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真实的谎言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幼儿 说谎 说谎心理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84
Abstract In daily life, often encounter the phenomenon of children lie, as parents do not understand this behavior that children learn bad, so a scolding, but contrary to our expectations, the children "lie" this phenomenon did not improve but more and more serious, some parents even had a fear that children will go bad. Actually, on children's lying, we need not panic fear, but should be specific analysis of children lying psychological, and then take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measure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hildren lie case interpretation of children's psychology of lying, children's motive to lie by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follow the age", "" home ", the correct guiding cheeper get rid of lying and learn the true.
Key words children; lying; psychology of lying
“说谎”,即说不真实的话语行为,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点,具体表现是有意歪曲实际情况,对事实和事件给他人造成不正确的印象。3岁左右的幼儿会把现实和想象混在一起而说谎,3~6岁幼儿虽有丰富的想象力,但他们尚无能力分辨想象和事实之间的差距,所以也容易出现“说谎”现象。带班过程中发现中、大班幼儿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虚荣心、获取利益也会说谎。教师和家长应该掌握幼儿“说谎”的心理,用适当的教育对策引导幼儿不再说谎、学会真实。
1 幼儿“说谎”现象
案例:今天也是我生日。
一天早上,彤彤高兴的跟我说:“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会拿蛋糕来幼儿园,请小朋友庆祝我的生日!正当我们准备给彤彤庆祝生日时,涛涛跑过来跟我说:“老师今天也是我生日,妈妈没给我带蛋糕。”我说,是吗?那涛涛和彤彤一起过吧!涛涛高兴极了,下午放学,我把涛涛过生日的事告诉妈妈,妈妈说涛涛的生日还没到呢!
这是小班幼儿发生的问题,说谎的幼儿涛涛,看到别人过生日很羡慕,就联想到自己的生日,也希望自己过一个这样的生日,他渴望愿望能够实现,甚至就把今天当做自己的生日,所以才会说出“今天也是我的生日”。这一点也正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经常把想象和现实相混淆。
2 幼儿“说谎”为哪般?
2.1 无意说谎
(1)认知水平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正是处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的过渡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不高,幼儿的心理发育不成熟,经常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愿,易出现错误,有些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一种心理错觉,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现象。
(2)幻想与现实混淆。幼儿在幻想与现实中常常分不清楚,常会把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了,听说别人得到某样东西后,会说自己也得到了。如老师问:“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有人说:“去北京天安门玩了”,接着有几个人也说:“我也去过了。”
(3)自信心萌动。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象与现实,会不切实际地说“大话”,夸“海口”。例如,在游戏时,我说:“谁的力气最大当大力水手!”结果所有幼儿都说:“老师,我的力气最大!”这是幼儿自信心的萌动。我们发现后不能认为孩子是“说谎”“吹牛”, 相反要积极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教师应引导幼儿认清现实,并用实际来证明孩子的说法。
2.2 有意说谎
(1)谎造优越感,满足虚荣心。幼儿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其他幼儿面前有威信,会谎造优越感,如看见别人穿了一件漂亮裙子,就说自己也有一件公主裙,便谎说自己那件更漂亮;听别人说某样东西好吃,就谎说自己早就吃过了,怎么怎么好吃……面对这类说谎,我们不能简单地批评,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想法,然后耐心的开导他,用说服教育、讲明道理的方法,告诉他好孩子应该怎样做,让幼儿认识到说谎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2)寻找借口,编造谎言。幼儿为达到某种非正常的目的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有意夸大、歪曲甚至编造“事实”的行为都属于这类错误。例如幼儿早晨不想起床就谎称自己“肚子痛”;自己拿了别人的玩具不还却说是别人给他玩的;看见别人有个玩具特别喜欢,就趁人不注意拿到自己的柜子里,被人问起时嘴里还说着“我也不知道去哪里了”等等。