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治(精选5篇)

  • 中医诊治(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占慢性咳嗽发病率的29%。其主要是由于副鼻窦及鼻咽部慢性炎症反应的炎症分泌物,刺激喉及气管而引起咳嗽。 临床诊断方法为:①慢性咳嗽;②鼻炎、鼻窦炎病史;③鼻后滴漏和(或)咽后黏液附着感;④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呈鹅卵石样状;⑤鼻窦X线片或CT…

中医诊治(精选5篇)

中医诊治范文第1篇

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认为,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

1.鼻后滴漏综合征

占慢性咳嗽发病率的29%。其主要是由于副鼻窦及鼻咽部慢性炎症反应的炎症分泌物,刺激喉及气管而引起咳嗽。

临床诊断方法为:①慢性咳嗽;②鼻炎、鼻窦炎病史;③鼻后滴漏和(或)咽后黏液附着感;④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呈鹅卵石样状;⑤鼻窦X线片或CT示鼻窦黏膜增厚(>6毫米)或鼻窦模糊不清。

针对性治疗:用麻黄素、激素等滴鼻液局部治疗,咳嗽可明显好转。勿长期使用。

2.咳嗽变异型哮喘

占慢性咳嗽发病率的24%。主要由于患者存在气道或全身的过敏体质,当过敏原(冷空气、花粉、炎症介质等)刺激气道时,引起局部的超敏反应,使支气管痉挛及反射性咳嗽,这部分患者如不积极治疗,极易发展为哮喘。

临床诊断方法为:①发作性咳嗽(夜间或凌晨、运动后、冷空气刺激);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③(或)昼夜最大呼气流速(PEF)变异率>20%(3天内)。

针对性治疗:支气管舒张药物,如服用氨茶碱、博利康尼等有效。

3.胃食管反流

占慢性咳嗽发病率的21%,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引起反射性咳嗽。

临床诊断方法为:①慢性咳嗽;②有反流症状(烧心、上腹胀饱、胸闷);③24小时食道pH值监测异常与咳嗽症状明显相关。

针对性治疗:积极抗胃反流治疗,服用吗丁啉、西米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有效。

4.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EB)

占慢性咳嗽发病率的5%。其发病的具体原因不明,但气道及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人,因引起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而见咳嗽、咯痰。

临床诊断方法为:①慢性咳嗽;②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③诱导痰嗜酸粒细胞≥3%。

5.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

占慢性咳嗽发病率的21%。多有可引起咳嗽的全身系统疾病病史,有相当一部分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仍在不断的研究中,具体的诊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祖国医学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对慢性咳嗽有其独特的认识,并且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明确指出了咳嗽可由多脏腑引起,并非完全由肺脏本身引起。中医五行理论认为,人体各脏腑间存在生克制化关系,一个脏腑的功能病变,可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异常,例如“木火刑金”等认识,其中肺脏在五行中属金,肝属木,即肝火旺会影响到肺。临床诊治过程中,心、肝、脾、肾的异常均可使肺脏的功能异常而发生咳嗽,而长期咳嗽不愈亦可致使其他脏腑的功能障碍,表现为周身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腰酸、头昏、食欲差等)。治疗多根据对患者个体辨证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论治方法,通过对全身各脏腑功能的综合调治,达到止咳的效果。例如,“培土生金”、“补肾纳气”、“疏肝理气”、“化痰止咳”等治法。

中医诊治范文第2篇

西医诊治菌痢

西医认为,细菌性痢疾的病原是痢疾杆菌,而病因则是人们吃了不洁净的含有痢疾杆菌的食物,再加上自身抵抗力不强引起的(菌痢通过粪.口途径传染,吃下痢疾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可得痢疾)。西医将痢疾病原菌分成四种,甲群(志贺氏痢疾杆菌)、乙群(福氏痢疾杆菌)、丙群(鲍氏痢疾杆菌)、丁群(宋氏痢疾杆菌)。这四种菌群均可产生内毒素,甲群还可产生外毒素。四种痢疾杆菌都能引起痢疾。

