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电力(精选5篇)

  • 国电电力(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随着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造成社会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政府提出深化改革的目标,而电力垄断行业是目前最热议的改革行业之一。就目前电力垄断行业的改革来看,内容主要包括对传统电力行业发展观念的改变、建立…

国电电力(精选5篇)

国电电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垄断;英国电力;改革;电价

0 引言

随着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造成社会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政府提出深化改革的目标,而电力垄断行业是目前最热议的改革行业之一。就目前电力垄断行业的改革来看,内容主要包括对传统电力行业发展观念的改变、建立发电企业与用户直接交易新机制、建立独立和合理的输配电机制、开放民间资本进入电力市场等,但最关键要打破电力市场的垄断。只有将垄断行业的改革充分实现,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电力工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英国的电力改革,对我国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法及意见。

1 英国的电力市场改革

英国的电力工业从1990年开始进行第一次改革,主要的改革是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电力供应商,将发电和售电从输电配电当中分开出来,也即是当前热议的“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改革思路。第一次改革的最大优点在于电价的下降,但也存在电力市场不公平、公开、公正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英国电力市场的改革主要“电力交易输电规定”,建立一个不受任何利益集团的系统运行者,负责电力调度平衡,规范自由竞争等。英国电力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容量市场和差价合约;容量市场通常采用拍卖的方式,对不同的时段收取不同的费用,让供应商获得一定的收益,保证电力的供应;而差价合约则是为能源供应商保证稳定的收益,维护电价的稳定。具体做法如下:

1.1 容量市场

自从美国加州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之后,如何保证发电量的充裕性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发电企业过度发电造成了经济不合理,而减少发电又容易引起电力市场的供应不足。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难题,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案,在原有的电力市场上设置了容量市场,通过引导投资,避免了产业的过剩或短缺,保证了电力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容量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采取自由竞价的模式,规定时段不同电价也就不同。同时还规定一级容量和二级容量各自的适用范围,首先应满足一级市场,当一级市场都满足之后再分配二级市场。容量市场是充分放开让企业自由竞争,发电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成本来投标容量市场,法案规定一旦中标需严格执行。电力公司只是充当监管的职能,对违反法案的企业进行处罚。

1.2 差价合约

该改革法案从2014年开始执行,主要是约定差价合约制度。它是由发电企业和电力供应商签订的协议,约定电力交易的合约价。当市场的电价低于签订的合约价时,不足的部分由政府进行补贴;相反,当市场的电价高于签订的合约价时,多余的部分需返还给政府。政府在其中充当监管的职能,在市场不协调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当前存在电价上涨过快,部分发电企业私下勾结进行市场垄断等行为,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预。

1.3 其他政策法规

为了能够更合理的引导电力市场的健康成长,英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鼓励开发新建无污染的新能源发电厂;严格规定煤电厂的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大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以便在传统能源供应不足时进行补充,寻找能源的替代品。除此之外,英国还加大力度对对当前的电力市场进行监管、监控和干预市场价格。例如颁布了《征收控制框架》,严格规定政府在公共预算支出权利中的额度等等。

2 中国电力市场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中国电力系统可以分为上中下三游,上游是发电,中游是输电,下游是配电。上游有五大发电集团,包括:华能、华电、中电投、国电、大唐,另外还有华润、国华、国投、中广核等等,中下游目前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家公司垄断。我国的电价是由发改委制定,而不是发电厂自由竞价,发电厂卖电必须先卖给电网,然后由电网公司卖给用户,而不能由发电厂直接卖给用户。在输电环节,按照之前的改革方案,电网公司只负责这一块,但目前电网公司收取46.8%的利润,而欧美只有28%的利润。当前,电网公司控制输电、配电、售电,电网公司是唯一的卖方,它们的绝对垄断是现行电力体制存在的问题。当前,中国的电力体制存在的问题既有以往改革不彻底所遗留的问题,又有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电力没有被作为正常的商品

电力虽然是对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性产品之一, 但是电力是一般商品,电力价格完全可以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然而,电力的商品属性没有得到释放,电力价格一直由政府控制,僵化的电力价格扭曲了价格信息,使电力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失真,对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负面影响。

2.2 电力法修订滞后、监管效力有限

法律是体制的基础,体制改革首先要进行法律变革,有法可依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力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现行电力法的许多规定,特别是对电网非垄断或竞争环节的经营业务的规定,使垄断企业地位受到合法保护。我国在上个世纪电力体制改革时成立了电监会,2013年又把电监会与国家能源局合并,虽然监管的职能仍然存在,但是否能有效的监管仍是一个疑问。

