境,而是经过跨界交流所构建的,因而,二者之间的交流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吸收、内化、外化,再形成另一种语言文化。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转换的基础有两个:其一,两者文化语言之间的符号代码可以进行转换,能构成另外一种文化语言的框架,维持其结构性的完整,换言之,此翻译过程要忠实于原文信息,保证翻译的真实属性;其二,原文信息被替代的过程需要一次“语内”翻译,原文信息被再一次重建,但要符合原文的文化内涵,例如“china(瓷器)”一词如果直译就是“中国”的意思,很难与瓷器联系到一起,但构建跨文化的交流环境,瓷器发源于中国,而早期的西方人对中国的瓷器特别喜爱,瓷器有中国特有的色彩信息,因而就实现了语言文化的转换。
四、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业内研究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性见解,即文化包含表层、中层和深层的信息,表层文化多指可感有形的物质或精神产品;中层文化指社会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而深层文化则涉及到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即使不同的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差异性很大的语言形式,但其文化一般不离以上三类的划分,虽然不同种族所创造的文化在深层意义上都反映着人类共同的能力,使得文化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发展中的多元、多变、多维性的存在,文化差异必然存在,英汉语翻译要实现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文化的特质和通性研究必不可少。
1.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转化。英汉语翻译中文化价值的差异对文章的解释有很大的影响,如英文中的“individualism”是一个中性词,指个人主义,强调个性化的生活行为方式,但中文对个人主义则含有贬义词的色彩,指牺牲团体利益而满足个人需要的观点。这与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有很大关系,西方崇尚“个性化”的发展,对人本、人文的理解和中国有不同,而中国首先是在满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其次再是个人利益的诉求。再如英语中的“sexy”在西方意味着对男女美好体态的赞美,具有完美的吸引力,但中国人比较含蓄,受儒家忌谈“性”的思想影响,“sexy”在汉语中有引起色情的欲望的意味,但如果体会西方人对性情的追求直白开放,就能感受到其中的赞美意味,翻译成“性感的、迷人的”,实现语言文化观念的交流。
2.文化背景区别的换位思考。文化背景直接关系到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如中国的“一贫如洗”对于“如洗”一词的把握就很难做到精确,用简单的“washing”失去了中文“如洗”文化意蕴,但经过文化意义的跨界体会之后,翻译成“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其中的“church mouse”z指教堂中的老鼠,没有一点油水可以沾到,则形象的将“如洗”一词的含义传达出来了。
3.语言文化内涵的转换。语言文化内涵和语境中的事物关联性很大,但语言文化内涵的区别翻译中有很大的差异,如西方将“dog”视作忠诚可靠的象征,在朋友间的打趣时常用到这一词,但由于语言文化内涵的不同,中国有“狗眼看人低”、“痛打落水狗”等词语。因而如果在交流时使用狗一词会被当作对对方的冒犯,但如果翻译成“伙计、小子”则传达了其中友好、诙谐的内涵;如英语中的“yellow book”在汉语中易被当作“色情书籍”,但其英文本义为“法国等政府发表的报告书”,如“yellow press”易被当作“扫黄”,但英文中是“哗众取宠的报刊”之意,因而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导致翻译的结果南辕北辙,这就需要体会原文所处的文化内涵,构建跨文化交流的语境,实现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五、结束语
英汉语翻译中不仅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直观信息,还要做到翻译的信、雅、达,传递不同文化信息中的深层次内涵,语内翻译和以及翻译既相互独立,又有相互依赖的成分,而做到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对于传递翻译原文的文化意义,构建跨文化交流的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值得深入。
参考文献:
[1]鲍时祥(今译).老安(英译).论语[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
[2]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洪青皎.论语精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英语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翻译 探析 英译汉 技巧
1. 前言
随着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同国外交往的增多,特别是WTO实质化阶段的到来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和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筹办,中国翻译产业正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 近年来,翻译已经从原来的政府和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工作发展成为专门职业。翻译服务作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产业,正成为文化经济中仅次于教育行业的又一新兴产业。我们以英译汉来进行探讨。
2. 英译汉技巧
(1)主语分句汉译技巧。
A man spending twelve days on the moon would find ,on returning to the earth ,that a year had passed by already.
一个人如果在月亮上度过了十二天,回到地球以后就会发现一年已经过去了。
(2)谓语分句汉译技巧。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oxygen is the most active element in the atmosphere.
