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

  • 雨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教学难点:强弱表现歌曲及伴唱的配合。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一、组织教学 (二)看雨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就要体现音乐教学的特色,学会用音乐去教音乐,师生问好,就已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通过配乐动画表现形象,为教唱歌…

雨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

雨说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1.在层层推进的教学中教唱《小雨沙沙》,让学生明白种子离不开雨露,就像儿童离不开祖国。2.通过丰富多彩音乐活动,让学生在音乐表现中发挥创造力。

教学重点:用天真、活泼的情绪,富有表现力地演唱《小雨沙沙》。

教学难点:强弱表现歌曲及伴唱的配合。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一、组织教学

(二)看雨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就要体现音乐教学的特色,学会用音乐去教音乐,师生问好,就已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通过配乐动画表现形象,为教唱歌曲树立形象,让学生把声音和形象合为一体,唱着歌仿佛想到了小河流水、柳树发芽、春雨声、燕子……]

二、激情导趣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真聪明!你们想不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猜一个谜语呢?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打一个自然现象: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春天里会经常下雨,小朋友们观察过下雨时的雨声吗?谁能模仿一下?(预设:淅沥沥、沙沙沙、滴答、刷刷、哗啦啦)

(多媒体播放声音:“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师:咦?这是谁在说话?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在说话吗? (出示课件图:《小雨和种子》)

[设计意图:听歌曲,调心情,让学生在听雨中,理解有了雨水的滋润,种子才能有甜甜的微笑。]

三、探究生成

(一)范唱欣赏

(老师范唱、歌表演)师:新歌听完了,歌中说了些什么?生:有小雨、有种子、种子发芽……(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依次出示多媒体画面)师:这是什么季节呢?生:春天。师: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生:小树、小鸟、小草、小花……师: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丽,今天老师就要教小朋友唱这首歌——《小雨沙沙》。(播放范唱录音,学生边看边画边欣赏歌曲)

(二)激情学唱

(学生模仿教师的节奏及强弱变化并拍击节奏。体验节奏及音的力度变化。)2.学唱歌谱:A.学生边划拍边用听唱法学唱歌谱。B.学生随琴声演唱歌谱。3.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两遍)歌曲处理。师:雨的声音有大有小,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小雨)小雨是细细的,我们应该唱的怎样?(轻轻的)种子喝着甜甜的雨水高兴吗?它说话的声音会怎样?那我们怎么唱才能唱出种子很高兴呀?A.对第一段歌词进行情感处理。B.有感情地演唱第一段歌词。4.学唱第二段歌词。5.完整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

[设计意图:播放律动音乐,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和着音乐做运动,感受音乐强、弱、快、慢的变化,让听力和身体的动作与音乐协调。]

四、表演推进

五、总结与评价

雨说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与欢快的旋律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乐观、浪漫的气息歌曲由七个乐句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平稳的节奏与略带跳动的音调,表现了夏雨下个不停第二乐段节奏较宽,是主人翁情感的抒发后两小节节奏紧缩,曲调迂回,点明了歌曲的主题意境

 

二、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要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新型师生关系、体现新的评价方式。我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导入时用《小雨沙沙》的音乐创造一种有关雨的氛围,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做到整体把握。在歌曲教学中我采用多次聆听来达到学生能演唱的目的,对美妙的音乐有所记忆,利用沙锤伴奏来让学生探索乐器的特点,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了,并且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创作表演中,各组组内交流合作,努力探究创造小学音乐论文,各组互评,学生自评,从而完善了评价机制,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便实现了新课标规定的音乐课程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雨的音乐,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雨的形象,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并表现歌曲中的节奏,养成细心倾听音乐的习惯。

3、让学生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的能力。

4、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孩子用优美的声音、愉快的情绪表现《踩雨》。

2、难点:歌曲中相似旋律及切分节奏、附点八分音符的表现。

五、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乐器(沙锤)、钢琴。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音源创设情境 听唱式、表演式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营造课堂气氛)