2.3 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摩擦阻碍改革的进程

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当前的电力体制改革已难以实现改进。例如,大用户直购改革措施,地方政府希望通过直购降低电价给地方企业让利,或者使得高耗能企业得以发展,发电企业则希望通过大用户直购获得更多的发电量,而电网企业则希望电网企业的利益不受影响,并从备用供电容量的角度提出利益要求。尤其需要指出,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我国一些改革方案往往是利益平衡的结果,而不是彻底的改革方案。

2.4 输配分开改革并不能形成“多买多卖”市场

无论是从降低电价的角度还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输配分开都不能达到改革的目标。因为输与配都是属于电力的流通环节,输与配的区别只是电压等级和服务的对象和范围有所变化,配电相当于市场上的零售商。配电环节也是送电,不是发电,并不能真正代表卖方,决定不了电量供给的多少,真正卖方应是发电企业。发不发电,发多少电最终是由发电企业决定的,用不用电和用多少电是电力消费方决定的。影响电力供需关系的是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而不是配电商。输配环节分开,形成多个配电公司,实质上只能解决电力服务环节的竞争性问题,增加用户对电力服务商的选择。

从改革的基本思路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电力企业垄断电网的市场格局,推动多买方多卖方自由竞价、自由买卖的新格局,必须逐步打破电网作为单一购买者的模式。同时要大力开发新能源,寻找能源的替代品,对传统能源形成威胁。从电力改革角度,(下转第276页)(上接第237页)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电力企业垄断电网的市场格局,放宽民间资本准入的机制。具体的改革措施,作者建议如下:

1)建立独立的输配电网络。电网像今天的高速公路一样全国联网,但目前电网所起的作用与高速公路却完全不同。电网和高速公路一样,只是充当传输介质的职能,如今的高速公路,不同的车辆行驶不同的里程数收费都不一样。我们改革的方向要建立类似高速公路的电力网络,而电网公司只负责电力网络的维护和运营,对需要上网的发电企业收取一定的过路费。当然,发电企业有选择上网和不上网的权力,“过路费”由政府根据企业平均运行成本进行核算。这样既符合中央要求“放开两端,监管中间”的改革方针,又能实现竞价上网。

2)充分放开两头,引入自由竞争机制。按照2002年国务院的5号文规定“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原则,目前只执行了前十二个字,竞价上网始终都未执行,而改革的目标在于打破垄断。从发电企业方面看,应取消政府定价,发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运营成本制定电价,同时应放开对民营资本的准入规则,让有实力的民营资本参与发电企业竞价上网。这样,不仅能解决发电企业类似国企的通病,还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效率,最终实现上网电价的下降。在售电环节方面,不应该由一两家电网公司单独售电,同样应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售电环节,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售电公司。如当前的网络公司一样,用户既可选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可选择中国铁通、中国网通等公司。让售电公司自由竞争,哪个售电公司的电价便宜用户就可向哪家公司买。只有这样充分放开两头,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当前的电力垄断,让改革的红利真正惠及到百姓身上。

3)试点直接交易改革。建议选择一部分电量富余的地区,建立发电企业直接和用户交易的机制,而不用发电企业先卖电给电网,然后电网再卖给用户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的打破垄断。同时应大力的开发新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减少电力在能源当中的比重。

3 结语

综上所述,党的十三中全会以来,在习、李政府的深度改革下,电力垄断行业再一次激起巨大的波浪,电力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实现电力垄断行业的有效改革也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电力垄断行业的改革本身存在涉及范围广,改革难度大等难点,无论是改革观念还是管理体制都应该进行不断创新,关键是要将改革内容切实落实推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电力垄断行业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马莉,范孟华,等.国外电力市场最新发展动向及其启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3).

[2]来有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问题及其监管体系催生[J].改革,2012(3).

[3]陈素梅,何凌云.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从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2012(5).