不言而喻,氧气是大气中最活泼的元素。
(3)定语分句汉译技巧
He managed to raise a crop of 200 miracle tomatoes that wEighed up to two pounds each.
他居然种出了二百个奇迹般的西红柿,每个重达两磅。
(4)状语分句汉译技巧
Sunrays filtered in wherever they could ,driving out darkness and choking the shadows.
阳光射入了它所能透过的地方,赶走了黑暗,驱散了幽影。
(5)同位语分句汉译技巧。
Mary normally a timid girl ,argued heated with them about it.
玛丽平常是个腼腆的姑娘,现在也热烈地和他们辩论起来。
3. 英语翻译带来的思考
英语翻译可看作一门科学,它有着自己的内在科学规律;英语翻译也可视为一门艺术,因为英语翻译好比作画,先抓住客观人物的形态和神态,然后用画笔把它惟妙惟肖地表现在画面上;英语翻译还可认作一门技能,因为就其具体操作过程而言总是离不开方法和技巧的。但是总的看来,英语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为它集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信息理论等学科之特点于一身,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拥有了它自己的—套抽象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形成了它自己独立的体系,而且在相当—部分的语言材料中这些方法正在逐渐模式化。可以肯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英语翻译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必将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变得更加完善。
英语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是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内容交流的重要手段。外语教学少不了英语翻译,比较文学离不开英语翻译,比较语言学也需要英语翻译。英语翻译不应仅仅看作是一套规则和方法的集合体,而应看作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规律,它们是前人翻译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掌握它们有助于我们进行翻译实践时少走或不走弯路,而翻译实践反过来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翻译理论和客观规律的领会。因此任何轻视翻译理论学习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同样,任何空谈理论而忽略必要的翻译实践的做法也是应该予以反对的。理论和实践不可割裂开来,只有将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是学好英语翻译的正确态度。
英语翻译是“把—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既要忠实又要通顺,决非易事。因为语言是最难掌握、最难精通的东西。一个作者只需熟悉一种语言,译者则受精通两种语言,并要善于克服两种语言巨大的差异所造成的困难。茅盾说道:“精通本国语文和被翻译的话文,这是从事英语翻译工作的起码条件……”。鲁迅曾经说过:“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客易,因为至少是无须构想。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着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得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模一个急于打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严又陵说,“一名之立,旬月踌躇”,是他的经验之谈,的的确确的。鲁迅和许多翻译大师的经验之谈告诉我们,英语翻译工作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英语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每个国家的文化有差异,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很不容易;而译作到了外国编辑那里,还有一个他们是否理解和认可的问题。因此,做好英语翻译工作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吴丽君.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6,(09) :115-117
[2]尹祥凤, 罗凌云. 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的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09,(01) :45-48
[3]秦君婵.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探讨[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4):123-125
英语翻译范文第3篇
广泛,医学英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
视,了解医学英语在词汇、语法结构上
的特点,掌握一些医学英语的翻译技巧
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就医学英语翻
译这一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学英语;翻译;语法结构;词汇
翻译活动的范围很广,种类很
多。按其工作方式来分,有口译和笔
译两种;按其翻译材料来分,有科技
材料的翻译、文学作品的翻译、政论
文的翻译以及其它应用文的翻译。翻译是使用不
同语言的人们互相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运用一
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