幼儿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利用心理疏导法,先让孩子明白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勇敢的说出来一定可以解决,其次利用正面教育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3)逃避惩罚,自我保护。当孩子发现在成人的逼迫下说出真话,是要受到一定的惩罚,为了逃避惩罚,就会进行自我保护而继续说谎。面对这类“说谎”的孩子,我们应当知道体罚并不能让孩子知错而改,相反会让孩子越陷越深,会用另一个谎言来填补之前的错误,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自卫”吧。对此,我们不能放任不管、顺其自然,而应从正面教育引导,鼓励孩子说实话,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危害性,并逐步形成“知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3 幼儿“说谎”巧应对
3.1 了解心理需求,爱护自尊心
(1)读懂孩子的“心”。孩子说谎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在判断孩子说谎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说谎,然后再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真正懂得说谎是不对的,真实的回答更能得到别人的谅解。例如案例一中的涛涛当听到他说“今天也是我生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和孩子谈谈,是不是涛涛从未过过生日,或者是不是也很想过一个自己的生日等。
(2)爱护孩子的“心”。当我们在处理幼儿的说谎问题时,不能用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幼儿的行为,如果按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幼儿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影响幼儿的人格健康发展,而且会导致幼儿更严重的“说谎”。
3.2 遵循年龄特点,循序渐进
3.2.1 小班幼儿:引导不“说谎”,从小做起
幼儿园小班幼儿认知水平低,多以无意说谎,我们要先教幼儿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别人不允许就不能拿的道理。幼儿园里经常发现幼儿拿了别人的东西,问后却说是自己的,这时教师要让孩子知道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如果自己想玩,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或用自己的玩具进行交换玩,互相之间要学会分享,这才是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
为了让小班幼儿认清事实,不说谎话,在教学中我安排了《狼来了》的故事,孩子通过学习故事懂得不能说谎,说谎了就会带来更糟糕的事情。
3.2.2 中班幼儿:理解“说谎”,因势利导
中班幼儿是处于幼儿园承上启下的阶段,在孩子说谎现象中要具体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如果幼儿是无意说谎,那我们就根据事情的实际情况耐心劝导解说。如果幼儿因好奇或占有欲强而有意“说谎”,我们就要让孩子明白,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找老师帮助,或者询问老师这样做对不对,让“说谎”的种子不要生根发芽。
中班有一节语言活动《手拿空花盆的孩子》,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诚实的孩子做了皇帝,孩子们特别喜欢听,在故事中他们懂得了要做诚实的人,向这个诚实的男孩学习,不说谎话不做假事。
3.2.3 大班幼儿:正视“说谎”,勇于承认
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如果孩子有说谎现象,教师首先要理清事实的真相,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个别教育,帮助他分辨是非。对大班幼儿我们要教育孩子“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让孩子懂得做错事不承认是不诚实的表现,不是好孩子所为,逐步让他们学会控制自我欲望。
如一天下午起床,耿心小朋友发现自己的手表不见了,于是就告诉老师,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有人拿走了,于是我就对孩子们说:“宝贝们上午耿心小朋友拿来一个手表给大家玩,现在不见了,是不是你们玩的时候忘记还了,大家都来找一找。”孩子们接着七嘴八舌的说:“我没拿、不是我拿的、我可没看见、我根本没玩过……”过了一会还是没有找到,这时我发现一个小朋友头低低的不敢看我,我似乎知道什么了,于是我单独和她谈话:“老师已经知道手表在哪里了,也知道这个小朋友一定是特别喜欢这个手表,可是,喜欢别人的东西我们就可以拿走吗?如果你心爱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你会怎么样?说完她就承认是自己拿了手表并表示以后不这样做了。借此,孩子懂得了别人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更不能悄悄拿走,她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也知道了应该怎样做。
3.3 家园密切联系,教育一致
(1)家园互动避免“说谎”。面对幼儿“说谎”问题,通过家园联系,教师和家长之间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多用正面的教育进行引导,让幼儿逐渐养成不说假话,真诚待人的良好品格。
(2)多种途径传递教育。幼儿的教育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只有家园教育一致,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每学期我都会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家访、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把幼儿“说谎现象”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说谎”的心理动态,并通过案例让家长知道如何分析孩子的“说谎”动机以及采取怎样的方法进行解决。