2、导入: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到地上都不见 (以谜语激发学生兴趣)3、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设计意图:铃声响了,师走向讲台,说: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激起学生兴趣)用上你们的耳朵和眼睛,(提出活动要求)把你们的观察告诉我。(学生更加精神集中,猜测即将发生的事情) 师说出了一个简单的谜语,学生感觉出乎意料,骄傲地说出了谜底,接着音乐响了,雷声轰轰﹑风声呼呼﹑雨声哗哗﹑师随着音乐的速度与节奏与课前准备好的几个学生出其不意﹑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动作划一的舞动。学生被震撼了﹑惊呆了,数秒钟后,掌声雷动,跺脚声咚咚,全班都开始了。师问了几个问题, 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教室内顿时气愤热烈,按捺不住地举手发言交流,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热烈讨论后,师归纳大家的意见,播放轻快的歌曲《踩雨》。

4、歌曲《踩雨》教学:

①聆听歌曲《踩雨》观看下雨情景图小学音乐论文,说感受:(情境创设,自然引入雨天

的情境,有趣而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消除顾忌打开心扉说出真心话说出真感觉。

②快乐旋律三分钟训练,引导学生用各种雨的声音来训练力度记号的表现。

1=D 2/4

pf

3 45 5 5 - ︱3 4 5 5 5 - ︱

小雨 沙沙 沙 大雨 哗哗哗

fp

5 65 4 3 4 5︱34 3 2 1-

大雨 大雨 哗哗 哗 小雨 沙沙 沙

设计意图:音乐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这既是师德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眼中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凝聚。简单的练声使每个学生都很平等的参与着,简单的基础上同学们想出了不简单的方法,比如合作表演,比如为旋律配伴奏等等。学生的精彩表演师都用歌曲的各种节奏作为奖励送出。为下一环节的演唱做好铺垫。

③聆听感受歌曲:

旋律(节奏)训练引出歌曲(多次聆听为演唱做好铺垫)

师送歌声给学生

设计意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也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觉得也不会再难为情不好意思等。

多次聆听(轻声模唱)感受歌曲描绘的情绪(培养学生细听轻唱的习惯)

感受哪一句歌词最能表现出我们在雨天里踩着小雨时的乐趣

给歌曲伴奏 (让师生一起探索乐器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的想法各式各样,在单独表演时都比较容易,但在合作表演时错误较多,所以有些学生在把自己创意展示时,其他学生应做忠实的观众或听众,可在接下来的合作表演中得心应手。

踩呀踩呀 让学生们站起来一起有节奏的做一做脚上的动作。

(合作 探究)

④演唱歌曲: (让孩子们用欢快活泼、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演唱歌曲)

相似旋律处对比演唱

歌曲处理找困难全班帮助解决 (互帮互助养成良好学习氛围)

借助乐器用优美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⑤创作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表演,表现出音乐之美)

设计意图:这一创作活动留给了学生自主体验,自我探究的空间,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机会,体验

了与他人合作的愉悦。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通过教师更富有激励性的个性评价语言,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音乐论文,逐步获得创造、表演、感受、评价等艺术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往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⑦结束:师呼喊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踩雨

教学反思:

再好的方法,如果一直延用,长时间没有变化与改进,学生都会对之慢慢失去兴趣。 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 应是我们教师的不断追求。如果我们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自然会保持音乐课堂的恒久魅力。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创造了简单﹑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导入环节中教师用肯定的语句激中了学生的精神,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歌声送给学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最后环节学生的创作表演体现了课标的合作性。从这一案例中,我深深地感到有效的的学习方式给我们音乐课堂带来的是学生兴趣的高涨,是教师有效的教学,老师们放开手让孩子们发挥课堂的分分秒秒吧!

雨说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Clicker教学系统 中职语文 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19-01

1 Clicker教学系统概述

美国Clicker教学系统由无线发射器、接收器以及驱动软件三部分组成,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通过按无线发射器上的数字键,把选择的答案发送给接收器并传输到教师的计算机上,计算机会将接收到的信息以柱状图的形式呈现。它既能反映班级学生的整体信息,又能显现学生的个体信息。教师可以和学生很好地双向互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 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与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些充分说明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中职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但是目前的中职语文教育形势却很严峻。首先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文化课的基础非常薄弱。其次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所以对文化课的热情并不高,没有学习兴趣。结果课堂上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打瞌睡、玩手机、看小说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课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 Clicker教学系统运用分析

《雨巷》是现代诗派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集中体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幻灭之后的苦闷、伤感和彷徨,作者因为这首诗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教师要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理解本诗的意象及其象征意味,进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首先,用江涛演唱的歌曲《雨巷》导入诗歌,简单地介绍了作者之后让学生聆听配乐朗诵。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围绕Clicker教学系统,设计如下选择题:

(1)《雨巷》这首诗传达出了( )的情绪。

A.宁静、和谐 B.忧伤、哀怨

C.激昂、慷慨

授课班共有50名学生,所有学生都参与了投票,在学生的投票结果中,通过柱状图显示出来的有42名学生选择了正确选项B,占学生总人数的84%,有5名学生选择了A项,3名学生选择了C项。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准确把握了本诗的情感基调,证明导入过程设计得很合理,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接下来,请一名学生朗诵这首诗歌,在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二个选择题:

(2)本诗中的意象有( )。

A.油纸伞、雨、雨巷、丁香花、篱墙、丁香姑娘、“我”

B.油纸伞、雨、雨巷、丁香花、梦

C.油纸伞、雨、雨巷、丁香花、篱墙、眼光

在实际操作中,有30名学生选择了正确选项A,占学生总人数的60%。有7名学生选择了B项,13名学生选择了C项,这说明还有40%的学生没有完全弄清楚什么是“意象”,而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就不能充分理解诗歌传达出来的忧伤、哀怨的情感,所以调整了教学思路,通过定义诠释和举例子来让学生理解“意象”。

在学生明白了“意象”的含义以及准确找出了诗歌中的“意象”后,着重引导学生对本诗中的“意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中这些意象的象征含义,然后设计出了如下的选择题:

(3)下列意象中象征作者要追求的美好理想的是( )。

A.雨 B.篱墙 C.雨巷

D.丁香姑娘

通过学生的投票结果,有44名学生选择了正确选项D,占学生总人数的88%,6名学生选择了A项,说明学生对意象的象征含义已经能够准确把握,本诗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已经突破。

对这首诗作了归纳小结之后,我运用Clicker教学系统来检测学生对本诗整体的掌握情况,设计了最后一道选择题:

(4)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通过Clicker系统上的时间控制,明显发现学生在做这道选择题时花费了较长时间,远不如前面三题那样迅速,这说明学生在对诗歌的整体把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采用传统的举手表决或者笔试答题等方式,教师既不能精确、方便地判断学生答题所花费的时间,也不能准确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柱状图显示出来的结果,能够方便、迅速地得知有39名学生选择了正确选项C,正确率达到了78%,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同时由于Clicker教学系统可以在后台查看每个学生具体投票的选项,所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作出选项的理由,对正确的分析给予肯定和赞许,对错误的理解进行纠正和指导,真正做到在课堂上的师生双向互动,让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来全面理解这首诗,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红敏,蔡天芳.Clicker在创建互动课堂中的应用[J].物理与工程,2010(2):51-53.

雨说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学生研究对象是什么

科学课的研究对象或是一种科学现象,或是一种科学原理,又或是一种实验方法,还可能是一种实验工具。那么,课前小研究就应当依据研究对象的属性来作。问题要直截了当,学生一眼就能知晓本节课要研究的究竟是哪一方的内容,这将便于他们高效地完成小研究。

《雨下得有多大》一课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实验工具 雨量器。小研究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气象部门使用什么仪器测量降雨量的大小?简单介绍一下它。问题的指向性明确,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关键词 仪器、降雨量,并在网络上迅速收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通过简易查找,学生会找到最基本的雨量器的结构,即承雨器、雨量杯。深入查找资料的同学会发现更先进的虹吸式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等。通过课堂上的汇报交流,学生发现其实无论简易或复杂,雨量器的结构是有共通之处的,这就为接下来制作简易雨量器并用它来测雨量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认知基础在哪里

科学源于生活。通过与学生交流,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下雨这种天气现象是非常熟悉的,而且生活经验的积累让他们能够用 看 和 听 的方法初步判断雨下得有多大。这就是他们对于本课的部分认知基础。还有一部分认知基础是通过完成小研究一而获得的:降雨量可以用雨量器来进行测量。那么,小研究的问题就应当是在这两部分之上进行设计,让学生 跳一跳 可以解决的。

本课设计的是一个解决教学难点的问题:降雨量的单位是什么?可以用毫升作单位吗?当已经知道可以通过容器中的水来判断降雨量以后,学生会思考:究竟比的是水的体积还是高度呢?如果没有经过特别的强调,绝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是体积。可是,老师却偏偏把这样一个问题提出来,不由得学生不去仔细查找与思考。这样,学生就开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当然,研究后他们发现,其实大容器水多的同时底面积也大,不同大小的容器在同一场雨中所获得的水的高度是一致的。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比毫升这个体积单位更合适。这样,本课的难点也得到了突破,核心问题 雨量器的设计与制作 已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了。