西医在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1.轻型痢疾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普通型痢疾具有较典型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患者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4.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患者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患者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但是,绝大多数痢疾属普通型。痢疾杆菌主要侵犯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所以左下腹疼痛明显。痢疾患者腹泻次数很多,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无法计数。由于直肠经常受到炎症刺激,所以患者总想解大便,但又解不出多少,这种现象叫里急后重。腹泻次数频繁的患者还可出现脱水性酸中毒。

上面这些只是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但是要确诊,西医还讲究实证,即通过粪便培养后检验可发现痢疾杆菌。另外,在显微镜下检查病人的大便还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结合一系列症状和检验查出有痢疾杆菌后就可以确诊为细菌性痢疾。这时,就要对症治疗。

绝大多数病人经过抗生素治疗,数日后即可缓解。目前西医治疗痢疾的药物逐渐增多,例如,有复方新诺明、氟哌酸、氨基苄青霉素、痢特灵、黄连素等。医生可根据病人情况决定用哪种药,用多少。而且,在治疗时,能口服的尽量口服。这是因为,一方面口服药物可直接到达肠道,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另外,口服比肌肉和静脉滴注更安全,无痛苦。痢疾的其他治疗可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有失水、高热者可以输液,有中毒症状者应对症抢救。一般情况都可以治愈痢疾。

中医诊治菌痢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是另一套系统。《内经》对痢疾的称呼是“肠游”,唐代《备急干金要方》称痢疾为“滞下”,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宋代《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痢疾之名沿用至今。

中医对疾病讲究病因病机和辨证,前者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后者指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而证候不同于症状,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中医的八纲辨证又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对于痢疾也不例外。

在病机上,中医认为,痢疾是时邪疫毒所致,主要指感受暑湿热之邪。因为,痢疾多发于夏秋之交,气候正值热郁湿蒸之际,湿热之邪内侵人体,蕴于肠腑,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痢疾》说:“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疫毒,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即疫毒为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故称之疠气。

另外,中医认为痢疾的病因还有饮食不节,指的是,平素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同时食用馊腐不洁的食物,疫邪病毒从口而人,积滞腐败于肠间,发为痢疾。

除了病因病机,中医还讲究辨证,主要是辨实痢和虚痢;寒痢和热痢。虚实之辨指的是:起病急骤,病程短者属实:起病缓慢,病程长者多虚。形体强壮,脉滑实有力者属实;形体薄弱,脉虚弱无力者属虚。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为虚。寒热之辨指的是:痢下脓血鲜红,或赤多白少者属热;痢下白色粘冻涕状,或赤少白多者属寒。痢下粘稠臭秽者属热;痢下清稀而不甚臭秽者属寒。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者属热:面白肢冷,口不渴者属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有了病机和辨证再讲究治病原则和方法。首先是祛邪导滞,因为痢疾的基本病机是邪气壅滞肠中,只有祛除邪气之壅滞,才能恢复肠腑传导之职。其次是调气和血,即顺畅肠腑凝滞之气血,祛除腐败之脂脓,恢复肠道传送功能,促进损伤之脂膜血络尽早修复,以改善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症状。三是顾护胃气,因为湿热痢、疫毒痢的方药之中,苦寒之药较多,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有损伤胃气之弊。

由于有了辨证,就把痢疾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和休息痢,并依据不同的痢疾予以不同的治疗药方。

比如,湿热痢的症状是: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就需要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可用方药芍药汤:赤芍15g,当归9g,黄连5g,槟榔5g,木香5g,生大黄9g,黄芩9g,金银花10g,炙甘草5g。

比较

对于痢疾的症状,西医和中医的描述有一致的地方,如主要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在治疗效果上,西医和中医也都有较好的效果。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内服中药或灌肠疗法,常能收到显著的效果。而西医在确诊后使用抗生素、灌肠疗法和其他辅助疗法和辅助药物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医诊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急诊眩晕病;中医;辨证治疗