真实的谎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伪纪录片;叙述者;受述者;叙述层次;关联式
克·麦茨在他的《电影符号学的若干问题》中说:“‘电影符号学家’要做的第一个选择是:研究的范围应该是大影片(即叙事性影片),还是短片、纪录片、工艺片、教学片、广告片?”麦茨肯定了前者:“叙事性影片的研究(至少在初始阶段)就成了重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麦茨将“叙事性影片”与“纪录片”做了一个明确的区分,并且将重点放在了叙事性影片身上。“简而言之,一切广义的‘纪录片’之间只有一条名副其实的界限,‘纪录片’的各种特殊样式,一开始就抛弃了叙事的原则。”
这个区分很好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叙事性影片,其重要特征就是虚构性。而纪录片,虽然其本身的定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它都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即使大多数时候这是一种经过人为选择后的真实,但至少在事件本身上没有人为的虚构。而对于电影来说,“没有‘戏剧性’,没有虚构,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影片。”
一边是略显乏味的真实,一边是精彩纷呈的谎言,二者在叙事上拥有的本质上的不同,使得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伪纪录片”式电影,--开始就具有了叙事上的与众不同的复杂性。
所谓的“伪纪录片”,即mockumentary,也就是mock和documentary的结合,代表了一种新的影片类型。它披着“真实纪录片”的外衣,内容却是虚构的。但它和“半纪录片”又有所不同,后者是指用纪录片风格拍摄的虚构故事,让观众产生“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印象,而且通常由一个全知观点的叙述者(旁白)来主述故事,但是,观众清楚地知道这是一部电影,它的故事是仿真实的。而伪纪录片则不同,它竭力要造成的效果就是,这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这是偶然拍下的真实事件,拍摄者不是专业的摄影师,而是在当时场景下的某个人物,他参与整个过程,并拍摄下来。
伪纪录片的目的,是要让“期待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而这种代入感,又特别适合惊悚电影、灾难电影营造气氛的需要,从《女巫布莱尔》、《死亡录像》、《鬼影实录》这些小成本惊悚片,到大制作的灾难片《科洛弗档案》,伪纪录片总是用一台摇晃的DV,看似忠实真实地记录着虚构的故事,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实的谎言”。
一、伪纪录片:谁是叙述者
站在叙述学的角度来看,电影的叙述者是谁,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电影叙事中的‘叙述人’,由于摄影机这一特殊的‘视点’机制的存在,而打上了特定的叙述特征。”李显杰老师在《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这本书中将电影叙述者分为两类,即“人称叙事”与“非人称叙事”。前者指“影片叙述人以明确的语法意义上的人称‘我’、‘他’甚或‘你’的身份和语气来‘讲述’(呈现)故事。例如,《红高粱》是以画外‘我’的第一人称来展开叙事的,《青春祭》则以画内‘我’的第—人称方式来展开故事”。后者指“影片叙事本文中没有一种明晰可辨的‘叙述人声音’作为叙事源出现……瑞安、戈德罗、查特曼等人则认为,即便没有人称叙述人出场,叙事本文中仍存在着‘非人称叙述人’或叫做‘匿名的叙述人’”。在后文中又将“非人称叙述人”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由镜头来“呈现”的“呈现式”叙述人,一种是“影像+字幕式”叙述人。
对一般电影来说,这个分类似乎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伪纪录片”的叙述者,却不属于上文提到的任何一种。
以西班牙惊悚片《死亡录像》(2007)与美国大片《科洛弗档案》(2008)为例,前者是以电视台对消防队的一次采访开始,电视台的摄影师拿着摄影机面对女记者,女记者背后是消防车的背景,女记者一边与在摄影机后面的摄影师聊天,一边开始了外景记者常规的采访开始前的那套说辞。一段普通的对消防队员的采访后,警报响起,记者与摄影师随同两名消防人员进入一栋建筑,发现建筑里的人被一种未知的病毒感染,大楼在记者一行人进入后被当局封锁,记者的摄影机记录下里面发生的一切,最后所有的人都死亡,只留下这一卷录像。《科洛弗档案》也如出一辙,首先是男主角Rob将要去日本工作,在他的送别派对上由他的朋友Hud负责用DV记录,而后却出现了未知的怪物袭击曼哈顿,逃亡途中,Hud坚持用DV继续拍摄,最后同样是大家都死亡,这卷录影成为一份国家档案。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部伪纪录片电影中,叙述者并非拿着摄影机的摄影师或者拿着DV的Hud,虽然在《死亡录像》中,一开始时女记者对着摄影机讲述消防队情况的时候,有一点像上文提到的“人称叙述人”,如果整部影片都是由她对消防队的采访,那么可以说她就是叙述人,但实际情况是,影片并非真的在对消防队做采访,女记者对消防队情况的叙述只维持了短短的时间,很快她就变成了对一切茫然不知的人群中的一员。她这段短短的叙述,只能作为低于主叙述的一段“次叙述”来看待(这一点将在后文做详细分析)。电影中所有的人物都不是叙述者,原本的摄影者死亡,只要还有其他人拿过摄影机继续拍摄,叙述就没有结束。甚至即使所有人都死亡,但只要摄影机还在运作,叙述都可以继续下去。那么,以这两部电影为代表的“伪纪录片”真正的主叙述者就很明显了。很简单,那就是“摄影机”或者“DV”本身。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剧情不允许,也始终会保持摄影机的打开状态,例如《死亡录像》中,记者的摄影机被前来的卫生监察员强制关闭了(如果在那种情况下还没有人对摄影机的存在有异议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于是叙述暂停了,屏幕一片漆黑,这时,电影安排了一个好奇的小女孩,无意中打开了放在一边的摄影机,从而使叙述得以继续进行。