又完整地再现的语言活动。因而翻译本身并不是
一门独立的创造性学科,它是用语言表达的一门
艺术,是科学性的再创作。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
日益广泛,医学英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掌
握一些医学英语的翻译技巧是必要的。医学英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技文体,具有派生词多、正式
词汇多、名词化结构多、长句多、被动句多、非谓
语动词多、专业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由医
学文献的内容所决定的。因此,医学英语的翻译
也有别于其它英语文体的翻译。
一、翻译人员必须了解相关医学领域的知识
在医学英语翻译中,要达到表意准确,必须
了解相关医学领域的知识,熟练掌握同一概念的
中英文表达法。单纯靠对语言的把握也能传达双
方的语言信息,但在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两方面都会受到很大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译
者就要努力熟悉这个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比
如,要翻译“二尖瓣”这一词汇,仅仅把字面意思
直译出来远远不够,而且用词也不够准确。“二尖
瓣”按字面意思是“bicuspidpetal”,但根据实际情
况译成“bicuspidvalve”更确切。因此了解医学知
识,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人员的语言理解力和翻
译质量都有很大帮助。
二、医学英语的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
坏的尺度。关于翻译的标准,历来提法很多。有的
主张“信、达、雅”,有的主张“信、顺”等等。但有
一点是共同的,即一切译文都应包
括原文思想内容和译文语言形式这
两方面。为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应
坚持两条标准:
(一)忠实
译文应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准
确地、完整地、科学地表达原文的内
容,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
任意增删的现象。内容通常指文中
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作者在
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
思想、观点、立场和所流露的感情等。
(二)通顺
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用词造
句应符合本族语的习惯,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
众的语言,以求通顺易懂。不应有文理不通、结构
混乱、逐词死译和生硬晦涩等现象。
三、医学英语翻译过程中要体现语言结构
特色
(一)医学英语在词汇上的特点
1.词义演变
专业词汇通常都出现在特定领域,它一般分
为两类:一类是某一专业特有的词汇,如:appen-
dicitis阑尾炎、diarrhea腹泻、splenomegaly脾肿大等
都是医学领域特有的词汇,这类词汇一般具有一
词对应一义的特点;还有一类由普通词汇演变而
来的专业词汇,这类词汇一词多义,必须应用语
言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在翻译实践中不
断丰富扩大。如“allergy”本义为“反感”,在医学英
语中常译为“变态反应”,“confirmed”本义为“坚
定的”,在医学英语中常译为“确诊的”。
2.词缀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在医学英语词汇中,
希腊语、拉丁语的词素占有极高比率。据Oscar
E.Nybaken的统计,一万个医学词汇约有46%来
自拉丁语;7.2%来自希腊语,希腊、拉丁词素是
医学英语词汇的重要基础。希腊语、拉丁语拥有
极丰富的词缀,且每个词缀都有其固定意义,可
与不同的词干组成无数新词。医学英语词汇传承
了这一特点。因此,掌握医学英语中前缀、简单后
缀、复合后缀极为重要。例如前缀nephro-肾,可
构成nephrohypertrophy肾肥大、nephrolithotomy肾
石切除术、nephrorrhaphy肾缝术,等等;简单后缀-
ia表示某种情况、状态,例如:ataxia共济失调、
dementia痴呆、hypoplasia发育不全;复合后缀-
rrhaphy表示缝合术,如:duodenorrhaphy十二指肠
缝合术、herniorrhaphy疝缝术、colporrhaphy阴道
缝术。
3.动词多使用规范的书面语
英语词汇从语体的特点来分,可分为普通词
汇和正式词汇。普通词汇大部分是英语本族语,
常用于英语口语和文学作品中,正式词汇大部分
是外来词,常用于科技、经济、政治等较正式的文
章中。医学英语是一种正式语体,因此使用较正
式的词汇,这点在动词的使用中尤为突出。例如:
用toconvert而不用tochange9用tolocate而不
用tofind9用toabsorb而不用totakein,等等。
(二)医学英语在语法结构上的特点
1.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Nominalization)是医学
英语的特点之一,因为医学文体要求行文简洁、
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
实,而非某一行为。例如:1)Themoleculesofa
substancearemovingaboutallthetimewithout
stopping.2)Themoleculesofsubstanceareincontinual
motion.两句意思相同,第二句中“incon-
tinualmotion”是名词化结构,一方面简化了句
子,另一方面强调“motion”这一事实。
2.大量使用长句和定语从句
医学英语中大量使用长句和定语从句,在论
证上起到连接信息和强调信息的作用。如:Thus,
duetotheactionofultravioletraysontheskin,
substancesareproducedintheskinwhichgetinto
thebloodandacceleratetheprocessesofmetabolism
inthevariousorgansofthebody.[注:本句为复合
句,有一个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这一定语从