近几年,急诊眩晕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且患者年龄也表现出年轻化趋势。该病经常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中风或者是厥症,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24例急诊眩晕病患者,着重探讨急诊眩晕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并选择我院从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24例急诊眩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8例;病程最短1个半月,最长达5年之久。

1.2 诊断标准 急诊眩晕病的诊断标准如下描述:

有典型的眩晕症状,如突然发作时,旋转性头晕如坐车船,旋转难停,不能站立,姿势改变则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时有耳鸣,渐进听力减退,反复发作,舌苔白腻,脉弦滑;其他检查:脑电图,CT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内科其它疾病。

1.3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中医辨证治疗。

对于气血亏虚型的患者,给予的中药有:人参15g、当归12g、白术12g、黄芪25g、茯苓10g、川芎12g、地黄12g、肉桂6g、白芍12g、牛膝12g以及炙甘草10g等;

对于肾精不足型的患者,给予的中药有:熟地12g、茯苓12g、党参15g、天冬12g、麦冬12g、柴河车10g、龟板15g、杜仲12g、牛膝12g、黄柏6g、枸杞10g、女贞子10g以及早莲草10g等;

对于瘀血内阻型的患者,给予的中药有:枳壳10g、当归15g、桃仁6g、生地15g、红花6g、赤芍6g、桔梗6g、牛膝10g以及天麻12等。所有中药均用水进行煎服,每天两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2 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本组大部分患者均有了明显的好转。其中,显效患者达14例,有效患者达8例,无效患者只有2例,总有效达到了91.7%。

3 讨论

急诊眩晕病的病位主要在脑部,与肝、脾以及肾等部位也密切相关,尤其是肝部。中医认为:脑位于颅内,主要是通过髓汇聚形成的,生理功能体现为与神志相关的活动、听觉以及视觉等。所以急诊眩晕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脑部。而肝是风木之脏,若阳亢于上或者气火暴升的话就会造成上扰头目,继而发生眩晕;脾乃气血生化之源,若痰浊中阻或者风阳夹痰的话就会造成上扰清空,从而导致眩晕;肾主骨生髓,若肾精亏虚的话,也会形成眩晕。可见,急诊眩晕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而造成的,大部分都是与机体正气亏虚有关。故中医临床辩证多虚实并见,以虚为主,兼挟风、痰以及瘀等,形成了急诊眩晕病的中医病因机理。

对于急诊眩晕病的中医治疗,除了中药外,还可以选择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具有其他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针灸就是通过针刺几条经脉穴位,达到调节气血阴阳的效果,临床上主要取:风池、风府、脊穴、肩井、后溪以及悬钟等,可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穴位注射可以起到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能够充分调整并改善患者机体机能以及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另外,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眩晕病在临床上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静脉点滴天麻素、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及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B6的葡萄糖注射液。如果患者症状严重也可以给予加入葡萄糖的利多卡因进行静脉点滴;如呕吐严重可直接进行灭吐灵的肌肉注射。在静脉点滴的同时,医务人员再根据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即可。类似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此外,急诊眩晕患者在预防和调摄上应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心态要保持平和、乐观, 防止七情内伤;平时尽可能地避免突然、强力的主动或被动的头部运动,从而减少某些眩晕症的发生,并应特别注意生活起居上的调理和适当的辅助锻炼。这些措施对患者早日康复,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总之,笔者根据临床治疗实践发现,急诊眩晕病应该注重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对于急诊眩晕病的治疗不能够执一法而应万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立足于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拓宽治疗思路,尽快控制患者的病情,并注重防重于治,尽可能消除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夏农.名老中医夏森柏教授治眩晕六法介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18(3):11-12.