伪纪录片的叙述者是摄影机或者DV,这已经无疑了。那么,情况就似乎和上文提到的“非人称叙述人”中的“呈现式”叙述人一致,因为一切都是由镜头本身来呈现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伪纪录片的“镜头”,和上文“呈现式”的镜头,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呈现式”叙述人的“镜头”,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电影制作班子”的镜头:导演的镜头,专业摄影师的镜头,后期制作的镜头,作为拍摄工具的镜头……观众在一般情况下意识不到“镜头”的存在,这个“叙述者”是完全隐身的。
而伪纪录片作为叙述者的“镜头”,却是一个显身式叙述者,它同时还作为一个“人物”出现,在上文提到的两部电影中,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它看做一个唯一劫后余生的“人”,在事件之后叙述出当时的一切。
如果将这个“镜头”看做电影中的一个人物,那么我们又能不能将它看成是“人称叙述人”呢?就像电影《情人》中老年的“我”讲述15岁的“我”的故事一样,劫后余生的摄影机讲述了它作为一个“当事人”所经历的故事。乍一看这样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电影镜头”的特殊性,伪纪录片的“镜头”既是叙述者,也是显身的人物,同时还是电影的拍摄工具。也就是说,它同时具有上文中两种叙述人的特点,既有人称叙述人的显身特性,又有非人称叙述人精巧的主观操纵。
伪纪录片“镜头”的身兼多职,正是其有别于其它影片的优势。
二、伪纪录片:价值观的一致共享
从叙事学的观点来看,对隐指作者、隐指读者、叙述者、叙述接受者、人物这五种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划分出了六个关联式,伪纪录片的关联式应该属于第四种,即“五个成分挤到一起,价值观完全一致共享”。
首先,电影采用的“纪录片”方式,同追求“现实感”效果的小说类似,虽然我们给这类电影贴上的是“伪纪录片”的标签,但是它在隐指读者(期待观众)视野中呈现出的却是真正“纪录片”的外观。它让隐指作者与叙述者靠得很近,甚至作出了隐指作者与叙述者完全一致的假象,“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影片,它直接利用摄影机作为一个‘窗口’或第二双眼睛,观众借此观察现实一一它把摄影机抓得牢牢地,只允许‘记录’正在发生的事。看这样一部影片,我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正在发生的事’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而是一种涉及许多人的行为与观念的高度复杂的‘结构’。”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伪纪录片”叙述的隐指作者与叙述者看起来仿佛完全重合了,使得观众相信这是一个“完全可靠叙述”。
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惊悚电影对“伪纪录片”方式青睐有加了,当下被电影、电视、书籍、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轮番轰炸下的观众们已经被养足了刁钻古怪的胃口,茅盾先生观察到的所有人会对《火烧红莲寺》的故事坚信无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比较‘世故’的读者会拒绝站到隐指读者的位置上,这样,作品对他来说就达不到预期的感动效果。”对坐在电影院拿着爆米花和可乐悠哉的价值观千差万别的现代观众来说,审美疲劳使惊悚灾难题材已经开始走向穷途末路。追求“陌生化”效果的伪纪录片成功将隐指作者、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缩到最小,也就成功地将隐指读者,即期待观众推到了该在的位置上。
隐指作者、隐指读者、叙述者、人物,五要素中的四个在伪纪录片中无疑已经聚在一起了,那么,“叙述接受者”是谁?他在伪纪录片中存在吗?
三、伪纪录片:谁是受述者
伪纪录片的受述者,初看之下似乎是隐身的。无论是《死亡录像》还是《科洛弗档案》,似乎的确有一个隐身受述者的存在,那就是“后来看到这部分录影的人”。《死亡录像》中也许是后来进入那栋建筑并发现这卷录影带的卫生监察员、政府官员或者其他有关联的人;《科洛弗档案》则更明显,因为这卷录影最后成为国家档案,自然是有权限看到这部分档案的人是受述者。这些人,是影片中的隐身式受述者。
而实际上,显身式受述者在电影中一开始就存在,那就是摄影师或者DV拍摄者。
电影中灾难发生之前,所有人都在正常生活,正常社交,拿着摄影机或DV的人刚开始只是在做普通的记录,随后变故发生,拍摄者都怀着“我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的想法,即使在逃亡中、生命垂危时,也有“至少希望以后的人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的执着,这既是保障叙述顺利进行的需要,也保证了摄影机后“受述者”的存在。拍摄者其实是第一个看见拍摄内容的人,也就是第一个受述者。
但是,显身式受述者并没有得到完整的叙述,这和隐身式受述者相区别。两部电影中都有摄影机运作,但拍摄者不在的情况出现。《死亡录像》中,是小女孩打开摄影机那段,以及摄影师死亡,摄影机跌落,刚好拍下女记者被怪物拖走那段。《科洛弗档案》则更加复杂,除了上面的情况,只Dv的拍摄者就有三个,也就是说显身式受述者不是唯一的。但这并不能抹杀“拍摄者”就是显身式受述者的结论。伪纪录片的确做到了五个成分挤在一起,价值观一致共享。
四、伪纪录片的叙述层次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伪纪录片的叙述者是片中显身的摄影机或者DV,这种方式成功地让观众产生了代入感。但是,由于视角被完全局限在摄影机能捕捉到的范围内,要做到完全流畅的叙述并不容易,因此,在摄影机这个主叙述之外,必然有各种次叙述作为补充。