句发生了移位。译文:因此由于紫外线在皮肤的
作用,皮肤里产生一些物质进入血液,可促进人
体各器官的代谢作用。]
3.名词作定语和缩写词使用频繁
医学文章要求行文简炼、结构紧凑,名词作
定语和缩写词的频繁使用,简化了句型,增大了
信息密度。如:MalehomosexualAIDSpatientsal-
soshowanincreasedincidenceofcertaintumors,
mostcommonlyKaposi''''ssarcoma.[译文:某些肿瘤
在男性同性恋爱滋病患者中发生率上升,最常见
的是卡波西氏肉瘤。句中“AIDS”是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缩略词,同时又作为名
词修饰“patients”。]
4.广泛使用被动语态
医学文章侧重叙事推理,强调客观准确,第
一、二人称使用过多,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因
此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采用被动语态。例如:
Marijuanaisoneofman''''soldestandmostwidely
useddrugs.Ithasbeenconsumedinvarious
waysaslongasmedicalhistoryhasbeenrecorded
andiscurrentlyusedthroughouttheworldby
hundredsofmillionsofpeople.Afairlyconsistent
pictureofshort-termeffectsonusersispresented
inmanypublications.[注:此段文字有四处用到被
动语态。译文:大麻是使用最广泛,历史最长的一
种,自有医学史以来,就有使用大麻的记载,
并经全世界数以万计的人们使用。许多出版物均
报道大麻对使用者常出现短期效应]。
四、医学英语的翻译方法
要提高翻译质量,使译文达到准确、通顺这
两个标准,就必须运用翻译技巧。翻译技巧指翻
译过程中用词造句的处理方法,如词义的引申、
增减、词类转换和医学术语的翻译方法等。
(一)引申法
英译汉时,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英语词典上
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果任意硬套或逐词死译,
会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表达原意,甚至造
成误解。这时则可以在不脱离该英语词义的前提
下,灵活选择恰当的汉语词语或词组译出。
(二)增词译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用法、句子结构和
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差异,英译汉时往往需要增加
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使译文通顺而且更加忠实
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增词译的情况有两种。一种
是根据意义或修辞的需要,如增加表示时态意义
的词,增加英语不及物动词隐含的宾语意义的
词。另一种是根据句法上的需要,增加原文句子
中所省略的词。
(三)省略译
省略译是将原文中的有些词省略不译,以使
译文符合汉语习惯。省略译所省去的大多是英语
中因为语法上的需要而存在,但根据汉语习惯并不
需要译出的词。如英语的冠词、介词、连词、代
词,有的在句中不具实际意义,翻译时一般可以
省略。
(四)词类转换
英译汉时,常常需要将英语句子中属于某种
词类的词,译成另一种词类的汉语词,以使译文
通顺自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翻译处理
方法就是转换词性法,简称词类转换。例如:
Sincethedemonstrationthataminopterin
administratedinstrathecallydecreasedthenumber
ofblastsinthecerebrospinal
fluid(CSF)ofpatientswithmeningealleukemia,
theantifolateshavebeenwidelyemployedfortherapy
andprophylaxisofthiscomplication.[译文:自从应用
氨基蝶呤注射使脑膜白血病病人脑脊液的胚细
胞数减少这一事实被证明以来,抗叶酸制剂被广
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这一并发症。译文将原句中
的名词“demonstration”转译为动词“被证明”。]
(五)医学专业术语的译法
医学英语中有大量的术语,而且科学性、专
业性很强。医学术语的译法有意译、音译、象形译
和原形译四种。例如changedressings换敷料,whoopingcough
百日咳,gooseflesh鸡皮疙瘩,bluespot青斑。
五、结束语
总之,任何医学文献都是把词汇按一定规律
与习惯组织起来的文章,所以熟悉一定量的专业
词汇,把握医学英语的语言特点,了解医学领域
的相关知识,并在文献的翻译过程中运用必要的
翻译技巧,使译文符合汉语的习惯,这些都显得
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庆镒.医学专业英语[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4.
英语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修辞格翻译运用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使用修辞格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或者使语言更加整齐匀称,音调铿锵,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效果。英语和汉语都有悠久的历史,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修辞方式。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显然存在着既相一致又有区别的特点。认识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修辞格式的异同,找出二者各自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英汉语言转换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修辞手法,并在译文中正确使用,从而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以下举例浅谈英语修辞格在翻译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一、直译法