国电电力范文第2篇

现实表明,传统的能源发展方式已难以支撑我国现代化进程。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态势下,能源电力企业肩负着既要确保行业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巨压,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如何以能源电力的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愿景对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和企业创新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参加全国两会的能源电力行业代表和委员,聆听他们的发言建议,梳理他们的改革思维,共同谋划能源电力行业企业的改革创新之路。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

要科学计划能源项目,在项目安排上处理好环境生态的容量问题。应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改变现在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应安全有序地推进一批核电项目,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广泛推进分布式能源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董事长陈进行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绿色发展。水电和核电这两种能源可以在短期内发挥优化能源结构支撑性作用,而目前在发展步伐上出现了一些障碍。首先,要加快推进西南水电基地建设,我国西南地区既是水电资源富集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推进西南水电基地建设既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又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要推进沿海核电开发建设。核电是高负荷因子、大功率密集型能源,是煤电有经济竞争力的替代电源,且具有低排放特点,是我国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应鼓励和安排具有实力及相关经验的大型发电集团参股东部沿海核电开发,培养其核电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能力并获得核电项目开发资质,尽快使大型发电集团具备主要甚至独立承担核电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

解决我国的能源安全、效率和环境问题,关键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水电、风电是现今技术最为成熟、经济性最好的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由于跨区输电通道建设长期滞后,严重制约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建议尽快建立可再生能源集中开发和跨区输电通道同步规划、同步审批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结合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治理东部雾霾的迫切需要,尽快核准建设一批条件成熟、当前急需的特高压工程。加强风电开发与常规电源建设统一规划,加快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调峰调频电源建设,促进风电消纳。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钟俊

积极推动各类电动车、电动汽车大力发展,是电力工业绿色转型的内涵之一。电网企业应该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服务,大力搞好电动车、电动汽车充换电等配套设施建设。作为一次能源的最大使用者,电力行业综合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实现电力生产消费结构的绿色转型,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大唐集团总经理助理,大唐广西分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戴波

要加快优化电源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已具备开工条件的水电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加大核电项目的开发。我国电源结构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火电比重过大。电力能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确保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适度超前发展。随着核电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电成本不断降低,在世界发达国家迅速崛起。只要切实加强核电项目的安全保障措施,我国也应适当放开核电开发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大核电项目的开发规模。能源结构调整的优先顺序应为:优先开发水电,放开核能开发,积极推进煤电洁净技术,鼓励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页岩气。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单业才

加快电力结构调整,需要充分依据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将着力点放在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优化电源布局上。具体来说,就是推进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即在风能、太阳能富集的西北、北部地区加快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在水能资源丰富的西南、西部地区加快大水电基地建设,在适合发展核电的地方推进大型核电基地建设,在煤炭富集的西部、北部地区加快大煤电基地建设,通过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将电力送到经济发达、能源需求旺盛的东中部地区。同时,充分利用东中部地区自身的资源条件,积极推进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太阳能光伏等分布式发电的发展,以增加当地清洁电力的有效供应,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

能源问题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随着清洁能源、智能电网、信息和网络技术不断突破,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孕育发展。从前两次工业革命看,能源革命是工业革命的根本动力。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我国已具备有所作为、引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建议抢占第三次工业革命先机,把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全面推进电能替代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现能源战略转型的重点,促进能源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环保发展、友好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保障。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重点是加快开发大型水电、大型风电和大型光伏发电基地,高效有序发展各类分布式清洁能源,推动我国能源从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实施“一特四大”战略,重点是加快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集约化开发,通过特高压电网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既解决弃水、弃风、弃光等问题,又大幅度提高煤炭等化石能源开发配置效率。全面推进电能替代,重点是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电集团原总经理朱永

在国际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复杂,全球气候变化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今天,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战略选择。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日益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近期我国接连发生较大范围的严重雾霾天气,使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更显紧迫。我们要深入贯彻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作为一项基本能源政策,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单业才

国家应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以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提高区外来电比例,实施“电从远方来”战略,必须依靠输电容量大、输送距离长的特高压工程来实现。而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具有分散性、间歇性特征的新能源,必须依靠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电网来支撑。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等显著特点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正是契合了这些要求。

能源生产消费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丁焰章

为配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当前能源行业有几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是建立以电为中心,以大型煤炭基地、大型水电基地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为重点的能源开发格局,实现能源开发从简单粗放向集约高效的转变,从以煤为主向低碳清洁的转变,从煤炭资源分散低效高排放燃烧利用向集中高效低排放发电利用的转变(美国煤炭资源中90%用于发电,而我国仅约50%)。二是转变能源的消费方式,提高电能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从而实现从低效高碳到高效低碳的转变,提高全社会的能源效率。三是推进终端节能消费,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广节能、节电技术,改变经济增长对能源投入的过度依赖,限制不合理能源消费需求。针对终端能源消费这个环节:一是要降低煤炭消耗、控制石油使用,尽可能提高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尤其是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二是要积极推进电力替代煤炭、石油战略。三是要提高煤炭加工转化利用水平,控制煤在能源消费终端直接燃烧。四是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并更多地转换成电力来使用。五是要鼓励绿色交通,如发展新能源汽车等。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褚艳芳