《死亡录像》中始终充斥着一个悬念,就是病毒的来源。这个悬念的解答只靠摄影机的叙述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就依靠片中每个人物不同的次叙述,层层拨开真相。首先是女主角随时以“记者”身份面对镜头作出的实况解说,开场对消防队的解说、变故发生时对当时情况的解说、对大楼住户的采访……当大楼被当局封锁以后,被困的人渐渐嗅出了阴谋的味道,住户之一的实习医生的次叙述说明了这是一种病毒。然后大家聚在一起,思索大楼的人员构成,每个人的次叙述为观众拼凑出大楼的结构和人员情况。在这个次叙述里还初次带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顶楼一个废弃的房间。随后,从外面进入大楼的卫生监察员在大家的逼迫下作出一段叙述,说出一部分事实。但是这些人物的次叙述虽然在渐渐补完事实,但是他们掌握的消息本身并不完整,所以,最后摄影师与记者爬上了顶楼废弃的那个房间,在房间里发现了大量的实验器材,并看到贴满屋子墙面的剪报,甚至还在老旧的录音机中发现一卷磁带。剪报与磁带自然也是次叙述,虽然作为主叙述的摄影机对它们一笔带过,但是细心的观众自然可以从这些次叙述中提取到信息。
《科洛弗档案》也使用了相同的方式。变故发生时。摄影机还没有拍摄下怪物的形态,所有人都对一切一无所知,电影两次安排了电视上的“新闻播报”来叙述,一次在Rob公寓里,一次在逃亡途中的一家电器行里。除此之外,街上人们的议论,大兵的解说,都是低于主叙述的次叙述。
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DV拍摄“正常社交——变故发生”这段经历之前,DV中原本就有一段视频,那是在“当下时间”之前,关于男女主角日常生活、游玩的一段记录,这段记录总是不时插入“当下”的记录:电影刚开始时首先播放的就是这段视频,但非常短暂,随后就进入主要事件;随后的逃亡中,拍摄者Hud想要倒带去看—下自己刚刚拍下的怪兽的样貌,结果却倒回到了原本的这段视频;电影最后载着他们逃离的直升机被怪兽打落,DV掉在一旁,也许是因为震荡,DV在一瞬间自行跳出这段视频的一帧。这些视频片段对主要故事的侵入是次叙述吗?我认为不是,这段视频仍然在主叙述的层次上,叙述者没有变化,仍然是DV,它的倒放和插入类似于小说中的倒叙或插叙,只是为了渲染男女主角的爱情,在其中,我们能感受到隐指作者想要通过叙述者传达给期待观众的东西,毕竟,影像结构无论呈现怎样的外在形式,它都涉及那个隐含的叙述者的行为。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一提所谓的电影中的“彩蛋”,因为这可以说是隐指作者最直接的体现。最著名的彩蛋恐怕要数希区柯克电影中总会出现的导演本人了。《科洛弗档案》中有一些极难发现的短暂的画面,隐藏在正常的叙事之下,这些画面都是经典怪兽电影的一帧(比如金刚在帝国大厦击落飞机的画面出现在《科洛弗档案》飞机失事后一个模糊不清的画面里)。这其实是对同类电影前辈的致敬,但是从叙述学的角度,对电影彩蛋应该如何定位,它是否属于“元叙述”,笔者才疏学浅,自忖目前还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勉强算作是抛砖引玉,期望以后能看到学者们对此的精彩剖析。
结语
通过上文对“伪纪录片”这一新的电影形式进行的简单分析,笔者认为:
第一,“伪纪录片”是一个新的电影类型,其目的是要让“期待观众”产生强烈的代人感,这种代人感之所以能得以完成,正是由于这一电影类型做到了隐指作者、隐指读者、叙述者、叙述接受者、人物这五种要素的积聚,达到了价值观的一致共享;
第二,“伪纪录片”电影的叙述者是片中拍摄工具“摄影机”或“DV”,它是一个显身式叙述者,并应同(“人称叙事”与“非人称叙事”有所区别;
第三,“伪纪录片”的受述者可分为“隐身”与“显身”两种,后者是摄影师或者DV拍摄者,而前者为“后来看到这部分录影的人’;
第四,“伪纪录片”的叙述层次繁多,是一种拼图式的叙述方式。从这些叙述层次中能明显感到隐指作者的存在。
由于电影这一形式本身在叙述上的特殊性,对电影进行叙述学分析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其中的漏洞和缺陷,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10,44,45,225,228,232.
真实的谎言范文第3篇
600年的酒什么味 据某拍卖公司的老总介绍,这瓶酒是1990年某公司从“明代初600岁老窖”中罐装,当时只灌装了5瓶这种酒,其中有3瓶送给了外宾。拿出来卖的总共只有两瓶。一瓶具有600年历史的酒,怎么说都够珍贵了,600年前的酒什么味啊?存放了600年的酒还是酒吗?这瓶酒引起了我的好奇。仔细查看了厂家的资料,看出些端倪。原来这瓶酒顶多是用600年前的窖池酿制的,而不是原酒,灌装之说,从何而来呢?把600年前的窖池酿制的酒等同于600年前酒窖的酒,这是明显的偷换概念。照此推理,我们每个人不都是活了六千岁、六万岁了吗?再仔细分析,仍疑窦重重。据生产这瓶酒的公司介绍,他们的窖池一个就有2.5米深,长宽各数米,如此大的窖池,又怎么可能只产区区5瓶酒?这个窖池生产的其他酒呢?据说,为了隆重推出这瓶酒,厂家还专门派了5位勾兑师通过鼻嗅、舌尝、化学分析等检验了一番,四十分钟就宣布了鉴定结果。且不说通过鼻嗅、舌尝、化学分析等是否能鉴定此酒是用600年窖池所酿,单从这阵势,难免不让人觉得是一场十足的表演秀。还有,这窖池,果真有600年的历史吗?就算有600年,酿出来的酒就是美酒吗?据说,这个厂家还是我国比较著名的一家白酒企业,如此作为,视消费者如无物,我只想到了两个字:疯狂!白酒秀,真实的谎言正在光天化日之下上演。
怎一个乱字了得 有报道说,与以往拍卖会不同的是,这场拍卖会犹如一场盛装的表演秀,竞拍者手中的号牌居然大到足有1平方米!而某国电视台也来凑热闹,竞价就像喊着玩。如此热闹的表演,让人不得不想,为了一瓶酒,值得么?再一细想,原来卖600年的老窖才是目的所在。
纵观中国酒业大体经历了作坊酒、工业酒、广告酒、品牌酒、文化酒五个阶段。作坊酒、工业酒阶段,酒的营销还处于原始的朴素状态。进入广告酒阶段,一些企业不惜血本,广告开路,用地毯式轰炸的办法,搅得市场天翻地覆,市场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广告酒的泡沫空前膨胀。是泡沫总要破裂,当尘埃落定之后,市场悄而转向品牌酒、文化酒阶段。从卖酒到卖品牌、卖文化,中国酒业纷纷穿上品牌的外衣,扛起文化的大旗,把文化、品牌作为竞争的利器。然而,过犹不及。一些企业本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更谈不上什么文化,可是却想方设法标榜自己是文化酒。没有历史,就去挖窖、挖井、挖酒海。你挖乾隆的,我就挖500年前的,不过瘾的话,再挖个600年的给你看。年代越挖越久远,仿佛越来越有历史了,仿佛越来越有文化了。实在没窖、没井可挖,那就起个好名字啊,你“糊涂”,我比你更“糊涂”――“百年”够了吗?要不你是仙,我就是神,再不济,也是个鬼啊。或者给你生产福酒啊,福,你总喜欢了吧?何况七福、八福呢?不够味,还可以把金银加上去呀。这些招都用完了,还可以拍卖嘛。前不久,不还有一酒厂一瓶酒拍了89万吗?大爷们,别完这些噱头了,别净哄着咱老百姓高兴,行吗?中国酒业啊,怎一个乱字了得?