三、学生可以走向哪里

科学学习是探寻真理的过程。本课要让学生学会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且用它来测量降雨量。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出示简易雨量器的模型,请学生观察讨论,找出制作要点,然后亲手制作一个雨量器。但是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所完成的只是 做一个仿品 ,其中对选择材料、如何设计并没有进行训练。莱辛说过: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 小研究问题的设计就应当培养学生这种寻找真理的能力。在突破难点以后,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走向自主研究的道路。

本课,这个小研究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测量降雨量工具的方案。有了前两个小研究的准备,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就不大了。他们已经清楚地了解了雨量器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明白了测量的究竟是什么,刻度该怎么标。这时,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去谈自己的设计,学生在这里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独具的 匠心 了。材料可以任选,制作方法不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设计正确,就一定会包含承雨器、带刻度的雨量杯这两个雨量器最主要的部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有深度的,是经历了综合分析后得出的较优结果。他们有了自己的意见,不再是研究老师是怎样做的,而是研究 我 可以怎样做。他们经历了寻找真理的过程,内心是满足的、愉悦的。

四、学生怎样才能走得更远

科学的魅力在于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浩瀚无边,甚至我们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对其中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传统的课堂,学生学完了老师所教的内容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往往不会进行更多思考。而生本课堂中一个研究的结束,往往意味着更多研究的开始。小研究的设计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有产生更多疑问的机会。

雨说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整体意识:系统设置多重训练阶梯

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缺乏整体意识。没有阶段性的训练计划和学期的训练计划,更遑论整个三年的作文训练的整体计划。这样的作文教学,就不可能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平时的训练往往是盲目无序的,毫无章法可言,这就难免陷入“高耗低效”的泥淖。客观地说,这已经成为我们提高作文教学效能的“顽疾”与“瓶颈”。要改变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破解作文教学的难题,就必须强化作文教学的整体意识,想方设法设置作文训练的阶梯,使作文教学做到系统而又科学。孙艳老师在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她根据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努力谋划初中三年作文教学的整体方案,做到阶梯分明,前后关联,重点突出。而阶段性的作文教学也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更是做到自成系列、精致关联。她的四堂作文指导课是这样设计的:第一课时以《听雨》为例升格指导,写出文章的画面感。第二课时以《听雨》为例升格指导,试着让画面之间“意连气通”。第三课时以《听雨》为例升格指导,画面要有情有意,情意与画面要有粘合度。第四课时以《听雨》为例升格指导,让聆听的内容有不同的层次感。可以看出,孙艳老师的教学设计是独具匠心的。写出文章的画面感,这是写景状物的最基础的要求。画面之间“意连气通”,这是在基础要求之上的一大提升。至于情意与画面要有粘合度,这是写景状物的最为重要的训练目标,但这必须建筑在前两节课的训练的基础上。而最后的写出内容不同的层次感,这对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必须有一定的写景状物能力的积累。所以,孙老师把它作为系统训练中的最后一个训练重点。不难理解,这样的整体设计,做到了环环相扣、精致关联。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作文教学系统化的要求。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从听课反馈的情况来看,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应该指出,教师阶段性的作文教学必须有系统的考量,而每一堂作文课也应该有系统的设计。笔者非常高兴地看到,孙老师在具体的某一堂课的作文教学中,也精心设置多重训练阶梯,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序展开。且看第一课时以《听雨》为例升格指导。执教者先让学生运用铺陈和通感的方法写出画面感。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雨”的特点,细写“听雨”感受和过程,细写“雨”的色彩、个性和声响特质。这样具体而又明确的阶梯性训练,使作文教学产生浓厚的趣味性和极大的实效性。