中医诊治范文第4篇

1.1四诊合参,首重问诊

妇女经、带、胎、产之病,隐曲七情之疾,须耐心询问,或旁侧了解,仔细问诊,始能查出病因,做到审因论治、治病求本。治病须详察四诊,首重问诊,以明确诊断[1]。以下举隅产后病(环形红斑)、月经过少验案一则加以佐证。患者廖某某,女,2014年5月25日初诊。主诉:关节酸痛伴环形红斑10余年,月经量少5年余。病史:患者因月经量少5年前来就诊,伴全身关节酸痛及游走性红斑。经反复仔细询问病情,发现患者病起10年前流产后,因保暖不当于1个月后出现全身肢体、关节游走性红肿伴疼痛,四肢反复出现大小不一红斑,圆环形或不规则,颜色红,高出皮肤,发作时红斑处瘙痒明显,消退后不留痕迹或有轻度色素沉着,曾于上海和某省级医院诊治,诊为环形红斑,曾用激素、雷公藤等治疗后病情暂缓,后以雷公藤口服维持,但四肢关节酸痛及红斑仍反复发作,瘙痒难忍,同时出现月经延期而行,量逐渐减少,患者又多方求治,关节酸痛及红斑发作未见明显好转,月经量少更加明显,患者自停西药,前来中医就诊。就诊时患者血沉71mm/h,血红蛋白109gL-1,末次月经日期4月28日,经量少,仅用护垫,3天净。苔薄舌红,脉细。西医诊断:环形红斑。中医诊断:月经过少、痹证;证属产后气血两虚、风邪袭表、脉络瘀阻。治法:益气养血、活血祛风。处方:黄芪15g,炒当归10g,炙桂枝15g,炒白芍15g,炒牛膝15g,香附10g,延胡索10g,炒杜仲10g,炒川断15g,红藤30g,鸡血藤30g,忍冬藤30g,穿山龙30g,徐长卿10g,泽兰10g,益母草15g,桃仁10g,红花6g,丝瓜络10g。共14剂,水煎分服。2014年6月8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关节疼痛明显好转,红斑减少,末次月经日期6月1日,经量不多。处方:黄芪15g,炒当归10g,炙桂枝15g,炒白芍15g,炒丹皮10g,焦山栀10g,白鲜皮30g,炒杜仲10g,炒川断15g,红藤30g,鸡血藤30g,忍冬藤30g,穿山龙30g,豨莶草30g,龟板10g,炒黄柏6g,地骨皮15g,红枣15g。共14剂,服法同前。2014年6月22日复诊。药后关节疼痛好转,红斑减少,带下不多,继前方加减治疗。共10剂,服法同前。2014年7月2日复诊。患者关节疼痛好转,红斑减少,末次月经日期6月29日,经量增多,再继前方加减治疗1个月余。2014年7月20日复查血沉16mm/h,8月3日患者月经量明显增多,全身红斑、关节酸痛未再发作。再继前方加减巩固治疗1个月,月经量转正常。后随访至今,前症未再复发。按语:该患者因关节酸痛和红斑来诊,曾多处治疗未愈,渐失求医信心,后因月经量少前来妇科就诊。经仔细问诊方知,患者病起流产后,产后痹证多虚,是以扶正为主。患者产后血脉空虚,营卫不调,腠理不密,因起居不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凝滞经脉,发为疼痛;久病入络,化热化瘀,瘀阻脉络,发为红斑;风性善行故全身关节酸痛、红斑发无定处;更因禀赋不足,气血不足,无力滋养肌肤,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发病[2]。故治疗以扶正为主,宜益气血、补肝肾,兼祛风清热化瘀,使邪去正复,气血充盈,冲任调畅,疼痛得止,红斑得退,月事如常。