中国酒业,路在何方 我国加入WTO后, 由于关税减让和产业领域有限制、分步骤开放可能造成国外酒类产品在华竞争力增强的局面,国家采取了酒税调整和加强行业指导等方法来整合民族酿酒工业,我国酿酒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白酒企业无所不用其极,白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造成行业竞争无序,整个行业在大滑坡、大动荡、大变革、大整合中衍进。
随着中国市场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酒类消费价值的评定,已经从单一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上升为对归属、尊重和地位等方面的情感追求。白酒已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它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身的性能或特性,在消费者消费价值观念的支配下,已经变成了一种实现情感寄托和自我价值满足的消费载体。白酒业利用品牌、文化竞争,在激烈的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地位,在品牌、文化上挖掘内涵,有其合理性。但品牌、文化的竞争,是质量、技术、观念、思维、速度、规模等综合实力的交锋。捏造历史,附庸风雅,称王称霸,只会使竞争步入歧途。
文化的挖掘与弘扬,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来不得半点花招。某著名白酒企业在这方面的努力,让消费者看到了一丝中国酒业的希望。为了总结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该企业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对历代中国酒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对酒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民俗等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可谓是对中国酒文化的一大贡献。还有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视质量如生命的观念,酒的酿制,其工艺和技术要求甚为苛刻。谁能说这不是文化?这样的文化才是消费者需要的文化,这才是中国酒业需要走的文化之路。
真实的谎言范文第4篇
这些天,在大根住的这个小区里,一直有个小伙子在搞活动,说是什么治疗仪免费试用,每天都有不少老年人围在那里,试用那种仪器。
那天吃午饭时,大根娘就对大根说:“儿啊,那个仪器能治关节炎、腰椎、颈椎病,好几样呢,我试了两天,觉得挺好的。哪天你有空了,也过去看看,替娘参谋参谋。”
听了娘的话,大根一口米饭卡在了嘴里,他抬起头,冲着娘尴尬地笑了笑,说:“娘,吃完饭,我就下去帮您看看。”
大根很孝顺,他不忍拒绝娘。可是,他也知道,那种仪器是糊弄人的,而且,价钱肯定也会高得惊人。所以,他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能伤了老娘的心,还能让老娘断了买那个仪器的念头。
吃罢饭,娘在家里收拾碗筷,大根就下楼去了。他来到小伙子的摊位前时,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就简单地问了一下那个仪器的情况,然后把小伙子拉到了一边,拿出十元钱,递给小伙子说:“小兄弟,你帮我办件事。”
小伙子看着递过来的十元钱,并没有接,只是瞪大眼睛,愣愣地说:“大哥,你这是?”
大根说:“我就给你明说吧。我娘看上了你的那个仪器,可我不想让她买,因为我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实在是拿不出这个钱。所以,下次我娘再来你这儿时,我想让你偷偷地告诉她,你这个仪器治不了她的关节炎。总之一句话,就是让你想办法打消我娘买仪器的念头。给,这是给你的报酬,十元钱,不多,可也是你应得的。”
小伙子这回听明白了,他愣了一下,随即就回过了神来,慌忙推开大根递过来的十元钱,尴尬地笑着说:“大哥,你想错了。你要是不买这个治疗仪,以后肯定会后悔的,你听我说,我的这个治疗仪,对于治疗关节炎,效果那可是相当地好 ”
“不,你听我说,”大根打断小伙子口若悬河的推销,“小兄弟,你咋不明白呢?我刚才和你说得很清楚了,我确实想买一台,可是 ”话没说完,大根一阵剧烈的咳嗽,大约一直咳嗽了五六分钟,憋得满脸通红,好不容易缓过气来,他大口喘着气说:“小兄弟,我病了两个多月了,小门诊看过几次,就是不见好;要是有钱,我早就去大医院看了。你说我连看病的钱都没有,哪里还有闲钱买你的仪器。”
小伙子见推销没戏了,转而盯着大根手里的十元钱,吞吞吐吐地说:“这个 也太那个了吧?”