推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革,就是要生产清洁能源、输送清洁能源、使用清洁能源。而作为电网企业,应该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和传统能源替代,建设以特高压为主干网架的新能源外送通道,实现能源产业升级和大气污染源头治理。

提高能源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燕福龙

要将电能替代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的能效水平总体偏低,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发达国家的3到4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还很大。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升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左右。同时,电能的使用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尺度。例如在欧美发达国家,家庭电气化率非常高。特别是在电采暖方面,美国有80%的城市实行了电采暖,而加拿大、德国、法国等电采暖比例也均在50%以上。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在能源生产、输送、消费各环节全面实施电能替代,全面提高电气化水平,对于控制能源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解决雾霾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更是大势所趋。

推进节能减排

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董事长陈进行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必须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都加强节约,采取有力措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努力用合理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要抓主要领域,盯重点企业,实施重大工程。要加快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效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切实把能效提上去,把排放降下来。深入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污染源治理行动,继续推进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

节能优先是能源科学发展的基石,是对能源短缺和能源安全现状的尊重。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技术、也是经验;是规划也是执行;是空间也是时间;是法制,也是道德。建议:第一,依靠科技进步,在全社会、各行各业大力发展和推广生产和生活中的节能技术,形成节能技术公共目录,公布重点行业节能技术标准,借助传统及新媒体大力推广节能经验。第二,提倡全民节能,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提出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优良传统,建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动员、鼓励人人积极参与和支持节能行动,科学转变拉动内需的不科学、不妥当行为,形成新型公民城市生活素养,由美丽人民塑造美丽中国。第三,精细管理资源配额,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施行梯度价格和差别化管理。精确规划地区间能源供需平衡,另外,在保证公民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严格反对“土豪式”的浪费。第四,修订《节约能源法》和《环境保护法》。把节能环保作为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加入激励全民节能环保和惩罚失当行为的实质性条款。第五,提供生态文明教育公共产品。政府、各级高校、社会媒体加强节能公共知识整理与创造,给工业发展决策者、普通百姓节能环保者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加强和丰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危机教育、社会舆论等领域的浑然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冯军

长期以来基于生产端的节能一直被视为我国节能政策的主导技术路径,节能更多地被看作一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经济性手段,而非生产、生活方式。但近年来包括雾霾在内的严重环境灾害警告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这需要我们在价值理念上把生态文明置于比经济效率更高的优先地位,需要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把节能的重点从供应侧转移到需求侧,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把能源消费的绝对值降下来。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并加强节能强制标准制定和执行,由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把节能从外生政策压力转为内生经济需求,实现节能的持续激励和制度提升。

治理能源污染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史玉波

能源行业防治大气污染,要注重顶层设计,着力打造能源发展的升级版。治理能源污染问题,一方面要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上下功夫。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因此要高度重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要把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与发展清洁能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当前煤炭消费总量大,未来还将增加的情况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发展清洁能源要统筹规划,共同推进,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能源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

将工业锅炉、居民取暖厨炊等用煤改为用电,大幅减少直燃煤;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气化轨道交通等,减少石油依赖。在能源开发环节逐步以清洁能源为主,在配置环节逐步以输电为主,在终端环节逐步以电力消费为主,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的全面转型。依托特高压电网,把我国西部、北部电力大规模输送到东中部地区,把周边国家的电力大规模输入我国,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电为中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格局,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大气污染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董事长贺禹

发展核电对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明显,核电单机容量大,运行稳定,利用小时数高,可以作为电网基荷运行,生产过程对环境基本上是零排放,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核电具有明显的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

能源危机不仅是物质性危机,也是精神和知识危机。必须倡导节能优先,填补生态文明教育的空缺,充分地提供生态教育公共产品。十几亿中国人民始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政府也必须以生态文明教育赋予每个人节能环保的权利和能力。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型社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政府、各级高校、社会媒体加强节能公共知识整理与创造,给工业发展决策者、普通百姓节能环保者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加强和丰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危机教育、社会舆论等领域的浑然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董事长陈进行