1.2抓主症、寻兼症、明辨证

求医时间长、疗效不显的难治性疾病患者,来寻求中医治疗时,其特点是主诉繁多,甚至让人觉得无从下手,这时应首抓主证,同时详细询问兼杂症,辨明虚实,以明确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以下举隅产后病绝经期综合征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常常表现为一组症候群,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各有侧重,抓主证、寻兼证,辨虚实,是治疗的关键[3]。患者徐某某,女,45岁,2010年3月15日初诊。主诉:停经1年半余,反复失眠、莫名悲伤1年余。病史:患者停经1年半余,因工作劳累、思虑过度,常感头晕心悸、胸闷气短、莫名悲伤,已行西医抗抑郁治疗1年余,每夜仍仅睡2~3小时,伴潮热出汗、时有恶寒,关节酸痛,腰酸乏力,便溏,舌淡红苔薄,脉细缓。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生殖激素测定: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57.3UL-1,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35.5UL-1,雌二醇(estra-diol,E2)221.7pmolmL-1。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左侧卵巢偏小,右侧卵巢回声变实,妇科检查:子宫略小。西医诊断: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证;证属:心脾两虚、肝肾不足、阴阳失调。治法:益心脾、养肝肾、调阴阳。处方:黄芪10g,炒当归6g、炙桂枝5g,炒白芍15g,炒白术9g,太子参10g,茯神12g,炒丹参15g,青龙齿15g,百合10g,合欢皮30g,灵芝10g,炙远志10g,杜仲10g,女贞子10g,仙灵脾30g,陈皮10g,淮小麦20g,红枣15g,炙甘草9g。共7剂,水煎分服。2010年3月22日二诊。药后夜寐明显好转,每夜能睡6~7小时,自觉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关节酸痛减轻,心情转好,苔脉如前,潮热出汗未见明显好转,前方去太子参、茯神、青龙齿、炙远志,加鳖甲10g、地骨皮15g、独活10g、桑寄生15g,共14剂,服法同前。后续患者诸症好转,以调营卫、补肝肾、益心脾加减治疗3周后,患者症状皆除。按语:患者为高中教师,劳累思虑过度,伤阴耗血,肝肾亏虚,冲任失调,绝经较早,久病及阳,使肾阴阳两虚,及心肝脾失养、营卫失和,故以圣愈汤合归脾汤、甘麦大枣汤和营卫、养心脾,再加女贞子、鳖甲、地骨皮、杜仲、仙灵脾补肝肾、清虚热,阴阳同治,使营卫得和,阴阳平衡,诸症得平。