大根明白小伙子的意思,便从口袋里又拿出了十元钱,一块儿递给小伙子,说:“就这些了。”
小伙子接过二十元钱,语气肯定地说:“你放心吧,我保证不让你娘买我的治疗仪。”说完,扭头就走了。
刚才和小伙子说话时,大根故意撒了谎:其实,大根还不至于这么惨,连看病的钱都没有,他之所以没有去大医院看病,就是因为单位管理很严格,请假要扣很多的钱,大根有点心疼;还有就是,现在大医院看病很麻烦,据说挂个专家号,要排好几天的队,不想排队也行,要从“号贩子”的手里买,一个专家号需要六七百元。
下午加班,大根下班回到家时,已经八点多钟了。娘已经做好了饭,坐在客厅里等着大根回来,见大根来了,娘便回厨房热了饭菜,摆到了饭桌上。吃饭时,娘心疼地看着大根说:“儿啊,你天天都这么晚下班吗?”
大根大口吃着饭,说:“是啊,私营企业,就是拼命地干。不过,我都习惯了。”
娘又说:“大根,我又去看那个仪器了,那个小伙子告诉我,那个仪器治关节炎,但是对我的这个关节炎没效果。我就问他,那你这个仪器治颈椎病效果咋样啊?他说很好。我说,只要是治颈椎效果好就行。”
可娘没有颈椎病呀?大根疑惑地抬起头,问:“娘,你的颈椎?”
娘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她起身回到卧室里,出来时,就见她手里多了一个治疗仪。
大根愈加不解了:娘说买这个仪器,好像是治疗什么颈椎的?可是
娘走过来,把那个治疗仪放到餐桌上,对大根说:“儿啊,你快点吃,吃完饭,娘带你去串个门。”
“串门?”大根脱口而出,他就想:“娘在这里没有认识的人啊。”
娘说:“这几天我去试用那个仪器,认识了一个人,姓刘,我喊她刘姐,也住在你们这个楼上。这个刘姐有颈椎病,很喜欢这个仪器,她说她儿子就在省立医院上班,是个专家,她儿子坚决反对她买这个仪器,可是刘姐呢,也是个有主见的人儿,说是再试用几天,坚决买下。所以,我就买了一个想送给她。”
大根顿时明白了娘的良苦用心,他喊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话了。
真实的谎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股东,中小股东,弱势群体保护,上市公司治理,股市监管
进入21世纪以来的3年里,新世纪的阳光似乎并没有照亮中国股市,相反,中国股市频频发生“地震”。灾情严重的股票还不止一两家,往往是若干支股票“集体跳水”,昨天还是牛气冲天的“天堂股”,一夜之间就无缘无故地跌成了惨不忍睹的“地狱股”。中小股民的血汗钱顷刻间变成了一堆废纸,深度套牢,脱身无望。经济学家无法解释这些股票的大起大落,无法用正常的经济理论去分析它们,因为这些股票本来就不是由正常的游戏法则支配的,而是由“幕后之手”在恣意操纵。
这只“幕后之手”就是大股东。大股东对中国股市的操纵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有的上市公司从一开始就是由大股东“包装”起来的,其上市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是为了裸的“圈钱”-圈中小股东的钱。这就使有些上市公司从头到脚都是“讲故事、编谎言”的产物。例如“大名鼎鼎”的某某科技股票,它竟能把一个小小的饲料厂“变脸”成一个大型高科技企业,套取中小股东的巨额资金。又如,某某集团曾长期秘密动用几亿资金炒股,自己炒自己的股票,造成本股票的虚假繁荣,引诱中小股东大把投钱。
因此,中小股东普遍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敢再轻易投资进去。这种背景下,“信任危机”发生了,中小股东不相信股市在短期内能按正常经济规律运转。所以,尽管政策暖风频频,出台了若干利好刺激,但股市反弹并不如预期的积极。银行再三调低存款利率,政府甚至采用了“征收利息税”等宏观调控政策,但都收效甚微,存款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进一步上升的势头。我国经济法专家刘大洪指出,这种明显的“反常现象”只能有一个合理解释,就是:中小股东已经丧失信任和乐观期待,宁愿把钱存进银行不要利息,也不敢、不愿再去积极地投资于股市。
中小股东的态度,会直接决定着股市的生死存亡。离开了中小股东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股市就丧失了存在理由和必要。因为股市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让企业直接与广大投资人发生联系,使企业的融资方式由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变成发行证券的直接融资。融资方式的改变,在微观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宏观上则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兴衰。
我国以前没有股票市场,企业主要靠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方式已被证明为缺乏活力、滋生腐败。要建设发达的市场经济,必须借鉴美英的经验,即建立起发达、规范、有序的股票市场,让“资金市场”去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这对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极其重要,有利于从“银行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如果我国的股市上只剩下大股东,股市就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无法使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再者,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往往是以非货币形式进行出资(如土地、厂房设备、技术、产品),大部分货币资金要靠中小股东投资,所以,没有中小股东就等于丧失了“企业血液”(货币资金)的来源,没有“血”当然难以存活,不管你的“骨骼肌肉”多么强健。
只要看看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的种种内幕操作,就会明白大股东们这些“真实的谎言”-