二、务本意识:充分开展写作实践活动

笔者曾经对作文指导的课堂进行过观察,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授为文之道,整个作文指导课变成了老师展示自己作文素养的“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这样的作文指导课本末倒置,也就不可能有实际的效果。美国作家娜塔莉 戈德堡在其《再活一次》中说:“别担心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足,持之以恒地练习,才华就会有所增长。“”只管不断地练习写作,一旦你学会信任自己的心音,在写作过程中,你将能学会如何写作。”因此,作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写的活动,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通过写作实践活动写出来的。作文姓“写”,这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必须有强烈的“务本”意识,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开展各种各样的写作实践活动。孙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她的作文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完全符合写作教学规律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笔者以为,孙老师的作文指导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作文的升格训练,主要是设计了针对性极强的作文修改活动,应该说,这是四堂课最为显著的作文实践活动。我们不妨鉴赏一下第一课的教学片段:师: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一,可以借鉴课文《老山界》的方式,运用铺陈对《听雨》的感受展开写。(老师巡视,推荐学生交流)生(张春莲):看着水滴落下,我不由得想起了这个画面,我听见好像铅笔写在纸上沙沙的水声,像洪水在冲击着土地的水声,像老鼠在撕咬着衣服的水声……师:我们还可以借鉴朱自清《荷塘月色》运用通感的方式把听觉转换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生:(葛琳静)雨滴随之“啪嗒”一声溅落,淅淅沥沥,伴着风的演奏与气势随之翩然起舞……一位位舞者随风交接,交织,跳出生命之舞,舞动出生命的节奏!雨“润物细无声”,雨滴滴落在树叶上,草芽上,展现出自己最美的舞姿,奉献给初来的生命。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修改,然后进行交流,这就避免了老师空对空的技能传授。这些写作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掌握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同学相互借鉴学习,以求取长补短,同时初步获得作文修改的能力。孙老师善于设计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活动。正如她自己所说,在不同课时之中,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其中。她就像一位出色的导游,引导学生在作文天地里尽情地体验和游历。在她的课堂教学中,同样又有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特别是第四课时,她展示了顾雨静同学的《听昆曲》、马佳妮同学的《听词深处一番画景》等,这些佳作都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出来的佳作,它们是学生写作活动结出的美丽花朵,是学生写作才情的一次喷发。

三、求活意识:巧妙采用多元指导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追求一个“活”字。营造一个“活化”的语文课堂氛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吕叔湘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作“活”。他又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由此可见,“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我们进行作文教学,同样必须追求一个“活”字。只有改变呆板的、僵化的、模式化的作文教学现状,达到高度“活化”的美好境界,作文教学才有生机和出路。孙老师在作文课堂教学方面,积极探寻“活化”之路径。她没有干涩地分析学生作文、评讲学生习作,而是采用各种方法,努力营造灵动“活化”的作文教学氛围。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设置情境,引导体验

作文教学离不开体验,而情境体验是作文教学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因此,我们在实施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根据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相应的教学内容,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或可采用图片资料,或可提供音频、视频材料,或可让学生诵读交流,或可由老师深情描摹。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获得情感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孙老师也非常注重情境的设置和学生的体验。如第四课时以《听雨》为例的升格指导,为了让同学们写出聆听内容的不同的层次感,她让学生欣赏了一首名为《夜莺》的曲子,然后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听后的感受。许多学生谈了体验后的感受:刘涵予:这首曲子没有歌词,但旋律非常优美,在曲子的高潮部分,高亢激昂又带有一丝柔情,让我有种《与朱元思书》“望峰息心”之感。周倩:清晨的寂静,鸟儿的欢快声,一天结束了,又回到了静谧的夜晚,传来夜莺的声音。吴艳艳:舒缓的节奏,笛声的流畅,就像江湖侠客剑走远方。高亢低沉,高山流水,嵇康手下的《广陵散》也是如此。到高潮时,心底会莫名地涌现出一幅幅画面,平淡而又温馨。时而轻快,时而舒缓。配上大提琴的低音,让心灵都为之颤动。张文毫:沧桑、悲凉,给人一种伤心的感觉。在学生充分体验和表达的基础上,老师做了归纳总结。然后,就文章组构的层次感提出三条建议,真是水到渠成,灵动而又非常有效。

(二)读写结合,适度点拨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这方面,一些语文教学大家都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如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他又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刘国正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之一,是学生获得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这些都是至理之论。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就好比蜜蜂酿蜜,读和写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不难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这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写作训练,如模仿课文,借鉴技法,拓展练笔等。孙艳老师在她的作文指导过程中,一直都非常注重采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她对学生的作文实践活动不断地加以点拨引导:或要求学生借鉴课文《老山界》的方式,运用铺陈展开描写《听雨》的感受;或引导学生借鉴朱自清《荷塘月色》运用通感的方式,把听觉转换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这样,学生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应该说,这对活化课堂教学、提高训练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下水,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