2重视辨证,结合辨病

难治性疾病,病因复杂,往往内科和妇科疾病相兼,由于各种类型疾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各有特点,许多患者虽因妇科疾病前来就医,临证时仍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辨析虚实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诊断技术,中西合参,方可提高临床疗效。以下举隅月经后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验案一则加以佐证。患者陈某,女,25岁,2018年3月11日初诊。主诉:皮下反复出血伴血小板减少1年余,停经2个月余。病史:2017年1月5日患者因“发现皮肤出血点”于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常规示:血小板20×109/L,予强的松及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出院后每天口服“强的松片”20mg,血小板计数基本正常后逐渐减量,减量过程中患者病情反复,紫癜发作,血小板再次下降,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多如注。患者因长期服强的松出现身体不适,故于2017年12月中旬自行停药,2018年1月2日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5×109/L。患者因月经延期2个月余未行而前来中医就诊,末次月经日期2017年12月28日。刻下:双上肢皮肤见针尖样出血点,身体多处瘀斑,伴口干,腰酸,寐劣,手足心热,盗汗,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弦。西医诊断: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月经不调。中医诊断:肌衄、月经后期;证属血热瘀结、气血不足。处方:黄芪15g,炒当归10g,炙桂枝10g,炒白芍15g,焦栀子10g,制大黄10g,香附10g,延胡索10g,炒陈皮10g,炒杜仲10g,炒续断15g,威灵仙10g,徐长卿15g,大血藤30g,鸡血藤30g,鹿角霜10g,紫石英15g,桃仁10g,红花6g,丝瓜络10g。共7剂,水煎分服。2018年3月18日二诊。药后月经未行,身上有瘀斑,两手臂皮下小出血点,牙龈出血,前方去炙桂枝、制大黄、桃仁、红花、丝瓜络,加红景天30g、白茅根30g、景天三七30g、仙灵脾30g、菟丝子10g,共7剂,服法同前。2018年3月25日三诊。药后上肢皮下出血点减少,末次月经日期3月19日,行经1周,量多,纳便可。处方:黄芪30g,炒当归10g,炒白芍15g,焦栀子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炙鳖甲10g,地骨皮15g,炒杜仲10g,炒续断15g,青蒿梗10g,红景天30g,白茅根30g,鹿角霜10g,香附10g,景天三七30g,仙灵脾30g,菟丝子10g,红枣15g,炙甘草10g。共14剂,服法同前。2018年4月15日复诊。药后皮下出血点消失,末次月经日期4月12日,月经量多如注,无腹痛腰酸。改前方黄芪为炭15g、当归炭10g、加大黄炭10g、煅牡蛎30g、去焦栀子、女贞子等。共7剂,服法同前。2018年4月22日复诊。药后月经量减少,5天净,两手臂见少量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处方:炒生地10g,阳春砂6g(后下),炒白芍15g,焦栀子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炙鳖甲10g,地骨皮15g,炒杜仲10g,炒续断15g,青蒿梗10g,红景天30g,白茅根30g,石决明30g,香附10g,景天三七30g,石斛10g,仙灵脾30g,红枣15g,炙甘草9g。共14剂,服法同前。连续上方加减治疗2个月余,患者皮肤未见出血点,月经转常,寐安。继续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皮下出血、牙龈出血已1个月未作,手足心灼热好转。2018年7月8日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86×109/L,2018年8月9号复查血小板上升至119×109/L,全身未见紫癜等出血症状,月经转常。继续中药巩固治疗1个月后停药,回访至今血小板正常、月经正常。按语:从中医角度来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与热毒、瘀血、气虚相关[4],其治疗也需要抓住热、瘀、气虚这三个核心。