1、宁可配股,绝不贷款。我国为扩大内需、刺激投资,近年来把银行贷款利率连续下调,已经到了很低的水平。按正常的经济学原理,这正是上市公司通过贷款来改善资本结构的极佳时机,以便增加公司资金拥有量、扩大投资规模。但中国的许多上市公司偏偏无视这个经济学原理,宁可配股,绝不贷款。原因何在?其中猫腻在于:上市公司可以利用高价配股之机从中小股东手里圈来大笔现金,然后再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把这笔现金中的大部分转移到控股股东的手里。贷款利率再低,毕竟是负债,届时要还本付息;而配股得来的钱不用还,只要圈到手中,就能被控股股东转移到自己的腰包里。
2、挪用资金,挖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往往关心的不是把上市公司经营好,而是把它当成一根纯粹的“资金吸管”,从股市上把钱吸到之后,就秘密地把这笔资金挪为其它用途,甚至明火持杖地直接把资金划走。例如,某医药股份集团把其所控股的上市公司资金的96%都划走了,总额达25亿元之巨。
3、虚假出资。在上市公司的设立过程中,以及增资配股过程中,控股股东名义上出了资,但实际上该出资并没到位,或严重高估非货币出资,或以不动产出资但不办理产权转移手续。虚假出资,却能取得多数股份,“一本万利”当然值得去冒险。
4、关联交易。控股股东旗下往往有多家公司,在其操纵下,可以在这些公司之间进行关联交易,实现某种“见不得阳光”的目的。关联交易有两种:索取型和付出型。索取型是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把上市公司的资源占为己有。付出型是指控股股东为了使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短期内呈现出虚假的提高,就把相关公司的利润向上市公司转移,一旦达到目的后,再把上市公司的资源转移出来,转给其它公司。
5、操纵利润分配。为了多占公司利润,控股股东总能巧立名目,以种种借口操纵利润分配,肥水不流外人田,侵害中小股东本应得到的红利。例如,向董事、监事、经理层发放高得离谱的奖金、年薪,名义上还冠冕堂皇地“为了留住人才”,而实际上这些“人才”都是控股股东的内部人。
6、利用上市公司作担保,为自己申请贷款提供方便。一旦出现还贷困难,就把风险推给上市公司,由它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注:前文的“宁可配股,绝不贷款”是指上市公司自身而言,此处的贷款则指控股股东而言。)
7、操纵信息披露,公布虚假信息。由于控股股东实际上充当上市公司的“家长”,它控制着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因此能够操纵公司的信息披露,公布虚假信息。其手段很多,例如作假账、提前确认收入、把关联交易当作正常收益,等等。有的上市公司从始到终一直就是靠此“讲故事”来维持的。
8、自己炒自己的股票,哄抬股价,诱惑中小股东投资,然后秘密抛售,从中牟取暴利。一些大起大落的股票,就是这样操纵的。例如,某上市公司曾长期动用几亿资金秘密炒股,靠此来制造它的业绩神话。
针对此,应采取以下几个监管措施:
措施一:“国有股减持”是根本出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从国企改制而来,国有股“一股独大”十分明显。由于前些年我国对公有制的理解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认为国有股越多越好、越广越好,导致“一股独大”之状况。控股股东的种种不当行为,皆源于此。所以,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股减持”,才是根本出路。
措施二:减少或限制控股股东的投票权。虽然“股权平等”是股份制的基本原则,减少或限制控股股东的投票权似乎与这个原则相违背,但实际上,由于控股股东的内幕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股权平等,所以,对其进行限制恰恰是为了实质平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治理控股股东,而采取过类似做法,例如无表权的股份、有超常表决权的金股。另外,还可以把国有股转为优先股,以减少国有股比例。
措施三:撩开上市公司的面纱制度。有的上市公司名义上打着“国有股”之旗号,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员及利益集团的“内部私人控股”。这种伪装的国有股在股市上的为害尤烈,那些被揭露出来的灾情严重的上市公司里,大部分都是这种类型。为了有效治理这种问题,应该引入“撩开上市公司的面纱制度”,即:把遮在这种上市公司头上的“伪装国有股”的面纱揭去,再进一步揭去其“仅以出资额为限对上市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之面纱,使它的实际控股股东承担无限责任。
措施四:保证董事会、监事会的独立性。现在,我国上市公司流行起“独立董事热”,把治理公司的希望放在一个或几个独立董事上。永诚集团董事长、原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孟奇认为,这种“救世主”的想法和做法无视我国的国情: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我们实行的是二元制模式,即同时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是专门的监察机构。不去想办法加强监事会的工作职能,却把美英一元制模式下的独立董事制盲目引入中国。我国经济法专家刘大洪也指出,与其盲目引入独立董事制,不如采取切实措施来保证董事会、监事会的独立性。措施五:通过立法来规定控股股东对公司及中小股东的侵害赔偿责任。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治理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通过立法严格规定了控股股东对公司及中小股东的侵害赔偿责任。这样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遏制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为中小股东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武器。例如,英国法律规定控股股东必须对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宜真诚地依公司最佳利益表决,并且不得任意处置公司财产和其他股东的财产。《德国股份法》规定:“控制企业的法定人违背其义务的,其作为连带债务人对公司负有赔偿由此发生的损害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