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相类似的常用修辞格,~I1:simile(明喻),metaphor(隐喻),metonym(借代),personification(拟人),hyperbole(夸张),irony(反语),pun(双关),rhetoricquestion(设问)等。在翻译中当然应当尽可能采用直译的方法,即在用词和修辞结构上都与原文保持一致,做到形神皆似。举例如下:Inhisdreamhesawthetinyfigurefallasafly(simile)在他的梦中他看见那小小的人影像苍蝇一般地落了下来。
Lifeisanisthmusbetweentwoeternities.(Metaphor)生活是永恒的生死两端之间的峡道。
Sometimesthepenmaybemightierthanthesword.(Metonymy)有时文人比武士更有力量。
Thesunsmileddownonthegreenmeadows(Personificatian)太阳向着绿茵茵的草地俯首微笑。
Theancientwildernessdreamed,stretcheditselfallopentothesun,andseemedtosighwithimmeasurablecontent.(Personification)古老的荒野做着梦,直挺挺地躺在太阳下,好像无限满足地叹了口气。
Thewindsfromtheeastgotearingroundthemountainslikefortythousanddevils.(Hyperbole)从东方吹来的风如同百万个魔鬼在那些高山周围狂奔猛闯。
Thisdiligentstudentseldomreadsmorethananhourpermonth.(Irony)这个勤奋的学生每个月读书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Makeyoureveryhelloarealgood—buy.(Pun)让你的每地声“哈”都真的物有所值。
Wemustallhangtogether,orweshallhangseparately.(Pun)我们必须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否则我们将被一个个地绞死。
我们发现,以上各句中的英语常用修辞格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修辞格,它们无论在结构上,或修辞作用上都彼此十分相似。
二、意译法
在许多情况下,因为两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美学观的差异,以及对于某些英语中常用而汉语中不用或罕用的修辞格,需要采取意译的办法,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精神。
1.转换修辞格
原文运用了某种修辞格,有时在翻译中需换用另一种修辞手法,以忠实原文风格,并保持语言感染力。这类修辞格主要包括:oxymoron(矛盾修辞),Zeugma(轭式搭配),以及alliteration(头韵)等。英语中常用而汉语中不用或罕用的修辞格,翻译时在汉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修辞格,不能机械照搬原文。
1)英语中oxymoron(矛盾修辞)是两个意思互相矛盾或互相排斥的词语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组成句子描述一个事物或表达一种思想或说明一个道理。
例:Speakingsilence.dumbconfession(干言万语的静默,默默无声的坦白)
Abeingdarklywise,andrudelygreat.(愚昧地聪明,拙劣地伟大)
将以上两句采用英语矛盾修辞的两句译为汉语时改为排比和强。
又如:laboriouSidleness令人腻烦的闲散(直译:辛苦的闲散);
alivingdeath半死不活(直译:活着的死);sweetsorrow忧喜参半(直译:甜蜜的悲伤);proudhumility不卑不亢(直译:骄傲的谦卑);cruelkindness害人不浅的仁慈)。
这种修辞格在汉语中是罕见的。很多情况下,英汉翻译时不能照字面意义和语法结构直译而需要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流畅易懂,符合汉语习惯。
2)英语中的Zeugma(轭式搭配)是用一个词(动词、形容词或介词)与两个以上的名词搭昆,两个名词在意义上不相干或第二个名词与动词或形容词等不能构成自然搭配,但却因借助前一个词的正常搭配而被读者接受。汉语没有这种修辞格。英汉翻译时,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换用恰当的汉语修辞方式。
Hecaughtacoldandabus.
他赶上了公共汽车,于是也赶上了一场感冒。
Themanstoodinahighplaceandahighmanner.
那人站在高处,态度傲慢。
以上两句采用英语轭式搭配修辞法,译为汉语时改为汉语粘连式(粘比式)修辞法。
又如:
Sheopenedthedorandherhearttothehomelessboy.她为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打开了自己的大门,也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Theplanebmughtthemfoodandmedicineaswellastheconcernofthegovernment.飞机带来了食品和药,也带来了政府的关怀。
3)英语中Alliteration(3l~韵)是在一句话中,或一个诗行中,用了几个以同样字母开头的词。这一修辞格也是汉语所没有的。因此,翻译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地换用其他汉语修辞格。
Heisallfireandfight他怒气冲冲,来势汹汹。
Fromtheirslopesflowstreamsfeedingtheoasesstrungalongtherimofinlanddeserts.
条条溪水,潺潺而下,滋润着镶嵌于内陆沙漠边缘的片片绿洲。以上两句采用英语的头韵修辞法,译为汉语时分别改为汉语对偶;汉语叠词、象声词等修辞法。
又如:
ToPledger,afterthreeyearsofwalkingandwaiting,itfeltgoodtobebackathistradeagain.