能源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如何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从能源行业角度来说,应该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节能降耗和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等污染治理,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和实施治理行动计划;一手抓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眼全局,确保完成“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到2020年初步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在我看来,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充分认识深化改革是能源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尊重市场规律、加快探索创新,用改革创新解决能源事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强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理顺改革总体顺序,找准改革切入点和突破口,不失时机推进电力、油气、煤炭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

国电电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电容 现状 比特性 发展

1、引言

电力电容是电力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元器件,是并联无功补偿、串联补偿、谐波滤波等部件的核心元器件,主要由电力电容构成的电容式互感器在电能的计量、测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储能和脉冲电容还在国防装备的研制以及科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电容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通过科学研究与借鉴国外电容的制造工艺目前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需要依赖于国外的进口,并且逐步成为电容制造业大国。当前我国电容器的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具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电容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我国电力电容的技术指标性能与国外大致类似,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电力电容的经济指标与国外同类型产品存在着较大的性能差异。本文对于电力电容技术发展的过程以及当前的技术指标等进行了阐述。

2、电容器技术的发展现状

2. 1 壳式高压并联及滤波电容器

当前我国电力电容和国外电力电容的主要差距在经济指标方面而不是技术指标,技术指标上与其他国家差别较小主要差别表现在比特性。目前只有少数的企业所生产的电力电容的比特性与国外所生产的电容差异较小或者说较为接近,而绝大多数国内生产的电力电容的比特性都与国外有着大约30%的差距,也就是国内电力电容的生产成本要普遍比国外高出30%。提高介质工作场强是有效提升电力电容比特性的方式之一,然而这种方式受到产品运行故障率的制约,这需要电力电容在制造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通常故障率的容忍极限是0.2%。利用千分尺来对薄膜厚度进行测量,得到国产电容的场强约为 ( 55 ~ 57) M V/ m , 通过计算大约与国外电容产品的比特性差距在20%。其余的20%的差距很可能是电力电容在设计上的细微差别造成的。

电力电容的制造工艺虽然不会对比特性产生影响,但是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会影响电容器场强的选择以及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因而需要仔细查找电力电容在制造工艺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在店里电容生产以及出厂测试的各个环节都要对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尤其是薄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从国外进口一定数量的优质薄膜,通过对比研究来提升我国薄膜制造的工艺和水平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电力电容生产企业要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产品质量的环节多加注意。选择经验较多的员工担任产品生产的技术监督人员来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产品质量的环节进行监督。可以将直流输电、变电站以及新产品项目作为考核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抽样统计的措施重点情况下可以进行全面的清查。要组织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对产品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排除外部故障的基础上得到恰到好处的介质击穿故障比。只有当该故障率降到一定水平一般为0.2%以下才会考虑提高场强。

2. 2 集合式及箱式电容器

集合式电容器的电压一般在6 到66 k V 之间, 电容器的容量一般为1 000 到10 000 k v a r之间,箱式电容器的电压一般为6 到35 k V 之间, 单台的箱式电容器容量可达26 000 k v a r。具有占地空间小便于维护等一系列的优点。能适应较为恶劣的环境,以及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工作包括极端的气温以及暴风雨等天气。相对于其他电容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产品质量相对于之前明显的提高了。

2. 3 高压自愈式电容器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自主研发干式高压自愈式电容器,但是在进入市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故障频发,随后对其进行了各个方面的优化以及改进工作,显著的抑制了故障发生率,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容易发生故障。当前已经由企业开始研发新的高压自愈式变压器。

2. 4 低压自愈式电容器

低压自愈式变压器的介质材料一般选择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一般采用自动卷制机进行生产。对其进行浸油或者是浸蜡处理,还有的对其进行浸泡硅油然后进行环氧处理。在制作工艺上还和世界上先进的电力电容制作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制造企业也在努力改进电容的生产工艺,也在补偿装置以及配件制作方面进行研究,积极的对产品进行改进,以便于电容能够在更加频繁切换以及恶劣的环境下工作。

2. 5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当前我国已经开发出1000伏左右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为了有效地适应市场对对电量计量高精度的要求,开发出了较高精度的产品已经投入市场。新产品还有气体绝缘CVT,具备较大的电压覆盖范围,已经投入使用多年。且由于在电力系统中目前有大量的数字设备的应用其较低的功耗使得,气体绝缘CVT的二次负荷有效的降低了。当前电力电容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正在不断的改进,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绝缘裕度和产品的精

