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来源:文章屋网 )
曹刿论战译文范文第3篇
1.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2.句子停顿与翻译;3.文言句式;4.理解文本内容;5.把握人物形象;6.体会作者情感;7.概括事件内容;8.赏析表达技巧;9.联系与拓展文本知识等。
【新题演练】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臣之妻私臣/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要离之刺庆忌也
D.时时而间进/肉食者鄙,又何间焉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邹忌对齐威王说的一段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填写)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并指出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原文意思填写)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法上设喻说理,以邹忌与徐公比美这种生活小事来喻治国大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B.“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被“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蒙蔽。
C.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D.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5.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送东阳马生序》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余之从师也/辍耕之垄上
B.日再食/一鼓作气,再而衰
C.同舍生皆被绮绣/将军身被坚执锐
D.以中有足乐者/教以书字
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给下列语段断句。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间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4.甲文依次从______、住、食、_____四方面写出了作者求学的_______(根据原文意思填写)情形;乙文写欧阳修的成功,除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原文意思填写)。
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意在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地学习。
B.“被”“戴”“腰”“佩”“备”,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意在讽刺同舍生无心向学。
C.甲文作者以“勤且艰”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要勤奋学习,表现作者对后生的关爱。
D.甲乙两篇选文都写了主人公家里贫穷,但都不畏艰苦,努力学习。
6.宋濂认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涉世家》阅读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亡亦死/国恒亡
B.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
D.陈胜、吴广乃谋曰/乃不知有汉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胜抓住了当时两个最敏感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原文的意思填写),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填写)的策略,从而争取了人心。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做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天下苦秦久矣”。
C.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D.“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通过侧面描写表明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提升了陈胜的威信。
5.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段中,作者写卜者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唐睢不辱使命》阅读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
B.此庸夫之怒也/若夫淫雨霏霏
C.以头抢地耳/以大易小
D.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唐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击秦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选文中的句子填写),以专诸、聂政、要离的故事表明自己
(根据原文的意思填写)的决心。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第二回合。属于故事的发展部分。
B.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秦王的仗势欺人和唐雎的不畏、有胆有识。
C.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D.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5.唐雎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段内容,简析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人物,用此手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曹刿论战》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忠之属也/属引凄异
C.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既加冠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写曹刿与鲁庄公围绕“何以战”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鲁庄公依次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条件。在曹刿看来,战争取胜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原文意思填写)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表明曹刿关心国事,是一个有远谋的人。
B.曹刿谈到的“肉食者鄙”为后文鲁庄公在战斗中瞎指挥做了铺垫。
C.选文写战前准备,曹刿认为深谋远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D.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映衬的写法,通过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
曹刿论战译文范文第4篇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曹刿论战译文范文第5篇
刘再复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三个贵族时代:周朝的氏族贵族时代、南北朝的门阀贵族时代、清朝的部落贵族时代。氏族贵族被战争瓦解,秦汉以郡县制取代封建制,使氏族贵族失去生存土壤。门阀贵族被隋唐以来的科举制瓦解,白衣卿相取代氏族世袭贵族。清朝部落贵族被辛亥革命瓦解,当冯玉祥违背约定,把最后的皇族逐出紫禁城的时候,中国人永远失去了如观赏英国王室婚礼一样欣赏自己国家皇室礼仪的精神享受。
贵族与流氓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贵族光华灿烂的时代。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他们纵横捭阖,构成《东周列国志》主体。战国七雄,演绎惊心动魄的历史,2000多年后仍是国际关系史的生动教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史称“四大公子”,谱写中国贵族招贤养士、关心社会、辅佐君王的千年佳话。
战国时期的宋襄公被骂为“蠢猪似的仁义”。骂人者遵循的价值观是成王败寇。然而,从贵族精神看,嘲笑宋襄公愚蠢、迂腐,也许恰恰暴露了自己的人格晦暗。如果不是用贵族精神尺度衡量,对子路“君子死而冠不免”的追求也必然是嘲笑的。同样,如果不是从贵族精神尺度审视,英国斯蒂芬和亨利二世王位之争,二人都可被骂为“蠢猪”。
中国历史上诋毁贵族的声音虽然不多,却影响甚广。《曹刿论战》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骂尽当时贵族。曹刿更以名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协助鲁庄公战胜齐国而载入史册。然而,曹刿何许人也?在骂“肉食者鄙”之前,曹刿曾率领鲁国军队三次作战,三次皆败于齐国,可见其军事才能并不出色。按当时贵族间游戏规则,因曹刿战败,鲁国应割地予齐国,曹刿却破坏游戏规则耍无赖。在有齐、鲁两国国君参加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曹刿突然持刀要挟齐君退还鲁国土地,这就是曹刿在《史记》中名列《刺客传》的原因。鲁庄公去世后,曹刿竟反叛鲁国,后被庄公之子击败。曹刿乃是一个不守规则、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之徒,究竟谁鄙?