血与热结,耗伤气血,瘀热相合,相兼为患,使邪热难清,瘀血难化,血不循经则为瘀;同时本病以虚损为主,病程日久,正气亏耗,气虚不摄,血溢脉外则致出血[5],导致严重“肌衄”的发生。本病病情迁延,且患者长期口服激素,热耗阴液,见阴虚火旺证候,阴虚火旺迫血妄行,灼伤肌肤腠理则发为紫斑,虚火上扰则发为齿衄,治宜滋阴清热凉血、益气养血化瘀相结合。总之,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达到标本兼治而副作用小的治疗目的,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找到其阴阳失衡的关键点,纠正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药物相互配伍使用,使阴生阳长,阳生阴长,从而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这是治疗疑难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6]。以下举隅绝经期综合征、睡眠障碍、焦虑症验案一则加以佐证。患者杨某某,女,50岁,2018年10月6日初诊。主诉:停经后出现心烦焦虑、寐劣难眠1年余。病史:自诉1年前停经后开始出现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难、易醒,后逐渐加重,甚至彻夜难眠,伴胃胀,去多家大医院就诊,西医诊断为焦虑症,服用抗焦虑药治疗。患者服后恶心呕吐加剧,于是自行停药,改服舒乐安定片,但每晚只能浅睡眠2~3小时,于是停西药而前来寻求中医治疗。刻下:患者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胃脘痞满不适,泛酸嗳气,心悸胸闷,情绪波动较大,遇事恐惧,经常莫名哭泣,不能从事正常工作,不想出门,怕冷,胃脘作胀,嗳气,时有潮热出汗,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弦。西医诊断:睡眠障碍、焦虑症、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诊断:不寐、绝经前后诸症;证属:心脾两虚、湿热内蕴。处方:干姜3g,黄连5g,黄芩10g,制半夏10g,炒党参10g,炒丹参15g,炒白芍15g,陈皮10g,绿梅花6g,厚朴10g,藿香10g,茯神15g,秫米15g,制远志15g,百合10g,灵芝10g,炒枳壳10g,瓜蒌皮10g,瓜蒌仁15g,炙甘草10g。共14剂,水煎分服。2018年10月20日复诊。患者乏力、入寐、心悸较前好转,自觉情绪好转,仍遇事恐惧,夜间可睡4~5小时,心烦时作,莫名哭泣减少,怕冷,胃脘作胀好转,嗳气泛酸好转,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弦。原方去厚朴10g,加炙桂枝6g,共14剂,服法同前。2018年11月3日复诊。患者心悸未作,夜寐进一步好转,可睡7小时,情绪逐渐稳定,患者能带着症状从事日常活动,心烦偶作,哭泣渐除,仍怕冷,胃脘作胀时作,嗳气,原方去瓜蒌皮、瓜蒌仁,加炒当归10g、仙灵脾30g。共14剂,服法同前。2018年11月17日复诊。服14剂后,患者病情平稳,夜寐渐佳、倦怠乏力好转,怕冷胃胀嗳气渐除,潮热出汗时作,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处方:黄芪10g,炒当归6g,炙桂枝6g,炒白芍15g,炙鳖甲10g(先煎),炒黄柏6g,穞豆衣10g,糯稻根15g,仙灵脾30g,巴戟天10g,杜仲10g,肉桂2g,炒黄连3g,百合10g,制远志10g,灵芝10g,制半夏10g,茯苓12g,陈皮10g,炒麦芽15g,甘草10g。共7剂,服法同前。2018年11月24日复诊。药后潮热出汗、心悸、寐劣等好转。在前方的基础上加减治疗3个月后,患者逐渐恢复正常而停药。随访至今,未再复发。按语:不寐是焦虑症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停经后出现了阴阳失调、心脾两虚的忧愁思虑,影响脾胃功能,胃脘痞满不适、泛酸嗳气则为脾胃不和;脾虚土不达则阻碍气机,至胃胀不适;土壅木郁之证,木郁化火,心火上炎而致失眠、便秘;脾虚卫气不固而怕冷;舌红苔黄腻、脉细弦,当为湿热之象。寒热错杂之证,当辛开苦降、调和脾胃、清心安神,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以黄连、黄芩清心除烦,制半夏清中焦之热,厚朴、藿香化湿,枳壳理气导滞,炒党参健脾,炒丹参、炒白芍、桂枝调和营卫,陈皮、绿梅花、炒枳壳理气化湿、开郁醒脾,瓜蒌皮、瓜蒌仁润肠通便,秫米甘缓益胃、泻阳补阴,使阴阳调和,佐以茯神、百合、制远志、灵芝宁心安神,甘草调胃以安其正。最后,方以黄芪当归桂枝汤合秦艽鳖甲汤、二仙汤、交泰丸加减,诸药配合,使阴阳得和,营卫得通,气机得畅,心神得安,病症悉除。