度。

结语

当前我国电力电容正在瞄准国际水准不断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在保障产品的质量基础上提高产品的比特性。结合国内电力电容的制造现状,电力电容的比特性有望在近几年内实现突破。在各种场合所适用的电力电容元器件将逐步实现国产化,无熔丝电容器、串联电容器、风电和电气化铁道用补偿和滤波装置将会作为未来电力电容发展的主要方向。要在广泛接纳和吸收国外电容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电容的应用实际需求研发高压干式自愈式电容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需要发展各种各样的自动补偿装置,常用到的如晶闸管控制电抗器、磁控电抗器、TS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同步补偿器,可控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电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等,这些元器件在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都有一定的用途。高能量密度的脉冲和储能电容器是我国国防技术中较为紧缺的要予以大力发展,以满足我国在国防领域中以及其他民用行业中的需求。

参考文献

国电电力范文第4篇

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精品 源自 3 e d u 英 语

一个更年轻的电影创作群体创作的市场化转型,成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势力、新力量。

众所周知,自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而抬高了他们在国内外影坛的身价后,走“电影节路线”也成了众多年轻导演提高自己知名度的一条捷径。他们有意无意地去迎合不同电影节的选片口味,在互相借鉴中拍出了一系列具有固定获奖模式的获奖作品,结果使得本应该是标新立异、差异化的艺术电影成为了威尼斯式电影、戛纳式电影。

有评论家指出,以贾樟柯为终结,以宁浩为开端,新一代导演进入了“无君无父时代”,已找不到像谢晋、张艺谋那样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第六代的标志性人物王小帅也曾断言:由于消费文化盛行,在第六代导演之后,中国电影就不会再有能划时代的电影人群体出现了。事实上,年轻创作群体面对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大的历史背景,其生存方式、表达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下中国电影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期,存在着众多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青年电影导演与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的关系具有复杂、多样、可变的特性。客观地说,对于更多的年轻导演而言,目前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还是如何用较低的成本驾驭各种商业类型电影,满足当下观众的观赏需求。同时,又面临着如何保持较高艺术品质、艺术水准的问题。如果青年导演们惟票房是从,完全认同、趋同“票房是硬道理”的市场逻辑和规则,其负面作用同样是不容低估的。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初期,如何理顺青年导演与龙蛇混杂的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开掘年轻导演新鲜的创意并把创意元素转化为推动电影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都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国电电力范文第5篇

本周晨会,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均推荐了国投电力(600886),推荐的着眼点在于公司未来3年将进入水电投资的“丰收季节”。

事实上,电力行业的盈利一直受到煤价压制,因此较长时间以来无法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遭受资金的“冷遇”也使得相关公司的股价处于低位。火电能否走出低谷虽然仍有待政策的“解围”,但已然难有更坏的局面出现。在此背景下,在水电和其它清洁能源方面率先获得突破的电力公司将成为市场的亮点。

国投电力日前启动公开增发,拟募集不超过28亿元对二滩水电增资,以支持官地、桐子林两座大型水电站的建设,以及对国投白银风电进行增资。

从资源价值的角度看,国投电力控股的二滩水电,独家享有雅砻江全流域开发权。雅砻江流域在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中位列第4 位,其水量充沛,水资源开发条件优越。雅砻江全流域资源理论蕴藏量334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000万千瓦。

目前,二滩水电仅有二滩水电站(330万千瓦)投产,而从项目的进度来看,国泰君安预计官地、锦屏二级、锦屏一级三座特大型水电站将在2012―2013年相继开始投产,即便保守地按照四川水电标杆电价0.288元/千瓦时计算,官地、锦屏一级、锦屏二级相对较低的单位千瓦投资以及超过4500小时的多年平均利用率,都会带来相当良好的盈利预期。

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一直以长江电力(600900)作为水电投资的主要标的,而国投电力自大股东电力资产整体上市后已经由中型火电公司转型为大型多元化电力公司,目前是A股市场上依托现有电力资产滚动开发流域梯级电站的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之一,其水电业务的扩张将使其区别于以火电为主的其它电力上市公司。

在把握水电业务的投资和业绩变动逻辑时,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大型水电站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及回收周期长、投产后现金流稳定等特点。