项羽与刘邦之争,是最后的氏族贵族与流氓无赖之争。《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有人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有人说项羽优柔寡断。这是不懂项羽。贵族与流氓相争,鲜有胜者。根本原因在于贵族心中讲规则,而流氓无赖为求胜利无所不用其极。项羽作为贵族,自觉要求自己追求光明正大的胜利!有人说项羽杀楚怀王熊心是心胸狭窄,并由于这一战略错误导致各路诸侯背叛项羽。这也是不懂项羽。一个真正的贵族,从来就不屑于弄虚作假,不屑于找一个远系熊姓平民当自己逐鹿的幌子。还有人对项羽乌江自刎不解,认为是虚荣心造成项羽失去东山再起的信心。这还是不懂项羽。贵族视荣誉和尊严胜于得失成败。既然败了,就让失败更惨烈。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时,司马迁代他们说了一句名言:“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千年破坏姑且不论,问题的要害其实不是有种没种,而是有没有贵族精神。连战、宋楚瑜皆位列台湾政坛四公子之列,2004年败于。选后连宋抗争,同样出身高干之家的呼吁抗争限于法律范围,反对激进策士占领总统府的革命方案。连宋与扁的竞争,一如贵族与流氓之间的竞争。扁的流氓伎俩虽然使其获得选举胜利,但那两颗神秘的子弹不仅是永远的污点,更是台湾民主化丧失对大陆民众感召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贵族精神的没落
五胡乱华之后,大量胡人进入中原,门阀贵族于是利用姓氏、门第、出身来维护家族血统纯正。贵族之士不屑于到朝廷为官,乐于隐居山林,钻研音乐和文字韵律。于是有了“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一曲《广陵散》成为嵇康最好的墓志铭。于是有了王羲之兰亭集会,曲水流觞成就千年草书名篇《兰亭序》。于是有了骈体文、四六句,为唐诗宋词进入人类文化宝库奠定了基础。
清康熙时期,皇子、特别是太子,每天早晨3点起床,跟汉语老师读《礼记》。康熙下早朝后检查皇子、太子功课,其后康熙去办公,皇子、太子继续读《礼记》到9点。接着跟满语老师读《礼记》满文翻译本,以通晓汉、满、蒙三种语言。午后1点开始练习骑马、射箭、摔跤。下午4点,康熙下朝后陪皇子、太子一起练习骑、射、摔。在欧洲,贵族拥有专用纹章、专用姓氏,拥有庄园或城堡,有管家,养马和狗,血统纯正,只带祖上传下的首饰,给慈善机构捐钱,从小学习击剑、礼仪、骑术,听歌剧。中外贵族生活方式大同小异。
贵族会没落,贵族精神也会退化。如果八旗子弟能传承他们先辈入关前后时的进取精神、学习态度、勇敢作战,又怎会沦为怀揣鼻烟壶、嘴里哼小曲、手提话眉鸟笼、一步三摇的遗老遗少?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贵族消灭得最彻底。先是武装革命摧毁了“贵”,政治地位拉平了。接着是社会革命摧毁了“富”,经济地位拉平了。最后,是“”摧毁了“闲”,精神高度全部降到低点。然而,在彻底摧毁中国一代贵族的同时,也摧毁了中国的贵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