中医诊治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5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660-01

妇科慢性炎症多由急性转变而来,可分为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慢性阴道炎。中医对妇科慢性炎症的认识是从带下入手。正常白带应当无臭无色、白色透明的少量粘液,月经前后略多。如果带下异常,量、色、质、味发生变化,则在妇科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慢性阴道炎中均可见到。慢性盆腔炎,多兼有腹痛;慢性宫颈炎,多兼有白带量多、色黄、味重;慢性阴道炎,多兼有阴痒,白带可查到相应的致病菌。中医认为带与湿相关,湿未化热者,多为白带,质稀味不重。湿已化热者,多为黄带,质稠味重。热伤血络者,多为赤白带下,久病入络,缠绵难愈。中医对妇科慢性炎症的辨证施治,着重从带下的量、色、质、味入手,结合体征以及舌脉象,来辨别湿的性质,从湿论治。1 寒湿凝滞型

诊断标准:小腹胀痛,痛连及腰骶,且有冷感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薄,或小腹扪及包块,或痛经,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手足不温,纳差腹胀,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舌苔白润或白腻,脉沉迟[1]。

吴某,女,46岁,山东潍坊人,已婚,个体经营者,2008年10月10日初诊。

患者3年来经常小腹冷痛,坠胀,痛连腰骶,经期小腹疼痛加重,多次妇科检查,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近10日来上述症状加重,带下白色,淋漓不尽。刻诊:面色萎黄,腹痛及压痛,未触及包块及结节,舌淡白,苔白腻,脉沉迟。拟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加味,一日一剂,水煎服。20剂后,其证候消失。妇科检查,小腹压痛不明显,慢性炎症已固定,继服15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妇科慢性炎症,中医辨证为寒湿凝滞型,拟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当归15g、川穹10g、白芍30g养血活血,柔肝止痛。白术30g、茯苓15g、泽泻10g健脾渗湿,利水祛湿。对慢性炎症,腹痛,带下白色、量多、质稀、味轻,属脾虚湿盛有瘀者,颇为有效。小腹冷痛,加用桂枝9g、葫芦巴10g,温经通下;带下量多,加用芡实10g,固精止带;加乌药10g,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对于寒湿凝滞型更为有效。2 湿热蕴结型

诊断标准: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间,质粘稠,其气臭秽,脘闷食少,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2]。

马某,女,35岁,山东潍坊人,已婚,个体经营者,2009年3月10日初诊。

患者5年前行人工流产一次,以后经常小腹疼痛及两侧压痛,带下黄色,有臭味,经多次妇科检查,患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近一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3月5日B超显示:盆腔内左侧30mmx25mm液性暗区,右侧25mmx20mm液性暗区。刻诊:面色潮红,口渴多饮,小腹及两侧疼痛及压痛,带下色黄,味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拟用《世补斋医书?不谢方》止带汤:茵陈15g、生栀子10g、黄柏10g、猪苓10g、茯苓10g、丹皮10g、赤芍10g、车前子10g、川牛漆10g。水煎服,一日一剂,共五剂。

按:止带汤出自清末名医陆九芝的《世补斋医书?不谢方》,是由茵陈蒿汤、五苓散加减而成。张仲景的这两首方剂,以清热利湿为主,因为湿热内蕴,既不宜温,也不宜泻。故陆氏去两方中的桂枝、白术、大黄;湿热流连气分,日久必然波及血分,故取犀角地黄汤之一半,即加丹皮、赤芍凉血活血;更妙在加车前子、川牛漆,前者利水,行气分,后者活血,行血分,药性均趋下而有利于湿热白带的渗利排出[3]。

3月15日二诊,面色潮红,口渴轻,小腹及两侧疼痛及压痛减轻,带下白色、量少、味轻,舌淡红苔白,脉弦。(因有液性暗区)拟用《伤寒论》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9g、茯苓9g、丹皮9g、桃仁9g、海藻9g、昆布9g、牡蛎15g、半夏9g、白芥子6g、乳香9g、没药9g、莪术9g、鳖甲15g,一日一剂,共服30剂。再诊:一切证候消失,B超显示,一切阴性。

按:盆腔积液,属中医症瘕范围,其病机为痰瘀交阻。桂枝茯苓丸治妇人症瘕,因兼有妊娠胎动不安,漏血不止,只能渐消缓散。在治疗妇科慢性炎症盆腔积液,显然药力不足,加用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散结。半夏、白芥子化痰散结。乳香、没药、莪术活血化瘀。鳖甲攻坚散结。加味后,其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力量大为增加,症瘕得除。

妇科慢性炎症,是妇科常见病。辨证不准,用药不当,缠绵难愈。滥用清热药,伤阳劫气,破坏人体免疫力,不但疾病不愈,反而造成身体衰弱。中西医结合诊治,优势互补。西医现代化科学诊断,靶向明确,对急性炎症能够迎刃而解。中医对妇科慢性炎症,准确辨证,对症下药,疗效显著,乃至治愈。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卫生厅?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007.5重印]: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