对于普莱杰尔,经过三年的东奔西走,朝夕盼望,现在又回来干自己的老本行,真是好极了。
2.转换比喻形象
在处理英语修辞格句子的翻译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时必须更换比喻的形象。这是国为有许多用做比喻的形象在两个民族中概念不同,还有少数用做比喻的事物是从特有的典故中来的,彼此差异很大。
astimidasarabbit.胆小如鼠。
此例中兔子(rabbit)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成语中有“动如脱兔”。英语民族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翻译时最好根据汉语习惯译为“胆小如鼠”,不要译成“胆小如兔”。
asstubbomasamule.犟得像头牛。
此例把用来比喻的事物mule(骡子)改译为“牛”,这样符合汉语习惯。试看汉字“犟”怎样写,就可以知道中国人心目中代表顽固的是牛,而不是骡子。
toworklikeahorse.像老黄牛一样干活。(不能译为“像马一样干活”)
likeaducktowater.如鱼得水。(不能译为“如鸭子得水”)
likeadrownedra【.像落汤鸡。(不能译为“像落水的老鼠”)
hungryasabear.像只饿狼。(不能译为“像头饿熊”)
3.引申词义
在翻译英语某些用了修辞格的句子时,往往要引申词义。有时按照字面意义和语法结构直译出来会使人感到别扭,甚至不解。为了使行文流畅易懂,要注意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例1Heswallowedhisprideandacoughlozenge.他克制住傲慢心情才吞下咳嗽糖片。
此例中动词swallow与acoughlozenge搭配时取字面意思“吞下咳嗽糖片”,与hispride搭配时取引申(figurative)或词义转移(transferofmeaning)之意“克制住傲慢心情”。
例2Myheartisfullofempty.我满腹凄凉。(empty的词义泽为凄凉,不宜译为空虚)
例3Everylifehasitsrosesandthoms.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有苦。这里把roses(攻瑰)和thorns($/])两个具体形象引申为两个形象所代表的属性:“甜”和“苦”。
引申义是英汉翻译时常用的一个手段,在处理英语修辞格时,更要注意词义引申。
4.增加用词
增加用词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语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这也是英语翻译时最为常用的方法。
例1rhemessengerwasnotlonginreturning,followedbyapairofheavybootthateanlebumpingalongthepassagelikeboxes.
送信人不久就回来了,后面跟着一个穿着笨重鞭子的人,在过道里走得咯噔咯噔乱响,像滚动的箱子一样。
此例中apairofheavyboot(-双笨重的靴子)属于英语修辞格Metonymy(借代),译文加词为“一个穿着笨重靴子的人”;bumping(碰撞)属于Onomatopoeia(拟声)译文增词为“咯噔咯噔乱响”;Likeboxes(像箱子一样)属于similes(明喻),根据上文增加“滚动的”三字,就通顺易懂了。
例2ThenLieutenantGrublaunchedtheoldrecruitingroutine,“See,seandserve!,,于是,格拉布上尉开始说起招兵的老一套了:“见见世面,攒点钱,为国家出点力!
此例主要修辞手法是Alliteratian(~韵)。See,saveandseJ在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宾语实际上隐含在动词后面,译成汉语时需要把它表达出来。因此译文中分别增加了“世面”、“钱”、“国家”三个词。
加词翻译的原则是所加的词原文虽然没有,然而却包含了这层意思。加词以后能更清楚地表现原文的思想韵味,又不增加新的意思。
综上所述,在翻译中处理英语的修辞格,应尽可能使用结构相同、含义也一致的汉语语句,以忠实于原文。退一步讲,就要采取转换修辞格、更换比喻形象、引申词义或增加用词等方法,尽可能以某种符合汉语习惯的修辞方式,来保持原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英语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习语; 文化含义; 翻译
Abstract : Idiom is a specific and structurally fixed expression in a certain language. It is formed while the language is being used. It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show a nations’culture. Translation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 which is reflected in idioms. It also brings up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to translate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Key words : cultural difference ; idiom; cultural meaning ; translation
什么叫文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现代文化之父”之称的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 既包括显形式样又包括隐形式样, 它具有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 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的”。习语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大量的习语, 它们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别,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就英汉习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谈谈自己的看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的习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两类: 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 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 的差异, 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 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
“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 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 甚深广而微妙, 在字典里无从找出, 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背景, 对于文化的这种意义就茫然, 尤其是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指出, 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 正由于这样, 它们才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机制。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文化呈相依相存的关系,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它反映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文化烙印加到语言上。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 只有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 才能使原语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 故该句可译为: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 the mastermind. 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杞人忧天”、“名落孙山”、“叶公好龙”、“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
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我们有道教的“玉帝”, 佛教的“阎王”, 有神话的“龙王”, 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
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翻译时应特别留神,
否则就会出现失当现象。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句话时, 把它译成Man proposes , God disposes , 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语似乎形神兼备。但由于两者存在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 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 在此例中的“天”与“God”
并不完全对应, 若译成Man proposes , Heaven disposes 似更忠实于原文。
3. 风俗习惯差异
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